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各位法師、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晚上我們還是接續上一次的講題──第十八願善導釋:
(講義):
四十八字願成釋──此文非常有名,備受珍重讚歎。
「四十八字願成釋」我們合掌念一遍: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這一段文,有四十八個字,叫做「願成釋」,是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以及第十八願成就文的簡明扼要的解釋。因為法然上人時常引用,對這段文非常的強調與重視,因此是非常有名。
「備受珍重讚歎」:如何的備受珍重讚歎呢?後面有引用法然上人的一段法語說:「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應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又有一段文說:「此宗極大事也,應善習之。」由此可見其受重視與讚歎的程度,可以說是讚歎到了極點。
善導大師的四十八字願成釋在日本非常有名,那在中國的影響是如何呢?這一段文是出自《往生禮讚》,雖然一千多年來,諸多淨土經典在中國佚失,但《往生禮讚》並沒有消失於中國,因此有一些學者、高僧大德都有看到。譬如北宋時代的慈雲大師、元照大師都有看過《往生禮讚》,也必定會受到這一段文的啟發,而曉得往生極樂世界是既簡單又容易,像善導大師在這段文所講的「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慈雲大師雖然是天台宗的大德,所謂「教演天台,行歸淨土」,在教理上是研究天台的一心三觀,不過最後的歸宿還是要往生極樂世界;他也曉得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在於「稱名」,因此慈雲大師讚歎善導大師說,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同時讚歎「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的本願稱名是了義中了義,圓頓中圓頓。
佛陀說法主要是針對根機,因此所說的法有方便、有真實。方便就是不了義,真實就是了義,而「稱名必生彌陀淨土」這個教理是了義的教理,而且是了義中了義,圓頓中圓頓。
佛陀的的教法,天台智者大師分為「藏、通、別、圓」四個教門,又依眾生不同根機,分「漸、頓、秘密、不定」四種教化;或者也分為「大、小、漸、頓」,小乘,再來大乘,大乘之中有漸教與圓教。念佛往生於佛教法中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可說淨土法門之念佛往生是一代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最高的、登峰造極的,因此這裡以「了義中了義、圓頓中圓頓」來讚歎。就好像太陽一出,所有的燈光都消失了一樣,只要淨土法門高高在舉的話,幾乎所有的宗派、所有的法門都失色了。即使天台、華嚴、禪宗、密宗,也說是圓教、是頓教,可是如果跟淨土法門相比的話,這一些也成為漸教,也不圓滿,也不了義,等於是方便之說了。
北宋時代的元照律師,也因為《往生禮讚》這一部書的關係,因此也戒淨兼修,最後以淨土為他的歸宿。元照大師對於《觀經》還有《阿彌陀經》都有做註解,其中一部《彌陀經義疏》就非常讚歎稱名往生這一個法,他怎麼樣讚歎呢?他說:
具縛凡夫,屠沽下類,剎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謂一切世間甚難信也。
意思是說,貪、瞋、癡煩惱一點都沒有降伏、沒有減少的具縛凡夫,以及殺豬、殺牛、殺雞、殺鴨、賣魚、賣肉以及賣酒等,這一種為了生活而天天在造殺生之業的的屠沽下類眾生,只是靠念佛──下至十聲乃至三聲、一聲、一念之間就往生極樂世界,不受三惡道殺業的報應;不但離開惡道,而且超出三界,同時超越三賢、十聖,快速成佛。
這一種教法既不是禪宗、密宗、天台、華嚴的教理,也不是一般教理所能夠相比較的,因此讓所有學佛者難以相信,因為它容易又殊勝,即使具縛凡夫,根機非常的低劣,既沒有深入經藏,也沒有修行,對煩惱也沒有絲毫降伏,乃至天天都在殺生的造業之類,只要依靠念佛,不管上盡一形,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五聲、三聲、一聲,乃至一念,都能夠超越三界六道、往生極樂成佛,這一種「剎那超越成佛之法」的教理是除了淨土三經、淨土法門之外,其他經教、其他宗派都沒有談到。圓中之圓,頓中之頓,超越華天禪密,叵思叵議,難說難信。此教法之所以不可思議、令人難信,主要還是因為背後有阿彌陀佛的願力在支持推動。
