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種成佛法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要和大家研討的主題是:「二種成佛法」,兩種成佛的方法,兩條成佛的道路。是哪兩條呢?請大家看講義。
佛教的基本教義從解脫輪迴為出發點,而以成佛為終極目標,有解脫道和菩薩道兩大教法。
這一段文字,將什麼是佛教?佛教的出發點、佛教的終極目標,下了一個簡潔扼要的定義。合乎這個定義的學佛者,就是真正的學佛者;學佛者如果偏離這個定義,那很難說是一個真正的學佛者了。
佛教的基本教義是以「解脫輪迴」為出發點的。也就是說,佛教就是解脫生死輪迴之教,因此,說法者若不是站在解脫生死輪迴為出發點,即使把道理說得非常深入,也不能說是佛教,因為已經離開佛教最根本的出發點了。
現在,佛法在台灣普遍興盛,在大陸也逐漸興旺。可是,如果沒有合乎這樣的內容,再怎樣的興盛繁榮也只是表面現象而已。
學佛可以淨化人心、美滿家庭、和諧社會。「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向佛祈求,也能夠撫慰人的心靈,現生消災免難、增福延壽。但這些只是附帶的,不是學佛的終極目標。
生老病死也好,六道輪迴也好,這些都是存在的事實,都是無可否認的現象,而且其本質都是苦,不是樂;這個苦可以經由如實依佛教所說教法修行而解脫與拔除,得到永恆自在的安樂。所以佛教基本上就是使眾生脫離六道輪迴的宗教。
佛陀因感知到人的生老病死之苦,認為必須假藉這一輩子來解脫,因而出家。出家修行,成道之後,他就想盡辦法將宮廷中的兄弟,用種種方便善巧引導出家。甚至也將他的兒子羅睺羅,從皇妃耶輸陀羅的懷抱中接引來出家。由此可見,解脫生死輪迴是佛陀的本懷,以此顯示著人生的目標。所以,佛教最根本、最基本的,就是解脫生死輪迴。佛陀為了解脫眾生身心的無盡苦患,才會講經說法。如果眾生沒有生死輪迴苦,那佛陀就不用講經說法了;簡而言之,佛教的終極目的在成佛,成佛是為了解決一切有情的生死輪迴之苦。
生死輪迴是宇宙人生的一個現象,所有呈現的現象或概念,都只是一時的因緣和合,不是永恆不變的真實。這一生的因緣和合,如果沒有解脫,就還會有下輩子的因緣和合,導致無窮盡的輪迴。
輪迴的本身就是苦,為什麼?
因為人不可能永遠活在世間,也不可能永遠生生世世都當人,或生生世世都生天。六道有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況且眾生在輪迴當中,往往墮落三惡道,能夠生天的非常的少,生而為人也不容易。為什麼呢?人生世上,就行為來講,分為善跟惡。善業生天道,或再度為人。惡業則墮地獄、餓鬼、畜生三種惡道。捫心自問,檢討、衡量自己這一生當中,到底是善多還是惡多?
善惡分判有四種情況,就是善多惡少,惡多善少,或善惡俱多,或善惡俱少。但凡夫沒有純善無惡的,純善無惡只有阿羅漢以上的聖者。純惡無善的也比較少,一般都是惡多善少。不講其他,單看一般人三餐餐桌上所擺的是什麼,就可以知道了。如果餐桌上還是擺著肉類的話,就表示我們仍在造惡。不是直接殺生,就是間接殺生。可以說,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都在造殺生之業,以剝奪其他眾生的生命來養活自己的生命,所以,生存的本身就是在造惡業了。即使一出生就吃素,不因口腹而造殺生之業,可是其他的業,比如偷盜、邪淫、口業等等,也是無量無邊。因此,檢討人一生的善跟惡,都是惡多善少,這樣的心與行往往墮落到三惡道。
所以,善導大師說,要覺醒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未來也沒有出離之緣。我們是一個造業之身,雖然生而為人,即使遇到了佛法,但是卻沒有力量跨越累世的業力,也沒辦法這一輩子只造清淨業。佛陀了解我們眾生容易造業,以及有輪迴的痛苦,因此講出了解決方法,也就是「解脫道」跟「菩薩道」兩種教法。
談到菩薩道,就談到成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因為無明業障,導致佛性不能顯現,而難以成佛。因此,最低的限度、短期的目標,就先解脫個人的生死輪迴之苦,這就是解脫道。
解脫道是小乘的法門,依據四聖諦、十二緣起為核心,以遵守五戒等戒,修十善、四無量心,並以禪觀三界皆是苦、空、無常、不安穩,斷除對三界的所有執著,脫離三界輪迴,證悟無漏的四果阿羅漢。
佛之教法分為兩種:第一,解脫道;第二,菩薩道。
「解脫道是小乘的法門」,小乘一般比喻為一台只能自己一人乘騎的單車,沒辦法再讓其他人共同乘坐;它修學的內容是依據四聖諦、十二緣起為核心。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起座開始說法,首先就是說人生輪迴之苦。談苦,不是要我們過悲苦、悲觀的生活,而是把宇宙人生的現象、現實說清楚、講明白,讓我們瞭解並直接面對它,這樣才能夠解決它。如果不知道或不敢面對而逃避,一旦面臨的時候就來不及了。因此必須在尚未面臨前,就要未雨綢繆,預先知道、預先解決。所以佛陀最初先說「苦集滅道」,更將「苦」擺在最前面。
「苦」,有所謂三苦、四苦、八苦,而最根本的苦就是六道輪迴之苦。
六道輪迴之中,無論在人道還是天道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皆是「苦」。並不是說三惡道才是苦,人生則苦樂參半,天界眾生皆為樂,並非如此。
三惡道是苦,人間也是苦,欲界的天人,色界、無色界的天人也是苦。為什麼?因為天人的壽命有時而盡,一旦命盡,就會墮落而不可能再重新昇華,因為天的境界是享受果報,不像在人間可以修行。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就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無安」即是恐怖,三界是怎樣的恐怖呢?釋迦牟尼佛以大火燒屋來形容。身在起火的房屋中,怎麼可能安穩呢?眾生若沒有脫出輪迴,將來業緣一到一定會墮入三惡道。經言:「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也就是說,雖然他現在持五戒、十善、四無量心,而且禪定深高,達到四禪天,甚至是無色界最高之境界,有八萬四千大劫的生命,但天壽一盡,照常墮入三惡道中。
三惡道不只是投胎做畜生而已,也會墮入地獄(道)、墮入餓鬼(道)。地獄之苦根本無法形容,用火燒來形容是最為貼切的。因此釋迦牟尼佛就用「火宅」來譬喻。
「集」,為什麼有苦?佛教說:「凡事皆有因,凡事皆有果」。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若是果,那苦的因是什麼呢?
