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证.祖传

  1. 《阿弥陀经》以十方众生为对象
  2. 必得超绝去之义
  3. 《小经》要文三译对照
  4. 人身难得之喻
  5. 圣净二门判
  6. 《往生论注》要点
  7. 《小经》要文善导释
  8. 法然上人释「第二十愿」的属性
  9. 皈依即是求救护
  10. 弥陀之救度
  11. 此修福因,彼得乐果
  12. 法照大师《五会念佛赞》之偈摘要
  13. 「乃至十念」即是「称名念佛」 的经证与祖传
  14. 弥陀「本愿」二字之根据(抄要)

净土宗教理

  1. 寻求法门
  2. 净土宗概念
  3. 净土宗的创立与流变
  4. 机法深信浅说( 五 )
  5. 机法深信浅说( 四 )
  6. 机法深信浅说( 三 )
  7. 机法深信浅说( 二 )
  8. 机法深信浅说( 一 )
  9. 昙鸾大师之弥陀佛身观
  10. 净土宗义略说
  11. 净宗原理:二愿和合
  12.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
  13. 南无阿弥陀佛之简释
  14. 「南无阿弥陀佛」略解
  15. 净土宗是弥陀之回向
  16. 往生极乐的条件
  17. 弥陀名号
  18. 弥陀净土之相
  19. 本愿称名,非定非散
  20. 兜率极乐优劣比较
  21. 阿弥陀佛 名体一如
  22. 「忆念」之义
  23. 「念」之义
  24. 弥陀净土的特性----超
  25. 阿弥陀佛愿力的根本特性
  26. 《往生论注》「赞叹门」解释
  27. 弥陀愿心的根源——《无量寿经》「赞佛偈」
  28. 四十八愿分类
  29. 念佛四德
  30. 佛教的核心教理与往生净土
  31. 「见佛」论
  32. 认真去做时
  33. 大慈悲五要点
  34. 净土起信
  35. 弥陀梦中显明摄取之义(唯莲房典故)
  36. 乘佛愿力 凡夫入报
  37. 往生要关
  38. 弥陀.本愿.净土
  39. 譬喻
  40. 本愿之念佛

规约 

  1. 敬致净土宗教团出家众
  2. 手机的规范
  3. 善待老人
  4. 净土宗教团僧众共住规约
  5. 僧众外出弘法共勉事项
  6. 杜氏家庙念佛超荐仪轨
  7. 僧诫
  8. 净土宗念佛会共修须知
  9. 念佛超荐仪轨

我的命盘

  1. 我的命盘──复兴净土宗与铁版神数的奇验 (七)
  2. 我的命盘──复兴净土宗与铁版神数的奇验 (六)
  3. 我的命盘──复兴净土宗与铁版神数的奇验 (五)
  4. 我的命盘──复兴净土宗与铁版神数的奇验 (四)
  5. 我的命盘──复兴净土宗与铁版神数的奇验 (三)
  6. 我的命盘──复兴净土宗与铁版神数的奇验 (二)
  7. 我的命盘──复兴净土宗与铁版神数的奇验(一)
净土宗
慧净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慧净法师 > 编述
top

编述

我的命盘──复兴净土宗与铁版神数的奇验 (七)

  第二章 香港董慕节

  「铁版神数」是中国古老玄学中的一种神奇算命之术,算命师只靠一把算盘,劈啪一打,便能精准算出一个人的一生。这门独特的技艺不同於一般算命那种模糊笼统的预测,而是能精确到令人惊叹的细节。例如,某人43岁那年才喜得贵子。一般算命的如果能来上一句「中年得子莫嫌迟」,就令人觉得非常准了。而铁版神数却能准确道出这个人是「四十三岁得头胎」。

  当代最着名的铁版神数算命师,当属香港董慕节先生(1922-2024),世人尊称其为「董半仙」。董慕节的算命精准程度令人惊叹,以下略举数例,可见一斑: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黄沾点评说是「字字准确」。1982年,黄沾求见董慕节批命,结果董先生竟算出他有三位母亲,说他「一母一母又一母,萱草三株」。黄沾对此大为震惊,他有三位母亲这事儿不假,可这件连黄沾最亲密的朋友都不知道的隐私,董慕节却一语道破,令黄沾震惊不已。董慕节是怎麽知道的呢?难道真的靠一把算盘就能算出来?

