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淨土宗概論》

  1. 第十章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報
  3. 第八章 本願稱名
  4. 第七章 作業行儀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8.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9.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10. 第一章 淨土宗義概說
  11. 前言.目錄

貳、《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1. 《阿彌陀經》要義(十六)
  2. 《阿彌陀經》要義(十五)
  3. 《阿彌陀經》要義(十四)
  4. 《阿彌陀經》要義(十三)
  5. 《阿彌陀經》要義(十二)
  6. 《阿彌陀經》要義(十一)
  7. 《阿彌陀經》要義(十)
  8. 《阿彌陀經》要義(九)
  9. 《阿彌陀經》要義(八)
  10. 《阿彌陀經》要義(七)
  11. 《阿彌陀經》要義(六)
  12. 《阿彌陀經》要義(五)
  13. 《阿彌陀經》要義(四)
  14. 《阿彌陀經》要義(三)
  15. 《阿彌陀經》要義(二)
  16. 《阿彌陀經》要義(一)

參、《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三)
  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二)
  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一)
  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
  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九)
  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八)
  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七)
  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六)
  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五)
  1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四)
  1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1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1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一)
  1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1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九)
  1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八)
  1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七)
  1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1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五)
  2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四)
  2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三)
  2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2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一)
  2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
  2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九)
  2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八)
  2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2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六)
  2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五)
  3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四)
  3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三)
  3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二)
  3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一)
  3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
  3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九)
  3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八)
  3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六)
  3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五)
  4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
  41. 《阿彌陀經講義》講義(三)
  4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
  4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一)

肆、《往生論》講義

  1. 《往生論》研究
  2. 《往生論》要義
  3.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4.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伍、《往生論註》講義  

  1. 再讀《往生論註》有感
  2.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3. 現生不退論
  4. 平生業成論
  5. 佛身佛土論
  6. 凡夫論
  7. 稱名論
  8. 易行論
  9. 願力論
  10. 真實功德之垂救
  11. 一線四點
  12. 淨土宗第一奇書
  13. 曇鸞大師之教判思想

陸、其他

  1. 阿彌陀佛的救度(中英對照)
  2. 《觀經疏》四重判
  3. 《阿彌陀經》「三段要文」之經證、祖釋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往生論》研究

壹、本願說

       龍樹菩薩以彌陀本願——第十八願為核心,建立淨土法門易行教理之基礎,所謂「阿彌陀佛本願如是」;天親菩薩相承之,也以此願為核心,組織《往生論》之全部教理。如「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

觀佛本願力  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  功德大寶海

 

 

一、本願即是第十八願

       首先,此偈中所說「本願」究竟何指?若總體來說,可說四十八願,但若對比《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成就偈,便一目了然,所謂本願即是第十八願。經言: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  自致不退轉

 

       「聞名欲往生」即是「遇」,「皆悉到彼國」即是「無空過」,「自致不退轉」即是「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論註》言:

又人聞佛名號,發無上道心,遇惡因緣,退入聲聞、辟支佛地者。有如是等空過者、退沒者。是故願言:使我成佛時,值遇我者,皆速疾滿足無上大寶。

 

       也是以「聞名」為「遇」。

 

       又《無量壽經》末,釋尊付囑彌勒菩薩此第十八願念佛而言:

其有得聞  彼佛名號  歡喜踴躍  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  為得大利  則是具足  無上功德

 

       以「一念為得大利,具足無上功德」為「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明知此偈為綜合《無量壽經》第十八願、第十八願成就文、第十八願成就偈、彌勒付囑文而造。以第十八願為四十八願之根本故,稱為「本願」,以第十八願成就之力用為「本願力」。

 

       誠然,四十八願中,唯有第十八願之成就,能令十方眾生遇無空過,統統往生,而且現生住於不退,往生速疾成佛,所謂「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二、本願總攝三嚴二十九種功德

       其次,如何得知此偈為全論之教理基礎?

 

偈言:

我依修多羅  真實功德相  說願偈總持  與佛教相應

 

       則所謂「真實功德」正是天親菩薩撰此論偈之全部理論基礎。真實功德故,修五門行,能自利利他,速得菩提。

 

       此真實功德,「觀察門」說為佛土十七種莊嚴功德、佛八種莊嚴功德、菩薩四種莊嚴功德,所謂「三嚴二十九種」,一一皆是真實功德,但這是廣泛地列舉,約略來說,究竟統收於「清淨功德」與「不虛作住持功德」。《論註》釋「真實」為「不顛倒」、「不虛偽」,「不顛倒」即「清淨功德」,「不虛偽」即「不虛作功德」。清淨功德為佛智德,屬體;不虛作功德為佛悲德,屬用。體用互具故,今明佛本願力大悲攝化眾生之用,究竟總收於不虛作住持功德。

 

       「不虛」即真實,「作」即作用,「住持」明不異不滅、不散不失。「不虛作住持」明佛本願力,真實不虛,永永相續:作用於佛土,則佛土一切莊嚴儘是第一義諦妙境界相;作用於佛身,則成就光壽無量、機法一體、名體不二之佛,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作用於眾生,則遇無空過,聞名稱號,皆得往生,往生皆速成佛。故知本願功德,攝盡一切功德。

