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概说(六)
──《观无量寿经》大意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是第二十三次的佛一,目前是讲解《观无量寿经》概说之《观无量寿经》大意,这几次讲到「要弘二门判」,也就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一开始宗旨《序题门》的地方,对《观无量寿经》的大意提出解释。
《观无量寿经》的大意是在讲「要门」与「弘愿」,「要门」就是十三种定观以及三福九品,也就是「定善」跟「散善」;「弘愿」是专指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念佛。「要门」主要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而「弘愿」的念佛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
如果从「要门」与「弘愿」来看,就有「二尊二教」的教理。「二尊」就是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二教」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定善、散善」,以及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弘愿念佛」。
但是释迦牟尼佛讲「要门」,目的不在「要门」本身,而是要引导原本修学「要门」的定善与散善这些根机的人,进入弘愿门的专一念佛,因为专一念佛是合乎阿弥陀佛的根本愿,是往生的正因,必定往生、自然往生,不必假藉回向,同时它是容易的法门,是所有根机都能做得到,是最容易又是最殊胜的。
所以《观经》最後「流通分付嘱文」的地方,释迦牟尼佛特别付嘱阿难尊者说:「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也就是把在这之前释迦牟尼佛讲的定善与散善搁置一边,不付嘱流通,而专一付嘱流通弘愿的念佛,这个就是释迦牟尼佛为了引导「定善」、「散善」的根机,进入弘愿念佛的明确指向。
所以到最後的《观经》就是「二尊一教」,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同样都在讲一个教理──「弘愿念佛」。
「弘愿念佛」就是「本愿念佛」,「本愿念佛」就是指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当中的根本愿,也就是第十八大愿,四十八愿讲到念佛的愿,就只有第十八愿,所以最後就是「二尊一教」,二尊的心意是一致的。因此《观经》到最後就没有所谓「要门」(「定善」跟「散善」),而只有念佛。念佛就是本愿的念佛,所以到最後就是「弘愿念佛」,本来是要弘二门,最後就只有「弘愿」一门。
因此,善导大师对於释迦牟尼佛在《观无量寿经》「流通分付嘱文」所流通付嘱的这段经文特别的重视,这一段是整部《观经》的核心,《观经》的根本,是《观经》千里来龙,在此结穴的地方,也就是精华、经眼。
所以善导大师就解释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也就是说《观经》一开始讲「三福」,接着讲「十三种定观」,之後又把「三福」分开为九品详细解释。这一些「散善」、「定善」,所有修行的法门,都是有功德、有利益的,可是从阿弥陀佛根本愿念佛来看,释迦牟尼佛的本意不在这一些「定善」跟「散善」修学的功德利益,而是在於念佛,所以说「望佛本愿」,从阿弥陀佛本愿来看;「意在众生」,释迦牟尼佛讲解《观无量寿经》的目的、心意是要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也就是唯一的、专一的、从始至终、一心无二的去专称这句弥陀佛名,所以说「一向」,尤其「专称」。「一向」就不是二向,「专称」就不是杂修,最後就是归结在念佛。
因此,以《观经》的大意来讲,是在讲「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九品」,以及「本愿念佛」,但最後回归到「本愿念佛」,也就没有「定善十三观」及「散善三福九品」了。
当然修学「定善十三观」有它的功德利益,实践「三福」的内涵,也是一个学佛者应该尽的本分,但就往生极乐世界来讲,都不在「定善」、「散善」,功德、正因、正定业都在这句名号。因为这一句名号是「万德洪名」,阿弥陀佛因地所修的万善万行,以及果地所获得的所有万德,统统都在这一句名号当中。所以玄奘大师翻译这句名号,就说「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
所以这句名号是包含阿弥陀佛因地所修万行,果地所成万德,所有善根功德统统具足在这一句名号当中;这一句名号具足这些功德,是圆融的、圆满的、完全的、没有缺陷的。因为圆满,所以没有缺陷,具足所有功德;因为圆融,圆融就自在无碍,能够很轻松的、自在的救度十方所有世界一切善恶凡夫,不受善恶凡夫的业障或魔障烦恼所障碍。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所有这些佛法当中──小乘的善、大乘的善、菩萨的善、佛的功德,统统圆满无缺的在这句名号当中。
这句名号也是阿弥陀佛为众生所成就的,是送给所有众生的,因此众生只要称念,就拥有了这些万善、万德;称念名号的众生,完全具足这些功德,无所缺少。
因此释迦牟尼佛最後才要付嘱流通「专称弥陀佛名」,而不是观想弥陀佛像。就好像我们肚子饿了好几天,现前餐桌上摆满一大桌的珍肴,我们只要当下去吃,这一桌珍肴就是我们的,就成为我们身体里面的养分。
这句名号我们如果接受的话,贫穷困苦、没有功德的烦恼罪恶凡夫,也就马上拥有佛的功德;没有善根福德偿还生生世世以来的罪障、债务,也立即具有充足的功德能够偿还这些债务,因此释迦牟尼佛付嘱流通这句名号,善导大师就解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接下来解释「三种念佛」。
《观经》在最後付嘱流通「专称无量寿佛名」,也就是称名念佛,但如果对於《观经》的道理没有融会贯通的话,可能就会落入「定善」的念佛,或者是「散善」的念佛,因此在这里分别说明「三种念佛」。
第一,万行同一的念佛。以《观无量寿经》来讲,是属於「散善」的念佛。
有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想往生极乐世界,可是由於不了解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本愿救度,同时也不了解这一句弥陀佛名有超越一切、绝对圆满的功德,而误把这一句佛号跟其他的佛名,或者是咒语,或者法门等同并论,以为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只不过是跟念其他佛号、菩萨号,或念其他的咒语、诵其他的经典、修其他的法门功德相同而已,没有什麽超越特殊的地方。
同时,也误认往生极乐世界,除了念佛以外,还要修其他的法门功德来辅助、回向,才能够往生,这就是所谓的「杂修杂行」。虽然也念佛,可是心中同时认为需另外依靠这个咒、那个咒,这部经、那部经,这个法门、那个法门。这种念佛的观念,叫做「万行同一」的念佛,这是属於「自力的杂行」,以《观无量寿经》来讲,就是《观经》当中「散善」念佛。
第二,万行超越的念佛。以《观无量寿经》来讲,是属於「定善」的念佛。
也就是虽然晓得这句名号有特殊的功德,知道这一句名号胜过其他的法门,不依靠种种杂行,因此专门依靠这句名号,专念这句名号。可是由於他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愿心──什麽愿心?阿弥陀佛是积极的、主动的、平等的、无条件的要救度众生,同时把救度的功能、功德,容纳在他的名号当中,把名号白白的送给我们,做为我们离开六道轮回,往生到极乐世界,同时在极乐世界成佛的功德资粮。因为不了解弥陀这样的愿心,所以以为往生极乐世界,纵然念佛,可是没有达致某一种功夫,就不能往生。因为他误解了《阿弥陀经》所说的「一心不乱」,以为「一心不乱」是功夫上的、禅定上的心一境性,就是进入定的境界,进入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杂念的境界。他不晓得《阿弥陀经》所说的,「一心」就是无二心,无二就是专,「不乱」也是不杂乱,不杂乱也是专。只要专念这句名号,跟我们有没有其他功德没有关系,有没有其他功夫没有关系,跟我们的品性、学问、智慧、修为,也统统没有关系。往生极乐世界不看自己的身分,也不看自己修为,就只看这句名号──看您有没有念这句名号,有没有信受弥陀救度。就这样而已。
他误解了「一心不乱」,以为即使念佛,也要念到「定善」的一心不乱,达到「功夫成片」、「梦寐一如」,或者「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所谓「事一心不乱」就是已经断了贪瞋痴,断了见惑跟思惑,进入了阿罗汉的境界,离开了六道轮回,这就是「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不但断了见惑、思惑的烦恼,也破了无明。没有到达「事一心不乱」,也就是还没有断烦恼、断见惑、思惑,可是至少要「功夫成片」。所谓「功夫成片」,就起心动念都是在这句佛号上,没有其他的妄想杂念,就是这句佛号在我们心中一直一直相续下去,没有间断,这个就叫「功夫成片」。
什麽是「梦寐一如」?就是清醒的时候念这句佛号,睡觉的时候,梦中也是在念这一句佛号。睡觉跟白天时功夫都一样,都是相续的念这句佛号,这就是万行超越的念佛。也就是晓得这一句弥陀名号胜过所有法门,可是却把这一句弥陀名号当做工具,以这个工具使自己达到心一境性的定的境界。这一种观念也是错误的。
当然,这比前面所讲的「万行同一」更超越,所以称之为「万行超越」的法门。但由於他不晓得往生是信受弥陀救度之後,只要依自己的根机去念这句名号,就具足了阿弥陀佛所有的万德;所以把这一句名号当做累积功夫的一种工具,以自己的功夫作为往生的标准,认为念佛有足够功夫就能往生,没具足功夫就不能往生,这个叫做「万行超越」的念佛。
第三,自然法尔的念佛,也就是本愿救度的念佛。以《观无量寿经》来讲,既不属於「定善」的念佛,也不是属於「散善」的念佛。
