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要義(九)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譯解】
舍利弗啊!極樂世界是彼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所成就的涅槃妙境,是不退轉地諸大菩薩俱會之所。如此高妙的淨土,靠眾生此間所修的善根福德,無論如何都是太少太少,不能往生。
【要義】
說少善不生之理由 按說前面既然勸眾生發願往生,接下來就該說明如何能夠往生,但釋尊在這之間卻說了不能往生的狀況,這有什麼必要呢?
根據上下文意,這一段文至少有這麼幾點意涵:一、反顯極樂境界之高。二、折服眾生驕慢。本經所勸的物件乃是五濁惡世的眾生,最多只有些許人天之善,如不特別說明,聽到前面釋尊勸願生極樂,便會愚昧驕慢地妄圖靠少許人天之善達成往生,這當然不可能;經由釋尊說明,方能死盡偷心,而順著釋尊的引導,才能將眼光轉向阿彌陀佛的本願稱名。所以這一段文,就有建立機深信,並從機深信向法深信轉換的重大意義。三、顯明唯有稱名才是上善之法。上善之處,自然少善不能往生,必須上善才能往生。上善為何?在下「執持名號」。
如果更廣泛地從淨土三經來看,《大經》及《觀經》都有勸眾生修善迴向求生極樂,但這只是誘導眾生的方便,本經為淨土三經的結經,必須顯明真實,所以釋尊才會明白地說出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
少善福與多善福 什麼是少善福、什麼是多善福?根據上下經文可知,執持名號是多善福,執持名號以外的一切都屬於少善福。
為什麼執持名號是多善福?因為名號是阿彌陀佛無量光壽善根福德的結晶,信願持名就是以阿彌陀佛的善根福德作為自己的善根福德,不僅是多善福,而且是無上、圓滿的善根福德。執持名號以外的任何自力修行所累積的善福,不論多麼殊勝,如果與執持名號所獲善福相比,都是天差地別一樣無法相比。所以善導大師說:「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為什麼少善福不能往生?因為極樂世界是上上善根福德的不退轉地菩薩俱會之處,欲靠少少善福當然不能往生。如同平民不可能列於公卿之側,乞丐不可能餐於豪門之席。如《法事讚》說:「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會通少善不生 善導大師在《法事讚》裏解釋少善根福德就是「隨緣雜善」,也就是各隨己緣所作的種種善法修行,所謂三學六度,八萬四千法門統統包含在內。如果比對《觀經》,少善福就是《觀經》裏的定散二善。
可是在《觀經》裏,修行禪觀的定善與三福的散善,迴向往生都能夠往生,而這裏又說少善福不能往生,到底執持名號以外的少善福能不能往生呢?
應該說修行念佛之外的種種法門,迴向也能往生,但只能先往生於《觀經》所說九品蓮花之內,而不能直接往生《阿彌陀經》所說的無有輩品差別的上善一處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