苦的因就是「集」,收集、聚集、集合,集合「貪、瞋、癡、慢、疑、邪見」,集合種種妄想、分別、執著,集合種種善業、惡業,才引起輪迴之苦。
集也是「招感」的意思。由什麼招感而來的呢?就是前面所講的「貪、瞋、癡、慢、疑、邪見」,最根本的是無明。因為無明而有貪瞋癡,因而招感六道輪迴。
「滅」,是滅苦得樂,免除六道輪迴之苦,達到清涼之地,滅除煩惱之苦、證得涅槃之樂,叫做滅。苦滅了就轉為樂。這個樂,不是世間上苦樂相對的樂,是超越世界苦樂的樂,既沒有世間之苦也沒有世間之樂的境界,永恆清淨自在安樂,所以稱為「涅槃」。簡化來說,「滅」就是「涅槃」,就是不生不滅、寂靜、清涼、安樂的意思。
「道」,要離開痛苦,得到寂滅涅槃之樂,必須要有方法,方法就是「道」。
這裡所謂的道,分小乘解脫道與大乘菩薩道,大乘菩薩道分為難行道與易行道,如果就大乘易行道來講的話,就是淨土之道。善導大師說「極樂無為涅槃界」「念佛即是涅槃門」。隨著念佛之道,就能夠進入極樂無為涅槃的境界,這是從大乘淨土的角度來講。小乘是不談十方淨土,也不談彌陀救度的。
「十二緣起」就是十二種生死流轉的因果過程。也就是釋迦牟尼佛以十二個次第來解釋我們從過去世到現在世,現在世到未來世,生死輪迴的起因與過程。
「十二緣起」的內容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然後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種過程,分為「三世二重因果」。
「無明」和「行」是過去世所造,「識、名色、六入」則是我們這一輩子的果報。果當中還會造因,「觸、受、愛、取、有」是這輩子的因,導致下一生的「生」與「老死」,無窮盡的輪迴。
一切眾生依過去的「無明」和「行」,有了「業識」才來現世投胎(名色);投胎之後六根具足,出了母胎之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外面的六塵(色、身、香、味、觸、法)而出現「感受」;有了好的感受,就會生貪、起愛,執「取」追求,若是追求不到,內心就會產生不平不滿;若遭遇阻礙,就會瞋恨、氣憤,因此有了業,這就是「愛、取、有」。
「取」就是因貪欲或瞋恨,而生起執取,因之而作出的行為都名為「業」,也就是《地藏經》所說的:「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種「業」是污穢的、罪惡的,故「無不是罪」。今生有了「愛、取、有」的業,「業」就會留在阿賴耶識成為種子,這種子稱為識,肉體死亡之後,業「識」再去投胎轉世,繼續生、老死的無盡輪迴。
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的過程,釋迦牟尼佛以十二因緣來作解釋。如果這十二種條件有一項斷除的話,這十二種就全部都斷了,也就是說,只要其中一項斷除,我們就可以解脫「生死輪迴」。
比如:沒有「取」就不會有「有」的「業」;要沒有「取」,就要沒有「愛」,沒有感覺好,也沒有感覺不好,凡事都以平淡的心對待。但這對我們眾生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們眾生的本質即是「貪、瞋、癡」、「分別」與「執著」,如果沒有「貪、瞋、癡」與「分別」「執著」,眾生即已脫離三界六道之生死輪迴了。
我們的本質既然是煩惱、分別與執著,就不可能看見、聽見、接觸而沒有一點感覺。有人可能會想:那就不要「觸」就好,但是那也是不可能的,為什麼?一個人一旦出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有父母、兄弟、眷屬,也一定會和其他人接觸、互動,在接觸互動當中,就一直在「造業」了。這是相當無奈的事。
因為眾生的本質是具足「貪、瞋、癡」「執著」「分別」,面對「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真實現象時,也是看不破、放不下,因此就產生了「苦」,所以說「三界皆是苦」,可說「一切皆苦」。現在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之苦,未來是無窮無盡的輪迴,更是苦上加苦。因為有過去世的善惡業因,致使現在有生、老、病、死的報應之果;現在的生、老、病、死生活中又造了種種善惡業因,引起未來世無窮無盡的六道輪迴之苦。這就是所謂的「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人生本質便是如此。
佛陀藉由十二緣起,把我們生生世世輪轉的因果過程做精要的說明。當然,最根本的是過去世的無明,以及這一世的愛。無明和愛其實是一體的,有無明才會有貪愛。貪愛到,本身已是造業;貪愛不到,起瞋恨心,更是造業。所以,愛跟瞋是一體兩面的,都是造業。
「遵守五戒等戒」,解脫道必須依靠修行種種戒律為基礎,亦即五戒、十善、十重戒、比丘戒等等。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進一步守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以及十善。十善是五戒的擴展,除了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還加上不貪心、不瞋恨、不愚痴。同時再修四無量心,也就是慈悲喜捨,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還要有禪定的功夫,亦即「禪觀」──心寂靜,不起妄想雜念的觀照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觀察三界的本質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必須捨離,不執著三界。以此來斷除對三界執著,然後脫離三界輪迴,證得四果阿羅漢。這是解脫道修行內容及過程的簡單說明。
觀照三界的苦、空、無常,不管哪一界都是苦,為什麼?凡是存在的一切,都是一時因緣和合,時間過了就改變了。再怎樣的執取擁有都有生滅,最後都是空。所以,不要誤以為能永遠和自己的丈夫、太太、兒女幸福在一起,彼此的聚合都是此生短短幾十年的因緣和合而已,是不可能永久擁有的。
人的一生,很難有一個能讓我們傾心吐露,完全理解我們內心的人。即使現在相親相近,心靈也是孤獨的;何況無常隨時可能到來,生命隨時可能結束,一旦死了的話,就各自走向另一條路了,所謂「黃泉路上不相逢」。《念佛超薦儀軌》就引用一段話說:「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無量壽經》也說:「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這一輩子是因緣相聚,離開之後,每個人又隨各自的因緣輪轉。
因緣是很複雜的,包括曠劫以來生生世世的因緣,以及這輩子各自所造的不同因緣,因緣散滅,最後不就成空嗎?永恆擁有妻子兒女、財富地位,是不可能的。
即使生到色界天,貪瞋癡降伏了,乃至無色界天,不起心動念了,可是就如石頭壓草一般,還都是有為的,有漏的,還在六道輪迴當中。壽命一盡,石去草復生,還會再墮落。所以,生命的本質就是苦、空、無常、不安穩的。