本愿救度的念佛,叫做「非定非散」的念佛。也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全凭弥陀慈悲、平等、无条件的救度,这是阿弥陀佛根本的愿心,阿弥陀佛的功德都在他的名号中,这一句名号具足离开六道轮回的功德,具足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因此只要依据每一个人自己的根机任运念佛,自然法尔念佛。
每个人的根机各不一样,以《无量寿经》来讲,简略说是三辈:上辈、中辈、下辈;以《观无量寿经》来讲,更开展出九品,此即所谓「三辈九品」。「三辈九品」则又含盖无量的根机。十方众生有圣人、凡夫、善人、恶人、出家、在家、心清净、不清净、会修行、不会修行,而且士农工商、各行各业林林总总,可以说根机是无量无边、千差万别的。可是只要依据个人的根机来念这一句弥陀的名号,就已经与阿弥陀佛的救度、与阿弥陀佛的愿心「感应道交」了──与阿弥陀佛的愿心完全相应。这样,都必定蒙受弥陀愿力的接引,而往生极乐世界。
不管他念佛有没有功夫,功夫是深是浅,也不管他有没有累积功德,功德是多是少,往生与否都和这些没有关系。因为,往生跟我们本身的功夫、功德、智慧、学问没有关系,跟我们的人格、道德、修为、修行也统统没有关系。往生不是看我们,是看阿弥陀佛。
所以这种法门更超越前面二种,这就是所谓「非定非散」,既不属於「定善」,也不属於「散善」,这个就是「本愿念佛」。
前面第一种所讲的是「散善」的念佛,第二种是属於「定善」的念佛,而这一种已经超越了前面二种,所以叫做「非定非散」的念佛。这种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如何不可思议?菩萨念阿弥陀佛能往生极乐世界,凡夫念阿弥陀佛也能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凡夫有善人、有恶人,不管善或恶,念佛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乃至平生念佛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即使临终一念才晓得念佛,一念就断气了,也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个,就是不可思议的地方。不讲条件,也不讲根机,只讲这句名号,什麽时候遇到这句名号而称念这句名号,什麽时候就是往生的开始,而且那个时候就往生决定了。
以大家来说,就是平生的根机往生。有两种往生,一种是平生「心」的往生,一种临终「身」的往生。「心」的往生是心灵的往生,信受弥陀的救度,这就是心灵的新生,心灵的往生,因为从此他向往着极乐世界,一心一意希望将来往生极乐世界;他看轻世间的五欲、荣华富贵,看重往生极乐世界的成佛,看重将来的广度众生,这种心灵的转化,就是第一次的往生。可是肉体的果报还没有尽,一旦果报尽了,进入临终,这就是第二次的往生,也就是身体的往生,身体死了,整个神识就到极乐世界。
所以真正纯粹的净土法门,他的往生是两种往生:心的往生,平生信受弥陀的救度;身的往生,临终业报已经尽了,而进入命终就到极乐世界。
以上是对三种念佛的说明。
刚刚讲,《观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引导所有「定善、散善」的根机进入「弘愿念佛」,也就是「本愿念佛」;释迦牟尼佛对所有众生的引导,也等於是对所有众生的「发遣」。「发遣」是善导大师的用辞,意思是鼓励我们娑婆世界众生,乃至十方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显而易见的是,以《流通分》付嘱文这段经文所说的内容为基础,来看《观经》「正宗分」的下品生所讲的称名往生,也都一样是释迦牟尼佛的发遣,发遣下三品的众生,专称弥陀名号才能消除现生所造的罪业,避免堕落地狱,乃至能够离开三恶道,出离六道轮回。
重点来讲,「要弘二门判」是善导大师直接根据《观经》的意涵而做出的解释。一方面是对《观经》大意的解释,一方面是对净土教的根本教判──引导含括八万四千法门的「要门」归入「弘愿」;「弘愿」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要弘二门判」也是净土宗根本教判。
如果将「要」、「弘」二门对待来看的话,刚刚有讲到,释迦牟尼佛是以「要门」,也就是以「定善、散善」来成熟我们的根机,好让我们能够顺利、没有踌躇顾虑的进入「弘愿门」。因为一下子要让我们凡夫专一念佛,专靠这句名号,我们不敢,一定会认为到极乐世界这麽重大的事情,怎麽可能就只靠六字而已?所以释迦牟尼佛就用各种善巧方便来调熟我们。就好像瓜果受太阳的照耀,慢慢就会由青转红,成熟之後,也不必费事用手去摘,风一吹,它也自然就落下了。
释迦牟尼佛主要是以「要门」(定散二善)调熟我们的根机而进入「弘愿门」,那阿弥陀佛就以弘愿,以念佛来救度我们。所以从「要门」、「弘愿」二门对待来说,就是「二尊二教」,但释迦牟尼佛的目的不在「要门」,而是在「弘愿」,所以最後就劝我们要专一要念佛,不劝我们依靠「散善」,或修「定善」,因此最後就是「二尊一教」。
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所讲的是一个教法、一个法门,不是两个,也不是三个,是一样的,并非有所不同的。所以《观经》到了「流通分」的时候,我们才看出二尊为了要救度我们,使我们能够顺利的、决定性的往生极乐世界,以种种善巧方便来劝化我们、引导我们。我们看《观无量寿经》到了最後,就能够体会出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悲愍,对我们的呵护引导。
接下来谈,《观无量寿经》中有关「念佛往生」的经文:
善导大师已经提出,释迦牟尼佛在《观无量寿经》中亲自显现弘愿的救度法门;八百年前,法然上人在日本开创净土宗,也有写一部注解的书叫做《观经释》,里面就说:
此经虽说定散二善,明诸行往生;论其正意,则唯在念佛往生而已。
意思是说,这一部《观无量寿经》从「正宗分」表面的文字来看是在讲「定善」跟「散善」这两种善法的修行,可是论《观经》本意,唯有在念佛往生而已。
法然上人这麽说之後,就举出七段《观无量寿经》当中讲弘愿念佛往生的经文,来做为他的理论的证明。
第一段,「定善」中第九观有一段经文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一段经文证明,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现生就蒙受弥陀的光明摄取、护佑,临终弥陀亲自接引往生。这是念佛往生的第一个证据。
第二段,「定善」第十二观所讲的: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念佛的人,阿弥陀佛以及二位胁侍──观音世菩萨、大势至菩萨,都时常来他的面前跟他在一起。显明念佛人时刻与佛同在,一直到临终接引往生。这个是第二段念佛往生的经证。
第三段,「散善」中的下品上生有一段经文说:
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
下品上生罪业深重,其他的法门也学不来,即便想学也来不及,这时候什麽办法都没有,可是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罪业消除,好像千年的黑暗遇到了光明,刹那间黑暗完全消除,当下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一段经文也是念佛往生的经证。
第四段,同样在下品上生有一段经文说:
化佛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也就是说,他本来是一个无恶不做、无做不恶的罪人,可说是一个罪人中的罪人,恶人中的恶魁,一点善行都没有。但因为临终的时候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主动的、欢喜的来称赞他,说他是「善男子」。显示只要念佛就是善,如果不是念佛的话,就不是这里所谓的善。为什麽?因为念佛不但能够离开六道,更进而能够成佛,这一种善根,这一种功德,这一种福报,是超越任何修行法门的。所以经文说:善男子,因为你念佛的缘故,所有的罪都没有了、消除了,我亲自来引接你到极乐世界去成佛吧!这是第四段证明念佛往生的经文。
第五段,是在「散善」下品中生的地方,经文说:
善知识广赞彼佛光明神力,闻已即生。
下品中生这个人也是恶人中的恶人,罪人中的罪魁。他临命终的时候,地狱之火已燃烧到他的脚底,遇到善知识去为他开示弥陀无条件的救度,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威神功德,这个人听了来不及念佛就断气了,当下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念佛往生的证明。
第六段,是在「散善」中的下品下生的地方。经文说:
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下品下生在所有罪当中,是最至极之罪,也是罪人中的罪魁,恶中之恶,罪中之罪。他还没有断气的时候,就看到地狱之火来到他面前,身心万分的恐惧,感受到没办法形容的痛苦。虽然遇到善知识来为他开示,可是因为他当下身心遭受极度痛苦,听也听不清楚,想也想不来。这个时候善知识就跟他说:「某某人,我念一句佛号,你能念就跟着我念,不能念就耳朵听,心中默念;心中不能默念,你就听,听清楚就好。」善知识为他念了十声佛号,他也跟着听、念十声佛号,之後就断气了。这样,当下阿弥陀佛金莲花现前来接引,随着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这也是念佛往生的经文。
第七段,是在《流通分》,是一段很重要的经文: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这段经文也是念佛往生的经文。这段经文说,如果念佛,就「当坐道场」,也就是成佛,就会「生诸佛家」,到哪里成佛?到极乐世界成佛,极乐世界是诸佛之家,所以说「生诸佛家」,往生到诸佛之家,也就是极乐世界。那现在,「当知此人」,释迦牟尼佛特别叮咛提醒说,你要知道啊!只管念佛,这个人就已经是人中芬陀利花了。诵其他经文,持其他咒语,修其他的功德,释迦牟尼佛没有特别叮咛说「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只有念佛才说「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
