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特色略說
──慧淨法師二○一四年六月十五日於台南佛一開示(第七集)
各位法師,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要和大家研討的題目是「淨土宗的特色」。淨土宗的宗旨與特色各有四句偈語:
淨土宗宗旨: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
淨土宗特色: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平生業成,
現生不退。
每一個宗派,必定有其宗旨,宗旨就是這個宗派的目的以及方法。各宗的宗旨一定是不同的,如果宗旨相同,就是同一宗。同時,每一宗的宗旨一定有各自的特色,所謂特色是特別和其他宗派不同之處,以之顯示本宗的特殊性、超越性。我們淨土宗的特色,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各個宗派因為宗旨不同,所以目的、方法也不同,因此就形成各個不同的特色;如果知道這一宗的宗旨,這一宗的特色,並且依照他的宗旨、特色去修持,這樣就能夠純粹、專一、不雜地修學這個法門。
善導大師為糾正當時學者對淨土宗的誤解,著述《觀經四帖疏》來做為後人的標準,這叫做「楷定古今」。
善導大師「楷定古今」的地方就是淨土宗特色的前二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八字是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核心,也是善導大師思想特別與超越的地方,善導大師之所以楷定古今在此,一生大聲疾呼、發獅子吼亦在此。
顯示淨土宗完全是靠阿彌陀佛根本大願的力量往生極樂世界,只要是專稱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和阿彌陀佛的根本大願感應道交,就必定往生極樂世界。不管聖人或是凡夫,不分善人或是惡人,也不論是天上、人間,乃至是三惡道眾生,如果能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和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就必定能夠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阿彌陀佛的淨土是報土,所以本願的稱名,凡夫就能夠進入阿彌陀佛的報土,這叫作「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也是淨土宗的根本教理與思想核心之所在;唯有「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才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唯一要宣揚的本懷,也是阿彌陀佛最根本的誓願,也是十方諸佛證明、護持、讚歎的地方。所以,整個佛教的歸納總結,就是在「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怎麼說呢?因為每一尊佛出現在世間的目的都是為了要救度眾生,使眾生離苦得樂,離開三界輪迴之苦,證得真如涅槃之樂。而八萬四千法門,八大宗派之中,能夠徹底達成這個目的的,就是淨土宗的念佛法門。離開了念佛法門,離開了淨土宗,十方諸佛沒有辦法能夠完全、普遍救度十方眾生;離開了念佛法門,離開了淨土宗,末法時代輪迴的眾生沒辦法脫離輪迴,沒辦法成佛。
所以善導大師「本願稱名,凡夫入報」的教理,可以說上合十方諸佛之意,下契十方眾生根機。使得宇宙之中現出了光明,使得十方眾生有了往生的希望。所以我們念佛,修持淨土法門,對淨土宗的宗旨以及特色要了解。
除了「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這四句是淨土宗特色之外,「他力」「易行」「指方立相」也是淨土宗的特色。
「他力」是龍樹菩薩提出的,龍樹菩薩說念佛是「他力」之法;這個「他力」是指阿彌陀佛的「本願之力」。因為是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力量,只要念佛,所以簡單容易,任何人都能夠容易做得到,因此這個法門也叫做「易行道」。
這個法門的另一個特殊所在是「指方立相」,「指方」是指出西方極樂世界做為我們的方向、目標、歸屬。「立相」是建立阿彌陀佛的形貌,建立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這叫做「立相」。有阿彌陀佛的形貌,使我們知道阿彌陀佛的慈悲和莊嚴;有阿彌陀佛的六字洪名,讓我們眾生能依之心中想念、口中稱念,讓眾生有一個依靠的對象。
如果依其他的法門、其他的宗派,都不是「指方立相」,全都是靠著自己的力量來修持戒定慧,斷除貪瞋癡,證悟到自己的佛性。論佛性,是遍滿十方,不限定在西方或東方;佛性無形、無相、也無聲音、也無文字,都不是「指方立相」,不是「指方立相」的修行法門是自力法門,稱之為「聖道門」,是難行道。因為是難行道,末法眾生可說沒有一個人做得到,因此沒辦法成就。
可是如果靠阿彌陀佛的力量,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名號,則必定往生,一往生極樂世界,就能斷除我們的貪瞋癡,斷除我們的分別、執著,這樣就能夠證悟到真如實相。所以淨土法門是先往生極樂世界,再證悟佛果,這是淨土宗和其他宗派不同的地方。
不過,「他力、易行、指方立相」這幾個特點,也沒離開淨土宗特色的四句偈。
本願稱名
淨土宗宗旨前二句「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它的特色就是「本願稱名」。信受阿彌陀佛本願力的救度就能夠離開輪迴,能夠橫超往生極樂,能夠橫超達到最高境界──「一生補處」。那要如何信受?要如何依靠?只要「專念南無阿彌陀佛」,自然就和阿彌陀佛本願力的救度相契應。所以宗旨「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它的特色就是「本願稱名」。
這個「本願」,是指阿彌陀佛的根本願,也就是指阿彌陀佛的佛願、佛力、佛德。「願」有「總願」和「別願」,「本」也有「因本」和「根本」。
「總願」:菩薩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上求下化,必須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每一尊佛在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時,共同要發的願,所以叫「總願」。每一尊佛成佛的過程都要發這個願,沒發這個願就不能成佛,這叫做「總願」,也叫做「通願」。
「別願」:每一尊佛除總願之外,另外各自還有特別不同於其他佛的願,這叫做「別願」。譬如藥師佛十二大願,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這就是每一尊佛各別不同的願。
四十八大願就是阿彌陀佛的別願,而且四十八大願之中的第十八願說,阿彌陀佛成佛的同時,就要完成十方眾生只要念佛就能夠離開六道輪迴,能夠往生彌陀淨土;如果不能使眾生念佛往生淨土,那阿彌陀佛就還要繼續修持,一直達到有這種力量的時候,他才要成佛。這條願是阿彌陀佛獨有,也是所有諸佛別願之中的最高峰、最超越的,所以阿彌陀佛的別願更是別願中的別願。
「本願」也有所謂「因本之願」和「根本之願」。
「因本之願」:十方諸佛初發菩提心、行菩提道所發的願,每一願都叫做「因本願」,就是因地所發的本願。就因本來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每一大願都叫做因本願,簡單來說叫作「本願」。
「根本之願」:這個「本」是根本的意思,四十八大願中哪一願是根本呢?是第十八願。意思是說,其他的願是因為第十八願而產生的,第十八願就如同樹的根,因為有樹根,這棵樹才能夠生長,才能夠展枝、開花、結果;如果沒有根本,哪裡會有這棵樹?哪裡會有花果呢?一切就都沒有了。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第十八願的念佛往生願就是阿彌陀佛的根本願。
為了要吸引十方眾生,使十方眾生都能夠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因此極樂世界必須是無三惡道、無輪迴、無任何痛苦、無任何污穢罪惡的世界。而且這個世界必須是十方諸佛淨土之中最為清淨、莊嚴,最為殊勝、微妙的,這樣才能夠吸引眾生念佛往生。除此之外,往生到這個世界的眾生,不但斷除煩惱、離開輪迴,還必須使他具足三明六通,百千陀羅尼通通具足;這樣還不夠,必須要使往生彌陀淨土的眾生,能夠快速成佛,當下進入不退轉,證悟涅槃。這樣,才能夠吸引眾生,引起眾生的欣慕。不止這樣,還能令往生彌陀淨土的眾生跟阿彌陀佛一樣,得到無量光明、無量壽命,同樣和阿彌陀佛有大慈悲力、有大智慧力,能夠到十方世界救度有緣無緣的眾生。這樣,才能夠徹底使十方眾生欣慕極樂、厭捨娑婆,而專稱名號,願生淨土。
所以,四十八大願每一願、每一願都在引導十方眾生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每一願、每一願都依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為根本。因此,善導大師解釋這四十八大願說:
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一一誓願皆是念佛之願,所以說「一一願言」。而且還說:
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四十八大願每一願每一願,都是在說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本來每一願各有不同的願名與內容,但是善導大師說每一願都在說「念佛往生願」,這就顯示第十八願是根本願。就好像DNA,樹枝也好,樹葉也好,樹果也好,都沒有離開根。它的性質、屬性,都是從根所發、依根所現的。
接下來,我就引用經典中所說的「本願稱名」,以及祖師所解釋的「本願稱名」來證誠、說明。
《無量壽經》說: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這首偈,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提出了本願以及名號。「其佛」就是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根本願的力量就在第十八願的念佛往生願,它能夠使聽到這句名號,想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將來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現在就自然、不用勉強地進入不退轉的身分。這四句偈也叫做「本願成就偈」,是第十八願的說明。
