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淨土宗概論》

  1. 第十章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報
  3. 第八章 本願稱名
  4. 第七章 作業行儀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8.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9.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10. 第一章 淨土宗義概說
  11. 前言.目錄

貳、《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1. 《阿彌陀經》要義(十六)
  2. 《阿彌陀經》要義(十五)
  3. 《阿彌陀經》要義(十四)
  4. 《阿彌陀經》要義(十三)
  5. 《阿彌陀經》要義(十二)
  6. 《阿彌陀經》要義(十一)
  7. 《阿彌陀經》要義(十)
  8. 《阿彌陀經》要義(九)
  9. 《阿彌陀經》要義(八)
  10. 《阿彌陀經》要義(七)
  11. 《阿彌陀經》要義(六)
  12. 《阿彌陀經》要義(五)
  13. 《阿彌陀經》要義(四)
  14. 《阿彌陀經》要義(三)
  15. 《阿彌陀經》要義(二)
  16. 《阿彌陀經》要義(一)

參、《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三)
  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二)
  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一)
  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
  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九)
  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八)
  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七)
  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六)
  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五)
  1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四)
  1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1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1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一)
  1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1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九)
  1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八)
  1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七)
  1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1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五)
  2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四)
  2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三)
  2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2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一)
  2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
  2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九)
  2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八)
  2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2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六)
  2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五)
  3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四)
  3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三)
  3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二)
  3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一)
  3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
  3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九)
  3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八)
  3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六)
  3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五)
  4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
  41. 《阿彌陀經講義》講義(三)
  4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
  4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一)

肆、《往生論》講義

  1. 《往生論》研究
  2. 《往生論》要義
  3.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4.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伍、《往生論註》講義  

  1. 再讀《往生論註》有感
  2.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3. 現生不退論
  4. 平生業成論
  5. 佛身佛土論
  6. 凡夫論
  7. 稱名論
  8. 易行論
  9. 願力論
  10. 真實功德之垂救
  11. 一線四點
  12. 淨土宗第一奇書
  13. 曇鸞大師之教判思想

陸、其他

  1. 阿彌陀佛的救度(中英對照)
  2. 《觀經疏》四重判
  3. 《阿彌陀經》「三段要文」之經證、祖釋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第一節    教相判釋之意義

       判別、解釋佛陀一生所說教法之相狀差別,稱為教相判釋,略稱教相、判教、教判、教攝。即依教說之形式、方法、順序、內容、意義等,而分類教說之體系,以明佛陀之真意。

 

       因世尊一代所說之教為數甚多,時、地、因緣各異,針對不同根機[1],義理亦互有出入,欲知其意旨、因緣、次第,必須借助整理諸經典及判定其價值,否則無法明瞭佛陀之真實意旨,於是產生教相判釋。

 

       就經典自身而言,例如《法華經》示以大乘[2]小乘[3]之別,《楞伽經》示以「頓漸」[4]之別,《華嚴經》說「三照」[5],《涅槃經》說「五味」[6],《解深密經》說「三時」[7],凡此皆是開教相判釋之端緒。

 

       在我國所翻譯的諸經論,並非依其產生之先後次第,而是同時傳譯不同時代甚至教理內容相互矛盾之經論,以致初學者不易理解其中奧義而無法入門。具有創見之諸大德,為明示其所信奉教義之立場,以指導初學者,故常將此諸經論之繁雜教說加以分類比較,判定其價值,解釋其教相,形成完備的組織體系。因此,我國佛教在教相判釋方面特別興盛,並由此推動佛教諸宗之成立。

 

       可說宗派的成立,乃是依其教判為宣示。

 

第二節    三師教判

       淨土宗之教判有三種,所謂「三師教判」:一、曇鸞大師「難易二道判」;二、道綽大師「聖淨二門判」;三、善導大師「二藏二教判」。

 

一、難易二道之教判

       總判一代佛教無量法門,大別為「難行道」與「易行道」兩種,稱為難易二道判。此難易二道之教判,本出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
陸道步行則苦,
水道乘船則樂。
菩薩道亦如是:
或有勤行精進;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一開篇即引用而解釋之,成為淨土教判之根底。