芬陀利花就是白莲花,佛就是人中芬陀利花,所以,「人中芬陀利花」是唯一赞叹一个人──佛。莲花的特色就是在污泥之中也不受污泥污秽的污染,也就是说,佛陀跟我们一样是人,跟我们一样在五浊恶世,可是不受五浊的五欲、根尘识十八界的污染,也没有起烦恼污染的心,就好像污泥中的莲花,处在污泥之中,还是清净芬芳,不受污泥、污秽所染。
娑婆世间的念佛人,目前还是烦恼凡夫,可是释迦牟尼佛却赞叹这个念佛人等同佛,为什麽?因为念佛人虽然还有烦恼,还会追求五欲,受世间红尘所污染,可是因为念佛的关系,他将不再生死轮回,这一辈子是生生世世轮回以来的最後一辈子,此生命终之时,就往生极乐世界成佛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是从因地来说果报,预先赞叹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从以上七段经文,可以看出都是在讲「弘愿」的念佛。因此,《观经.正宗分》当中,一方面是讲「十三种定观」的「定善」,以及「三福、九品」的「散善」,同时也在讲「弘愿」的念佛,也就是「正宗分」同时讲「定善」、「散善」以及「念佛」三种法门。可是到了最後「流通分付嘱文」的地方,释迦牟尼佛不流通「十三种定观」,也不流通「三福九品」,只流通「弘愿」的念佛,而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释迦牟尼佛交代阿难尊者说,你要专一念这一句佛名,而不是去观无量寿佛像。善导大师就解释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就是所谓的「废、立」。「废」的是「定善」跟「散善」,「立」的是「念佛一行」,搁置「定善」、「散善」,不付嘱、不流通,而建立念佛,付嘱流通念佛,鼓励要专一念佛,才能百分之百的往生,如果不是专一念佛,往生就不定;而且任何人只要念佛,任何人都能往生,万修万人去。如果不是念佛,就不一定能往生,因为「定善」我们做不来的,「散善」也修不完全。
虽然释迦牟尼佛没有付嘱流通「散善」,是不是「散善」的内容就就不要做呢?不是的。
「散善」包含世间的善、小乘的善、大乘的善。世间的善是我们本身的责任义务,是生而为人就应该做的。在《观经》三福当中,世善就举出四个内容:第一,孝养父母,第二,奉事师长,第三,慈心不杀,第四,修十善业。这个是为人的基本,也是学佛者的基础,本来就应该做的。
所以,我们说念佛是「正因」,这是对往生来讲;生而为人,不能不孝顺父母,身体是父母所生,没有这身体就不能学佛,就不能往生成佛,所以追根究本,首先要感父母的恩,而且所有善事也是从孝而产生的,所谓孝是万善的根基。
师长有世间的师长与出世间的师长,师长教导我们教理,使我们开展智慧,才能够念佛往生,所以要奉事师长。
慈心不杀是培养我们的本性,而且,累生累世以来,众生之间都互有眷属的因缘,所以不只不杀人,也不要杀动物,乃至小小的虫子,也不要杀牠、害牠,要保护牠。
十善业是五戒的开展,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三种),不妄语开展有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饮酒展开有三种:不贪、不瞋、不痴。这十善业是学佛人应该做的,虽然现在环境、根机都不一样,所做的程度有多寡、高低、深浅之别,但不管怎麽样,我们应做、能做的就要去做。
所以,就往生来讲,往生的正因是念佛,才说「废立」──建立念佛,搁置定善跟散善,并不是轻视定善、散善,更不是不要定善、散善,或违背定善、散善,不是这样。这一点要认知清楚,以免产生误解。有些初学这个法门的人,对净土宗法义与道风还没完全了解,会去排斥,甚至贬视别人,说别人是自力、杂修杂行,不应该学三福。这完全是错误的。为什麽?世善,是做人最基本、本分,本来就该做,不应该排斥。只是说它不是往生的正因,如果要离开六道往生成佛,正因、依靠的是这句「万德洪名」,是在这一点上建立「废立」之义。
所以,《观经》在「正宗分」的时候显示「二尊二教」,也就是「要门」跟「弘愿门」,来到了「流通分.付嘱文」的地方,就是「二尊一致」的教说。教说就是一部经的教理主要在讲什麽,依经谈理,《观经》的理就是「二尊一致」、「二尊一教」的教说。也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我们所有罪恶生死凡夫往生的正因、正定业,必定往生的业。
虽然念佛只是张开嘴巴,人人都可以念佛,时时处处都可以念佛,做任何事情也都可以念佛,看起来不是什麽大修行,也不是特别的修行,也没有什仪轨,可是他却有大功德,不修而有大行。
善导大师所说的弘愿,在一开始的「要弘二门判」,就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善导大师在这里只讲《大经》,并没有讲《大经》的哪个地方是「弘愿」。所以总的来看,善导大师所说的「弘愿」是讲《无量寿经》整个四十八个大愿,而「弘愿」当中往生的愿就是第十八愿、第十九愿与第二十愿,所以「弘愿」也涵盖「摄生」三愿。
不过,善导大师的「弘愿」,特别是指《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当中第十八愿来讲的,所以善导大师在另外一个地方,就解释说: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就是指第十八愿;释迦牟尼佛也亲自解释第十八愿就是本愿,经文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因为本愿广度众生,弘广无边,所以善导大师所讲的「弘愿」,特别指定是第十八愿,
善导大师所讲的:「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一段法语初看不觉得多麽特别,可是背後却有深奥的意义。这一段文,是把释迦牟尼佛一辈子所讲的「五时八教」,统统纳入「定」、「散」二门之中。
「五时八教」是天台宗的判教内容,天台教义将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经典分为五个时段、八个内涵,叫「五时八教」。
如果从《观无量寿经.化前序》的经文也可以看这种含意,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一辈子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都含盖在《观无量寿经》的「定善」跟「散善」当中。善导大师解释,因为要引导所有修行「定善、散善」这八万四千法门的修行者都归入「本愿念佛」,也就是「弘愿念佛」,所以《观经》「流通分.付嘱文」有「废」跟「立」的含义。
法然上人有很多着作,主要的着作就是《选择本愿念佛集》,本书是法然上人用中文所写,共分为十六章,他写《选择本愿念佛集》,一方面是显扬净土宗的教理,一方面也是为了建立净土宗这个宗派。
其实净土宗在中国唐朝时代,也就是善导大师的时候,净土宗的教理架构就已经完全呈现了。善导大师这一个法脉就是指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这一个法脉。龙树菩萨有很多的着作,对净土宗的一部着作就是《大毗婆沙论》中的《易行品》,《易行品》虽然文字不多,可是却是建立起净土宗一个基础的重要文章。依据这一篇文章,加上天亲菩萨着作的《往生论》,接着由昙鸾大师加以融会贯通,进而写出《往生论注》,建立起所谓的「难行道」、「易行道」、「自力」、「他力」,奠定净土宗教理的基础;之後道绰大师继承昙鸾大师,把一代佛教分判为两个门──「圣道门」跟「净土门」。
「圣道门」是靠自己的力量行六度万行,断贪瞋痴,经过三个大阿僧只劫,福慧圆满才成佛,因为很困难,所以称为「难行道」,「自力难行道」。
「净土门」不是靠自己勤修戒定慧、断除贪瞋痴,这样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要修戒定慧,轻视戒定慧,而是我们修不来、做不到。做不到那样境界,摆在眼前的是阎罗王派来的鬼卒在等待着我们,要拘捕我们到地狱去,那怎麽办呢?所以我们就不靠自己修戒定慧来回向,而靠阿弥陀佛的力量,这叫做「他力」。
他力就容易了,不管我们能不能勤修戒定慧,只要有阿弥陀佛的力量,就能脱离生死,就能够往生成佛,所以净土门是建立在他力易行之上的。
经过这样的分判,「圣道门」自力难行,「净土门」他力易行,这已经是有了净土宗教理架构的雏形出现了,也就是说大框架已经建成了。就好像一间房子的梁、柱,乃至墙壁都已经盖好了。之後,经过善导大师集净土教理之大成,着述「五部九卷」,尤其是《观经四帖疏》当中,首先,依经中的义理,而以「要弘二门」判定《观无量寿经》的大意,进一步判定《观无量寿经》是大乘菩萨藏,是属於圆顿之教,这样就完整了净土宗的教理架构。也就是说,净土宗是大乘圆顿教,当中有「要门」,有「弘愿」,有「正行」,有「杂行」,有「助业」,有「正定业」,这样整个一宗该有的教理架构,该具备的条件都已经呈现了。
所以,中国唐朝时就已经有了净土宗,但因为善导大师的着作失传,致使後来弘扬的净土,尤其到了清朝之间,都是重视莲池大师《弥陀疏钞》、蕅益大师《弥陀要解》,或者宋朝的《圆中钞》。可惜的是,这些着作,都是沿用圣道门的天台或华严、唯识、禅的教理来解释,净土宗靠「他力」的「弘愿念佛」的教理,被模糊、掺杂了。不过,《往生礼赞》却有被一位唐朝的智昇法师编在《集诸经礼忏仪》当中,这一本忏仪没有消失,所以善导大师的《往生礼赞》也就如此被留传下来。也因为这样,因此宋朝的元照大师就有接触过善导大师的《往生礼赞》。
元照大师本来是发愿在娑婆世界,尤其在三恶道中度众生。有一天,他生了大病,当下觉察到此生一辈子所修持的功夫都用不上,这时才晓得,靠自己的力量没办法解脱,病痛之下,平日的功夫统统消失;如此即知,临命终时业障现前,必定头下脚上栽入地狱。因为这个因缘,他就寻找使自己这样的根机也能解脱的法门,所以就找到了净土法门,写了解释《观经》以及《阿弥陀经》的着作。
所以说,净土宗在唐朝之时已经具备了教理架构。可是当时传至日本的佛教,虽已有其他宗派,并没有净土宗。到了法然上人,他看到了善导大师的着作,把善导大师着作中的菁华引用在他的《选择本愿念佛集》。《选择本愿念佛集》可以说是为了建立净土宗,也是为了显扬阐发纯粹的净土的教理而写的。
法然上人在《选择本愿念佛集》的第十二章〈付嘱章〉,专门解释《观无量寿经》的「流通文」;文中有一段解释得很好,我先念一遍,然後再白话解释:
倩寻经意者,不以此诸行付嘱流通,唯以念佛一行即使付嘱流通後世。
应知释尊所以不付嘱诸行者,即是非弥陀本愿之故也。
亦所以付嘱念佛者,即是弥陀本愿之故也。
今又善导和尚所以废诸行、归念佛者,非啻为弥陀本愿之行,亦是释尊付嘱之行也。
故知诸行非机失时,念佛往生当机得时,感应岂唐捐哉!
