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子九問
1問:《華嚴經》「普賢願生偈」說「盡除一切諸障礙」;《選擇集》提到道綽大師請善導大師入三昧「觀當得生否」,善導大師教以「當懺三罪,方可往生」,並不是用念佛的方法除障。往生前是否要懺罪除障?如何理解?
答:《選擇集》據後人傳記所引,然後人傳記有誤,故所引亦誤。按道綽大師往生淨業早成,故蒙曇鸞大師乘七寶船來告以:「汝淨土堂成,但餘報未盡耳。」時在貞觀三年四月初八,而善導大師拜見道綽大師在貞觀九年。
又善讀書者,當知其意。《選擇集》引,意在說明專依善導之由,勝於師故,並非以此段文為闡發教理。其教理闡發,前十六章已盡故。
2問:《無量壽經》三輩文中,先講「一向專念無量壽佛」,接著又講「修諸功德」等,似乎給異見之人提供了有力證據:專修品位低,兼修品位高。但「修諸功德」與「一向」本身就有矛盾;《選擇集》說「廢諸行」有人易誤解。怎樣解釋比較好?
答:一音說法,隨機各解。同樣一部經文,禪者解之,淨者解之,雜行讀之,念佛讀之,各有不同,依誰為准?故知傳承之重要。所以勸人是就可勸者勸之,其不可勸者未可勉強勸之。什麼樣的人不可勸?不依祖師者,不可勸。既以自己的見解高超祖師之上,他人唯有捲舌噤聲。
三輩文,一開始就說:「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是說(此土)願生彼國的人,機分三輩。哪三輩?上輩,出家善人;中輩,在家善人;下輩,無善惡人。即同《觀經》佛法善根、世俗善根、無有善根三類。
上輩為:「捨家棄欲,而作沙門」之人。此人願生,以何行法?「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中輩為:「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之人。此人根機,不堪上輩出家等,亦願往生,以何行法?「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下輩為:「假使不能,作諸功德」之人。此人根機,出家在家一切善法功德皆不堪,亦願往生,以何行法?「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明知:唯「一向專念」,為往生行法,必不可少。其餘功德,為根機差別,有具不具。經文說「雖不能」、「假使不能」,雙具鼓勵「能」者,安慰「不能」者之意;又不論能與不能,都要一向專念。然則曲護諸善功德,意在一向專念而已。
修諸功德既是一類念佛人之根機,而非往生行法,則與「一向專念」不矛盾。三輩文其實是說一切人,上中下輩,出家在家,功德多少,有善無善,皆需「一向專念無量壽佛」。
先說「修諸功德」,後說「一向專念」,即是修諸功德人當一向專念;
先講「一向專念」,後說「修諸功德」,即是一向專念人所行之功德。
至於往生彼土後之品位安立,皆為巧順世情之方便。實義唯是念佛,念佛不落階品。
3問:《無量壽經》各譯本雖然情節大致相同,但講到往生行法,似乎很不一致,是因為翻譯的原因,還是佛多次宣講?
答:可詢知有關學者。淨土宗歷來以康本為正依。
4問:印光大師常提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不是只取其攝心義?如何看?
答:印光大師強調「信願持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在信願的前提下,對治妄念的下手之法。
5問:一說《觀經》與《法華經》是世尊在同一時間講的,然而剛剛弒父禁母的 阿闍世似乎不可能成為《法華經》的聽眾。不知上說是否準確?
答:我聞:佛在靈山正說《法華》妙典之時,王舍城王宮內發生悲劇,大慈釋尊遂擱捨《法華》之座,密赴王宮,為韋提希及佛滅後一切造罪凡夫廣開淨土之門,是為《觀經》。演畢凡夫得救之道,足步虛空,還歸靈山,續演《法華》。
如此,則《觀經》、《法華》為同時異地所說。又同時是同一時期,未必同一時間。又佛法不可思議,本來超越凡夫時空觀念,特別是佛說大乘經典,一念含三際,三際縮一念,以前作後,以後作前,不可以凡夫淺識妄測。
天臺宗以《法華》之前為爾前之教,未顯真實,《法華》之後方顯真實。今《觀經》與法華同時,那也同樣是真實之教了。《觀經》如此,同類性質之《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當然也都是真實之教了。
《法華》稱為釋尊本懷,而今釋尊擱置《法華》,密赴王宮開演《觀經》,說明能夠普令一切善惡凡夫得救的《觀經》法門,更是釋尊出世的本懷。
6問:有人引用《無量壽經》五惡五痛五燒來問難,言「求往生必須要有戒善」,怎樣回答他?佛說五惡五痛五燒是否只為眾生厭離娑婆。
答:往生必需戒善,則《大經》法滅、《觀經》下品為佛自相矛盾乎!三毒五惡段,為釋尊說完眾生往生因果之後之勸誡,並非直說往生之法,可視為釋尊抑止之慈悲。亦有照了我等根機,勸信念佛,厭穢欣淨之意。
7問:有人引用《無量壽經》在此土修行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之文來妨難往生心,如何應對?經文如何理解?
答:此為方便激讚發心,並非真實較論事功。豈彼土不退轉大菩薩,百歲清淨善德不如此土凡夫一日行善乎。如逆子從來對娘親怒目,忽一聲喊娘,娘心猶覺勝孝子千日行孝。
經意:於此土諸惡盈滿之地,發心修善,甚難甚難。無量壽國,自然眾善,無毛髮之惡,修善積德,甚易甚易。在此土即使是一天一夜的發心行善,也比無量壽國百歲不退行善還要難能可貴。如逆水行舟一尺,所費之力遠勝順水行舟千尺。故當捨難取易,願生彼國。
8問:有人感歎:「既然佛那麼慈悲,為什麼不把所有眾生一下子都救到極樂世界?不管他們同意不同意。」我回以「恒順眾生」,不知是否恰當?
答:若論佛之境界,說一時、先後,部分、所有,皆是戲論。若論事相,萬法皆賴因緣而成,因緣不具欲成其事,無有其理。如陽光普照,門閉光則不入。門閉而強求光入,無有其理。佛法全是心法,眾生不同意,即是心門關閉,佛慈心光如何得入;佛光不入,眾生心暗如何得除。
恒順眾生,似乎是能救而不救,順眾生故。實則:因緣未具,佛雖欲救而不能。
9問:關於「三經一致」之義,下表不知恰當否?
《阿彌陀經》
|
《無量壽經》
|
《觀無量壽經》
|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
十方眾生
|
|
聞說阿彌陀佛
|
設我得佛
|
|
執持名號,若一日……
|
乃至十念
|
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
一心不亂
|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
|
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
|
答:三經所說念佛皆源於第十八願。今以觀、小二經相關文段對照第十八願,總的思路是好的。但因為經文含義各有交叉,要求列表相對,則顯勉強,如「聞說阿彌陀佛」,從所聞佛願生起本末,可對「設我得佛」;從能聞眾生發心,可對「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所以一一相對,不太容易,可以按此大思路,加以解釋說明。善導大師也是以如此的角度解釋《觀經》及《阿彌陀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