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讲「法深信」这方面,讲得比较深入,比较专一,完全围绕阿弥陀佛愿力来讲。净土三经特别要专讲的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下面引用一部分经文来说明。
第一段经文:
「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这是《阿弥陀经》里讲的。释迦佛讲:「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信受我语」,是信受什麽?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乃至诸佛赞叹,就是释迦佛要彰显佛力、彰显对法的信仰。因为《阿弥陀经》是专讲「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信什麽?诸佛所说是什麽?统统都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这是对法的信仰。
第二段经文:
「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
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
若有众生,闻此经者,於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无得以我灭度之後复生疑惑。」
这是《无量寿经》劝我们来接受这个法,深信这个法。即使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都要超越,来听闻此法。
《无量寿经》讲「法深信」讲得比较多,像第十八愿及其成就文等,都是「法深信」的内容,这里不一一引用。
所有经典中,释迦佛劝我们相信、接受某一个法的深切悲心,在《无量寿经》当中表现得是最明显的。佛说再大的障碍,都要排除、都要超越,都要来听闻《无量寿经》。《地藏经》没有这麽讲,《金刚经》也没有这麽讲,其他大乘经典都很少讲。但是《无量寿经》却特别强调这一点,为什麽?——「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有很多菩萨想听到这部经典都听不到。很多人说,菩萨都听不到,我们怎麽能听到呢?恰恰相反,正因为是为凡夫准备的法,所以凡夫还能听到这个法。
释迦佛特留此经止住百岁,为谁留的?为凡夫留的。因为凡夫的根机越来越差,凡夫的修行能力越来越低,凡夫的善根福德越来越浅,我们这些凡夫众生——一直到末法一万年,这中间的众生,靠什麽解脱?靠其他经典、其他法门不可能,只有靠阿弥陀佛,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才能解脱。所以佛独留《无量寿经》住世。
释迦佛劝我们,即使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都要超越过来听闻此法,要「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这就是要我们建立对法的信仰。怎麽来建立这个信仰?要了解净土教法,要用心来听闻此法。
凡夫能够来听闻此法,可以讲成就超过自力修行的菩萨。为什麽净土法门讲凡夫可以入佛报土,凡夫可以成佛,凡夫可以超越菩萨的成就,道理就在这里。多有菩萨不能闻此净土法门,如果不能够听闻到净土法门,要靠自力的种种修行,这一生一世要解脱、要圆满,非常困难。而凡夫众生遇到净土法门,即使五逆十恶的人,今生今世,乃至一声一念,都可以往生西方净土。往生西方之後,就可以解脱成佛,境界超过菩萨。阿弥陀佛第二十二愿讲:「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往生之後,就可以超越通常诸地菩萨的修行。这个法的功德利益如此殊胜,这正是佛劝我们受持《无量寿经》的原因所在。
除了上面的两段经文,《无量寿经》还有相应的两段偈颂。
第一段偈颂是:
「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
这是对前面一段经文的总结。即使满世界充满大火,也要超越过来,要来听闻此法。
「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净土法门是让众生都成佛的法门,可以广度生死之流。我们生死流转无量劫,遇到净土法门,很容易就超越过来了。再大的障碍都可以超越,乃至要直堕阿鼻地狱的人,都可以一念超越。平常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实屠刀没有放下也可以成佛。要堕地狱的人,遇到阿弥陀佛这个法,一念回心就可以解脱了;当然回心也是一种放下。
这是净土法门建立法深信的核心、根本。
净土宗为什麽强调「专」?因为有机深信,深信我们是凡夫众生,没有能力靠自己解脱,唯一的希望就是净土法门。如果连这个唯一的希望都没有了的话,我们就没指望了。「专」,就是保证我们今生今世通过这一法可以解脱。
第二段偈颂,是在「难信之法」文里:
「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无量寿经》里佛讲了「五种难」:值见如来难、得闻诸佛经道难、得闻胜法难、遇善知识难,最後讲到「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能够闻到《无量寿经》,信受奉行,是学佛当中最难的。
可能很多人说遇到《金刚经》、遇到《华严经》、遇到《法华经》难。因为《华严经》很多人这一生都没有看过,即使看了也看不懂,而《无量寿经》好像还能看懂,也不算难啊。但是最难的恰恰就是遇到这部经典,因为遇到这部经典之後就可以解脱,其他经典遇到了不一定能解脱。後面有相应的经文来说明此义,在「特留此经」文里:
「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遇到这部经典,随你的意愿,都可以解脱。这就是让我们来建立法的深信——对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对六字名号功德要深信不疑。
有了机深信,有了法深信,凡夫众生今世就可以解脱了。通过读《地藏经》,读《无量寿经》,有了机法两种深信,生在末法时代的凡夫众生,就可以找到解脱的出路。不然的话,我们依然会生生世世流转。
以上是关於两部经的共同点:机深信和法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