当知随他之前,虽暂开定散门,随自之後,还闭定散门;
一开以後永不闭者,唯是念佛一门。
弥陀本愿,释尊付嘱,意在此矣,行者应知。
「倩寻经意者,不以此诸行付嘱流通,唯以念佛一行,即使付嘱流通後世。」法然上人静下心来细细的思维《观无量寿经》的涵义,融会贯通之後了解到,释迦牟尼佛不以「定善」、「散善」种种法门付嘱阿难尊者,只有付嘱以念佛这一行,要阿难尊者流通後世。
「应知释尊所以不付嘱诸行者,即是非弥陀本愿之故也」,释迦牟尼佛之所以不付嘱流通其他法门,是因为其他法门并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亦所以付嘱念佛者,即是弥陀本愿故也」,而之所以付嘱念佛,是因为念佛是弥陀的本愿之故。
那现在善导和尚的解释又是「废诸行、归念佛」,因为念佛不只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同时也是释迦牟尼佛所付嘱之故。
「故知诸行非机失时,念佛往生当机得时」,因此可知,诸行不是我们的根「机」能够做得到,同时也不是末法「时」代的我们能够做得来的;而念佛往生当「机」得「时」,合乎我们的根机。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每一个人都能够念佛。
「感应岂唐捐哉」,念佛就能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能够如是因、如是果的往生极乐成佛,岂会白白的、没有这样的功能呢?
「当知随他之前,虽暂开定散门,随自之後,还闭定散门」,要知道,释迦牟尼佛虽然应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而先讲了「定善」跟「散善」,可是释迦牟尼佛依他本意的时候,最後就把「定善」跟「散善」关闭了。关闭之後,这个门就不再打开了。
「一开以後永不闭者,唯是念佛一门」,另外一个门开出来之後永远不关闭,这个门就是念佛一门。
「弥陀本愿,释尊付嘱,意在此矣」,阿弥陀佛的本愿及释迦牟尼佛的付嘱流通,本意都在於《观经》的後面,也就是流通分的地方。
「行者应知」,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应该晓得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这样的本愿与本怀。
法然上人这一段文非常的好,斩钉截铁、铿锵有力,扼要、直接,而且清楚明白,没有模糊,也不模棱两可。净土法门就是要这样讲,因为净土法门关系到众生能不能往生,关系到我们能不能今生脱离六道轮回,如果讲得不清不楚、模模糊糊;或者,这也可以,那也可以,这样会让我们无所遵从,万一走错路了怎麽办?
《观经》最後「付嘱文」的念佛,善导大师解释为「本愿念佛」。有关「本愿」「念佛」四个字,它的经典根据、祖师的传承根据在哪里?我举出几段经文,《大经》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这一首偈可说是「第十八愿成就偈」,也可说是「本愿偈」。因为这首偈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解释在这里就黑纸白字的清楚点出「本愿」两个字。
这一首偈的四个辞句,「本愿、闻名、往生、不退转」很重要。意思是说,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所以第十八愿就有他的威神力,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威神不可思议的力量,是怎麽样?是「闻名欲往生」,让听到他的名号,而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皆悉到彼国」,将来统统能到极乐世界,而现在「自致不退转」,现在就自自然然,不假功用的获得不退转的身分。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祖师的传承,龙树菩萨《易行品》说: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阿弥陀佛本愿第十八愿的内涵是什麽?是「念我称名」──心中忆念他的名号功德,口中称念他的功德名号,而且内心归顺弥陀的救度,愿生弥陀的净土,这样的人「即入必定」──现在就已经进入不退转的果位。
龙树菩萨的《易行品》也是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的解释本愿跟称名。「不退转」也好,「入必定」也好,都是念佛人在现在这个时候、现在这个地方,就可以预先得到的。
本来「不退转」必须要断除烦恼,也就是破见惑、思惑、尘沙惑,再破一分的无明才进入成佛不退转,可是我们烦恼丝毫没有断,也没有降伏,妄想杂念依然繁重纷飞。但只要念佛,愿生弥陀净土,不必假借其他的功能功用,就预先得到「不退转」、「入必定」的果位。
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也说: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这首偈也是在解释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其佛本愿力」那段偈语,所以在这里就说「观佛本愿力」。是怎麽样的「本愿力」呢?只要「闻名欲往生」就「遇无空过者」,不会白费,能够让我们就在今生今世快速的满足「功德大宝海」。「满足」就是具足、圆满、完全、没有缺陷;如何的快速呢?在这个时候,我们虽然还没有往生极乐世界,就已经先拥有了「功德大宝」。「宝」如大海那麽多,多不胜数。也就是说,我们烦恼凡夫的本身已经在现生、现在就圆满成佛的功德了。
又说: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这段法语的意思是说,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跟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明、一切功能力用感应道交,所以能够念佛就是如实修行,就跟如实修行相应。
《往生论注》也说: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昙鸾大师说,只要信受弥陀的救度,愿生弥陀的净土,依靠弥陀的本愿之力,就能够往生弥陀的清净土,也就是报土。《往生论注》後面结论引用四十八愿的三个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来作证明,其中根本就是第十八愿,以第十八愿作为四十八愿的根本与代表。
《观无量寿经》以及《阿弥陀经》也都由第十八愿所开展。所以「要门」最後都导归「弘愿」,也就是「本愿念佛」一门。因此善导大师才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很清楚显示,不管「定」或「散」,都是为了导归「弘愿」,所以说本愿念佛是所「立」。「废」跟「立」是很清楚明白的。
善导大师以「废」、「立」来解释净土宗的宗骨,简单、明白、有力,不管是自己念佛或弘传净土法门,於此关要都是不可模糊或模棱两可的,也就是要旗帜鲜明,让学习的人晓得方针目标在哪里。
接下来引用善导大师几段法语:
善导大师《观经疏》说:
-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 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 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说:
-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善导大师《法事赞》说:
-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善导大师《般舟赞》说:
- 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 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 门门不同八万四,为灭无明果业因,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 普劝有缘常念佛,观音大势为同学,若能念佛人中上,愿得同生诸佛家。
可以说,净土三经以及祖师的传承着作,都是在强调往生的正因就是专称弥陀佛名,亦即《无量寿经》的核心、《观无量寿经》的核心以及《阿弥陀经》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专念」。虽然《无量寿经》有上、下两卷,《观无量寿经》的经文也很长,《阿弥陀经》经文比较短,只有一千八百五十八个字,但这些经文的结论,同样就是《阿弥陀经》所说的「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第十八愿也好,《观无量寿经》「流通付嘱文」也好,《阿弥陀经》「执持名号、若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也好,善导大师统统归纳为「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八个字。故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是整个净土宗三部正依经典的中心、核心、心肝、宗旨。总而言之,净土三经在讲什麽?在讲「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也就是我们净土宗宗旨所讲的「专称弥陀佛名」。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是净土宗的特色,所谓「本愿称名」。只要「本愿称名」,即使凡夫也能跟大乘登地菩萨一样进入佛的报土境界,而跟佛一样的受用。佛所受用的就是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寿命,无量的愿力神通;进入佛的报土,我们也跟佛一样,具有了无量的寿命,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愿力与三明六通。
