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志工感恩餐會講話
今天晚上是「志工感恩餐會」,於歲末的今晚,應該是感恩志工群,讓你們接受他人服務的,不過看起來,大部份還是志工們繼續在為大眾服務。今天這個活動也像一般傳統的尾牙一樣,如同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好像親人、眷屬一般的溫馨和樂。
弘願念佛會自去年(2013)六月十一日開始長年無休,全天念佛,而且中午還免費提供午齋,到今天已經有七個多月了。這樣的共修方式,在台灣來講還是首創。雖然只是小小的地方,但是平均每天有七、八十人來念佛,如果特殊的日子,更達一、二百位,甚至超過兩百位。
過去,長年念佛的地點是在象山,當時我就一直希望能夠提供齋食給前來念佛的大眾食用,包括早上煮八寶粥,讓住在象山的同修及附近的上班族,吃了騰騰熱粥之後再去上班,不然看大家匆匆忙忙買個三明治、豆漿去上班,尤其天冷時,更是辛苦。可是在象山那邊,條件不成熟,到了這裡,條件就逐漸成熟了。
有一句話說:「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意思是說:凡事必須有因、有緣,才能有果。現在念佛會能夠呈現這種面貌,主要在於因緣和合具足:有人發心提供場地,有人發心帶領大家念佛,有人發心來服務大家,有人發心弘揚彌陀救度的法門,才能成就大家來這裡念佛。所以因跟果之間,緣很重要。
就好像種子,如果只放在倉庫裡面,這個種子幾乎是死的;如果沒有土壤、水分、陽光,也不能開花結果;但只要給予適當的因緣,種子就能夠生生不息。念佛會今日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小小成就,這個緣主要還是志工們,可見志工們在這裡的功德、功能意義是很大的。未來,希望能夠有一個更大的地方,不只提供午餐,也能提供早餐、晚餐,這樣志工們會不會更忙呢?一定會更忙。但是,會忙得很有意義。怎麼說呢?
有一句話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這是就世俗層面來講的;如果以佛法來看,人生貫通過去、現在、未來,因此人生不只以服務為目的,應是以自己跟別人的了脫生死為目的。
生而為人,不是為了傳宗接代,也不是為了追求五慾,而是為了立身行道,了脫生死而生而為人。就此而言,佛教八萬四千法當中,唯有淨土法門今生能夠達到這個目的。
人生要以服務為目的,才能把人生的價值、意義發揮到極致。但是有的人雖有心想服務大眾,但不一定有時間,若等到退休,年紀也大了,眼睛也不那麼靈光,耳朵也重聽了,身手舉止也遲鈍了,體力、腦力、智力、思維力都下降了,那個時候要服務大眾,可說是力不從心,所以,服務要及時。另一方面,有的人即使年輕力壯,有健康的眼睛、耳朵,可是如果眼睛看不該看的,這樣的話就跟盲眼人沒有兩樣,甚至比盲眼人更不如;耳朵聽不該聽的,那幾乎是跟耳聾一樣,甚至比耳聾還不如;嘴巴常常說是道非、挑撥離間、講欺騙人的話,那就比啞巴還不如。身手呢,如果做不應該做的,等於身手就殘廢了。因此,有人是殘而不廢,但有人是不殘而廢。
既然這樣,我們念佛人應該怎麼做呢?另一方面所謂「慈眼視眾生」,這樣眼睛就能發揮到極致。「眼」有所謂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如果我們以肉眼來瞻仰佛像,來「慈眼視眾生」,不知不覺中,我們的肉眼就是天眼,就是慧眼,就是法眼,就是佛眼。
耳朵也一樣,不聽靡靡之音,也不聽不該聽的,我們是聽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呼喚之聲,是聽佛法的教理,這樣的話,我們的耳朵豈不等同於天耳?
