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二教二宗
二、念佛为宗
三、观含深义
⒈约所观
⒉约能观
四、二宗权实
五、二宗深意
⒈为简他经一宗常例
⒉为破诸师谬混念观
⒊为辨定二尊二教故
⒋为明广摄权实众机
⒌为显从观入念之义
⒍为明念观难易有别
⒎为对辨念观之优劣
⒏为显念佛非定散摄
⒐为明正助二行分齐
⒑为示念观体用功德
⒒为明能赞所赞法门
善导大师(以下简称大师)於《观经疏·玄义分》辩释《观经》宗旨言:
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大师於《疏》末自言:「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此「念观二宗」之判,即大师楷定诸师错解之一处重要释义。
一、二教二宗
古来诸师皆判《观经》以观佛三昧为宗;唯善导大师深入佛智,究明佛心,判《观经》以念、观二三昧、二宗。藉此「念观二宗」之判,便可看出《观经》具含释迦、弥陀二尊二教。释迦教即定散二善回向求生之要门,弥陀教即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弘愿;要门以观佛为宗,弘愿以念佛为宗。
要门行体即定散二善,然二善之中,定善为尊;於定善中,佛观为主,故取观佛为要门之宗。
弘愿总通四十八愿,别局第十八愿。然第十八愿唯示「乃至十念」之行,故以念佛为弘愿之宗。善导大师「四十八愿,一一愿言」「四十八愿,唯明专念」等,皆明此意。
然有人滥解此文,以观佛为定善之宗,以念佛为散善之宗。如此解者,非但堕於一教二宗之失,亦违当段文义,全非祖师思想。
教者,教理,为能诠;宗者,宗要,为所诠。所诠既有二宗,能诠必有二教,一教二宗不应理故,一教二宗即无宗故。又,宗为尊、主之义,亦即唯一无二,乃能成宗。如一国必无二主,国异则主别;一教亦无二宗,教别则宗异。
然弥陀本愿摄化十方,普为一切善恶凡夫,犹如天子,主於中华;释迦要门娑婆一化,虽摄定散二善凡夫,还如诸侯,王於边国。中华、边国虽殊,同居一土之上;要门、弘愿二教虽别,俱存《观经》之中。
又,若说定善以观佛为宗,散善以念佛为宗,则大师此段释文应改为「今此《观经》定善文中以观佛三昧为宗,散善文中以念佛三昧为宗」。然今言「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正说明《观经》一部所诠定散二善俱以观佛为宗,不然何说「即以」?後言「亦以念佛三昧为宗」,显明《观经》一部既以观佛为宗,也以念佛为宗,不然何说「亦以」?
然此二宗隐显有别:观佛外显,此义浅近,故言「即以」;念佛内隐,义最深细,故说「亦以」。又,《观经》所主正在要门观佛,故说「即以」;旁通《无量寿经》弘愿念佛,故说「亦以」。
又,大师於《定善义》言「《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文亦显明非仅散善以念佛为宗,定善亦以念佛为宗。
以上二文合观,其义更明。
二、念佛为宗
前文已明定散二善俱宗观佛,此理浅近,诸师皆明;今当出文,更明二善亦俱宗念佛,此义最深密,唯善导独见,而分四重:一约真身观文,二约三心文,三约下三品文,四约付嘱文。
(一)约真身观文者,定善十三观之第九真身观,直观阿弥陀佛真净报身。此观若成,见佛身相好光明,唯摄念佛众生而不舍,以显此观归宗念佛。
此观为十三观之极尊,定散二善之归宗;此观既宗念佛,则定散二善皆宗念佛。如举国之内,以王为尊;王若归降,臣民自降。
(二)约三心文者,世尊於上上品开说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之三心。大师以此三心通九品,摄定散,辨定其为往生正因。然此三心即是念佛之安心,如《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故藉此三心,即能巧摄定散二善,归宗念佛一行。
所谓三心,一言以蔽之,即是舍己归佛之信心,谓舍定散自力情执,归入弥陀本愿救度。此心真实不虚,说为「至诚心」;此心为求往生,说为「回向发愿心」。故知三心至要,在於「深心」,大师释为「深信之心」。
然此信心如何建立?大师详示二途,谓就人立信与就行立信,而归於就行立信。又,於就行立信中,分判正杂二行、正助二业,显明唯就「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之正定业建立必得往生之信,以「顺佛本愿故」,可知三心归本於一句名号。
故知,三心全以名号为体,而有摄众生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用。大师释「南无阿弥陀佛」名义言: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能归之心,即是「南无」,属生边;所归之行,即是「阿弥陀佛」,属佛边。能归以所归为体,所归若真实不虚,能归亦真实不虚。众生若归弥陀,则能所一体,生佛不二,佛行成己行,决定得往生。
(三)约下三品文者,世尊於下辈三品为一生造恶无善、临终将堕地狱之最下机,说极善最上之念佛一法。此等众生仅一声、十声称念,便得罪灭,往生净土,暂滞莲胎,此准《观经》。若依《阿弥陀经》,则往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法事赞》言:「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可见,念佛具胜易二德,功超定散诸善,普摄十方众生。定散二善归宗念佛之义,至为明显。