第十八願願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第十八願成就文: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無量壽經》流通文也以一段文來解釋第十八願,以及第十八願成就文的功能力用: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這三段經文的內涵,都是在解釋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也就是在解釋念佛的利益,而這首偈「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是揉和這三段文而作的結論解釋。以上是引用本宗正依 經典來說明「本願稱名」的根據。接下來引用本宗祖論的根據:
天親菩薩在《往生論》以偈頌來解釋《無量壽經》的這首本願偈,而說: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觀佛本願力」就是「其佛本願力」的意思。這個「觀」不是「定觀」,不是入定「觀想」的「觀」,這個「觀」是清清楚楚的了解、沒半點的懷疑,叫做「觀」,也可以說是「知」「信」的意思,也就是「觀知」、「觀信」。「觀知」、「觀信」就是知道阿彌陀佛的本願力,信受阿彌陀佛本願力的救度,這叫做「觀佛本願力」。
「遇無空過者」,如果能夠了解、信受阿彌陀佛本願力的救度,這樣不但沒白白的空過,而且獲得無上功德。
「能令速滿足」,為什麼?因為能夠使他今生解脫輪迴,而且將來必定往生極樂,這就是「滿足」,這就是「功德大寶海」。因為能夠離開六道輪迴,能夠往生極樂,就能夠成佛;佛的功德就是大寶,佛的功德充滿宇宙,所以用海來形容,因為海深無底、廣無邊。當然,以地球上的海來說,再怎麼深也有個底,再如何廣也有個邊,然而佛的功德,是大到沒辦法形容、想像、思考的,所以叫做「功德大寶海」。而「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的,唯有「本願稱名」。所以天親菩薩的《往生論》說:「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也有「本願」二字。
龍樹菩薩的《易行品》也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段法語也非常清楚提出了「本願」。阿彌陀佛本願是什麼內涵呢?──若人念我,稱名自歸。意思是心中想念阿彌陀佛,口中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隨順阿彌陀佛的救度,願生極樂世界,這樣就在「念我稱名自歸」的當下進入「必定」的身份。
什麼叫做「必定」?「必定」就是不退轉;「即」有「同時即」與「異時即」兩種意思,這力是指「同時即」,也就是現在、當下、不隔時、不隔日,就是今生今世,不用等到來生來世。今生今世肉體還在娑婆世界當下,現在就已經得到不退轉的身份。所以這段法語,清楚明白提出了「本願」「稱名」。
善導大師的《觀無量壽經疏》最後做一個總結論,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段法語也非常清楚明白的提出了「本願」「稱名」,合起來就是「本願稱名」。這個思想是善導大師的根本,也是善導大師一生到處宣揚、楷定古今的地方。
善導大師還有一首偈說: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唯有念佛蒙光攝」:唯有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才能夠獲得阿彌陀佛光明的保護,以及將來的接引;反之,若沒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沒有照耀、保護,將來也不會來接引。為什麼會這樣呢?它的原理與根源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就在「念佛」,因此說「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法照大師也說:
彌陀本願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夫,一切眾生皆度脫,稱名即得罪消除。
這首偈也清楚顯出「本願」「稱名」。
所以,「本願稱名」這個名詞和內容,雖然是善導大師提倡、強調的,但並不是善導大師所創造,是有根據的。是根據釋迦牟尼佛說的經理、教理,也是根據龍樹菩薩、天親菩薩、乃至曇鸞大師的傳承。
我們修習淨土,完完全全是根據善導大師,完完全全是根據阿彌陀佛的根本願,就是專一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不修其他。
為什麼我們要強調「本願稱名」?我提出以下六點:
第一,教理如此故;
第二,契理契機故;
第三,順佛願、順佛教、順佛語故
第四,祖師傳承故;
第五,為弘揚純正淨土宗故;
第六,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自信教人信,真成報佛恩故。
第一,教理如此故。
淨土宗的根本教理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我們再怎麼樣弘揚、怎樣開經引教、怎麼樣辯才無礙,都不可以離開這個教理。因為「本願稱名」就是淨土宗的根本與純正的教理,因此不弘揚淨土宗便罷,一旦弘揚淨土宗,不解釋「本願稱名」,不強調「本願稱名」,這樣要講什麼?
第二,契理契機故。
「本願稱名」上契阿彌陀佛的佛願,下契十方眾生的根機;也就是說「本願稱名」一方面是阿彌陀佛的願心、佛心;另一方面,稱念名號每一個眾生都做得到,不管男女、老少,乃至有的畜生也能夠念佛。所以稱名契理契機。
第三,順佛願、順佛教、順佛語。
「順佛願」,就是隨順阿彌陀佛在《無量壽經》所說的根本願。「順佛教」,隨順釋迦牟尼佛在《觀無量壽經》所說的「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就是「持名念佛」,這就是順釋迦牟尼佛的教導。「順佛語」,隨順《阿彌陀經》十方諸佛所讚歎、護持的這個語言。
第四,祖師傳承故。
淨土宗的傳承,自印度來說,初祖是龍樹菩薩,再來是天親菩薩。就中國來說,是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這五位祖師的淨土宗傳承都很專純一致,都是「本願稱名」。
第五,為弘揚純正淨土宗故。
可以說,「本願稱名」才是純粹的淨土宗,若離開本願稱名,就等於沒有佛教,因為失去了簡要易行的救苦救難方法,眾生就要永劫墮落在六道輪迴之中了。
第六,「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
我們既然信受了解這個法門,就應自信教人信,使十方眾生同生極樂國,才是真正的報答佛恩。
淨土宗特色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因為教理是這樣,所以我們要照教理來弘揚。而且「本願稱名」上契彌陀根本願、下契十方眾生所有根機,因此我們就強調「本願稱名」。
淨土宗最究竟的目的是要往生極樂世界,不是求現世的利益,也不是要希望將來再做人,或者上生天堂。淨土宗的目的就是念佛往生淨土,所以才叫做「淨土宗」。因為「本願稱名」能使任何眾生往生淨土,若不是本願稱名,就沒辦法達到使任何眾生皆能往生淨土。就彌陀的四十八大願來說,「本願稱名」就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就是根本願。若不是「本願稱名」,阿彌陀佛也有發願要接引,就是第十九願的內容。第十九願的內容是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迴向欲生極樂世界。在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之中,當然也有包含念佛,也就是說,他一面念佛,一面兼修其他功德或修其他功夫來迴向求往生。由此可知,同樣念佛,純和不純、雜和不雜就有所差別。若是「本願稱名」的念佛,就是純粹、專一、不雜。
念佛有四種: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和稱名念佛。
實相念佛,證悟到佛性,證悟到真如實相、第一義空,證悟到不生不滅的涅槃空性,起心動念,日日夜夜,時時刻刻都安住在空性的境界,叫做「實相念佛」。實相,就是每一位眾生的本來人,必須要證悟到實相才能實相念佛;如果沒有證悟到實相,心就沒辦法安住在實相,就談不上實相念佛。
觀想念佛,依照《觀無量壽經》所說的十三種觀法,尤其是第九觀的真身觀,這叫做「觀想念佛」。觀想念佛必須要有定的功夫,善導大師所說的息慮凝心,沒有半點的妄想雜念,要能這樣,觀想才能夠清楚,這叫做觀想念佛。
觀像念佛,如果沒辦法觀想念佛,就依照一般的佛像,或者八尺、或者丈六,用手繪或者雕刻的佛像,依照那尊像去觀像,叫做觀像念佛。
持名念佛,持名念佛符合阿彌陀佛的根本願,而且所有的眾生都做得到。若是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一則不符合阿彌陀佛的本願,再則大部分的眾生都做不到。持名念佛直接契合阿彌陀佛的根本願,決定往生極樂世界。雖然業報未盡,我們的肉體還在娑婆世界,但已經是「平生業成」。也就是說,平生還活著的時候,已經往生有份,往生的身分已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就都是不退轉,都是一生補處。從因說果,可說我們現在就預先得到不退轉的身份。持名念佛就有這種效益。所以四種念佛當中,我們強調「稱名念佛」,也就是「持名念佛」。
念佛的時候,不需要一面念佛,一面又做觀想,只要很單純地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可以,念的清楚,聽的清楚,這樣就可以了。
有人問:念佛的時候可不可以觀想?不需要觀想。如果對教理不了解,心有所執著,或者有不當的祈求,這樣往往會引起魔境,引來冤親債主利用這個機緣來報復。有一句話說,說「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所謂「著魔」有的是心理上產生問題,或是讓冤親債主或者外魔所干擾,其主因都是因為自心沒有正確知見所引起的。因此,修行人若遇到魔,或者有冤親債主來干擾,這樣就表示他本身在心態與知見上一定有問題。
