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概说(四)
──《观无量寿经》的属性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是第二十一次的佛一。我们从前三次开始,研讨《观无量寿经》的大意,在这系列中,首先就《观无量寿经》概说讲了三次,前三次所讲的概说内容,已经整理成文字,并且列印放在外面的服务台;此外,更早以前所讲的《无量寿经》大意十次,已经编辑成书出版,也放在服务台,希望莲友们带回去阅览,或赠送给其他的莲友们。因为形成文字是把以前所讲口误之处予以修正,不足之处加以补充,所以比较完整。
《无量寿经》也好,《观无量寿经》也好,都是净土宗正依的经典,所讲的内容,完全都是依循着佛陀以及祖师们的传承来阐释的,把这样的书放在自己的身边,就等同有佛陀、善知识时常与我们相伴,与我们同在,可以指导我们有关纯正净土宗的教理,可以让我们对往生有把握,心中能够安稳、安定,安心地走上净土之道。
上次所讲的主题是「《观经》唯凡论」,意思是说这一部《观经》是针对所有凡夫所讲的经典,是要让所有凡夫都能够现生离开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成佛的一部经典。
从《观经》的经名以及经文来看,好像是在讲解修学禅定、入定观想的经典,似乎境界很高超,如果未能正确了解,会误解这一部《观经》高不可攀,和我们的根机距离很遥远,令人望洋兴叹,好像跟我们凡夫没有什麽关系。其实不是,正好相反,这一部《观经》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所说的成佛之法的经典,是每一个业障深重、烦恼炽盛的凡夫都能够拥有、做得来的。
所以,提出「《观经》唯凡论」这个论点,一方面是为《观经》做一个定论,什麽定论呢?──《观经》是属於凡夫成佛的经典,是属於我们的经典;同时也说明,《观经》的教法是每一个人所能拥有、做得到的。如果它很困难,是我们根本做不到的,这样《观经》就不能列入净土正依的三经之中了。
因为净土法门有一个定义,就是「本为凡夫,兼为圣人」。所谓「本为凡夫」,就是主要是针对凡夫来讲的,圣人不是主要的对象;但是圣人如果要接受弥陀的摄受,往生弥陀的净土,当下也能够拥有往生的决定性,只是他必须回心转意,把自己看成凡夫,而不是自认可以自己修行的力量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圣者要往生极乐世界,也要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也要靠阿弥陀佛的本愿船,那这样的话,他跟凡夫就同样的心境,同样的行持,同样的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船,这就是所谓「以凡夫为本」。
为什麽要特别提出「《观经》唯凡论」呢?因为在隋唐时代,有很多有名的学者都研究《观经》,也对《观经》作注解,但是他们对《观经》的注解却是错误的,不合佛陀的本意,也不合弥陀的本愿,注解的内容更是我们所做不到的。他们注解的《观经》有好几点错误,最根本的错误归纳起来有四点,就是:(一)韦提圣人论;(二)九品唯圣论;(三)化身化土论;(四)别时意趣论。这四点是比较根本的。
错误一,韦提圣人论,认为韦提希夫人是圣人,是以圣人的身分来领受释迦牟尼佛所讲的道理,其实是错误的。
错误二,九品唯圣论,认为九品往生这些人,都是圣者的根机,这个也是错误的。
错误三,化身化土论,认为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是化身佛,不是报身佛;极乐世界是化土不是报土,这也是错误的。
错误四,别时意趣论,认为《观经》当中下品下生的罪恶凡夫有愿无行,他们念佛只是有愿生极乐世界的心,可是没有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为什麽?因为他们念佛少,顶多就是十声而已,所以不具备往生的条件,只是种下了将来往生的种子而已,所以往生不是在当生,是在别时,是在下一生或下下生之後。
这四点是比较根本性的重大错误。
善导大师对於这些严重的错误,而阻碍众生念佛往生这件事非常的忧心、愤慨,为了纠正这些错误,善导大师特别写了一部很有名的《观经四帖疏》。针对这四大错误一一纠正,提出七点来论破这一些错误:
第一,《观经》唯凡论。整部《观经》所针对的对象都属於凡夫,韦提希夫人也好,或者是九品往生者也好,乃至未来世的众生也好,都是凡夫,这就是「《观经》唯凡论」。亦即《观经》唯是针对凡夫来讲的,是凡夫容易做得到,而且境界高超,为什麽?因为他能够当生往生极乐世界,当生离开六道轮回。
第二,韦提凡夫论。善导大师引经据典说明,韦提希夫人跟所有在座,是与三界以内的六道轮回凡夫是一样的,是凡夫,不是圣人。
第三,九品唯凡论。无论是上品生、中品生、下品生,九品都是贪瞋痴的凡夫,只因所遇的因缘不一样,所以成为上辈、中辈或下辈。
第四,报身报土论。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是报身,不是化身;极乐世界是报土不是化土。既然是报身报土是佛的境界,能够进入这样的境界,也必须是破了无明的圣者,也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才能够进入,才能跟佛感应道交。可是我们凡夫只要愿生极乐,专念弥陀名号,也能够等同初地菩萨一样地进入极乐世界这样的报土,它是超越其他世界的报土的。
一般所听闻的极乐世界被判定为四土,也就是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这是天台宗智者大师依循着前辈,也就是慧远大师等的论点所讲的,但这不符合净土宗的教理,也就是不符合《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的教理,所以善导大师特别指出极乐世界本身就是报土,而这样的报土是涵盖常寂光土和实报庄严土的,根本不是所谓的凡圣同居土,也不是方便有余土,它是真真实实的报土。
第五,凡夫入报论。还是贪、瞋、痴、慢、疑、邪见具足的凡夫,一点烦恼都没有断除,也没有降伏,所有无明依然仍在,可是这样具足烦恼的凡夫,也能够离开六道轮回,也能够往生极乐报土。
第六,愿行具足论。凡夫之所以能够入报,是因为他「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是「愿」跟「行」都是具足的,因此下品生的罪人,临终的时候十念、一念,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他念佛,愿生净土,就愿行具足。
第七点,乘佛愿力论。以上这一些观点与关键,都来自於一个因、一个根本──阿弥陀佛的愿力。以阿弥陀佛的愿力为根本,才能进入他的极乐世界。由於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了极乐世界的报土,也成就了「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万德洪名,所以,一方面阿弥陀佛有悲心要救度我们,一方面阿弥陀佛也完成了这个力量,能够救度我们,只要专念弥陀佛名,就乘上了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最後一点就是乘佛愿力。
同样都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大师,为什麽对一部《观经》所解释的有这麽巨大的差别?而且差别的内容可以说是天地之别呢?主要是因为其他的大师是以圣道门的观点,以自力的观点来看《观无量寿经》,可是善导大师是依据《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来看《观无量寿经》,也依据相关净土的经典,来看《观无量寿经》,所以解释就有不一样了。
从《无量寿经》来看《观经》的话,《观经》是属於阿弥陀佛愿力救度凡夫的经典,不是属於自力的,也不是属於圣道门的教理所能够解释的。善导大师依净土经论来解释《观无量寿经》,最根本的就是依阿弥陀佛的愿力来看《观无量寿经》。善导大师认为,无论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或其他祖师所要解释的,都应该回归到阿弥陀佛的愿力,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是根本,好像种子一样,一棵净土的大树,无论是树干、树枝,或花果,都是来自种子,所以一切必须回归种子,一切是由这个根本所展开来的。因此善导大师首先将《观无量寿经》定调为:《观无量寿经》是往生成佛的经典,是针对凡夫所讲的,不是针对圣人。
善导大师说,圣人「三涂永绝,四趣不生。」,这是就初果阿罗汉的圣者来讲的,阿罗汉已不会再堕落三涂(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了,三涂加上阿修罗道,称为「四趣」,文句虽只提三涂四趣,但文意则涵盖六道,也就是说,圣者已经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了。又说:
身居生死,不为生死所染;如鹅鸭入水,水不能湿。
也就是说,他们即使此生目前还在六道生死当中,但已经不被烦恼所污染而继续轮回六道。
这可分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初果阿罗汉。初果阿罗汉他已经断了见惑,思惑还没有断,由於断了见惑,所以就断除了三恶道的轮回,只剩下人道与天道这两个境界;经过七次人、天的转换之後,就永远不再於三界六道中轮回了,这是就初果阿罗汉来讲的。
若菩萨乘愿再来的话是靠他悲心愿力而来的,不是因为贪瞋痴,不是因为罪业受果报而来的,所以善导大师说,这些圣者在六道轮回生死海中,就好像鹅鸭入水,却不会被水所淹没一般。如果是凡夫,就好像鸡一样,在六道轮回当中,会被六道的海水所淹没,被烦恼业障所污染;若以念佛人来讲,现在信受弥陀的救度,专称弥陀的佛名,愿生弥陀的净土,未来几十年的生死,就好像鹅鸭入水一样,已不被生死所染,果报一尽,生命一断,就往生极乐世界了。
善导大师说,那一些圣人是「神通自在,转变无方」,也就是说,只要是断了见惑的初果阿罗汉以上圣者都有神通,菩萨三明六通就更加广大,所以他能够转变自在,不受任何障碍。是怎样地转变无方呢?以三个层面来讲:第一,时间。可以转长劫为一念之间,或化一念为长劫;第二,空间。不论多远,都能够来去自如,如同就在面前一样;第三,万物。不管是人或畜生,或者是植物、矿物,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都能够互相转换,不受障碍,这个叫做「转变无方」。
更忧何事,乃藉韦提为其请佛求生安乐国也?