(四)约付嘱文者,《观经》付嘱文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释此文言:
上来虽说定散定散二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讫至经末,世尊不嘱定散,唯嘱持名,即是统定散诸善,归宗念佛一行,极成念佛为宗之义。
三、观含深义
《观经》具题《佛说观无量寿经》,此中「观」之一字,大有深义,若不明辨,难免昧於《观经》宗旨,废失往生大益。
(一)约所观
从经题来看,所观内容,在於「无量寿」。大师於《观经疏·玄义分》「释名门」中释「无量寿」为「南无阿弥陀佛」,言「人法并彰」,此为「所念之名」;又於「所念之名」中,转而释出「所观之境」,其文言:「又言人、法者,是所观之境。」继开依正二报详明之。即是以「无量寿」之佛名,总摄极乐依正功德。
又,昙鸾大师判净土三经皆以名号为体,则《观经》一部所诠十六观法,莫非名号功德之展现。经文以十六观法详明名号功德,经题则以一句名号包摄磬尽。
以上二文合观,可知「观无量寿」者,在观佛名号也。
又,极乐依正种种庄严,莫非弥陀因地清净愿心之所成就,故《观经》言:「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往生论》言:「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可见观佛之内涵,在於观弥陀本愿力。故《观经》言:「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往生论》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弥陀本愿,所诠为何?愿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即是以「乃至十念」之念佛一行,普摄十方一切若善若恶、若凡若圣之机,悉令得生极乐报土,快速成佛。
可知,「观无量寿」者,在观弥陀之本愿力也。
又,极乐依正功德,莫非报佛、报土之境,如大师言「极乐无为涅盘界」。故其生因唯在念佛一行,「四十八愿,一一愿言」「四十八愿,唯明专念」等文显其意也。故知「观无量寿」者,在观往生正因,唯在念佛也。
(二)约能观
大师於《观经疏.玄义分》「释名门」释「观」言:「言『观』者,照也,常以净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辉,照彼弥陀正依等事。」
可知,「观」者,在观照弥陀依正庄严功德也。
然,如何以净信心手,照彼弥陀正依等事?大师於「深心释」中以就行立信显之,而归极於「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正定业。
又大师於《观经疏.玄义分》「和会门」释六字名号之义言:「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此中「南无」,即是能观照之净信心手;所观正依等事,即是「阿弥陀佛」。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正是「智慧之辉」。故知「以净信心手,持智慧之辉」者,正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也;如《阿弥陀经》言「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如此行者,经文言:「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可知,「观」者,在观称名必得生也,能观至称名必生,方是对佛观照之极。
四、二宗权实
善导大师虽判「念观二宗」,并非等量齐观,而是以观佛为权(方便),以念佛为实(真实);导权归实,废权立实。
第九真身观为定散二善之极尊,大师释言「观佛三昧为宗」,此观若成,见佛身相好光明唯摄念佛。故知观佛为权,念佛为实。世尊开说此观,意在导观佛入念佛,摄定散诸行入一向专称,故言:「《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又,大师於五正行中判观佛为助业(助成念佛之业),归宗念佛正定业。为令众生藉此观佛之行而欣慕极乐依正种种庄严,生信发愿,求生极乐。如《往生论注》言「起观生信」,《观经疏》言「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然往生因行,唯在称名,故大师唯判称名为正定业,释言「顺佛本愿故」。又言:「《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名陀佛名。」
如此,藉观佛之助业入於念佛正定业,即是导权归实。
善导大师释《观经》付嘱文言:「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定散二门以观佛为宗,一向专称即是念佛为宗。此文彻彰《观经》舍观归念玄旨,极成废权立实真意。
以上种种,皆显明观佛为权,念佛为实。大师判「念观二宗」,意在导观佛宗入念佛宗,废观佛宗立念佛宗。
五、二宗深意
然,此「念观二宗」之判有何深意?且举九重义明之:
(一)为简他经一宗常例
诸师辨他经宗旨或有立一宗,或有立多宗而终归一宗。
《疏》中先举《维摩》《大品》一宗之例,言「此例非一」;次辨今经二宗之意,以简他经一宗常例。
(二)为破诸师谬混念观
诸师解《观经》多混乱念、观为一法异名;为破此谬,故立二宗。
(三)为辨定二尊二教故
