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蓮友問(一)
1問:受人誹謗時怎麼辦?
答:首先應當想到,我們原是罪業凡夫,受人謗辱,可以說是理所當然;應當甘心承受,念佛懺悔,不嗔不惱,益進益勇。這樣反而成為消業增福、勵煉心志的最好機緣。通身都是罪業、毫無功德之生死凡夫,如果受過多讚譽,名實不符,無福消受,不生大病,必遭奇災。如果能平心靜氣以念佛對待誹謗,便能速消宿業、預免病災、擴充心量、增長福德,所以不僅要聞謗不辨,反而要聞謗生喜才是。
如果因為弘揚念佛法門而受人誹謗,這也是勢所必然的。善導和尚早就說過:「五濁增時多疑謗,道俗相嫌不用聞;見有修行起嗔毒,方便破壞竟生怨。」應當悲愍對方邪見無知,而深慶自己多生有幸,更加勇猛精進弘法布教,將此法門普遍傳告給一切有緣。
2問:醒時能念佛,故可安心於往生;如睡著、忘記、失憶等不能念佛,怎麼安心?
答:往生安心,在彼佛誓願不虛,與凡夫睡、醒無關。或睡、或醒,或明憶、或失憶,或有稱念時、或不稱念時,凡夫本來如此。阿彌陀佛正為救度如是之凡夫所發之誓願故,真願往生,常稱佛名,佛願不虛,決定來迎。
如一旦成為學生,雖有睡時、醒時,有正讀書時、未讀書時,然皆不失學生之資格,皆享受教師教導之權利。雖如此說,總以勤勵讀書為學生本分、本質;若心中實無學讀之心,則徒有其名,無有其實。
成為真願往生之念佛人也是如此,不以睡醒、明憶失憶等而改變念佛人之資格,不失彌陀佛光攝取之利益。以此《觀經》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雖如此說,總以勤勵念佛為念佛人之本分、本質,否則也是徒有其名,無有其實。所以善導和尚處處勸勵「念念不捨」、「念念相續」、「上盡一形,下至十聲,畢命為期,無有退轉」等。
《法然上人全集》577頁,釋念佛相續有三:
1.依善導和尚之釋,一日一夜之間一萬遍之念佛。
2.一食之間三次之念佛。
3.願生心切,自然相續。
《法然上人全集》590頁言:「念念不捨」者,隨人根器之勸導語故,視自己身心所能而行之。
3問:想勸化他人念佛,分寸應如何把握?
答:勸化之語,隨機不同,但總的是要讓對方能安於念佛、勇於念佛。如法然上人所說:
「信取一念往生」,是安於念佛;「行盡一形稱念」,即勇於念佛。如果只說一邊,或增人放逸,或令人不安。自己安心、起行也應當如此,莫懷疑,莫放逸。
4問:同為淨土門,其他人所說與善導大師所說有所不同,應如何取捨?
答:自古以來,弘揚淨土的大德很多,都有深智慈悲,為後人所普遍敬重;但正如《無量壽經》裏說的,淨土法門是「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瞭。」如果不是阿彌陀佛親自來此娑婆世界示現為善導和尚,開顯淨土究竟了義,那麼無人可以透達。勢至菩薩化身的印光大師讚歎說:善導大師所說,等同阿彌陀佛親自所說。所以如果其他任何人所說,與善導大師所說不同,應當取善導大師所說的為標準。
以喻說明:淨土門內,善導和尚言教如中央政府之令,具有最高之權威性、普遍遵行於全民。其他善知識言教,如同地方首腦之令,必須服從於中央;又只能適應於某一地區,而不能普遍遵行於全國。然因地方乃是代中央行政,如果順符中央,即當同等尊重,毫無差別。如果地方有背於中央,即須知過立改,以使政令暢通,民心歸順;如果更反駕於中央之上,即成叛巨亂黨,必須剪除。
世有無知之人,尊奉其知識而反輕善導,這並不是真的尊奉知識,而只能令知識蒙辱不安罷了!如尊縣宰而輕帝王,反陷縣宰於不義。
5問:有人說:「回歸善導,不如回歸釋尊」,而不讚同回歸善導之主張,是否有理?
