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法师,各位莲友:
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善导寺举行了恭请弥陀圣像的祈福法会,下午安排了主题讲座,题目是《弘扬佛教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其实,这个讲座不应该我一个人讲,应该大家共同参与。「和谐社会」不是靠我一个人讲的,要靠每个人依教奉行,从点滴做起、从生活做起、从我做起,社会才能和谐。但是因为今天特殊的法会因缘,我们就共同围绕这个话题,在理论、方向上作一个探讨。
一、社会和谐是时代的需要
社会和谐是每个时代的需要。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或时代,都需要和谐。社会和谐,人心才能安宁,人在世间才会过得幸福。而在当今时代,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显得紧迫。
现在是商业时代、内容时代、竞争时代,人心有很多追求、慾望。有了追求、慾望,心就不和谐,社会就有很多问题出现,比如争论、是非、矛盾、冲突,乃至战争;国与国之间有战争,家庭与家庭之间有纷争,人与人之间有矛盾、是非。有了这些是非、矛盾、纷争,社会就不和谐。因此,现在这个时代更需要和谐。
佛法讲,末法时代,众生刚强,难调难伏。末法时代的众生,「刚强」这一点表现得特别明显。如此刚强的众生,怎样才能柔软呢?怎样才能使自身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呢?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永远是新的,永远说不完。
目前,我国已经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普通百姓也在追踪和谐社会,大家无时无刻不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宁的空间,使身心安宁、人生幸福,从而安详地走完人生这短暂的几十年。但是,「和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上至国家、政府、学校,下至普通百姓,都在追踪,也都在为之奉献,但要取得明显的效果还是非常不容易。
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件容易、简单的事,更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大众齐心协力、共同发心,还要有具体可行的办法。
二、社会和谐必须文化复兴
如何才能使社会和谐呢?首先人心要和谐,人心要有向往和谐的愿望和行为。佛法讲「心平世界平」,心和谐了,世界就和谐了。人心怎麽和谐?人有慾望、烦恼,有贪嗔痴,自己的需要不能满足时,就会有是非、争论。因此,人心要和谐,首先要提高自身素养,尤其是文化道德素养。
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四书」之一的《大学》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是,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以修身为根本。因此,如果不能从修身入手,不能改变自我,实现和谐就很困难。中国古代文化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谐社会的根源在於修身。怎麽修身?需要提升道德文化素养。
目前我国发展的大方向是民族强盛、国家振兴。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发展经济和科技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复兴,因为只有文化复兴才能改变民心,提升民众道德素养。因此,要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必须复兴文化,必须使中国传统文化和仁义道德精神重现世间。
三、佛教是文化复兴的根本
(一)文化复兴,任重道远
文化复兴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古话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这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包括政府、学校、民间及普通百姓在内的所有机构、所有人士齐心协力,才能使文化复兴。
(二)佛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文化包括「三教九流」,「三教」指儒、释、道三教,此外还有很多支流。三教虽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但在目前时代,最具有操作性的、最根本的任务是佛教文化的复兴。因为佛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强健的生命力,佛教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动力。
