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法深信應側重從機還是從法來入手
問:許多師兄都知道自身有業障,是生死罪惡凡夫,也知道機法兩種深信。常體會、常觀自身業力痛苦固然是一種機深信的表現,也都知道機法一體的道理和關係。
但是日常聞思熏修的時候,是應當更加側重於對自身業力痛苦的負面體驗,還是應當更加側重於對佛力的追蹤?
我想說的意思是,眼睛多看向陽光,影子就自然在身後了,但是並不因此就否認影子的存在;如果喜歡多看灰暗的影子,雖然也知道陽光就在背後,可是總覺得不那麼積極正面呢?
另一層想問的意思是,念佛是肯定念了,要怎樣在心地上思維,讓自己殘留的俗世生活更積極快樂一點,而不要顯得煩惱更多?懇請師父開示。
答:這一段問到了淨土宗的核心,問到了機法兩種深信。
機法兩種深信對我們念佛人特別重要。不要說往生淨土,即使是現世生活幸福的鑰匙,也就在機法兩種深信中。但是如果不能正確地理解,反而會產生困擾。
像剛才這位蓮友問的,應該說也比較細微。這個問題回答起來還蠻纏繞的。
我想分為五點來說。
第一,要正確理解機法深信的內涵。
法深信相對來講比較單純;機深信,這裡的描述是有問題的。善導大師講的機深信,原話是這樣的:「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善導大師並沒有說到要常觀自身業力痛苦,更不會說常體會、常觀察自身業力痛苦是一種機深信的表現。
善導大師所講的是一種深沉的事實,而這裡所講的是一種表淺的事相。
如果把這種表淺的事相當作機深信,那麼是不是如果沒有感受到明顯的業力痛苦,我們就不是常沒常流轉的凡夫了呢?就不是罪惡生死凡夫了呢?
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說的「信」,是從本質來定的,就是說,九品凡夫當中,未必要到下三品,上上品也是罪惡生死凡夫。
比如一個人這一輩子很風光,福報很好,身體也很好,平常也沒什麼煩惱,錢也多,也受人尊重,家庭也幸福美滿,這在一般人看來那就是很好了。那麼,他自己要觀察自己的業力痛苦,似乎也觀察不出來。
所以,如果我們要說「我身體不好了,我有什麼病了,兒女又不孝順了。有這麼多爛事,所以你看,我是罪惡生死凡夫」,這些不足以為標準。
即使沒有這些,即使你非常好,好得像玉皇大帝一樣,還是罪惡生死凡夫,這樣的深信才叫機深信,因為它本質沒有改變。
我們可以通過個人的不幸遭遇、煩惱深重,試著去體會機深信。但這是表淺的,我們更要認識到我們的本質,就是沒有離開貪瞋癡煩惱。就算一切都很順利,就像做了玉皇大帝,還是罪惡生死凡夫。
這樣,你就不會在生活外表的事相上說「你看,因為這樣,我才是罪惡生死凡夫;如果不這樣,那我不是可以修行了嗎?」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講,這句話可能還要反過來說,這可能不是機深信的表現,反而是缺乏機深信的表現。
我這話聽起來稍微有點刺激,就是讓大家有一個突破。
又說到「知道機法一體的道理和關係」,這個看起來也是一種觀念式的。
還有陽光和影子的比喻,雖然有時候也可以這樣比喻機和法,但放在這裡也是不恰當的。
再來,因為沒有深刻體悟到機深信的道理,所以以為「想到煩惱業苦這麼重,那我生活就快樂不起來了,我殘留的俗世生活怎麼能快樂起來呢?我越想不是煩惱越多了嗎?」由此可知,這不是機深信。
如果是機深信的話,這個煩惱,所謂發露懺悔,就是說當你在思維的時候,你的煩惱是逐漸吐出來的。
每一次這樣的思維,機深信的感悟,都會讓你原始的、積累在內心深處可以抑制的、不可以抑制的深層次的煩惱逐漸疏解,吐出來;而不是想得越多就越煩惱了,搞得不愉快了,不舒服了。這是第一大點。
第二,初機的人可能各有側重。
是從「機」這邊入手,還是從「法」這邊入手,可以各有側重不同,但這都是以教理來理解的。
比如講機深信,什麼是罪?罪的本性是什麼?為什麼說凡夫離不開罪?生死輪迴的相狀是什麼?這些東西拿教理一對照,那我們自己是百分之百的罪惡生死凡夫,哪裡還要去觀察業力苦惱?
