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淨土宗概論》

  1. 第十章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報
  3. 第八章 本願稱名
  4. 第七章 作業行儀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8.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9.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10. 第一章 淨土宗義概說
  11. 前言.目錄

貳、《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1. 《阿彌陀經》要義(十六)
  2. 《阿彌陀經》要義(十五)
  3. 《阿彌陀經》要義(十四)
  4. 《阿彌陀經》要義(十三)
  5. 《阿彌陀經》要義(十二)
  6. 《阿彌陀經》要義(十一)
  7. 《阿彌陀經》要義(十)
  8. 《阿彌陀經》要義(九)
  9. 《阿彌陀經》要義(八)
  10. 《阿彌陀經》要義(七)
  11. 《阿彌陀經》要義(六)
  12. 《阿彌陀經》要義(五)
  13. 《阿彌陀經》要義(四)
  14. 《阿彌陀經》要義(三)
  15. 《阿彌陀經》要義(二)
  16. 《阿彌陀經》要義(一)

參、《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三)
  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二)
  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一)
  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
  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九)
  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八)
  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七)
  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六)
  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五)
  1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四)
  1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1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1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一)
  1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1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九)
  1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八)
  1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七)
  1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1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五)
  2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四)
  2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三)
  2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2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一)
  2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
  2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九)
  2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八)
  2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2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六)
  2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五)
  3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四)
  3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三)
  3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二)
  3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一)
  3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
  3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九)
  3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八)
  3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六)
  3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五)
  4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
  41. 《阿彌陀經講義》講義(三)
  4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
  4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一)

肆、《往生論》講義

  1. 《往生論》研究
  2. 《往生論》要義
  3.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4.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伍、《往生論註》講義  

  1. 再讀《往生論註》有感
  2.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3. 現生不退論
  4. 平生業成論
  5. 佛身佛土論
  6. 凡夫論
  7. 稱名論
  8. 易行論
  9. 願力論
  10. 真實功德之垂救
  11. 一線四點
  12. 淨土宗第一奇書
  13. 曇鸞大師之教判思想

陸、其他

  1. 阿彌陀佛的救度(中英對照)
  2. 《觀經疏》四重判
  3. 《阿彌陀經》「三段要文」之經證、祖釋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第三篇    正宗分

第二章    勸念佛往生

第二項    勸念佛願生

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文科】

       說明念佛往生一段分為四項,此文是第二項,即勸眾生發願往生。

 

【譯解】

       舍利弗啊!眾生聽到極樂國土、阿彌陀佛以及聖眾的功德,都應當發願求生阿彌陀佛國!

       為什麼呢?因為往生阿彌陀佛國,就能夠加入一生補處菩薩這樣的上善之人的行列。

 

【辯義】

1. 釋尊心聲

       這是釋尊在本經當中第一次勸眾生願生彼國。

 

       其實,勸生彼國是釋尊心中久久蘊藏的慈悲,為釋尊出世之本懷,教化之終極。

 

       釋尊無問自說此經,目的正在於此。

 

       經文一開始,直指西方,目的也在於此。

 

       接下來讚歎極樂莊嚴,再三強調「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發起我們嚮往欣慕的心,目的也在於此。

 

       接下來讚歎阿彌陀佛「光照十方無所障礙,壽及人民無量無邊」,發起我們依靠歸命的心,目的也在於此。

 

       接下來讚歎極樂聖眾,說明十劫以來已往生者無量無邊,皆不退轉,速疾成佛,汝今往生,亦皆如是;發起我們效仿隨學的心。這時,釋尊才完全吐露出他的心聲,勸我們去往生,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2. 何等眾生應當願生?

若正苦,當願生,眾苦頓息故。
若正樂,當願生,受樂無間故。
若有罪,當願生,無三惡道故。
若有福,當願生,福善無邊故。

 

小乘人,當願生,證發大心故。
大乘人,當願生,上供下化故。
懈倦人,當願生,自然不退故。
精進人,當願生,速成正覺故。

 

願好衣,當願生,天衣妙服故
願好食,當願生,三昧為食故。
願好住,當願生,樓閣如意故。
願好行,當願生,乘空無礙故。

 

欲好風,當願生,德風增道故。
欲好水,當願生,德水悅神故。
欲好空,當願生,廣大莊嚴故。
欲好居,當願生,清淨無染故。

 