(三)文化复兴要靠佛教文化
佛教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佛教信仰在民间很盛行,民众普遍知道有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很多佛教术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如「大千世界」「不可思议」「四大皆空」「六根清净」「极乐世界」等。这些术语,无论文化高低的人都知道一些。可见,佛教文化已经在人们心中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国家主席习近平前一段时间在讲话中指出:「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征程上,中国佛教可谓天降大任,任重道远。」
(四)佛教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根源
佛法博大精深,既包含世间法,又包含出世间法,可谓是一切文化的根源,因此佛教文化的复兴可以带动一切复兴。世界和谐,需要改变人心;改变人心,需要一种精神力量。而佛法这种精神力量包容一切善法和功德。佛称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唯我独尊」并不是我慢,而是指佛的功德、智慧、德行最圆满,能够成为一切众生的依靠。因此,佛法的复兴对文化复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佛教文化复兴的优势
为什麽佛教复兴能带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概括而言,佛教有五大优势,既可以带动文化复兴,又可以让人心宁静安和、社会和谐。
1.佛教有包容一切的心量
和谐,首先要有包容心。任何一种文化,如果没有包容心,心量不广大,就不能和谐。人与人之间,如果不能彼此包容,就会有矛盾、是非;国家之间不能包容,就会有纷争,甚至战争。佛教在所有文化中,包容心最广,佛的心量尽虚空遍法界,心如太虚,无所不包。这种包容和心量是其他文化所没有的。
佛法讲「心如大海」,心像大海一样,广纳百川。所有的水最终都回归大海,不论清净的,还是肮脏的;不论高山流下来的,还是城镇里流出来的,大海都接纳、包容;不但包容,还进一步影响、度化,这就是佛法的精神,包容一切,广度十方,所谓「佛光普照,普度众生」,这种包容心才能真正使文化复兴。
佛法的包容心不但能使佛教自身的文化复兴,也能让世间善法和其他文化复兴。佛法兴盛的地方,很多世间文化、世间产业都能被带动起来。所以,佛法的包容心是佛教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因素。
2.佛教有博大精深的内涵
一种文化要复兴,必须有精深的内涵;如果内涵很肤浅,没有摄受力和生命力,不可能复兴。
佛教超越时间和空间,不受时空限制。因此,纵然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对於现代人而言,佛法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只要是凡夫,就会有烦恼,生活不自在、不轻松、有压力,就会对佛法产生需要。
佛法是众生的需要,佛法博大精深的内涵可以满足一切众生的需要,上至知识分子,下至普通百姓,都可以从佛法中获得营养。
现代的众生,如果没有文化,没有信仰,没有道德的觉醒,内心就是乾枯的,没有力量的,因此需要甘露来滋润。佛法博大精深的内涵,像甘露一样能够滋润众生的心;众生的心得到滋润才有力量,才能从内心改变自我。自身和谐了,家庭和社会自然也和谐了。
所以,佛法博大精深的内涵,可以带动每一个人心的改变,可以满足众生的需要,可以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
3.佛教有普度众生的悲愿
要复兴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动力和心愿是无法完成的。佛法有普度众生的悲愿(「悲」是慈悲,「愿」是愿力),比如,地藏菩萨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愿,阿弥陀佛有「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弘愿。所有佛菩萨都有救度众生的悲心和愿力。文化复兴,必须要有这种悲心和愿力,否则光凭口号和政策是无法实现的。
文化复兴,还需要有心人奉献自我。因此,我们佛教徒要发心为佛法、为社会、为众生奉献自我,这样才能改变人心、改变社会,进而让佛法慈悲的精神和愿力将文化复兴推动起来。
4.佛教有切实可行的方法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具体的方法。虽然大家知道要修身养性,要从自我做起,但是具体怎麽做呢?现在很多人提倡学习《弟子规》《太上感应篇》等,当然这也是一种方法。但佛法更广大,有八万四千法门的修学方法,十分详细、系统,能适应所有众生的需要。这麽多切实可行的修行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通过修学,不仅可以改变自己,使自己得到佛法的利益,还可以使家庭和社会发生连带改变。