这些圣者已经不需要担忧自己会生死轮回了,因此根本没有必要假藉韦提希夫人来代替他们请求释迦牟尼佛,为他们说法救度他们。
当时的学者们认为韦提希夫人是个圣者,所以才能够在听释迦牟尼佛讲弥陀的救度时就获得「无生忍」。其实,这个「无生忍」有三个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领悟阿弥陀佛的悲心救度;
第二个含义,是信受阿弥陀佛的悲心救度;
第三个含义,是欢喜阿弥陀佛的悲心救度。
所以它是悟、信,跟喜的内涵,不是圣者的无生忍。
当时一些学者看到经文讲「无生忍」,就误认为是圣者的无生忍,因此韦提希夫人肯定是圣者,往生的这些众生,不管上辈、中辈、下辈都属於圣者。所以,善导大师就说:统统不对!韦提希是凡夫,九品的往生者也是凡夫,只不过是所遇的因缘各不一样,因此成为上、中、下三辈九品。三辈九品是一个概略性的划分,如展开来就成八十一辈无量品,因为众生的根机是千差万别的。众生的根机虽然千差万别,但如果同样依靠弥陀的愿力,这样千差万别的根机就成为同一个根机,同样一个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世界的根机,不是依靠他个人的身分,个人的功德,个人的功夫。如果依靠个人的话,就千差万别,因为众生有圣者、有凡夫,有善人、有恶人,有比丘、比丘尼,有沙弥、沙弥尼,有优婆塞、优婆夷,还有一些没有皈依的一般人。所以如果靠各个的身分、功德、功夫、力量往生的话,那当然就千差万别;但如果同样依靠阿弥陀佛,就是同样一个根机,没有差别。
所以,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的名号,使所有众生的根机成为平等的根机。如果不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名号,那是「父子登山,各自努力」,就要靠各自的善业功德。可是,以我们凡夫来讲,我们没有纯粹的善业可以离开六道轮回,我们也没有圆满的功德能够成就佛道。
因此,这一部《观经》是成佛的经典,也是为凡夫所讲的经典。所以《观经》这一部经典对我们而言,是活灵灵,很亲近、很可亲的,是跟我们在一起来温暖我们的身心,使我们得到无比的欢喜和安慰的。
善导大师说「更忧何事,乃藉韦提为其请佛求生安乐国也?」圣者可说已经远离三界六道的轮回,他们是安乐无忧的,是不需要佛为他们忧愁、担忧出离方法的,也不用阿弥陀佛为他们发救度的愿,因为他们已经能够自己离开三界六道轮回,何必阿弥陀佛苦苦地来为他们经过五劫的思惟发愿,又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来救度他们呢?根本都不需要。倒是释迦牟尼佛去世之後的未来五浊恶世凡夫,才是阿弥陀佛所要发愿救度的对象。
在《观无量寿经》就说我们是「为烦恼贼之所害者」,才会在这五浊六道轮回。也就是说,我们都有烦恼,有贪瞋痴,都有七情六慾,都有妄想杂念,都有情绪,会发脾气,会意气用事,会比较、计较、忌妒、不平、不满、与人对立、与人纷争,我们都会这样。但是这一些不是我们的主人,这些是外面的客人,而且是小偷,它来到我们的家里,把我们赶出去,占地为王,成为这个家的主人,其实它不是真正的主人,主人是我们,只是我们一时迷失了,被赶出去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很体贴,丝毫都没有责备我们、批判我们、惩罚我们,反而同情地说:「唉呀!众生好可怜,你们是被烦恼贼所陷害的,是无辜的,因此才会『浊恶不善』,而且受了『五苦所逼』。」
凡夫都会批判、责备,拿起正义的大旗,拿起善恶因果的尺来衡量对方,不会互相同情、互相原谅、互相安慰。但是佛都同情我们、安慰我们,对於我们种种的贪瞋痴现行,是深切同情的。
所谓「五苦」就是生、老、病、死,加上爱别离苦,这五苦就包含着八种苦,包含着无量苦。像这样的五浊恶世凡夫,就好像沉溺在水中的人常没常流转,常常沉没在三恶道,永恒地在六道里面轮回。这一种常没常流转的凡夫是阿弥陀佛所悲愍,而且是迫切需要救度的对象,所以弥陀的救度是「凡夫正机」或者「罪人正机」。「正机」就是主要、直接的对象,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以罪人为直接的对象。
所以阿弥陀佛的救度是针对我们这种为烦恼贼所害,而且苦恼不堪的罪人为目标的,如果不是以救度这样既罪又苦的五浊恶世凡夫为主要对象的话,阿弥陀佛的悲心、愿力就不够圆满了。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经过五劫思惟发四十八个大愿,为了完成这四十八个大愿,又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岂不是白费了?所以如果阿弥陀佛不能够救度我们,阿弥陀佛的悲愿不够圆满,而我们也就永远没有超生的机缘,因为十方诸佛当中,无量菩萨之间,乃至八万四千法门,是没有一个法门能够救度我们的,没有一个菩萨、一尊佛能够救度我们的,就只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已经成佛,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凡夫,都有被救,都有往生的希望。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是十劫了,阿弥陀佛成佛以来都在一直呼唤我们。对於弥陀救度沉沦的众生这方面,善导大师有一段话讲得非常的好,善导大师说:
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这一段法语非常的好,因为这一段法语说出了弥陀的悲心,也给我们安慰,开出了救度我们的一条大道。
善导大师说「诸佛」是「大悲於苦者」的,也就是说,佛菩萨大悲的对象不是善人,不是贤人,更不是解脱的圣者,而是以「为烦恼贼所害」的苦恼众生为对象的,所以说「诸佛大悲於苦者」。
「心偏愍念常没众生」,佛心是专悲愍常没的众生。常没众生就是指常常沉沦三恶道的众生,对三恶道的众生是特别、万分地悲愍,因此十方诸佛都劝导常没的众生要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是以劝归净土」。为什麽?因为除了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之外,其他的法没办法救度常没众生。
接下来就用譬喻了,善导大师说「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就好像沉溺在水中的人,需要赶快、特别、专门地把他救上岸来,为什麽?因为如果稍慢一步就来不及了,他沉溺在水中浮沉挣扎,生命悬於一线之间,如果不赶快把他救上来,他就沉下去了。「急」就是迫不及待,要赶快,不能悠悠闲闲、慢条斯理的,要一个箭步立即往前把他拉出水面。
「岸上之者,何用济为」,如果是岸上的人,他不是沉溺的人,当然就不用去救他。「溺水之人」就代表在六道轮回,尤其是三恶道的凡夫,岸上的人是形容已经不在三恶道沉沦,或者已经离开六道轮回的圣人。
善导大师这一段法语为净土宗做了一个定位,什麽定位呢?判定净土宗是救度的法门,救度者是阿弥陀佛,被救者是在六道中轮回的常没众生;劝导者是十方诸佛,五浊恶世的传承者就是释迦牟尼佛,印度到中国的传承者就是龙树菩萨、天亲菩萨,还有昙鸾大师、道绰大师,以及善导大师,现在的善知识就是在座的各位法师、各位莲友,善知识是什麽意思?发心成就对方解脱,乃至成就对方成佛的人就是善知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不能称为善知识。
这一段法语有一句话说「急须偏救」,救度的救。一般佛教不讲救度的,多是讲修行,靠自己的力量,所谓「勤修戒定慧,灭除贪瞋痴」。一个修行者能够勤修戒定慧,灭除贪瞋痴,这是很让人家敬仰、崇拜的,是很神圣、高超的。可是我们做得到吗?做不到。
定、慧不用讲,单就戒来说,我们做得圆满吗?乃至一戒,能做得清净吗?戒定慧做不到,就没办法断除贪瞋痴,那怎麽办呢?就必须依靠外来的救济;对於法身慧命来说,外来的救济只有一个,就是阿弥陀佛的力量,所以对我们自身来讲,阿弥陀佛叫做「他力」。阿弥陀佛的力量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佛力、功德力,只有阿弥陀佛的愿力、佛力、功德力,才能够救度我们。
八万四千法门、八大宗派当中,只有净土法门是讲救度的法门,其他的法门都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断除自己的贪瞋痴,圆满自己的戒定慧,更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去积植菩萨六度万行才能成佛。这一些都很神圣,令人崇拜,也是我们所恭敬赞叹的,但是很悲叹,我们做不来,所以我们一方面很自哀自怜,因为完全做不到;另一方面我们也很安慰,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我们也接受了弥陀的救度。而令人惊奇,叹为观止的是,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反而胜过其他法门的修行,因为其他自力法门的修行要从因地,一个阶层、一个阶层的努力修行跨越,能跨越得过才能成就,能成就才能解脱;如果中间一个阶层没有跨越,就不能成就,不能成就就继续常没常流转。
对我们来讲,对阿弥陀佛的恩是永怀仰谢的,即使粉身碎骨也没有办法报答阿弥陀佛的恩,因为这样,我们就会惭愧、柔软,晓得自己是被救度的人,自己是没有能力出离轮回的人,但是这样没有能力出离轮回的人被弥陀救度了,他就能出离轮回,而且成就的境界高於所有的修行者。
所谓「救度法门」有一个定义,就是自觉有需要被救度的人才会被救度,如果他有衣穿,有饭吃,有房子住,就不需要接受他人的食物、衣物、房子;同样的,我们如果有力量能够出离三界,自己有力量能够成佛,我们就不需要阿弥陀佛──可是,我们是完全没办法的。既然是救济,就表示对方给我们的就是我们所缺的,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缺什麽呢?我们缺离开六道轮回的力量,我们缺成佛的功德,阿弥陀佛把这一些都已经具备、完成了,也就是说他的愿行都圆满了。阿弥陀佛的愿行圆满成就什麽呢?成就了极乐世界,成就了弥陀本身,成就「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万德洪名送给我们。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等於接受他的救度。
