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戒弟子开示
──2015年12月24日於台北净宗书院
首先,恭喜大家受戒圆满归来。
登过沙弥坛就是个沙弥,登过比丘坛就是个比丘,登过菩萨坛就是个菩萨,登过三坛大戒,正式成为一个出家人,也就是僧,也就是沙弥、比丘。不过,这只不过是名字比丘,名字沙弥,因为不管沙弥戒也好,比丘戒也好,菩萨戒也好,我们都做不到,都守不了。那没做到、没守住的话,岂不是犯戒、破戒?没有受戒就没有所谓犯戒、破戒,受了戒之後反有了犯戒、破戒。这是事实,对我们来讲也是很无奈的。
出家人一方面向往清净、出离的生活,同时也要实践大悲之行,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道,可是我们老实的扪心自问,我们是做不到的。做不到,可是偏偏我们又是圆顶方袍现出家相,那怎麽来平衡呢?就是心存惭愧与柔软。
惭愧。很惭愧我们没能亲遇佛陀,很惭愧出生在末法时代;但庆幸的是,能得难得的人身,能逢难逢的佛法,很光荣在佛法当中成为三宝之一。因此,我们永远都要怀着惭愧的心。要记住,一辈子都要怀抱着惭愧的心。不要认为我是比丘,是三宝之一,是人天师范,是信众的师父,沾沾自喜,高高在上,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善导大师说:「常怀惭愧」,然後「仰谢佛恩」。有佛恩,我们才能身而为人,遇到佛法,在佛法中成为三宝,所以永远常怀惭愧,仰谢佛恩。有了惭愧的心,心地自然就会柔软。 佛教讲慈悲,慈悲是佛教的核心根本。我们做不到慈悲,但至少可以做到柔软。所以,第一点要常怀惭愧,仰谢佛恩,心存柔软。
第二点,佛法有南传、北传,所谓小乘、大乘。小乘被贬为自了汉,所谓「焦芽败种」。当然,这样说有一点不太正确,但总之小乘无法与大乘相比。因为大乘是自利利他,甚至牺牲自己也要利益他人,这个就是大乘的精神。所以大乘的定义就是牺牲自己,利益成全他人。这样的境界,如果以圣道门,自力难行道来讲,是做不到的。经典上说「不能自利,而能利他,无有是处」。也就是说,自己都尚未解脱生死轮回,怎麽能够让他人解脱生死轮回呢?自己都还在苦海之中,还没能离开,怎麽能够让苦海之中的沉溺众生离开苦海,到达涅盘岸上呢?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们的法门不是圣道门,是净土门;而且不是一般的净土,是纯正的净土。纯正的净土就是所谓「全凭他力」,是彻底的易行道。因此,於我们这个法门要实践大乘是轻而易举,而且名符其实的,我们这个法门的出家众都可以随缘尽份做得到的──就是将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弘传出去。
第三点,讲到这里,就进入善导大师所讲的「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 」
我常讲,能遇到这个法门就是大福报、大智慧,没有福报遇不到,没有智慧信不来;能够专称弥陀佛名,如同《阿弥陀佛经》所讲的,就是大善根、大福德;能够传播这个法门就是大慈悲、大愿力。
佛菩萨的慈悲与愿力,我们可以落实的就是自信教人信。唯有自信才能教人信,唯有自信必定教人信。能够自信教人信才是真正的大悲,才是真正的报佛恩──报佛深恩,报佛广大之恩。所有的恩──三宝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之恩,统统一起报答。所谓「四恩总报,三有齐资,六道脱离」,都在於弘扬这个法门之上。
因此,既然出了家,在这个法门当中,就要深入这个法门的教理、教义,培养自己能够走上自信教人信的光明大道。
总之,要尽量能够自信教人信,因为唯有自信教人信,才是真正的报佛恩,也才是真正的行大悲。
第四点,因此我们就要培养自己的人格,也就是三业行为要端正、要如实。
佛法讲,一切唯心造。首先,我们的心要严正──一方面要严正,一方面要朴实,这是自我的要求。可是对待别人,却不可以这样,对待任何人都要慈柔,都要宽厚,就像宗风所讲的「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尽量「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於人」。时刻体会弥陀大悲心,弥陀如何爱我,我便如何爱人、对人。
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同时也要时刻反观自省:在面对人事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做到宗风所讲的这几点?