这种修学方法是文化复兴必须具备的。很多人提倡文化复兴,却不知如何落实,没有方法。而佛法修行,比如刚入佛门有「三皈五戒」,这就是方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做,社会会和谐很多。
5.佛教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文化复兴、道德复兴要有基础,没有基础无法实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件事的开头是最难的。像建一个寺院,要买地盘、建设、管理,还要各方面沟通协商,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寺院很难建成。
佛法在中国流传两千多年,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民心基础和现实基础。加上如今佛教政策的开放,宗教信仰的自由,以及寺院大量的僧团和民间广大的信众,这些都为推动佛教复兴和整个文化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团队,有精神力量,有大众共同发心,这些是佛法复兴最根本、最核心的因素,也是其他文化所不具备的。这五点因素,说明佛教复兴是文化复兴的根本。当然,佛教复兴主要还是靠四众弟子的支援、政府的支援、社会大众的参与,以及出家僧团和在家居士共同发心,为佛教奉献自我。
四、佛教复兴靠净土宗
当今时代,佛教要复兴,唯有依靠净土宗。
(一)净土宗契合末法众生的根机
佛法於东汉时期传入我国,最早以翻译佛经为主,之後开始研究经典理论,系统地形成了一些修学方法。至隋唐时期,慢慢形成了八大宗派,即禅宗、密宗、天台宗、华严宗、律宗、三论宗、唯识宗和净土宗。八大宗派传到现在,很多已经衰弱,没有力量,甚至没有人弘扬。目前,相对比较盛行的是禅宗、密宗、净土宗和天台宗。但是,能够让佛教复兴,让自己及家人、朋友,乃至其他有缘人,都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快速获得佛法利益的,唯有净土宗。
1.净土宗易行功高
净土宗简单容易,具有其他法门所不具备的优势。印光大师所谓「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修行很容易,成功率很高,也不需要付出很大代价;但是得到利益很快速,一低头、一礼拜、一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得到利益。我们随口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心中有烦恼,一念佛,佛光加持,心就被降伏,安宁下来。
2.净土法门是当机之法
佛法有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正法时代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佛陀及其弟子都已经不在世间。像法时代也已经过去,古来的祖师大德我们也遇不到,有修行的人越来越少。现在是末法时代,佛在经上讲「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这是告诉我们,末法时代要让佛教复兴、众生得益,净土法门是当机之法。
(二)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1.念佛蒙光护,善心生
净土法门简单容易,只要念佛,并仰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力量,就可以回心,从内心改变自我。再刚强的众生,在阿弥陀佛无量光明的加持下,也会变得柔软。
阿弥陀佛有十二种光,即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炎王光、清净光、欢喜光、智慧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众生心中有无明、烦恼、业障,心中自然不和谐。不仅自己不和谐,家庭和社会也会受到连带影响。所以,和谐从自我开始。要想改变自我,心中要有光明,有希望,有归属,有依靠,有被救度的法喜,这样我们的心地才会柔软、光明。而阿弥陀佛的十二光恰恰能够给予众生这些利益。《无量寿经》说: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众生遇到阿弥陀佛的光明,贪瞋痴就会消灭。众生被世间的五欲六尘所染污,心中有污垢,靠水洗不掉,靠世间一切法都没办法消除;只有靠功德,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所成就的六字名号功德,消除心中的污垢。污垢消除,身心就会柔软;身心柔软,心中就有欢喜;内心欢喜,善心就生发出来。
我们的善心怎麽生发出来?佛教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有善心,才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是,很多人修学感到自己没有力量,虽然想做善事,但是很难改变自我。这就需要有一种力量加持,比如亲近善知识、亲近道场、亲近大德,或者诵经。这都是希望外界的加持力能够改变自我。而修学净土法门,最直接、最简单、最明了、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这句佛号,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下来到我们心中,内心当下就有喜悦和欢喜。