因此「願成誓」這一段文在日本也好,在中國也好,都受高僧大德們的重視,啟發著古今以來淨土法門的行者。
(講義):
可謂字字金玉,句句放光。
「字字金玉」:每一字、每一字如金、如玉。所謂「物以稀為貴」,難得的東西往往顯得比較貴重,善導大師以這四十八個字既解釋彌陀的本願,也解釋彌陀的願成就,這麼樣的簡要、明瞭的解釋,自古以來是很少的,因此字字如金如玉。
有一句偈說:「能令瓦礫變成金」,又說:「靈丹一粒,點鐵成金」。我們罪惡生死凡夫,一直在三界六道輪迴,以自己的力量連三界六道都沒辦法超越了,更何況往生成佛呢?可是只要依照善導大師的教理,我們就能夠超越六道,能夠往生成佛,剎那之間令瓦礫變成金玉。
所以,不是教理的深與淺,也不是修行的難與易,也不在根機是上是下,是在於──有沒有遇到淨土這個法緣。如沒有遇到緣的話,瓦礫還是瓦礫,鐵就是鐵;能夠遇到的話,瓦礫也能夠成金玉,鐵也能夠變黃金。善導大師就說:「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所以緣很重要。遇到上品的緣,就成為上品的行者;遇到下品的緣,就變為下品的罪人。我們所遇到的是這如金如玉的緣,也就是彌陀名號,因此我們超越上上之品,這個都在遇緣有異之內。
「句句放光」:每一句、每一句都有光明,都閃耀著真理的光輝。有光明就能夠將事物的真正形狀清楚明白地顯示,就像明燈,燈光明亮可以讓我們看清事物的正確相貌;又好像燈塔,可以指引我們目標與路線。這四十八個字總共十二句,每一句本身就是光明,照出目標,也照出路線,所以說句句都有光明,都綻放著真理之光輝。
世間上光明是很重要的,黑暗代表無知,若用佛學名相來說,無知就是「無明」,也叫做「愚癡」。愚癡或無明並不是指心理學上提到的智商高低,這與智商高低無關,而是指對真理、對生命真相的根本無知。
「愚癡」也叫「無明」,也叫「惑」。所謂「惑、業、苦」,起惑、造業、受苦。由於愚癡,因此造罪業,受六道輪迴之苦──尤其三惡道的苦果,可以說愚癡、無明、惑是罪惡的根本,一切罪惡都從愚癡而生,也是一切痛苦的來源,三界六道輪迴之苦都是從愚痴而起。
然而,雖然修淨土法門,但如果不知道彌陀的誓願,不知道只要稱念就必定往生,這就是所謂「修法上的無知」,這種修法上的無知,也是一種無明惑業,由於對這個法門沒有正確的了解,因此肯定不能專心、專修,一定會雜心、雜修,忐忑不安,到最後恐怕還是難免退轉。
所謂「大道至簡」,真理是單純的、專一的、不雜、不難的,修行之人如果好玄奇、好異端,好別人所不知、所不能的,這就是無知、淺學之人。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目的就是要令眾生脫離輪迴,成就佛道;而眾生這一輩子的學佛成佛必須靠彌陀的救度,因此推演而言,所謂佛法就是彌陀的救度,就是彌陀的本願,就是「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這樣的解釋,誠然是字字金玉,句句放光。
(講義):
大師此釋,如日耀天;餘師諸釋,自然失照。
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如陽光耀天。善導大師是傳承於龍樹、天親、曇鸞、道綽,所以善導大師的解釋一定涵蓋這幾位祖師的思想在裡面。「餘師諸釋」是指淨土宗其他大德的解釋,其他的大德由於沒有這個法脈的傳承,所解釋的難免不正確,或者不那麼乾淨俐落。因此,善導大師「念佛必定往生」這樣的解釋,簡要明瞭、鏗鏘有力、斬釘截鐵、乾淨俐落,不繁瑣、不囉嗦,讓人一看就懂,不覺得艱難。諸師與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一比較,就好像燭光遇到了燈光,好像燈光遇到了陽光,好像陽光遇到了佛光一樣,所以這裡說「如日耀天」。
《無量壽經》說:「日月摩尼,珠光燄耀,皆悉隱蔽,猶如聚墨。」佛光一出,日光、月光、摩尼珠的光……,它們的光明當下就被遮蓋住了,不只看不到它們的光明,而且就像聚墨一樣,顯現不出光明了;其實並非它們沒有光明,而是因為佛光太廣大熾盛了。《無量壽經》又說:「彼佛光明亦復如是。聲聞、菩薩一切光明皆悉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雖然用這樣的經文來比喻善導大師四十八個字的「如日耀天」好像是誇大了,不過重點是要顯示這四十八個字備受珍重、讚歎與難得、可貴。
(講義):
故法然上人感淚哽咽讚歎而言。
