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愛(二)
──博愛:耶教之愛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隨俗先向大家拜年,祝大家新年快樂,念佛歡喜!法喜充滿,光壽無量,萬事吉祥。
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這是我們學佛念佛的人應有的觀念,一天的生活如果能夠從念佛開始的話,這一天肯定是出入平安,逢凶化吉,萬事吉祥的。
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今天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第一天,我們首先要做的也是從念佛開始,希望這一年,乃至年年,大家都能夠身體健康,家庭美滿,眷屬和樂,事業發達,使這個社會能夠和諧,國運能夠昌隆,世界能夠和平。
去年底「彌陀誕」曾跟大家分享了「說愛」這個主題,當時只就講義談了三分之一,今天我們仍接續這個主題。
上一次約略引用佛教的幾條經文稍微闡釋佛教的「愛」──「慈悲,佛教之愛」,今天所要講述的是「博愛──耶教之愛」。《舊約‧利未記》第十九章第十八節:
不可報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如己。
「不可報仇,不可埋怨,愛人如己」,這三句是對「愛」的說明,很直接很徹底。這是基督教耶和華對他子民的一種約束,甚至是一種律法,凡是他的子民就必須遵守,不可違犯;遵守者會被讚美而上生天堂,違犯者就會被詛咒、審判而墮入地獄,這是他們神的規定。
第一句:「不可報仇」。愛,是所有宗教的通性,每一個宗教都會講到愛。「不可報仇」這不但是修身養性,也是個人修行乃至要解脫輪迴,或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菩薩們在成佛道上都要遵守的。所謂「報仇」就是別人罵我們、侮辱我們、欠了我們、害了我們、殺了我們,我們就以牙還牙去討債,所謂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個叫做報仇。「不可報仇」也通於佛教,在《佛遺教經》中就有特別提到。
《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此三部稱為「佛教三經」,這佛教三經不管是修習聖道門或淨土門的學佛者最好都要涉獵,甚至詳細的閱覽思維。《佛遺教經》主要是釋迦牟尼佛即將涅槃時最後對出家人的交待與叮嚀。
在經中佛陀開示說:「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佛陀說:「比丘們,假設有人拿刀來殺你,把你身上的肉一片一片的割下來,你也要攝心,不要動念,不要起瞋恨的心。」這個難度非常高,可是要解脫輪迴,要成就佛道,就必須斷除貪、瞋、癡,而最基本的考驗就是我們對身體的執著貪愛,如果身體被人一片一片的切割也能不起瞋恨心的話,那成就佛道就有望了。
就通途法門來講一定必須這樣,因為通途法門是以自力的功夫斷除貪、瞋、癡,以自力的功德來圓滿佛果。不過,我們自問:「我們做得到嗎?」根本做不到,那怎麼辦呢?身為五濁惡世凡夫的我們是這樣的無能為力,實在太慚愧了。幸好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曉得我們做不到,同時悲愍我們的生死輪迴永無休止之期,所以預先為我們發願修行,完成極樂世界,完成六字名號的無量功德來消我們的業障,使我們有功德離開三界,往生淨土而成佛。
這些法語也可以說是一面鏡子,照出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的本來面目不是能以自己的力量來斷除貪、瞋、癡的聖賢根機,而是一個下劣的凡夫,是一個罪惡的生死凡夫,唯有低頭、伏身的來接受彌陀的救度。
佛陀又說:「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所以,同時也要保護好嘴巴,不可與對方對立口出惡言,否則彼此的冤結就會更深而難以化解;如果能忍受對方對我們的切膚割肉,而心不怨恨,口不出惡言,這樣我們過去的罪業就可以當下消除了,和對方宿世所結的冤結就化解了。
經中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今天對方之所以會加害我們,甚至拿刀來殺我們,必然是因為過去世我們曾經害過他、殺過他,甚至欠過他的命債,只是因為我們沒有宿命通,所以都忘記了。
「若縱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如果我們放縱這個瞋恚的心而忿恨發怒,就會妨礙修行,而且失去了功德利益;反之,他人對不起我們,罵我們,害我們,甚至殺害我們,若我們能夠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平心靜氣的甘於接受,這樣就會有很大的利益。什麼利益呢?一方面消除了我們的業障,一方面開啟了我們成佛的大道。
佛陀又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六度波羅蜜是佛菩薩必須要實踐的路徑,六度的內容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佛陀以六度當中的「忍辱度」來作比較,說忍辱比持戒及任何苦行的功德還要大。是的,如果不能忍的話,所有的戒都會被破壞,所有苦行也全功盡去,所以忍是非常的重要,忍貪、忍瞋、忍六根對六塵之際能不起心動念,是相當難能可貴,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佛陀又說:「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能夠凡事忍耐,才是一個有力的大人,不然就是無力的小人。很慚愧,我們都是無力的小人。寺院最主要的殿堂稱為「大雄寶殿」,大力就是大雄,大雄就是指佛,所以如果不能忍的話,那是無法成佛的。《金剛經》說:「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要達到一切法無我的境界,來源在於能「忍」,可知忍很重要啊!