最大的苦惱,最大的業力、痛苦,就是六道輪迴。不是看自己得了什麼病、人際關係搞不好。
就像我們開一部車,正開在一條就要塌陷的路上,你說「哎呀,因為我的車不好,所以你看,我開得不舒服」,你的車再怎麼好,但是這多危險呀!六道輪迴就是一條即將塌陷的道路,海嘯馬上就要來了,你還在那裡修理你的車。
所以,這是捨掉了根本,抓住枝末;捨掉總體、大局,看住細節,盯住具體。
我們到底從機這邊還是從法這邊理解,剛才講了,從機這邊理解也是通過教理、通過佛法的鏡子來對照;從法這邊當然也是一樣的,通過淨土宗的經典來對照。各人的好樂不一樣,可以各有側重。
另外,也可以調換,「我這段時間多加強有關於對機的認識,下一段時間加強對法的認識」,可以互相轉換。
第三,等到我們機法深信確實建立了,很嫻熟了,這個時候機法是一體的,是同時的,不存在說「我現在觀機,之後我再來觀法」。
因為所謂機和法,它們是相對而說的,說到機的時候,法深信也在這當中;說到法深信,機深信也在這當中。
比如說我們講上和下,講上,下就在這下面,不然你這個「上」是相對什麼來講「上」呢?你講下,上也在這當中,因為上下是相對來說的。
所以,離開機,沒有法;離開法,沒有機。講機深信,法深信就在當中;你去感悟法深信的同時,機深信也在當中。
第四,再打一個比喻。像彈簧,這彈簧是兩頭,你拉左邊,拉右邊,不管你從哪頭使力,還是兩頭同時使力,都是一樣的。
當你在左端拉的時候,因為右端是固定的,你拉的時候肯定是兩邊同時就有拉力的存在。
比如左端代表機深信,右端代表法深信,如果你右端不固定,你在左端一拉,整個彈簧不就被拽走了嗎?哪有拉力呢?那你就是拉住一端了。只要右端固定著,一拉左端,那右端也拉上了。
這個問題比較微細,因為真正的機法深信要建立起來,需要一個過程。我們的心非常狡猾,好像建立了機法深信,其實還是概念的多。
第五,還有一種就是在文字面上去纏繞,沒有從生命這個角度。所謂念死無常,這是一個基本的道心、出發點。
今天晚上就要死了,下一口氣就不來了。所以說急中生智,在這個時候智慧就會生起來,再也不會在文字上說「我這樣去思考我的業力痛苦,增加我的機深信」,這一看都是花拳繡腿。
如果沒有機深信,就不可能有法深信;生不起法深信來,說「我很信阿彌陀佛救度」,那是幫別人信一場,那是一種觀念。
就像說某某醫生水平非常高,特別高,「對,我們都相信他」,給他豎大拇指,給他評了優秀醫生了,但跟你有什麼關係呢?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病很重、需要他來救你,那你是幫別人信一場。
所以,單面的不叫法深信,法深信是指「彌陀能救我」。你都沒有想要被彌陀救的這種心願,你還認為自己是一個能修行的大修行者。
「總不至於墮落三惡道,說不定一不小心我還開悟了呢!運氣好得個阿羅漢,什麼祖師大德、再來人之類的,是有人這樣說我,只是我沒好意思承認,但也說不定我就是某某大德再來」,心裡還盤算,還問人家「師父,你看我是不是菩薩再來?」這樣就沒有自知之明,「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談什麼法深信?
再來,沒有法深信呢,說「哎呀,我是罪惡生死凡夫,我要墮落地獄啊」,你沒有法的深信,這不叫機深信,這是一種罪惡感。
這種罪惡感當然讓你感到不舒服了。像剛才講的,越想覺得煩惱越多,現實生活越不亮麗,還不如把自己粉飾一遍。
如果有法深信,想到這裡,雖然有慚愧感,但是有絕對的安慰,有安全,有喜樂;而且他累劫深藏的苦水、煩惱會不斷地稀釋,吐露出來。
比如說腸胃不舒服,肚子有一個大結塊,對症的藥下去以後,肚子馬上就軟了,氣也吐出來了,上通下也通了,你還會覺得不舒服嗎?你會覺得不想要這種感覺嗎?
所以,機深信是把我們內在所有的寒氣,長久以來累積的寒病、寒涼都排泄出去,這是因為它有法深信在當中。
如果沒有法深信,單是講機深信,那就是寒涼更加寒涼。你累積一個寒塊,那更加的寒塊,將來成為癌細胞。
所以我一開始就講,機法深信是人生幸福的鑰匙,希望蓮友們能掌握這把鑰匙。
最後歸到一句,不管理解深、理解淺,總之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必定往生。機法深信如果正確理解,你在這個世間真的是消災免難。
希望將來有機會專門跟大家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