至於禪定觀照三界苦空無常無我這方面的教法,不論是從書上看,或者如現在,我在這裡講,你們在台下聽,似乎是理解了知道了,但其實都只是觀念性的知道而已,不能成為我們的意志、生命、力量。
也就是說,我們這輩子經過學習的內容,不管是聽課或看書理解的,都不過是書面上的學問,紙上談兵罷了。它只在第六意識中運作,僅僅成為我們頭腦的東西而已。說一個人很有修行,很有道德,很有人格,很有學問,甚至能夠深入經藏,這些都不管用。面對生死的時候,一點點力量都用不上。因為我們真正的生命之流,是第七識末那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而不是在第六意識。
阿賴耶識是倉庫,含藏著生生世世無窮盡的業力種子。我們這輩子的第六意識,跟曠劫以來生生世世的業力,怎麼能夠相比呢?這一輩子所學,即使懂得再多,臨終面臨阿賴耶識倉庫裡所有業力衝擊的時候,是一點力量都擋不住的,除非依靠另一個力量──佛,阿彌陀佛的力量。
小乘法門不靠彌陀他力,全憑自力救濟。唯一可以契入的,必須進入禪定,觀想空境達到一定的境界,跨越重重關卡,才能淨化阿賴耶識裡的東西,不然第六意識很飄渺。有關佛學知見,只要看幾本佛書,聽幾堂佛學講座,根機比較銳利的人很快就懂了;若是能言善道的,還能夠論述講說,一上台就可以滔滔不絕;文筆好一點的,也可以一本書又一本書的寫,可是,面對生死的時候,想憑靠這些解脫生死輪迴,是一點力量也沒有的。
我們可以看很多的作家、學佛者,縱使講禪、談佛法,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外在行誼以及內心的貪瞋癡,有減少嗎?一點都沒有減少。因為,這些看似光彩、豐富的內容都是來自第六意識啊!而阿賴耶識、末那識,有非常強的執著力,一點都沒有降伏。學佛的人如果了解到這一點,就不會去羨慕佛門大學問家,或有名氣的人,而老老實實,一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法然上人說,聖道門要「極智慧,了生死」,淨土門則是「還愚痴,生極樂」。修學淨土門,不管你有什麼再大的智慧,再大的學問,再大的修行,都要擱到一邊,完完全全、老老實實地靠阿彌陀佛,把自己當作什麼都不懂。
看看那些往生的事蹟,通常往生最自在、臨終有好現象的,多是一些老實的念佛人。就比例上來講,還不是常常在檯面上滔滔不絕的人。所以,我很羨慕大家,因為我們常常需要上台,從這一本書換到另一本書,要做學問摘筆記,腦筋都在一些文句上轉動,還不如大家一句一句的佛號持續不斷的稱念。
上面講到,要持種種的戒、修十善業,還要培養四無量心。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禪定的功夫與觀照的能力。為什麼要做這些修行?是為了什麼呢?為了斷除對三界的所有執著。
但是這條修行之路是很不容易的,道綽大師《安樂集》就說:「若論小乘,見諦、修道,乃至阿含、羅漢,斷五下,除五上,無問道俗,未有其分。」「斷五下,除五上」,就是要斷除對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的種種執著,才能徹底離開三界六道輪迴,證悟無漏的四果阿羅漢,這是小乘解脫道,從方法來講,屬於難行道。
菩薩道是大乘的法門,以成佛度眾生為目的。可大略歸類為二種:
一、聖道自力難行的法門,以六度四攝為主,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時間,累積福德智慧利益眾生,而證得無上佛果。
二、淨土他力易行的法門,以專一稱念彌陀佛名,往生彌陀淨土,即此一生解脫輪迴,而在淨土成佛之後,倒駕慈航廣度眾生。
「菩薩道是大乘的法門」,大乘,用現代運輸工具來理解,就像大巴士、大飛機,或大輪船能運載很多人到目的地,所以,大乘是以成佛廣度眾生為目的。小乘法以解脫成為阿羅漢為極致,沒有發菩提心,也沒有迴入娑婆示現來救度眾生;大乘法,則一定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大乘法可大歸類為兩種:
第一,聖道自力難行的法門:是「聖道門、自力的、難行的」,這三種定義。內涵以六度四攝為主,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四攝」就是以四種善巧方便來親近眾生、教化眾生、救拔眾生之法,內容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布施」,人與人能夠親切甚至親密,首先都要先行「布施」。要使對方願意接受我們,對我們有好感,就必須先對他布施,對他有好處,對他有恩惠。他缺什麼,就給予他什麼,如此一來,彼此自然就有這個「恩惠之緣」。布施不只限於物質方面,言語、行為、精神上各方面的關照、幫助,這些都屬於布施的範圍。所以不管四攝也好、六度也好,布施都置於最前面。
「愛語」,所說的話都是讚歎的話,都能適合對方的需要,讓對方喜愛聽;言語中沒有批評、發牢騷、起情緒。如此自然拉近彼此的距離,不會有衝突及排斥,所以布施、愛語,之後是「同事」與「利行」。
「同事」,站在對方的立場,和他一樣的身分、一樣的工作,這樣才方便引導、勸化他。
「利行」,即是對他人有利益、有好處的種種善行。
菩薩道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累積六度四攝的智慧與福德,以「福慧兩足」來利益眾生,自利利他,自己解脫,也有能力度化眾生解脫,最後才得以圓滿佛果。菩薩行是因,成佛為果,上求菩提、下化眾生,這就是聖道法門的菩薩道。
第二,淨土他力易行的法門。也是三種定義:「淨土門、他力的、易行的」。只要專一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就必定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這輩子就能解脫生死,出離六道輪迴之苦。成佛之後,倒駕慈航,廣度眾生,這是大乘之中的淨土法門。
可能有人會覺得念佛非常容易,極樂世界非常安樂,但如果還要倒駕慈航,唉!實在很累。其實是不會的,因為到那裏之後,心量就擴展了,自然會倒駕慈航、說法度眾,如同遊戲一樣的,是自在無礙的。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譬喻說,從極樂世界倒駕慈航,就好像觀光遊覽。所以人人都可以發願求生淨土,廣度眾生。不要認為:我只要能逃離娑婆世界的魔掌,到極樂世界獲得安樂就可以了。
一般大都會認為:求生淨土是我們求阿彌陀佛來救度我的;是我們發願懇切,願生彌陀淨土的。其實不是!而是阿彌陀佛求我們往生到他的淨土,是阿彌陀佛求我們的。你們認為,是父母求兒女回來呢?還是兒女求父母讓他回來?所以,是我們顛倒了。
「願」有自力的願與他力的願。自力發願,是未來式,還必須配合行為修持,至於未來能不能成就,發願時還不曉得。
他力的願,是現在式,好比餓了好幾天,現在有人拿香噴噴的饅頭請你吃,我們願意不願意接受?(願意!)所以,發願往生彌陀淨土的這個願,是十劫以來,阿彌陀佛苦口婆心呼喚我們,悲切地要接引我們才生起的願。但是十劫以來我們一直未表同意,沒有意願,未曾答應,因而至今仍繼續輪迴。現在,我們同不同意彌陀的救度?(同意!)願不願意?(願意!)