佛陀又說:「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意思就是說,如果對於別人的惡罵、毀謗、指控,我們不能如飲甘露般地歡喜接受,就表示還沒有進入修行的門檻,還在門外,也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有的信眾會因好奇心去接受密教的灌頂,其實最根本的灌頂是我們自己──灌如飲甘露的頂,也就是培養「忍辱」,培養「耐性」,不管大事、小事都能夠耐得住性子,當下不起情緒,不浮躁,這就是在灌頂,時時能夠這樣,就是時時灌頂。
佛陀又說:「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為什麼呢?因為瞋恚能使我們以前所有累積的善事功德當下破壞殆盡,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心之火,能燒功德之林」「一把無名火,燒毀功德林」。譬如說,與好朋友累積了幾十年的感情,可能因為一時的耐不住性子而跟對方起了衝突對立,之後就反目成仇,幾十年的友誼當下就破壞了。而且「壞好名聞」,沒有忍耐的氣度,會被人批評為暴躁、瞋心重,當然就不會有好的名聲,今生後世別人都不喜歡跟我們相處。經中也說:「多瞋恚者,死當墮泥犁。後雖復人身,面貌醜惡,人所憎惡。」有句話說:「一怒生起,地獄門開。你想去地獄,你就發脾氣;不想去地獄,必須不生氣。」瞋恚害處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佛陀又說:「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佛陀說瞋心比猛火還要可怕,將來果報在地獄,受地獄之火的燃燒,所以要非常謹慎,時刻防備這一念的瞋心,不要有瞋心的念頭,因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且「劫功德賊,無過瞋恚」,掠奪功德財的盜賊,莫過於瞋恚。也就是說,生氣、發脾氣、起瞋恨心是最容易消磨掉功德的。所以,忍才能增進功德,不能忍那就會消失功德。經中也說:「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學菩薩道,忍辱護瞋心。」
「也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在行為上不可以報仇,在心中也不可以埋怨對方。怨是怨恨,有大小深淺,埋在心中而成為種子,若怨恨很重,來世會墮地獄。
「卻要愛人如己」。「愛人如己」這四個字非常好。一般人會覺得這是違背常理、違背人性的,其實它背後有很深的道理,這個後面會談到。
在佛陀的教誡中有一部《梵網經》,內容主要是規範發了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修行者。《梵網經》菩薩戒條有所謂「十重四十八輕」,十條重戒中,第七條有一段話說:「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也就是說修行人要代替所有的眾生──不管是人類的眾生或者是動物的眾生,要代替他們「受加毀辱」,如果有人在批評他們,指責他們,甚至毀謗他們,我們就要代他們承擔下來。「惡事向自己」,不好的事情,失敗的、痛苦的、不吉利的都由自己來接受承擔;「好事與他人」,把成功的、利益的、美好的都給別人。行菩薩道的修行人就要這樣,如果不是這樣,表示修行還是在門外。
所以我們應該常常防護自己的瞋恨之心,不要別人稍微瞪個眼睛,說句不好聽的話,自己心裡就不舒服,甚至以牙還牙,你一句我一句的,如果這樣的話,都不是修行人。這個雖然也不容易,但比起被人拿刀將肉一片一片割下來,就容易多了。別人謾罵,我們就平心的接受,就如佛陀說的,他人無根的毀謗如向天空吐痰一樣,最後還是會掉到他自己的身上。可是我們如果跟他一來一往,與他對罵的話,那這口痰就要掉到我們身上了。也好像別人送禮物給你,你接收了,那個就是你的;一個不好的禮物,一個毀謗痛苦的禮物,我們只要不接收,就不受妨礙了。