龙树菩萨说,阿弥陀佛的救度好像船一样,船航驶在六道的苦海当中,苦海的众生只要愿意上船,安分守己地坐在船上,都能够从娑婆的此岸到达涅盘的彼岸,都能够越过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坐在船上的人,不管有力量、没力量,尽管有十八般的武艺,也置於无用之地,因为不需要,任何人完全都是靠这一条船的力量。所以净土宗是平等救度的法门,不是讲修行的法门。
若讲修行,就必须从戒定慧开始,还有正行、助行;一般助行都讲三福,或是种种功德,正行就是讲念佛要功夫成片、梦寐一如,这个就是修行。可是这一些都不是净土的教理,这一些我们凡夫也做不来,但如果是讲救度,有功夫、没功夫,有功德、没功德,都同样能够被救度到极乐世界。即使有这一些,我们也当作是自己本分该做的,而不作为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
这一种理论可能跟大家向来理解的净土教理不一样,不过这才是正确的。
善导大师他又说:
此《观经》,佛为凡说,不干圣也。
意思是说,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为凡夫成佛所说的经典,跟圣者一点都没有关系。用譬喻来说,救生人员是要救溺水的人,是跟溺水的人有关系,不是要救岸上的人,岸上的人不需要救,救生人员跟岸上的人,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善导大师又说:
世尊定为凡夫,不为圣人。
释迦牟尼佛宣讲九品往生,是为了凡夫,不是为了圣人;不管是上辈凡夫、中辈凡夫、下辈凡夫,都能够以念佛平等地往生。九品是就众生的各种根机来划分的,如果这些根机依他们本身所修的来回向往生的话,到了极乐世界就有品位阶级,就在苞胎之中;如果这九品种种根机不是依自己的身分、修行来回向往生,而是统统依阿弥陀佛的名号,那九品的凡夫就全都成为一品。也就是说就往生的功德来讲,都依靠阿弥陀佛的这一句万德洪名,不依靠自己的身分──出家人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靠出家人的身分、资质、功德;在家众往生极乐世界也不因是在家众到极乐世界就比较低下,因为人人都是完全依靠这一句名号的功德。所以在世间身分不一样,但所依靠的同样都是弥陀的名号,弥陀的愿力功德,到了极乐世界都舍下了在娑婆世界的身分以及个人的善恶等等,到了极乐世界统统贪瞋痴断除、无明消除,统统是佛性显现。所以,到了极乐世界都平等进入佛的境界。
所以,佛法中唯有这一个法门是最可贵的,是我们所需要的,是让我们觉得有安慰、有欢喜的,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就是这一个法门。平等是佛法最高的境界,平等也是佛法的实相,平等也是佛法的核心,如果不平等,那不是佛法,我们到极乐世界就都能够平等,到了那里统统是佛的境界,是平等的。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引用十句《观无量寿经》的经文来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是针对凡夫讲的,不只韦提希夫人是凡夫,上、中、下辈也都是凡夫。所以善导大师说:
上来虽有十句不同,证明如来说此十六观经,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
引用十句《观无量寿经》的经文来证明,这一部《观无量寿经》只是针对常没的众生而讲,与大圣人、小圣人毫不相干。在这里,善导大师把众生定义为什麽众生呢?──常没众生。这四个字会让人感觉很惊讶,好像是在批评我们是常没众生、地狱种子,只会堕落三恶道一样?可是摆在眼前的是,我们现在生而为人,已经遇到佛法在修行的,下辈子如果即使没有解脱也可能会生天,不然也会投胎当人,或生生世世当人学佛修行,很多人都持这样的想法。
可是善导大师要我们自觉,知道自己事实上不只是凡夫而已,而且是「常没众生」,这一句话好像晨钟暮鼓一样,敲醒我们迷茫的心。我们心太迷茫了,我们不了解自己,都高估自己,以为现在生而为人,遇到佛法,受三皈五戒,也有在修行,下辈子即使不解脱也会生天,或者继续为人修行。这种想法是不可靠,也不可能的!
《涅盘经》就说:
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即使生在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天寿尽了,一样还会堕落三恶道,而且能够生天的人,是非常稀少的,能够生而为人,也是不多的。既然稀少、不多,可见我们都是常没三恶道的多。所以善导大师要我们自觉,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是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的众生。
由善导大师开示的这几段法语就可以知道,《观无量寿经》的定善十三观也好,或者是散善三福九品也好,都是释迦牟尼佛为了五浊恶世常没凡夫所说的经典,跟圣者是完全没有关系。不只九品的根机不是圣者,修习十三种定观的根机也不是圣者,包括《观经》的当机者众韦提希夫人,也是凡夫不是圣者。
虽然隋唐时代的几位有名的大师判定韦提希夫人是大菩萨,可是善导大师却不这样认为。善导大师首先在《观经四帖疏.序分义》里面,依据释迦牟尼佛所说:「汝是凡夫,心想羸劣」,判定韦提希不是圣人,是博地凡夫,因为心想羸劣就是贪瞋痴很深重,修行没有力量。因此善导大师就说:「正明韦提是凡非圣。」
「由非圣故,仰惟佛力冥加,彼国虽遥得睹。」也由於不是圣人,是靠佛的力量来加持她,使她能够看到十万亿佛土的极乐世界。
之後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定善义》「华座观」经文说:
韦提实是垢凡女质,不足可言;但以圣力冥加,彼佛现时,得蒙稽首。
也就是说,韦提希夫人是一个贪瞋痴的凡夫,一点都谈不上修行。只是因为佛的力量暗中加持,使得她能够看到阿弥陀佛,而向阿弥陀佛顶礼膜拜,获得弥陀的救度。
在《般舟赞》中,善导大师说:
韦提即是女人相,贪瞋具足凡夫位。
也就是说,韦提希夫人是女人的相貌,跟大众一样的贪欲、瞋恚、愚痴、骄慢,还有怀疑、猜忌,是凡夫的位格,不是圣人的位格。
由善导大师这一些开示,我们晓得,《观无量寿经》从头到尾始终都是为了救度在五浊中常没凡夫所说的经典,显出净土门主要救度的根机是以凡夫为本。
释迦牟尼佛看到众生的根机,以及弥陀救度的法门──「机法」已经相应、已经成熟了,因此才很满足地微笑而说出的一部末法五浊恶世众生得救的、机教相应的《观无量寿经》。一切凡夫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必生弥陀净土的一部经典。所以《观无量寿经》就是弥陀救度的法门,是凡夫赖以得救的一部经典。
净土三经以及净土宗传承的祖师──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等,都主张净土就是救度的法门,有经证、有理证,也有祖师的传承。那有没有事证呢?所谓事证就是证明我们凡夫是被阿弥陀佛所救的,乃至於现在也感受、感应到阿弥陀佛的救度。其实事例是很多的,《念佛感应录》中分门别类记载许多阿弥陀佛救度的感应故事,当然,还有很多是没有被记载下来的。
最近有一位居士,就记载了一篇有关佛要救度我们的亲身体验。他的法号叫佛广,男众,他在今年(2019)二月十四日,把他的事蹟写下来。这件事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为什麽到现在才记载下来呢?因为刚好大家在讨论阿弥陀佛名号可以放光的的话题。佛广居士说即使是在萤幕上、手机上,或念佛机上,都会放光,阿弥陀佛都会转变无方、自在无碍地显示在那里面的,因此佛广居士就说出他在近十几年前的体验,我知道後,就请佛广居士务必要将经过写下来。
佛要救我 念佛放光
我的法号叫佛广,男众,今年53岁。於1992年26岁时接触佛教,次年9月於广州光孝寺皈依。多年来,曾修学过几种法门,但都不得力,不论念佛、参禅或学密都难以安心。如此经过十三年,到了2006年,对自己的学佛状况非常失望,准备年底时彻底放弃学佛。
2006年的年中时,我在广东省阳西县工作,认识了当地的一些佛友,他们说广东茂名市高州市市区,有一处念佛堂很殊胜,到那里念佛,可以很快提升境界,增长功夫,鼓动我去看看。我想:自己念佛妄念纷飞,胡思乱想,去了也是白去,就没放在心上。但这些佛友多次热心相邀,我转念一想,权且当游玩,去看看也无妨。11月间,便与几位佛友去参访念佛堂 。
佛堂主要举办类似闭关式的佛七,就是在一间宽大的房厅中作佛七用,房内不设床舖,念佛人除了吃饭、如厕出房门外,其余时间都在房内念佛,并规定念佛禁语,若讲话则自动退出。另外有几位佛友,负责买菜、煮饭,照顾念佛人的饮食。佛堂以这种七天日夜不断精进用功念佛,乃至不倒单,专注一句佛号,期望七天取得最大成效的方法,吸引了不少人远道而来。我了解後,跃跃欲试,心想:不妨全力做个最後的冲刺,不行的话,再彻底放弃佛教也不後悔。
2007年2月13日,我约了三人前往,都是佛山南海的佛友,他们是张燕萍,皈依後叫佛如;侯灯娣及我侄子邝初杰,皈依後叫佛本。次日早上8时,佛七正式开始,至2007年2月21日(大年初三),共七天。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都是随着念佛机「阿弥陀佛」四字七音的调子,绕佛念佛,累了就席地而坐念佛,稍事休息後再起来绕佛,日夜如此,基本上没有睡觉。当然妄念依然迁流不息,但毕竟因专注於念佛,多了一份轻安与平静。
到了第三天晚上,大约十点多,确实太累了,坐下来披着棉被边休息边念佛,念着念着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在睡梦中,有人与我说话,告诉我说:「佛要救我。」语气柔和而坚决,当时听了极其欢喜,接下来听到有男声在歌唱《佛要救我》: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佛要救我