求相好,當願生,端嚴無比故。
求健康,當願生,金剛不壞故。
求富貴,當願生,大富大貴故。
求名利,當願生,大名大利故。
求長壽,當願生,壽命無量故。
求智慧,當願生,智慧無邊故。
求眷屬,當願生,眷屬永聚故。

 

愛處眾,當願生,海眾無邊故。
愛閑寂,當願生,心常寂定故。
愛出遊,當願生,神遊十方故。
愛娛樂,當願生,妙樂無窮故。

 

看電視,當願生,影現十方故。
用手機,當願生,他心遍知故。
上網路,當願生,法界一心故。
玩遊戲,當願生,遊戲神通故。

 

眼見色,當願生,妙色無窮故。
耳聞聲,當願生,音聲第一故。
鼻嗅香,當願生,香熏十方故。
舌嘗味,當願生,果實自然故。
身覺觸,當願生,觸光心喜故。

 

一切人,當願生,無不滿足故。
一切時,當願生,無不適意故。

 

 

3. 何故聞者應當願生?

       如法聞者,皆應願生。知好歹故,順本性故,順佛心故,順佛願故,順佛語故,最為應當。

 

       如不願生,為不知好歹,違逆自性,背於諸佛,最不應當。

 

       阿彌陀佛成就極樂淨土,無量清淨,備極莊嚴,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端為安置我等,只盼眾生願生,佛即歡喜;今有聞者,而不願生,甘處此五濁惡世,豈知好歹,豈是應當。

 

       阿彌陀佛成就無量光壽,大慈大悲,大願大力,無所障礙,專為救拔我等,只要眾生願意,佛即攝受;今有聞者,而不願佛救,偏欲自力修行,遲滯險途,豈知好歹,豈是應當。

 

       無量菩薩聖眾,不請來作勝友,主動邀我同遊法界,同覲諸佛,同化眾生,而皆在彼翹首相候,只等眾生答應,皆悉遙加;今有聞者,而不願生,寧與三惡為伴,豈知好歹,豈是應當。

 

 

4. 問:聽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只要心淨則土淨,又何必求生西方呢?

答:《龍舒淨土文》:

       彼西方淨土,無貪無戀,無瞋無癡。吾心能無貪無戀、無瞋無癡乎?

 

       彼西方淨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靜則靜,欲去則去。吾思衣而無衣,則寒惱其心;思食而無食,則饑惱其心;欲靜而不得靜,則群動惱其心;欲去而不得去,則係累惱其心。是所謂「唯心淨土」者,誠不易到也。

 

       彼阿彌陀佛,福重山海,力挈天地,變地獄為蓮花,易於反掌;觀無盡之世界,如在目前。吾之福力,尚不能自為,常恐宿業深重,墜於地獄,況乃變作蓮花乎?隔壁之事,猶不能知,況乃見無盡世界乎?是所謂「自性阿彌」者,誠不易到也。

 

       然則吾心可以為淨土,而猝未能為淨土;吾性可以為阿彌,而猝未能為阿彌,烏得忽淨土而不修,捨阿彌而不欲見乎……《大阿彌陀經》云:「十方有無量菩薩,往生阿彌陀佛國。」彼菩薩尚欲往生,我何人哉,不欲生彼?是果勝於諸菩薩乎?由此言之,「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者,大而不要,高而不切,修未到者,誤人多矣。不若腳踏實地,持誦修行,則人人必生淨土,徑脫輪迴。與虛言無實者,天地相遠矣。

 

般舟讚:

不得信受他人語,但令心淨此皆淨。
若道此同諸佛國,何因六道同生死。

 

5. 求生淨土是否心外求法?

安樂集:

若攝緣從本,即是心外無法;若分二諦明義,淨土無妨是心外法也。

 

靈峰宗論:

問曰:但念他佛,得非心外取境耶?

 

答曰:圓人熾然但念他佛,了知他佛不離自心。權乘縱未了達自心,究竟心外決無別佛。故此念佛三昧,若迷若悟,皆可共遵。迷者遵之,則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悟者遵之,則自他不二,始覺合本矣。名為三昧中王,不亦宜乎!