在《志工背誦法語》中有一則說:「願為眾生趨走給使,令彼安穩歡娛受樂,為他受苦心不生悔。」這段文出自《優婆塞戒經》,是佛陀對我們的約束,要我們非得如此做不可,否則就已離開菩薩道,離開佛法,就不是修行人了。這一段經文說,我們要能夠當別人的傭人、奴僕,為別人做事、服事,受別人的使喚,所謂「欲為法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基督教也說:「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所以服事別人,為別人做事,發心作志工,不討報酬,是一心只為對方的安穩快樂,不顧自己苦不苦,所謂「但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阿彌陀佛更說:「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阿彌陀佛不只服事我們,而且挑起我們生死輪迴的罪業重擔,這個都是我們所要學習的。
接下來解釋「愛人如己」。「愛人如己」這四個字表達得非常好,但我們總是做不到,雖然如此,還是要學,做一分是一分。
「人」是指自己以外的他人,包括有血緣關係的父母、兄弟姊妹、六親眷屬,以及沒有血緣關係的,如要好的朋友,乃至非親非故的陌生人,甚至是仇人、冤家債主──對待他們、愛他們要如同愛我們自己一樣。
天下最偉大的愛是母愛,母親的愛甚至可以為自己的孩子犧牲性命;可是對象如果不是自己的小孩就不太可能為他犧牲了。但是學佛的人到達佛的境界的時候他就能夠愛人如己,甚至愛他人甚過自己,就像慈愛的母親保護她的嬰兒一樣。
上次解釋「不請之友」時,就有引用經文說:「於諸眾生,視若自己。」這樣的慈悲之心是佛菩薩之存心,把眾生──不只是人類,動物也一樣,甚至三惡道眾生都看成自己,保護他、愛他、救度他,甚至犧牲自己的性命也願意去做。
類似「不可報仇,不可埋怨,愛人如己」這樣的文句,在基督教裡面也不少,如《聖經.新約》說:「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太陽平等無私,它既照耀好人善人,也照耀了壞人,溫暖的陽光照耀了所有的人、所有的動物;雨水也是一樣,平等沒有分別的、不管善惡賢愚都平等的降給他們。
又說:「要愛你們的仇敵,也要善待他們;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前面是用陽光和雨水比喻平等的布施,這一段是說對你好的人你要善待他,對你不好的仇敵也要善待他,幾乎把仇人也當成親人來看待了,這等於是恩親平等觀。
又說:「詛咒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逼迫你們的,要為他禱告。」一般人若是被欺負了,大多是以牙還牙,他詛咒我,我就也詛咒他,一報還一報,你來我往,可是這裡卻說要為他祝福。他對我不好,謾罵我、詛咒我,我們反而要祝福他出入平安,身體健康,事業發達,凡事吉祥如意。別人對我們不好,往往是前生或今世我們得罪過他,我們一方面平心順受,一方面向他懺悔,為他祝福迴向,便可化敵為友,化怨為親。
又說:「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這個就是謙卑自己,隨順他人,不跟對方對立反抗。這段話講得很好,能這樣就可消自己的業障,增自己的福報,也可以給自己增長慈悲。
又說:「有人想要控告你,並要拿走你的裏衣,你就連外衣也由他拿去。」這個等於是儘量犧牲奉獻,肯吃虧不計較,這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講,會認為這是不道德的,沒有公義,沒有正義,如果這樣下去的話這個社會會亂。可是如果人人都有這個觀念的話,就會彼此忍讓,能為彼此付出,反而社會將是和諧的,世界將是和平的。
又說:「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若有人來借東西,甚至要借錢,不可以推辭,都要答應;即使不能滿他的願,也要有替代物,總不讓他空手而回,因為或許對方正有急需。六度波羅蜜第一就是「布施」,這也是布施。