一定救我
誓愿不变
真的救我
佛救众生
直到永远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听着听着就醒了,时间是凌晨三点多,歌曲依旧继续在唱。人虽醒了,但仍持续仔细的静听,奇怪的是,声音是由念佛机播出,用念佛的调子重复唱出《佛要救我》的歌词。我觉得很惊喜又不可思议,赶紧找纸笔记下了歌词。听了一阵子,我就起身绕佛,念佛机就变回原来念佛声了。
佛七结束之後,彼此交流时才知道,就在当天晚上,发生了另一件特别的事情。佛如莲友平常会见到一些特别的景象,这晚她也看到了。她说当晚看见我全身放金光,无论是绕佛还是披着棉被坐在地上念佛,都在放光,她觉得很神奇。今天我专程到她家探访,她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这个印象太深刻了,依然历历在目。
那时,我们都不明白念佛就会放光。现在知道念佛身体会放光,是佛号自然而然的展现,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并非某个人独有的,而这正好佐证念佛就会放光。
当时听闻「佛要救我」,有难以言表的欢喜与感动,接下来的几天念佛,自然很轻松愉快地度过了。
「佛要救我」这句话,具有无比的震撼力,击碎我原来固有的观念,正是弥陀的慈悲引导,为久修无望的我指明了出路。
约一个月後,我有幸奉读净宗法师所着的《念佛胜易》和《唯说念佛》两本书,迎来了学佛路上的重大转机。随後寻访安徽弘愿寺,叩拜净宗师父,承蒙开示纯正净土教理,明确领悟弥陀救度悲心。在弘愿寺看到一系列净土宗丛书及光碟,藉由接触净土宗丛书,聆听慧净上人、净宗师父的教导,彻底了解净土法门是弥陀慈悲救度的法门,往生弥陀净土不是看自己的根机,也不是靠自己的修行或功夫与功德,是全凭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而这救度几乎是平等无有条件的。因而完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阿弥陀佛就这样巧妙的救了我。
(佛广居士记於2019年2月14日)
由这一则感应事蹟可以了解,佛真的是转变无方。为什麽?念佛机是机器,由种种零件所组成,佛号是烧录在一片小小的IC上,IC所烧录的内容就只是这一句佛号,没有其他的声音,没有其他的调子,也没有其他的文辞,可是居然能够唱出那样的歌词,而且那样的歌词,正是净土三部经根本的教理,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悲心救度。就在他学佛濒临绝望,需要弥陀的救度才有出路,才有希望,才有光明时,他如愿获得了救度的引导。
也就是说,他以前也念过佛,多少也曾涉猎有关净土的教理,可是没有正确的了解真正的净土教理是讲弥陀的救度,讲平等无条件的救度,讲任何众生都能够被救;而任何众生当中,是以凡夫为本,以罪人为正机。当他听到了歌词的时候,当下只是感动、欢喜,还不晓得原理,是之後接触到了《念佛胜易》《唯说念佛》两本书,才理解到原来净土法门是讲弥陀的救度。也因为这样,佛广居士从2007年就专看我们净土宗印行的书,同时也踏上了布教的线上,为人讲解净土教理。回想起来,如果没有那件感应事蹟的话,佛广居士可能就放弃佛教了。
不过我们学佛不要存心要去追求感应,尤其是刻意希求要有感应,这样很危险,要让它自然,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即使有的话,也平常心看待,不要认为奇特而想进一步或期望更有感应,这样很危险。为什麽?因为凡夫贪瞋痴重,又没有智慧,很容易执着。一旦执着,在旁边等待报复的冤家债主,发现我们有这个执着,就会藉机显现,而让一般人在分不清真假之下,执着是佛菩萨的感应,这样就会被牵引进入魔道。所以古德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为什麽?修行是为了解脱,假设着魔了,那就更加的沉沦了,生生世世就难以解脱了,所以说宁可千年都不开悟,也不可以当下一时的着魔,因为一旦着魔就没有解脱的希望了。
佛菩萨是有感应的,但是我们不追求,有感应也当作很平常,不加以执着。我们念这一句佛号时就只是老实的念、平淡的念、平凡的念,不要期待有什麽奇特的感觉,也不要希求任何奇妙的感应,只要老实念佛就好。
《观无量寿经》大意(一)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前几次我们就《观无量寿经》概要做说明,前一节是为《观无量寿经》的属性作定位──《观经》是针对凡夫可以成佛而说的一部经典。
接下来就要进入《观无量寿经》的大意。
解释《观无量寿经》都不能离开善导大师所写的《观经四帖疏》;所谓「四帖」就是「四卷」:第一卷〈玄义分〉,第二卷〈序分义〉,第三卷〈定善义〉,第四卷〈散善义〉,善导大师以这四卷来通盘解释《观无量寿经》。
在第一卷〈玄义分〉中,善导大师还没有就经文的文文句句去消文、解释,是预先把整部《观无量寿经》的内涵、精神,就文字背後的意义通盘地解说;同时也针对当时大众对《观无量寿经》的普遍误解、错解加以纠正。
〈玄义分〉共分七门,也就是七章、七个段落,第一门是「序题门」。
《观无量寿经》有序分、正宗分、得益分、流通分和耆闍分,「序题门」就是当中的序分。序分有证信序跟发起序,发起序当中,韦提希夫人请求释迦牟尼佛教导她如何思惟、如何正受。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显露出满足的微笑,晓得开示救度众生的法门,机缘已经成熟了,所以就先讲出十三种定观与三福九品,之後再引导进入阿弥陀佛的救度,也就是弘愿的念佛。整部《观无量寿经》的大意,就写在第一章〈序题门〉。
〈序题门〉最重要的有一段文叫做「要弘二门判」,这一段文是〈序题门〉的核心,也可以说是整部《观无量寿经》的核心,是《观无量寿经》的大意。
我们有出版一本随身书叫《观经四帖疏》纲要(也有纳入《善导大师全集》中),主要是以《观经四帖疏》十三章来做为解释,前面所讲的「《观经》唯凡论」,在那本《纲要》的第三章就有说明,第六章也有扼要地讲到「要弘二门」,大家可以参考。
接下来,就以「要弘二门判」来做阐释,这里讲的会比较细致一点。
「要弘二门判」是善导大师阐释《观无量寿经》的大意,也是对《观无量寿经》的教判,也可以说是净土宗的教判,乃至整个大乘佛法的教判,所以这个教判非常的重要。
这个教判对净土宗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凡是修学净土法门的人,都应该要了解究明善导大师这段「要弘二门判」的内涵,这样对净土宗的教理,才能够有正确地掌握;而且对自己往生弥陀净土,也才有绝对而不动摇的信心。
「要弘二门判」文:
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
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
善导大师在这一段文中,分别将「要门」与「弘愿」的意义扼要地显露。这一段文,短短几句,不但涵盖了净土法门的核心,乃至整个大乘佛教的核心统统都涵盖了。
首先,我们先就文字来消文,解释文字的意思。
第一段说「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释迦牟尼佛在皇宫为韦提希夫人讲法,同时也把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种种庄严显示给韦提希夫人看;韦提希夫人看到极乐世界这麽的清净光明、庄严殊胜,就很向往,想要往生到这样的世界。因此就进一步向释迦牟尼佛请求说「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希望佛陀您能够教我思惟、观想极乐世界的景象,好让我命终的时候,神识能够到极乐世界。
「思惟」跟「正受」是一种观想的方法与境界,思惟是观想的前方便,正受就是入定的境界。把要观想的境界完全的领纳在心中,这个叫做正受。所以正受可以说是一种三昧,一种定境,而思惟只是三昧定境之前的修练、铺排。释迦牟尼佛听到韦提希夫人这样的请求,就很高兴,为什麽呢?因为他要展开阿弥陀佛救度法门的机缘已经到来了,所以善导大师这里就进一步说「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
「娑婆」就是娑婆世界,「化主」就是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的化主释迦牟尼佛,因为韦提希夫人的请法,因此广开净土的要门;「广」就是宏广,因为要门很广,有多广呢?要门是属於定善跟散善,但是它包含了释迦牟尼佛一辈子所讲的所有法门,也就是五时八教都涵盖在净土的要门当中,所以说「广开净土之要门」,归纳起来,就是定善跟散善。所以这里说「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
「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安乐」就是安乐国,也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种种名称,除了叫做极乐世界之外,也叫做安乐世界,也叫做安养世界,也叫做妙乐世界,也叫做莲花藏世界,也叫做光明土,也叫做涅盘界等种种名称。因为极乐世界非常殊胜,涵盖种种殊胜功能,所以就有种种名称。「安乐能人」是指安乐国、安乐世界、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这里的「安乐能人」跟前面的「娑婆化主」是相对的语句,「娑婆化主」就是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安乐能人」就是安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为什麽在这里称阿弥陀佛是「能人」呢?因为他是能够救度十方众生的一位尊者,所以叫作「能人」。
当释迦牟尼佛开展净土的定善跟散善时,阿弥陀佛主动彰显出别意之弘愿。关於「弘愿」,一般通途讲「四弘誓愿」,凡是菩萨发心要成佛,必须先发四弘誓愿,这是基础性的。而在四弘誓愿之外,个人又特别发的愿,譬如,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药师佛有十二大愿,地藏菩萨的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等等。
