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淨土宗概論》

  1. 第十章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報
  3. 第八章 本願稱名
  4. 第七章 作業行儀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8.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9.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10. 第一章 淨土宗義概說
  11. 前言.目錄

貳、《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1. 《阿彌陀經》要義(十六)
  2. 《阿彌陀經》要義(十五)
  3. 《阿彌陀經》要義(十四)
  4. 《阿彌陀經》要義(十三)
  5. 《阿彌陀經》要義(十二)
  6. 《阿彌陀經》要義(十一)
  7. 《阿彌陀經》要義(十)
  8. 《阿彌陀經》要義(九)
  9. 《阿彌陀經》要義(八)
  10. 《阿彌陀經》要義(七)
  11. 《阿彌陀經》要義(六)
  12. 《阿彌陀經》要義(五)
  13. 《阿彌陀經》要義(四)
  14. 《阿彌陀經》要義(三)
  15. 《阿彌陀經》要義(二)
  16. 《阿彌陀經》要義(一)

參、《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三)
  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二)
  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一)
  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
  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九)
  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八)
  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七)
  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六)
  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五)
  1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四)
  1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1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1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一)
  1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1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九)
  1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八)
  1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七)
  1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1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五)
  2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四)
  2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三)
  2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2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一)
  2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
  2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九)
  2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八)
  2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2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六)
  2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五)
  3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四)
  3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三)
  3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二)
  3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一)
  3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
  3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九)
  3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八)
  3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六)
  3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五)
  4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
  41. 《阿彌陀經講義》講義(三)
  4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
  4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一)

肆、《往生論》講義

  1. 《往生論》研究
  2. 《往生論》要義
  3.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4.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伍、《往生論註》講義  

  1. 再讀《往生論註》有感
  2.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3. 現生不退論
  4. 平生業成論
  5. 佛身佛土論
  6. 凡夫論
  7. 稱名論
  8. 易行論
  9. 願力論
  10. 真實功德之垂救
  11. 一線四點
  12. 淨土宗第一奇書
  13. 曇鸞大師之教判思想

陸、其他

  1. 阿彌陀佛的救度(中英對照)
  2. 《觀經疏》四重判
  3. 《阿彌陀經》「三段要文」之經證、祖釋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第五章 安心

第一節    安心之意義

       安心,為淨業行人持心之相狀。「安」是安放、安住,「心」即心念,「安心」即是將心念安住一處。眾生行為之善惡邪正,結果之苦樂升沉,無不受心之導引,由持心所決定。心安住於善,則引生善行樂果;心安住於惡,則引生惡行苦果。故知安心為萬行之本源、行者之至要。

 

       安心有重重:

       一切法中有善,有惡,而安心於善;

       善法中有世善[1],有出世善[2],而安心於出世善;

       出世善中有大乘,有小乘,而安心於大乘;

       大乘中有穢土[3]不退,有淨土不退,而安心於往生淨土不退;

       往生淨土中有十方,有西方,而安心於西方;

       往生西方行法中,有諸行[4],有念佛,而安心於念佛;

       念佛中,有仗佛本願力,有仗自修持力,而安心於仗佛本願力。

 

       要之,心住彌陀本願救度,一向稱名願往生,亦即「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此為淨土宗行人之安心。

 

  

 

第二節    總安心

       淨土宗有「總」「別」兩種安心。

       總安心即是總體上歸心彌陀、欣慕極樂,還沒有引生具體的修行。

       在此之上,具伴行業,也就是具備所求、所歸、去行三方面,即為別安心。

       安心、起行相對時,安心即指別安心,亦即「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之三心。

       總安心有二:一、菩提心;二、厭欣心。

 

 

一、菩提心

 

       菩提心,即是願成佛之心,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譯作無上道心。此中別分「菩提心願」與「菩提心行」。「菩提心願」即度、斷、學、證之四弘誓願[5]。「菩提心行」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六度萬行。

 