又說::「有兩件衣裳的,就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當這樣行。」有兩件衣服,自己穿一件,把另一件送給別人;有多餘的糧食,把多餘的糧食也送給沒有飯吃的人,多餘物資也一樣。甚至我們的存摺裡面有多餘的餘款也要布施出去,這些是修行的項目,實踐慈悲與無我。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談不上修行,因為這些內容都是要成就佛道非具備不可的。
又說:「你若願意做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超越凡夫,具足圓滿愛心的叫做完全人,如果想要做一個完全的人,就要變賣我們的所有來給窮困的人。這段話是很有道理的,想想看,如果我們擁有很多東西,可是別人很窮、很困苦,他們很需要這些東西,若我們不去幫忙他,一則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再則也缺乏愛心,離完全人太遠。
又說:「施捨錢財,賙濟貧窮,他的仁義存到永遠。」施捨錢財,賙濟貧窮,這是佛性中的內容。佛性是永遠的,不會退失、不會減少、不會散去也不會被奪走的。儒家也說:「博施濟眾,必也聖乎!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又說:「施捨的時候,不要讓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布施的時候,要做無相的布施,不要讓人家知道,這個叫陰德。當然有時候要看情況,如果讓人家知道能夠帶動其他人也來行布施的話,那就值得,可以大大提倡;可是如果是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那就不可以。
又說:「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修行人就是一個內心知足的人,所謂知足常樂,安貧樂道。我們一生有飯吃,有衣穿,有住處,有醫療,這樣就夠了,如果還另有很多的嗜好,或者很不滿足的話,即使身在天堂也覺得貧窮不會快樂。所以幸福指數是來自於內心的知足與內心的平靜、平和。
又說:「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這個說得很有道理。在世上所累積的財產,所謂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一毛都帶不走,所以應該累積在哪裡呢?累積在極樂世界、在佛性上,這樣的功德才是真實的功德,不但不會消失,而且它的利益是十倍百倍以上。這裡說「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念佛人的財寶在哪裡呢?在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心心念念都「思歸極樂」。
一個人如果看重現世,只為這一世在累積錢財物資、累積名利權位,他的心既然在這個世間,當然就會被這世間綁住,死的時候就會依依不捨,就會執著,一旦執著這裡就不能離開輪迴,就隨業流轉受閻羅王的審判刑罰了,實在是可悲可憐!
又說:「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借錢給別人,不要求利息,也不要求對方償還。意思是,金錢或物品借出去,就等同是把東西送給對方,這樣的人福報就大了。所以送給人家財物不是虧反而是益。
又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量器,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這其實就是佛教常說的因果報應。
所謂「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怎樣待人,人也會怎樣待我,反作用力是自然之道。所以我們為別人付出多少,不會是白白的付出,將來都會十倍百倍的回饋給我們。當然我們做任何事都不能有你我的對待,就像《金剛經》所講的「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掏空自己來為眾生,這樣才能夠成佛。