 

(一)難行道

       在五濁惡世[8]、無佛之時,有種種退墮因緣,唯靠自力修行,不仗佛力救度,欲求不退成佛,非常困難。比如陸地步行,遙遠之方,千辛萬苦,重重險阻,很難到達目的地。

 

(二)易行道

       以眾生念佛為內因,阿彌陀佛願力救度為外緣,因緣和合,即得往生淨土,不退成佛,非常容易。比如水上乘船,依靠船力,安穩快樂,直達目的地。

 

       易行道即是淨土教、他力救度之教。難行道即淨土教以外之一切佛教、自力證悟之教,所謂八萬四千法門[9]、六度[10]萬行[11]等,皆統屬之。

 

       難行道之難,連菩薩都覺得困難,龍樹菩薩比喻為「重於舉三千大千世界[12]」,其特點是「諸、久、墮」,即普修六度萬行之「修諸難行」,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之「久乃可得」,於其間可能墮於小乘,「或墮聲聞辟支佛地」,則斷絕成佛之希望。對於我們這些博地凡夫[13]來說,難行道是絕對不可企及之事。而依佛力救度的易行道,則人人可行,人人可證,其特點是「一、速、必」,即專稱彌陀一佛名號,現生疾至不退轉,必定成佛,因而成為吾等罪業凡夫[14]之大希望、大光明。

 

       難易二道判的目的,在於指引濁世末法[15]之凡夫捨難取易,稱佛名號,乘佛願力,往生淨土。

 

 

二、聖淨二門之教判

       承續曇鸞大師思想的道綽大師,在《安樂集》中判一代佛教為二種:「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此稱聖淨二門判。「聖」即聖道門,「淨」即淨土門。

 

       不論大乘、小乘,在此世界修習無漏聖智[16]、斷滅煩惱、證入聖果之法門,統稱聖道門。其次第,先斷八十八品見惑[17],離三途[18]因,滅三途果;再斷八十一品修惑[19],離人天[20]因,滅人天果,最終出於三界[21],不再六道輪迴[22]。此在聲聞[23]人,則修四諦法[24],經三生六十劫[25],得阿羅漢果[26];緣覺[27]人,則修十二因緣法[28],經四生百劫[29],得緣覺果;若菩薩,則修習六度萬行,經三祇百大劫[30],圓滿無上佛果。這些都是聖道門——自力證悟之教。

 

       雖無明[31]煩惱一毫未斷,仗阿彌陀佛大願業力[32]往生極樂淨土,永超三界生死,證悟法性涅槃[33],即是淨土門——他力救度之教。

 

       當今末法,聖道一種難修難證,淨土一門易修易往,故勸捨聖道、歸淨土是聖淨二門教判之歸趣。

 

       難易二道、聖淨二門,言異意同。聖道即是難行、自力,淨土即是易行、他力。

 

 

三、二藏二教之教判

       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判教之大小:

問曰:此經二藏之中何藏攝?二教之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觀經》菩薩藏收,頓教攝。

 

       「二藏」:聲聞藏與菩薩藏,亦即小乘與大乘。

 

       「二教」:漸教與頓教。

 

       以二藏二教判攝一代佛教,為諸宗通用之教判。善導大師依之判淨土教於二藏當中屬大乘菩薩藏,於二教當中為頓教,即是言通而意別。

 

       聖道諸宗,如禪、密、天台、華嚴等,也皆為大乘,但皆依行者之發菩提心[34]、行菩薩道[35]得名,未有不發大心(菩提心)、不修大行(六度萬行)而能得大乘之名,故聖道大乘為擇機[36]大乘、自力大乘、難行大乘,亦是行者因地[37]、相對之大乘。於淨土門,行者雖無大心大行,只是稱名、願生,而乘佛願力必得往生;往生則自發大心,自然成佛。論機,雖有似人天小乘,而由法門利益,得名大乘,故淨土大乘為不擇機大乘、他力大乘、易行大乘,為佛果地、絕對之大乘、真正一實境界[38]之一佛乘。天親菩薩《往生論》稱為「大義門[39]」,曇鸞大師《往生論註》贊為「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40]」,善導大師說為「一乘海[41]」「五乘齊入[42]」。

