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有提倡「睡前發願見佛文」嗎?
問:最近網上流傳「善導大師臨睡前發願見佛文」,是不是善導大師所寫?為何本門從來沒有提倡?如果是出自善導大師,是不是沒有見佛就不能往生淨土?善導大師到底是注重觀想還是念佛?如果是念佛,為何還要提倡「睡前發願見佛文」?
答:眾生就是這麼複雜。提問的人最好是把你所見到的「善導大師睡前發願見佛文」附在後邊,才能判斷到底是不是出自善導大師所寫。
或者你既然是從網上看到的,那麼也可以去查一查《淨土宗聖教集》,或者《善導大師全集》,如果裡面有,那就是善導大師寫的;沒有,那就不是。
《往生禮讚》(《聖教集》914頁)當中的有這麼一段:
若入觀及睡眠時,應發此願(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向西,十聲稱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諸菩薩、清淨大海眾竟):
弟子某甲,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迴六道,苦不可言。今日遇善知識,得聞彌陀本願名號,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慈悲,不捨本弘,誓願攝受。弟子不識彌陀佛身相光明,願佛慈悲,示現弟子身相,觀音、勢至、諸菩薩等,及彼世界清淨莊嚴光明等相。
道此語已,一心正念,即隨意入觀及睡。或有正發願時即得見之,或有睡眠時得見,除不至心。此願比來大有現驗。
這一段文的重心不是在「入觀」,而是在「得聞彌陀本願名號,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慈悲,不捨本弘,誓願攝受」,這就是正定業。這不是我們天天在提倡的嗎?
下面是個輔助性的說明,一個要求:「我不識彌陀佛身相光明,願佛慈悲,示現弟子身相」。說完之後,也是在念佛聲中隨意入觀和睡眠。
因為我們一般人睡覺的時候,都是直挺挺的。這段意思是說,即使睡眠也不要浪費時間,這是旁附一般的法門,睡眠的時候要作光明想,這樣心會比較清淨,凝定,好睡眠,也能消業障。
我們要懂得這段話,它的主體還是「一心稱念」。這是在正定業的基礎之上,如果有這樣的興趣愛好、根機和能力,可以祈願想像佛的光明。這都屬於觀察助行,其本身的功能也是包含在稱名念佛當中。
我們現在就提倡睡覺的時候一心念佛就好了。當然,如果你願意,這樣做是可以的。
為什麼呢?因為這句名號本身就是無量光明,能夠老老實實把這句名號默念著睡著了,它也有這樣的作用;並且這是萬機都可以通行的辦法,又是正定之業。那你說想像著光明能夠普攝萬機嗎?所以就有助業和正業的差別。
我們學習,要瞭解萬法歸宗在哪裡。善導大師解釋《觀經》有「觀佛三昧為宗」和「念佛三昧為宗」,可是目的也不是提倡「觀佛三昧」,反而是提倡「念佛三昧」。
所以,並不是說善導大師講了許多,我們通通都要去提倡。《觀經》明明講了十三定觀,也講了三福業;《聖教集》一千多頁裡面說的多著呢,如果都去提倡,重點在哪裡?學得過來嗎?所以要把握要點。
善導大師的總話,「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定善、散善,一切觀佛都歸在一向專念當中,這是一個總的標尺。
又說「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所以,在正定業的情況下,有個別根機自己好樂的,那是個人的選擇。並沒有講到「睡覺沒有見佛,就不能往生」,沒這回事,這段文字裡也沒這回事。
善導大師到底注重觀想還是念佛?先不說善導大師注重什麼,關鍵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是什麼。阿彌陀佛的本願不是「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嗎?善導大師只是把彌陀的本願如實地傳達。
為何還說到「睡前發願見佛」呢?這有兩種,一是助成正定業,二是在正定業的統攝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