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第一節 相承論釋之意義
「相承」又稱法脈相承,指一宗一派教法的遞相承接,如生命體之血脈運行,同源,同質,始終一貫。
「論」為菩薩所造,「釋」為祖師所解。論與釋共同解釋正依經典。
雖有淨土三經,但各自解釋不同,或說為凡,或說為聖;或判報土,或判化土[1];或重觀佛,或重念佛。若無相承,則學者終無所依。故依相承,建立正宗。
相承一般表述為兩方面:一、人相承,也稱相承祖師系譜;二、法相承,即相承祖師有關論著。
人以傳法,法由人顯,二者不離。
淨土宗的創立,以印度龍樹、天親菩薩,中國曇鸞、道綽、善導大師共五位祖師相關論釋為相承,而一般習知的中國淨土宗十三祖[2]系譜,以「功高德盛」為立祖原則,在法義上並無相承關係。
第二節 相承論藏
一、《易行品》一卷
《易行品》為龍樹菩薩所撰述之《十住毗婆沙論》第九品,晉安帝義熙八年(公元412年)鳩摩羅什三藏法師譯。
《易行品》的主旨,在引導通途[3]大乘行者捨難取易,歸入彌陀本願稱名。其目標是菩薩道之「現生不退」,方法是「執持稱名號」。
全品由兩重問答組成,第一重問答從佛法無量門中決出易行道,第二重問答從諸佛菩薩易行中突出彌陀之易行。
作為淨土門尊崇的第一部祖典,其對於淨土門的貢獻是根本性、方向性的,主要體現在兩點:
(一)難易二道判——此為歷代淨家教判之根底;
(二)本願稱名釋——即對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的簡略解釋。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
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應憶念。
此釋揭示淨土門教理的根本核心在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即稱此願為「本願」,此本願所誓在「稱名」。由此,「本願稱名」成為淨土門教理展開的根本基礎。離開彌陀本願稱名,即無淨土法門,也無淨土宗。
龍樹菩薩另有《十二禮》一卷,為專門禮讚阿彌陀佛之七言偈,甚受淨業行人的喜愛。
二、《往生論》一卷
《往生論》,天親菩薩所造,全稱《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又稱《淨土論》,或《無量壽經論》,後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菩提留支三藏法師譯。
本論的主旨,在以身示範五念門行,勸導一切眾生共同往生彌陀佛國。
五念門即:一、禮拜門;二、讚歎門;三、觀察門;四、作願門;五、迴向門。
全論由「偈頌」及解釋偈頌的「長行」兩部分組成,以《無量壽經》為主,總攝淨土三經要義,為三經通申之論。
本論對淨土門建設最重要的貢獻有兩點:
(一)確立行道者的目標——願生彌陀淨土,速疾成佛;
(二)確立往生淨土的方法——五念門。
觀察門為觀察國土、佛、菩薩二十九種莊嚴而起「信」,作願門為「願」,讚歎門為稱名之「行」,故五念門涵蓋「信願行」。
解門之要,在觀察門之「觀佛本願力」;行門之要,在讚歎門之「稱彼如來名」,故五念門濃縮即是「本願稱名」。
可知《往生論》為繼承《易行品》彌陀本願稱名之骨髓,而在目標上,將一般大乘佛法之此土不退,推進為彼土往生、速疾成佛;在方法上,將單一稱名加以系統理論化,豐富擴展為五念門。「願生」為對外的目標宣示,「五念」為對內的行業規範。由此淨土教門從普通大乘法門之發菩提心(目標)、六度萬行(方法)之中迥然獨立而超出。
第三節 相承釋文
一、《往生論註》二卷
《往生論註》,簡稱《論註》或《註論》,北魏曇鸞大師著,為註解天親菩薩《往生論》之書。
《往生論註》的主旨,在揭示彌陀本願力之增上緣[4],勸導一切眾生乘佛願力,往生淨土。
全註二卷,上卷解釋偈頌,明其五念;下卷解釋長行,分為十章。自開章之「自他二力判」,至結論之「核求其本釋」,始終以「佛本願力」為主線,貫穿全註。
《往生論註》對淨土宗建設的重大貢獻,在於全面、系統地顯明「彌陀本願力」,穩固奠定淨土教之理論基礎。其最後結論:
問曰:有何因緣,言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曰:《論》言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然核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
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何以言之?