古云:「魔由心生,妖從人興;正心誠意,百邪不侵。」只要是正心誠意,不胡亂祈求,這樣必定不會中魔,也不會有冤親債主來逼,也不會被鬼神附身干擾。會有那些現象,問題都在自己本身。若沒那種心,就沒那種境,若沒那種境,就沒那種心,心和境是互相依靠的,失去一種就沒辦法單獨存在。
所以念佛,重要的就是念的清楚、聽的清楚,不要做觀想。
「參究念佛」。除了前面講的幾種念佛,也有一種念佛叫作參究念佛,也就是一方面念南無阿彌陀佛,一方面自問念佛的是誰?是禪宗求開悟的一種方法。
「其他念佛」。此外,也有人提倡「行善念佛」,或者「持戒念佛」,或者「禪定念佛」,或者「智慧念佛」,或者「菩提念佛」,或者「三學念佛」(一方面修持戒定慧,一方面念佛),或者「六度念佛」(一方面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一方面念佛)。這些,我們都不強調,我們所強調的就是「本願」的念佛。這樣說並不是排斥行善積德,也不是排斥三學六度,而是說,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資糧,很單純的,就只是稱名念佛。
其實,不管是哪個宗派,修行人本就應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吾人立足於世間,世俗的修心養性、行善積德本就應該如此,一個了解因果的學佛人,更應該如此。人,一切的命運都是從善惡行為而來的,好的命運,是因為他有善行;壞的命運,是因為他現在或者過去的惡業所致,一切都有因果。所以不管是學聖道門或淨土門,有念佛、沒念佛,學佛的人都要行善積德,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且要隨緣隨分去持戒。
假使我們要是強調行善念佛、持戒念佛,這當然也很好,但是對那種他沒辦法行善、沒辦法持戒的呢,他就會擔心、他就不會安心,這樣就偏離了彌陀本懷。為使一切的眾生了解佛的慈悲本懷,對往生有可靠的安心,沒有顧慮驚慌,因此才強調「稱名念佛」,不強調行善念佛,或者持戒念佛。
另外,佛教的目的,就是要救度眾生。因此,對阿彌陀佛來說,他沒有任何條件,是絕對平等的,是聖人,是凡夫,是善人,是惡人,是平生遇到這個法,或者臨終才遇到這個法,甚至已經墮落三惡道的眾生,只要他有念佛,有聽到這句佛號,阿彌陀佛都自然會來救他。所以,無論是就阿彌陀佛平等大悲願力,或者十方眾生的根機,我們都強調「本願稱名」,而不是特別強調行善念佛或持戒念佛。
雖然我們希望所有念佛的人,都能夠有五戒、有十善──可是,有心想做,但持守五戒仍有所缺陷,十善也仍不具足;但希望他們不要心有所不安,懷疑這樣念佛是否能夠往生?希望他們知道,這樣同樣是平等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唯有這樣的淨土法門才能令大眾對往生有肯定的安心和信心。
再者,禪定念佛也好,智慧念佛也好,能夠念到心無妄想雜念,甚至降伏煩惱,這樣我們也很讚歎;能夠念到功夫成片、夢寐一如,得到清淨心,我們也很讚歎。但是,我們沒有特別強調,為什麼呢?因為能夠達成清淨心,能夠有禪定功夫,能夠功夫成片、夢寐一如的念佛人,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可是阿彌陀佛是要救度所有的眾生,不管有功夫、沒功夫,有禪定、沒禪定,有清淨心、沒清淨心,阿彌陀佛都平等救度,無所差別,也沒看高,也沒看低。有禪定的功夫,阿彌陀佛救度,沒禪定的功夫,阿彌陀佛也照常救度。
而且,只要還沒有斷除煩惱,不管他有禪定、沒禪定,有清淨心或者沒清淨心,其實本質都沒離開凡夫的範圍,都沒離開罪惡生死凡夫的身份。這就是善導大師所強調的,要我們真正認識自己就是罪惡生死凡夫,這樣的認識,才是對自己真正的認識。
至於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能夠了解經教的念佛,這樣當然很好;但是對於彌陀的救度而言,亦是不增不減。何況能深入經藏、了解各宗教理的念佛人畢竟也是少數,不是普遍性的。再說,年輕頭腦還清明的時候能夠記很多佛教名詞,了解很多佛教的道理,到老邁時,體力退化了,智力、記憶力都退化,那時候智慧也就退化了。因此,我們不這樣強調。所以不管有智慧、沒智慧,有深入經藏、沒深入經藏,對阿彌陀佛的救度沒比較多,也沒比較少;對我們來說呢,沒比較高,也沒比較低,全都平等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平等往生極樂世界。
如果強調智慧念佛,有智慧的人能夠念佛往生,這樣雖然也很好,不過,大多數沒有智慧的人怎麼辦?因此我們也不強調智慧念佛。
發菩提心也是一樣。學佛最基本就是要發菩提心,因為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斷除輪迴、成就佛果,發菩提心就是成就佛果的根本,也是真正行善積德的精神。經典中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沒有菩提心的行善是有漏之業、是輪迴之業、是魔業。因此,只要是學佛,都要發菩提心。
但是,菩提心有二種:一種是聖道門的菩提心,一種是淨土門的菩提心。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這樣,就有菩提心的內容,菩提心就在裡面了。因此,我們強調「本願稱名」,不強調菩提念佛,因為會令人誤解為聖道門的菩提心。
三學念佛也好、六度念佛也好,也都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我們就單純強調「只管念佛」「老實念佛」「無諍念佛」。無諍念佛就是不爭論對錯、高低,只是單純念佛。因為只要念佛、只管念佛、一向念佛,這就是隨順阿彌陀佛的根本願,自自然然就和阿彌陀佛的根本願相契合、相呼應、感應道交。阿彌陀佛的根本願很單純、很簡單,他只說:「十方眾生,你要來極樂世界,只要念佛。」
生而為人,本來就要「孝順父母、奉事師長」,要「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要「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隨緣隨分持戒,要盡量心無妄想雜念。這些是在家庭生活當中,在社會生活當中,在人群生活當中,應該要做的。但是,這和往生極樂世界是沒有關係。因為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正業,功德、資糧,都在這句名號。只要我們稱念名號,自然就擁有名號的功德與功能,就能夠使我們往生極樂世界。
「持名念佛」──本願的稱名念佛,才能夠普攝群機,才能夠萬修萬人去,才能夠使一切念佛人安心、歡喜、自在地念佛;也能夠使一切念佛人,自自然然出自內心的感念阿彌陀佛的恩、感念眾生的恩。也因為這個感恩的心,自然就會彼此尊重,彼此包容,彼此接納,不互相計較、互相排斥、互相爭鬥。
因為他體會到阿彌陀佛的愛心,阿彌陀佛包容我們、對我們不計較。只有叫我們念佛,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他對我們的煩惱不計較,對我們的妄想雜念不計較,對我們的忌妒、傲慢、貢高不計較,也就是說,對我們的貪慾心、瞋恨心不計較。因為受到阿彌陀佛的包容,這樣,我們也會去包容他人貪慾的心、瞋恨的心、貢高我慢的心、忌妒的心、計較的心、剛強的心,會包容對方的情緒、脾氣,會包容對方的批評、指責。
因為體會到彌陀的愛心,體會到阿彌陀佛本願的救度,而使我們自自然然、發自內心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就是淨土宗的宗風──俗諦所說的:「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
阿彌陀佛他如何來為我們設想,我們就盡量用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心來為其他的人來設想。所以真正學佛的人,他是凡事為對方設想,凡事肯吃虧不計較。吃虧──金錢上的虧、物質上的虧,或者心理上的虧,事上吃虧,理上吃虧,寧可吃虧不去計較。甚至不認為這是吃虧,而覺得是隨順對方。所以說「與人為善,從善如流」。
究實而言,深自反省,我們都是貪瞋癡的凡夫,妄想雜念、自私自利、愛計較……。再怎樣學佛,再怎樣想要無我,再怎樣想要為眾生,但是我執、分別心,都難以降伏。也因為體會到自己的不足,自然心會慚愧、柔軟,就不會貢高我慢,也會體諒到對方的不得已。所以,如能夠體會到阿彌陀佛本願的救度而稱名念佛,一切善行自然會從內心產生。這是「本願稱名」中自然含攝的功能。
所以,我們只強調「本願稱名」,沒強調其他種種的念佛。
凡夫入報
淨土宗特色第二句是「凡夫入報」。
凡夫,什麼是凡夫?在座各位是不是凡夫呢?(眾答:是)
凡夫的定義是什麼?所謂「愛妻愛子是凡,貪名貪利是夫」,也就是有煩惱、有貪瞋癡,叫做凡夫;在六道輪迴,叫做凡夫。不管煩惱輕、煩惱重,不管輪迴在天界或者人道,只要有煩惱,就是凡夫;只要還在六道輪迴,未脫出三界,都是凡夫。
善導大師提醒我們,要認識自己真實的本來面目,認識我們不只是凡夫,而且是「罪惡生死凡夫」。其實,我們的本來人是佛、是佛性、空性,這才是我們心識的本來人,我們的本來人就是真如實相。不過,我們煩惱深、業障重,再怎樣想要修行,煩惱都無力降伏、斷除,因此佛性就沒辦法能夠顯現,都會受煩惱拘束,過著煩惱的生活。可以說,我們凡夫若離開煩惱,一日一時都沒辦法生活,我們就是靠煩惱在生活,離開煩惱,我們沒辦法生存。學習淨土法門,一定要有這樣的自覺,自覺自己就是凡夫,而且是罪惡生死凡夫。就像《觀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向韋提希夫人說:「汝是凡夫」。
韋提希夫人是所有眾生的代表,韋提希夫人是凡夫,表示我們就是凡夫。我慧淨是凡夫,而且是罪惡深重的生死凡夫。這樣的凡夫,只要念佛,靠著阿彌陀佛的本願,自然就能夠脫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因此,只要「本願稱名」──專一、不雜的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樣所有的凡夫,不但可以脫離輪迴,而且可以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阿彌陀佛的淨土不是化土,是報土,這就是「凡夫入報」的意義。
或者有人會認為:我已經學佛很久,修行也很久,也做很多的善事,所以善事功德非常多,功夫也非常高,甚至可以入定,有神通,將來可以上生天界,做忉利天的天人,或者夜摩天的天人;甚至可以生在色界天為四禪天的天人;甚至禪定功夫很深,可以入定一、二個月或數個月,將來可以上生無色界天──即使是這樣的眾生,依然還是罪惡生死凡夫,沒離開過罪惡生死凡夫的身份。怎麼說呢?