法然上人這麼有智慧的高僧也感淚哽咽而讚歎。
在我們看來,或許覺得只是白紙黑字,就這四十八個字而已,毫不起眼,有什麼特別?有什麼可以感動的呢?那是因為我們是無眼人,沒有眼光,法然上人他有眼光,英雄識英雄,所以他感動得流淚,並且哽咽讚歎說:
(講義):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應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只有真理才必須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的;只有真理才是我們的眼,我們的肝,我們的神。因為只有真理才是「真」,其他非真理的就是「假」。
所謂「眼」,看經必須要有看經眼,讀經要有讀經眼。如果沒有讀經眼,例如一部《阿彌陀經》,我們從「如是我聞」到「作禮而去」,經文句句都讀了、都背了,可是卻不知道經文是在講什麼,這樣有看、有讀、有背誦,等於沒有,這就是缺乏讀經眼。
所以眼睛很重要,如果沒有眼睛,是非黑白不辨,東西方位不明,舉步不曉得要往哪裡去,落坑、落塹,墮落惡道,都是因為沒有眼睛能夠看出是非善惡,明白何者當行,何者當止之故,若有眼睛就能夠看清楚事物的真跟假,而不致於邁向險途了。
法然上人說這四十八字是眼睛,等於是能夠看出四十八願當中的根本核心。背誦四十八大願的人,若沒有眼睛,就不曉得根本願是在哪一願?是什麼意思?因此看四十八願必須要有看四十八願的眼睛。
「肝」就是心肝的意思,以肝字代表身體最重要的器官部位,有這個器官,人就能夠生存,沒有這器官就會死亡,不能夠存活。表示這四十八個字是四十八願,尤其是第十八根本願的正確解釋,有這個解釋,四十八願尤其是第十八願就活起來了。如果沒有透過善導大師這一段文的解釋,恐怕就不能掌握四十八願的根本願──第十八願的真正意思,那豈不是四十八願,尤其是第十八願就被埋沒了嗎?就如同雖然有身體,但卻無「神」,這個身體就是「行屍走肉」,徒具軀殼,可是沒有生命。
法然上人說這四十八個字是四十八願的生命,四十八願的神。這是無比的讚歎,也表示最重要的核心都在這裡了,因此又說:「應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稱於口」:經文、法語要能夠記住不忘的話,就是要透過嘴巴去讀誦;雖然默記也可以,但總不如張開嘴巴念出聲音,才容易記得。所以背誦經文的時候,要張開嘴巴念出來,所謂「心若無力,以口來扶」,尤其是意業又加上口業的話,全身的力量才能夠顯透出來,所以在這裡說要「稱於口」。
「浮於心」:要記在心中,常常去回憶它。
「寓於目」:要常以眼睛來看,顯示它很重要要時刻不離開我們念佛人之身。
法然上人在那個時代,被稱讚為大勢至再來,智慧被稱讚是文殊菩薩示現,這樣的一位人物所講的語言,肯定有他的道理。有關法然上人這一段的完整文字是這樣的:
善導和尚《往生禮讚》引本願文云: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阿彌陀佛成就本願,莊嚴極樂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覽,有否念我名號之人;
以佛耳晝夜傾聽,有否稱我名號之人。
是故,一稱一念之人,阿彌陀佛無有不知;攝取光明,不捨其身,臨終來迎,無有空過。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結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這一段法語雖然很短,但是內容非常精要明確,讓念佛人一看就很安慰、很有法喜,發自內心的、主動的想念佛;而不會覺得念佛很勉強、很枯燥,不曉得為什麼要念佛。
阿彌陀佛成佛之後,他的願就有了力量。阿彌陀佛為什麼成佛?阿彌陀佛成佛只有一個原因──要救度十方眾生。第十八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意思就是我若取正覺,十方眾生就必定往生。因此,阿彌陀佛是在已完成了十方眾生的往生之後,他才成佛的,如果他還沒能完成十方眾生的往生,肯定永遠不能成佛,即使有佛的資格了,他也要捨掉。而如今阿彌陀佛成佛了,自然也成就了十方眾生的往生。
現在阿彌陀佛成佛了,因為他成就我們的往生了。
成就在哪裡?在這句名號。
為什麼在這句名號?因為彌陀是要以名號來度眾生的。
為什麼要以名號度眾生?因為只要眾生稱念,就必得往生,很容易,所以阿彌陀佛才成就名號度眾生。因此法然上人這裡就說:「阿彌陀佛成就本願,莊嚴極樂世界」。
「以佛眼十方遍覽,有否念我名號之人」──阿彌陀佛以佛的眼光,時時刻刻觀察十方世界,仔細地、鉅細靡遺地詳細看,有誰在念我?