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
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
接下來分別列舉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證明: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一證);住正定聚,必至滅度,無諸回復之難(二證);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三證)。因此橫超三界,速得成佛,廣度眾生。此成為有名的「三願的證」,顯明淨土門之此土往生(第十八願)、彼土成佛(第十一願)、還度眾生(第二十二願),若凡若聖,若因若果,若往若還,自利、利他,皆完全依靠阿彌陀如來本願力。
從淨土宗教理發展階段來說,《往生論註》綜合了龍樹菩薩「稱名易行」,與天親菩薩「五念門往生」的思想,將二者融為一體,而探求其背後的根本原理,在阿彌陀佛本願力。也就是:依佛本願力,稱名易得生。
簡言之,《易行品》首先明「稱名」,回答「是什麼」,此為易行之相,屬方法論;《往生論》進一步明「往生速成佛」,回答「要如何」,此為易行之用,屬目標論;《往生論註》更明「佛本願力」,回答「為什麼」,此為易行之體,屬本體論。三者相融相攝,一體不分。
由此《往生論註》,中印兩土之淨教思想豁然貫通,渾然一體;淨土一宗之教相判釋、正依經典、相承論釋涵蓋無餘,淨土宗呈現雛形。
相承祖師 |
相承論釋 |
主要貢獻 |
教相判釋 |
印度龍樹菩薩 |
易行品 |
執持稱名號—方法 |
易行道之相 |
印度天親菩薩 |
往生論 |
願生速成佛—目標 |
易行道之用 |
中國曇鸞大師 |
往生論註 |
彌陀本願力—原理 |
易行道之體 |
二、《讚阿彌陀佛偈》一卷
《讚阿彌陀佛偈》,曇鸞大師著,依《無量壽經》,以七言偈的形式歌歎阿彌陀佛依正二報之德,並述稱名得生之義。
全偈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冠頭,由五十首共三百九十句讚文及五十一禮拜組成,是仿照龍樹菩薩《十二禮》、天親菩薩《願生偈》特別所作的讚歌。
《往生論註》為廣釋論義、勸他往生為主,文理精絕,睿智無方;此讚偈為總攝經義,表白一心歸命願生之自督,品高詞美,至情感人。
三、《安樂集》二卷
《安樂集》,唐道綽大師著,全二卷,共十二大門,內容為綜述《觀經》要義,廣集諸經論釋,勸生安樂。
本集主旨在「約時被機,勸歸淨土」,就末法之時、造罪之機,而勸導必須信受彌陀救度,求生彌陀淨土。
本集對淨土門建設的重大貢獻,在於聖淨二門之教判。
此教判順時契機地指出,末法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顯明淨土教善契時機的優越性、當機興起的必然性、未來常盛的永續性,而成為淨土門開宗立教之先聲。
至於淨土門的內容,正是承續龍樹菩薩以來「本願稱名,往生成佛」之根本義。
四、《觀經疏》四卷
善導大師留世的著作共有五部九卷,其中《觀經疏》一部四卷,為建立淨土門根本教理之作,稱為「本疏」,也稱「解義分」,屬於教門。其餘四部五卷,即《觀念法門》一卷、《法事讚》二卷、《往生禮讚》一卷、《般舟讚》一卷,皆附屬於「本疏」,確立淨土門的行業規範,稱為「具疏」或「行儀分」,屬於行門。亦即「本疏」述教相之安心,「具疏」述實踐之行儀,二者一體,相輔相成。由茲,教門、行門畢備,安心、起行無缺,淨土一宗確然建立。