 

 

6. 上善與下善

       善有人天善、羅漢善、菩薩善、佛善。重重比較,後後稱上善,前前稱下善。本經所說「上善」,不是此世人天五戒十善的善,也不是阿羅漢的善,也不是一般菩薩因地之善,而是阿彌陀佛果地名號無量光壽之善,能使往生之人直入不退轉地,悉皆一生補處、決定成佛,所以獨稱「上善」。

 

       要解:

羅漢菩薩,但可云善人。唯補處居因位之極,故云上。
此據相位。若據內證,極樂羅漢、菩薩、人民,皆懷佛德,亦皆可稱上善人。

 

 

7. 念佛即是上善人

       已生極樂,固然稱為「上善人」。這個世界的凡夫,甚至連五戒十善都修不來,但是因為稱名善根同佛,光壽與佛無異,同樣也可稱做「上善人」。因中已經是上善人之故,往生之後,才能與諸大菩薩上善之人俱會一處。

 

       觀經: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疏: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
專念彌陀名者,即觀音、勢至,常隨影護,亦如親友知識。

 

       註:

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乎法界皆為兄弟。

 

       本性惡劣的凡夫,稱念佛名的緣故,現蒙五種嘉譽,二聖為勝友,法界稱兄弟,往生彼土與諸菩薩攜手共行,實在是榮幸之至。

 

 

8. 「上善一處」與「輩品差別」

       就往生後之情形,大觀二經,皆說有輩品差別;唯本經不說輩品,而說下凡眾生往生與一生補處菩薩「俱會一處」。一者,無二,無別。同一處所,同一集會,同一境界,同一受用,同一清淨,同一真如;同因同果,同去同來,平等平等,純一無雜妙真如境,故名一處。

 

       註:

       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

 

       法事讚:

       極樂無為涅槃界。

 

       為何有此二說呢?

 

       這是因為往生的因行顯說有「諸行」、「念佛」二種不同的緣故。諸行萬差,功德不等,隨功德大小,存往生高下,三輩九品文所說在此;念佛平等一如,同稱彌陀名號,同乘彌陀願力,因等果等,本經所說在此。

 

       淨土三經中,只要是正直說念佛的地方,都不存在品位,如《無量壽經》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成就文、付囑彌勒文,《觀經》付囑文,本經文等;隨附諸行的地方,才說輩品。故知,念佛往生無輩品,輩品依諸行方便而立。

 

       有義,念佛往生也有輩品:

 

       一由念佛多少。《觀念法門》以日別佛號三萬聲為上品上生。

       二由工夫深淺。《要解》「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三由信疑差別。《大經》信者化生,疑者胎生。知隨信疑深淺,有花開早晚。

       四由功德大小。《大經》三輩。

       五由罪業輕重。《觀經》下三品。

 

       若欲會通,可謂皆方便說,非真實義。一、二勸進念佛,三勸深信,四、五隨附諸行,亦通勸善誡惡,抑止方便。

 

       問:善導大師依《觀經》明凡夫入報之義,《觀經》即說九品,是報土存輩品之據,何說報土無輩品?

       答:《觀經》說相,由方便入真實,故說品位。然報土圓融,為顯普賢行德,無品而品,品而無品,非隔歷不融者也。如全水成波,全波為水。波相不同,水體是一。

 

 

       問:無輩品是何等境?

       答:無輩品即是平等之境,平等之境即是佛境。如江水不平,入海即平;菩薩因位有差別,佛果位即平等。

 

       論:

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
等者,平等一相。

 

 

9. 要解釋俱會一處

俱會一處,猶言凡聖同居。


尋常由實聖過去有漏業,權聖大慈悲願,故凡夫得與聖人同居。至實聖灰身,權聖機盡,便升沉碩異,苦樂懸殊。乃暫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又佛世聖人縱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


今同以無漏不思議業,感生俱會一處為師友,如壎如篪,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是則下凡眾生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若謂是凡夫,卻不歷異生,必補佛職,與觀音、勢至無別。若謂是一生補處,卻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覺菩薩。此皆教網所不能收,剎網所不能例。
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

 

       1) 極樂同居與十方同居之異

① 聖來凡居--凡往聖居

② 暫時同居--究竟同居

③ 聖人稀少--聖人遍滿

④ 作辦迥異--作辦相同

⑤ 升沉碩異--同登妙覺

⑥ 苦樂懸殊--圓受諸樂

⑦ 普通教相--特別教相

 