一般人行为处世,面对人事往往会耐不住性子,一下子脾气就起来了,个性就展现了,当下跟人对立、冲突,产生不愉快,结果心中彼此挂碍,有的就形成冷战,不相碰面,不相往来,不相对话,这都不是修行人应有的心态,更不是学佛大悲心应有的心态。
一切都成就於「忍」。「一切」,包含很广,所以希望大家要记住,凡事要忍耐。凡事忍耐,耐得住性子,不要一下子就起情绪。要培养耐性,往往一件事情的成功或失败,都只差在那几十秒的忍耐,一、二分钟的忍耐。只是那几十秒的不忍,几分钟的不忍,整个事情败了,人事冲突对立了。我常强调:「不脾气、不情绪,不生气、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不但不诿罪掠功,掩罪夸功,还要让美归功,甚至进一步分怨共过。这个是修行的基本德目。
《金刚经》说「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一切法的成就,根本就在一个「忍」字。菩萨六度,首先是「布施」,没有布施就不能利益对方,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不能彼此有亲切感。当然布施有物质的布施,有精神的布施,再来就是无畏施。以我们来讲,是缺乏物质的布施,但我们是真理的追求者,是住持佛法,弘传佛法者,因此我们要有真理的布施,才能给众生离苦得乐。
菩萨六度的第二度是「持戒」。戒,最基本的是五戒,以第一条不杀生戒来说,守不杀生戒就不会给对方带来因为我们而被杀害的痛苦,其他四戒也是类似这样的精神。因为有了戒,使对方不会因为我们而受种种的损失跟痛苦,所以六度中布施、持戒摆在前面,二者是一体两面的。一方面对外──对方,一方面对内──要求自己。
第三度是「忍辱」,忍一切。所以我们要时刻观照内心,当情绪起来了,脾气起来了,个性起来了,就要立刻观察到,就像《修心八颂》第三颂所讲的:「愿我恒常观自心,正当烦恼初萌生, 危害自己他人时,立即强行令断除。」
烦恼包含很广,深浅广狭都在里面,当我们的起心动念是情绪性的,会跟对方对立冲突的,就要观察到,立刻把他降伏。心地当下要柔软,要谦逊。
再者,在团体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团结,以大局为重,以大局为想;所谓常住第一,个人第二;信众第一,个人第二;大局第一,个人第二。所以我们要检讨自己的个性,哪一方面习气比较强,就着力在哪一方面来要求。毕竟我们是三宝之一,并不是世俗人。世俗人可以不自我要求,我行我素,但出家人不一样,稍微不如法,所损的是佛陀的面子,有一句话话「秀才是孔子的罪人,和尚是佛的罪人」,这是反面来说不如法的现象,我们就以这个为镜子,自我警惕。
谈到个性,个性尽量地不要刚,不要硬,要能随顺大众,所谓「与人为善,从善如流」,要永远记得「与人为善,从善如流」。
《孟子》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孔子的弟子子路,只要人家告诉他有什麽过错,子路当下就很高兴,为什麽?自己的缺点自己看不到,好不容易别人告诉我们了,岂不是对方就是我们的良友善知识?如果没有他的指正,我们的缺点就永远存在,这样德行就不能圆满,德行不能圆满,就失去了士君子的资格身份;所以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言,则拜 」,大禹也是一个贤圣之人,只要听到人家讲有怎麽样的善事、善行,什麽地方可以做善事、善行,当下就很高兴,以礼拜来答谢对方。因为这样能够让他增长见闻,让他有机会去增长善。
所以,如果听到别人批评,说我们的过失,我们如果能够接受,这样的人才具有贤圣的器识;如果稍微听到别人批评就不高兴、不满意,认为对方是在找自己的麻烦,是在毁谤自己,这样的反应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也不是修行的气度。所以我们应该要接纳他人对自己的指责与批评,同时要去实践所有的善事、善行。
子路闻过则喜,大禹闻善则拜,这个都是很高的境界,也值得我们去向往,去效法,能够做到几分就几分,做到哪里就哪里,但主体还是「自信教人信」,这些能做得到的,就随缘尽分的去做。
进一步,孟子又说:「大舜有大焉」。大舜比起子路还有禹王有更高超伟大的地方。是什麽呢?「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於人以为善」。大舜取人之善以为自己之善,把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善事,当作是自己的善事而去实践。所以孟子最後下一结论说:「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前面有讲,要与人为善,从善如流,如果能够这样的话,就更加的超越了。
这些德行,我们很难做得到,我们是下劣之人,以贤圣的资格、身份要求我们,当然不太实际,但毕竟我们是修行人,被尊为三宝之一,人天师范,当然要比平常人更深切地自我要求,更踏实地去实践。所以今後要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让自己的心尽量慈柔。与师兄弟之间,与信众之间,与其他人之间,要「以和为贵,以忍为高」。如果心中能常保持平静、平和,则任何事情来,也都能如如不动,不会稍微一点风,就东倒西歪,情绪、脾气、习性、个性统统起来,这一点要注意。
修行也可以说是修正自己的脾气,修正自己的个性。在《触光柔软》中有讲到,出家人尽量不要有个性,出家人最好不要有个性。如果子路有个性,大禹有个性,大舜有个性的话,怎麽能闻过则喜,闻善则拜,怎麽能从善如流呢?一定都站在自己个人的本位主义上,个人高高在上,不会顺从别人的。因此个性如果是刚硬的就要柔软,脾气容易生起的,就要观照。
最後,还是祝福你们正式成为出家人,同时也希望善自保重。为什麽?所谓「任重道远,死而後已」,任重──自信教人信是「任重」,这非常的重大;「死而後已」,所以非常的漫长。儒家讲仁爱,基督教讲博爱,佛教讲慈爱,这些都在自信教人信当中。今天就讲到这里,恭喜大家,依教奉行。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