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以助行,行起解绝,解行相应,如目与足。
宗派的成立及发展,要以独特的「根机」相应之「教理」诠释为重心——这不仅是「行持」「果益」的依据,也是独立存在,易於辨认的保证;有助於宗派的共识与认同,凝聚向心力,而不至於散漫分化。教理的研讨、深入,理明则信深,信真则行笃[1],不被异学异解所动摇;不必怕闻法、读书,本宗的教理虽深广(而行持甚简易),但都是为我辈愚钝凡夫所宣讲,若有念佛、有信受,并愿多闻知、多了解,就能与佛感应而蒙佛加被,由多闻熏习而启动本有的佛性(本觉)之光明,就能逐渐理解佛菩萨祖师所开示的净土教义,而这一切也是他力摄受的过程与成果,我们只须在边作务、边念佛中开放心灵,让佛光照射、引导(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必能心开意解,乃至通达无碍;最不要的是自卑自弃、画地自限(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或可调整心态云「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然後在日常念佛中「行有余力,则以学解[2]」;须知,佛之「大愿业力」都是为了十方众生:「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大愿(五劫思惟之本愿)为我而发,大行(兆载永劫之万行)为我而修,大力(名号无上功德力、光明无碍摄取力)为我而成。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菩萨为了上求下化,就得无所不能,故须无所不学,而我们为了念佛报恩,就得自信教人信,故须闻熏教理。若自觉今生「心愚脑钝」,不善於法义观念的思惟、整理、统合、领解,或乃宿世这方面用心较少,累积的相关种子也不多,既如此,就从现在开始接触、熏习,在我们这个宗派环境中多听多熏,久而成习,就越来越明了、越欢喜、越好学、越深入,乃至於视为必然、理所当然。这看似「从无到有」的过程,只是内因外缘的熏习[3]成熟而已,就如学一种新专业或新技艺,也是从生到熟,从熟生巧。若我们学开车、学插花,要听很多课、看很多书才入门、才精通;那麽,学「念佛往生」的大事,由安心—起行而作业(恭敬、无间、无余的长时修[4]),也须有心有愿,加上一些时间、一些脑力,其他的就可放任弥陀的摄取、环境的熏习,自然而然的成就,懂多懂少亦无妨。
净土门的特色是「国土净则心净」——在清净的环境中改变我们的内心——释尊宣讲的净土三经,以「指方立相,观像称名」之异方便,令众生以念佛心,生极乐国,到彼见佛闻法,加持成佛。就这样借佛力转我心,法尔自然成;不须靠自力「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长劫在「进一步,退两步」中苦行、挣扎,却悟不了「真如实相」,而随时有退堕之危。
因此,释尊除了宣说「圣道门」诸经与诸行,以教化「利根大心」的菩萨之外;更指示了一个易行易往的西方净土,以便於末法「劣根造罪」之众生,皆得弥陀本愿的救度而往生成佛;而如此功能特异的环境,必然是超胜於其他的诸佛国土,即如法藏比丘与韦提希夫人的「舍通,取别」——削其枝叶,唯取精华(直截根源佛所印,寻枝摘叶我不能):
《大经》正宗分—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时彼比丘……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观经》发起序—
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於中现……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又《大经》四十八愿,第1、2愿从其国中「无三恶道」为始,29愿「受读经法,讽诵持说,得辩才智慧」,32愿「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46愿「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观经》十三定观,先观「依报」:地想.宝树.宝池.宝楼.华座……。
这些净土依报的描述,最後总结於《小经》极乐国土的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八功德水及「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是绝佳的净心修行之环境,且全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是因地「本愿力」所成就的果地「威神力」之「不虚作住持」功德,往生彼国,即得无边佛力之加持「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由环境的熏习来改变(净化)身心,既自然又省力,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孟母三迁,近朱者赤」,亦即「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今日,我们虽仍在娑婆生活受报,但因信愿念佛之平生业成,已是身在娑婆心净土,不断烦恼得涅盘,而宗派道场所布置的环境,适合我们在其中开怀念佛、熏习教理,等於是西方净土的雏型或预科,因此,可来此闻熏各种法义的宣讲与分享。
有人说(取意):学习净土教理,阿弥陀佛的慈悲才能流入我们心中,关系了个人及众生的法身慧命;也是净土宗长久发展的基础[5]。
注释:
[1]《中庸》第2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善导师《观经疏》:「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3]净庆 <「内因、外缘」的熏习力>
[4]净庆 <念佛人的作业—四修>
[5]光净 <学习净土教理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