 

       又,漸教為漸進成佛之教,須經長時多劫,次第升進而成。頓教為頓速成佛之教,不須漸歷時劫、階位等,故稱為頓。淨土為頓教,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說「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43]」,天親菩薩《往生論》明「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44]」「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禪、密、天台、華嚴皆名頓教,但都要求斷惑證理,故仍是漸教,所謂「於法雖頓,望機成漸」。唯有淨土一門,顯明未斷惑凡夫直出三界、不退成佛,故是頓中之頓。

 

       與而論之,聖道門中亦有頓教;奪而論之,聖道門總為漸教,唯淨土一門為頓教。

 

       《般舟讚》言:

或說人天二乘法,或說菩薩涅槃因。
或漸或頓明空有,人法二障遣雙除。
根性利者皆蒙益,鈍根無智難開悟。
瓔珞經中說漸教,萬劫修功證不退。
觀經彌陀經等說,即是頓教菩薩藏。
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安樂。
一入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

 

       初明五乘教法,於大乘中有漸有頓;眾生不堪,頓還成漸。次明淨土法門之頓教菩薩藏,人人堪行,速疾超證,故為絕對頓教。

 

又說:

門門不同八萬四,為滅無明果業因。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門門不同名漸教,萬劫苦行證無生。
畢命為期專念佛,須臾命斷佛迎將。

 

       即是總以一代八萬四千法門皆名漸教,獨以稱念彌陀名號為頓教。一聲稱名罪皆除,故以利劍形容之;其餘則非圓頓,萬劫苦行,猶如鈍刀,而非利劍。

 

 

       如上三師教判,曇鸞大師為就行者因地之行法,以六度萬行為難行,稱名一行為易行,勸捨難行道而取易行道,故難易二道之教判為「約行教相」;道綽大師就行者所求之果證,以此土入聖證果為聖道門,往生淨土成佛為淨土門,故聖淨二門之教判為「約證教相」;善導大師直接從淨土教本身之大小頓漸來判屬,故二藏二教之教判即是「約教教相」。

 

       教是能詮,行是所詮;教行是能證之因,證是所證之果。由此教、行、證三方面之判釋,一宗之大方針明確,淨土宗成為獨立宗派。

 

       三師教相中,淨土宗正用教判為聖道、淨土二門之判。這是因為從立名意義來說,「聖」即無漏聖智,「道」即通,行無漏聖智,能通涅槃果,故稱聖道;「淨土」即期待往生淨土。「聖道、淨土」明白無誤,共同認可。而難易、漸頓之說,由行者業習、好樂不同,互存是非,易生混淆。

 

 

四、要弘二門之分判

       以上三師「難易二道、聖淨二門、二藏二教」之教判,皆是立於淨土宗之立場對整個一代佛教之大判。除此之外,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又有針對淨土門內之細判:

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此稱「要弘分判」,「要」即「要門」,「弘」即「弘願」。

 

       又《觀經疏‧散善義》最後結論: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此為「要弘廢立」[45]。「廢立」意同取捨。

 

       善導大師將淨土一門又別分為要門與弘願兩種,以《觀經》所說「定散二善迴向求生」為要門,以《大經》所說「一向專念彌陀佛名」為弘願。先雖開定散之要門,後還捨之,而獨取弘願之念佛一行。故知要門為方便,弘願為真實。以要門引導諸機歸入一向專念,是釋迦開說定散二善之意。

 

       定散二善攝盡六度萬行,本來是聖道門自力難行之法,以之迴向求生極樂,即轉入淨土之要門,再轉即入弘願,專修念佛。

 

       此定散二門之分判,有雙重作用及目的:一為方便聖道行人轉入淨土,二為方便要門行人歸入弘願一向專念。

 

 

    