又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這是耶教的說法。
耶教的根本核心就是說上帝創造天地萬物人類,上帝也主導人類,能夠饒恕別人,上帝就饒恕他,不饒恕別人,上帝也不饒恕他。饒恕別人的上帝讚美,將來會到上帝的旁邊;不饒恕別人的上帝就詛咒,將來就會受審判。
以佛教來講,沒有審不審判的問題,而是說這是自然的因果道理。我們饒恕別人,因果就會饒恕我們,閻羅王就會饒恕我們;我們不饒恕別人,因果就不饒恕我們,閻羅王也不饒恕我們。所以並不是說我們不饒恕別人,阿彌陀佛就不饒恕我們,不是這樣的。阿彌陀佛永遠饒恕我們,反而是我們不饒恕別人,阿彌陀佛更悲愍我們,更要保護我們,好讓我們能體會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愛心,進而使我們不計較,使我們也能去饒恕別人,不與別人計較。有愛就會饒恕別人,愛人從饒恕別人開始。
以上是就耶教的有關「愛」的內容所做的引述說明。
「愛人如己」的「愛」有兩種:一種是人性之愛,一種是佛性之愛。
人性之愛:此愛有我,從外而生,有條件,無常性,會變化,會生憎,會憂患,會恐懼,會痛苦。
人性的愛有我執在裡面,是以自我為中心。而且這個愛是由外面產生的,因此它是有條件的,它是無常的,會變化的,條件一旦改變,愛就會變化。再者,這樣的愛往往是跟憎恨連在一起的,愛不到或者愛變質了,就產生怨懟、憎恨。因此這種愛是會帶來憂患跟恐懼的,最後也可能導致痛苦。這是指人性的愛。
佛性之愛:此愛無我,從內而生,無條件,恆久性,不變化,不生憎,不憂患,不恐懼,不痛苦。
佛性的愛沒有我執,是從內心而生的,是本心本性所自然具足的,不需條件,不分對象;而且這個愛是永久的、不會變化的,這個愛是純粹的,不會產生不平、不滿、怨恨。因此它不會生瞋,沒有憂患,沒有恐懼,也無痛苦。
人性的愛是「從外而生」,佛性的愛是「從內而生」,這「從外而生、從內而生」是什麼意思呢?譬如一個男人會喜歡這個女人,是因為這個女人年輕貌美,覺得很投緣,引起喜歡,那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他會愛嗎?這個男人英俊有才華,甚至才華橫溢,所以會令人羨慕而去愛他,如果這男人並不是這樣,那還會愛他嗎?以及前面所說的,慈愛的母親可以為嬰兒犧牲性命,因為這個嬰兒是她的孩子,如果是別人的嬰兒,她就做不到了。這個就是「從外而生」。
可是佛性的愛,是將任何人都看成是自己的嬰兒,佛性的本質就是愛,因此不會變化,是永恆的。佛性就是愛,是對所有眾生的憐憫,化為行動就是給所有眾生恩惠,也就是讓對方離苦得樂。
真正的愛是由內而生,是沒有條件的,這一種愛是純淨沒有污染的,可是如果沒有施之以行動的話,那樣的愛也不是真正的愛。
佛性的愛是不論對象,不講條件,不分冤親,冤親平等;自他不二,自他一體,人我一如,視人如己,愛人如己,愛人勝己。親人,愛;非親非故,也愛。對我好,愛;對我不好,也愛。可愛,愛;不可愛,也愛。善人,愛;惡人,也愛。愛仇人,愛敵人,愛所有人類,愛所有眾生,這才是真正的愛。
佛陀說一切眾生都是我們多生的父母,也是未來的諸佛,所以要「普度眾生,常無休息,無有疲厭」。
有關愛──慈悲的實踐,有一件事是很容易做得到的,就是「吃素」。如果今天吃素,今天就實踐愛了,天天吃素就天天實踐愛了。想想:如果沒有吃素的話,不是自己去殺生,就是別人為我們殺生,想一想動物被殺的情況,脖子被割,肚子被剖,腸胃、內臟被掏空,甚至活生生的被放進熱湯油鍋去煮去炸,那種痛苦真是痛不可言!我們只要被割一個小傷口都會痛得不得了,更何況牠們呢?所以講慈悲、愛心,就應該從餐桌開始,天天吃素就是天天慈悲,人人吃素就是人人慈悲;只要一天吃素,就可以給很多眾生得到活命的機會;如果一輩子沒有吃素的話,這一輩子直接間接所殺的生命就非常非常的多。所以愛或慈悲,就從吃素念佛開始。
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願大家實踐愛心,信佛念佛,同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2016年2月8日(大年初一)
於弘願念佛會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