或许有人难免生起一个问题,既然要讲念佛,为什麽《观经》一开始不讲念佛,而讲了很多「定善」跟「散善」,这样岂不是容易让人会错意吗?原因是什麽呢?其实此中含有三种意义。
第一,为了要引导「定善」跟「散善」的根机。所有一切众生的根机大分为二种,就是「定」与「散」。引导「定善、散善」的根机,就是接引摄取所有根机的意思。同时也因为《观经》一开始是由韦提希夫人所请求的,韦提希夫人请求的法门是属於定,观想的内容,这一个法门只能接引「定善」的根机,可是「定善」的根机实际上非常的少,一般都是「散善」,心没办法住於定性,没办法息虑凝心进入禅定的境界,一般都是有妄想杂念的,因此,如果只有定善的法门,就无法广度十方众生。所以为了普遍的引导这种妄想杂念的根机,释迦牟尼佛就自己开讲了「散善三福」。
第二,为了显示阿弥陀佛选取本愿念佛的范围。阿弥陀佛的根本愿是只选择他的名号作为十方众生往生的正因,而其他的法门是不在选择之内的。为了显示除了念佛以外,哪一些是阿弥陀佛所没有选择的,为了显示这个目的,才在《观经》里面讲「定善」跟「散善」。
以「散善」来讲,第一就是「世福」,可是世间的福报与善根是有漏的,所以不取世间的善来往生。或许有人以为,世间的善固然是有漏的,不能够往生,可是小乘的善是脱离轮回的,是不是可以小乘来修行回向呢?进一步,小乘的善也不行,是不是大乘的善可以呢?大乘的善之中有「定善」跟「散善」,即使「散善」不行,「定善」是不是可以呢?因为「定善」是所有法门当中最高、最殊胜的。可是,在《观经》当中把「散善」、「定善」囊括在一起,然後说这些都不是弥陀的本愿,所以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但是「望佛本愿」──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是希望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岂不是把「定善、散善」──就是含盖世善(世间的善)、出世间的善(所有的小乘、大乘、权教、实教)统统都搁在一边,就只留下「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万德洪名来。所以最後「流通分」的咐嘱文,舍掉所有的法门,交代阿难尊者,专一劝导念佛。
释迦牟尼佛在这里的「废立」、「废舍」,是解释阿弥陀佛本愿--第十八愿选择的范围,只选择他的名号,其他不是所选择的,不是所选择的,就是所选舍的。
第三点,为了显示念佛超胜其他所有法门。也就是念佛胜过「定善」跟「散善」。
以「定善」来讲,十三种观想法门当中,第九观的观佛是最高的,释迦牟尼佛说观想阿弥陀佛如果成就的话,就能够知道阿弥陀佛具有无量相、无量好、无量光,而且每一道佛光的作用、功能都是在「摄取念佛」的众生,永不舍离。「摄取」就是平生保护,临终接引。
观佛必须在成就之後,才晓得佛的光明是在摄取称名念佛的人,不在摄取观想念佛的人,显示十三种观当中,最殊胜的第九观都不如称名念佛了,何况其他的十二种观想?也就是「只管念佛」就胜过十三种定观。
接下来解释「九品」。
九品当中上品生的三种根机与中品生的三种根机,都是学大乘,或者小乘,或者世间善的。上品生是修学大乘法门,中品上生、中品中生是修学小乘法门,中品下生是实践世间善事的;这六品的法门也能够利益相应的根机,可是到了下三品,也就是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他们一辈子既没有定善,也没有散善,没有行善、没有修行,他们的环境、根机只能让他们随缘造业;到了临命终,就马上要堕落三恶道了,那个时候即使反悔也来不及,因为既没有时间修行,以他们的根机即使「散善」都学不来了,何况「定善」呢?这种下三品的根机就只能念佛,因为只有念佛他们才做得到,刚好念佛就能够灭他们的罪,使他们往生极乐。以这个念佛就能灭罪消愆,往生净土的殊胜利益来显示念佛超过「散善」──上品生的大乘善,中品上生、中生的小乘善,以及中品下生的世间善。
总之,念佛不仅胜过三福,甚至胜过十三种定观的功德,如果不是念佛的话,下三品的众生当下就要头下脚上栽入地狱了,没有其他法门可以救度。
念佛很单纯,只有六个字;念佛很简单,大家都念得来。刚好念佛的功德又很殊胜,当下立即的就消除下品众生的罪,直接让他离开地狱之火,离开六道的苦海,离开三界的火宅,进入极乐世界。
为了显示念佛方法简单、功德殊胜,所以才在《观经》当中先讲「定善」、「散善」,最後讲「念佛」,把这三种法门摆在一起互相比较,显示哪一个法门最简单,大家都能做到的,也是最殊胜,当下能够离开六道轮回,能够往生成佛。所以法然上人在《选择集》〈第十二章付嘱章〉说:
又说定散,为显念佛超过余善;若无定散,何显念佛特秀?
也就是说,在《观无量寿经》里面,说「定善」、说「散善」是为了显示「念佛」超过任何的善根功德;如果没有「定善」、「散善」来跟念佛相比的话,怎麽能够显出念佛方法简单,大家做得到,而且简单的同时,又功德高超、殊胜,当下能够离开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否则,即使世善圆满,仍必须在世间轮回;尽管小乘善可以脱离世间轮回,但不能成佛;而大乘的善距离成佛却要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当然,这都是靠自己的力量,如果回向,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可是要做到这些功德,实在太困难了,做不到,就谈不上功德回向了。
而且娑婆世界来讲,大部分的人都是善恶交杂,没有一个是纯粹的「定善」或纯粹的「散善」,所以最後都要靠「念佛」。因此为了显示念佛的殊胜,能接引各种根机,念佛是阿弥陀佛根本愿,因此才在《观经》当中讲「定善」、「散善」和「念佛」。
所以,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的本意是一致的,都在弘愿念佛(本愿念佛),为了显明这一种涵义,释迦牟尼佛才讲这一部《观无量寿经》。
以上是《观经》大意的第十六点──「要弘二门判」。接下来进入第十七点。
第十七,《观经》宗体、隐显、废立
《观无量寿经》的「宗」和「体」是什麽?它有「隐、显」跟「废、立」的涵义在里面。所以说「《观经》宗体、隐显、废立」。
每一部经都有它的「宗体」──「宗」跟「体」。自古以来讲经说法,惯例是先讨论一部经的大意,大意讨论完之後,再论断、确定这一部经的经宗与经体,这样才能够了解这一部经的根本义。前面一节可说是就《观经》大意来阐述,《观经》的大意就是「要弘二门」。
现在就来简略的讨论《观经》的「经宗」和「经体」,在这之前,要先了解「经宗」与「经体」的字义。
什麽是「经宗」?「宗」,在解释上是说「主也,要也」,也就是「主要」,也就是一部经当中主要的法门。「宗」,也说「旨也」;也就是「宗旨」、「宗致」,含有独一、最尊的意思。好像一个国家,国王就是最尊贵的,而且只有一个国王,没有两个国王。意思就是同一部经之中,虽然说了很多的修行法门(方法),但其中有一个法门(方法)是最简易快捷、最超绝圆顿的,则这个法门(方法),可以说是这一部经教法的中心点,是这一部经的「经宗」。这是「宗」之义。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对「宗」有很好的解释。他说:
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
「宗是修行要径」,一部经的「经宗」就是所有修行法门当中的「要径」。「要」就是主要、扼要、重要;「径」就是快速的道路,也就是最直接的、最短的、最轻松快速的道路。
「会体枢机」,进入本质的关键,都在这一个「宗」。
「而万行之纲领也」,「宗」是所有法门的纲领。法门虽然很多、很杂。可是如果抓住纲领,所有法门的功能就统统在里面了。
「提纲则众目张」,把纲要提起来,所有的小目就统统展开了。
「挈领则襟袖至」,一件衣服的领子一拿起来,这一件衣服的胸襟、衣袖就统统拿起来了。好像一件海青,海青袖子也很宽大,胸襟也很宽大,穿海青的时候,先把领子一提起来就很容易穿了,亦即所谓「提纲挈领」。
简单来讲,所谓「经宗」就是一部经中,所讲的种种法门中的纲领,最重要的修行方法,这就是「经宗」。
什麽是「经体」?「体」也就是质,体质、本质、主质的意思;一般解释就是「一部之旨归,众义之都会」,也就一部经所讲的种种法门的归趋,也是所有修行法门所要汇归达到的地方。好像一个国家的首都,就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又好像天上的北斗,所谓「众星拱北斗」,众星都向着北斗的方向循绕;「万流宗大海」,地面上的江、河、溪、川都往大海的方向流进。以上就是「宗」跟「体」的涵义。
简单讲,一部经的「经宗」就是方法。一部经所讲的方法,可能不只一个方法,譬如《观经》所讲的就有三个方法──「定善」、「散善」和「念佛」,而「经宗」就是在「念佛」。所以,所有方法当中,最扼要、最直接、最快速、最轻松的方法,这就是「宗」。「体」就是目的地,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地。
接下来讲《观经》的宗体、隐显、废立,分为三点。
(一)《观经》宗体(观经二宗,一经二宗)
依善导大师的分判,《观经》有二宗,为什麽会这样?後面我们慢慢会解释。
《观经》的「宗」跟「体」,历史上其他大德们所解释的各不一样。隋朝慧远大师解释《观经》是以「观佛三昧」为宗,天台宗智者大师解释《观经》是以「心观为宗,实相为体」。善导大师不作这样的解释,善导大师说:
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
善导大师初步解释《观经》有这样的「二宗一体」的含义。
慧远大师以及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这两位在隋朝时代是一等一的大师,当时的出家修行者,没有胜过这两位大师的。这两位大师同样都对《观无量寿经》有所解释,也作了注解。慧远大师说《观经》是以「观佛三昧」为宗,也就是说这一部《观经》是在讲「定善」的观想法门,不是在讲「称名念佛」的。
天台宗智者大师说《观经》是「心观为宗,实相为体」,就是观自己内心──不是观我们的烦恼心,而是观佛性;「实相为体」,目的就是要回归我们的实相,也就是不生不灭,而且是圆融无碍的佛性,这是智者大师所作的解释。