阿弥陀佛在释迦牟尼佛讲解定善十三观,散善九品当中,主动地显出他有别於定、散的要门,以及有别於一般弘愿的悲心愿力,所以叫作「显彰别意之弘愿」。「显」是把隐藏在里面的内容显露出来,本来是在里面被涵盖住的,把它显露出来,让人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个叫做「显彰」。假设不特别去显彰的话,从表面上就看不出来,所以表面上释迦牟尼佛讲定善、散善,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在这当中就显彰他有别於要门的一种平等、没有差别的救度的愿力,「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是这样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在讲定善跟散善的时候,阿弥陀佛在什麽地方显露他弘愿的救度呢?这个後面会解说到,现在我们只先就文字来消文。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这里就有「要门」跟「弘愿」。「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所谓「要门」就是这一部《观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定善十三观与散善三福九品;「定即息虑以凝心」,所谓「定」,就是息虑以凝心,也就是入定的意思。要入定的话,必须要息虑。「虑」就是念头,种种的妄想杂念必须停息下来,心进入不动的状态,所以说息虑以凝心,也就是进入定境。如果不入定的话,是观想不清楚的。「散即废恶以修善」,散就是废恶修善,跟定是相对的。定是入定,身、口、意三业行为都进入在定中;散是身、口、意没有入定,但虽然没有入定,却不做任何的恶事而修种种善事,所以说「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将定或散这两门所修行的功夫、功德回向求愿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属於要门。
前面是讲要门,接下来讲弘愿。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大经》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所讲的阿弥陀佛的救度,叫作弘愿。「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所有一切善的凡夫、恶的凡夫,他们能够得生极乐世界,「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都是依靠阿弥陀佛为增上缘。
阿弥陀佛有什麽增上缘呢?阿弥陀佛有大愿、有大业、有大力的缘。这个缘是一切善恶凡夫得以往生极乐世界的缘,这个缘是增上缘、是强缘。必定使因快速、顺利成就果报的缘叫做强缘,也叫作增上缘,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大愿、大业、大力,是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成佛的增上缘。因为有了增上缘,就必定成了那一个果。
「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大愿」就是指阿弥陀佛五劫所思惟的四十八个大愿,「大业」就是指阿弥陀佛发了愿之後,为了圆满这四十八个愿,又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种种无量德行就是阿弥陀佛的大业。这里所说的「业」跟我们凡夫的罪业、黑业,是完全不一样的。无量德行的大业是清净的业,是白业,是可以使自己跟十方众生都成佛的业。因为「愿」跟「业」,都已经圆满了,因此自然就有了大愿业力。
「大力」就是净土宗所讲的阿弥陀佛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之力,这个大力能够使十方众生,一切善恶凡夫往生极乐世界,以及在极乐世界成佛。如此威神很不可思议,所以说不可思议威神之力。
当然,大愿、大业、大力,如果浓缩的话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万德洪名。这里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照一般理解来说,善导大师解释弘愿的时候应会把《观无量寿经》中有关弘愿的经文、内涵引用出来,然後讲清楚、说明白,可是善导大师没有这样做,只说:「就如《大经》所说的,一切善恶凡夫能够往生,都是靠着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善导大师只有这样解释,并没有将《观无量寿经》安乐能人彰显别意之弘愿的地方一一指明出来,此中当然是另有涵意的。
原因在於,阿弥陀佛在《观无量寿经》所显彰的别意之弘愿有好几个地方,如要一一举出就会比较繁琐。而且《观无量寿经》所显露出的别意之弘愿与《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是一样的,所以善导大师在这里就简要的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当然,简要来讲,这里所谓的弘愿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本愿当然也可以指四十八大愿,因为从因地上来讲就是四十八个大愿;但从根本来讲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就是本愿。所以在《无量寿经》就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这一段偈语是在解说第十八愿的,而且明明白白地把第十八愿说是本愿。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经》最後〈流通分〉的地方,佛陀付嘱交代阿难尊者要流传下去的经文也是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与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就解释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善导大师的这一段解释,已清楚点明阿弥陀佛有的本愿是专称弥陀佛名。所以这里所讲的「言弘愿者,如《大经》说」,那就是如《大经》第十八愿所说的。譬如第十八愿成就文也在说第十八愿的内容,《无量寿经》〈流通分〉:
佛告弥勒: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也是在说明第十八愿。刚刚所引用的「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也是在说明第十八愿。
整部《无量寿经》上下两卷,都在讲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本愿救度,所以「言弘愿者,如《大经》说」,当然主要也是讲第十八愿的意涵。
这一段文最後,善导大师做了一个结论说「仰惟释迦此方发遣」,我们恭敬地仰望二尊,思维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劝导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弥陀即彼国来迎。」阿弥陀佛就从极乐世界来迎接我们;「彼唤此遣」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呼唤我们让他救度,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劝导我们要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这叫做「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如果能了解彼唤此遣的意涵,我们一定会愿生极乐世界,不可能不愿生极乐世界,除非是我们没有听到阿弥陀佛的呼唤,没有感受到释迦牟尼佛的发遣。换句话说,除非没有遇到这一个法门,一旦遇到了,十个人十个人往生,百个人百个人往生,即所谓「万修万人去」。所以善导大师就说「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一定会往生。
以上是对这一段文的解释、消文,接下来就「要弘二门」再进一步解释。
所谓「要弘二门」,指的是「要门」与「弘愿门」。「门」就是通入的意思,没有门的话就没办法进出,所以门就是通入、进入的意思。进入到哪里呢?进入到极乐世界。
也就是说,极乐世界有两种进入的修行门径,一种是要门的修行门径,另一种是弘愿门的修行门径。这两种虽然都能通往极乐世界,但是两种修行方法不一样。
净土宗的宗旨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这个修行的径路就是「念佛往生门」。但是有人虽然要求生弥陀净土,可是不晓得阿弥陀佛是救度的佛,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具备离开三界六道的功德,具足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每一个人只要依各自的根机去念佛,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他不晓得这个真实道理,因而不能够安於这一句佛号,难以安於念佛,而想凭藉念佛以外的种种其他善法,来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这个修行的方法,就是「诸行往生门」,也叫做「众行往生门」,或「万行往生门」,就是修学念佛以外的种种法门,累积念佛以外的种种功德来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这些就属於「要门」。所以通往极乐世界,就有「念佛往生门」(弘愿),以及「诸行往生门」(要门),这两种修行的门径。