剛才有說,只要煩惱還未斷除,只要還在六道裡面輪迴,這樣都是罪惡生死凡夫,都是五濁惡世的眾生。「濁」就是污穢,「惡」就是罪惡,污穢、罪惡的眾生,就是「濁惡之人」,簡單說就是「罪惡之人」,再簡單說就是「罪人」,就是「惡人」。
即使出生在天界,天壽盡的時候,仍然要隨著過去的業再墮落,或者墮落人間,甚至墮落在三惡道。因此釋迦牟尼佛於《正法念處經》就說:「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或者善行善緣現前而上生天界,或者惡行惡緣現前而下墮三惡道。又於《涅槃經》說:「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天人,臨終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再墮落在三惡道之中。由此可見,天界和地獄可說是一線之隔,是在一起的。因此,只要煩惱還未斷除,就一定會繼續在六道輪迴,不可能離開罪惡生死凡夫的身分。我們要有這樣的認識。
本來要輪迴在六道的我們,為什麼能夠脫離輪迴,甚至進入阿彌陀佛的報土呢?關鍵在於「本願稱名」──念佛,憑靠阿彌陀佛的願力。
接下來解釋什麼是報土?什麼是化土?在了解報土、化土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淨土」。
「淨土」這兩個字,有普通的意思和特殊的意義。
就普通的意思來說,佛所居住的清淨微妙世界叫做淨土,也就是清淨國土的意思,這是與穢土相對而言的,和我們這個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說,十方諸佛在過去行菩薩道時,所發的菩提願和所行的六度萬行都圓滿的時候,所成就的那個依報莊嚴的境界。假如當時他的菩提願和六度萬行沒有圓滿成就,不可能成佛,也不可能成就那樣的境界。
譬如,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或者大日如來的密嚴世界,或者是藥師如來的淨琉璃世界,或者是釋迦牟尼佛的無勝莊嚴國,這些都叫做淨土,因為都是這些佛所居住的清靜微妙之國土,所以都稱為淨土。因此就「淨土」這二字來說,十方諸佛所居住的地方,都可以稱為淨土。不像我們五濁惡世的凡夫所住的世界,有污穢相、有煩惱相、有罪業相。淨土一切的事物都是極其清淨莊嚴的世界,無污穢相、無煩惱相、無罪業相。這是就一般的淨土來說,也就是以普通的意義來說。
「淨土」特殊的意義則是專只針對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來說的。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就說:
易行道者,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
善導大師的《法事讚》也說:
眾等迴心生淨土。
這就是將十方諸佛國土通稱的淨土,來做為極樂世界的別稱。也就是說,一旦說起淨土就是指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是淨土。以總為別,以一般的總稱、普通的稱呼,來特別、專門稱呼極樂世界。等於說,極樂世界就是淨土的代表,淨土的精華。說到極樂世界,就是指淨土;說到淨土,就是指極樂世界。
《無量壽經》就說:
極樂世界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
十方諸佛世界都是清淨微妙,極其殊勝莊嚴的,但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還更加超越。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也說:
觀彼彌陀極樂界,廣大寬平眾寶成,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所莊嚴的,而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願,因此阿彌陀佛成佛的時候,他所成就的彌陀淨土就超越十方諸佛的世界,是十方淨土之中最為精華的,因此就以淨土來專稱極樂世界。
因為若以淨土之名作為極樂世界的別名,則有必要進一步對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境界,作一個簡單的解釋。彌陀淨土簡略來說有四種含意:
第一,由清淨之因所建立的國土,故名淨土。
第二,由清淨之人所居住之土,故名淨土。
第三,國土的相狀純然清淨,故名淨土。
第四,國土體性與自性清淨之法性一致,故名淨土。
第一,由清淨之因所建立的國土,故名淨土。《往生論註》下卷曇鸞大師說:
此三種莊嚴成就,由本四十八願等清淨願心之所莊嚴,因淨故果淨。
這段法語比較簡要。意思是說,極樂有三種莊嚴:一是阿彌陀佛本身的莊嚴;二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能夠和阿彌陀佛一樣,得到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的莊嚴;三是極樂世界的國土,本身也是非常清淨微妙的莊嚴。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菩薩、極樂世界的本身來說,這三種清淨莊嚴,追根究本,都來自於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這四十八大願是阿彌陀佛以極其清淨的心、無我平等的心所莊嚴的。所以「因」,就是阿彌陀佛的清淨心,「因」既是清淨,所成就的極樂國土也是清淨的國土,因是清淨,故果亦清淨,所以叫做「淨土」。這叫作「由清淨之因所建立之國土,故名淨土。」
第二,由清淨之人所居住之土,故名淨土。天親菩薩在《往生論》說:
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
意思是說,極樂世界是正覺的、清淨無垢無染的阿彌陀佛所居住、維持的地方。因此,極樂世界就是清淨之土。簡言之「由清淨之人所居住之土,故名淨土。」
第三,國土的相狀純然清淨,故名淨土。《往生論》說:
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
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勝過三界,三界是污染的、罪惡的,而極樂世界沒有任何污染、罪惡,純然清靜,遠遠超越三界六道。所以說「國土的相狀純然清淨,故名淨土。」
第四,國土體性與自性清淨之法性一致,故名淨土。《往生論》說:
清淨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
《往生論註》說:
此淨土隨順法性,不乖法本。
意思是說,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本身就是符合涅槃的自性。涅槃的自性是清淨的,所以說不垢不淨、不生不滅,是純粹無任何污染的。就好像第一義諦,有形體,但又好像「空」,非常的清淨無污染,是內外光明透徹、微妙的境界。因為他是隨順著法的自性,沒有違背了法的本體。所以說「國土體性與自性清淨之法性一致,故名淨土。」
以這四點來說,第一點、第二點是就佛所住的地方來說明清淨的原因。因為佛就是清淨,所住的國土當然也是清淨的。第三點、第四點是就極樂世界的相狀及體性來顯示其清淨的旨趣。
簡要來說,國土雖然清淨,可是居住的人不清淨,這樣就不算是淨土。就好像瓶子是乾淨的,但是所裝的東西不乾淨,這樣就都不乾淨。那如果能居住的人是清淨的,可是所居住之處污穢、不淨,這樣也不能算是淨土;就好像污穢的器具裝清淨的食物,器不淨故,食物亦不淨。所以必須是所住的國土清淨,住的眾生也清淨,這樣才堪稱為淨土。
彌陀淨土就是有符合這四種道理,不論是能居住的阿彌陀佛也好,或者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也好,都是清淨的,而且所居住的極樂世界的體相也都是純然無漏清淨的微妙境界,因此就正報、依報來說,極樂世界全都是淨土。或者有人會懷疑,雖然往生極樂世界,不過,我依然是煩惱強盛、業障深重,這樣極樂世界豈不是就被我們污染了?不是這樣的。若往生極樂世界,我們的一切罪惡、業障就會徹底消滅,佛性的智慧功德就會究竟現前。
接下來,解釋「報土」。
隋唐時代是中國佛教最鼎盛的時代,是佛教的黃金時代。當時高僧輩出,尤其從印度、西域而來的三藏法師也很多,因此那時也是經典翻譯最鼎盛的時代,佛教八大宗派就是由那個時代的祖師大德所建立起來的。
當時,有很多高僧大德都在研究淨土宗正依經典之一的《觀無量壽經》,對《觀無量壽經》有很高的看法,也做了很深徹的研究。因為研究《觀無量壽經》的關係,因此對極樂世界也提出各個不同的看法,對極樂世界做了各別不同的分判。
在眾多分判當中,可歸納為四種。
第一、高妙報土,凡夫叵生。也就是分判極樂世界是高妙的報土,凡夫沒辦法往生,唯有上等的聖人,才有資格往生。也就是說《觀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韋提希夫人也好,或者是九品的眾生也好,他們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是因為他們是聖者,因此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第二、分判為粗劣化土,凡夫得生。也就是認為極樂世界是粗劣的化土,不是高等的淨土,因此,凡夫能夠往生。
第三、分判為報化二土,地上菩薩生報土,地前及凡夫生化土。也就是認為極樂世界有二種土:報土和化土,初地以上的聖者就往生到報土;初地以前的眾生,譬如二乘的聖者或者是凡夫,他們就往生在化土。
第四、分判為四土。也就是將彌陀淨土判為四種,就是一般大家所熟悉的: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這主要是天台宗智者大師的分判:凡夫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到凡聖同居土。因為這個地方也有佛、菩薩來為他們講經說法,所以叫做「凡聖同居」。
若以凡聖同居土來說,娑婆世界也可以說是凡聖同居土,因為娑婆世界雖然大多數都是凡夫,不過,也有佛菩薩示現。譬如兩千五百年前,就有釋迦牟尼佛示現在印度講經說法,當時也有文殊、普賢、彌勒菩薩示現,也有很多阿羅漢、聲聞、緣覺示現,所以娑婆世界也可以稱為凡聖同居土。即使釋迦牟尼佛滅度至今已兩千五百五十八年了,但也還是有佛菩薩示現,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但是,我們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和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是截然不同,天差地別的,為什麼?因為娑婆世界的凡夫心中還有罪惡、煩惱,本身也還在輪迴之中。縱然有聖者示現,但是和聖者的境界不同,聖者有聖者的心境,因為心的不同,所以對境的看法也不同。我們凡夫的心全都是煩惱心,所以看的境界無非也是是非和善惡的境界。
