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念記數問答
1問:什麼是「十念記數法」?
答:十念記數法是印光大師所發明,用來幫助念佛人攝心專注念佛的方法:即是以十句佛號為一圈,念到第幾句心中都知道;十句完了,再來十句還是這樣記、這樣念;這樣循環往復,也不需記總數,只是十句、十句念得清清清楚楚,記得清清楚楚就可以了。這樣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心中記是第幾句,必須全神貫注,思想都集中在佛號上,如果稍不注意十句當中有一句打閑岔,就不記得是第幾句了。所以用習慣的人都覺得有很好的攝心效果,念佛時粗重的妄想少多了,心也就自然清淨法喜,再也不像以前隨著妄念到處飄。
2問:這種記數方法與善導大師的念佛思想矛盾不矛盾?
答:為什麼這麼問呢?善導大師的念佛思想是仰仗彌陀他力本願,凡念佛人皆得往生。十念記數只是一種攝心念佛方法,談不上與善導大師的念佛思想矛盾不矛盾。
3問:攝心念佛不是自力嗎?
答:是不是自力,不是從方法來說,而是從念佛人的心態來分。如果他認為不這麼攝心清淨念佛就不能往生,這就是自力的心。如果他並沒有這種想法,但是因為平時念佛妄念太多,需要一種對治的方法,那麼可試用十念記數法,這並不是自力。所以法然上人說:「若住自力之心,雖一聲一念也是自力;若住他力之心,雖六萬十萬也是他力。」現在也可以說:「若住自力之心,雖一分一秒毫不攝心,也是自力;若住他力之心,雖晝夜二十四時攝心,也是他力。」
4問:本願念佛不是不必攝心嗎?
答:是!阿彌陀佛並沒有說一定要攝心念佛才能往生,只要仰憑佛願而不疑,不論定心散心,念佛必生無疑。只是念佛人雖知往生一定,還是希望念佛時能靜定一點,煩惱少一點,這就要有一個方法,十念記數法可供參考。再說,花同樣的時間,同樣是在念佛,為什麼不認真專注呢?任這顆妄想的心到處跑,實在是太浪費、太可惜、太對不起佛恩了。阿彌陀佛不嫌棄我們任何妄想雜念,由此心中感動,更應該振作精神,恭敬虔誠一句一句好好念佛。當然這都各隨根機所能,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只是大致心存專注而已。
5問:法然上人說「念佛無樣為樣」,攝心念佛不就是一種樣嗎?
答:是的,是一種樣。不過你誤會了這句話的意思。無樣為樣,是說念佛並沒有特定的樣子,只要稱名願生就可以了;但並不是說一切樣都不能有。如果一切樣都不可以有,那又怎麼可能念佛呢?比如說大聲是一種樣,小聲也是一種樣,默聲還是一種樣;如果大聲、小聲、默聲三種樣都不能取,怎麼念佛呢?所以具體到每一個人,念佛總是有一個樣子的,或大聲或小聲,或有調或無調,或坐或行,或定或散,隨各人根機,隨個人方便舒適;不限制一定要哪種樣,也不限制一定不能哪種樣。不是說念佛只能散心,不能攝心;也不是說必須攝心,散心念佛不能往生。所謂無樣為樣,即是指內心深憑本願,外表哪種樣念佛都可以。
6問:同樣深憑本願而念佛,攝心專注與散心放任哪一種好呢?
答:就往生來說,不增不減,都一樣;就現世內心安和、減少煩惱來說,當然攝心專注效果更好。凡夫之心本來就一天到晚到處跑,如果不稍加約束而放馬由韁的話,其實一天並念不到幾句佛。所以即使不用十念記數法,也要有其它的方法,總之是要把這顆心拴在佛號上,常與佛號親近,自得佛光攝護加持。
7問:這不又成了自力嗎?
答:前面已經說過,攝心專注是一種方法,本身並談不上自力他力。比如一件物品,張三買去,它即姓張;李四買來,它又姓李。物品隨主人而改姓。外在的方法是物品,內在信心是主人。既然心住佛力而念佛,怎麼能說是自力呢?現在有人以為本願念佛就是放任自由,想念就念,不想念就不念;看見有人稍加自我策勵,就指責人家是自力,說:「靠阿彌陀佛本願,你為什麼還要吃素持戒、還要多念、還要記數、還要攝心清淨?你這樣就是自力。」這樣的人自己放逸無慚,住於邪見,還妨礙他人正行精進,恐怕臨終難得安然好死;而攝心誠敬、專注多念的人,往往都能走的很好。各人大事,各自珍重,多說無益。
8問:善導大師也提倡攝心念佛嗎?
答:善導大師所提倡的唯是信靠阿彌陀佛本願,一向專念。在此前提下,應該也會介紹攝心念佛的方法吧。大師本人發得三昧,念佛一聲口出一道光明,弟子懷感禪師也發得三昧;又據史傳記載,當時受大師感化,「京華諸州,僧尼士女,念阿彌陀佛,日得一萬五千至十萬遍者,及得念佛三昧,往生淨土者,不可知數。」得念佛三昧豈是悠悠散散毫不攝心可以的呢?如果大師不介紹攝心方法,一般僧尼士女怎麼可能得念佛三昧而又多得「不可知數」呢?大師《觀念法門》說:「於道場中,晝夜束心,相續專心,念阿彌陀佛,心與聲相應。」這也是說道場修念佛三昧攝心方法。
9問:法然上人好像沒有要求攝心專注念佛?
答:也有。比如法然上人說念佛一定要持念珠,目的是要使念佛如舞蹈隨節拍;又說不可一邊數珠一邊講閒話;又說念佛要出聲,自己能聽到皆是大聲;又說念佛要記數多念,令心相續。這些都是讓我們的心歸注於名號。
10問:十念記數法我也試了一下,覺得心好像捆住一樣,反而不自在,是怎麼回事?
答:說明我們的妄心平時太散漫慣了,你現在要用名號來收管它,它當然一下子不會那麼老實服從;同時也說明我們這顆心正需要收管,而你剛用此法就覺得收束,說明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只要堅持下去,很快它就會服貼很多了。還有要善於用心,如覺得太過束縛,可能是用心太急太猛所致,這就要放緩放鬆。反正用這句名號慢慢和它周旋,不怕它不老實;它再怎麼樣的不老實,既把此心交給阿彌陀佛,最終也必然乖乖回歸淨土。
11問:既想用十念記數攝心,還想記總數,以便知道自己一天究竟念了多少佛,好自我策勵,可有什麼辦法嗎?
答:這樣很好。可用一串一百零八粒的念珠,念十句撥一顆,一串即是一千,十串即是一萬;乘車、走路用此法極好。
12問:本願念佛人,都要用十念記數法嗎?
答:不必。僅供各人選擇。本願念佛最重要的是要信靠彌陀本願而不疑,雖是散心,念佛必生。
13問:法然上人《十念法要》說:
不顧妄念餘念,不謂散亂不淨,唯口稱名號。
若常稱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
散亂自靜,三業自調,願心自發。
故願生心少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散心增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妄念起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善心生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不淨之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清淨之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欠缺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具足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現起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成就時亦南無阿彌陀佛
此即決定往生之方便也,納於心腑莫忘失。
我覺得很受用,我就依法然上人的教示念佛,怎麼樣?
答:很好!《十念法要》確是念佛之金言,你能這樣安心而逢境遇緣一向念佛,決定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