       淨土法門,本為凡夫,歷劫六度萬行是難行道,凡夫不堪,故求生淨土,以期往生之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故淨土門之菩提心即指「菩提心願」,即是願共一切眾生同離穢土,同生淨土,同學法門,同成佛道。此為淨土門之四弘誓願。

 

       單就菩提心,可以是安心,也可以是起行。如《觀經》上品下生以菩提心為行者所受之法,即是起行。今所說菩提心,近願往生,遠期佛果,屬於安心,稱總安心。

 

  

 

二、厭欣心

 

       厭欣心即是厭離穢土,欣求淨土。由厭離此現實世界之多有缺陷、虛偽不實,而欣慕極樂世界之真實清淨,而起菩提心及三心,故厭欣心為三心及菩提心之基礎。三心必定具足厭欣心,而厭欣心未必具足三心。三心包含面狹,厭欣心包含面廣。雖欣慕淨土也可能有不真實心、疑心、不迴向心,故厭欣心沒有超出總安心之範圍。

 

       厭與欣必須同時具備,譬如舟行,須先解纜繩,後加櫓槳。欣而無厭,如徒搖櫓槳而未解纜繩;厭而無欣,如雖解纜繩而拱手旁觀,不搖櫓槳。互缺其一,其事不成。

 

       厭欣心實為三心之基礎。如同建樓,欲三心堅固,必須打好厭欣心之基礎。

 

第三節    別安心

       別安心即是三心。三心即:一、至誠心;二、深心;三、迴向發願心。

 

       此三心為念佛行者之至要。能否往生,全看是否具足三心。具三心者,必得往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不像菩提心,下機行者雖不發菩提心,仍然可以往生;三心不然,不論機之上下、根之利鈍,皆必須具足三心。若不具足三心,無論如何萬行精進,都是徒然無功。故三心為願生極樂必不可少的最重要條件。

 

 

一、至誠心

 

       至誠心即真實心。此有二重:(一)心相;(二)心性。

 

(一)心相

 

       凡夫之習,多虛少實。心口各異,言念無實,即為虛假;心行一致,內外相符,即為真實。縱於餘事心多虛假,然於往生必須真實。內住願生之念,外勤三業修習,即是至誠心。亦即意住彌陀淨土,口稱彌陀佛名,身業合掌禮敬,三業所勤,專為往生,內外相應,是心真實,能得往生;內懷名利之思,外現賢善之相,是心虛假,必不能生。

 

(二)心性

 

       凡夫一向無有真實,貪瞋邪偽、惡性難侵,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之業。

 

       然阿彌陀佛絕對清淨,絕對真實,乃至因中行菩薩行時,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無不真實。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

 

       故若憑凡夫心行,縱然苦勵身心,急走急作,如炙頭燃,以性不離貪瞋故,眾名雜毒之善。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必不得生。

 

       若捨己歸佛,捨假取真,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必得往生。

 

       平生之時,此人具不具真實心,僅觀外表難知,及至臨終,金礫立判,具真實心者決定往生,虛假雜毒之人不得往生。

 

       故為對治虛假心,而說真實心。然則願生行人,必須捨己歸佛,內外相應,即名真實心。

 

       此真實心有兩種,自利真實及利他真實。行者自身具至誠心為自利真實,教他具真實心即是利他真實。自利真實心為願生行人所必須;利他真實心並非人人所必須,而是就行者之機,有人具有,有人不具有。

 

 

二、深心

 

       深心即是深信之心。

       所信內容有二:(一)信機;(二)信法。合稱「機法兩種深信」。

 

(一)信機

       即深信自身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也就是信自身之無力,以自力不可能出離生死。

 

       此為淨土教特有的信仰,因信我身之無力,方能通身放下、徹底靠倒而深信阿彌陀佛的願力。

 

(二)信法

       即深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已經成就,專為我等罪惡凡夫、無出離緣者作出離強緣,因而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因依佛力,達成往生,故即是信佛願力不可思議。

 