對比五種正行,《觀經疏》主要在說稱名正定業,《法事讚》屬於讀誦正行,《觀念法門》屬於觀察正行,《往生禮讚》屬於禮拜正行,《般舟讚》屬於讚歎供養正行。
五部九卷 |
五種正行 |
《觀經疏》 |
稱名正定業 |
《法事讚》 |
讀誦正行 |
《觀念法門》 |
觀察正行 |
《往生禮讚》 |
禮拜正行 |
《般舟讚》 |
讚歎供養正行
|
《觀經疏》,唐善導大師著,為淨土宗開宗立教之根本教典。本疏為詳細解釋《觀經》之書,總四卷,一般稱為《觀經四帖疏》,具名《觀無量壽佛經疏》,也稱為《楷定疏》《證定疏》,又有稱為《觀經義》《觀經要義》《觀經義疏》等。由其名稱之多,可窺知此疏被引用之廣與尊崇之高。
《觀經疏》為總稱,其四卷各名為《觀經玄義分卷第一》《觀經序分義卷第二》《觀經正宗分定善義卷第三》《觀經正宗分散善義卷第四》,簡稱《玄義分》《序分義》《定善義》《散善義》。
其《玄義分》一卷,乃是在隨文解釋《觀經》之前,預先從總體上揭示《觀經》一部的根本義理;餘三卷皆為隨文解釋,《序分義》一卷解釋序分經文之義,《定善義》一卷解釋正宗分定善十三觀之文義,《散善義》一卷解釋正宗分九品及流通分之文義。
《觀經疏》的主旨,在楷定古今對《觀經》的錯解,廣開淨土門,使五乘齊入報土。其表述方式為「初明其二,終合為一」,以最初「要弘分判」為始,以最後「要弘廢立」為終,由此通貫全疏。即釋迦、彌陀二尊二教,終歸彌陀一尊一教;要弘二門,歸於弘願;念觀二宗,歸於念佛;正雜二行,歸於正行;正助二業,歸於正定業。
《觀經疏》對於淨土門建設的重要貢獻略有四點:
(一)要弘二門判
將淨土門分為定散二善迴向求生的「要門」,與專稱佛名直接往生的「弘願」,以要門為方便,導歸弘願。此種分判,為聖道門及世善行者開闢了轉入彌陀本願稱名的渠道,完善了淨土門的教理結構,強化了淨土門的攝化功能。
(二)正雜二行判
以與彌陀淨土直接相關的行業為正行,分為五種,即專讀誦淨土三經之「讀誦正行」,專觀察極樂莊嚴之「觀察正行」,專禮阿彌陀佛之「禮拜正行」,專稱彌陀佛名之「稱名正行」,專讚歎供養阿彌陀佛之「讚供正行」。
其餘一切行,本來與彌陀淨土無關,必須迴向求生才相關,故為「雜行」。
正行往生一定,雜行往生不定。
此正雜二行的分判,成為淨土行業的根本規範,如同金科玉律。
(三)正助二業判
五種正行中,第四「專稱彌陀佛名」為決定往生極樂之業——「正定業」,以順彼佛願故。其餘四種為「助業」。
由此正雜二行、正助二業的分判,彌陀本願稱名成為佛法一切行業之最高頂峰,「一向專稱」成為淨業行人的最高準則。
(四)凡入報土論
判彌陀是報佛,極樂是報土。凡夫稱名,乘佛願力,直入報土。
此為諸宗法門絕無,淨土一宗獨有。
「要弘二門判」楷定淨土之教在弘願,亦即本願;正雜二行判、正助二業判楷定淨土之行在稱名;「凡入報土論」楷定淨土之機為凡夫,淨土之益為直入報土。顯明一宗之機、教、行、益,確立淨土宗「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之根本義。
五、《觀念法門》一卷
《觀念法門》,全稱《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意為阿彌陀佛相好功德廣大如海,無有限量,或觀或念,皆有無限功德,簡稱《觀念法門》。
本書目的在引導好樂定心觀佛、念佛的行者,契入本願稱名;內容為別時行法,五種正行中別明觀察正行,助入稱名正定業。
本書大分為三:先於《三昧行相分》說明定心觀佛三昧及念佛三昧之實修儀則;次於《五緣功德分》說明念佛具有滅罪、護念、見佛、攝生、證生五種增上緣功德利益;最後總結勸導專稱佛名。
其中,《五緣功德分》內題《依經明五種增上緣義一卷》,尤其「攝生增上緣」的部分,在教理上最重要。
另外,本書說到臨終助念方法,以及說明念佛現世利益之滅罪、得護念、延年轉壽、不遭橫難等,對淨業行人有很大的影響。