若是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其實整個也是淨土,一旦往生,自然就會斷除見思二惑的煩惱,而且那裡的享受、氣氛和佛菩薩是相同的。
「方便有餘土」,若是斷除見惑、思惑,斷除煩惱的聲聞、緣覺、羅漢,就往生到方便有餘土。也就是說,他們所修的是斷除無明的方便法(煩惱雖斷,但無明猶存)所以叫做「方便有餘土」。若是無明斷盡,自然就是無無明的世界,就進入實報莊嚴土或究竟常寂光土。
「實報莊嚴土」,也叫做「實報無障礙土」。實報無障礙土是斷除煩惱,而且也斷除一品無明,證一分實相之菩薩所生之處。意即所處的是實報莊嚴土,所證的是常寂光土。也就是說常寂光土和實報莊嚴土是同一個內容,以果報來說是實報莊嚴,以所證的理體來說,是常寂光土。
無明惑有四十一品,也就是斷除見惑、思惑煩惱之後,再破除塵沙惑,然後破除一分無明,證一分實相。這還有分證和滿證,如果斷一分的無明,就證一分的實相,就分證實相莊嚴,實相無餘土,同時也是分證常寂光;如果是無明斷盡,就進入究竟實相,究竟的常寂光。
這就是一般所說的極樂世界四種土的內涵。這四種土主要是天台宗所特別強調的,歷代以來解釋淨土,往往都採取這四種土的說法。
以上所講的幾種淨土,完全都是站在凡夫的根機(往生的眾生)來說的,根機高、修行高超的,往生的境界就高;根機下劣、修行功夫小的,往生的淨土境界也就低劣。
這四種分判的說法,是對或不對呢?是不對的,完全錯誤的!因為教理不是這樣。
由於當時很多高僧大德有這種說法,致使修學淨土法門的人很少,為什麼?因為想到報土,我們沒有資格往生;能夠往生的國土又是下劣的,這樣何必求生極樂世界呢?因此善導大師就很感嘆,因為錯誤的解釋,導致念佛的人少,求生的人也少,佛教徒不是去學禪求明心見性,就是去學天台宗啦、華嚴宗啦、三論宗啦、唯識宗啦、或者密宗。
善導大師為了要糾正當時學者們錯誤的解釋,就寫出《觀經四帖疏》。寫《觀經四帖疏》之前,善導大師先請阿彌陀佛、十方諸佛來作證明。因此在寫之前三晚,每一晚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都在他的夢境中顯現。開始動筆寫《觀經四帖疏》的時候,尤其是「玄義分」這個部分時,每一晚都有一位聖者示現在夢中引導他。因此,可說《觀經四帖疏》等同是聖僧所寫的,這個聖僧當然就是阿彌陀佛。為什麼?因為當時還沒有一位高僧大德能夠正確了解這種道理。而且,淨土法門純粹就是佛的境界,即使等覺菩薩也不能了解,何況其他的羅漢或凡夫。因此,《觀經四帖疏》可以說就是佛所說的經,他的位格和經典是同格的。所以善導大師說這部《觀經四帖疏》是經過聖者所證明的,若要抄寫的時候,一句一字都不可加、也不可減。
善導大師作《觀經四帖疏》的目的就是要糾正當時佛教中對淨土法門的種種錯誤觀念,如:韋提希夫人是凡夫,不是聖者。《觀無量壽經》中,釋迦牟尼佛就跟韋提希夫人說:「汝是凡夫,心想羸劣」。你是凡夫,心還有煩惱、妄想雜念,所以很下劣、很污穢,不可能能夠息慮凝心,不可能能夠觀想入定。《觀無量壽經》有好幾個地方都說明韋提希夫人是凡夫,不是聖者。韋提希夫人之所以能夠看到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並不是她的功夫,也不是她的根器,那是靠佛的力量,如不是靠佛的力量,根本就沒辦法可以看到。善導大師依據經文就說「以佛力故,見彼國土;以佛力故,見阿彌陀佛及二菩薩」。
同樣的,善導大師也以經文來證明往生極樂世界的九品眾生是凡夫,不是聖者。因此,我們同樣是凡夫,也能夠和九品眾生一樣來求生極樂世界。善導大師說:「只因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也就是說會有九品的根機,是因為所遇的環境、因緣不同,譬如,上品生是因為遇到大乘法,中品生是因為遇到小乘法,下品生是因為遇到惡緣。所以,遇到大乘就修大乘法求生極樂世界,遇到小乘就修小乘法求生極樂世界,遇到惡緣就依照那樣的緣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本來修大乘的人,他如果遇到小乘法,那麼他就不是大乘,就是小乘;本來是大乘或者是小乘的人,他沒遇到大小乘法,他所遇到的是和下品生一樣的環境,這樣他就是下品的罪人,這就是「只因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也就是說,九品根機的對象都是凡夫,不是聖者。而且他們是因為緣不同,所以才分為上品、中品、下品,論本質來說都是凡夫,都是污穢、罪惡的凡夫。
所以《觀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為凡夫所說的經典,因此凡夫都能夠修持,都能夠往生。
再者,有攝論的學者根據《攝大乘論》,而說下品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是方便說,因為這個人本身是惡業的眾生,一生沒修行,直到臨終才念佛,佛為了要鼓勵他們能夠繼續修持,所以才說往生極樂世界,其實往生是在未來世,這是《攝大乘論》的說法。
善導大師也根據經理、事例,一一糾正他們這種說法的錯誤,說明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具足「信、願、行」,不是別時意,是今生今世當下就能夠獲得往生的。
凡夫往生報土的原理,是靠「阿彌陀佛本願」的力量。阿彌陀佛建設極樂世界,目的就是要使十方眾生──不管聖人或凡夫,善人或惡人,都能夠往生到那個地方,而且快速成佛。這顯示出阿彌陀佛的悲願特別的殷切,也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超勝的地方。
如果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所建設的淨土,雖然高超但一般眾生沒辦法往生的話,這樣就失去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的意義了;假使阿彌陀佛所發的願、建設的淨土,所有的眾生都能夠往生,但不夠殊勝,這樣也失去了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修行的意義。
為什麼?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時間是經過五劫,藍圖是參考十方諸佛的國土,取十方諸佛國土之中的精華,再加入自己的智慧,才規劃出極樂世界。為了要完成這樣的極樂世界,經典中說是具足了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才能成就這樣的淨土。因此,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未完成便罷,如果完成了,就能夠使十方眾生──聖人、凡夫、善人、惡人都平等地往生。而且,所往生的是平等的同一境界,那個境界叫做「報土」。
對這方面教理想更深入了解的人,可以直接看善導大師所寫的《觀經四帖疏》。《觀經四帖疏》共分四卷,第一卷《玄義分》,都是在說這方面的道理。年輕識字,又專修淨土的人,對善導大師的著作,不管是《觀經四帖疏》也好,其他《四部五卷》也好,都應該深入了解。這樣,對淨土宗的教理就會有正確的理解,而且也會起歡喜心,知道這樣的境界,我們凡夫也能夠往生,而且往生的行法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
「報土」和「化土」的區別是什麼呢?
報土就是報身佛所住的地方。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及化身。若就法身來說,就沒有報土、化土的問題,因為法身是理體,他無形、無相,超越時間、空間,他空無一物,無法想像,無法形容。不過,那是涅槃寂靜的境界,也就是常寂光的境界。成佛,自然就會進入法身。
報身,報身佛是有始無終。他成佛的時候,就有報身,而這個報身是永遠的、不滅的,叫做有始無終。有開始、有生的時候,但是沒有滅的時候。報身的大小和法界一樣,因為他是法身所顯現的,所以他的範圍和法身一樣,只不過是能夠讓十地以上的聖者看到、感受到。而他也可以引導這些聖者早日成佛,這就是報身佛。報身佛所住的叫做報土,論身,可以說是盡宇宙、遍虛空法界都是報身佛的身,是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的。因此,報身佛所住的土叫做報土,這就是「報身、報土」。
報土的範圍和報身佛一樣,廣大無邊。這個土是這尊佛在因地時所發願、修行,到了因果圓滿時所成就的淨土,所以這個土也是純然無漏、清淨莊嚴的境界。也就是說,在佛的境界,身(正報)和土(依報)是一體無別的,因此非常的清淨,雖然看得到,不過他本身沒有一個個體;雖然可以為我們說法、示現,但是對他來說,他沒有起心動念,這就是報佛。
就極樂世界來說,阿彌陀佛是報身佛,極樂國土就是報土。「報土」有二種定義,就是「自受用土」「他受用土」。「報身」也有二種,就是「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不管是自受用身或他受用身,不管是自受用土或者他受用土,其實都是一樣的。因為,報身自受用的同時,也能夠他受用;報土自受用的同時,也能夠使他人來受用。意思就是說,報身、報土是能夠使這些聖者(若依藏通別圓四教中的別教來說,就是初地以上;以圓教來說就是初住以上),因為這樣的聖者已經有斷除無明,所以能夠進入報土的境界;進入報土,他的感受、享受就和這尊報佛一樣的受用。極樂世界是報土,但是我們並不是聖者,而是貪瞋癡具足的凡夫,卻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當然不是靠我們的根機和功夫,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功德。
善導大師作《觀經疏》楷定古今,為什麼諸多高僧大德對淨土會有種種錯誤的解釋呢?因為他們是站在聖道門(自力)的立場,是站在眾生根機的立場來說的,也就是說,一般都是立於什麼樣的根機才能往生,或者累積什麼功德、修到什麼功夫才能進入彌陀淨土,然後依根機的標準來分判往生之後所處境界的高低。他們沒有站在阿彌陀佛為十方眾生發願修行,沒有站在阿彌陀佛建立極樂淨土的本意來看,所以解釋就錯誤,偏離了彌陀救度眾生的本懷,也偏離了釋尊說淨土法門的本懷。
那善導大師為什麼會了解?原因在於,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示現,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善導大師完全是依淨土的經論來解釋淨土的道理。
