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风学习(六)
──2012年2月1日於净宗书院为僧众开示
「宗风」刚才大家都背诵过了,剩下我还没背,现在换我来背。(略)
首先,很抱歉,这麽早就让大家到这里来。不过,因为我们是修行团体,是依佛陀的教制来出家、修行所组织的一个僧众团队,所谓「僧」就是和合众,是一个团体、一个僧团。本来佛陀就已规定,僧众必须要半月半月诵戒。戒律有比丘戒、比丘尼戒,不过如实而说,现在已难谈得上比丘、比丘尼,现在大多是名字比丘、比丘尼。如道绰大师所说: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
但尽管是名字比丘、比丘尼,可是还是维持出家的身份,因此我们仍必须依照制度而行。
只是,戒律是释迦牟尼佛在二千六百年前,在印度那样的时代、环境,以及随顺印度的民族性、民风、民俗所制定的,到了二千六百年後的现代,在台湾的这个地区,未必能够适合普遍的出家众及僧团。所以,在台湾很少有道场真的在半月半月诵戒;即使有,大部份也只是一种形式。因为,依照佛制,每半月诵戒之後,还要自恣、布萨、羯磨、举罪等等,也就是利用每半月的诵戒期间,将自己这半个月来所犯的过失在大众面前表白、忏悔,并依过失的大小、轻重,向一人、二人、四人、二十人忏悔。不过不管大小轻重,一般都是利用诵戒的时候表白,然後也请大众举罪。也就是说,自己观照自己往往有疏忽的地方,因此请别人慈悲,如果别人在什麽时候、什麽地方有看到自己过失,也利用这一段时间提出来,让自己知道而晓得改进。这是半月半月诵戒的情形和意义。
就如刚刚所讲,戒律的条文虽然多,但很多在现代已难以实行。而我们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的基础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机法二种深信」: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我们的信仰是建立在这两种深信之上的。
一个自觉是罪恶生死凡夫的人,当他要去做自觉已经是做不到的行持时,心情会是怎麽样呢?近代持戒最有名的就是弘一大师,弘一大师了解戒律、深入戒律,同时自我反省也很细腻,所以他说他不是比丘,甚至连五戒也不够格,只是多分的优婆塞而已。他已是这样了,何况我们?既然这样,对於出家人的三业威仪,还有改过行善、修身养性、砥砺德行的,必需要有另外的方法。以我们法门来说,砥砺的方法内容就是我们的「宗风」。
多年前,我就有编「净土宗教章」,因为足堪称为一个宗派,一定必需要具备有类似「教章」那样的内涵,才能建立一宗一派。「教章」就等同国家的宪法,是最基本的,里面当然要有自己的宗风(包括「真谛」与「俗谛」),我们就是以「宗风二──俗谛(处世之道)」来作为我们半月半月诵读的内容,并且把它落实在三业行谊当中。为什麽?因为诵的目的不只是嘴巴诵,而必须是记在脑中,涵养在内心,使其成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生命,所谓「融入骨髓,化为个性、成为生命」。因此,我们必须要利用半月半月来诵读宗风。
除了半月半月在大众面前诵读之外,也希望大家每一天早上起来都能先背诵、思惟一遍。诵有嘴巴的诵以及身体的诵,我们是从嘴巴的诵,然後再要求到身体的诵。所谓身体的诵,就是将这一些内涵落实在三业、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全身心都在诵读,亦即刚才所说的,融入骨髓,化成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生命。
我们之所以有生命,不是因为有这个肉体,而是因为有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含藏着过去世以来三业行为的善善恶恶,我们所含藏的其实都是贪、瞋、痴、慢、疑,恶多善少,所以才会在六道里边来来去去头出头没。如果旷劫以来,阿赖耶识所含藏的没有贪瞋痴慢疑的话,那就会昇华、超越三界六道轮回了。
所谓「依报由正报转」,有怎样的正报就有怎样的依报;有怎样的依报,可见他是怎样的正报。依报就是所处的环境,我们是出生在哪个国家──是十方净土,还是娑婆恶世?是出生在道德人文荟萃的国家,还是出生在野蛮贫穷困苦的国家?是出生在怎样的家庭?出生下来的种种人际、命运,这一些都属於依报。依报不是上帝所创,也不是依天所命,而是自己决定的──由自己的正报所决定的。
简单讲,包括在这个世界上的名位、权势、财富,甚至丈夫、妻子、儿女、兄弟、眷属,这些都是属於自己的依报。可以用一种比喻,也就是花跟蜜蜂,有花的地方就有蜜蜂,花多蜜蜂就多,花少蜜蜂也少,如果没有花也就没有蜜蜂。花比喻是正报,蜜蜂比喻是依报,花不用去求蜜蜂,蜜蜂也不用去求花,只要有花,有花香,蜜蜂自然会来到;即使这一朵花缺了叶子,他依然有蜜蜂;可是如果是假的花,再怎样的美丽漂亮,也不能有蜜蜂飞来。所以有一句话说:
花无心招蝶,蝶无心寻花;
花开时蝶来,蝶来时花开;
我亦不知人,人亦不知我;
不知从帝则。
这就是一种因果,正报之因,自然有依报的果。
所以我们如果觉得自己没有福报,没有人缘,处处不顺,那就要检讨自己,而不要怪罪别人;如果不检讨自己反而怪罪别人的话,这样不仅不是修行人,而且遭遇也会愈来愈惨。反之,如果懂得反省而自我改进,未来就会愈有福报,会愈平顺。为什麽?因为能够不怪罪别人而反求自己,正报就昇华了;正报昇华了,依报也就能够改善而跟着提昇。
今天发给大家的资料,第一份是「无量寿经摘要」,这个标题是大意,里面也含盖其他几部经的摘要,有:《无量寿经》摘要、《观经》摘要、《小经》摘要、《易行品》摘要、《往生论》摘要、《安乐集》摘要、《善导大师法语》等。这一些是我自己平常背诵的法语,发给大家是一种彼此分享、讨论,也未必要大家跟着背。不过,如果有在台面上讲法的人,这些法语最好背下来;即使没有背,也要熟读这些内容。因为熟才能任运自在的运用;没有在台面讲课的人,至少也能够看一遍,晓得有哪一些重点。
这份资料也包含「净土宗祖师解释本愿之文」,净土宗祖师解释本愿内涵最多的就是善导大师,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在这份资料中我共列出十八段。
有一句话说:「一入眼根,永为道种」,背诵法语,就好像种子落在田地里,有一天就会开花结果。将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法语背在脑海中,会让我们增长智慧、增长信心、增长法喜。因为,第十八愿这三十六个字到底是什麽意思,如果没有传承,以我们自己的理解来解释的话一定会错误,或者依其他祖师大德的解释也会错误。
自古以来,净土宗祖师解释第十八愿最多的就是善导大师,最重视第十八愿的也是善导大师,可以说,汉传佛教的十三位净土宗祖师当中,唯有善导大师最重视第十八愿,对第十八愿有那麽多的解释的,其他祖师几乎都没有;印光大师虽也有,但是不明显。
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文字很简短,意义很透彻,而且可以说是字字放光,句句铿锵有力,所以希望大家把这十八段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背熟。这十八段文字的排列都是有次序性的,当然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也是用《观经》以及《阿弥陀经》的义理来解释的,同时也以第十八愿解释《观经》与《阿弥陀经》。譬如《阿弥陀经》说:「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它的意涵是什麽,善导大师就以第十八愿来做为解释。
把善导大师有关这十八段编在一起的,在教界当中目前还没有;虽然也曾有其他佛教单位编辑「善导大师语录」,但只是依文解义性的,将好的文句列出来而已,并没有真正懂得善导大师五部九卷的核心思想、教理架构。编辑善导大师语录,必须将善导大师核心、宗旨的法语并列出来,这样看的人、研究的人,就可以很容易掌握善导大师的思想,知道都是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为根本,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都是环环相扣的。
另外,善导大师的偈语这份资料中我只列出十四首,这十四首都非常的好,会愈背愈喜欢背,真的也是可以开智慧,增长信心,增长法喜。
第二份资料是「净土宗特色──易」。净土宗「易」的内涵,也没有离开本愿文,所以这一份讲义是将本愿文中,文字上有显明「易」特色的列出来,这个可背可不背。
第三份资料是《了凡四训》。前面二份资料所谈的,是属於「真谛──往生之道」方面的,第三份资料可以说是「俗谛──处世之道」。
《了凡四训》篇幅不多,可是对於一个要敦品励德、修心养性、改变命运的人来讲,这一本是很重要的教材。《了凡四训》早年我就已经看过了,觉得内容很好,所以很喜欢,看了好几遍。印给大家的资料中,红线部分是我划的,未必是很妥切,不过就是给大家参考。
《了凡四训》共有四篇:第一篇「立命之学」,第二篇「改过之法」,第三篇「积善之方」,第四篇「谦德之效」。每一篇都非常的好,非常的精要,有心於修身养性、改过向善、向上、向净的人,都应该重视它。
第一篇「立命之学」。立命,立什麽命?建立新生的生命。新生的生命是什麽生命?里面有说,是「义理的生命」。也就是「道德的生命」,甚至是「成为君子、贤、圣的生命」。有新的生命才会改变旧的命运,所以说「立命之学」。