解脫道與菩薩道同樣是以解脫為目標。區別在於,前者是個人解脫,而後者是帶領眾生共同解脫。
小乘是求個人解脫,但,個人解脫談何容易?大乘菩薩道是帶領大家一起解脫,那又更不容易了。因為若連自己都還沒解脫,怎麼有能力帶領大家解脫?自己還在苦海中浮沉,自顧不暇怎麼能在波濤巨浪裏救渡眾生呢?
解脫道要發出離心,菩薩道進而要發菩提心。出離心是菩提心的基礎,菩提心是菩薩行的基礎,出離心、菩提心、菩薩行都是成佛的基礎,每個環節都是層層遞進的。所以,不論出家眾還是在家眾,如果沒有發出離心不想解脫,就談不上修行,算不上真正的學佛人。
我們可以問一問自己,有沒有出離心?沒有出離心的話,就不算是學佛人。尤其我們中國佛教屬於大乘,大乘還要發菩提心。「上求菩提,下化眾生」,最重要的目的是下化眾生。菩提心的定義是捨己為人,犧牲自己、奉獻自己來利益對方。以眾生為念,心心念念都想對方,把眾生擺在第一位,自己擺在第二位,這是菩提心。
想想看,心心念念都以別人為念,將對方擺第一位,自己永遠擺在第二位,犧牲奉獻自己,成就對方,如沒有這樣的發心,就不是大乘,若又沒有出離心,也不是小乘。既不是大乘,又不是小乘,這樣的學佛者怎麼算是真正的學佛人呢?
菩薩道在於成佛,成佛方法如前所說有二種:
一、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法,即聖道自力難行的法門。
二、一生成佛法,即淨土他力易行的法門。
一、修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法(聖道自力難行的法門)
佛經上說:眾生從最初發心學佛到最終成佛,要攀登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共計五十二個階位。
這五十二個階位在很多經典裡面都有談到,如:《菩薩瓔珞經》《楞嚴經》等,都說明要經歷這樣的過程。
這過程中,需要經歷種種修法,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總耗時累計長達三大阿僧祇劫。
劫有三種:小劫、中劫、大劫。一小劫為1679萬8000年;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即3億3596萬年;四個中劫為一大劫,即13億4384萬年。
一大阿僧祇劫是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年。
第一阿僧祇劫,修四十層(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
第二阿僧祇劫,修七層(初地至七地)。
第三阿僧祇劫,修五層(八地至十地、等覺、妙覺)
各位,成佛的修證要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最後還有等覺到妙覺,共五十二個位階,需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這只是就時間來講的,至於所修的法有多少、難易如何都還沒有講。
應知,這菩薩五十二個階位,是以修行者只進不退為前提,在這漫長的時間裏,業障會現前,也會遭遇魔境,或中途退墮成阿羅漢,或墮入七地沉空難。因此,龍樹菩薩感慨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
至「阿惟越致」就不會退轉,這裡的阿惟越致指初地──第二阿僧祇劫之始。達到這個境界要「行諸難行」。「諸難行」是指八萬四千法門、六度萬行,很困難。
「久乃可得」,指三大阿僧祇劫。
「或墮聲聞辟支佛地」,前面有講,我們業障會現前,也會遭遇魔境,恐怕也會墮落阿羅漢。
「若爾者是大衰患」,如果這樣的話,就是大衰患。「大衰患」就是破敗的意思,好像杯子下面有漏洞,一再地裝水,都不可能裝滿。
「行大乘者」,大乘法門來講,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我們的雙手要舉起三千大千世界是不可能的,這表示求佛道非常非常地困難,不是我們力之所能及的。
「諸、難、久、墮」,這是龍樹菩薩對聖道成佛法門所下的定義。
以斷見惑而言,《大涅槃經》說:「須陀洹人(初果)所斷煩惱(見惑),縱廣猶如四十里水(須陀洹斷見惑,如截四十里流)。」斷見惑之難,尚且如此,何況更斷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須陀洹」就是初果,初果要斷的煩惱是「見惑」。
「猶如縱廣四十里水」,斷見惑對我們來講,就像四十里水那麼長、那麼廣。以我們的力量要來堵住這四十里的洪水,堵得住嗎?不可能的。一點土石流,一陣大浪就把我們沖得人仰馬翻,隨波逐流去了,何況要穩如泰山的去堵住縱廣四十里的洪水呢?這譬喻顯示出斷煩惱非常的困難,我們是難以做得到的。
斷見惑之難尚且如此,何況要斷難度更高的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呢?