 

       又從觀察門之說相,依報歸於正報,菩薩歸於佛,故三種莊嚴功德,統收入佛德。就佛德,雖列八種,然座是佛所依,非是正體;大眾、上首、主是以眾顯佛,也非正體;身業、口業、心業,雖是正體,但只是各就一方面;唯有觀佛本願力之不虛作住持功德,既是佛德之正體,也是佛德之全部,通貫因果,普被一切,故以此德為佛德之結,以此一德收盡八德,又以八德收盡三嚴二十九種功德,乃至無量功德。《論》言:

向說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

 

       所言「願心莊嚴」總即四十八願,別即不虛作住持功德之「佛本願力」。由此一真,即一切真,由佛本願力住持故;若此一虛,即一切假,由其虛作不能住持故。

 

       雖說是觀察三嚴二十九種功德能生真實信心,所謂「起觀生信」,但畢竟歸功於觀佛之本願力不虛作住持功德。其餘功德諸佛淨土也皆具有故,若缺「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之不虛作住持功德,則徒然空羨彼佛淨土之美好,無由發起歸命願生之心。

 

       若配對第十八願文,「設我得佛」一句含佛八德,「欲生我國」一句含國土十七德,「若不生者」一句含菩薩四德。

 

 

三、本願總攝因行五念、果上五德

《論》說修五念門行,得五功德果,最後得一菩提果。其最後之結論言:

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所謂「速得阿耨菩提」,自然令人聯想到「速滿足功德大寶海」之偈言,二者同一內容,皆指速成佛,不過偈由讚歌之性質而加以文學性的表達。但或說佛「本願力」令速成佛,或說菩薩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佛,看似矛盾;就此,曇鸞大師一語道破本質:

問曰:有何因緣,言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曰:論言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然核求其本,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
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第十八願  第十一願  第二十二願)

 

       也就是說,五念門從表面看是眾生之修行,但背後之本質是阿彌陀佛本願力的運作。由佛本願力故,高級菩薩、下劣凡夫,修五念門行,皆得真實功德,普成自他利益,皆得往生,皆速成佛。

 

       曇鸞大師先總舉四十八願說明佛力,接著別舉第十八願、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依次顯明眾生往生、成佛、度眾生一一皆因佛之願力,使其論理無可辯駁。但因四十八願一體成就,又第十八願總攝四十八願故,從眾生之修因感果來說,並沒有一願、一願的次第關係。只要乘第十八願之力,則自然乘四十八願全體佛力;只要依第十八願往生,則成佛、度眾生自在其中。所以第十八願不止貫穿五念門(生彼淨土),同樣貫穿五功德果及一菩提果(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

 

       若配對第十八願文,「至心」為禮拜門,龍樹菩薩言「南無至心歸命禮」故;「信樂」為觀察門,由觀察三嚴功德而生真實信心故;「欲生」為作願門,順佛召喚願生彼國故;「乃至十念」為讚歎門,稱名順彼佛願,如實修行相應故;「十方眾生」為迴向門,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往生彼國故。「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往生」,具含五功德果乃至一菩提果。

 

       如上可知:天親菩薩正是依第十八願為全論之教理基礎,即:何以三嚴二十九種皆是真實功德?因「阿彌陀佛本願如是故」;何以修五門行能得真實功德,往生淨土,速得成佛?亦因「阿彌陀佛本願如是」故。

 

貳、稱名說

       龍樹菩薩以「念我」、「稱名」、「自歸」釋本願之因行,而以稱名為中心;天親菩薩踵繼之,開五念門,同樣以稱名為中心。

 

一、 稱名總含五念門

       就五念門,最後迴向門是將餘門所修之德迴向眾生故,別無自體,攝於前四門;又最初禮拜門為表達信仰之意識,如《論》言「為生彼國意故」,故非正修。故雖五門,言其正行之體唯是讚歎、作願、觀察三門,故《論》長行釋此三門一一說「如實修行」。

 

       就讚歎、作願、觀察三門,讚歎門是稱名,作願門是一心願生淨土,觀察門是觀察佛、菩薩、國土三種莊嚴功德。

 

       以稱名為「如實修行」,此一如實修行義含兩種:如實修行奢摩他(止)、如實修行毗婆舍那(觀)。欲如實修行奢摩他,須作願往生彼國,即是作願門;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須智慧觀察彼國三種莊嚴功德,即是觀察門。故知讚歎門為總,作願、觀察為從總門中別開之子門。

 

       若不願生,不成如實讚歎,如實讚歎必願生故,開作願門;若缺觀察,不知所讚真實功德相故,願生乏力,故開觀察門。

 

       名號本身能止一切惡故,是體具之止;名號本身具含國土、佛、菩薩三嚴功德,是體具之觀。名號體具止觀故,以稱名為本,作願、觀察為稱名之體具——自體法爾具備之德目。稱名本來為願生故,念念稱名即具作願行;願生必欣淨土之莊嚴故,念念即具觀察行。

 

       由觀察而願生,由願生而稱名,故以稱名為所歸;由稱名而滿其所願,得生向所觀察之莊嚴淨土,故以稱名為全功。

 

 

二、稱名如實修行相應

       論言:

云何讚歎?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問:既是稱名,何故不說稱名門,而說讚歎門?