这两位大师的解释是站在圣道门自力的角度来讲的,圣道门都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断除贪瞋痴,开发我们佛性的智慧,佛性的智慧就是实相;因为要开发我们的佛性,所以要观照内心,破除妄想杂念,使佛性显现出来。因为我们的佛性跟阿弥陀佛的佛性,跟释迦牟尼佛的佛性,跟十方诸佛的佛性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把佛性显现出来,不受污染,就能跟佛一样。
这两位大师都是修圣道法门的,所以所讲的是自力的功夫。天台宗讲「空、假、中」、「三谛圆融」、「一心三观」,有止有观,目的是为了把圆融的佛性、真如的实相显露出来,所以认为大乘经典的本体、体质都是以实相为体,目的就是要进入实相。
但是善导大师对《观经》不是这样的看法,善导大师是融会《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也体悟阿弥陀佛根本愿,将净土三部经融会贯通之後,晓得《观无量寿经》有两个宗,一是「观佛三昧」为宗,这是十三种定观,而十三种定观当中第九观是最高的,所以第九观是「十三种定观」(定善)之代表。但是到最後,释迦牟尼佛是流通念佛,而且以念佛为这部《观无量寿经》的中心,所以善导大师又解释「亦以念佛三昧为宗」,因此提出两个宗。那「体」呢?善导大师说「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意思就是说,无论观佛也好,念佛也好,目的就是专心一意的「回愿」──回转愿生弥陀净土为它的本质、目的,这是善导大师的解释。
善导大师说《观经》是以观佛三昧为宗,也是以念佛三昧为宗,这样一部经并列两种同样资格的宗,就好像说一个国家有两个君王一样,这在经典解释上是不统一的,善导大师为什麽这麽解释?这是为了区别《观经》的「说相」与「说意」。「说相」就是文字表面上的,「说意」是指一部经的玄义,也就是背後隐含的目的。
从表面(说相)来看,很显然的《观经》是在讲「定善」与「散善」,总以「观佛三昧」来作代表。所以从显示在表面的「说相」来读《观经》,《观经》是以「观佛三昧」为宗;可是如果从隐含的「说意」来讲,就是「念佛三昧」为宗。因为善导大师看出这一部经有显、有隐,因此才说这一部经有两个宗。
在隋朝时代,教义上很少有人能够比上慧远大师的;天台宗的开宗祖师智者的智慧,以及深入经藏与禅定的功夫,也是数一数二的,那为什麽这两个大师的解释和善导大师不一样?因为慧远大师也好,智者大师也好,都出生在善导大师之前,都是隋朝时代的人,善导大师出生时已经是隋朝即将进入唐朝的时候,时间有前後之别,所以善导大师推翻慧远大师与智者大师的解释,这也是很自然的。
前面这两位大师他们并不是专宗净土法门,因此是以圣道门的教理、以自力的角度来看《观经》,所解释的当然都是自力的──靠自己努力修行,靠自己突破贪瞋痴,靠自己显发佛性,所谓「自依止,不异依止」。
但是净土法门不一样,净土法门反而要倒转过来,不是靠自己,是靠阿弥陀佛。只要靠上了阿弥陀佛,烦恼不断而自断,佛性不显而自然开显。也就是说,到极乐世界之後,贪瞋痴、见惑、思惑就自然断除,无明惑也自然破除,佛性的智慧就显现出来了。
圣道法门自力难行,要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修行,达到证悟佛果;净土法门则不是,净土法门是这一辈子就往生极乐世界,然後在极乐世界成就佛果。
为什麽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善导大师看出了众生的根机。众生是什麽根机?众生虽然有佛性,可是却被贪瞋痴盖住,再怎麽样努力都显发不出来。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一开始就说「但以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也就是说,烦恼业障层层覆盖了清净的佛性,所以我们的实相,真实的本体、真实的东西、真实的本来人显现不出来。善导大师又说「纵发清心,犹如画水」,即使我们有一段时间的精进修行,却好像在水面画水一样,水一画就消失了,当下画当下就消失,露水道心就是这情形。纵使这一辈子精进修行,但下一辈子可能就成为三世怨;这一辈子精进修行、行善积德,下一辈子大富大贵,在大富大贵当中随业造恶,第三世就堕落了。能够生生世世都生而为人,生生世世都遇到佛法,都发金刚道心,都精进修行的,这样的机缘微乎其微,可以说一个也没有。
所以善导大师要我们清楚的认识自己是什麽根机──是「罪恶生死凡夫」,是「常没常流转」,是一个常没的众生,对於有人误认为这辈子不行,下辈子还有机会的想法,善导大师直截了当的说:没有机会、没有希望,「无有出离之缘」。即使下辈子、下下辈子,也没有那个出离之缘。善导大师要我们死掉自力的心,既然有阿弥陀佛他力可靠,为什麽不靠阿弥陀佛的他力,而要因为靠自力而又堕落轮回呢!?
由这里可以知道《观无量寿经》有「隐、显」二义。「显义」就是文面上的「说相」,只说「定、散」这两种善,所以从显的来看是以「观佛三昧」为宗;如果从「隐义」也就是「说意」来看,就是含有他力的念佛之义,是以「念佛三昧」为宗。
「观佛三昧」我们是做不到的,因为要统一心思去观想佛的相好庄严,这件事很难很难;而「念佛三昧」只要依我们的根机,不管心中是定或散,只要依每个人的根机,专一的称念弥陀的名号,对阿弥陀佛不怀疑,念佛不间断、不夹杂,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一心专称弥陀佛名」就可以了。
所以,从显义的文面来看,《观经》是说十六种观佛,观极乐国土、观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也就是观想弥陀的净土的依正二报;更简要的说,就是观无量寿佛。可是更深一层,从隐义来看文字的内涵,譬如第七观华座观的「住立空中」经文,以及第九真身观的「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的经文,以及下三品的「称名功德」经文来推究,很清楚的指说是以「念佛三昧」为核心,要而言之就是「流通分」所讲的。既然这样,前面讲的观极乐依正二报有什麽含义呢?这必须从隐义来看。
《观经》的「观」,从隐义来看,就如天亲菩萨在《往生论》所讲的,是「观佛本愿力」的「观」,这个「观」,就不是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的「观」,也不是息虑凝心、入定观想的观了,而是「信」的意思,观察、了解、信受,简言之,隐意上的「观」就是「信」,所以,《往生论》所讲的「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即是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所讲的「念佛」的意涵。
因此《观经》有两种含义,「显」的来讲是「观佛三昧」为宗,「隐」的来讲是「念佛三昧」为宗,所以善导大师说「亦以念佛三昧为宗」,用这个「亦」字来强调显示这一部经的宗就是「念佛三昧」。
接着讲《观经》的「体」。善导大师说「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为什麽?不论是「散善」的三福九品,或者「定善」的十三种观,或者「念佛」,目的都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
法然上人也说:「三经俱选念佛以为宗致。」也就是说,净土三部经同样的都选取念佛作为法门纲领,作为净土三部经的宗。可知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最终是以念佛为宗,以往生净土为体,以之救度十方众生。念佛最高的目的就是往生成佛,这个是《观经》的「经宗」跟「经体」。
接下来讲一则故事,作者是我们北部核心干部的媳妇,她是花莲人,30岁的时候嫁到台北,因为她的公公是我们的干部,所以当时是在台北举办佛化婚礼。下面就是她所叙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故事。
阿弥陀佛之光护着我
2018年1月某个星期四的近午时分,我怀着愉悦的心情,准备去台北车站迎接从花东来台北玩的母亲。一如往常,我习惯出门带着念佛计数器,一边走一边念「南无阿弥陀佛」。走出巷口,就是六线道宽敞的大马路--艋舺大道,当人行号志变绿灯,我安步走在人行道斑马线上,继续念着佛号,眼见只差几步路就到达对面楼了,瞬息之间,我感觉到有部车子从我的後腰椎击来,我被撞飞了起来……
这时,我看见一道弧形的光芒闪过,但,我还来不及反应发生了什麽事。
肇事车主,一位中年妇女快步从後方靠近我,着急地问:「有没有怎麽样,要不要送医?」我当时太惊吓,只想要找警察来当第三公正人。警察很快就来到现场了解实况,然後我就快速地被救护车送进附近的医院做全身检查。
但不可思议的是,我全身上下除了从空中重摔下来的轻微红肿,以及因冲击而脚麻无力之外,没有流血,也没有伤口,而且骨头完全没有受伤。
事後将这件事跟我的家人说,妈妈一听,觉得应该是因为我有在念佛,所以阿弥陀佛保护着我。
也有人说,那道光,应该就是佛光,因为有佛光托着我,所以,幸运的我才能轻轻落下,因此没受什麽大伤。
我很感恩我的公公教我平时要念佛,才能化险为夷。
感恩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高若褘 2019年6月11日)
被车子撞飞,重重摔在柏油的地面上,居然毫发无伤,这显然是阿弥陀佛的救护。
无常随时与我同在,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如果有一道无形的随身保护伞就能够避免无常。高若褘莲友就是因为念佛,所以受弥陀的保佑。所谓「财不如身,身不如命」,生命比什麽都高贵,没有生命,世间的一切就没有意义,生命不是金钱能保护得来的,也不是保镖保护得来的,而是念佛。
念佛,现生能够大难不死;若到临终,神识也会被佛光摄取到极乐世界。而且念佛人可以说「六道除名,极乐挂号」,所谓「弥陀正觉莲花上,榜上有名在其中」。所以念佛人已经不是六道轮回的人,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
念佛很简单,但是功德能够让人「起死回生」。因此净土宗强调无论何时、何处、何缘都要念佛,乃至解脱生死轮回也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念佛,要成佛也是念佛,如法照大师所说:「成佛不劳诸善业,华台端坐念弥陀」。