前面有说「依报随正报转」,生而为人(动物也是一样),只是众生的话,往往都是随着过去世──生生世世所累积的习气在起心动念、在展现三业行为。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随着命运走。
那要怎麽样改变命运呢?
习气就是第七识末那识,第七识都是执着阿赖耶识里面坏的种子比较多,然後就命令第六识,之後驱使前五识去造作。我们学佛必须假藉第六识的功能,因为第六识有分辨、记忆、判断的功能,我们用第六识的功能来听经、闻法,来学习古圣先贤的道理,将这些法语涵养在心中,它点点滴滴也都会进入阿赖耶识。进入阿赖耶识之後会怎麽样呢?就像「良币驱逐劣币」,好的种子(良币)如果多了,坏的种子(劣币)比较不起现行,所谓「种子起现行,现行又薰种子」。甚至,我们可以假藉第六识所学的道理,时刻观照,使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慢慢那一些坏的种子因为很少使用,最後就会自然枯竭了。
因为,有什麽「因」必然会有什麽「果」,因果之间必需假藉「缘」,若是有「立命之学」的观念,尽量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话,这一个缘都是好的缘,使好的因会得好的果;而坏的因因为没有坏的缘,所以不会得到坏的果。
一般修行无非是观照、观心,一切由心造,一切都是阿赖耶识──过去世的心识展现出来的,所以说观心。我曾向大家介绍一首偈子,就是:
愿我恒常观自心,正当烦恼初萌生,
危害自己他人时,立即强行令断除。
对我们念佛法门来讲,是时时刻刻、心心念念都在这一句佛号上。当然难免会打妄想,打妄想的时候就观照,然後又回归到念佛。
(资料)第一页中间有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命运的好与坏,都是我们自己所做出来的,福报也是自己所求来的,下面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当然这一些是站在世俗人的立场而说的,以修行人来说,是求贤、求圣、求超凡入圣,甚至是无所求。《心经》说:「以无所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有所求,就还有能所,就还是凡夫,还没有到达三轮体空。这里的「求」是「修」的意思,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不去修持累积那个因,凭什麽求呢?所以後面又说: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不是向外求,是从心而觅,是向自己的方寸求,因为自己的方寸就是福田。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细说,请看第二页。这里说: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
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
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这几段都非常好。後面又说: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
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出家人半月半月诵戒有互相举罪的一项内容,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够晓得自己有哪一些过失,好让自己晓得去改进。这里说:「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我们很容易安於「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这样命运一定改不过来。所以有一句话说:「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对於他人纠举我们的过失,我们要虚心谦卑的来接受,不要怨恨对方,认为别人在说自己的是非、在譭谤自己,如果这样的话,就是一般人,不是修行人了。所以我们应有「闻过则喜,闻善则拜」的谦虚涵养,这样命运才能够改变。
很多学佛的人,灾难来了,也是遭受灾难的命运,痛苦来了还是遭受痛苦的命运,为什麽没有改?因为他学佛没有在心地上用功夫,没有在自己的内心求改过,甚至凡事都责怪别人、抱怨别人,认为别人害他、别人对他不是,觉得自己的不如意都是别人造成的。这样命运怎麽有办法改变呢?