六、《法事讚》二卷
《法事讚》題號有三種:上卷首題《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尾題《西方淨土法事讚》,下卷首尾皆題《安樂行道轉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簡稱《法事讚》或《淨土法事讚》,內容為教導轉讀《阿彌陀經》並繞行念佛之儀則,以此法事願求往生;為臨時行法,五種正行中別明讀誦正行,助入稱名正定業。
全書三分:前行法分,正轉經分,後行法分。以正轉經分為主,將《阿彌陀經》分為十七段,每段附加讚文,以解釋經文之義,歷來備受重視。如解釋「生因段」經文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此即是廣為傳誦的「稱名入報之偈」。以極樂是無為涅槃的境界,也就是報土;以念佛之外「隨緣雜善」(即《觀經》定散二善),解釋「少善根福德因緣」;以「念彌陀專復專」解釋「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又最後咒願,顯明因施主別請,大眾共行轉經念佛,為之回願祝福,為接引信眾所共修之法事。
七、《往生禮讚》一卷
《往生禮讚》全稱《往生禮讚偈》,簡稱《往生禮讚》《禮讚》,又稱《六時禮讚》。本書目的在於勸一切眾生願生極樂,內容是將一日分為「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六個時段,教導於六時之中各唱讚文而行禮懺之法;為尋常行法,五種正行中別明禮拜正行,助入稱名正定業。
本書由「前序」「正讚」「後序」三段組成。「前序」「後序」顯明願生要義,「正讚」示正修儀則。
其中,前序所明淨土宗之「安心、起行、作業」,本願稱名易生、專雜二修得失,正讚中大師自撰之《禮讚偈》,及後序「本願四十八字釋」,最為切要。
又,為利淨業行人之念佛相續,本書提到十聲稱阿彌陀佛之臨睡入觀法,稱大有現驗。
八、《般舟讚》一卷
《般舟讚》全稱《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
般舟三昧又稱「常行三昧」「佛立三昧」,為《般舟三昧經》中的一種定行,七日至九十日之間,常行不坐、不住、不臥,三業[5]無間,心至所感,佛境現前,身心內悅,亦名「立定見諸佛」。
本書並非教導如何修持般舟三昧,而是依據《觀經》《大經》《小經》《般舟三昧經》等,說明般舟三昧行道的意義在稱名往生,以引導聖道門的行人歸於稱名念佛法門。
全書由簡短的前、後序,及長達一千一百二十六句的七言讚偈組成,並未規定特別的行法儀則,只是盡情歌讚淨土依正莊嚴,以發起行人歸命願生之心,得無量法樂;為別時行法,五種正行中別明讚供正行,助入稱名正定業。
本書以讚偈的形式解釋淨土三經、特別是《觀經》一部的教理,大體依循《觀經》玄義、十三定觀、九品往生、得益分、流通分之次序,可與《觀經疏》對照,是研習《觀經》教義的重要著作。
名詞註解:
[1] 化土 佛變化身所住的國土。
[2] 淨土宗十三祖 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實賢、際醒、印光。以上十三位淨土門祖師並無前後傳承法統,均為後人據其弘揚淨土的貢獻推戴而來。
[3] 通途 自力證悟的通常之法,即聖道門。與之相對的是特別法門,即淨土法門。
[4] 增上緣 一法的生起,是由另一法的強力助緣所成就。
[5] 三業 身、口、意三方面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