淨土正依的經論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往生論》《往生論註》以及《易行品》《安樂集》。善導大師是對淨土正依的經論,前後融會貫通,徹底了解,在這部經有敘述不完整的地方,而另外一部經有說明,就引用那部經來印證這部經,如此對照就可以看出這部經的真正意旨,甚至也同時了達某部經典細微不明的地方。對於論著也是這樣,譬如龍樹菩薩的《易行品》、天親菩薩的《往生論》、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道綽大師的《安樂集》都有說明,藉茲引證就能夠對那個不了解的得到了解,這就是說以經解經,以淨土的經論相互印證來透達淨土經典的道理。依此方法所解釋出來的理趣就純然屬淨土的道理,如果以其他的經論、或其他宗派的觀點來詮釋淨土宗思想,這樣就完全錯誤,就非純粹的淨土宗了。
淨土宗的特色,就是靠他力;他力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只要靠著「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凡夫自然就能夠進入阿彌陀佛的境界;如果不是靠著彌陀的力量(他力),是靠凡夫自身的力量,則連要脫出三界都很困難了,何況進入彌陀的報土呢?因此差別就在於是否有依靠彌陀的本願力?如有依靠本願力,自然就進入彌陀報土;沒依靠本願力,就沒辦法進入彌陀的報土。
其實,阿彌陀佛的境界純粹只有一種土,叫做報土。只不過報土還有二種的示現:一種是「明信佛智」,往生極樂世界就當下化生見佛、聞法證果;另一種是疑惑佛智,當下不能化生、不能見佛、聞法證果。這種不能見佛聞法的,《無量壽經》形容為「胎宮」,所以就用「胎生」這個名詞來表達。意思就是說,極樂世界是報土,只差是化生還是胎生而已,所以極樂世界並不是化土。
當然,凡是往生極樂世界都是化生,沒有那個胎生的。在這裡所說的胎生,是用胎生來比喻說當下還不能見佛聞法。就好像是在母親的肚子裡面,還沒出世看到世間一樣,是一種比喻,並不是說極樂世界有三界六道中那種胎生。
那要如何「明信佛智」呢?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佛智,佛的智慧就是佛的力量,佛的力量顯示在哪裡呢?顯示在:雖然是凡夫,念佛也能夠往生,這樣的佛智才是真正的佛智。所以,知道而且深信念佛就能夠往生,這樣就是「明信佛智」。
「專稱彌陀佛名」也有二種:一種是他很清楚了解,知道阿彌陀佛的力量能夠使「專稱彌陀佛名」的人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願力也是叫人要念佛,所以不夾雜其他,這種是「明信佛智」而專稱彌陀佛名。另一種是雖然不了解這樣的教理,不過他一樣也是專一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不雜修雜行,也沒依靠自己所修的功德和功夫來迴向往生。
如果認為,沒有我自己的功德和功夫來做迴向,恐怕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力量會不夠,或是阿彌陀佛應該不會救度我,這樣就是疑惑佛智。所以,「疑」和「雜行」是一體的,是一體兩面,他會雜行就是有疑,一旦有疑,就會雜行。
另一方面,「信」和「專」也是一體的,既然相信阿彌陀佛,那就會專一稱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好像知道只要上高速公路,一直開就會到台北,所以他就只會專走這條高速公路,不會再留戀其他的叉路。又好像知道這條船是唯一可以從此岸到彼岸的,因此他只會專一坐這條船,不會心有二念。所以有「信」就會「專」,如果這個專,沒有改變、沒有退轉,無形中,他就會和「信」相應。這有一句話就說「潛通佛智,暗合道妙」。
所以彌陀的報土,往生就是有這二種差別,沒其他的差別。疑惑佛智者,在胎宮裡面,什麼時候才能夠見佛聞法?有二種,一種是等到時間到了,《無量壽經》說五百歲,《觀無量壽經》則據九品而有不同的時間,或者一夜,或者一日一夜,或者七日,或者四十九日,或者六劫、十二大劫。二經雖然說法不同,但是同樣的意思,這叫做「開合不同」,合就是五百歲,開則長短不一。因為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所起的疑惑心也是千千萬萬種,而時間到的時候自然他就能夠見佛聞法,以時間來消除他疑惑的罪。
意思就是說,雖然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念佛行善迴向往生,不過,因為對阿彌陀佛有懷疑,這樣無形中就有罪業障礙,因此就以相對的時間來消除他的罪業,罪業消了,他就能夠見佛聞法。再者,就是有大悲菩薩來為他講經說法,消除他的疑惑,使當下能夠見佛聞法。
所以,極樂世界就是純然的報土,專一念佛,就進入報土當下化生。《無量壽經》就說: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聞名」,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聞」就是「信」的意思,不只是聽到而已。聽到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了解阿彌陀佛發願的因、修行的過程,以及所成就正覺的境界。沒有懷疑,完全相信,這個叫做「聞名」。這樣,就會起往生極樂世界的心,而且永遠不退轉改變。自然就「皆悉到彼國」,全都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而且當下不再退轉。
《莊嚴經》說: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和「聞名欲往生」是相同的意思。阿彌陀佛說,他若成正覺的時候,他的佛號叫做無量壽佛,也就是阿彌陀佛,眾生聞到這句名號,都能夠來到極樂世界。沒聞便罷,若是聽到阿彌陀佛這句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以及清淨莊嚴、超越諸佛世界的彌陀淨土,這樣大家就都會想往生。
又說: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極樂世界如果不是報土,往生後怎麼能夠和阿彌陀佛一樣金色身呢?怎麼能夠和阿彌陀佛一樣圓滿的妙相呢?就因為是報土,是阿彌陀佛自受用以外再讓往生去的眾生同樣受用,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往生的眾生也同樣無量光、無量壽;阿彌陀佛是金色身,往生去的眾生也是同樣金色身;阿彌陀佛妙相悉圓滿,我們往生去也是妙相悉圓滿;阿彌陀佛立四十八大願,大慈大悲利益救度十方眾生,我們也同阿彌陀佛一樣的大慈悲,以四十八大願來顯化十方世界救度眾生。這就是「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的意思。
這首偈就已經顯明極樂世界是報土,不是化土。而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完全是靠阿彌陀佛本願的名號力量。
名號和本願,本願和名號是一樣的。在玄奘大師所翻譯的《阿彌陀經》就說:
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
《無量壽經》說:
佛告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歡喜踴躍念這句名號,這樣就能夠得到大利益,這個大利益就是真實之利,指的是無上的功德,也就是成佛。
《無量壽經》對往生到彌陀淨土的眾生,說是「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自然、虛無、無極」都是涅槃的異名,亦即到了極樂世界化生的眾生,都證入涅槃,這是阿彌陀佛的第十一願所成就。第十一願是滅度願,彌陀已經成佛,四十八願一一願都已成就,故往生的當下,都自然證入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而且與阿彌陀佛同樣無量光壽。故第十一願之後,便是第十二、十三的光壽無量願。這光壽無量願固然是阿彌陀佛的自證自受,但其目的也全在與往生者共證共受。這是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大智慧之所在,也是阿彌陀佛願力超踰十方諸佛之所在。學淨土宗的念佛人,應該先要知道這個特色,自然就會安心而又歡喜踴躍的念佛,不會雜修雜行,也不會倒退。
什麼是「化土」呢?化土就是化身佛所住的地方,是隨順當時眾生的根機所化現的。因此化身土就有大小,有種種限量。化身土也叫做變化土,或稱為應化土。因為是隨眾生的根機所應化,所以是有生有滅,也是可有可無的。眾生的根機如果高,化身土的境界就高;眾生的根機如果低,化身土的境界就較下劣。所以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應對方的根機,應該顯現七寶宮殿樓閣的莊嚴來為他說法,就顯示七寶樓閣宮殿的莊嚴。如果應該顯示如娑婆世界的山河、橋樑、大地,就顯現這種的境界。因為它是隨眾生的根機所顯現的,所以就有大、有小,有殊勝和不殊勝,有生有滅。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就設一個問答說:
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
答曰:是報非化。
意思就是說,阿彌陀佛的這個清淨國土是報土還是化土?善導大師就直接回答說,是報土不是化土。接著再問: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託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既然是報土,報土非常高妙,二乘聖者都沒辦法進入,何況是有煩惱、有貪瞋癡、有業障的眾生,怎麼能夠進入呢?善導大師就回答他說,若是論眾生的根機和煩惱,那當然沒辦法進入。不過,若是靠阿彌陀佛的力量,靠阿彌陀佛的願力,這樣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天上、人間、三惡道,所有眾生都能夠進入。這就是很有名的「凡夫入報」問答,顯明「凡夫入報」的原理。
善導大師白紙黑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說出彌陀淨土是報土,不是化土,而且所有的眾生都能夠往生,他的原理就是靠佛的本願力。
有一句話說:「善導獨明佛正意」。意思就是說,在那個時代,弘揚淨土法門的高僧大德之中,唯有傳承了龍樹菩薩、天親菩薩、曇鸞大師、道綽大師淨土教理法脈的善導大師,清楚、明白、了解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的目的、本懷、正意,了解阿彌陀佛的悲願、本懷、正意,所以說「善導獨明佛正意」。
善導大師將淨土宗的根本、核心,很清楚明白提出,讓後來的人一看就能夠當下了解,不會模模糊糊在那裏推測。
「凡夫入報」不是善導大師獨創的,他是根據經論,所謂以經解經,以淨土經論了解淨土道理,並不是以其他的宗派的經論來解釋淨土。
為什麼要強調「凡夫入報土」呢?