  香港漫画界教父黄玉郎更是直言董慕节的功力「像神仙一样」。在一次公开访谈中,黄玉郎分享道,董慕节算出他晚了一个月出生——这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後来他打电话找母亲求证,才发现董慕节说的果然没错。不仅如此,董慕节还准确算出黄玉郎家中父母兄弟,每位亲人的生肖,以及他22岁结婚的事实,无一不准。

  而在众多关於董慕节的神奇故事中,武侠漫画大师马荣成的经历尤为人知。马荣成创作的《风云》漫画在亚洲风靡一时,後来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更是收获了无数海内外粉丝。鲜为人知的是,这部作品中最经典的台词「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正来自董慕节的批命文字。批文中一语双关,不但精准点出了马荣成这部代表作的名字《风云》,还准确预言了马荣成会藉此作品一飞冲天。

  这样一语双关的批文还不是个例。有位网友分享,她母亲得到的批文是「回顾正秋月圆日,正是少女伤心时」。短短十四字不但包含了她母亲的全名,还点出了外祖母辞世的确切时间——中秋月圆之夜。这些批文中的谶语都是几百年前就写成的,算命师通过特定算法选取适合的文字。令人不解的是,这些谶语如何能如此巧合地言中人名或作品名?难道冥冥中真有天意?

  更令人惊奇的是,一位摄影师得到的批文竟写着「镜中留印证,似幻似真」,精准点出他的职业。然而在古代根本没有摄影技术,古人如何能预知未来会有能保存影像的「镜子」?这不禁让人怀疑,那些撰写谶语的先贤是否真具有洞察未来的能力。

  在董慕节的众多传奇中,科幻小说大师倪匡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倪匡原本对算命持怀疑态度,但亲身体验後,也不得不折服於董慕节的神准。

  不论是巧合、技巧还是真有玄机,董慕节的铁版神数确实在现代社会留下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让人们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依然对古老东方玄学心存敬畏。

 

  第三章 不好奇

  看了我这麽详实的介绍之後,肯定有人对铁版神数充满好奇,在此提醒,若非因缘具足,切勿轻易尝试批算,不仅因其高昂的润金(据闻目前真正的铁版神数润金约在五万元起跳),更因为坊间充斥鱼目混珠者。我曾亲身尝试网路标榜铁版神数的案例,几千元的价码一眼便知非真。

  从香港返回台湾後,我曾思考,一般常见的算命术,如四柱八字和紫微斗数,是否也能有如此高的精准度?为求验证,我曾前往台北行天宫及万华龙山寺附近的地下街寻访命理师。这些地方大多提供四柱和紫微斗数服务,却没有铁版神数。

  我选择了其中较有名气的命理师进行体验,并试探性地询问:「我几岁出家?有没有结婚生子?」结果,他们都无法准确推算出来。这也说明了,虽然四柱和紫微斗数各有其专业与特色,但要推算到如此细节,确实需要极高的功力。因此,对於一般人而言,也无需过度好奇这些细节的推算。

  中国命理学可谓一门博大精深的玄学。若能真正精通,便能根据一个人的八字,毫无偏差地推断其一生的吉凶祸福,而铁版神数正是其中的翘楚。

  然而,即便命运看似前定,也并非不能改变。「一念之善可以延年,一念之恶可以夺算」,这句话精辟地阐释了广积阴德对命运的影响。如同《了凡四训》所揭示的,当一个人积极行善积德时,其命运便会随之转变。

  因此铁版神数虽是铁版钉钉,但灵前不灵後,如我66岁去算,考刻以及算66岁以前的,几乎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度,令人惊叹不已,拍案叫绝。然而,对於66岁之後的推算,则大多不准确。