(二)《观经》废立与隐显
接下来讲《观经》的「废立」与「隐显」。「废立」跟「隐显」有什麽关系?是什麽内涵?这必须要用譬喻才能容易理解。
例如有A、B这两个东西,要说明哪个比较优秀的时候,大约有三种说明的方法:直接法、比较法、反显法。
一、直接法:A最好。A和B两个东西,直接赞美A,说A最好。意思就是B比A差
二、比较法(废立、外显):两个互相比较,在经典上的说法就是「废立」——废舍掉的以及建立起来的;也说是「外显」,从外面显出它的优劣。比较法的说明是说:B不好,A最好。A跟B比较,来赞美A。
三、反显法(隐显、内密):反显法在佛教里面,也叫做「隐显」,或者是「内密」。反显法是说, B也不错。这一种说明,表面虽然是在赞美B,可是实际上是在赞美A。说明B也不错,那岂不是A更好;或者两个都不错,但总有一个比较好。
净土三经根本的精神就在於赞叹阿弥陀佛这一句万德洪名,而劝人信受弥陀的救度,专念弥陀的名号。可是释迦牟尼佛在宣讲这个法的时候,也有这三种的比喻说明。
第一种,直接的方法。只赞叹他力念佛的信仰,直接说明弥陀的救度,靠着阿弥陀佛本愿力,念佛就必定往生。因此这一种本愿念佛,叫做他力念佛。只赞叹念佛最好,这是第一种直接法。
第二种,比较的方法。把自力的诸行、万善法门,跟他力念佛互相比较。然後贬舍自力不行,而赞美他力的念佛,以比较法说明。
第三种,反显的方法。虽然也赞叹自力修行,或者赞叹自力的念佛,但是暗中却是在显明他力念佛更容易、更殊胜。
第二种比较法也叫做「废立」,第三种反显法也叫做「隐显」。
所谓「废立」,就是以所有法门的修行来跟念佛做比较,然後就贬低所有的法门,以建立殊胜的念佛法门,说明念佛是最殊胜的,这是比较法。所谓「隐显」是表面上说自力万行或自力念佛的功德,而实际上是在赞叹他力念佛的功德最殊胜。
换一句话说,「废立」是从表面来比较这两种法门的优劣,而「隐显」是从实际内涵的肯定面去比较这两种法门的优劣。
第二种比较法,优点是严谨明确,缺点是容易让人排斥;第三种反显法,优点是较能够让人接受,比较和谐,不会造成伤害,缺点是有时会让人模糊而不晓得真正正确的是哪一个。
人生的大事,就是六道生死轮回之苦,人生的目的,就是往生弥陀净土,证悟涅盘之乐。净土宗是解决人生的大事、完成人生之目的的宗派,因此在说法上,始终必须要直白明确,不可模糊不清,也不可模棱两可;如果暧昧不清、模棱两可,恐怕就丧失了解脱成佛的大事与目的。所以净土宗的弘传,始终都是排除一切的妥协,彻头彻尾扬弃不纯的东西,以无比严谨的废立,彻露唯一的真实。所以善导大师也好,法然上人也好,他们都是用「比较法」,也就是「废立法」,说只有这个最好,那个不行。
其实论A跟B来讲,都是功德,B也有功德,只是这当中,A是最直接的,B有不定性,为了百分之百让人确定能离开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善导大师往往都用「废立」。这样的意思,并不是说另外一个不好,只是说从究竟上来讲,A──念佛,是往生的正因,其他虽有功德,但不是正因。
所以,要创立一宗一派必须先「判教」──判定释迦牟尼佛一辈子所讲的经典教理,确立哪些法门是大乘或小乘,权教或实教,顿教或渐教;并且在这当中取舍废立,舍小乘选大乘;大乘之中有权教、有实教──舍权教、选实教;修行方法上,有顿教、有渐教──舍渐教、取顿教。建立宗派一定要有取舍废立。
「废立」也称为「废权立实」,这是《法华经》天台宗所立的。「权」就是方便、权巧、权假,「实」就是真实、究竟。
天台宗有所谓「废权立实」三种过程,这三种过程依序为: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可以说是「从假入真」的整个过程,简称就是「施、开、废」三种意涵层次,而且用莲花来比喻。因为天台宗依《法华经》创立宗派,《法华经》全称叫作《妙法莲华经》,「妙法」就是成佛的法,所以用莲花来比喻。因为众生根机不同,必须要一步一步的引导,所以在引导的过程当中,就有「废」与「立」的进展说明,不是一开始就把成佛的法显现出来的。这个过程有三层:
第一层「为莲故花」,也就是为了莲子而栽种这一朵花,比喻「为实施权」。「实」就是真实,是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的法门,也就是佛性,佛的境界。为了实相,为了佛的境界而暂时开展权教。
第二层「花开莲现」,莲花开展的时候,莲子也同时出现了,这比喻「开权显实」(花开莲现)。当释迦牟尼佛开显三乘权教的时候,也把一乘的教理,究竟圆满的真如实相显示出来了。
第三层「花落莲成」,比喻为「废权立实」。也就是莲花的叶子统统掉光了,只剩下莲子,其他都没有了、都不需要了,这就是「废权立实」(花落莲成),只剩下真实实相的教理,其他权巧方便都不说了。
所以《法华经》一开始就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说:「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这是天台宗《法华经》的「废立」。
由此可知「权」不是不好,它是为「实」而铺路的,是阶段性的作用,最後它必须要昇华,也就是说必须要「废权」而「立实」。这一种「废舍」是为了昇华,也可以说是昇华的意涵,所以并不是贬低它,是昇华的意思。就好像我们上了一楼,要上二楼就必须离开一楼,要上十楼就必须离开七、八、九楼,这个就是「废舍」。
净土宗的「废立」说明的比较多,昙鸾大师也好,道绰大师也好,尤其善导大师,往往都是用「废立」的方法。因为用「废立」让我们当下比较明白,当下就直接选择,而不会误认。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是凡夫,智慧有限,也没有辩才,所以遇到其他法门的行者,就不能直接说对方是自力、杂行、不能往生的。这样不仅容易造成对方反感,在与人对立下,别人也就不会想信仰我们这个法门了。
(三)《观经》废立
净土宗的「废立」有「三重」,叫作「三重废立」。第一重是「内外废立」,第二重是「圣净废立」,第三重是「真假废立」。
「内外废立」就是内明与外道,也就是佛教跟非佛教相比,就舍掉非佛教而选择修学佛教,这叫做「内外废立」。
「圣净废立」,佛教中有大乘、小乘,就选择大乘;大乘当中有自力难行的圣道门,以及他力易行的净土门,我们就搁置圣道门而选择净土门,这个就是「圣净废立」。
「真假废立」,什麽是「真假」?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中,一开始就用「要门」与「弘愿」来判定《观经》的大意,甚至判定整个净土宗的废立取舍──舍要门、取弘愿;又把「要门、弘愿」归纳为「正、杂」二行──舍杂行,取正行;正行当中有五种正行,另外四种是助业,念佛是正定业──舍助业,选择正定业。这里要说明的是,「助业」的「助」不是「帮助」,而是「助成」的意思,也就是说,有了这四种才会容易地、完全地以念佛为正因正业,一旦以念佛为正因正业了,其他四种即使没有去做,也不遗失,因为都涵盖在里面了。这个就是「真假废立」,也就是「舍要门、取弘愿」,「舍杂行、取正行」,「舍助业、取正定业」。
所以净土宗有这「三重废立」:第一「内外废立」;第二「圣净废立」;第三「真假废立」。「真假废立」又包含了「要弘废立」、「正杂废立」,跟「助正废立」。
《观无量寿经.正宗分》里面有说「定善」、「散善」,也就是说「观佛」与「念佛」,但是在〈流通分〉「付嘱文」时却说:「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就是「废观立念」,也就是废舍观佛的方法,而建立念佛的法门,「废观立念」——废诸行而建立念佛。从这一段「付嘱文」就很清楚看出,释迦牟尼佛他只在流通念佛。假设释迦牟尼佛也要流通观佛,或者散善的话,就不会只说「持无量寿佛名」,还会说观无量寿佛像,可是释迦牟尼佛只有说「汝好持是语」。「好持」就是要殷重的、专一的、一心无二的,「持是语」就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一段〈流通分〉的「付嘱文」,短短三句,十几个字,可是意义非常重大,是整部《观经》的核心眼目。从这几段经文就可以看出释迦牟尼佛的本意,也有「废」、「立」的用意在里面。
而善导大师的解释也是「废观佛、取念佛」。善导大师首先对这一段经文作一个科判,善导大师说:
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於遐代。」
科判是当段经文的纲领,善导大师判定释迦牟尼佛讲这一段经文,正在於说明要把这一句弥陀名号,也就是念佛,把它「流通於遐代」——流通於未来、千秋万世。也就是说,现在是末法时代一万年,我们要流通这一句名号,假使一万年过了,法灭了,还是要流通这一句名号,以这一句名号来救度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众生。
善导大师进一步解释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意,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里是以第十八愿念佛为弘愿,定散为要门,善导大师说「望佛本愿」,表示定善也好、散善也好,都不是本愿。善导大师这几句话,也非常清楚的显示「废立」的含义,断定定善、散善的所有法门,在《观经》中是为「废」而说的,只有「念佛」才是为「立」而说的。
不过,大家要明白,在这里所讲的「废」与「立」是就往生上来讲的。如果不是就往生来讲,就没有所谓「废立」,该做的就应该去做。一个专一念佛愿生净土的人,更应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扶贫救困、济世利人。世间有世间的生活,有家庭的生活、社会的生活、有人际的交往,这些都应该各尽其本分。
善导大师在解释《观无量寿经》时,有一段法语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又说: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也就是说,只要是专念佛,一百个一百个往生,一千个一千个往生;若是杂行杂修,一千个当中恐怕很难得有三、五个往生。这三段法语也都是有「废」、「立」的意涵。
《观无量寿经》跟《法华经》一样,有「施、开、废」三种意涵,所以接下来要讲《观经》的「施、开、废」三义。
第十八,《观经》「施、开、废」三义