《四十二章經》說:「為道者,如一人與萬人戰。」
修行人,就好像一個人跟一萬個人打仗。一個人跟一個人打仗,還未必能贏,何況跟萬個人打仗呢?我們生生世世以來的業力就是一萬個人,我們這輩子第六意識所學、所修的就是一個人,根本沒辦法擋住生生世世以來的業力,是不可能打贏的。
這裡引用一、二件事蹟。
律宗祖師弘一大師,持戒精嚴,但看了比丘戒後還是自認做不到。他說:「就我自己而言,對於菩薩戒是有名無實,沙彌戒及比丘戒決定未得。即以五戒而言,亦不敢說完全,只可謂為出家多分優婆塞而已,這是實話。」
戒律沒有圓滿得到,也做不來──這是弘一大師的謙虛嗎?不是,是他發自內心所吐露的真實之言。他說,菩薩戒不用談,即使沙彌戒也好,比丘戒也好,他也做不到,完全沒有得到。好了,退、退、退,退到五戒,不殺盜淫妄酒,他說自己也沒有持圓滿。五戒來講有滿分、多分、少分。滿分就是五戒都持得清淨,如果是持四戒,就是多分,持兩戒、一戒,就是少分。弘一大師如此檢討自己,覺得他頂多只是「出家的多分優婆塞」。優婆塞指居士,不敢自稱是比丘。
蓮宗九祖澫益大師三讀律藏,也由比丘戒退守至但三歸。
戒是佛法大小乘修行的基礎,此基礎,祖師級的人物自嘆不如,何況一般人?更何況鈍根之輩?戒已不能,向上的定與慧更談不上。
澫益大師是何等人物,他通讀各宗的經論,所著的《彌陀要解》,引用天臺、華嚴、禪各種教理來闡釋,可說是深入佛法、智慧如海的人。他三次深入律藏之後,才曉得自己持比丘戒不圓滿,沒有得到比丘戒體。又退而檢討五戒,發現也不清淨,自稱只能作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出家人。
戒律即使統統圓滿,也還未達解脫。因為戒就像高樓大廈的地基,打下基礎之後,向上,還要一層一層的蓋上去;但是,若連基礎都沒有,其他就免談了。
再以禪宗而言,虛雲老和尚是近代禪宗代表人物,一九四七年春,朱鏡宙居士問:「老和尚座下,修持有心得者究有幾人?」虛老嘆息說:「現在連找一個看門人竟不可得,遑言其他。」
看門人就是守門的人,還不是主人,不是主導者。既非禪師,也非當家作主,或掌管某種重要執事的人,什麼都不是。連這樣的看門人都沒有了,何況修證路上、對禪有心得的人?更遑論能夠契證無生,會心交談的人?
以禪宗來講,大徹大悟也還沒有解脫,所謂「明心見性,稱性起修」,明心見性之後,必須進一步以大徹大悟所悟得的道,作為平常為人處事、起心動念的存心觀照,持續不斷進修。所以往往有人大徹大悟了,貪瞋癡還沒有斷。業力強盛的話,依舊六道輪迴。
若依這聖道自力難行的法門,則如古人所說:「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
確實是如此。就以中國十三、四億人口來說,一億人當中有沒有一個人能解脫?恐怕很難。
那麼佛教這麼多法門中,到底有沒有一個能夠輕輕鬆鬆、安安穩穩一生就能成佛的?釋迦牟尼佛臨走之前,有沒有給我們這樣的凡夫另闢蹊徑,留下什麼簡單的成佛秘笈呢?
佛有沒有留下秘笈?答案是肯定的,是有的!那秘笈是什麼?
二、修一生成佛法(淨土他力易行的法門)
八宗之祖的龍樹菩薩說:佛法中有無量的法門教人成佛,但總體來說只有兩大類:難行道和易行道。龍樹菩薩打了個比喻:「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
龍樹菩薩用陸道和水道來譬喻難行道和易行道。古代的交通方式,一是陸路,二是水路。陸路包含走路、騎馬,或坐牛車。因為路面上有平有不平,道路有寬有狹,有高有低,跋山涉水,險阻重重。二是水路,水路就單純了,就是坐船在水面上平順的航行。
陸路艱辛、緩慢、凶險,就像李白感嘆的:「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沒有歧路,一條平坦且直通目標的大道,到底有沒有呢?找來找去,沒有。所以說,「行路難,多歧路」,都是歧路,無法曉得正確的道路跟目標。
水路輕鬆、快速、安全。如李白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白帝」是四川奉節縣的白帝山,「江陵」是湖北省江陵縣。白帝城到江陵縣相距1200里。古代的1200里從早晨出發,晚上就到得了嗎?這是一種譬喻,表示快速、輕鬆,讓人心情奔放,而且輕鬆浪漫沿路還可以悠閑的觀看風景。
龍樹菩薩說淨土法門就是這樣的易行道,淨土法門之外的法門統統是難行道。
所謂難行,難在自己要背負所有重擔──也就是曠劫以來的種種業障。例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言、兩舌、綺語、惡口等等,這些業障統統要自己去承擔、償還。難行道從頭到尾靠的是凡夫自己的力量,憑一己孤單之力應對各種難以預知的路況,所以艱辛、緩慢、凶險。人是貪瞋癡的集合體,尤其末法時代的眾生,造業兇猛,修行無力。所以,自力修難行道是死路一條,只能繼續輪迴。
所謂易行,易在把自身及所背負的重量都放在船上,藉物力、憑他力穩當前進,不但輕鬆、高效,而且安穩舒適。我們多劫以來背負的種種業,靠專念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來消除,就如業障的行李放在阿彌陀佛大願船上,我們自然就輕鬆了。而且這艘本願船高速又安穩,不但可以超越魔障,也不會退墮小乘,絕對能使我們從輪迴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
淨土法門,從頭到尾都是靠著阿彌陀佛的力量。佛以其大慈大悲、大願大力,保證每一個念佛眾生當生往生,往生必定成佛。
通過念佛往生西方淨土成佛,有「三不必」。
第一,不必修那些數不清的行法,只需開口念「南無阿彌陀佛」,沒有任何門檻,不花錢,不費力,只要能念佛,最終都能往生。
第二,不必經歷數不清的劫數,只此一生,臨終即被佛接引,開開心心出六道、成佛道。
第三,初到極樂,便至等覺;不歷僧祇,即得佛果。不必擔心中途遇到魔障,或退墮下來。
我來說一件故事。
在2014年6月間,有一位年輕婦女,懷孕三個月時,胎兒就流產了。她對流產的孩子非常不捨,傷心到幾乎沒有辦法承受這種悲苦,終日以淚洗面。後來她想,既然沒有緣生下他,那唯一希望的就是盼望這個無緣的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歸宿,這是一個做母親的心情。
