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誠念佛與佛願感應道交
問:如何理解凡夫念佛求往生之心與阿彌陀佛救度之願感應道交?因為有法師開示強調至誠懇切、精進念佛,以感通佛力,與佛願感應道交而自得往生。雖然也強調往生完全靠佛力,但感覺還是有些自力的成分。
答:分幾句來回答。
凡夫念佛求往生之心,與阿彌陀佛救度之願,這已經是感應道交,不必再頭上安頭。
因為阿彌陀佛救度之願,就是讓我們稱名號,願往生。所以願中說「欲生我國」,我們現在已經是願生彼國,這就是感應道交了。
願中說「稱我名號,下至十聲」,我們也在一向專念,念念願生,這都已經是佛感我應。佛以大願業力來感,我以念佛願生之心相應。
所謂「道交」,也讓我們想到善導大師的「二河白道喻」,這個「道」既是阿彌陀佛的願力之道,也是我們眾生的願心之道,就是佛的願力成為我們的願心,就是一條道,這就是「感應道交」。所以心心念佛,一心尋道直進,不顧水火二河之難,這樣必得往生。
至於說強調至誠懇切、精進念佛,這是應該的。
「至誠」就是三心當中的「至誠心」;「懇切」當然也包括深心;「精進念佛」也是一樣,「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
總之,這是就我們每一個人的根機,盡量多念佛,相續念佛,專一念佛,不雜。
至於說以此來感通佛力,和佛願感應道交,這也有一定的道理。
因為眾生根機各個不等,或許「三心」有所不足,通過行業,也會熏發我們的內心。
就是眾生的根機不一樣,有的是三心具足,信心圓滿,然後自然喜樂來念佛,心中或許沒有那種自力精進的修相;但也有的人是通過念佛,而更加感受到佛陀的慈悲,所以也有道理。
善導大師說「五門相續助三因」,「五門」就是五念門。
總的來講,就是念佛相續,這個「相續」有助於我們「三因」——就是三心正因,有助於我們信順佛願。
但是,最好是在信心聽聞的基礎之上,正確了解阿彌陀佛的誓願,這樣才有可能避免落在眾生自力這一邊。
◎ 在淨土的經教當中,善導大師說的正定之業是「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順彼佛願」,這就是感應道交,「順應」的「順」。
◎ 大師又在《往生禮讚》裡說「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然後說「與佛本願得相應故」。
你這樣相續專修念佛,這就是感應道交。為什麼?「與佛本願得相應故」。
◎ 天親菩薩《往生論》也說「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這也是感應道交。
「如實修行相應」就是說你稱名,了解名號的含義,了解名號的功能作用,按照名號本來具足的功德相狀,不加入自己的東西,這樣念佛就是「如實修行相應」。這個「如實」的「實」是指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