答:善導大師是淨土宗的實際創立者,其所言說為淨宗之標準,而今淨土門之內有人已偏離善導大師思想,由此之故,而說回歸善導;若其思想,與善導大師一致,則不必說回歸不回歸。如同開車,本來行於正路,不必說回不回;已離開正路,才必須回到正路,不然將有車毀人亡的危險。如果說從回歸善導到回歸釋尊,則必須證明善導所說已偏離釋尊之教;若善導所說全同釋尊之教,回歸善導即是回歸釋尊。而事實正是如此,如釋尊說《觀經》,諸師雖有釋義,然皆未明釋尊真義,由善導《觀經疏》「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方知釋尊說定散二善、十六觀門,其意唯在彌陀本願,一向專稱。
其人已不贊同回歸善導,可見其人也自知其教義與善導所說不符,才以‘回歸釋尊’為搪塞;不知此已有謗善導不明釋尊教義之嫌。既於彌陀化身善導和尚之教存有輕視,則其知見已見一斑。淨業學人,幸自察之。
6問:一念、十念是臨終還是平生?
答:經言:「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善導大師解釋為:「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既言「下至」,很顯然是指臨終之十聲一聲念佛定得往生,平時則是上盡一形之念佛定得往生。以為平生只念一聲十聲佛,以後不再稱念,也定得往生;此是誤惑眾生之大邪見。
又法然上人同以一念十念為臨終之念佛定得往生,《法然上人全集》323頁言:‘我等非一念之機,乃至之機也。又乃至十念亦如此,吾等非十念之機,乃至之機也。’十念、一念之機,即是指下至十聲一聲之臨終之機;乃至之機,即是指上盡一形之平生之機。
7問:一念之體驗是否必要?
答:仰信佛願不虛,專稱佛名不改,雖毫無體驗,決定往生。由一念之體驗,入一向之稱名者,亦決定往生。誇一念之體驗,荒舍稱名者,不得往生。然則往生由念佛,非由體驗。
《法然上人全集》282頁言:「唯以念佛決定往生之得不得,非以心情為決,非以體驗為決。」
8其他
1、《念佛金言錄》,依善導和尚義,簡潔明快。若有文句不解處,不必揣度,置之可也。
2、雖信本願之理,若不念佛,不蒙佛之護念;縱雖不知本願之理,而一向念佛願往生者,自然蒙佛護念。
3、用為子夜間蓋被之事,喻眾生蒙佛呵護,有類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因幼子無知,全憑父愛,父子緣親,一步不離。若眾生也如幼子,通身放下,徹底靠倒,守愚念佛,一心求往,則因緣投合,亦如父子。是善導和尚說為:「親緣、近緣、增上緣」。然眾生剛強自恃,恰如離父逃逝,佛雖慈愛,眾生亦無緣蒙佛護念,以因緣不合,事不成就。
4、諸餘教說,有智固可明辨抉擇,無智即置而不論,守我愚癡本分,專依善導,一向專稱,佛願不違,決定往生。如此,雖無智而有大智。善導和尚所說尚且無力全消,又有何心力移於諸餘教說,只是徒費光陰,自增煩擾。
5、慧淨上人所說,雖機有不同,時有前後,實不相違,若無智會通,只取自己一分安心起行可也。如釋迦一代所說,廣浩無邊,吾人亦唯取淨土教一分而已。雖是一分,得利無窮。
6、「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是以口稱含攝心念等,心念也是念佛名號,皆成往生之業。然彌陀本願乃稱念佛名之本願,所以釋為「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順此本願故,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彌陀所以選擇口稱為本願,不以心念為本願者,以口稱易而心念難也。如《觀經》下下品:苦逼失念,轉教口稱。此人已失心念佛名之力,但以口稱,得遂往生。實是易行之極,他力之至!
7、網上之謗難,說到底,是少數自以為信仰淨土真宗的狂熱分子,以其偏執見解為至高無上,對「回歸善導」主張大為不滿,而舒發的一種情緒宣瀉,毫無理性可言,不足成為互相討論教理法義的對象,也只得任他。如犬吠日,只好讓它去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