  这其中的道理在於,算命算的是「命」而非「运」。本命是无法改变的,因为我们的出生日期、父母手足、六亲眷属这些基本要素是既定的。然而,「运」却会随着我们所积累的功德多寡而改变。命理师在推算当下,是以「命」的数理来定盘,但经过後续的修行,当个人的业力有所转变时,原先的推算自然便不再精准。

  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改变自身做起。虽然命运或许已注定我们今生拥有什麽或缺乏什麽,却从未注定我们拥有多少智慧、抱持多少善恶念头,以及吉凶祸福将有多少转变。诚然「贵贱前生定,半点不由人」,但个人的善根、福德、因缘,完全可以由自己今生努力累积;同样地,晦气、厄运、灾难也能透过积极行善来事先预防。这,也正是我们探讨命理的最终目的。

 

  第四章 孔子的命理观

  命之一字,自古为人所难明。虚无缥缈,玄之又玄。在《论语.子罕》中曾言:「子罕言命」,历来常被解为孔子对命运之事持保留态度。然则细读《论语》诸篇可知,孔子虽「罕言命」,却绝非「不言命」;他所表现出来的,实是一种深思熟虑、谨言慎行的态度。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此言显示:尽管世道成败系於命运,孔子并未因命不可违而消极处世。他依然不畏艰难,周游列国,推行其仁政理想,教化万民,诲人不倦,展现「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君子精神。

  这句话的深意,不在於让人完全听天由命,任命摆布,而是提醒人们:应在认识现实环境与历史趋势(即所谓「命」)的基础上,尽己之力,践行所信之道。即使最终事与愿违,亦能以一种通达、坦然的心态承受结果,因为那亦是「命」之一部分。

  这正是孔子命理观的核心:尽人事,听天命;知命而不屈命,乃君子立身之要。

  孔子对「命」的思考并非片言只语,而是贯穿於其一生修养与言教之中。例如:

  「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人至中年,应渐能体悟生命中某些不可逆之安排,从而养成宽容、安定的心性。这反映出对生命中不可控因素的认识。这是孔子的知天命。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君子须认识命理,方能安身立命,达观行道。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人生的寿命长短与荣辱贫富,皆有其命运成分,非单凭人力可控。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礼记.中庸》):君子安份守道,恭敬待命;小人则投机取巧,望得非分的收获。孔子教人尊重天命,同时也要「素位而行」。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君子懂得敬畏天命,是道德修养的根本。

  尤令人深思者,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这句话彰显他对天命的笃信与坚定,深信自己肩负的德教使命,是上天所托,非人力所能夺。

  孔门德行第一的弟子冉伯牛,因罹患恶疾,孔子前往探望,一见便握手感叹:「亡之!命矣夫!」(《论语.雍也》)意思是:「不该如此啊!这恐怕是天命吧!」

  冉伯牛品德高洁,却遭重病,似与因果不符。孔子面对此事,并未试图解释命运之理,而是以沉痛之语道出一种难以理解的接受:「命矣夫!」由此可知,孔子深知命理的幽微难测,不可轻易言说,否则反而徒增困惑。

  尽管孔子重视天命,他对「命」的态度却非迷信。在《论语.述而》中明言:「子不语怪、力、乱、神」,表明对鬼神之事持保留与审慎态度,主张理性、实践的人生观。他敬命而不迷,信命而不屈,这种态度为後世儒者所效法。

  综观孔子对「命」的多重表述,我们可以体会:他并非否定命运的存在,而是深知其奥妙玄远,非浅言所能道明,故「罕言」而不「轻言」。孔子不是命运的宿命论者,也不是盲目的行动主义者。他在两者之间,走出一条中道之路:敬命而知止,尽力而不悔。

  这是一种结合了现实智慧与道德理想的命理观,启示我们在面对不可控的人生起伏时,既不惧命,也不妄行;既不虚无,也不倨傲。知命、尽力、达观、无悔,正是孔子所教我们面对命运的智慧之道。(待续)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