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行、三心與報土的關係
南無阿彌陀佛。這裡有一個教理上的問題,問題都是很好的,就是有點纏繞。
問:「師父曾經說雜修之人必須具足三心才能往生,這樣是直入報土,還是有胎宮之難?」就是雜修的人,他往生是不是直接蓮花化生,還是要在胎宮裡面?「如果具足三心之人決定直入報土,那麼胎宮之難是否給那些不具足三心的雜修眾生,這樣理解對嗎?如果這樣理解對的話,也可以說雜修的人不一定要具足三心才能往生,只不過有胎宮之難。這樣的話,又和雜修必須具足三心才能往生又有矛盾。」
答:首先我想說明,我們學教理並不是說要把這些邊邊拐拐的事都要搞得清楚明白,這都屬於咬文嚼字。像「雜行雜修」「胎宮之難」「這淨土裡面到底怎麼樣啊?」說實在的,本人沒有那樣的智慧可以回答。誰有這個智慧來回答?祖師也不回答。為什麼不回答?你說設的一個局也好,這就是故意地設了這麼一個在兩可之間、模糊地段不便於講,也不可能清楚地講明白的事情。到底怎麼說呢?底下我來說幾句。
◎ 第一,我想說明,不管是雜行雜修,還是正行,都必須具足三心才能往生。所以祖師說:「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 第二,比較起來,正行之人,三心容易具足,因為行體都跟阿彌陀佛直接相關。雜修之人,三心比較難具足——我們講比較難具足,並不是說它就一定不能具足;因為不管怎麼樣,是易行道,都是我們凡人做得到的。只是比較正行來講,它比較難。
它難在哪裡?
因為它的行體不順。像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本來的目標,它的功能就是在這個世間獲得人天果報,要通過三心迴向,轉向淨土;這和五種正行本來就不是同一個類型,它本身不是朝往淨土的,要另外加工。所以善導大師才說雜行之人有五種失,「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等等。《往生禮讚》裡說,「雜修有十三失」,「專修有四得」,然後又說雜行雜修之人「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這不都說明它難嗎?具足三心就一定能往生,這方面有它一定的難度。
雜行之人之所以能往生,完全不在於他的雜行,而在於這個「心」,具足三心的「心」,所以往生在於心。若靠孝養父母一日一夜,小善、小戒怎麼可以到淨土去呢?不可能的。淨土是無漏無生境界,差太遠了。那就靠三心,三心把這些雜行納入進來,就如同龍的一小滴水,能夠遍灑天下。三心也是信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力,所以三心協持把點滴微善變為純淨,變為廣大,這樣才往生。
三心是否就是明信佛智呢?
在《大經》裡說,明信佛智就是蓮花化生,疑惑佛智就是有胎生五百年之難。那三心算不算明信佛智?這個解釋都有不一樣。以我個人的理解,「三心」就是「明信佛智」。佛智是什麼?依淨土三部經所講的,「佛智」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所以說「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而四十八願是以第十八願為核心,所以佛智就是信仰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念佛往生;從因中講就是本願,從果上講就是這句名號。
佛的智慧深廣體現在哪裡?體現在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的無量智慧,是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的佛號。明信佛智,從「信」上來講是信心,也就是三心,所以第十八願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善導大師在「三心釋」,特別是「深心釋」的法深信說,「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這是從信的角度來說。如果從行的角度,就是一向專念。這都是蓮花化生。這不是佛智是什麼呢?
雜行之人就有兩種說法:因為說他往生,一定有三心,是靠三心去往生的;而三心又是明信佛智,明信佛智當然應該直入報土,蓮花化生;他有雜行,雜行又入胎生。那這個人到底是胎生還是化生呢?
