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证.祖传

  1. 《阿弥陀经》以十方众生为对象
  2. 必得超绝去之义
  3. 《小经》要文三译对照
  4. 人身难得之喻
  5. 圣净二门判
  6. 《往生论注》要点
  7. 《小经》要文善导释
  8. 法然上人释「第二十愿」的属性
  9. 皈依即是求救护
  10. 弥陀之救度
  11. 此修福因,彼得乐果
  12. 法照大师《五会念佛赞》之偈摘要
  13. 「乃至十念」即是「称名念佛」 的经证与祖传
  14. 弥陀「本愿」二字之根据(抄要)

净土宗教理

  1. 机法深信浅说( 四 )
  2. 机法深信浅说( 三 )
  3. 机法深信浅说( 二 )
  4. 机法深信浅说( 一 )
  5. 昙鸾大师之弥陀佛身观
  6. 净土宗义略说(下)
  7. 净土宗义略说(上)
  8. 净宗原理:二愿和合
  9. 净土宗信仰的内涵
  10. 南无阿弥陀佛之简释
  11. 「南无阿弥陀佛」略解
  12. 净土宗是弥陀之回向
  13. 往生极乐的条件
  14. 弥陀名号
  15. 弥陀净土之相
  16. 本愿称名,非定非散
  17. 兜率极乐优劣比较
  18. 阿弥陀佛 名体一如
  19. 「忆念」之义
  20. 「念」之义
  21. 弥陀净土的特性----超
  22. 阿弥陀佛愿力的根本特性
  23. 《往生论注》「赞叹门」解释
  24. 弥陀愿心的根源——《无量寿经》「赞佛偈」
  25. 四十八愿分类
  26. 念佛四德
  27. 佛教的核心教理与往生净土
  28. 「见佛」论
  29. 认真去做时
  30. 大慈悲五要点
  31. 净土起信
  32. 弥陀梦中显明摄取之义(唯莲房典故)
  33. 乘佛愿力 凡夫入报
  34. 往生要关
  35. 弥陀.本愿.净土
  36. 譬喻
  37. 本愿之念佛

规约 

  1. 手机的规范
  2. 善待老人
  3. 净土宗教团僧众共住规约
  4. 僧众外出弘法共勉事项
  5. 杜氏家庙念佛超荐仪轨
  6. 僧诫
  7. 净土宗念佛会共修须知
  8. 念佛超荐仪轨
净土宗
慧净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慧净法师 > 编述
top

编述

「乃至十念」即是「称名念佛」 的经证与祖传

壹、经证

        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本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其中所言之「乃至十念」的念佛,在四种念佛方法之中,既非实相念佛,亦非观想、观像之念佛,而是「称名念佛」。释尊於《观经》亲自解释「十念」为「十称」,亦即《观经》言:

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 
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之「念佛」即是实相、观想、观像或心念之念佛,他此时之根机只堪行「称名念佛」。弥陀之本愿乃是为救度一切根机之「十方众生」,故其中之「乃至十念」必是「称名念佛」,否则上述经文之「下品下生」之众生将漏於弥陀本愿无法往生,十八愿则无法成立矣。故「念」即是「称」。

 

        且释尊於《观经》〈流通分〉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贰、祖传

一、净宗祖师──龙树、天亲、昙鸾、道绰

 

        後之净宗祖师亦相继阐明此义。

 

        1.龙树菩萨於《易行品》解释第十八愿之义而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常应忆念。

 

        而在此之前预为标示而言:

若人欲疾至  不退转地者
应以恭敬心  执持称名号

 

        2.天亲菩萨於《往生论》释言:

称彼如来名。

 

        3.昙鸾大师於《往生论注》释言:

但称名号,亦复如是。

        又言: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4.道绰大师於《安乐集》释言: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二、净宗宗祖──善导大师念佛的根本思想

        此「本愿称名」之佛说及祖传,成为後来大成净宗之善导大师的念佛根本思想,此义大师有更加深入而彻底的发挥。

 

        善导大师於四种念佛之中独标「称名」,其根本思想如下:

        1.以本愿之「十念」谓之「十声称佛」,其「本愿取意文」如左:

(1)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玄义分)

 

        此不言「十声」,然其意即是「十声」;且此文在於有名之「六字释」之後,作为「十愿十行」的证明,故是「十声称佛」,甚为显然。

(2)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玄义分)

 

        在此「称我名号」、「下至十念」,直接以「称」释「念」。

(3)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定善义)

 

        在此总明四十八愿,愿愿皆显专念弥陀名号之义,「念名号」即是「称名」之意。

(4)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念法门)
(5)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往生礼赞)
(6)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往生礼赞)
(7)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往生礼赞)

 

        以上「乃至十念」之「念」释为「称名」之例,是善导大师以「念佛」为「称名」的铁证。

 

        2.以本愿之十念为称名,其根据之《观经》的念佛,当然也是称名念佛。

 

        亦即《观经疏》立「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之两三昧,来到〈流通分〉则舍观佛三昧,取念佛三昧,而且此念佛三昧即是「称名念佛」,大师如是言:

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
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於遐代。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废观立称,文意甚明。

       

        3.大师「五部九卷」之中,证明大师以念佛为称名之文很多,上引之文甚为充分,此外省略。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