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問答

  1. 為什麼只教人念佛?
  2. 每個人非要經歷磨難,才能往生嗎?
  3. 什麼是老實念佛
  4. 不信佛的人念佛有用嗎?
  5. 怎樣念佛進步
  6. 怎樣把一切交給阿彌陀佛?
  7. 母親信佛骨折了死活不吃葷腥怎麼辦?
  8. 布施、放生可以減少業障嗎?
  9. 清明可在墓地念佛嗎,要注意什麼?
  10. 如何確定親人是否往生
  11. 既然講念佛往生,為何有人只是聽到佛號還沒念出來,也能往生
  12. 怎樣增強學佛念佛的信心
  13. 如何根本的改善社會物欲之風?
  14. 如何構建和諧社會的正能量
  15. 求福報與求解脫是否矛盾
  16. 為何定善比散善殊勝
  17. 如何平衡生活與念佛?
  18. 念佛滅罪與因果矛盾嗎?
  19. 受苦便能消業嗎?
  20. 雖念佛仍然貪瞋重,是否沒有機法深信?
  21. 念佛人福德具足,為何會福報不夠
  22. 為什麼有時念佛不如念別的經咒有效
  23. 念佛了,為什麼大部分時間高興不起來?
  24. 名號自然具足三心,為什麼有人念佛卻沒有往生?
  25. 為什麼經中說還有世界比極樂世界更殊勝
  26. 如何面對臨終的孤獨
  27. 為什麼我們往生稱為「回家」?
  28. 如何看待往生咒?
  29. 極樂世界也是緣起空性嗎?
  30. 如何理解「別人是自己的鏡子」
  31. 《大經》「五德瑞現」文略解
  32. 念佛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
  33. 只要願往生不稱名也能往生嗎?
  34. 機法深信應側重從機還是從法來入手
  35. 善導大師有提倡「睡前發願見佛文」嗎?
  36. 身體不柔軟也能往生是否有違觸光柔軟的經文
  37. 臨終往生不往生之確證
  38. 念佛人怎樣積極利世
  39. 適應無常的秘訣
  40. 在世間生活很迷茫壓力大,該如何面對
  41. 一個寺院的帶頭人如何讓寺院正行興盛
  42. 六道輪迴是否實有存在?
  43. 怎麼看待佛系人生?
  44. 極樂報土與實報莊嚴土是一回事嗎?
  45. 往生極樂世界再來還要還報嗎?
  46. 佛弟子如何過農曆新年?
  47. 信心深淺不一樣,念佛功德是不是一樣?
  48. 應該怎麼用彌陀的慈悲來對治誹謗正法之人?
  49. 五種正行任修一種都能往生嗎?
  50. 淨土法門如何看待阿彌陀佛心咒
  51. 為什麼他人念佛靈,我念佛祈求就不靈
  52. 為何一句阿彌陀佛包含一切諸佛
  53. 怎樣在這個娑婆世間獲得真實的快樂
  54. 什麼是功德、福德?能否互換
  55. 如何理解「佛有三不能」
  56. 念佛能否轉換現世因果
  57. 為何念佛自然可以得到世間福報
  58. 至誠念佛與佛願感應道交
  59. 富貴貧賤也是因果報應嗎?
  60. 念佛人如何人眾場合不加入閒話
  61. 次如泥洹
  62. 念佛每天一聲與一萬聲的區別
  63. 如何保持願生心不退直到臨終
  64. 臨終助念懺悔滅罪往生
  65. 為什麼天天念佛,還會生病
  66. 念佛念睡著了沒迴向,有用嗎
  67. 平時具足信願只念十聲佛,臨終是否也能蒙佛接引
  68. 如何對大乘佛法生起信心
  69. 怎樣才算老實念佛?
  70. 十念往生是別時意嗎?
  71. 雜行、三心與報土的關係
  72. 佛教認為女性卑劣嗎
  73. 既然不問罪福,為何又說地獄門前僧道多
  74. 只要信了就不必多念佛嗎?
  75. 多倫多大學講法現場答疑(中英對照)
  76. 施食就念佛號可以嗎?
  77. 為樂願生,能不能往生
  78. 眾生念佛平等之問
  79. 「念佛往生的前提是求生心切?」
  80. 懷孕時念佛、聽經
  81. 人真的有命運嗎?
  82. 念佛只會變好,不會變壞
  83. 善導大師為何以《觀經》開宗?
  84. 淨土答問
  85. 有關「藏傳淨土法」之答問
  86. 宗祖初祖之問
  87. 答蓮友二問
  88. 淨土宗經釋問答
  89. 佛堂應該怎樣佈置?
  90. 念佛人應該怎樣對待妄想雜念?
  91. 於「弘願寺」答蓮友問
  92. 答王子九問
  93. 「念佛」與「懺悔」 ——兼答觀生蓮友問
  94. 論「三福」與「念佛」 ——兼答觀生蓮友問
  95. 答「功課、吃素」等問
  96. 答「錯寫牌位」等三問
  97. 答「為他念佛」等五問
  98. 答某人舉某大德有關本願之疑難
  99. 一向專稱與諸行迴向
  100. 《觀經疏》二處眼目問答
  101. 「願生」與「往生」義
  102. 答蓮友「報土化土」之問(一)
  103. 關於三生果遂
  104. 是消業還是帶業往生?
  105. 往生淨土品位之事
  106. 答蓮友問(一)
  107. 金州念佛問答
  108. 王佛臣佛問答
  109. 十念記數問答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念佛問答
top