次年,也就是2015年4月初,她的公公生病住院,由家人輪流照顧。有一天晚上,輪到她到醫院照顧她的公公。病房裡有幾張病床,可是只有她公公住,其他病床是空的,沒有其他的病人。所以整間偌大的病房,就只有她和公公兩個人四目相對。醫院裡面的氣氛本來就比較沉悶,晚上在這種情況之下,令人感覺更加寂靜淒涼。
到了半夜,她聽到一種聲音,什麼聲音呢?是隔壁的病床「喀勒喀勒」挪動移位的聲音。她想,旁邊床位沒有人哪,怎麼會有這種聲音呢?頓時寒毛直豎,全身起雞皮疙瘩。她常聽人家講,醫院常有死人,所以醫院的鬼魂很多,陰氣也很重。在驚慌害怕之中,想起念佛多年的婆婆講的話。她婆婆曾經跟她說,我們念佛可以消災解難,也可以讓無形眾生得到利益。所以如果有遇到災難或不祥的時候就要念佛。她那時一轉念,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地念起佛號來了。
奇怪的是,念佛沒多久,那個聲響就消失了,她也在疲累念佛下睡著了。睡夢當中,她夢到不可思議的境界。她很清晰地看到一道很強的光明,柔和地向她照射過來。一般光明越強的話越刺眼,不可能是柔和的,但是那道光明卻很柔和。她很好奇,怎麼會有這種又亮又這麼柔和的光呢?就更加仔細地注視。
她看到光明中垂下一隻手,手掌向上,接著有一個柔軟慈悲的聲音向她說:「我把你無緣的孩子帶走了。」她聽見聲音,更加驚訝。心想:「我是有一個無緣的孩子沒有錯,你怎麼知道呢?」感覺對方已如她的心願,把她的孩子帶到美好的地方。因為這些景象都在一剎那連串地顯現,她就非常好奇的想知道對方是誰,於是更專注的繼續凝視,在專注的當下就醒過來了。
次日早上,她回到家裡,就把這個夢境告訴她婆婆。她婆婆一聽完,就到櫃子裏面拿一幅佛像出來。她婆婆從櫃子裏面拿出的是哪一幅佛像呢?就是這一幅阿彌陀佛的佛像(彩雲佛),一模一樣的。
她夢境的光明是誰的光明?(阿彌陀佛);看到的那隻手是誰的手?(阿彌陀佛);是這尊阿彌陀佛的右手,由上向下垂伸,手掌微微上掀。她聽到慈悲又柔軟的聲音是誰的聲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聲音我們沒有聽過,但我們可以想像,他的聲音肯定跟我們人聲不一樣。我們的聲音,有時是愛語,有時是瞋恨、情緒或不平不滿。佛的聲音永遠充滿了大悲,有了大悲就會柔軟溫和。
從這個故事顯示,「佛體、佛名、佛光」三者是不分的。也就是說,阿彌陀佛本身是什麼?就是他的光明;阿彌陀佛本身是什麼?就是他的名號。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沒有聲音的名號;阿彌陀佛的名號,是有聲音的光明。
我們稱名念佛的時候,自然跟阿彌陀佛的本體相融。為什麼?我們的心都有念頭,我們念善,跟善的境界感應;念惡,跟惡的境界感應。所謂「當下起善念,如登天堂;當下起惡念,如墮地獄。」同樣的道理,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之時,由於名號是佛的本體,當下心念就趣入阿彌陀佛的境界,進到阿彌陀佛的淨土,和阿彌陀佛本體交融在一起;同時,阿彌陀佛是光明,一個念佛的人,心光會和阿彌陀佛的佛光光光交融。所以,只要念佛,阿彌陀佛就會在他的身心上顯現,成為一體。阿彌陀佛也會停留在他的頭頂上,所謂「彌陀住頂」、「機法一體」。所以,名號也好、光明也好,都沒有離開過阿彌陀佛的本體。
阿彌陀佛有法身、報身、應化身,顯現在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屬於報身。報身有始無終,無形無相,光明顯赫,充滿整個無窮無盡的時空法界。因為佛的境界是名體一如的,為了救度有情,眾生稱名,他就現前,所以,他教我們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要認識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交流,不用去觀想他的報身或法身,只要起心動念稱念這一句名號就可以了。原因是,名號即是光明,只要念佛,就進入彌陀光明當中,接受到阿彌陀佛的所有功德了。
阿彌陀佛的本體、光明、名號是一體的。因為這樣,婦人那天晚上念佛,就現出阿彌陀佛的光,阿彌陀佛的手,阿彌陀佛的聲音,帶走她無緣的寶寶。從此,寶寶不但離開了六道輪迴之苦,而且去了快速成佛的極樂世界。
對這個當事人來講,她平常沒有學佛念佛,不曉得念佛有什麼好處;念佛並不是她平常的行持和習慣,那天晚上只是因為她驚嚇懼怕,為了消除恐怖,她才念佛。在不知道念佛功德,也不祈求功德的情況下念佛,阿彌陀佛同樣也聞聲救苦,應身而現,曉得她目前的盼望,接引孩子到美好的地方──極樂淨土。
這也顯示出,一個念佛的人,不管有沒有祈求,都會度脫祖先、庇蔭兒孫。往往過去的祖先也好,冤家債主也好,乃至有緣無緣的孤魂野鬼也好,我們常念佛以後,他們都會因此得益。怎麼說呢?就像很多在外流浪的人,他們沒得吃穿,居無定所,到處乞求。看到一個貧窮人家,他會去乞討嗎?不會。若對方很富有,又很有愛心,一些流浪漢就會聚集過來,尋求救濟庇護。所以,平常我們沒念佛便罷了,一旦念佛,自然超度祖先,庇蔭兒孫,度脫附近的鬼魂。不吉祥的地方就帶來吉祥,不清淨的地方就帶來清淨。
這個婦人只是無意的念佛,當下就可以超度她的胎兒(嬰靈),這是「自然法爾」的功能。
什麼叫「自然法爾」呢?譬如藥,無論我們對藥性、原理、研發製作過程是否了解,知不知道治療什麼病症,但只要吃下去的話,就會在我們體內產生藥效。不知道吃下,歡喜的吃下,或被人強迫的吃下,它都會在身上產生作用。不是因為我了解藥理,吃下才產生藥效;也不會因為我不知道藥理,被人家強迫吃下,就不會產生藥效,這是不可能的。服藥就會產生相應的藥效是自然而然的,這叫做「自然法爾」。
念佛也是一樣,不管我們知道不知道,相信不相信,祈求不祈求,不管是歡歡喜喜的來念佛,還是勉勉強強的來念佛,只要念佛,就自然會如是因感如是果,自然顯現出功德,不用勉強。佛號就有這種功能力用,讓我們現世消業障、增福報、開智慧、得平安。也在無形中超度祖先、超度嬰靈,而且立竿見影。當下念,當下就超度了。
念佛,很容易、很輕鬆,得到的利益非常的高超。現世的這些利益,還只不過是附帶的而已,從究竟效益來講,念佛能夠了脫我們當生的生死輪迴,而且使我們快速成佛。這麼一講,人生真正最高的價值也好、意義也好,都在哪裡?在過念佛的生活。所以我們要「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養成念佛的習慣。各位蓮友,是不是這樣?(是!)