接下来,第二篇「改过之法」。举出三点: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
这里说:「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又说:「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未论行善,先须改过,这个很有道理。诸佛通戒的那一段法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众善奉行之前,要先诸恶莫作,这就是「先须改过」,所以自我改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对我们这个法门来讲,真正的「行善」是什麽呢?就是念佛,以及自信教人信,这个就是行善。「改过」是什麽呢?就是以宗风或古圣先贤的法语做为标准来改正。
第三篇「积善之方」,就是行善积德的方法。这里提出十个故事,先以事来明理,晓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之人必有後福。後面有谈到善、非善有八种不同的现象,以及十种「随缘济众」的大纲:「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接下来请看第四篇「谦德之效」。
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到最後「谦德之效」。「谦德之效」其实是这一切的根本,所以「谦德之效」在《了凡四训》中非常的重要。我们一段一段来看:
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书曰:「满招损,谦受益。」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第一段的几句有引用在我们的宗风里面,其实第一段红线画的部份,也是我们每天在温习的。第二段:
辛未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予告费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费曰:「何以见之?」予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及开榜,丁果中式。
这里说:「惟谦受福」,要求福报、改变命运,如果不谦的话,是不可能的,就像盖房子没有打地基,要端水没有杯子一样。所以「谦」是最根本、最根源的。我们宗风的第一段,就是「对自己谦卑柔和」。这段又说:
恂恂款款,不敢先人;
恭敬顺承,小心谦畏;
受侮不答,闻谤不辩;
这三段很好。看到这三段,我觉得,唉呀,真是太好了,不过很惭愧,我也还在学。第三段:
丁丑在京,与冯开之同处,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李霁岩直谅益友,时面攻其非,但见其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兄今年决第矣。」已而果然。
春节期间,有常住众下南部高雄永明寺帮忙,临行前我有吩咐大家几点注意事项,并书成文字,其中第一句就是「不多话」,第二句是「不多事」,第三句是「不攀缘」。这里所说的「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意思就是话愈少愈好,事愈少愈好;如果有人提醒自己过失的地方,我们只有感恩,而不应该别人提醒,反而一直解释,甚至跟对方一来一往的辩解。如果是这样的话,都不可能使命运改变。
「福有福始,祸有祸先」,福的开始是什麽?就是谦卑,一个人只要谦卑──「天必相之」,天可以说就是因果道理。「祸有祸先」,祸先就是不谦,凡是跟人家一来一往,争我对你错。接下来:
赵裕峰、光远,山东冠县人,童年举於乡,久不第。其父为嘉善三尹,随之任。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明吾,悉抹其文,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
壬辰岁,予入觐,晤夏建所,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归而告友人曰:「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及开榜,果中式。
这里说:「气虚意下,谦光逼人」,所谓道气逼人或德行感人,都是在於「谦光逼人」,这个「逼」不是相逼,是表示谦光很炽盛。
「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这里的「慧」是指什麽呢?就是下面所解释的:「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就是说,他不浮夸,不随便的放肆,他会内歛、收歛,会踏实、安详稳重。如果能够安详稳重的话,智慧一定会开发出来。因为安详稳重也可以随着定而产生的,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前面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也就是说,我们的心──阿赖耶识,固然所收藏的大都是不好的种子,但是我们的佛性也在里面,而且从来没有消失,只是被盖住而已,如果能够静定下来,凡事能够安详稳重,不浮夸、不浮躁,能够内歛踏实,无形中佛性就会抬头。