「以佛耳晝夜傾聽,有否稱我名號之人」──豎起耳朵仔細的聽,有誰在念我。
所以,一稱一念的人,阿彌陀佛沒有不看到的,沒有不聽到的,沒有不知道的。因此我們念佛都是功不唐捐的,阿彌陀佛現在以光明來保護我們,臨終以光明來攝取我們。所以,也只有法然上人能對這四十八個字這樣的讚歎,我們都讚歎不出來。就好像釋迦牟尼佛對阿彌陀佛讚歎說:「阿彌陀佛啊!你是諸佛中之王,你的光明是諸佛光明之中最尊第一的、無比的,十方諸佛都不及的。」這也只有釋迦牟尼佛才讚歎的出來,連彌勒菩薩都還要低著頭,仔細地聽,說「是的,是的,我不敢懷疑。」何況我們呢!
接下來,我來說一個故事,也是相關於這四十八個字的,這則故事也輯錄在《法然上人全集》五○○頁的地方。全文是這樣的:
或時有鎮西僧,行腳之次訪吉水廬(法然上人住處),師適念佛在道場,侍者迎而相對。
行者問曰:「稱名之時,繫心於佛相好,可乎?」
侍者答曰:「此實可也。」
師排道場戶,言曰:「源空(法然上人)不然。唯思: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之文而已。顧以我分際,縱觀佛相好,實非是如說觀。不如深憑本願,口稱名號之為勝也,是則真實之行。」
古代的京都可說是佛學的重鎮,路上到處都可以看到行腳僧。京都的東邊有山,西邊也有山,北邊則有比叡山,是出家人最多地方。法然上人最早也是在比叡山出家修行,後來離開之後,從比叡山下來,最接近的就是東山。東山那裡的寺院也很多,當時法然上人在東山吉水的一個道場引導大家學習淨土。有一天,鎮西有一位出家人來法然上人駐錫的這個道場參訪,侍者出來迎接招待他時,對方就問了:
「當我們稱名念佛的時候也兼觀想佛的相好,可以嗎?」
接待的侍者就說:「可以啊!」
法然上人在裡面念佛聽到了,立刻毫不遲疑、毫不苟且、毫不等待的立刻把門打開,說:「我法然不是這樣,我只是想著: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這一段文而已。」
也就是說,不必兼觀想、觀相,只要稱念就可以了。法然上人又說:「顧以我分際,縱觀佛相好,實非是如說觀。」意思是說,就我本身的根機,即使要作十三種定觀也好,或者是散亂心的觀想也好,都不是實在的在觀,都是觀不出來的,都是混亂的、不能成就的,因此「不如深憑本願,口稱名號之為勝也,是者真實之行。」不如徹底的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而專稱彌陀的佛名,這才是真正的修行。這段話也是講的鏗鏘有力。如果一方面念佛,一方面作觀想──觀想佛相,觀想蓮花,觀想佛的光明,或者觀想極樂世界的莊嚴。其實這一些都不需要,而且我們也觀不來。
人不能一心兩用,信要專一,行也要專一,念佛本身就直接跟佛的本體接觸,一旦融入佛的本體當中,就直接跟彌陀的根本願相應,合乎佛願、佛心。所以,其他的法門或許要兼修,譬如密宗,需要三密相應── 一方面打坐、結印,一方面要專心持咒,同時要一心不亂的觀想他的本尊。可是我們不需要,只要專一念佛。
那念佛要怎麼樣才能少雜念呢?就是自念自聽──念得清楚,聽得清楚,清楚的念,清楚的聽。要訣就是一個「清楚」,此外都是雜修雜行。
在《法然上人全集》291頁也有一段法語很簡短:
唯思本願不虛,稱念必生之外,心無所繫也。
我只是依善導大師所開示的這一段法語(四十八字願成誓)所講的「本願不虛,稱念必生」,此外心中不存著其他的思想觀念。剛剛講「大道至簡」,信仰就是這樣,如果信仰很雜、很深、很玄,其實已經離開大道、離開真理了,大道其實是很平常的。
一般講平常心是道,當然「平常心」通常是指不計較、不分別、無我的、純淨的境界。不過,我們這裡所講的平常心是說不用找玄妙的、艱難的,就老老實實念這句名號,就這樣。
(講義):
聖光上人亦言:「此宗極大事也,應善習之。但相傳有二義:一者料簡經文之義,二者三昧發得後之證言。」
聖光上人是法然上人脈下非常優秀的弟子,法然上人的淨土宗由他所繼承,成為淨土宗第二代祖師。聖光上人很有智慧與德行,也很有學問、文筆、口才。他對善導大師這四十八個字也非常的強調與重視而說「此宗極大事也」:善導大師這四十八字本願成就釋是我們淨土宗最重要的一個教理,是極大事;「應善習之」:不學淨土則已,要學淨土對這四十八個字就要好好的、正確的去理解它、實踐它,就像法然上人所講的「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因為它是四十八願的眼、肝、神,所以應該善習之;「但相傳有二義」:從法然上人那裡所傳承來的這一段文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料簡經文之義」──所謂「料簡」就是分別、判定,然後選擇,也就是對第十八願能夠分別出在講什麼,簡單來講,就是對第十八願的正確解釋。「二者三昧發得後之證言」──這一段文是善導大師所寫的,善導大師何等人呢?是一位發得三昧、現生證得三昧的人。證得三昧的人這樣的解釋,等於也是他所背書的,也是他三昧之中的證量所寫出來的。所以說相傳有二義,一方面是正確的解釋經文,一方面不是普通人的解釋,是從三昧的境界所解釋出來的,因此才說這段文「備受珍重讚歎」。