阿彌陀佛的愛是平等的愛、主動的愛、自然的愛。世間的愛有些也很感人,甚至能驚天地、泣鬼神,但是人世間再多的愛,沒有辦法跟阿彌陀佛的愛相比。都達不到阿彌陀佛的百千萬億分之一。這裡我們引用兩個例子來解釋。
第一個例子,一位母親有一個獨子。這孩子遊手好閒,一天到晚跟賭博的人鬼混在一起,時不時向他媽媽要錢。媽媽明明知道孩子拿了錢就會去賭,可是又不能不給。有一天孩子殺了人,母親再怎麼樣也希望能夠把這孩子贖回來。所以,即使只有一棟房子作為棲身之所,她也想將這棟房子變賣,請律師打官司。親戚朋友都勸她說:「你不要再癡心夢想了!你孩子是救不回來的,即使救回來也不聽你的話,還是保住這個老本吧!」但是基於母愛,她還是把僅有的房子賣掉了。最後官司還是敗訴,她兒子被判死刑。當刑警把孩子收押,經過母親面前時,這個媽媽當下就昏倒了。旁人把她扶起來,叫醒問說:「老太太,你有什麼話要吩咐交代呢?」她說:「我死了之後,請把我的屍首埋在我兒子旁邊。」
這種天性自然的母愛,各位做母親的,是不是能感受到這樣的心情?兒子再怎樣的不好,都是自己的親身骨肉,都想永遠跟他在一起。這種母愛偉不偉大?(偉大。)這種母愛很偉大、很感人。不過,能夠跟佛的愛相比嗎?不能。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孩子是她的,她才愛。別人的孩子,她會這樣愛嗎?就不會了。所以她的愛是有侷限的,不平等的,她的愛也是一時的,下輩子去輪迴,即使再碰到她的兒子,恐怕都認不得,她的愛就沒有了,而且她的愛又是盲目的,所以不能跟阿彌陀佛相比。
第二個例子,春秋時代有兩位賢士,分別叫做左伯桃和羊角哀。他們倆可以說是拜把兄弟,而且親愛勝過一般親兄弟。他們一起去投奔一位國君,可是在路上遇到了暴風雪,糧食不足吃喝,衣服不夠保暖。左伯桃就想,必須一人捨身,另一人才能夠存活。他認為羊角哀比自己有才華,才智比他高,所以就把糧食、衣服都留給羊角哀,自己餓死、凍死在樹底下了。
像這種友愛,簡直驚天動地,但這種愛能跟阿彌陀佛的愛相比嗎?也不能相比。因為世間的愛是因緣和合,從外而來的。就像女孩愛上一個男孩,可能是因為男孩有才華有擔當,現在有的還要求什麼?要富、要高、要帥。一個男孩愛上一個女孩,也是有條件的。例如這女孩年輕貌美,溫柔體貼等等。離開這些因緣,就沒有什麼愛了。但是佛的愛不是這樣,佛的愛跟眾生的福報大小,智慧高低沒有關係,完全是從悲心流露出來的。
《觀無量壽經》有句經文說:「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這段話很好,大家要把它背起來。「佛心者,大慈悲是。」佛的心是什麼?就是大慈悲。大慈悲是佛的心,離開慈悲就沒有佛心,沒有佛。大慈悲的目的是什麼?「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攝」有保護和救度的意思,佛以沒有條件(無緣慈)的大愛保護、救度眾生。
佛身心內外都是大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平等之愛。顯現在哪裡?在哪一個法門?哪一尊佛上呢?顯現在淨土法門,顯現在阿彌陀佛本身。我們如果了解這個道理,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就非常容易。不會說一面念佛,一面想著阿彌陀佛有沒有聽到,擔憂阿彌陀佛將來會不會把我忘記、放棄,或嫌棄我,不來救度我,不會這樣。
佛本身就是大慈悲。他的愛是自然的,從內心而生的,不必假借外在的種種因緣條件。
我們世間凡夫都必須要假借因緣。眼睛能觀看,必須有因緣,如果沒有對面的事物,眼睛就沒有對象可資分辨出大小方圓,青黃赤白。我們耳朵也是一樣,必須器官正常,且有各種聲音,才能了解高音還是低音。可是佛的愛不講求這些外在條件。他不會說:「唉呀!你心清淨,我救度你;你心不清淨,我不救度你。你是一個修行人、善人,我救度你;你不是修行人,你是惡人,我不救度你。」他是不分別這一些對象的。
佛本身就是愛,就是救度,以名號平等救度十方眾生。不管聖人凡夫,出家在家,善人惡人,會修行不會修行,乃至三惡道的眾生,阿彌陀佛都必定救度。所以這一輩子能夠遇到這個法門,我們要慶幸,要珍惜!