再明白地说,所谓「要门」,指的就是「诸行往生门」。善导大师说所谓要门就是定善跟散善,定善跟散善就涵盖八万四千法门,所以叫做「诸行往生门」。所谓「弘愿门」就是「念佛往生门」。
以上是就要弘二门稍微解释。
可能有人会问,善导大师只有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只说「弘愿」两个字,并没有说弘愿门,也就是没有加一个「门」字。这里说弘愿门,岂不是增减祖文?其实并不是增减祖师的文字,同样都是善导大师所说的。怎麽讲呢?善导大师除了在这里有讲到弘愿之外,在《般舟赞》善导大师就用一段偈语同样的显示要门跟弘愿门。善导大师说:
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这里就用「弘誓门」这三个字,「弘誓门」跟「弘愿门」意思是一样的,都在指第十八愿,所以第十八愿有说是「弘愿门」,也有说是「弘誓门」。
就「弘愿」来讲,「愿」就是指第十八愿「设我得佛」;「誓」是指「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发愿,他如果成佛的话,要让十方众生都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能让十方众生都往生极乐世界,他就不取正觉。所以就「不取正觉」来讲,是阿弥陀佛的「誓」。「誓」是有条件的交换,就是说我不达成的话,势必要如何……,为了要达成,就必须继续,一直到达成了,他这个誓愿才圆满。所以愿就是誓,誓就是愿,弘愿就是弘誓,弘誓门就是弘愿门,弘愿门就是弘誓门。
既然同样都是善导大师说的,可见我们并没有增减祖师的文句。何况善导大师在这里就很清楚明白的说「弥陀弘誓门」,「弥陀弘誓门」指的是「专念弥陀号」,因为这里说「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所以弘誓门就是专念弥陀号,其他的方便就是「一切善业回生利」,也就是要门,要门就是以各自所修的种种善业来回向。
由这一段偈语跟要弘二门判互相对照的话,就晓得「一切善业回生利」,就是「要门」;「专念弥陀号」就是「弘誓门」,也就是「弘愿门」。所以这里讲的弥陀弘誓门就是专念弥陀号,并不是一切善业的回向往生,如此细细的思维,道理就显现出来了。
何况所谓的「门」,就是通入、进入弥陀净土的意思。诸行往生可以通入净土,可以叫做「要门」,有一个「门」;念佛往生也可以通入净土,所以名为「弘愿门」。如果「弘愿」不可加个「门」的话,那麽我们念佛要通到哪里?要进入到哪里去呢?难道不能进入弥陀净土吗?既然「弘愿」可通往净土,那麽不是「门」又是什麽呢?因此善导大师就在《般舟赞》的「弘誓」之後加一个「门」。虽然都是「门」,可是「要门」这个「门」是方便的门,弘愿的门才是究竟的门。也就是说,或有人通过方便的要门进入究竟的弘愿门,所以要门的门也含有通入弘愿门的意思。
从整部《观无量寿经》的脉络来看的话,要门是要通入弘愿门的。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用定善跟散善来诱导、调熟定善与散善的根机,然後进入弘愿门,专一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而不是自己修定善、散善来回向。也由於定善大众做不来,散善也做不圆满,那怎麽办呢?要怎麽往生呢?这个门(要门)就不通了。如果把这个门(要门)转向弘愿,也就是引导他们专一念佛,那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了。所以说要门是为了引导进入弘愿的,最後就只有弘愿一门,没有要门了。当然这是就「要弘分判」与「要弘废立」来讲的,有「废」、有「立」,这个讲到後面才能够显露出来。
接下来讲「要、弘」这两门的体。
善导大师在〈玄义分〉就说:「言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这个就是要门的根据,可知要门的体就是《观经》所讲的定善跟散善。
定善是指《观经》所讲的十三种定观的修行方法,善导大师在〈玄义分〉当中又说:「从日观下至十三观以来,名为定善。」也就是《观经》讲十三种定观,第一观是日观(日想观),第二观是水想观,一直到第十三观,从第一观到第十三观名为定善,这个是善导大师所分判的「从日观下至十三观以来,名为定善。」这个是属於定善的内涵。
散善是指《观无量寿经》九品往生段中所说的三福(三种福业)的修行内容,善导大师在〈玄义分〉就说:「三福九品,名为散善。」善导大师在这里,很明确的将《观经》划分出定善跟散善。
所谓「三福」就是世福、戒福跟行福。这三福包含世间善跟小乘善,以及大乘法门的善。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是用十一句话来解说三福。
其中世福有四句话,就是: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戒福有三句话,就是:
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行福有三句话,就是: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这十一句就是三福的内容。
在三福中,有的人修学高,有的人修学低,便依其修学而分判出九品,也就是上辈三品、中辈三品,以及下辈三品,总共九品。但严格来讲,下辈三品是三福无分的,因为他们连世福的第一个「孝顺父母」都做不到。可是善导大师却说:「三福九品,名为散善。」九品包括下辈三品,也都属於散善。论下辈三品,他们只有作恶,一辈子没有行善,善导大师却也说是善,到底背後是指什麽呢?是指下品三生的人临终的时候都有念佛,念佛是善中之善,是福中之福,所以也是属於善。
回向自力所修的定善、散善等种种行门,以至诚心回向发愿往生弥陀净土的法门,就总称为要门。所以善导大师在〈玄义分〉就说「回斯二行,求愿往生」,把这要门的定善跟散善作为自己的功德回转向着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交换。怎麽交换呢?就是说:「阿弥陀佛啊!我已经完成了定善或者散善,请您来接引我往生吧!」就是这一种意思,这叫做「回斯二行,求愿往生。」
这一段文的意思约要来讲,就是指修行《观无量寿经》之中所讲的定善和散善,回向求愿往生极乐净土,这个就是要门。所以,要门的体就是《观经》所讲的定善和散善这些法门。
进一步再详细说,「定善往生门」指修行定善十三观来回向往生净土。如同善导大师说「定,即息虑以凝心」,也就是说要端坐在寂静的地方,摒除种种妄想杂念,让心能够寂静,甚至能够入定,凝心专注於净土景象的观想之中。「散善往生门」是指修习净业三福,回向往生弥陀净土,就好像善导大师所讲的「散,即废恶以修善」,散善之修习不必一定要端坐,在寂静的地方摒除杂虑,不一定要入定。在日常生活当中以平常散心的状态来断除恶业,修持三种福业(世福、戒福、行福)。不管三福是完整的圆满,或是部分的成就,都可以用来回向。
「要」就是必要,「门」就是通入、进入,必须要定善成就或散善成就,也就是要有善业功德成就才能够通往净土。如果善恶交攻、善恶夹杂,就不能往生。因为不是定善往生,就必须散善往生,假设既没有定善,也没有散善,就没有功德可以回向。所以必须要有善,不是定善就是散善,以善为标准,不可以有恶。
但是,我们身在五浊恶世,末法时期的众生,成就纯善的众生很少很少,绝大部分都处在善恶交攻、善恶夹杂的状态。所以修行要门往生就很困难,因为我们修不了,难有所成。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就说: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如果舍掉专一念佛而去修杂业(定善、散善),一百个难得有一、二个往生;一千个难得有三、五个往生。也就是说,修这些法门的人,即使再多,但是能往生的很少,也就是修不成就的意思。因为依要门往生必须成就纯善功德,不是定善就是散善,我们检讨自己,定善决定是修不来的,即使散善也做不到。
散善三福中,「行福」是大乘法门,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首先必须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基础,第一要深信因果,进一步读诵大乘,读诵大乘当然也涵盖着修行的内容,然後劝进行者,进而教人也来行持。所谓劝进行者,这个其实我们是做不到的,也发不了这个心。「戒福」,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我们也做不来。「世福」,我们也做不到位。何况我们都是烦恼强、业力重,而且妄想多,善和恶互相交杂;恶是真恶,善又是假善,可以说我们几乎没有功德可以回向往生,那就没有力量脱出三界轮回了。
前面是就「要门」的定跟散稍作解释,接下来解说「弘愿」。
善导大师在〈玄义分〉中就说: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这就是弘愿门的根据。
这一段文的意思是说,《大经》(《无量寿经》)的他力往生教义,浓缩而言,就称为弘愿。因为教义明确指出根本轴心是,一切善恶凡夫都是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愿、大业、大力,而得以平等地往生极乐世界,因此这一个法门就是弘愿门。
弘愿的体就是指阿弥陀佛弘广的愿力。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跟悲心是要度尽十方众生的,这一种愿力、悲心非常的弘大、弘广,所以叫做弘愿,也叫做弘愿力,或者是弘誓愿,愿力、誓力、佛力、功德力统统在里面。而且这一些功德、力量,又统统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当中,所以弘愿的本体就是指阿弥陀佛的愿力,也是指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名号跟愿力,愿力跟名号,是一体的;甚至阿弥陀佛本身跟他的名号,名跟他的本体,也是一体没有差别的。这是佛的境界,当然凡夫就不是这样。