(講義):
三段取意加減文──〈玄義分〉二十八字以「稱名願生」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明信心在稱名,稱名必生故,以顯至極之易行。
三段取意文的第一段是出自《觀經疏》〈玄義分〉,總共二十八個字: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這二十八個字是以「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來解釋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顯明第十八願所謂的信樂在哪裡?在於「稱名」,因為「稱名必定往生」。所以,我們要信什麼?就是要信「稱名必定往生」。因此善導大師就用「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來解釋「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另一方面也顯示這個法門很容易,是易行道,而且沒有比這個更容易的了,所以說「至極之易行」。當然也顯示信的內容,就是信「稱我名號,必定往生」,同時也顯示第十八願之願體即是「稱我名號」之「專稱彌陀佛名」。
(講義):
《觀念法門》三十二字加「乘我願力」以顯佛力為增上緣。
第二段是引用自《觀念法門》,比前面多四個字,主要是加了「乘我願力」,其他的文字大致一樣: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
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由此顯示我們念佛能夠往生是靠什麼?靠阿彌陀佛的力量。如果沒有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我們就無法往生。是因為這句名號本身有佛力,有佛德,因此稱念名號自然能夠被吸引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好像強大的磁鐵,所有的鐵都會被吸引過去。我們這個法門稱為「他力」,原理就在這裡。因此,這一段法語也在說明念佛之所以能夠容易往生的原因。
(講義):
《往生禮讚》四十八字明因果剋成,以顯「稱念必生」。
這一段「願成誓」文,共十二句四十八個字,前面六句是解釋第十八願,也顯明第十八願的本體就是稱名;後面六句顯明願力已經成就,因此稱名就必定能往生。所以前六句、後六句雙雙顯明因跟果,讓淨土行人曉得彌陀本願之因已經成就,所以它不是虛假、空虛、沒有力量的,因為因已成果,因此只要稱名就必定往生。
這一段文也顯示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以及《觀無量壽經》所講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三心的歸趨在哪裡?在「稱名」。三心的目的是為了引導淨土行人「專稱彌陀佛名」,只要能夠專稱彌陀佛名,就達到三心的目的。為了顯示這個道理,所以這四十八個字就略掉「三心」沒有解釋。尤其是楷定古今的《觀經四帖疏》總結論就說: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除了前面所引用的這三段文之外,《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也有兩段文在解釋第十八願:
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這一段文中,就包含了「信、願、行」,同時顯示念佛即是乘佛願力,乘佛願力必定往生。因此不論任何眾生,只要念佛都能夠往生。還有另一段文: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這一段文顯示,不論何人,只要念佛,當下就已經依靠佛的願力,因此容易往生,所以這一段文除了顯示「他力」之外,也顯示「易行」。「他力」與「易行」是我們這個法門的特色。
(講義):
大悲呼喚──此三段取意文,顯露第十八願是彌陀大悲救度的呼喚,呼喚十方眾生要專稱我名,願生我國。
我們這個法門另一個特色就是──阿彌陀佛的呼喚。
有人會想:阿彌陀佛的呼喚在哪裡呢?我怎麼都沒有聽到?