我只能給你這樣回答:這個人往生,靠三心迴向,三心迴向能讓一個雜行雜修的人往生。雜行之人,以他的行體,本來是不能往生的,因為三心迴向,使得不能往生的人而能往生;但是因為雜行的關係,打了折扣,本來是直入報土,這一下就成了胎生之難。
他到底是信還是疑?是化生還是胎生呢?這都是有兩個回答。如果就三心的層面,就是他信心的層面,我們可以說是蓮花化生,直接化生;如果就行體,他為什麼會雜行?這多少還有一點疑,就會胎生。我們講三心,也不是說完全一樣,這裡也有一個比較,就是專修念佛之三心,和雜行雜修這個三心,雖然心體是一樣,但是它的行法是不一樣的,顯示出差距。所以,如果就雜行來講,可以說是胎生。
也就是說同樣一件事物,由兩個不同面向來說明它,就得出不同的結論。可能有人就說「這樣太不明確了,不能弄一個很確定的嗎?怎麼就是模稜兩可之間呢?」這是因為它這個位置決定的,不能確定。
所以一開始我就說了,這些都是模糊地段,這是教理上必定要模糊的地段。如從方便導入真實,方便之所以稱為方便,它之所以能導入真實,是因為它含有權實這兩方面的因素。比如說從一個引橋引到正橋上去,引橋一直引,引到正橋,互相之間有一個交接縫的地方;在這個地方,向下看,向引橋這頭,可以說這條縫屬於哪裡?屬於引橋的部分;向上,正橋這方面看,它又屬於哪裡?它又屬於正橋。所以這一條接縫的地方,它就是兩個面向。
胎生其實就是從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接縫的地方,雜行雜修的人,就通過這個方便之橋,方便引導而到報土去化生的;它向著雜行這一面,就可以判入胎生,向另外一面就可以判入蓮花化生。
再打個比喻,比如出去辦事,你自己能力不夠,托了國王的力量、國王的招牌去辦事,辦成了。同樣一個人,你來辦事,就你個人來講,這件事不是你的力量能辦成的,你辦不了;那你托王的名義來的,是以王的名義,就辦得了了。所以同樣一件事,看從哪個角度來說明:就個人來講,辦不了;就王來講,辦得了。
這些正是經典的奧妙之處,也是祖師解釋法義的奧妙之處。我們凡人的智慧有限,我覺得在這方面不要過於糾結,可能會讓我們非常糊塗,要留一些柔韌地帶。要知道,祖師的勸化和佛菩薩的引導,他們的目的是什麼?他們的目的不是讓你入胎生的。這就是一種靈活機制,目的是要我們蓮花化生,讓我們專修念佛,正定之業,直入報土。
不要糾結,老是拿胎生來作為一個判斷,「它到底怎麼回事?」這個本來就不是佛菩薩要給你看的內容,讓你看清楚的就是蓮花化生。也就是說,我們只管怎樣往生決定,怎樣直入報土,這個可以明明朗朗地說。我也沒有本事把腦袋插在那個五百歲蓮花胎裡面,進去看一番出來再跟你說。這個地方本來就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善導大師,他們秘密設定的一個研究站,一般人不給進去,觀音菩薩入開花三昧才能進去。所以你問我,我就覺得非常為難。
往往就有許多人問:「你看,師父,這樣能往生嗎?那樣不能往生嗎?」不能往生的事情,你問我幹什麼?不能往生的太多了呀!我們只問什麼能往生就好了!就好像我們開車上路,只要你上了這條高速路,你只要能保證到達目的地,這就好了。至於說往旁邊一看「哎!那邊還有一條道,請問那條道能夠到達目的地嗎?」那我哪裡知道呢?不知道,也不關心。
只要我們自己上了這條專修念佛的通直大道,能夠直接到淨土,我們就心滿意足了。又說,「我可以啊,可是別人不是不斷地來問嘛!」對的,你也告訴他,「我也不知道,但是這條正確的道路我知道;那條錯誤的道路,或者說旁邊的小道怎麼轉,我不知道。我正道指給你上來,你何必去關心那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