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行論
曇鸞大師依據龍樹菩薩「難易二道」之教判,以《往生論》為易行道之教典,但準確地說,是曇鸞大師確見《往生論》本身即為易行道之教典,而籍龍樹菩薩之教判說明之。堪稱全《論》教理之核心的不虛作功德之偈所說「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甚能說明佛力易行之特質,正是曇鸞大師深深著眼之處。
然而,就五念門行之第一禮拜、第二稱名固然屬於易行,第三作願門之奢摩他如實修行、第四觀察門之毗婆舍那如實修行、第五迴向門之大菩提心,乍見之不免有難行之慨,如何也是易行呢?這在以上就《論》之原旨已有討論,現就《論註》的解釋則更為明瞭。
一、奢摩他易行。《論註》言:
奢摩他云止者,今有三義:
一者、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此如來名號,及彼國土名號,能止一切惡。
二者、彼安樂土,過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國,自然止身口意惡。
三者、阿彌陀如來正覺住持力,自然止求聲聞辟支佛心。
此三種止,從如來如實功德生。是故言「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二、毗婆舍那易行。《論註》言:
毗婆舍那云觀者,說有二義:
一者、在此作想,觀彼三種莊嚴功德。此功德如實故,修行者亦得如實功德。如實功德者,決定得生彼土。
二者、一得生彼淨土,即見阿彌陀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是故言「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
一般奢摩他、毗婆舍那如實修行,皆是從能修之行者方面而言,如此則無明障重的下劣凡夫絕對不可能;今曇鸞大師探求論主之意,立於「佛本願力」的立場,以「如來如實功德」能令行者「止一切惡」、「得如實功德」而解釋之,則立即成為我等可行之法。
所謂「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所包含的意義是:下劣凡夫,如果想要如實修行奢摩他的話,必須一心專念彼佛,願生彼國;如果想要如實修行毗婆舍那的話,必須觀察彼佛國土功德。除此之外,沒有如實修行。也就是說,凡夫不可能有如實修行、如實功德,而皆來自於所念之佛、所願之土、所觀之佛菩薩國土功德方面。
五念門之觀察門,若如《觀經》之定善觀,則偈頌當按定善十三觀之次第,長行也當說明如何作觀,然而並非如此,故知此「觀」並不限於定善作觀;按《論》,只是「觀彼世界相」、「觀佛本願力」之「觀」。彼世界是何等相?真實功德相!乃舉三嚴二十九種,一一皆是真實功德相,勝過三界道。彼佛是何本願?有何力用?此三嚴二十九種功德,皆彼佛願心成就,目的在救度三界流轉凡夫;能令遇無空過,速滿功德。故《論》所謂「觀」不過是:聽聞如此清淨莊嚴之淨土,知其為彼佛救度我等所成就之處所,因而欣喜而歸命之義。《論》說「云何觀?云何生信心?」《註》明「起觀生信」,「觀此十七種莊嚴成就,能生真實淨信,必定得生彼安樂佛土。」即同《大經》「聞其名號,信心歡喜」;略收為一句佛名,廣開即三嚴二十九種功德。
《論註》上卷一一比較三界流轉暗宅有漏無窮之相,探究彼佛成就此畢竟安樂淨土之因中願心,亦即「觀知彼佛之本願」;下卷一一顯明彼佛願心成就,救度利益眾生不可思議之力用,亦即「觀知彼佛本願之力」。可知,「佛本願力」為三嚴二十九種功德之因中出發點與果上結歸處;所謂「觀」,即是觀知彼佛如是本願力(名號)而生信。廣略相入,觀、聞同功。
故不論是《論》還是《註》,皆未著墨於教人如何修習止觀,只是一味歌讚彼佛國土莊嚴功德,勝過三界,令人欣慕;明此莊嚴功德乃彼佛願心成就,能令流轉凡夫遇無空過,發人歸命;但能稱名,如彼名義(欣喜淨土莊嚴,歸命佛力救度),即成如實修行,乘佛願力,必得往生,導人正行。誠然,無有過於此佛力之易行也!
三、菩提心易行。《論註》言:
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是攝取眾生生淨佛國土心。
言方便者,謂「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彼佛國即是畢竟成佛道路,無上方便也。
菩提心是自願成佛,並度一切眾生共同成佛。這正是龍樹菩薩所說之難行道,所謂「發願求佛道,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如何能夠發起?如何能夠不退?於下劣凡夫又是絕對不可能之事。然今淨土菩提心只是「自己願生,並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乘佛願力皆得往生,往生者皆得成佛,因「彼佛國即是畢竟成佛道路」故。以願生心為淨土法門之菩提心,乃彌陀願力之「無上方便」,任何人皆能發起。
此義後來善導大師釋為:
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善全二七四)
以厭苦而樂生,以樂生而滿願,以滿願而度生;順眾生之本性,顯如來之善巧;以佛力成就,為凡夫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