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與眾生的關係
一、如父母;二、如救主;三、如施主;
四、如友人;五、如僕人;六、如孝子;
七、如自己。
一、如父母:
(一)《楞嚴經》言: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世間慈念最切者,莫如母親;
子若悖逆,忘恩負義,母念或衰,心生悔恨。
佛念眾生,更過於母;逆惡重者,佛念愈深,
乃至入於阿鼻地獄,代此眾生,受無量苦。
又母念子,慈止一世;
佛念眾生,慈心無盡,世世相隨,無有退轉。
(二)《無量壽經》言:
我哀愍汝等諸天人民,甚於父母念子。
(三)《法華經》言: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皆是我子,我即是父。
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
(四)《維摩經》言:
於諸眾生,愛之若子。
(五)《大方等陀羅尼經》言:
一切眾生,悉是吾子,佛是一切眾生父母。
(六)《涅槃經》言:
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重。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佛則慈念。
如來為眾生,常作慈父母。
如來等視眾生,猶如一子。
(七)《大集月藏經》言:
唯佛獨是眾生父,於煩惱火而救拔。
(八)《法事讚》言:
佛是眾生大慈悲父,亦是出世增上良緣。
(九)《觀經》言: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二、如救主:
(一)《如來會》言: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
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二)《觀經》言: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三)《觀佛三昧經》言:
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
(四)《維摩經》言:
眾生病故菩薩病,菩薩之病,由慈悲生。
(五)《觀經四帖疏》言: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三、如施主:
(一)《無量壽經》言: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正覺。
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
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四、如友人:
(一)《無量壽經》言: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二)《維摩經》言:
眾生不請,友而安之。
五、如僕人:
(一)《無量壽經》言:
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二) 《大法炬陀尼經》言:
佛以眾生為大重擔。
六、如孝子:
(一) 《無量壽經》言:
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
七、如自己:
(一)《無量壽經》言: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