第十八願說「欲生我國」,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呼喚。
這是阿彌陀佛悲心的呼喚,苦心的呼喚,焦急的呼喚,甚至無奈地呼喚,從成佛之前的十劫,到了十劫之後的今天,阿彌陀佛無時無刻不在呼喚!
白天呼喚、晚上呼喚,時時呼喚、刻刻呼喚,分分秒秒都在呼喚!
從城市到鄉村,翻山越嶺,時時呼喚、處處呼喚!
這就是「欲生我國」。
第十八願只有三十六個字,它的呼喚之聲只有四個字,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可是所謂「言為心聲」,如果我們細細地體會阿彌陀佛這樣的悲心,就好像做母親的只有一個獨兒寶貝,視他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可是小時候突然間遺失了,做母親是怎麼樣的心境與心情?母親內心的呼喚、盼望,不只是倚閭望切,而且是到處找,登報紙、貼海報,甚至上電視、電台,現在則是發e-mail、上網路……阿彌陀佛的呼喚聲,比這位做母親還要懇切,還要真切。那我們有沒有聽到呢?
淨土法門其實就是阿彌陀佛的呼喚聲,聽到了,你就安心了,聽到了往生就決定了。因我們在此世界長劫受苦,求出無期,一旦聽到了阿彌陀佛的呼喚聲,我們就不可能會放棄;聽到阿彌陀佛的呼喚聲,我們就專一踏在白道上了。
二河白道就是顯示阿彌陀佛的呼喚:
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
我們的宗風說「和顏愛語,下心含笑」,阿彌陀佛的音聲比這還要哀婉千百倍。
我們凡夫個性都很剛強,難調難伏,對人比較不會親切的體貼、招呼,不會讓人覺得溫暖、安慰、無所顧忌。如果我們繼續聆聽彌陀的呼喚,我們的心就會愈來愈柔軟。
「南無」,善導大師解釋為「歸命」。「歸命」也解釋為「命令」,是阿彌陀佛呼喚的命令;「歸」是我們聽到了彌陀的呼喚,很自然的歸向、投入彌陀的懷抱,跟彌陀結為一體,永不分開,這叫做「機法一體」。歸命的「南無」跟救度的阿彌陀佛從此父子相依,永不再離,永不分開。所以我們念佛,「南無」不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離「南無」,道理就在這裡。
《無量壽經》說:
如來音聲,微妙最勝。
佛的聲音很微妙、殊勝,那樣的境界我們根本無法想像,也想像不到。不過,我們如果瞭解:再怎麼樣的殊勝微妙,都離不開阿彌陀佛的呼喚,都不離開「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這樣的觀念見解就對了。「如來音聲,微妙最勝」就是阿彌陀佛的呼喚。
《無量壽經》又說:
正覺大音,響流十方。
「正覺」就是指佛,佛宏大的音聲響徹十方。這宏大、響徹十方的音聲是在講什麼?講「欲生我國」,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所以「正覺大音,響流十方」就是在呼喚著我們要回歸極樂世界,要專稱彌陀佛名。
阿彌陀佛的「正覺大音,響流十方」也是一樣的,處處在響、時時在響,響入你的心,響入我的心,響入念佛人的心。
《阿彌陀經》說:
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
阿彌陀佛今現在說什麼法?其實只在說:「我要救你」,「我無條件的要救你」,「你要信受我的救度」,「你是凡夫,你要專稱彌陀佛名,你要願生彌陀淨土,我畢竟為你成佛的,我的存在只有為了你,沒有第二個目的,不要辜負我,也不要辜負你的法身慧命。」
所以,「今現在說法」就是說「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必生彌陀淨土」。「今現在說法」也顯示彌陀過去現在未來,永恆地、普遍地,豎窮橫遍地一直在呼喚。
有一句話說:
雖謂我稱並我聞,實是大悲招喚聲。
前面有提到,念佛要念得清楚,要聽得清楚,清楚的念,清楚的聽,可是根本上來講,其實是阿彌陀佛在呼喚我們,是阿彌陀佛在念我們,不是我們在念阿彌陀佛。我們之所以念阿彌陀佛,是受阿彌陀佛的啟發、感召,而且阿彌陀佛念我們在先,他十劫之前就開始念我們了。而且阿彌陀佛念我們是念念不捨,而我們眾生念阿彌陀佛則常常是夾著妄想雜念。
因此,這三段取意文也顯露阿彌陀佛大悲救度的呼喚,呼喚十方眾生要專稱我名,要願生我國。
(講義):
若能「信受彌陀救度」的呼喚,而「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者,
即是隨順佛教、佛意、佛願,是名「真佛弟子」。如大師「深心釋」所言。