所以,在道场中,我们不是要在团体里面求地位,或是求名、求利,都不是,只要有「德」就可以了,因为有「德」自然有种种的福报。《孟子》谈到天爵人爵而说:「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只要累积天爵,人爵不求而得,「爵」就是一种福报。只要自己累积德,福报不求自然就会有。
一个人最大的福报就是「无事」,所谓「一日无事赛神仙」。所以在团体当中,如果还没有机缘领执事,没有什麽事可做,其实他是最有福报的人;他只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念佛,与人无争、於事无求,岂非天天赛神仙?如果住众人人都能这样,则道场安定,住众安宁,彼此相安无事,人人身安道隆;所以古德说「道场以无事为兴隆」。如果无事找事,一定要求一个什麽来做,甚至去攀缘,让人家来发现自己,使自己能够突出於人,那就是把福报往外推。如果互相争求、彼此相怨,则道场不安、住众不宁;不安、不宁,就会造成人人苦恼,就会导致人人离开。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只有愚痴的人才会无事找事,与人过不去,而自恼恼人,自害害彼,彼此俱害。接下来:
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有声艺林。甲午,南京乡试,寓一寺中,揭晓无名,大骂试官,以为眯目。时有一道者,在傍微笑,张遽移怒道者。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张益怒曰:「汝不见我文,焉知不佳?」道者曰:「闻作文,贵心气和平,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
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该中,文虽工,无益也。须自己做个转变。」张曰:「既是命,如何转变?」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张曰:「我贫士,何能为?」道者曰:「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你如何不自反而骂试官乎?」
不管佛教也好,或是社会一般情形也好,凡事要改变命运都是先从布施开始。对於出家人来讲就是法的布施,而在布施之前,要先具备什麽呢?这里说的:「谦虚一节,并不费钱」。我们要法布施,如果对法不了解,对经藏不深入,口才又不好,怎麽能够布施呢?但是谦虚,即使有口才、没口才,都可以做得来。所以说「谦虚一节,并不费钱」。接下来:
张由此折节自持,善日加修,德日加厚。丁酉,梦至一高房,得试录一册,中多缺行。问旁人,曰:此今科试录。问:何多缺名?曰:「科第阴间三年一考较,须积德无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系旧该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後指一行云:「汝三年来,持身颇慎,或当补此,幸自爱。」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善日加修,德日加厚」,「善」如果不日加修,「德」就停在原地不能进了。还有「阴间三年一考较」,就是说,我们行善积德或念佛,好像当下没有什麽感应、没有什麽果报、效用,其实不是的,往往要经过三年之後。但也未必如此,这是一种比喻。就好像种植物,有的种下去半年之後就有收成,有的要一年,有的要三年才有收成。接下来:
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於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举头三尺,决有神明」,我小的时候其实无形中就已经在接受佛家的教理了。怎麽说呢?我只有小学毕业,论学历比大家都不如。因为我小时候不会读书,考试往往是零分。我住在台南近海边的乡下,常常是老师在上课,我懵懵懂懂跟人家到海边去玩海沙,或者是到山上的防空壕焢窑烤蕃薯。如果被老师捉到了,其他同学在上课,我们几个难兄难弟就在外面拿椅子,或者是半蹲。等到小学毕业了,我父亲就带我去读私塾,私塾都是用汉音念的,从《三字经》、《人生必读》、《昔时贤文》、《千字文》、《幼学琼林》、《千家诗》、《孝经》、《四书》、《古文观止》这样循序读的;《易经》、《诗经》则是最後自己读的。读私塾不仅是读汉音,而且一个晚上只教两行而已,老师也没有做什麽解释。在学习的过程中,像《三字经》里面就有一句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我就反省:「人不学,不知义。」不知义要怎麽办?就要学。因为自觉自己什麽都不懂,虽然说小学毕业,但其实等於没有读一样,那要怎麽办呢?《中庸》里有一句话说: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既然这样,我就要多背诵多温习。