《观经》一部本有二尊二教,然其文相间杂,极难透达。今大师总取一经所说定散二善、十六观门,立名观佛三昧,此即释迦要门教;总取经中弘愿教益,立称念佛三昧,此即弥陀弘愿教。辨定二尊所主教门,令众生晓其分齐。为显此义,故立二宗。
(四)为明广摄权实众机
谓观佛三昧总摄定散善分权机,以其尚凭己善回向求往,疑惑佛智,行有不专,即《疏》文「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是也。念佛三昧摄一实之机,以其不凭己善,但任口称,全舍自力,全托佛力,即疏文「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是也。
为显此意,故立二宗。
(五)为显从观入念之义
佛观若成,见佛光唯摄念佛众生而不舍;既见彼光益,则终归念佛,故《经》结言「名念佛三昧」。为显此意,故立二宗。
又,大师於《观念法门》引《般舟经》跋陀和菩萨观成见弥陀,请问「持何法得生其国」,弥陀答言:「欲来生我国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大师释为「专念故得往生」,藉此助显从观入念之义。
何故弥陀光明唯摄念佛?以念佛顺遂弥陀因地本愿,故蒙果地报身光明摄取,因果相顺,道理显然。故善导大师言:「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又,今文「即以」之言标先观佛,「亦以」之言显终归念佛,文势显然。
(六)为明念观难易有别
大师於《往生礼赞》中设问答以明念、观难易之别: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遣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故弥陀因地唯选称名为众生往生因行,而发念佛往生之本愿;释迦於十方诸佛净土中唯遣众生往生极乐,而无问自说《阿弥陀经》,以直指西方。
故知:念佛易行,通於一切;观佛难修,不通诸机。今立念观二宗者,为令众生舍难修之观佛而归易行之念佛也。
又,今言「念佛三昧」者,乃就法德立三昧名,以念佛是弥陀本愿,究竟无漏禅三昧法故,非谓众生除缘静心方名三昧。如《观念法门》言「弥陀佛三昧定力」;《往生论》示「奢摩他行」,「奢摩他」翻「止」,即禅定三昧;《往生论注》约法体释「奢摩他」,明「佛力三止」,言:「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
(七)为对辨念观之优劣
定善最胜,无如佛观。其观成者,见弥陀光明唯摄念佛众生,念优观劣,於此可知。是以流通分世尊唯赞念佛者为「人中芬陀利华」,得「坐道场,生佛家」之益;不劝持无量寿佛观,但劝「持无量寿佛名」。
(八)为显念佛非定散摄
何以言之?定散在机,如《观经疏‧序分义》言:「一切众生,机有二种,一者定,二者散。」而今念佛舍机情执,投法体故,非定散摄。
且如佛观说,观成者,见佛光唯摄念佛众生,可见念佛犹出佛观之表,况余观余善?
又下辈三品之念佛,若依文面,散善所摄,故生後有花合多劫之障;然探其密意,则非定散摄,《观经疏‧玄义分》就下辈念佛释「愿行具足」故。
故至经末,世尊废定废散,但劝持名,极显念佛非定非散之义。大师释言:「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须知,念佛乃是非定非散弘愿之行,故以定散诸善属观佛三昧摄,乃外别立念佛三昧,以显念佛非定散摄。为显此意,故立二宗。
然,念佛既非定非散,故能超定超散。如《观经》下辈三品,皆为一生造恶之机,定散二善皆不堪行;但以称佛名故,尽灭生死罪,往生安乐土,岂非显明念佛功超定散诸善?故法然上人言:「说定散为显念佛超过余善。若无定散,何显念佛特秀?」
《无量寿经》三辈文中虽说念佛、发心、造像、起塔等种种行,然至流通分,世尊唯赞念佛为「大利无上功德」。《弥陀经》中,世尊贬斥定散诸善为少善根福德因缘,说为「不可得生」;念佛赞为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说为「即得往生」。故善导大师言:「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九)为明正助二行分齐
依大师之判,观佛非佛本愿,犹属助业;念佛顺佛本愿,独为正定之业。今立念观二宗,乃为简别助正二业。
(十)为示念观体用功德
观佛本期见佛。念佛虽不别求见佛,然自有见佛之用,以名体一如,弥陀名号即是弥陀佛体故。
昙鸾大师定判净土三经皆以弥陀名号为体,则三经文文句句,若极乐依正庄严,若十方众生往生,莫非名号功德之大用,观佛见佛亦不出於其外。
(十一)为明能赞所赞法门
观佛三昧是能赞教,念佛三昧是所赞行;能所相依,方显法门。故持所赞念佛,即是持能赞观佛。为显此意,故立二宗。
且如真身观为定善极顶,其观观成者,见佛光唯摄念佛众生,以显念佛超过定善。
又如散善门前六品,示一切散善但能各利堪行之善机;至下三品极重恶机,诸善之力尽不能救,方说念佛灭罪得生,以显念佛超过散善。
《观经》付嘱文言:「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散善义言:「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定善义言:「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观经疏‧玄义分》亦以今经定散为念佛机所受之教。以上诸文,皆显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