       2) 與導師判釋異同

① 人異:凡夫--聖人。
阿鞞跋致即無生。
淨土之中一切聖人,皆以無漏為體,大悲為用。
凡情聖見,二皆不生。

② 土異:同居--報土。

③ 因同:無漏不思議業--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念佛正定業、同因同行。

④ 果同:同盡無明,同登妙覺--至菩提。

⑤ 超同: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念念時中常證悟,十地願行自然成。

⑥ 釋意同:顯極樂超勝,凡夫易生。

⑦ 入手異:權借天臺教相,凡故易往,聖故超證--直顯淨土教相,本願稱名,凡夫入報。

皆是妙釋,各逗機宜,自分隱顯曲直。

 

 

10. 要解釋應當願生

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
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
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
具此深信,方能發於大願。
文中應當二字,即指深信。
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
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
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
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
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
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
大本《阿彌陀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

 

1) 了此--

下凡眾生,例登補處。不歷異生,必補佛職。
凡夫入報。

 

2) 信願力,方能信持名--

不信願力,即不能信持名。
由彌陀願力起信,非自力工夫起信。
本願稱名。他力稱名。

 

3) 信持名,方能信心性--

不信持名,即不能信心性。悟後若不念佛,管保老兄未悟。
信持名即是信心性。愚蒙念佛,暗合道妙。

 

4) 願力-持名-心性--究竟覺-始覺-本覺。從果向因。

 

5) 願生彼國,即是大願。

 

6) 信願即是淨土菩提心。大經三信。觀經三心。

 

7) 信願持名乃為正行。

若無信願,或求人天福報,或求開悟,或加種種疑雜,皆非正行。
五正行,約行體明五種,各示「一心專」。
信願持名,即一心專念。信願極,自專。不專者,信願有虧。
信願歸於持名。信佛力、信持名、願往生,而一向稱名。

 

8) 有信願,無工夫,決得生。

無信願,有工夫,不得生。
一仗佛力,一仗自力,不可並論。

 

9) 願生淨土,必得菩提,稱菩提願。

菩提心有二:修諸功德菩提心,一向專念菩提心。

 

 

11. 法事讚

       1) 勸厭苦

願往生,願往生。
釋迦如來告身子,即是普告苦眾生。
娑婆六道非安處,冥冥長夜暗中行。
聖化同居不相識,動生瞋毒鬥無明。
為此無明繫六道,愛憎高下何時平。
既無善業排生死,由貪造罪未心驚。
犯此人皮裹驢骨,三塗自入不須爭。
我等聞之心髓痛,誓願頓捨世間榮。
普願回心生淨土,手執香華常供養。

 

① 欲勸願生,先勸厭苦。

② 舍利弗為苦眾生之代表。

③ 經言「眾生生者」,「眾生聞者」,是何眾生?通含凡聖善惡,別以罪苦為先,故出十句明罪苦機相。不退補處,上善一處,皆為此輩。

④ 《讚》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合屬此段,故知十句即釋其相。實是我等自畫像。人皮驢骨:《疏》或有人三種無分者,名作著人皮畜生,非名人也。自入不須爭。自己、自動、自然。爭搶、爭辯。

⑤ 此土凡聖同居,極樂無為涅槃。

 

       2) 讚當文

願往生,願往生。
娑婆極苦非生處,極樂無為實是精。
九品俱回得不退,阿鞞跋致即無生。
非直初生無限極,十地以下劫難窮。
如此大海塵恒沙,有緣到者入其中。
四種威儀常見佛,行來進止駕神通。
六識縱橫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普勸同生善知識,專心專注往西方。
眾等回心皆願往,手執香華常供養。

 

① 非安處,偏造罪不心驚;非生處,偏自入不須爭。

② 以九品合此眾生,故知所謂善男女,通含九品善惡。
般舟讚:十方如來舒舌證,定判九品得還歸。
本機九品,回皆不退。回者,三心中之迴向發願心,攝前二心。經文之願生心。

③ 無生,涅槃異名。同一無生,別顯差相。

④ 有緣。不擇機,但念佛,即有緣。三緣。五緣。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⑤ 罪苦眾生何能入上善一處?何能即證無生?何能一生成佛?有緣故。有緣無事不可。
乃彼佛大願業力之增上緣 ,非眾生自力之少善根福德因緣。

⑥ 入上善一處之利益,四句。

⑦ 結勸願生。專心專注。專復專。專念佛。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