行    法

目    標

 聖道門

六度萬行

此土成佛

要    門

六度萬行

願生淨土

弘    願

一向專念

願生淨土

       聖道門行人本期此土成佛,但此是難行道,若能迴向往生淨土,即自然成佛,即是易行道。成佛目標與行法雖相同,卻有難易之別,故能捨難取易,一轉而入淨土之門(要門)。既願生淨土,彼土是無為涅槃界,凡夫有漏福善不能往生,必須稱佛名號,乘佛願力方能往生,故再轉而入弘願專修,以佛果地一句萬德洪名,總攝一切因中六度萬行,即是捨劣取勝。

 

名詞註解:

 [1] 根機 眾生的心性及接受教法的天賦。眾生心性,有造作之力,猶如樹木的根;眾生被教法所激發而心動,猶如弓弩之機發動。

 

[2] 大乘 「乘」即運載。大乘即普運一切眾生從煩惱此岸抵達覺悟彼岸的教法。大乘佛法以救世利他為宗旨,以成就佛果為目標。大乘行者不滿足於自身解脫,更致力於救度一切眾生。

 

[3] 小乘 以修身自利為宗旨,以成就聲聞(阿羅漢果)、緣覺(辟支佛果)為目標。小乘行者著眼於自身解脫,致力於悟入空寂涅槃。

 

[4] 頓漸 頓教與漸教。頓教即不依次第,快速達成覺悟;漸教即循序漸進,經過長時修行而覺悟。詳見第二章第二節「三、二藏二教之教判」。

 

[5] 三照 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再照平地。高山喻佛成道後最初說《華嚴經》,教化大乘菩薩;幽谷喻佛說小乘經教,教化聲聞、緣覺;平地喻佛最後說方等、涅槃,教化一般大乘漸入的根機。

 

[6] 五味 一、乳味。乳自牛出。佛初說《華嚴經》,如牛之乳。此時二乘之機未熟,至為淡泊,猶如生乳。二、酪味。酪從乳生。佛說《華嚴經》之後說阿含經,接引小乘之機。三、生酥味。生酥從酪出,佛說阿含經之後說方等經,引導小乘之機回小向大,而為大乘通教之機。四、熟酥味。熟酥從生酥而出。佛說方等經之後,說般若經,引導大乘通教之機而為大乘別教之機。五、醍醐味。醍醐從熟酥而出。佛說般若經之後,說《法華》《涅槃》,引導大乘別教之機熟而為大乘圓教之機。

 

[7] 三時 即瑜伽唯識宗的三時教,把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分作三個時期:一、佛說阿含小乘教,明法有我無,說諸法緣生實有;二、佛說諸部《般若》,明諸法緣生即是性空;三、佛說《解深密經》等,空有具陳,為中道教。此三時判教,即是深淺次第:初時說諸法是有,故淺,且偏於有;第二時說諸法性空,談理較深,又偏於空(與初時各執一邊,皆是不了義教);只有第三時,雙彰空有,不落二邊,才是中道究竟了義之教。

 

[8] 五濁惡世 劫濁(災難頻發)、見濁(邪見流行)、煩惱濁(貪瞋熾盛)、眾生濁(罪多福少)、命濁(壽命短促)。

 

[9] 八萬四千法門 佛教法門眾多的一種表述。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故佛為之說八萬四千法門。

 

[10] 六度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分別度慳貪、毀犯、瞋恚、懈怠、散亂、愚癡。

 

[11] 萬行 佈施、持戒、忍辱等一切行法。

 

[12] 三千大千世界 以須彌山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稱為一個世界。積一千個世界,為「小千世界」;積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積一千個「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以三積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13] 博地凡夫 「博」,廣多。下劣凡夫之地廣多。又寫作「薄地凡夫」,凡夫身處被諸苦所逼迫的地位。

 

[14] 罪業凡夫 凡夫深著五欲,迷惑流轉,造作罪業,故名罪業凡夫。

 

[15] 末法 距離釋迦牟尼佛久遠而教法微末。佛法流傳於世,有「三時」之說,從佛入滅算起,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末法時期有教,無行,無證。

 

[16] 無漏聖智 遠離煩惱垢染之清淨智慧。

 

[17] 見惑 見解上的迷惑,包括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等。

 