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2017年11月19日講於廈門)
附:講義
二種成佛的方法
佛教的基本教義從解脫輪迴為出發點,而以成佛為終極目標,有解脫道和菩薩道兩大教法。
解脫道是小乘的法門,依據四聖諦、十二緣起為核心,以遵守五戒等戒,修十善、四無量心,並以禪觀三界皆是苦、空、無常、不安穩,斷除對三界的所有執著,脫離三界輪迴,證悟無漏的四果阿羅漢。
菩薩道是大乘的法門,以成佛度眾生為目的,可大略歸類為二種:一、聖道自力難行的法門,以六度四攝為主,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時間,累積福德智慧利益眾生,而證得無上佛果。二、淨土他力易行的法門,以專一稱念彌陀佛名,往生彌陀淨土,即此一生解脫輪迴,而在淨土成佛之後,倒駕慈航廣度眾生。
解脫道與菩薩道同樣是以解脫為目標。區別在於,前者是個人解脫,而後者是帶領眾生共同解脫。
解脫道要發出離心,菩薩道進而要發菩提心。出離心是菩提心的基礎,菩提心是菩薩行的基礎,出離心、菩提心、菩薩行都是成佛的基礎,每個環節都是層層遞進的。
所以,不論出家眾還是在家眾,如果沒有發出離心不想解脫,就談不上修行,算不上真正的學佛人。
菩薩道在於成佛,成佛方法如前所說有二種:一、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法,即聖道自力難行的法門。二、一生成佛法,即淨土他力易行的法門。
一、修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法(聖道自力難行的法門)
佛經上說:眾生從最初發心學佛到最終成佛,要攀登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共計五十二個階位。這過程中,需要經歷種種修法,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總耗時累計長達三大阿僧祇劫。
劫有三種:小劫、中劫、大劫。一小劫為1679萬8000年;20小劫為一中劫,即3億3596萬年;四中劫為一大劫,即13億4384萬年。
一阿僧祇劫是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年。
第一阿僧祇劫,修四十層(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
第二阿僧祇劫,修七層(初地至七地)。
第三阿僧祇劫,修五層(八地至十地、等覺、妙覺)
應知,這菩薩五十二個階位,是以修行者只進不退為前提,在這漫長的時間裏,業障會現前,也會遭遇魔境,或中途退墮成阿羅漢,或墮入七地沉空難。因此,龍樹菩薩感慨說:「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若爾者,是大衰患。…行大乘者,佛如是說: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
以斷見惑而言,《大涅槃經》說:「須陀洹人(初果)所斷煩惱(見惑),縱廣猶如四十里水(須陀洹斷見惑,如截四十里流)。」斷見惑之難,尚且如此,何況更斷思惑、塵沙惑、無明惑?
《四十二章經》說:「為道者,如一人與萬人戰。」
律宗祖師弘一大師,持戒精嚴,但看了比丘戒後還是自認做不到。他說:「就我自己而論,對於菩薩戒是有名無實,沙彌戒及比丘戒決定未得;即以五戒而言,亦不敢說完全,只可謂為出家多分優婆塞而已這是實話。」(弘一大師講演錄)
蓮宗九祖蕅益大師三讀律藏,也由比丘戒退守至但三歸。
戒是佛法大小乘修行的基礎,此基礎祖師級的人物已自嘆不堪,何況一般人,更何況鈍根之輩。戒已不能,向上的定與慧更談不上。
再以禪宗而言,虛雲老和尚是近代禪宗代表人物,一九四七年春,朱鏡宙居士問:「老和尚座下,修持有心得者究有幾人?」虛老嘆息說:「現在連找一個看門人竟不可得,遑言其他。」
若依這聖道自力難行的法門,則如古人所說「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
那麼佛教這麼多法門中,到底有沒有一個能夠輕輕鬆鬆、安安穩穩一生就能成佛的?釋迦牟尼佛臨走之前,有沒有給我們這樣的凡夫另闢蹊徑,留下什麼簡單的成佛秘笈呢?答案是肯定的!
二、修一生成佛法(淨土他力易行的法門)
八宗之祖的龍樹菩薩說:佛法中有無量的法門教人成佛,但總體來說只有兩大類:難行道和易行道。龍樹菩薩打了個比喻:「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古代常用的交通方式,一是陸路,二是水路。前者艱辛、緩慢、凶險。像李白說的:「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後者輕鬆、快速、安全。如李白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龍樹菩薩說:淨土法門就是這樣的易行道,淨土法門之外的法門統統屬於難行道。
所謂難行,難在自己要背負所有重擔,靠一己之力應對各種路況,所以艱辛、緩慢、兇險;難行道從頭到尾靠的是凡夫自己的力量。人是貪瞋癡的集合體,尤其是末法時代的眾生,造業兇猛,修行無力。
所謂易行,易在把自身及所背負的重量都放在船上,借物力、憑他力,所以輕鬆、高效、安穩。淨土法門,從頭到尾靠的都是阿彌陀佛的力量,佛以其大慈大悲、大願大力,保證每一個念佛眾生當生就能往生,往生必然成佛。所以,通過念佛往生西方淨土成佛,有「三不必」。
淨土宗三不必
第一,不必修那些數不清的行法,只需開口念「南無阿彌陀佛」,沒有任何門檻,不花錢,不費力,只要能念佛,最終都能往生。
第二,不必經歷數不清的劫數,只此一生,臨終即被佛接引,開開心心出六道、成佛道。
第三,初到極樂,便至等覺;不歷僧祇,即得佛果。不必擔心中途遇到魔障,或退墮下來。
有這「三不必」,士農工商,年老年少,智慧愚笨,忙人閒人……任何人,縱使不改變原有生活狀態的情況下,只要能隨緣隨力,開口念佛,都能輕鬆成佛哦!想要快樂修行、快速成佛的人快來念佛吧!
淨土宗三信
第一,阿彌陀佛建造了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再無生老病死,再無顛倒恐懼。這個唯一的事實,你是否確信無疑?
第二,阿彌陀佛立下莊嚴誓願,接引一切眾生到極樂世界,快速成佛。條件是被接引者只要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個唯一的事實,你是否確信無疑?
第三,因以上事實,若我念阿彌陀佛名號,無論何時何地、何種念法,阿彌陀佛必定履行誓願,接引我前往極樂世界。這個唯一的事實,你是否確信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