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讚佛偈」補充講義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讚佛偈」(《善導大師全集》528頁)言: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此偈含三經要義,三經正意,三佛本懷:唯在念佛往生,顯明第十八願之旨。當知三經一致,唯以專念得生為宗。
◎前三句屬《觀經》,第四句屬《大經》,後四句屬《小經》。
◎前三句依《觀經》「第九真身觀」之文而造句,正顯《觀經》正意,開闡二尊大悲心要之經文,善導〈定善義〉廣舉三緣及三經證文為釋。
◎此真身觀之文亦是安樂能人,顯彰別意弘願之處。
此真身觀之文,乃《觀經》一部之結晶。
◎闡明專念彌陀,利益特別殊勝之要義要處。
念佛為內因,佛力(佛光攝取)為外緣,內外因緣和合,故得往生之果。
◎照攝通別之異
就斷句有二:
1.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2.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意義亦有二:
1.照者廣通念佛及諸行等機,攝唯局念佛。
2.照攝共唯念佛,不照餘行者。
◎色心二光—–色光遍照以調熟,心光攝取而不捨,契佛心故。
色心不二,色心遍照非各恆別,唯就機分。
佛心雖平等,根機有親疏;本願及三緣,唯攝取念佛。
攝取光明如月,專念彌陀如水;攝取月光之影,恆宿專念之水。
彌陀憶念眾生,眾生憶念彌陀,彌陀眾生,常相親近,一體不離。
平生之時即已攝取,直至臨終之最後仍然不捨。
◎當知本願最為強—–此句屬《大經》。本願與非本願,名號與非名號,難行與易行。
何故唯攝—–本願故,光明名號故,名即法故。
「本願最為強」,成「唯有」之義。因位本願唯誓念佛往生,故光明唯攝念佛眾生,不攝餘行之人。
當知,勸誡之言。
◎後四句屬《小經》,顯明簡易殊勝之念佛因果,專稱名號為因,至西方報土為果。
◎六方如來舒舌證—–有版本作十方。《淨土經》及《大經》皆言十方。
四同—–《觀經疏》〈散善義〉(《善導大師全集》249頁)釋言:「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以後,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
念佛不生,佛舌壞爛—–《觀念法門》(《善導大師全集》360頁)釋言:六方等佛舒舌,定為凡夫作證,罪滅得生。若不依此證得生者,六方諸佛舒舌,一出口以後,終不還入口,自然壞爛。」
◎專稱名號至西方—–別指小經,總明三經,名號為體,稱名為宗。專稱名號,乘佛願力至淨土者,即華開見佛聞法,十地願行自然而彰也。
◎到彼華開聞妙法—–明生後之益,證報土妙果,到彼即華開,不經時節。
智昇《集諸經禮懺儀》作「華台」,即「蓮華台」之意。《梵網經》言:「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華台。」即蓮華藏世界。《往生論》言「得入蓮華藏世界」,往生報土之意。
◎十地願行自然彰—–十地願行是眾生本有之具德,至彌陀報土即可顯現,非本無今有。
十地各有願行。依佛力故,聞法之時,十地菩薩無量願行自然而彰,速疾證平等法身。
二十二願「超出常倫諸地之行」之相。
往生諸佛淨土,由地前至地上,由初地至二地,經時經地方至十地。
若往生彌陀淨土者,便超出常倫諸地之行,其內證者大涅槃之佛果,顯現因門之處,即是一生補處之菩薩;十地願行自然而彰,無品位階級之差別。
自然—–他力極致,不知然而然。約自力修斷,可謂成不可謂自然,自然者不假功義,速疾義。
自然彰—–本願他力故,涅槃之德故,不用作意分別,諸地願行,一時俱現,自然成就。如二十二願。
此亦顯明《法事讚》(《善導大師全集》427頁)所言:「從佛逍遙歸自然,自然即是彌陀國,無漏無生還即真」之意。
如仙丹一粒,自然變鐵成金。此自然國德,故言「自然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