2.念佛有欢喜,有信心
《无量寿经》讲「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闻到名号的人有欢喜、有信心,欢喜心从哪里来?从名号功德来,名号能满足众生的需要。天亲菩萨《往生论》说: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佛本愿力」即阿弥陀佛本愿所成就的威神功德力。这种本愿力能让我们快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末法时代的众生,烦恼多,业障重,功德很少。我们没有功德,希望获得功德;我们心地不善良,希望自己变善良;我们内心刚强,希望变得柔软;我们心中有无明,希望变得光明。怎麽办?唯有依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有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我们闻到这句名号,相信它,接受它,全身心归命它,佛光就会来到我们心中。
佛光在哪里?很多人会说没有看到佛光。虽然今天的法会迎请阿弥陀佛来,但是我们看没看到佛放光呢?其实佛到了就会放光,虽然我们凡夫肉眼看不到,但是阿弥陀佛五劫思惟,发下超世的四十八愿,其中讲道: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阿弥陀佛成佛後,名字叫「无量寿」,众生只要听到这句名号,通通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这就是名号度众生。名号就是佛光,就是佛的实体。阿弥陀佛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广度众生,众生只要听到名号,能够入心,并且归命(「南无」就是归命),发自内心地归命阿弥陀佛,佛光就会来到我们心中,进而欢喜踊跃,善心就会生发出来。
3.念佛消我执,灭重罪
以前刚强、顽固,我执很重,虽然也知道消除我执会少烦恼、少业障,但是「我执」怎麽打破?阿弥陀佛无量的光明可以消除我们的执着。无论我们对佛号是否了解、了解多少,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4.念佛佛加持,通佛智
印光大师讲净土法门是「潜通佛智」,无论我们对阿弥陀佛了解多少,只要念这句名号就可以暗中与佛的智慧相通。我们虽然不了解佛的智慧,但是念佛可以潜通佛智,可以得到佛光加持,直接与佛的智慧相通。所以,净土法门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殊胜、微妙。
(三)佛的慈悲哀悯是净土宗复兴的根本保证
释迦牟尼佛不问自说《阿弥陀经》,告诉我们「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而後六方诸佛出广长舌,赞叹、证明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为什麽六方诸佛都来证明这一句简单的六字名号呢?是因为名号虽然简单,但功德不可思议。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十方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在很多大乘经典里宣说六字名号和净土法门。由此可知,佛教的复兴确实要靠净土宗。
《无量寿经》末尾处有一段法语: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这段话是什麽意思呢?「当来之世」,即末法一万年之後。「经道灭尽」,「经」是经典,「道」是修行解脱之道,经典、修行解脱的法门会慢慢消失,出家人、寺院、经书、三皈五戒、其他法门通通没有了。「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释迦牟尼佛用他的慈悲心,哀悯末法以後的众生,特留《无量寿经》止住百岁,其他经典都没有办法住下来,最後留在人间的是《无量寿经》。「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只要遇到《无量寿经》,就可以随自己的意,什麽意?「我知道有四十八愿,我知道有清净庄严、没有烦恼、『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极乐世界,我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有这种愿力,愿意往生西方,则「随意所愿」,都可以得度。这就是净土法门复兴的根本保证。
(四)净土宗复兴带动佛教的复兴
佛法长住、正法兴盛靠什麽?在末法时代要靠净土法门。这不仅是世间人的需要,也是十方诸佛的智慧选择。释迦牟尼佛宣说净土法门,六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释迦牟尼佛独留《无量寿经》永住人间,这说明净土法门适合任何时代,适合任何众生修行。所以,唯有依靠净土宗简单容易的方法,才能推广佛法的信仰,才能复兴佛教。