同樣地,我們的嘴巴不講挑撥離間、惹是生非、欺騙誹謗的語言,都是念佛,都是講佛法的語言,甚至講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代佛說法,這樣我們的嘴巴等同是佛的嘴巴一樣。
我們手腳所做的,都是為念佛人服務,作彌陀的手腳,這樣的話,身體豈不是等同佛行一樣?
在社會上有很多的志工:學校有志工,一般團體有志工,尤其是慈善團體、宗教團體,志工更多。大家在念佛會擔任志工,雖然表面上同樣也是付出時間、精神,但是意義、價值更加超越。怎麼說呢?因為你們是擔任自信教人信的志工,不只自己往生極樂,也帶領大家,給大家一個脫離痛苦輪迴往生極樂世界的緣。這樣說來,大家不只是將自己的眼、耳、口、身用到極致,可以說如同是阿彌陀佛的手腳一樣,所以在這裡擔任志工會越做越法喜。
不久前,我曾發給出家眾及執事一份法語要大家背誦。我們學佛的人要背誦的法語可說很多,尤其是出家眾,或者是站在佈教線上的弘法者,需要背誦的經典祖論法語更多。古代沒有文字,當時學佛以及教法的傳播、傳承都是靠背誦、記憶,然後以口相傳。當然,現在方便多了,可以形之於文字,可以存之於電腦、筆記本、手機,但最重要的還是存之於我們的腦海中,進而融入心田裡。背誦雖有多寡之分,但更重要的是掌握到根本,所謂「本立而道生」。「根本」是什麼呢?佛法講「慈悲」、講「無我」,而淨土法門是講阿彌陀佛無我平等大慈大悲的救度眾生,這個就是根本,我們只要把這個根本重點所相關的法語背誦下來,並且常常思維,這樣法語的內涵無形中就會在心中生長,開展身心。
剛剛所講的這一份法語,是取自於五部大乘經典:首先是淨土正依三部經中的《無量壽經》的幾句法語:
為諸庶類,作不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以不請法,施諸黎庶。如純孝子,愛敬父母;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這幾段法語出自《無量壽經.序分》的地方。這幾段法語顯露出大乘佛法的精髓,也顯露出彌陀的慈悲與諸大菩薩效法的內容、對象。背誦這樣的法語,並且日加思維,可以增長我們的智慧、愛心跟福報。
其次是《優婆塞戒經》裡面的幾段法語: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願為眾生趨走給使,令彼安隱歡娛受樂,為他受苦心不生悔。
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業所作諸善,終不自為恒為他人。
自捨己事先營他事,營他事時不擇時節,終不顧慮辛苦憂惱。
《優婆塞戒經》是佛陀開示出家菩薩及在家菩薩所應該做的內涵,不論出家在家,凡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都必須如實做到這些,做不到,就表示沒有菩薩的心與行。
「願為眾生趨走給使」:意思是說願為眾生的奴僕,讓眾生使喚,為眾生做事情,令眾生能夠安穩、快樂。能夠這樣做的話,即使受苦也無怨無悔。
「自捨己事先營他事」:把自己的事情擱在一邊,先為別人做事,而且「不擇時節」,不管白天夜晚,晴雨寒熱,也毫不顧慮辛苦憂惱,幾乎身心奉獻,忘我無我。
我們的志工大部分也是存著這樣的精神,不過,每個人也必須要考量自己的家庭情況,不能怠忽自己的家庭責任。有的太太一發心學佛就把家事放著,結果引起家庭的糾紛,這樣不好,應該先把自己崗位上的本份事做好,先盡自己的職責之後,行有餘力再來當志工,不然的話就會有障礙。
《維摩詰經》裡面談到菩薩把一切眾生當作自己的兒女,如果兒女生病了,父母也如同生病一樣,為兒女痛苦,快樂不起來,必須等兒女康復,病苦消失,身心安樂了,父母才能跟著安樂。所以我就將它濃縮成兩段話:
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
真學佛之人一定有悲心,他看到眾生苦惱,他也會跟著苦惱,也就是說他於心不安,於心不樂,必須是對方能夠離苦得樂,他才能夠安樂,所以《華嚴經》就說: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阿彌陀佛也就是這樣。在《莊嚴經》中就說: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這是阿彌陀佛的悲心、呼喚,呼喚十方眾生都快快到極樂世界,離開六道的生死輪迴。阿彌陀佛呼喚救度的對象包括阿鼻地獄的眾生,這顯示阿彌陀佛的救度是平等的。所謂「平等」,就是所有眾生──不管是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出家在家,阿彌陀佛都沒簡擇,都要救度。大家目前在念佛會所做的,在本質上也是一種平等無揀擇的布施。
