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可爱的小蛇为我们生动地表演了一个事实—–小蛇固然有曲身行进的本性,倘若进入直直的竹筒中,也不得不随竹筒形状而改变身体为笔直。
有一天,一条很饿的小蛇,出来觅食。牠走啊走,突然看到一个大橘子。
其实,这个典故最早出现在《大智度论》(第九十二卷):「譬如蛇行,本性好曲,若入竹筒则直,出筒还曲。」
龙树菩萨试图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众生的业习不是那麽容易改的,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心境下可以暂时伏住习气,如同蛇入竹筒暂直,可是一旦失去相应的状态,另外一种外缘牵动之下,立即旧习复现,如小蛇出了直筒还显曲性。这也就是所谓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熟习「四论」的昙鸾大师在写《往生论注》的时候也随手引用了这则典故,只不过,大师表达了另一种意思。
大师在试图说明阿弥陀佛以其平等意业消除众生无始劫来分别习气时,自设问答地说道:「众生的心是能够觉知一切啊,而心既然能够觉知,有觉知相,知道这个是长,那个是短,这个黑,那个白,那就一定不能无分别嘛,又怎麽能说往生到极乐世界後,众生能觉知一切的同时,又能够达到无分别、无生灭的境界呢?」
大师自答言:「譬如蛇性虽曲,入竹筒则直。」
如同蛇,虽有曲性,但进到竹筒,必然变直。众生虽然有生灭心、分别心,可是一旦进入了阿弥陀佛实相身所成就的六字名号竹筒里,就自然进入了不生不灭、无为无漏无相的境界中。
这是净土法门极其不可思议的地方—–以有为入无为,以有相入无相,以生灭心入不生不灭,以分别念入平等心。
蛇能变直全是竹筒之力,而念佛人进入无为无相境界,全凭六字名号之力。
与《大智度论》中比喻不同的是,念佛人之「蛇入竹筒」是一入永入的,是不可逆的,一旦成「直」,便「直了成佛」(慧能大师语)。众生一旦往生,一切分别心、生灭心的「曲性」便永远消泯,永恒处在无相无为的涅盘境界之中了。
其实,众生往生之前何尝不能体会到一丝「蛇入筒变直」?如法然上人说:「若常称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乱自静,三业自调,愿心自发。」譬如一个人开始贪恋娑婆,念着念着佛,忽然觉得娑婆世界也无甚味道,开始觉得极乐世界的确是好;一个人开始爱发脾气,一点就着,念着念着佛,忽然有一天发现受了同样一种刺激,居然心中不起波澜,自在安然,能够忍辱得下来了;一个人开始并没有那麽想往生极乐世界,念着念着佛,渐渐愈体会到轮回的恐怖、娑婆的烦扰,愈来愈对往生产生愿心;一个人开始对往生没有太大信心与把握,念着念着佛,愈来愈安心……。
这些都是众生的曲心入到念佛的竹筒里不得不变成直心的效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