       眾生根機千差萬別,如其面貌各異,信心也有淺深。究竟是依什麼標準說為深心呢?善導大師《觀經疏》列舉四種妨難、破壞淨土教之人,若逢此「四重難破」之人,而往生淨土之信心不受破壞,即是具足深心之人;反之為不具足深心,由此可知信心之深淺。

 

       第一重為別解別行、異學異見之人,亦即聖道門行人,而加妨難破壞。現世所見不信念佛往生,而加種種非議之人皆是。

 

       第二重為大乘地前三賢[6]及小乘羅漢、辟支[7]聖人等,而加難破。

 

       第三重為大乘高位菩薩,初地[8]乃至十地[9]等,而加批難。

 

       第四重為圓滿無上覺者,報佛化佛等論難。       

 

       亦即初從凡夫,至二乘[10]聖人,至高位菩薩,直到諸佛,皆異口同聲說「具足煩惱凡夫,罪障滿身,但只念佛,不可能往生真實清淨報土」,雖聞此語,凡夫決定往生之信心不受動亂,而更增長堅固往生信心。由此可知,此人具足深心。反之,遇到妨難破壞,心即動亂,疑不得生,即不具足深心。

 

       但第二、三、四重難破,事實上並不存在,只是為堅固信心、對治狐疑所假設。

 

       疑有疑法與疑自。疑法者,即疑念佛之法,以為不能達成往生。如:「念佛僅有六字,三尺童子皆能。然凡夫往生高妙極樂之一大事,怎麼可能靠如此容易之念佛即能達成?」疑自者,雖信念佛法門及佛本願,但認為自身是罪業凡夫,毫不足取,故雖念佛,恐怕難以往生。

 

       為對治疑自與疑法二種疑心,而說機法兩種深信。

 

       如何建立深信?有二:(一)就人立信;(二)就行立信。

 

(一)就人立信

       「罪障凡夫稱名定生」,非是等閒人所說,而是釋迦無上覺者、滿足大悲人所說;又非釋迦一佛所說,一一諸佛悉皆同證同說。

 

       既是佛說,不為一切因人[11]言辭之所破壞,故能建立自心,不為他動。

 

(二)就行立信

       往生行有多種,雜行、正行、念佛,一一迴向皆得往生。其中念佛一行為正定業,是阿彌陀佛本願所選擇之行。專稱佛名,為順彼佛本願,乘佛願力,定得往生,實是最極真實之法,無可懷疑。

 

三、迴向發願心

       以過去今生,自作、隨喜等一切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稱作迴向發願心。

 

       「回」者,回轉;「向」者,趨向。本來修諸善根功德一一皆有感果功能,現在全部回轉而趨向求生極樂,稱作迴向。

 

       一般來說,挾帶善根求願往生之「挾善趨求」,稱為迴向心;直願往生之「直爾趨求」,稱為發願心。五念門即開此為作願、迴向二門,今則合為一心,稱迴向發願心。

 

       但專修念佛行者,並非於念佛之外別修雜行以迴向,乃是迴向專修念佛之前所作善根。因既專修念佛,點滴之善皆納入念佛一體,念佛之外不見餘善之相故。又不僅自作善根迴向,也隨喜他善以迴向。所謂隨喜他善,並非自己能作之善故意怠慢而不作、能施之財故意愛吝而不施,只是限於條件不能自作善根時,見他人修種種善,從內心深生歡喜認同,視如己作。若見他善隨喜,與自作善根無異。

 

       迴向又有「往相」與「還相」(詳見下章《五念門》下所述),為自身往生所修善根迴向,稱為往相迴向;回願往生淨土之後,還來穢土教化有緣,稱為還相迴向。

 

       總之,迴向發願心為切願往生、相續不退之心。

 

       以上三心,經文雖有「一者、二者、三者」之言,並非各各獨立、有三種不同之心,而是歸佛願生之一心從不同側面的表述。為明此願生心之真實無偽,而說至誠心,為明此願生心之決定不動,而說深心。

 

