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尊佛像
是因緣巧合讓我走上佛教藝術之路,而影響我最大的則是──善導大師。
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正在籌建龍潭小人國的朱老闆,透過友人的介紹,知道我對中國建築稍有研究。他來找我,我建議他用真材實料做,比如琉璃瓦要用燒的,石頭材料要用石頭粉去灌,這樣做出來的東西才會堅固,而且也能符合小人國的世界水準。
這樣價格當然會比較高,他想了一個禮拜還是決定找我做,我就為他做天壇、紫禁城、妙因寺白塔、居庸關雲台。另外我做到龍門石窟時,問題就來了。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洛陽,據說是武則天省下她的脂粉錢來雕刻佛像;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做到佛像。那時要仿的像共八、九尊,初看並不怎麼複雜,因此我本來想,以我的能力,一個禮拜完成一尊,應該是沒有問題,結果沒想到光是中間那尊毗盧遮那佛的佛首,就花了我兩個月才完成。
這尊毗盧遮那佛的佛首,是我雕塑的第一尊佛像,仿龍門石窟的大佛。我並沒有親身到龍門石窟,憑藉的是業主給我的七張照片。接案時還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可是開始塑像時,卻驚訝於從七張照片中看,每一張的感覺都不一樣──有的威嚴,有的慈悲,有的瀟灑……,各各不一。當時我很好奇,一尊佛像怎麼可能有這麼多樣化的表現,於是潛心研究。
一尊佛像:遠看莊嚴,近看慈祥,再貼近,佛像就笑了起來。犍陀羅式的頭髮又顯得那麼熱情洋溢,身上衣摺所帶出的幾條簡單的線條,不但顯得輕鬆自在,而且很有韻律。這尊佛像讓我真正見識到與西洋藝術貼近寫實的神像不同的妙處──西洋藝術的神像肌肉血管都要表現的淋漓盡致才是好作品;但是佛像卻是比較寫意的,無論哪一部分都像是真實卻又是象徵的,我覺得那是把複雜簡單化,濃縮簡化成幾個線條,像符號一樣。我特別神往於耳朵的部份,那就像拉齊的衣角,完全展現出石頭雕刻的材質韻味。而效果卻是像論語裡形容孔子「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如此有內涵,又讓人那麼覺得親近,這當然吸引我要深究的心。讓人好奇的是,監製這尊佛像的不是普通人,而是善導大師。
善導大師是嚴以律己的修行家,所以我就一頭栽進了修行裡。並且開始誦經、持咒、打坐,買書、請佛像,當時正好有「隋唐石雕展」展出大陸的石刻佛像,使我見識到,我們中國的佛像有那麼深度的藝術與涵養。
河南洛陽 龍門大佛
我透過雕塑慢慢體會善導大師的行誼、他的雕塑佛像的心路歷程,因為他不可能親自來教我。我自佛像中體會他所表達出世間期待的完美的寶莊嚴相:尊貴、瀟灑、輕鬆及慈悲的笑容之中,又不失威嚴。我注意到他的佛像眼尾往上,平劇臉譜般的富於象徵;眼睛線條略彎,所以看起來很慈祥,且遠近觀賞皆有不同的感受──其笑容遠近看來,笑的程度亦不同,些微的變化就有境界上的不同,以當時非學院的術語可以說「在立體面來講非常有技術,所以產生了各種感受的效果」,經過觀想則覺得根本是神助。我於是每天打坐觀想,了解他表現的諸佛境界。
照片上的另外的幾尊也讓我納悶,為什麼都是頭比身大(註:身首的比例都是頭部偏大)呢?後來想到,這是以反透視的效果在表現,因為這些佛菩薩像原來都是幾十公尺高的,若以正常比例,看起來就會讓下面仰望的人覺得頭很小,身體很大。所以有此做法,觀賞起來也才具有親近莊嚴的大佛,卻非遙不可及的效果。這就是反透視的方法,如此高明的手法令人欽佩,我想世界各國,亦無如此的高明,像埃及的人面獅身像諸多的建築,都沒有這麼好的顧慮,這是一個高智慧者才做得出來。
十九年來全心全意地研究佛經,雕塑佛像,我有一個心得:所謂宗教藝術家與純粹的藝術家不同,他必須兼顧完成宗教的需要及藝術的要求。
佛陀在世及滅後五百年間並沒有設置佛像,當時怕人們崇拜偶像,而不去真正了解佛教道理,因此反對設立佛像。換句話說,佛教並非崇拜偶像的宗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是佛教有究竟的目的:是為了生脫死,不是求大富大貴。所以我們要了解佛陀的本意,即使有了佛像,也應該融入其本意,佛像的用處應該以喚起我們的精進心、歡喜心才是好的。
賴鎮遠
2005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