第一,教理如此故。
第二,祖師傳承故。
第三,為顯示彌陀悲願之特殊性與超越性,亦即淨土宗之特色(特殊與超越。
第四,為了引導所有眾生欣慕極樂,安心念佛。
第一,教理如此故。為什麼要強調凡夫能夠進入報土呢?假設有二種境界可以讓我們選擇,一種是報土,一種是化土,我們是要選擇報土還是化土呢?當然是選擇報土。因此,我們必須對所往生的阿彌陀佛淨土的境界清楚了解。報土是聖者的境界,我們現在還是凡夫,我們能夠進入嗎?若不能進入,這樣彌陀淨土和我們就沒有關係;如果能夠進入,到底要以什麼方法進入?這就是「本願稱名」,只要念佛就能「凡夫入報」,就能使我們這樣的凡夫進入這個報土。
純正的淨土宗教理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就照經論如實講說,不然就不是純正、實在的淨土宗,而是有摻雜的淨土宗,這樣淨土宗就不成淨土宗了。淨土宗另外一個特色,就是「易」,淨土法門是易行道,若不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就必定是艱難的,對我們來說,這樣就沒解脫希望了。
第二,祖師傳承故。淨土宗的祖師在中國本土來說就是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善導大師;再推更遠來說,就是印度的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當然,根源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淨土三部經,再追根究底而言,則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第三,為顯示彌陀悲願之特殊性與超越性。佛教就是講「慈悲」二字,而且是講無條件的、絕對的、平等的,如果佛的慈悲有範圍、有條件、不能平等,那這種慈悲就不是真正的慈悲。所謂慈悲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也是佛教的特色,在佛教之中徹底顯示出大慈大悲的就是阿彌陀佛,顯示出徹底救苦救難的法,就是阿彌陀佛念佛這個法。
我們眾生的苦難很多,但根本性的苦難並不是這輩子的生老病死的身心痛苦,或者環境上的水災、火災、空難、海難,或者山崩地裂、暴風暴雨等種種的天災人禍;也不是國與國之間的互相戰爭,或人和人之間的互相爭奪。這些雖然也是苦,也是災難。但是,這些災難都是枝末性的,算是今生今世小小的災難。人,根本性的災難、根本的苦是輪迴,輪迴才是根本的苦。因為還有輪迴,再怎樣也沒辦法安樂自在,因為想到人生無常,過一天就少一天,過一年就少一年,有信仰的人,他一日一日是在接近重生──往生成佛;而沒有信仰的人,他一日一日是在接近死亡,因為他誤以為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了,不知道人死了之後,還有一個無窮無盡的生死輪迴在後面等著他。所以,拔除生死輪迴之苦,才是佛教大慈大悲的地方。
我們眾生當然也會起善心、行善事,不過我們的心都是貪瞋癡、煩惱,都是妄想、雜念,本質都是我執,所以再怎麼行善積德,都是由我執所產生,不是無漏的,導致善行不是真正的善行,都是有漏的功德,因為摻雜了貪瞋癡,所以叫做「雜毒之善」。善導大師說,眾生所做的善事,全都是「雜毒之善」;曇鸞大師也說,眾生所修的五戒十善都不是真實功德,本身是顛倒、虛偽的。這樣的眾生,行善也好、修行也好,或者沒行善也好、沒修行也好,本質上可說都是一樣的,沒什麼差別。這樣的眾生,必須要有外來的力量(強緣)才能夠徹底離苦、究竟脫出輪迴,外來的力量就是佛的力量。
我們眾生的解脫唯有靠著佛的大慈大悲,不講條件,沒有門檻,徹徹底底的大平等性、大慈悲力、大誓願力才有辦法。這種大慈悲力、大誓願力、大平等性的救度,顯示在阿彌陀佛對罪惡生死凡夫的救度。如果佛對眾生的慈悲有條件,這樣大多數的眾生便沒有希望。所以我們要強調「凡夫入報」,就是要顯示阿彌陀佛悲願的深徹,給眾生絕對的希望。
這第三,為顯示彌陀悲願之特殊性與超越性,和十方諸佛比較,阿彌陀佛的願力有特殊性與超越性。不能脫出輪迴的眾生,阿彌陀佛能夠使他脫出輪迴;不能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阿彌陀佛能夠使他往生極樂世界;即將墮落地獄的眾生,阿彌陀佛也能夠使他免墮落,這是就阿彌陀佛的悲智來說,並沒違背因果道理。
一個人如果作惡多端,應該受閻羅王刑罰,打入十八層地獄,甚至十九層地獄,這樣才是公平、公義的,這樣的人也救度,是不是不符合因果的道理呢?當然,因果有因果的道理,法律也有法律的原則,但我們這裡所強調的是佛對眾生的慈悲心,以及佛對眾生平等的看待,佛沒有差別性,超越人我的對待,超越正面、負面,超越是非、對立、善惡、恩仇;佛看眾生都是一樣的,都是受苦、輪迴、需要被救的眾生,這就是佛心。
佛的心是很難以我們凡夫的想法來了解的。以我們凡夫來講,我們有善惡、有是非、有因果報應的觀念,因此要去惡行善。以佛來說,他看我們眾生,不論是善、是惡,全都是罪業深重的眾生,全都是苦惱、業障的眾生,全都是六道輪迴的眾生,全都是需要救度的眾生。不管這個眾生的根機高或根機低,都沒離開凡夫的本性。就好像石頭,無論是大石頭或小石頭或是一粒沙,放在水面上全都會沉下去,必須要有船隻,才能夠將它們從此岸載到彼岸。只要放在船上,這無論大石頭、小石頭,都能夠順利到達對岸。
這個譬喻就好比我們在娑婆五濁惡世的此界,想要離苦得樂到清淨無污染的淨土彼界,若是靠我們的力量,完全不可能到達,全部都需要靠阿彌陀佛的本願船。不管我們的功德大、功德小、功夫高、功夫低,甚至有功德、沒功德,只要是遇上到阿彌陀佛的本願船,阿彌陀佛都不會嫌棄,都會載我們到極樂淨土。一到極樂淨土,無論大顆石頭或者小粒沙全都立即改變它的本質,成為黃金。也就是說,我們的煩惱就轉為佛性。其實煩惱和佛性是一體的,一到淨土,佛性不受煩惱所蓋,百千陀羅尼、三明六通當下顯現;我們現在是凡夫,雖有佛性,卻被煩惱重重疊疊蓋住。
第四,為了引導所有眾生欣慕極樂,安心念佛。因為莊嚴的極樂世界報土連凡夫都能夠往生,這樣才能夠引導所有的眾生欣慕極樂世界,願生極樂世界。知道往生極樂世界所依靠的就是「念佛」,而念佛是他能夠作得到的,這樣他就能夠「安心念佛」「專心念佛」「一向念佛」「老實念佛」。
我來說一件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七百多年前的日本。在建武年間(1334年至1337年),在相州(秋田縣)鎌倉的地方,也就是現在東京附近,有一個叫做平次正信的人,在傳記裡記載,這個平次正信是一個大惡不赦之人,他一生都在做強盜。果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他七十歲時,突然身染大病,醫藥無法治療。而且全身就好像火爐一般,旁邊的人也能感到他的身體很燒、很燙,不敢接近。他本身當然非常地痛苦,哀嚎的聲音非常大聲,隔壁鄰居都聽得到,但沒有人敢接近。因為沒辦法可以減輕他的痛苦,而且接近他的身邊,就好像接近火爐一般。
有一位出家師父聽說了他的情況,發起慈悲心來到他的身邊,跟他說:「你一生作惡多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臨命終業障現前,你必須要念佛,唯有阿彌陀佛才能夠消除你的業,使你免墮地獄」。平次正信就說:「啊,很多鬼在我的身邊,而且好像拖著一輛車,這輛車都是火,就要來載我了」,邊說著就邊站起來,想要逃避的樣子。這位師父就抓著他的手說,你只要念佛就會好,如果你不念佛,等一下就會被火車載到地獄。但因為平次正信平時沒有學佛念佛,這個時候又是極度恐懼害怕,師父雖然這樣苦勸,他還是念不下去,師父一而再、再而三地叫他要念佛,只有念佛才能夠消除災難、消除眼前的痛苦,後來,這個人終於開始念佛了……,一句、二句,念到大概數百句的時候,聲音就越念越柔和,臉色也不再那麼驚恐了,身心也慢慢地安穩下來,就說:「唉,因為念佛,火車已經消失了,現在有很多佛在空中。」
師父聽到就很歡喜,更加鼓勵他:「沒有錯,念佛可以消除你的地獄災難,念佛佛就會示現來接引你。」當下,平次正信就合掌念佛,念佛聲音停的時候,就斷氣了,此時滿室異香,當下這個人就往生極樂世界了。
由此故事顯示,只要念佛,任何人、任何處、任何時都有離苦得樂、脫離輪迴、往生極樂世界的希望。臨終念佛,臨終往生;如果平生念佛,一生不變,這樣這個人的往生在平生就已經決定下來了,臨終阿彌陀佛就會來迎接他。
這個人是罪惡的人,因為師父的苦勸,臨終念佛,離苦得樂,往生極樂世界。這種事例在中國從古以來也很多,而且不只人念佛可以往生,動物念佛也決定往生。
再說一個也是發生在日本的事例。有一個人他的祖先留下一個馬戲團的事業,馬戲團是專訓練動物來做表演,而收取費用的。團中有一隻猴子,這隻猴子已經養很久了,也很老邁了,主人對這隻猴子非常疼惜。這個人,本性正直,無欺無詐,而且是一個學佛、念佛的人。他念佛的時候,這隻猴子都跟在他身邊合掌,嘴也跟著動,就好像在念佛一樣。甚至有時會去折樹枝、花草放在佛的面前,就好像主人以香花四菓來供佛一般。因此這個主人感覺這隻猴子很有善根,所以也時常鼓勵這隻猴子念佛。當然這隻猴子念佛和我們清清楚楚念南無阿彌陀佛是不同的,牠只能張嘴呼叫而已。
後來,這隻猴子死了,牠死的那一天晚上,這個主人夢見這隻猴子來跟他說:「感謝恩主這幾年來對我的疼愛,教我念佛,我現在已經往生極樂世界了。」話說完,就變現一位男眾的形態來向他答禮,然後離開。這個主人醒來後,去看這隻猴子的墓,發現這隻猴子的口中開了一朵蓮花。
以這隻猴子的瑞相來說,必定是往生極樂世界了。牠往生極樂世界是因為知道什麼叫做「信、願」嗎?牠知道念佛的意義嗎?還是牠有如何、如何的念佛呢?其實這些牠都不了解。需要「了解」主要是針對人類來說的,因為人的疑心與分別心偏重,會分別好壞,選擇苦樂難易。
人是萬物之靈,其他的萬物就沒有像人那種靈性,不像人能夠去看文字了解道理、去聽聞道理。但是一切的動物都有牠的本性,牠們一樣有感受、有感情,知道苦樂,選擇好、離開壞,選擇樂、離開苦,這個本性和我們人是一樣的,只是說牠們的智能沒辦法和人相比,但是感情、意志都是一樣的。所以人類要宰殺牠們的時候,牠們會怕,被殺的時候會痛苦呼叫,和牠的眷屬離開的時候也會傷心,甚至會流眼淚。牠們的情感和人類是一樣的。