我們如果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的話,就是有三個隨順──隨順釋迦牟尼佛在《觀經》所教導,最後就是捨定、散二善而專稱彌陀佛名;也是隨順十方諸佛在《阿彌陀經》所證誠的只要念佛必定往生,這個就是隨順佛意;也是隨順《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之中,第十八願所講的「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能夠這樣的話,才能成為真佛弟子,不是假佛弟子。善導大師有關於所謂真佛弟子,所謂深心,有這樣的解釋,說:
(講義):
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
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
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
這段話讀起來很有味道,而且也很令人感動,讓我們曉得要怎麼樣來面對阿彌陀佛,以及跟阿彌陀佛建立起怎麼樣的關係。
這一句「仰願一切行者等」,「仰願」,善導大師把我們看成是在上位的人,詞意是下面的人對上面的人的一種盼望。是善導大師的悲心,也善導大師自信教人信的展露。
善導大師欣慕極樂世界,知道唯有捨離娑婆,往生極樂,才能快速成佛。而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高妙報土,一般菩薩都不能以自己的力量進去了,何況我們是只有業力,毫無功德修行之力的凡夫?但是,善導大師知道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就能夠往生彌陀淨土,他這樣的願望,也希望芸芸眾生跟他一樣,所以說「仰願一切行者等」,這就是自心所慕,告有緣眾,自信教人信。(台灣話叫做「吃好道相報」)
那「仰願」的內容是什麼呢?是希望我們能夠「一心唯信佛語」。
這一段可說是在解釋「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中的「深心」。「一心」就是「至誠心」的意思,也就是很專、很純,「專、純、至」就是一心。「唯信」就是「深信」。
「唯」在佛語有三個意思──揀持,決定,顯勝。
「揀持」就是分別高低,然後選擇、持守高的,亦即揀去捨掉其他菩薩不了義的教導,持守佛所說的。因為佛至高無上,智慧跟大悲都到了極頂,他所講的法一定是了義、可靠的,至於還在各階級中的菩薩所講的法尚未達究竟了義,所以菩薩所說若與佛所說相違,就不能相信,因此這裡說「一心唯信佛語」,如此可以免去一切不必要的混淆干擾,決定信佛的話,唯一信佛的話,佛所講的才是最高至聖的。
「佛語」,佛是指哪一尊佛呢?是指釋迦牟尼佛,也是指十方諸佛,當然更是指阿彌陀佛。
「不顧身命,決定依行」,我們應該深信到什麼地步呢?要信到連生命都可以捨掉,這才是真正的深信,「不顧身命,決定依行」,這是顯示深信的相狀。
人的存在離不了「財」,但是所謂「財不如身,身不如命」。為了生命的存在可以捨身,為了身體的存在可以捨財。譬如為了保存生命,必須要截肢,那就截肢,截掉雙腿、截掉雙手,甚至肝壞就割肝、胃壞就割胃,不然生命就危險了;如果能夠花財消災的話就花財消災,不然就傷身了。所謂「為命捨身,為身捨財」。
那我們的身是什麼?是造罪之身;我們的命是什麼?是輪迴之命,所以,更徹底來說,為了我們的法身慧命,即使赴湯蹈火也應該勇往不退,所謂「進則極樂,退則地獄」,就像《無量壽經》所講的:
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
所以者何?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
若有眾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
可是呢?──
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又說:
設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會當成佛道,廣度生死流。