念佛問答

為什麼只教人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大家好! 
       這個問題,問得很短;答呢,還得一段時間。 


       問:為什麼只教人念佛? 

       答:淨土宗總是強調念佛,強調專,所以他問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回答還得費點周章,我想從六個方面來說。 

       第一方面,從宗派來說。只教人念佛,這是淨土宗的一個現象,諸宗法門就不這樣了。可能禪宗教人只管打坐、只管參禪;天台、華嚴各有不同說法。並不是所有佛教宗派都只教人念佛,淨土宗是強調這一點。 

       第二方面,在淨土宗之內,也不是上來就說「就念佛吧!」念佛是最後的結論,要達到這個結論,前面有很多的過程。比如說教人念佛,首先要教人信因果,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存在,相信極樂淨土的存在,甚至要講無常觀,也要講定善散善、三福迴向等等。但是最後的結論是要歸在「一向專念」。就像善導大師所說的,「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一切定善法門,一切散善法門,乃至一代佛教,到最後歸宗結頂之處,就是說,只論念佛,這是一個結論。並不是說一上來就教念佛。 

       可能有的人根機好,或者是緣分成熟,上來講念佛就相信;如果不能相信,你還要開展很多。但是結論都是歸到念佛中來。這是就淨土宗而言。 

       第三方面,從時間來說,在釋迦牟尼佛的正法時代,不是只說念佛,各種法門都可以說。但是來到現在的末法時代,所謂「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那麼就只講念佛了,所謂「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所以,看你在什麼時代,所謂在什麼山頭唱什麼歌,到什麼時代說什麼法。正法時代,佛陀時代,就是諸法並開;到了末法時代,就只講念佛。當然,淨土宗的認識是這樣的,別的宗派也不這樣認識。 

       第四方面,就眾生的根機來講,為什麼只講念佛呢?比如就我個人來說,別的我也不會講,我也不會學,我自己都不會。教你開悟,我都沒開悟,我怎麼教你呢?我教你《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一蘊都沒有空,一點苦都沒有度,我怎麼能教你呢?就是教的人只會念佛,那他也只能教別人念佛,這是從教者的根機來說。 

       那麼從學者的根機,好了,你不行,有人會,有人是開悟了,有人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觀自在菩薩盡虛空遍法界存在,能了知一切眾生,能開顯一切法門。他來告訴你,他倒是能講,那你能修嗎?告訴你清淨持戒,能持嗎?告訴你深入禪定,能定嗎?告訴你開啟智慧,能開嗎?告訴你要捨身飼虎、割肉餵鷹,你能捨得出去嗎?能割嗎?你沒這個根機,這些教給你,你也沒法學。那麼,單教你念佛,那行,「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誰都會念。所以,這是就學者的根機,教別的他學不了,那當然就教他念佛。這是第四方面。 

       第五方面,從念佛這一法,從法的角度來說,為什麼只教念佛呢? 