       答:一、為顯彌陀萬德成名,名即萬德,稱名即是稱德,故說讚歎。二、為簡別稱名之如實、不如實,如實稱名即成讚歎,不如實稱名不成讚歎。論所說稱名為如實稱名,故說讚歎。

 

 

       問:如何是如實修行相應稱名?

       答:能夠「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稱名,就是如實修行相應稱名。如實者,如名號本來所具真實之德,無有損減。

 

 

       問:彼如來光明智是何等相?彼如來名是何義?

       答:如善導大師綜合《阿彌陀經》及《觀經》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彼如來光明智之相。稱名而信知被彼佛光明攝取不捨,是如實修行相應。

 

       善導大師又解釋第十八願及其成就文說:「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稱名而知必得往生,是如實修行相應。

 

       如實修行,本來是極樂世界諸大菩薩所行境界,如《論註》解:「體如而行,即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以凡夫身,稱名之外雖修任何妙行皆是有為造作,非如實修行。稱名之所以能成如實修行相應,是因為名號本身即是真如本體,《論註》所謂「實相身」。如彼名義稱名,即是「體如而行」。名號是阿彌陀佛萬德所成,絲毫非凡夫造作,所以說「即是不行」;同時彌陀佛名是「為物身」(為了利益眾生所成),稱名能獲彌陀萬德,所以「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

 

 

三、止觀及菩提心說

       何以做為易行道之教典的《往生論》會說到「菩薩奢摩他(止)、毗婆舍那(觀),廣略修行」,乃至 「菩薩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菩提心)等一般認為高超艱難的修行呢?這有其理由,就止觀略說有四:

 

       一、為示稱名即具止觀行。淨土法門,稱名為本,龍樹菩薩已開示之。此稱名簡單易行故,不免輕視,今為示稱名行中法爾具足廣略止觀之豐富內容,故說之。

 

       二、為示淨土法門之特別止觀。雖說之,畢竟是易行道法門故,作願往生彌陀淨土,即是「止」;欣喜彼佛誓願功德、國土莊嚴,即成「觀」。這與一般所說止觀(或稱定慧、寂照)大不相同。今為示淨土法門之特別止觀,故說之。

 

       三、為明淨土止觀之易行、超勝。若是一般定慧、寂照之止觀,難修難證。今淨土止觀,說其易行,則任何愚劣之人皆可行之;言其超勝,則諸大菩薩不出其外。因淨土之止,法爾止一切身口意惡,止求聲聞二乘之心,乃至止七地沉空之難,升道無極,直超佛地,現前修習普賢之德;淨土之觀,廣說三嚴二十九種,略說一法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全體是佛境界故。

 

四、為明佛本願力為根本。下劣凡夫,不捨散亂心,無有實相智,只是稱名願生,欣樂淨土莊嚴,喜蒙彼佛救度,即成奢摩他、毗婆舍那如實修行,往生淨土,速得菩提。這完全不是凡夫修行力,而是所稱佛名、所願佛土之功德力,也就是佛本願力。偈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為示佛本願力功德,故說之。

 

       又就菩提心,略說有四:

 

       一、為明淨土是大乘。淨土法門,願生淨土為宗,有誤以為類同小乘只求自我解脫之嫌,今為明淨土為大乘法門之本來意趣,故說菩提心。

 

       二、為明淨土菩提心之內涵。一般菩提心,即菩薩四弘誓願。淨土菩提心,是自己願生淨土,並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

 

       三、為明淨土菩提心之勝易。菩薩發四弘誓願,欲濟度眾生,如同茫茫大海,自造舟船,運載一切眾生到彼岸。今淨土法門,彌陀本願力已成就六字名號法船,濟度十方眾生,淨土菩提心只是自己稱名願生,復願共一切眾生往生,如同自己乘現成安穩大船,復招呼一切有緣共同登彼大船,豈非容易!又彌陀願船已成,不虛作功德住持,永不沉沒,廣度十方,無所障礙,則一切淨土行人發菩提心,也皆是已成、不退、無礙,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初發心時,便同正覺」。而菩薩雖發四弘誓願,欲得圓滿,尚待久遠時劫,何況成否不定。譬如遠水不解近渴,故雖下凡,若發淨土菩提心,遠超菩薩四弘誓願。豈非殊勝!

 

       四、為明彌陀本願力為根本。下劣凡夫超勝四弘菩薩,豈是凡夫之力,佛本願力故。譬如有人,入水即沉,若乘飛機,不涉海水,輕到彼岸,雖海中大魚,力不能及,非是彼人之力,而是飛機之力。

 

 

       故知《論》說止觀及菩提心,略有四由:

一、旁通通途觀念。

二、正明淨土內容。

三、顯示淨土勝易。

四、導歸彌陀本願。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