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生成就」多是密宗的说法,就是指身体还活在这个世间,此生就可以成就的意思。净土也可以说是「即生成就」,但「成就」的概念不同。密宗讲的「即生成就」是即身成佛,活在现世肉身就可以成佛,当然是不是究竟圆满地成佛另当别论。净土讲的「即生成就」不是指的现世成佛,而是指具足决定成佛的正因、种子。念佛的当下,成佛的种子就成熟了,这也算是成佛,因果同时,所以有「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念佛时即成佛时」等说法。但是真正功德圆满彰显是要在往生净土以後,我们当下得到的是往生的身分和往生的资格,所以是「即生成就」。
打一个比喻,像「太子堕地」,就决定可以当皇帝了,他虽然很小,但一出生就决定了他是当皇帝的命。普通老百姓不会说家里生了孩子就可以直接做皇帝,连想都不敢想。但是皇宫里面出生的太子根本不用想,就知道将来是要做皇帝的,这就是身分不一样。
「即生成就」有两部经典作为依据。
一是玄奘大师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有一段文字说明了这个道理:
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功德庄严,若已发愿,若当发愿,若今发愿,必为如是住十方面十殑伽沙诸佛世尊之所摄受;如说行者,一切定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一切定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这里有几个词有点不一样,「一切定於」、「一切定生」,「定」是决定的意思。
玄奘大师的译本肯定的语言非常明显,虽然语言的表达与鸠摩罗什翻译的《阿弥陀经》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
「若已发愿,若当发愿,若今发愿」,他是把当发愿放在中间的。
「十殑伽沙」,就是十恒河沙的意思,只是翻译不同。印度有一条大河叫恒河,玄奘翻译为「殑伽」,翻译的音有点差异。
「如说行者」,所有的人只要按照佛说的来行念佛,发愿往生西方,「一切定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现生可以不退转,「一切定生无量寿国土」,临终决定往生,不用担心,不用怀疑,不用顾虑。
从这一段经文就可以知道,信仰净土法门,信受《阿弥陀经》,可以得到两种利益:现世利益和当来利益。
现世利益:我们现生就住不退转,决定成佛。就像皇太子一样,注定是拥有皇帝的身分。
当来利益:临终决定往生,「一切定生」,是决定往生的。如善导大师所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往生之後,决定成佛,「花开见佛悟无生」,见到阿弥陀佛,自然就成佛了。
二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也直接指出了《阿弥陀经》是即生成就的经典。凡夫认为自己往生的品位不高,得到的利益很浅。有人追踪品位,以为凡夫只能生到所谓的凡圣同居土,而圣人的品位肯定会高一些。但是《阿弥陀经》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往生是即生成就,圣人可以成就,凡夫也可以成就,而且成就的果位是一样的,所谓「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善导大师判五乘众生,齐入阿弥陀佛的报土。
净土法门一念佛就是成佛的命,经中讲到:
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段文字说明这部经典是可以现生成就、现生不退的,也就是「即生成就」。
还有个概念叫「平生业成」,已经发愿、现在发愿、当来发愿的人,都会不退转,都决定往生,这叫「平生业成」。
「平生」就是现生,我们还活在世间,往生的大事就已经决定了。如经文所说:
於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这段文字说明:有愿必生。只要我们发愿往生西方,就决定往生。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净土是「即生成就」的法门。
《无量寿经》讲:「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更能彰显、说明这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