       欲達成任何事,首先心必須真實,不能虛假,故先說至誠心;初心雖真實,若為他人破壞動亂,也不能達成目的,故次說決定深心;此真實決定心,是何趨向?故次說迴向發願心。亦即:最初一念,捨己歸佛,內外相應,說為至誠心;即此真心,決定不動,轉名深心;即此真實決定之心,相續趨向淨土,轉名迴向發願心。《觀經疏》釋言「決定(深心)真實心(至誠心)中迴向願(迴向發願心)」,故三心只是歸佛願生之一心,前則趨後,後必攝前。

 

       此歸佛願生之一心,約其體性,真實無偽,說為真實心;約其相狀,決定不動,說為深心;約其力用,相續願生,畢命為期,說為迴向發願心。

 

       為對治虛假心,而說真實心;為對治疑心,而說深心;為對治不回願心,而說迴向發願心。

 

       又此三心,一一可從佛及眾生兩方面來說明。先由佛心真實、決定、發願迴向功德給罪障凡夫,欲救一切眾生往生彼國;凡夫歸佛,即凡心而佛心,故說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從眾生來說,有橫具三心、豎具三心。橫即不經次第,同時頓具三心;豎即有次第,先具真心,次具深心,次具迴向發願心。

 

       又有智具三心、行具三心。由智慧理解三心文句意義,而發三心,稱為智具三心;不知三心之文,不明三心之意,一向念佛之中,自然具足三心,為行具三心。

 

       一旦具足三心,自然不退,佛慈迴向故,佛力住持故,佛光攝取故,生佛一體故,諸佛護念故。善導大師說「蒙光觸者心不退」「心若金剛」。若中途退轉,可知當初即未具三心。

 

     善導大師釋「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言: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歸命」即是至誠心、深心,「發願迴向」即是迴向發願心。能歸能願,即是「南無」,所歸所願,即是「阿彌陀佛」,能所一體,三心全體是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三心即是名號故,經言「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又一向稱名之人,自然具足三心。所言「就行立信」,非就餘行立信,而是就阿彌陀佛之行,立必得往生之信。

 

       三心為自利利他之大乘心,通攝念佛、諸行。然念佛是彌陀本願之行故,六字之行體,本來真實清淨,不為凡夫貪瞋所染,以斯義故,必得往生。諸行非本願行,為凡夫貪瞋所染,為雜毒之善、虛假之行,本不可得生真實清淨報土,然若具足三心修之,亦得往生。此因三心以名號為體,三心即是念佛心,由此三心攝諸行歸於念佛,原本微少雜毒之善,轉為清淨廣大功德,故得往生。猶如附水靈河,久旱不竭;滴水入海,同一深廣。故知諸行往生,非諸行之功,而是由三心攝歸念佛,成六字體內功德之故,如善導大師釋言「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彌陀名號得生」「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故知:三心乃是往生之秘鑰,名號實為除毒之神丹。

 

       要之,心思阿彌陀佛之救度,口稱阿彌陀佛之名號,是為三心具足,往生大事成辦。

 

 

       名詞註解:

       [1] 世善 或稱世福,即世間的善福業,雖能導致樂果,但仍為生死之法。

       [2] 出世善 出離世間生死之法。

       [3] 穢土 穢惡的國土,有三途五濁等穢惡。

       [4] 諸行 此處指念佛以外的各種善行。

       [5] 四弘誓願 三世諸佛的總願、通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6] 三賢 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諸位菩薩,雖斷見思惑,尚有塵沙無明惑在,未入十地聖位,所以只稱為「三賢」或「地前菩薩」。

       [7] 辟支 辟支佛,即緣覺。

       [8] 初地 十地菩薩中的第一地——歡喜地。初地菩薩智同佛智,理齊佛理,徹見大道,盡佛境界,而得法喜。

       [9] 十地 菩薩第十地——法雲地。大慈如雲,普能陰覆,雖施作利潤,而本寂不動。

       [10] 二乘 聲聞乘與緣覺乘。

       [11] 因人 因位之人,未到佛果以前修行者之總稱。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