相对於前面所讲的定跟散这两个法门,这里所指的是第十八愿的念佛。「弘愿」就是弘大、弘广的誓愿,因弥陀本愿广度十方众生,第十八愿说「十方众生」,也就是普遍的救度「一切善恶凡夫」,十方众生以善恶凡夫为本位,尤其是以最苦的恶人为急迫救度的对象。为什麽?因为对极重的恶人如不马上救的话,就立即要堕入三恶道了;而不严重的人,他还有机会。所以,虽然佛的悲心是平等的,但是在救度上,就必须有轻重缓急的差别。
简而言之,弘愿所要救度的对象是包含一切善恶凡夫,亦即「无机不摄,无苦不度」,没有一个根机不在阿弥陀佛的救度范围之内,没有一个苦恼的众生,不能乘脱阿弥陀佛的救度,所以叫做「弘愿」。
第十八愿称为念佛往生愿,所以弘愿就是第十八愿。怎麽讲呢?因为「一切善恶凡夫」,就是指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而且「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这「莫不皆乘」就是指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只要我们「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就是信跟愿;「乃至十念」就是行。只要具备信、愿、行,就是乘托上了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了。这「大愿业力」就是指第十八愿所讲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本愿力,因为他已经取正觉了,所以他就有这样的力量,使信、愿、行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样的本愿力是不论善跟恶的,亦即只要以信愿念佛为因,就能够自然的乘托、依靠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的这一个增上缘,有了这样的增上缘就必定得生弥陀净土。
总而言之,「弘愿」就是指第十八愿的念佛往生愿。弘愿门,就是指全凭阿弥陀佛力量的念佛往生门。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说:
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善导大师将「一切善业回生利」与「不如专念弥陀号」并列对立,认为「一切善业回生利」是不如「专念弥陀号」的,因而提倡「专念弥陀号」,并将「专念弥陀号」的念佛往生,定义为「弘誓门」。
我们把这一段偈语结合前面「要弘二门判」,文义就非常的明显。「一切善业回生利」就是指「净土的要门」,而「专念弥陀号」就是指要弘二门判的「别意之弘愿」,也就是本愿门。
在这里我们进一步归纳「要弘二门」的教义,「要门」的教义分为三点来说明:
第一点,以往生弥陀净土为目标;
第二点,以自己的力量努力修行定善的法门,或者散善的法门;
第三点,以所修的定善或散善的功德为因,至心回向,求愿往生弥陀净土。
具备这三点就叫做「要门教」,也就是要门的教理。
弘愿的教义也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点,以往生弥陀净土为目标;
第二点,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在这里指的是专一称念弥陀名号,内心是信受弥陀的救度的。
第三点,完全舍弃依靠自力之心。
具备这三点,就叫「弘愿教」,弘愿的教理。第三点是完全舍弃依靠自力之心,意思就是说,自己再怎麽样行善积德,也不依靠这些善跟德来回向往生。因为往生的资粮完全在弥陀名号,往生的增上缘完全在阿弥陀佛的大愿、大业、大力,这一些统统在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当中,我们只要信受、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因此,不须依靠自己修这个功德、修那个功德来回向往生。即使自己的本分,该做的都做圆满了,也不是以这个来回向往生。因为,一方面知道这一些还是有漏的,也是杂毒的、染污的,不足以回向往生清净的极乐世界。另一方面知道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已经具备了往生的资粮,只要念佛,就能够依靠他的大愿业力,因为这样的大愿业力才是往生成佛的增上缘。
所以,「要门」就是十三观的「定善」,跟三福九品的「散善」。「弘愿」就是《大经》第十八愿,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
「要门」是自己修行定善或者是散善,回向求生净土,龙树菩萨说这个是属於「难行道」,昙鸾大师说这个是属於「自力」。
「弘愿」是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已经预先为十方众生完成了不可思议的救度力量,也就是大愿业力。对於救度十方众生来说,此大愿业力是万机不漏,善恶统统救度的,大愿如此弘广,故名为「弘愿」。龙树菩萨说这个是「易行道」,昙鸾大师说这个是属於「他力」。这个「他」不是指别人,是纯粹、唯一,指南无阿弥陀佛的力量。
简要来讲,要门是自力,诸行往生的法门;弘愿是纯粹他力,念佛往生的法门。不管是有智慧的,或没智慧的人,不管是遇到善缘而行善的人,或遇到恶缘而做恶的人,一样丝毫不用靠自己的力量,都是全凭弥陀的佛力,完全被佛力救度而往生的法门。因此这一个法门就是所谓纯他力教,或是绝对他力教。也就是说,善人不是依靠他的善来往生,恶人应该堕落三恶道,可是也因为弥陀的救度而往生。总之,往生跟自己的善恶无关,完全都是弥陀的力量。
可能有人会认为说,我们也要信、也要愿、也要行啊!这岂不是自己的力量?所以应该是他力的救度加上自己信愿行的力量,是两愿和合的二力法门,不是纯粹他力。不是这样的!
信,有自力的信,有他力的信。阿弥陀佛救度的悲心彻入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的信,这个就是他力的信。这个他力的信,纯粹就是阿弥陀佛的,不然论信,我们是信不起来的。
愿,我们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愿,阿弥陀佛呼唤我们让他救度,我们就随顺他,让他救度。阿弥陀佛说,以你的根机、身分去念这一句弥陀名号,这当中没有所谓功夫成片、梦寐一如,或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这一些条件。这样,信愿行岂不都是源自於阿弥陀佛?我们只是随顺而已,所以力量全部在阿弥陀佛那里。
比喻来说,我们要从台湾的台南靠自己的力量徒步到中国的北京,或美国的纽约,那是绝不可能的。可是如果坐上飞机,那一定会到达。阿弥陀佛这架飞机是绝对安全的,而且要坐上这一部「弥陀号」飞机,也不用先订位,也不用花钱买机票,只要接受阿弥陀佛呼唤,我们答应,就完全具备了,我们就已经坐在阿弥陀佛本愿的飞机上了。
所以,我们是被弥陀的悲心感动而成为信心,因此这个信,必须是以外在存在的客观事实入於我们的心,才能成为信,凭空要起一个信是绝不可能的。
愿,也不是我们发愿将来要怎麽样,不是的,这个愿是「愿意」,是愿意接受弥陀的救度。我们被阿弥陀佛的慈悲所感动──怎麽说呢?唉呀!阿弥陀佛十劫以来站在那里,悲心、迫切地呼唤我们,我们不忍心阿弥陀佛这麽苦苦的呼唤,我答应吧!这个叫做「愿意」。
行,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忆佛念佛,这个就是行。
所以信愿行统统都是阿弥陀佛的力量给我们的,我们只不过是随顺而已。也就是说,我们安分守己的坐在飞机上就可以了。在机上,你要端端正正的坐着也可以,要翘着二郎腿也可以,要趴着休息也可以,总之,只要不离开这一架飞机就好。
相对於要门诸行往生来讲的话,是不论圣凡善恶、大小轻重都应该要归入弘愿念佛法门,所谓「念佛成佛」。为什麽呢?因为不论圣人、凡夫、善人、恶人要往生极乐世界,统统要靠阿弥陀佛,不是靠我们。所以不管是定善的凡夫,或散善的凡夫,乃至圣者,都要归入阿弥陀佛的弘愿念佛,因为这才是往生的「正因」。
所谓「正因」就是直接的因。有了直接的因,肯定百分之百往生极乐世界,如果还要回向的话,就不是正因。就好像水果要接枝,才有那一种成分。何况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境界,以我们的功德回向,虽然也能够往生,可是会在莲花胎里面,这是譬喻。譬喻为当下不能见佛闻法,好像还在母亲的胞胎里面,此中有种种的微细的差别。
从要门和弘愿门,就讲到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当中的第十九愿与第二十愿。阿弥陀佛的第十九愿、第二十愿虽然都有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好像也是要弘广救度十方一切众生的愿,可是看它的内容就可以晓得,阿弥陀佛建立这两个愿的目的,是在引导修这两个愿的根机众生统统归入第十八愿,否则要往生就困难,就不能够「广度一切众生」。
为什麽?因为第十九愿是限於能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而至心发愿回向往生的众生。第十九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
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它的对象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能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回向的话,阿弥陀佛会来迎接他。但是阿弥陀佛晓得对方要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是发不起来也修不成就的,发的是虚假的,修的也是有漏的,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回归第十八愿。所以第十九愿有引导入第十八愿的用意,好像释迦牟尼佛在《观无量寿经》所讲的定善跟散善,目的就是要回归专一称念弥陀佛名。