而读到《人生必读》就有一句话说:
坏事劝人休莫作,举头三尺有神明。
还有说: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因为小时候很淳朴,读到什麽都会加以领纳接受,对於书上写的很自然都会认为「是、是、是」,不会怀疑书中所说的是天方夜谭。当然那时候也曾举头观看天空,想:有神明我怎麽看不到?不过,小时候也曾去参加鸾堂,就是神明或鬼神来扶鸾,鸾堂的乩童往往都只有国小毕业,没有什麽文化,可是写出来的诗,平仄就是平仄,押韵就是押韵,对仗就是对仗,文就是文,因为我是读汉学的,是不是一首诗我一看就知道。由此,我就知道举头三尺真的有神明,因为这不是乩童他本身能写出来的,真的是有神明来附身。所以小的时候就已经在接受佛家的善恶观念、报应观念。
读到: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无不破之家,无不败之国。
这都是无常观。还有,像《孝经》对孝道的阐述,《四书》讲三纲八目,《论语》讲仁、孝、忠、恕,这些对「恩慈体贴、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这方面都比较注重。以前我是《孝经》以及《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全部背诵,《论语》、《孟子》则是摘重点背诵,譬如《中庸》第一篇里面有一段文,对一个团体、甚至对一个修身养性的人来讲,也很重要的,那一段怎麽讲呢?它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这里主要是讲「中、和」两个字,所谓「中」就是不偏不倚、不过或不及,「和」就是凡事都能够得体,凡事都能够谦卑柔和。
以佛教来说,可以说「和」是最高的境界,佛就是「和」的境界,所谓「涅盘寂静」。所以佛陀规定僧众要「六和敬」,如果没有「和」的话就不能称为僧团,因为会给自己带来苦恼,也会给他人带来苦恼,这样僧团就不能和合不能稳定。因此,人与人相处和合很重要;彼此要各退一步、各让一步,彼此体谅包容,凡事不情绪、不抱怨、不批评、不责备、不判断人、不定人的罪。所谓「让三分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多忍让,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与人无争无怨,自然无忧无虑。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能达到「中和」的话,那天地万物都能够各安其位而不冲突,万物也才能欣欣向荣;如果不和的话,不能生长,何况欣欣向荣呢?一个团体不和,就会混乱不安定,怎麽可能欣欣向荣呢?《人生必读》也谈到:「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一般说「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国和致太平」,所以「和」非常重要。接下来:
古语云:「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尝有真志,不过一时意兴耳;兴到则求,兴阑则止。孟子曰:「王之好乐甚,齐其庶几乎?」予於科名亦然。
「王之好乐甚,齐其庶几乎?」这个「王」是指齐国的国王,孟子跟齐国的国王说,国君您如果很喜欢音乐,那齐国大概就能够达到社会安定、人民安乐这个地步了。因为优美的音乐能够怡情悦性,一个从小薰染音乐长大的小孩,心往往比较平和,不会暴力。这里说:「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贵者,必得富贵。」他的因就是「念念谦虚,尘尘方便」,也就是说,起心动念都不骄慢,都能够谦卑柔和;时时处处,无论对任何人都能够给对方带来所谓恩慈体贴,这样就能「感动天地」,这就是「造福由我」。
已经九点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以後半月、半月就分成三个组,男众一组,女众二组,各组背诵完之後,再聚集一起。如果大家在这半个月来有什麽心得可以分享,或有什麽过失可以在大众面前忏悔的,或者也请大家举出在这半个月当中自己没有发现到自己过失的地方,好让自己有机会改进。大家有没有什麽问题?
问:这样的聚会需要固定多长的时间吗?除了宗风之外,讨论的内容是否还可加入其他的内容,如今天所发的这一份《了凡四训》。因为刚开始要忏悔自己的过错,可能比较没有办法。
答:到什麽时候结束就什麽时候散会。
就时间来讲,我们是每月的初一、十五,时间是早上、下午、晚上开始都可以,确定下来或随时调整也可以,内容主要是我们的「宗风二」。可以分享,但是分享时,必须要如宗风所讲的「凡事守大体、有分寸」,分享出来的要能够得体,不然固然是自己跟大家分享,但无形中也是在占用大家的时间。至於有哪一些更好的内容,每一个人的见解各有不同,所以原则上还是以宗风为主。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