净土法门兴盛,其他教法自然被带动起来。很多人有误解:「单单净土法门兴盛,其他法门会不会衰败,慢慢消失,甚至失传?」其实,其他法门无论推广与否,都会慢慢消失,这是历史事实。
佛法重要的修学原则是契理契机。一种教法,理论再高深玄奥,若不契合根机,不契合时代因缘,就不会盛行。佛法要复兴,必须找到契理契机之法。契理,即契合佛法解脱成佛、普度众生的根本道理;契机,即契合时代根机,使一切众生都能修学。法很高妙,但很多人无法修学,既不理解,也做不到,这个法就不能兴盛。
世间发展也是如此。现在是科技时代,高科技往往通过简单的方式体现出来,而且科技程度越高,产品越简单、精致,操作越容易。比如电视机、手机。以前的电视机又大又厚,现在越来越轻薄。以前的手机只能打电话,现在还可以发短信、微信,可以上网、购物。
佛法修学也如此。很多人都在感叹:佛法博大精深,到底应该怎样修学?凡夫每天忙於生活,如何才能悟入佛法,使自己得益?如何才能推广佛法,让家人和社会大众得益?在目前的时代环境下,唯有净土法门能承担这一使命。净土法门简单容易,修学者不用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够轻松、容易、快速地得到佛法的利益。因此,净土法门是佛教复兴的重要根源。
(五)净土宗是佛法复兴的希望
1.念佛是众生的希望
希望一切有缘遇到净土法门的众生,大家共同发心,融入阿弥陀佛的无量光之中。有无量光明的加持,有大家的共同发心,有多方因缘的成就,佛法的复兴就有希望。
目前中国正处在发展强盛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文化的强盛、佛教的强盛,尤其是净土宗的强盛。简单的教法可以让更多的人获益,下至三岁孩提,上至耄耋老人,甚至一生没听闻过佛法,临终才遇到「南无阿弥陀佛」的,也可以解脱。
昨天我遇到敬老院的老人,很多老人辛苦一生,到了晚年却没有寄托,没有信仰。如果他们能够遇到佛法,就有希望。净土法门,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能让所有众生获得希望和安乐,众生闻到名号的当下就能信心欢喜。我们的无明、烦恼、我执,都交给阿弥陀佛,一心归命阿弥陀佛。
2.念佛即是靠佛力
善导大师对六字名号有专门的解释,能说明念佛往生的道理: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南无」即归命阿弥陀佛,也是回向发愿往生西方。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只要归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成为我们的主人,我们心中就有力量。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摄取我们往生西方净土,阿弥陀佛的功德和修行成为我们的修行,这是靠他力、靠佛力加持。
当今社会之所以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力和高科技。比如,出门坐车,上网购物,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要依靠他力。可以说,现代人对他力更有体会,更容易了解和贴近净土法门。净土法门靠佛力,只要念佛、归命阿弥陀佛,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3.念佛就是佛的化身
面对浩如烟海的佛法,我们虽然没有智慧深入经藏,却可以通过念佛获得阿弥陀佛无量光明的加持,进而使内心获得光明、力量和信心,最後使自己本心的力量、本有的佛性光明显发出来。这样,在家里我们就是佛的化身,我们的心就会善良,使家庭温馨、和谐。自身和气,家庭和气,社会就会和谐。因此,和谐社会要靠每个人自心的改变。而要改变自我,就要修学净土法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使每个人掌握这种精神力量和信仰支柱。有了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心中才有支柱和信仰,活在世间才有力量,才会发自内心地改变自我、奉献自我。
五、净土宗复兴的根源——善导大师净土思想
(一)净土宗复兴需要大众共同参与
文化复兴要靠佛教复兴,佛教复兴要靠净土宗,而净土宗复兴要靠广大修学净土法门的有心人。
佛教复兴需要具备诸多因素,比如政府的支援,广大信众的需要,社会人士的共同参与,以及要有道场、团队,单靠个人力量无法复兴佛教。俗话说「团结力量大」,一根筷子一折即断,十根筷子折不断;一滴水很渺小,亿万滴水凝聚在一起就成为大海。
现在修学净土法门的人虽然很多,但对净土宗的认识和理解各不相同。因此,要复兴净土宗,要圆显净土法门,必须找到净土宗的根源和来历。
复兴净土宗,需要善知识的正确引领,需要有心人深入净土教理,为弘扬净土法门奉献自我,更需要大众共同参与。有道场,有三宝的力量,有大众的参与,以及各地都成立念佛堂、念佛小组,共同为净土法门作贡献,净土宗才能复兴。而净土宗的复兴需要善导大师的思想,善导寺就是弘扬善导大师思想的。
(二)善导大师为净土宗之集大成者