佛法在印度尚未消失的時期,常常有「無遮大會」,那時的無遮大會往往是由國王或大富長者來舉辦。「無遮」就是沒有遮攔、平等、不講條件,不管是出家眾、在家眾,不計貴賤上下,或者是善人惡人,只要前來,不僅不拒絕,反而是歡喜地邀請他來接受無遮大會,供養他飲食、衣物或者醫藥、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
古印度時代,譬如阿育王、迦膩色迦王都有無遮大會的記載,乃至《大唐西域記》裡面,也記載著玄奘大師千里迢迢從長安到印度,再從印度回長安近二十年所經歷的,那時候的戒日大王也每五年就舉辦一次無遮大會。中國南北朝時代,梁武帝也舉辦幾次的無遮大會。
我們這裡的志工,也可以說是在做無遮大會的工作,希望將來我們能夠有一個地方無條件的供養三餐,一方面讓人有吃到素食的機會,一方面也給遊民、街民天天有三餐可吃。
在新加坡有一個單位就是這樣在做,而且行之幾年了,就是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李木源居士。早年李木源居士事業做得很大,很成功,大概在十幾年前得到癌症,當時他就毅然決然把事業放下,沒到醫院做治療,而是一心學佛念佛,並且為大眾做義工,新加坡居士林就是他創辦的。他那裡就是天天提供三餐,每一天大概有一千人左右來應供,已經好一長段期間了。有人問他:「你白白的提供這一些給別人,哪來那麼多的經費?會不會被吃垮呢?」他說:「我一點都不擔心,也從來沒有匱乏過,因為今天有人提米來,明天有人提油來,甚至全家都提東西來。」所以真正發心的話是不用擔心的。現在他的癌症早已消失,身體康健勝過以往。
佛陀說一個出家人,他只要真心辦道,佛陀會供養他一輩子。所以修行人要有一個觀念:「憂道不憂貧,謀道不謀食」,有道就有衣食,所謂「道心中有衣食,衣食中無道心」。尤其是我們這一個法門,只要你發心獻身修學彌陀的救度,弘揚彌陀救度的法,那你一輩子的吃、穿、用,阿彌陀佛全部都會供應你,甚至你所要的一支筆、一張紙,阿彌陀佛都會供應你,你不用去愁住的、吃的、穿的、用的。所以,真修行人應該心無旁騖,一心為道。
如果我們的國家社會處處都舉辦這樣的活動,那可說是世界大同的呈現,但這等於是財產共有了,也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財產共有的制度在一般的社會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必須有學佛,在佛法觀念的群體裡面才能呈現,因為學佛的精神就是要為眾生服務,自利利人,甚至為眾生犧牲奉獻。這種理念與儒家所講的「己欲立而利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很接近。大同世界的思想是儒家所提倡出來的,以前讀到《禮運大同篇》,我就很感動,《大同篇》說: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些理念能趣入於佛法的菩薩道。「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溺己溺,人飢己飢」、「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把資源開發出來,而所開發的是為社會、為國家、為大眾,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擁有,累積自己的資產,自私自利,不是這樣的。「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大家爭先恐後來做事,所做的都是為了利益大眾,不是為了自己。
像這些佛教的法語,古聖先賢的語言,都是志工的精神內涵。今天就以這些法語來勉勵大家,也感謝大家的辛勞。
南無阿彌陀佛!
(2014年1月25日開示於弘願念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