這隻猴子的口中開出一朵蓮花,顯示牠已往生極樂世界,才有口生蓮花的感應;也顯示牠只是動嘴巴,沒辦法清楚念南無阿彌陀佛,但是本身就是在念佛了。人的言語行為是從心決定的,我們還沒起心,還沒開口,佛就已經知道。所以我們若有一點願意往生極樂世界的願心,有一點信靠阿彌陀佛的心,阿彌陀佛知道嗎?當然知道。這個心如果永遠不變,也就是「畢命為期,誓不退轉」,命終時阿彌陀佛就會來迎接我們。
那念佛難道只是針對將來的解脫,對我們現世有什麼利益嗎?當然有,念佛的功德很大,利益也是無量無邊。
在大陸廣西柳州,有一位蓮友今年六十多歲,他的法號叫做「佛蓮」。他說他念佛已經有二十年,一開始他是怎麼知道念佛的呢?是因為看了《濟公》裏面有個和尚經常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想來那句是很有價值的,於是就自己學著《濟公》裡面的念佛音調念起佛來了。
不久,他就在家裡設了一個佛堂,剛開始是拜觀世音菩薩,慢慢就知道阿彌陀佛超越觀世音菩薩,所以就專只供養阿彌陀佛。過沒多久,遇到善導大師的淨土教理,此後就專修念佛。
十年前,她經歷了一場車禍,一輛大卡車的車輪從她的腰上碾過去,當時在場的人都以為她沒命了,送到醫院搶救,醫院檢查只是腰椎斷了,需要做手術,還要臥床休息一段時間,但她不想做手術也不想住院,只想回家。當天就叫女兒辦了出院手續,回到家裏的佛堂念佛。
一天,她半倚地面對著佛像念佛,突然間左邊坐了一位年輕的男子,右邊坐了一位鬍子白花花的長者,她就問那長者:「阿公,你來這裏做什麼?」 那位長者對她說:「你平時都叫我們爸爸媽媽的,怎麼今天改口叫阿公了呢?」接著不等她答話,左右兩人同時伸出手在老菩薩的臉上輕撫了一下,她頓時感覺到全身一陣暖流。她還沒反應過來,兩人就消失了。
神奇的是,老菩薩突然感覺到腰不痛了,還可以正常的運動了,去醫院檢查,醫生竟然說骨頭已經連接好了。老菩薩從出車禍到傷好,整整二十天,中間沒有做過任何治療,只是專一念佛,竟在那次奇遇後奇蹟的好了。
事情過去有一陣子了,她有一天想起每次她小孩放學回家,她都是先叫他們到樓上拜「爸爸媽媽」(她平時都是叫「阿彌陀佛」為「爸爸媽媽」),再聯想起那天那位長者對她說的話,才知道是彌陀慈父的應現。
這位蓮友遭逢這麼嚴重的車禍,卻只斷腰椎,他斷腰椎也沒去開刀治療,只有念佛,這樣二十天,阿彌陀佛就示現將她的腰骨就接好了。這就顯示說只要念佛,不只將來往生極樂世界,平生的時候,阿彌陀佛也都在照顧我們,能夠讓我們有災難化除災難,有病苦消除病苦,所以說「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平生業成
「平生業成」的意思是說,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一生不變,這樣在我們平生的時候,往生這件事,往生的業就已經成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也就是「往生有份」,這叫做「平生業成」。
在平生之中,往生之業已經圓滿成就。因此,不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情形之下捨報,當下就往生極樂世界,這叫做「平生業成」。不用等到臨終才肯定。
當然,若是平生沒有遇到這個法,沒有念佛,是到臨終才念佛,臨終的時候,斷氣當下就讓阿彌陀佛接到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的道業成就,這就是「臨終業成」。
我們現在都還沒到臨終,但是我們現在往生的道業已經圓滿成就,因為我們「專念彌陀佛名」,自然靠著阿彌陀佛的本願,受阿彌陀佛的保護,一直到臨終來接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就是「平生業成」的法門。
淨土宗的這一點特色也是根據經典的。《無量壽經》就說:
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這是第十八願的成就文的內容,它全文是: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意思是說,即使臨終「乃至一念」的「至心迴向願生彼國」,也能夠當下往生極樂世界。因此,一個平生之機的念佛人,他一生中沒有改變他念佛的行持,每一日、每一月、每一年,到他臨終的時候,他都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他願生極樂世界的心都沒有改變,這樣就是「平生業成」,這樣就是「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即」,有「同時即」與「異時即」。「同時即」就是當下、不隔夜、不隔時、不隔日,「即得往生」當下就獲得往生的身份。「異時即」則是時間不同,就好像雖然坐船就能到對岸去,但是要經過一段時間,有時間性,就叫做「異時即」。此處的「即得往生」所說的是「同時即」,我們願生極樂世界,就當下獲得往生的身份,當下就得到「住不退轉」的果報。
《觀無量壽經》也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阿彌陀佛無礙的光明遍照著十方世界,照著念佛的眾生,對念佛的眾生攝取不捨,不受念佛眾生本身的業障所障礙。現生照顧他、保護他,臨終來接引他,使他往生極樂世界,這叫做「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就阿彌陀佛的願力來說,「願生彼國」就「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就阿彌陀佛的光明來說,光明照攝著念佛的眾生,從現在到臨終永不捨離,現在保護他,臨終接引他。
《阿彌陀經》也說: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
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意思就是說,只要是願生極樂世界,這樣就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他若是過去就已願生極樂世界,這樣他過去已經往生;他若是現在才知道,現在才願生極樂世界,這樣今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若是今生不知道,或者今生對往生極樂世界的心不堅定,是將來才有願心往生極樂世界或往生的願心才堅定,這樣,他就將來往生。
意思就是說,只要有願生極樂世界的心,這樣就能夠獲得往生極樂世界。他平生的時候有這信心,平生就已經得到往生的身份;若是臨終的時候才有這個心,這樣他臨終才會往生。也就是說,不管他是什麼時候──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中,什麼時候,只要他有願生的心,他就能得生極樂世界。
《阿彌陀經》又說: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我們現在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也就是一生不變;「一心不亂」就是專一、沒雜修雜行,這樣,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聖眾就會顯現來迎接我們。
所以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和聖眾會顯現,是決定在我們此時此刻執持名號願生極樂一生不變,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自然出現來迎接我們。因為迎接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本來就是阿彌陀佛發願的目的。
阿彌陀佛存在這個宇宙虛空之中,他就是時時刻刻在看我們念佛的眾生,在聽我們念佛的眾生,現在來保護我們,將來來迎接我們。所以「平生業成」就是淨土法門的特色。
若是其他法門,完全要靠自己勤修戒定慧,斷除貪瞋癡。但是我們戒定慧修不起,貪瞋癡也降伏不了,這樣,什麼時候才能夠決定離苦得樂,甚至「平生業成」呢?豈不是將永永遠遠輪迴在六道之中,永遠不可能解脫嗎?
現生不退
淨土宗特色的第四點是「現生不退」。一般都說要往生極樂世界才能夠得到不退轉,但是我們是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所以從因來說果,現在就已經是不退轉的聖眾之一,這叫做「凡夫菩薩格」。
雖然是凡夫,卻有菩薩的位格,為什麼?因為我們決定會往生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都是不退轉,所以以現在說未來,從因說果,現在我們就是一個不退轉身分的人。
淨土宗這四句特色「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第一句包含其他三句,因為「本願稱名」的關係,所以使我們「凡夫入報」;因為「本願稱名」的關係,使我們「平生業成」;因為「本願稱名」的關係,使我們「現生不退」。因為「本願稱名」的關係,使我們臨終的時候進入報土;因為「本願稱名」的關係,使我們平生的時候「平生業成,現生不退」,所以追根究底都是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
「本願」二字是就教理來說,「稱名」二字是就行法來說。「凡夫」二字是就根機來說,「入報」二字是就利益來說。因為有阿彌陀佛本願的道理,顯示出稱名修行的這個方法,致使任何根機──不管是聖者或者凡夫,不管是善人或者惡人,都能夠念佛,而得到進入報土的利益。
所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顯示著教理,顯示著修行的法,顯示著包含的根機,顯示著效益。這一切功德,都來自於阿彌陀佛的本願,若沒有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沒有這句名號,甚至也沒有阿彌陀佛的淨土,也沒有淨土宗。
因為時間的關係,這個主題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