1.诸宗归净土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弘扬人数最多、最有生命力、最深入民间、最普及的是净土宗。因为净土宗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宗派,还包容、广摄一切宗派,所以不仅净土行人修学净土法门,其他宗派的人也修学净土法门。
宋朝以後,中国佛教是净土宗的天下,所有宗派都回归净土。比如学禅宗的「禅净双修」,学天台的「台净双修」。因此,现代人学习净土法门,就会遇到不同的观点:禅宗以禅的思想解释净土;天台宗以天台的思想解释净土。而真正的净土宗思想是唐代善导大师开显的。
每一个宗派都有开宗的祖师,大家可以去了解佛教历史。而且,任何一个宗派都不是一个人一天就建立起来的,是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不断发展、完善,最终由一位集大成者,把这一宗派的理论和修学原理系统化、规范化,这才成为一个宗派。
2.以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为标准
从理论上讲,净土宗是在昙鸾、道绰、善导三位祖师的共同传承下形成的。这三位祖师共同建立了净土宗的理论体系,其中善导大师是集大成者,是净土宗真正的开宗祖师。善导大师被公认为是弥陀化身,有大神通、大智慧。因此,要复兴净土宗,必须了解净土宗的来历、传承背景和思想理论标准,否则不知从何下手。
净土法门的修学很简单,只要念佛、相信阿弥陀佛、愿意往生,就可以获得往生成佛的利益。但如果要「自信教人信」,就需要深入教理,了解净土法门的来历和根源。
善导大师虽然是净土宗的实际开宗祖师,但现在人对善导大师思想的了解显然不够。有的人对善导大师了解很浅,不深入;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
六、推广念佛促进社会和谐
促进社会和谐,首先要有良好的社会风气。佛教团队亦如是,什麽样的道场就要推广什麽样的风气。净土道场推广念佛的风气,要让念佛之风吹遍十方。
(一)祖师劝人念佛
1.道绰大师
道绰大师是善导大师的师父,曾在山西玄中寺弘扬净土法门。他弘扬净土法门不光是传播理论,他早期学其他法门,学《涅盘经》,直到四十多岁遇到净土法门後,才完全放下过去的修学,专修、专弘净土。从四十多岁至八十多岁的四十年间,道绰大师专讲净土三经,其中《观无量寿佛经》讲了两百多遍,对弘扬净土法门作出了巨大贡献。
道绰大师每天念佛七万声,除讲法外,还在道场中用念珠与大众结缘。我们现在用的念珠,就是道绰大师发明并流通的。当时的玄中寺,除了听法就是念佛,念佛之声震动山谷。念佛成为风气,并且影响了一方,在交城、太原、文水这一带,大人、孩子都念佛,社会自然和谐了。
2.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被公认为弥陀化身。早期在终南山悟真寺修学,後来到玄中寺亲近道绰大师,学习净土法门。道绰大师往生後,善导大师回到长安一带弘扬净土教法,并走遍各地。
善导大师念一声佛,口出一道光明,所有人都看到。在善导大师的教化、影响下,长安城「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屠夫失业,满城断肉」。净土法门的兴盛,带动整个佛法的兴盛。有屠夫不服气,专门来找善导大师,说:「谁有这麽大的威德,能劝人不吃肉,念佛求生西方?」结果屠夫被善导大师慈悲庄严的德相感化,当下念佛求生西方。
念佛的风气使整个长安城变成一个念佛大道场。我们现在建念佛堂很艰难、很辛苦,花几百万建的念佛堂,里面只有几百人,甚至几十人、几个人在念佛。善导大师把整个长安城变成念佛堂,大家都念佛,可见良好社会风气的推广要靠念佛。
3.少康大师
少康大师早期在洛阳一带修学。有一天,他在藏经楼看见一本书放光,走过去拿出来一看,是善导大师的《西方化导文》,一本很薄的册子。他想「可能我和这本书有缘」,然後心中发愿:「如果我确实和善导大师、和这本书有缘,希望这本书再次放光。」发完愿,这本书又放光给他作证明,这给他指明了修学方向。於是少康大师选择净土法门,并专程到长安拜善导大师的崇灵塔,还看到善导大师在空中现身,告诉他「与我净土有缘」。从此以後,少康大师专修、专弘净土教法。
後经神僧指点,少康大师来到浙江弘扬净土法门,在新定乌龙山开启净土道场。少康大师人生地不熟,怎麽弘扬净土法门呢?他想到一个妙招,无论男女老少、久修初学,只要念一声佛就奖励一个铜板,於是很多人都念佛。念佛的人多了,钱不够怎麽办?於是改念十句佛发一个铜板。不到三年,新定一带男女老少都会念佛。
(二)形成念佛的风气
我们修学净土法门,要让净土宗复兴,首先要把佛号推广出去,要形成念佛的风气。有了这个良好的风气,净土法门就会兴盛起来,净土之风就可以吹到千家万户,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就来到每一个人心中。极乐世界的莲花盛开,开到哪里?开到每一个念佛人的心中,所谓「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我们在这里念佛,西方的七宝池中就有一朵莲花化生。所以我们的往生,在信仰阿弥陀佛的当下就成就了。
我们自己得到这个法门的利益,阿弥陀佛的光明来到我们心中,再去「自信教人信,真成报佛恩」,则净土的兴盛就有希望,佛法的兴盛就有希望,整个中华文化的兴盛,乃至社会和谐就有希望。
南无阿弥陀佛!
智随法师 2014 年 11月 23 日
讲於西洞庭农场管理区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