[18] 三途 地獄、餓鬼、畜生,或稱火途、刀途、血途。

 

[19] 修惑 又稱思惑,即貪、瞋、癡、慢、疑等迷惑。

 

[20] 人天 人道與天道。

 

[21] 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眾生所住的世界,上至六欲天,下至地獄皆屬之;色界是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相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禪十八天皆屬之;無色界是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屬之。

 

[22] 六道輪迴 六道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眾生作善惡之業,得苦樂之報,在六道裡死此生彼,像車輪一樣流轉不息。

 

[23] 聲聞 聞佛之聲教,悟四諦之理,斷見思之惑,而入於涅槃之人,最高果位即阿羅漢。

 

[24] 四諦法 一、苦諦(人生是苦);二、集諦(人生之苦是由貪瞋等煩惱惡業所集);三、滅諦(一切煩惱惡業皆可息滅);四、道諦(若想息滅煩惱惡業,必須修道)。

 

[25] 三生六十劫 聲聞乘的修行時節。最速者三生得極果,最遲者六十劫得極果。劫是一種時間計算單位,由於過於久遠,無法用年月衡量,用劫。經論中有「磐石劫」之喻:四十里石山,有長壽人,每百歲一來,以細軟衣拂拭此大石盡,而劫未盡。

 

[26] 阿羅漢果 聲聞乘極果,或稱四果(初果須陀洹,意為入流,初入聖人之流;二果斯陀含,意為一來,須再來欲界一番受生;三果阿那含,意為無還,不必再來欲界受生;四果阿羅漢,意為無生,解脫生死),貪瞋癡等一切煩惱皆已永斷,已出三界,已證涅槃。

 

[27] 緣覺 又名獨覺,或辟支佛,於佛世聽佛說十二因緣之理而悟道者,名為「緣覺」;若生於無佛之世,觀諸法生滅因緣而自行悟道者,名為「獨覺」。

 

[28] 十二因緣法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緣起,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十二因緣即:一、無明(過去世一切煩惱);二、行(從無明生善惡行業);三、識(從行業生心識而投胎);四、名色(在胎中身心開始發育);五、六入(從名色——胚胎長成眼耳鼻等六根的人形);六、觸(出胎與外境接觸);七、受(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感受);八、愛(由感受外境而生愛慾);九、取(由貪著愛慾而追求);十、有(由追求愛慾而種善惡業因,未來必有果報);十一、生(由今世業力,來世再於六道受生);十二、老死(來世受生之身又漸老死)。如此週而復始,無窮無盡。

 

[29] 四生百劫 聲聞乘行人,快則四生加行獲得道果,慢則一百劫加行才能獲得道果。

 

[30] 三祇百大劫 菩薩於三大阿僧祇劫(無央數劫,經言:八百里石,以淨居天衣重三銖,淨居天日月歲數三年一拂,此石乃盡,故名一大阿僧祇劫)修六度萬行,又於百劫修召感三十二相之福業,最後才能成佛。

 

[31] 無明 愚癡,不明事理。

 

[32] 阿彌陀佛大願業力 阿彌陀佛思惟五劫而建立四十八願為大願,積累兆載永劫之六度萬行為大業,大願、大業皆具不可思議的力量。

 

[33] 涅槃 滅度一切生死煩惱,智慧和德行達到究竟圓滿。

 

[34] 菩提心 志求正覺之心,即願成佛之心。

 

[35] 菩薩道 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

 

[36] 擇機 選擇根機。

 

[37] 因地 發心修道,尚未成佛。

 

[38] 一實境界 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虛空的如來法身境界。

 

[39] 大義門 大乘之門。

 

[40] 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 大乘佛法的登峰造極,不退之道的順風航船。

 

[41] 一乘海 一佛乘之教海。

 

[42] 五乘齊入 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皆可乘阿彌陀佛願力,一齊進入極樂真實報土。

 

[43] 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超越從一地至一地的常途行法,當下證入普賢性海,普門示現因地行相。

 

[44]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上正等正覺,即佛果。

 

[45] 要弘廢立 要門為廢而說,弘願為立而說。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