意思就是說,即使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大火,為聽聞這樣的法,我們也要越過這三千大千世界的火海,雖然辛苦,甚至犧牲性命,可是是值得的。它的含意是說,如果不越過這三千大火,將來必定會遇到比三千大火更猛烈的地獄之火,而且無窮無盡,何況越過三千大火能成佛,沒有越過三千大火就永在比三千大火更猛烈的火炎之中。所以是值得的,因為捨掉了造罪之身、輪迴之命,而成就了法身慧命。
再者,我們這個法門是易行道,也不需要越過三千大火,或者犧牲掉生命。何況以我們凡夫的分際真能夠不顧生命嗎?男人則貪兒、貪妻,女人則貪兒、貪夫,而且念念五慾,哪能不顧生命呢!所以真能夠不顧生命,以生命來換取我們法身慧命的,這就是阿彌陀佛。
我們難以赴湯蹈火,阿彌陀佛為我們赴湯蹈火;我們無法不顧生命,阿彌陀佛為我們犧牲生命,以他的生命換回我們的解脫,換回我們成佛的法身慧命。
《無量壽經》就說:
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華嚴經》也說:
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
佛菩薩要成佛就是這樣,以他本身做人質,到地獄裡面換地獄的眾生出來,而自己在地獄裡代替眾生受苦。阿彌陀佛也是這樣,為我們捨頭目腦髓,捨身餵虎、割肉餵鷹……為我們積植無量德行,等於是代替我們到地獄做人質,無條件交換讓我們出來呼吸新鮮空氣,甚至到極樂世界去享受無量光、無量壽,所以不是我們不顧生命,是阿彌陀佛不顧生命。
可以說,我們的生命是阿彌陀佛不是以重金所換,而是佛命所換,以他的佛命換我們的成佛。
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
這個就是三佛三遣捨,三即。
佛不只是指釋迦牟尼佛,也是指十方諸佛,更是指阿彌陀佛,這三尊佛都要我們「捨」,捨什麼?捨雜修雜行,捨小善根福德。
《阿彌陀經》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所以,我們要捨小善根、福德。
《阿彌陀經》說我們要「執持名號」,所以我們要執持名號,佛遣行者就是「執持名號」。
這些經文雖然是在《小經》所講,可是也是十方諸佛所證誠的,因此等同十方諸佛所講;而根源是源自於阿彌陀佛的願,所以也是阿彌陀佛所講。
「佛遣去處即去」,去處指哪裡呢?指極樂世界。所以我們要捨離娑婆,前往極樂。「去」就是前往的意思,極樂世界是我們前往之處,就好像《觀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以神通使韋提希夫人選擇極樂世界,韋提希夫人當下向世尊表白:
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十方世界都有佛土,十方佛土都是佛的清淨土,沒有污穢相,沒有罪惡相,而且充滿著燦爛的光明,可是韋提希夫人為什麼選擇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地方呢?因為極樂世界清淨、光明又超越十方世界。這即是「佛遣去處」。
「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教、意、願」有兩種解釋。
「教」──釋尊在《觀經》所教;「意」──諸佛在《小經》所證誠;「願」──阿彌陀佛在《大經》所發願,這是第一種解釋。
另一種解釋,是指阿彌陀佛的「教、意、願」,也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意、願」,也是十方諸佛的「教、意、願」。因為一佛一切佛,而且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七願即是「諸佛咨嗟願」,阿彌陀佛成佛了,釋迦牟尼佛與十方諸佛自然異口同音的來遣使我們。
再者,十方諸佛都是華光出佛,他們必然是呼喚十方眾生專稱彌陀佛名,回歸極樂世界。
「是名真佛弟子」,「真」跟「假」是相對待的,什麼是假佛弟子──假佛弟子就是,雖然願生彌陀淨土,可是不專稱彌陀佛名,而以修定善或散善,或其他法門來迴向;什麼是「真佛弟子」──真佛弟子是專稱彌陀佛名,不靠自力,全靠他力。
「弟子」也有兩種:
一、通指諸佛,別指釋尊。弟對兄,子對父。所謂「學在我後名弟,解從師生名子」。釋尊諸佛已先成佛,如兄;念佛人作佛在後,如弟。釋尊諸佛使眾生起信念佛,如父;念佛人信行由佛生,如子。
二、念佛人與諸佛釋尊是弟子關係,但是跟阿彌陀佛則是父子的關係,不只是弟子。如《般舟讚》所說:「父子相迎入大會」。
今天晚上講到這裡,祝「大家稱念,必得往生」,謝謝大家。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