       第一是念佛最殊勝,你教給別人的東西總要是最好的,除非你沒有。念佛法門如此殊勝高超,能夠總攝一切法門,當然就教念佛;還能把次一等的法教給人家嗎?念佛是大乘法門裡面最頂尖的,就像曇鸞大師說的「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 

       第二就是念佛最容易。 「那別的法門也有殊勝的啊!」別的法門殊勝,也不能超過念佛;再說,你也做不到。所以,不僅「勝」,而且「易」。所以,第二就是念佛最容易。為什麼要教一切人念佛呢?因為容易。那誰不喜歡容易呢?既殊勝又容易,那當然就只教念佛了。 

       第三是念佛最穩當。你教別的法門,不穩當,容易走火入魔,容易有種種的危險、危難。就像給人指路一樣,這條大道很光明,很正直,既是坦途,又很舒服,那當然要指這條道給人家,幹嘛指那條很危險的道給他呢?所以淨土法門說「修行以念佛為穩當」,淨土法門三根普被,人人得益。「哎呀,念佛是下等老太太修的」,對,老太太念佛也可以往生成佛。你即使是開悟的智者,你即使是大菩薩,念佛也不委屈你,你也是可以到淨土去成佛。再怎樣有大修行,也還是凡夫;即使成了阿羅漢,也還沒發菩提心;即使發了菩提心,也還沒到普賢菩薩的位置;即使到了普賢菩薩的位置,他也是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他也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個法門,上到等覺菩薩,下到逆謗闡提,沒有一個人不該學、不值得學,或者是「學了以後浪費我這麼大的根機」。不是這樣的,都會得利益,所以是人人得益的法門。那你教這個法門,當然人人可以。有的法門別人學不來,有的法門你也教不了;這個法門,既能教又能學,人人都能得利益,當然就只教念佛啦。 

       第四是念佛統攝一切。「這個法門只教念佛,別的不教了嗎?」不是這樣,統攝一切。如果你念佛了,其他法門不學,毫無遺憾。無論什麼功德,拜這尊佛,拜那尊佛,念這個經,念那個咒,八萬四千法門、六度萬行,都含攝在這句名號當中。所以,表面似乎只教念佛,其實是教了一切法,念佛一法總攝一切法門。這是第四小點。 

       前面四小點是最勝、最易、最穩、統攝。 

       第五小點,眾生的根機,佛陀說,一切眾生,生命在呼吸之間。不知道什麼時候無常就來找你。你教別的法門,要很多時間修行,還來不及聽,聽了可能還沒聽懂,壽命到了,那你來不及啊!用不上啊!操練還沒熟練呢!念佛法門,張口就是,當下得利益。《觀經》五逆、造罪的凡夫,臨終十聲、五聲、三聲、一聲,往生極樂。馬上教,馬上用,馬上得利益,千鈞一髮、最危急的時候立即用得上,那當然就教這個法門了。教別的法門,操練了好多時間,關鍵時刻都用不上。所謂樣樣通樣樣鬆,樣樣通要很長時間,到最後還是樣樣鬆,還不如專修念佛。 

       這是從法的角度,第五方面。 

       第六方面,從利益的角度。當然,這是把它專門提出來,前面已經說過了,比如人人得利益啊,無常迅速啊,都用得上啊,往生就可以成佛啊,利益殊勝啊,保險啊,這都是我們教大家念佛的緣由。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