第二十愿是限於能够植诸德本,因为第二十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
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愿是预先种下那个德本,期待将来开花得果的。所以第二十愿是要引导这辈子曾经听到弥陀名号,晓得极乐庄严,也曾经想像极乐,想要往生。但是他这一辈子不是真正的发心,只是「植诸德本」而已,只是种下了种子,至於成长、开花、结果不是在这一辈子,是下辈子或下下辈子。好像种水果,今年春天种下去,有今年秋天就收成的;有今年种下去,要等待明年,或三年、十年之後才收成的。阿弥陀佛对这一类众生也不放弃,所以他建立了第二十愿要来等待他,但主要也是要引导他们最好能全都在今生今世专一称念弥陀佛名,而在今生今世百分之百的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所要救度的众生,范围就很狭小。因为第十九愿只限於能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而第二十愿只限於植诸德本的人。可是第十八愿就不一样了,第十八愿救度的是不论十方众生的善恶智愚,也不论会不会修行,都是平等的救度。因为第十八愿并没有说必须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或要植诸德本。第十八愿是只要真正的信,真正的愿生极乐,此後依他的根机,乃至一辈子的念佛,或者临终的人,乃至十念的念佛。所以第十八愿就只有讲相信弥陀救度,愿意往生弥陀净土,此後专一称念弥陀佛名,没有其他的条件。
所以所谓的弘誓门,或者弘愿门,这种名称是最适合第十八愿的内涵跟特色。因此就以第十八愿名为「弘愿」。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一开始就说是弘愿门,最後舍掉要门的定跟散,而独举唯一的显现出本愿念佛的弘愿门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第十八愿的内涵,它的教义,又称为「弘愿教」或者是「弘愿法」。弘愿的教法,也称「弘愿一乘」。「乘」有三乘的阶级:小圣的菩萨,就是三贤;大圣的菩萨,就是十地;佛,佛是一乘,弘愿也叫做「一乘教」,弘愿法门也叫做「一乘法门」。也就是说,弘愿的念佛是能够今生就解脱轮回,到了极乐世界,就进入佛的境界,所以是一乘的法门。
如果就弘愿一乘跟华严、天台比较的话,华严、天台是渐教,不是顿教。因为它虽然也说是一乘,可是不能在今生成佛,还必须生生世世的修行累积功德,经过三大阿僧只劫,明白显示一切众生都能够一生成佛的真实法门,唯有阿弥陀佛所成就的第十八愿弘愿念佛法门,所以弘愿才称为一乘,弘愿一乘。
释迦牟尼佛一辈子所讲的教法,广泛来讲有八万四千的法门。虽然这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让人解脱成佛的法门,可是这一些法门如果跟弘愿一乘来比较的话,都是方便法,不是真实的法门。是唯有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这一个法门,才是解脱成佛的真实法门。所以第十八愿的法门就是弘愿一乘的法门。
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分别「要弘二门」。
在〈玄义分〉中所说的「要门」与「弘愿」显示出不一样的教理内容。「要门」是以自力修行定散两种善,用这两种善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为宗旨的教法;弘愿是舍弃自力,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往生为宗旨的教法。因此,可以认为要门就是方便教,弘愿就是真实教。是故,也可以说除净土弘愿之外的所有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入於净土的方便善行,这叫作要门。
要门,再用一种专有的名词来讲,就是「假门」,这个「假」是方便的意思。「假门」就是《观无量寿经》所讲的「要门」,也就是定善跟散善,是要诱导一切的众生引入弘愿的念佛法门。这是要、弘范畴不一样的地方,以及两者互相的关系。
从这一点来讲的话,可以说《观无量寿经》是涵盖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教理,也就是《观无量寿经》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的教法统统涵盖在一起,把佛一代圣教分为「定善」跟「散善」,以及阿弥陀佛弘愿救度的「弘愿门」。也就是说《观无量寿经》把释迦牟尼佛一辈子当中所讲的种种法门,收摄在《观无量寿经》当中,而成为「要门」跟「弘愿门」。要门就是定善跟散善,弘愿门就是念佛。可以说,《观经》就是三个法门:一个是定善的法门,一个是散善的法门,一个是弘愿念佛的法门。释迦牟尼佛一辈子所讲的经典,不出这三个法门。这三个法门当中,前面的要门是方便教,是引导进入弘愿念佛法门的。
定善的法门是「息虑凝心」,息虑凝心就是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是自力修戒定慧的。如:《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以及所有般若经典等,可以说都是属於定善的法门,乃至禅宗所讲的坐禅,或者是参禅,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了脱生死,这也都属於定善的法门。密宗红教所讲的开大圆满见,或者是噶举派所讲的大手印,也都属於定善的法门。这些法门,在《观无量寿经》中就用第一观「日想观」一直到第十三观来涵盖,统称为「定善观」。
散善的法门是废恶修善,就是不一定非得要入定观想,而是以每个人的根机,在日常行持中,以自己的身、口、意业去修三福。相关的经典,如:《地藏经》《罪福报应经》《十善业道经》《百喻经》,这一些都包含在散善的范围里面。
阿弥陀佛的弘愿念佛,是完全靠阿弥陀佛的力量,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萨时,经过五劫的思惟,建立了四十八大愿,规划出极乐世界的蓝图以及救度众生的方法,之後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而成佛。所以他建立的极乐世界是无衰无变,永远清净庄严而存在的。
阿弥陀佛给我们的功德,就是要让我们离开三界六道,并且往生成佛。这一些功德、方法,统统在这一句万德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当中。所以,这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所有功德的结晶,好像摩尼宝珠,我们只要身上有了摩尼宝珠,就能够入水不淹,入火不烧,能够遇难呈祥,逢凶化吉。
譬喻来说,就像一个人没房子住,只要有南无阿弥陀佛就有房子住;没有衣服穿,只要有南无阿弥陀佛就有衣服穿;没有饭吃,念南无阿弥陀佛就等同在吃饭。不用他去播种,不用他去收割,不用他去规划蓝图,买材料、请工人,统统不用,极乐世界的情形就是这样。
总而言之,这一句名号是现成的。要离开六道轮回,功德在这六字名号;要往生极乐世界,功德也在这六字名号;要在极乐世界成佛,功德也在这句弥陀名号。
我们只要晓得极乐世界是我们的家乡,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慈父,十劫以来一直在呼唤我们,要带我们回家,我们是阿弥陀佛他老人家唯一的孩子,流浪在外,我们必须要回慈父的家。现在我们的慈父阿弥陀佛已经找到我们了,而我们也要跟随阿弥陀佛回家,只要有这样的信跟愿,我们就百分之百必定会回到极乐家乡的。
「南无」就是信顺的意思,也是愿意的意思;「阿弥陀佛」就是所有的功德──离开六道轮回的功德、往生极乐的功德、在极乐世界成佛的功德,统统在「阿弥陀佛」四个字当中。所以我们念佛就完整的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在念佛的当中就含有一种惭愧的心、感恩的心,也含有一种要报答阿弥陀佛弘恩的心。而报答的方式是自信教人信,我们愿生弥陀净土,也希望别人愿生弥陀净土,这样才足以报答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恩。
接下来「要门」与「弘愿门」四种不同的内涵。我们就「机、法、力、果」这四个方面来说明:
「机」就指我们的根机;
「法」就是指要门的法或者是弘愿门的法;
「力」是指要门的力量或弘愿门的力量;
「果」是指修要门所得到的果,或者是修弘愿所得到的果。
一、机不同:要弘二门的根机有哪些不同呢?「要门」是局限在人跟天的众生,也就是这个人是一个善人,他能够修学世福,或者是戒福,或者是行福,所以要门是局限在纯善的这一种众生。因为他必须要有定善,不然要有散善,不可以连散善都没有,而只有恶。所以善导大师说:「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
「弘愿门」是普遍任何的众生都能够摄受、被救。既能够摄受纯善的定善凡夫或散善凡夫,也能够摄受三福无分的众生,乃至於地狱、饿鬼、畜生道这一些三恶道的众生,都在弘愿门摄受拯救的范围。所以善导大师就说:「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所以就根机讲,「弘愿门」一切善恶凡夫都能够拥有,「要门」必须是定善的凡夫,或是散善的凡夫才可以。这是就「机」来分别。
有关「法」「力」「果」这三种的差别,由於时间的关系,就留待下次佛一再讲述。
南无阿弥陀佛!
(2019年3月10日讲於台南佛一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