所谓「施、开、废」就是:
一、为实施权,喻为为莲故花;
二、开权显实,喻为花开莲现;
三、废权立实,喻为花落莲成。
净土宗称为莲宗,即是以莲花代表净土宗的宗名。莲花,外层是花瓣,里面是莲蓬。莲花的生长过程分为花苞、花开、花落这三个阶段。如果详细研讨《观无量寿经》的内容,并且探讨这一部《观无量寿经》的时节因缘,就晓得《观无量寿经》跟《法华经》一样,都有「从假入真」的「施、开、废」三义。
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时,用莲花成长过程的三个阶段比喻说明。《观经》开显的次第也同样可以用这三层比喻来说明。
一、为实施权(为莲故花)——〈正宗分〉定散二善
二、开权显实(花开莲现)——〈正宗分〉定散二善之中说念佛
三、废权立实(花落莲成)——〈流通分〉废定散二善而立念佛
第一、为实施权(为莲故花):《观经》〈正宗分〉「定散」二善之文。
「为实施权」也就是「为莲故花」。这是在《观经》〈正宗分〉所讲的「定善」跟「散善」。
「为实施权」,「实」是指「弘愿念佛」,「权」是指「定散二善」。为了弘愿的念佛法门,而先施设权假方便的定散二善的八万四千法门,这叫「为实施权」。
「为莲故华」。「莲」指莲子,「花」是指莲花瓣。为了结成莲蓬、收获莲子才长这朵莲花。首先长莲花,莲花外面有花叶、花瓣,花叶、花瓣包着莲子,目的不是为了莲花好看,而是为了收成里面的莲子,为了收获莲子(莲子才有效用),所以先有莲花瓣,这叫「为莲故花」。这时只能看见莲花苞,里面的莲蓬还看不到。莲花瓣是要废除的,但是现在一开就废,那将来哪有莲子收成呢?所以这时还不能废,莲花瓣得负起任务,把莲子包在里面。
在这部《观经》当中,「为莲故花」是怎样的情形呢?「莲」就是指阿弥陀佛的弘愿——「一向专念弥陀佛名」,就是指弘愿念佛的教法;「花」呢,花瓣很庄严,有保护作用,也有引导作用,是指什麽呢?是指「要门」,也就是「定善」跟「散善」。从组织结构来说,《观经》的「序分」,特别是「散善显行缘」「定善示观缘」,就是「为实施权,为莲故花」的发起因缘。
韦提希夫人请求释迦牟尼佛说:「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佛微笑了,为什麽微笑呢?「好啊!你这麽一问,开展阿弥陀佛主动、积极、平等、无差别的本愿救度法门的机缘已经来到了。」但是,还不能马上讲出来,而是说「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众譬就是「定善」跟「散善」,以定善、散善为譬喻、方便,目的是要逐渐引导到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也就是弘愿念佛。
所以到了「正宗分」,就将「序分」中的「定善示观缘」展开为十三定观,「散善显行缘」展开为九品行业,从中显出阿弥陀佛平等救度的念佛法门,这叫「开权显实,花开莲现」。
也就是说,为了引导念佛(实),首先在《观经》的〈正宗分〉,讲十三种定观与三福九品(权),这个叫做「为实施权,为莲故花」。
第二、开权显实(华开莲现):《观经》〈正宗分〉「定散」之中说「念佛」之文。
当权假方便开显出来的时候,同时也把真实一起显现,这就是「开权显实」,也就是「花开莲现」。莲花开了,里面的莲蓬就看到了。在这之前还不知道里面有莲蓬包在莲花瓣之中;等到莲花开的时候,莲蓬才出现。其实,花苞包起来的时候,莲蓬就在里面了,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来到这第二阶段,也就是「花开莲现」,莲花打开之後,莲蓬就呈现出来了。
「为莲故花」的时候,还是个花苞,莲子看不见,这代表前面所讲的「为实施权」,莲子代表成熟的果实、真实。为了这个真实教法,先施设权假方便,也就是讲定善、散善,这譬喻为莲花的花叶;讲念佛,就是里边的莲子。开始讲定善、散善,念佛还没有讲,大家看不见,不知道是讲念佛,好像被莲花包起来,里面的莲子没有显示出来,但目的是在里面莲子,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是要讲念佛,但是一开始众生的根机还没有成熟,不能完全讲出来,所以叫「为莲故花」。
到这第二个阶段就「花开莲现」,莲花绽开了,莲子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在定善、散善文当中讲到念佛了,比如定善第九观有一段经文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段经文是指弘愿念佛的功能利益。也就是虽然是讲定善的观佛,但把念佛安插进去了——莲子显示出来了。在散善里边也讲到念佛,如「称无量寿佛名」、「称南无阿弥陀佛」,这叫「花开莲现」。这个时候,观佛也有了,散善也有了,念佛也有了,莲花、莲子都显现出来了。
「花开莲现」就代表「开权显实」。把权巧方便的教法打开,显示出真实的教法。
这显示在哪里?是在〈正宗分〉当中,在讲「定善」跟「散善」的时候,也把念佛讲出来,这个叫做「开权显实」。
「开权显实」,也就是「花开莲现」的经文,是在哪里所讲的呢?
一、定善中的第九观: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是《观经》当中很重要的经文。观佛成就之後,看见佛的光明是摄取念佛的人,即是从观佛引导向念佛,显示观佛为方便,念佛为真实;十三定观是权,一向专念是实,所谓开权显实、花开莲现,现出念佛。
二、定善中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三、散善之中的下品上生: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
四、散善之中的下品上生:化佛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五、散善之中的下品中生: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六、散善之中的下品下生: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散善三观显明念佛的,是在这第十六观。下品之上、中、下三生单讲念佛,不讲其他,因为这下三品的众生都是造恶多端,极重罪人,毫无修持,直到临终才遇到佛法。对他们来说,定善、散善都不可能修持了,只有念佛法门可以救度他们,所谓「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所以单提念佛,也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九品往生当中的开权显实。
以上六段经文,就是《观经》〈正宗分〉「定散」之中说「念佛」之文,这正是「开权显实」的经文,也就是「花开莲现」的比喻。
第三、废权立实(华落莲成):《观经》〈流通分〉「废定散,立念佛」之文。
「废权立实」也就是「花落莲成」。莲花瓣打开之後,慢慢就凋谢了,最後莲子成熟,莲瓣完全脱落,就看不见花瓣了,独独将莲子显示出来,只看见莲子独立在那个地方,这就是「废权立实」,比喻为「花落莲成」。定善、散善的莲花瓣弃舍了,不讲了,不付嘱定善、散善,唯有把「持无量寿佛名」付嘱给阿难,这譬喻为「花落莲成」,到这个时候,念佛的教法完全独立出来。
「花落莲成」就代表「废权立实」,莲子独立出来了,这就是真实教法。
这在哪一段经文呢?在《观无量寿经》〈流通分〉的「付嘱文」。「付嘱文」不流通「定善」,也不流通「散善」,只有流通「念佛」,也就是废舍了权假的「定善」跟「散善」,只取真实也就是「念佛」,相应於「花落莲成」。
《观经》流通分的经文可分为两段,一段是赞美念佛,一段是观念废立。
首先赞美念佛。经文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先赞叹念佛,念佛有两种的果报,也就是「现当二益」。现在被释迦牟尼佛称赞为「人中芬陀利华」,而且观世音、大势至两位等觉菩萨就是他的殊胜朋友。可以说平生业成的念佛人现在在这个娑婆世界就已等同跟等觉菩萨一样,到了极乐世界就要进入妙觉,也就是成佛,所以接下来就说「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这一段经文也可以说是《观无量寿经》核心的经文。
念佛人现生得到的利益是什麽呢?是蒙受释迦牟尼佛的赞美,说他是「人中芬陀利华」,而且身分就跟等觉的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同等了,而未来就「当坐道场」,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成佛。
释迦牟尼佛讲完了这一段经文,接下来就付嘱阿难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个就是「废权立实」,「花落莲成」的经文。
「正宗分」十六观说完,进入「流通分付嘱文」,世尊不付嘱定观,也不付嘱散善。发菩提心、读诵大乘、受持众戒等等都不付嘱,唯独提出「持无量寿佛名」的念佛,交代阿难: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一句叫作一锤定音。「持是语」,不是持观无量寿佛,也不是持三福;是持什麽呢?是持无量寿佛名,也就是把真实的教法显露出来,单提这句万德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才是整部《观经》的心髓和精要,这才是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最後的落脚点——持名,持名念佛,执持名号。
到这个时候,要门的花瓣通通凋落,只留下弘愿的「持无量寿佛名」,这就是「废权立实,花落莲成」。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玄义分》,首先,暂时建立「念观两宗」,他说:
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先建立两个宗,最後才作取舍废立,也就是依据: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而判定: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一种解释也同样是「废权立实」——「花落莲成」的「施、开、废」的取舍废立。
如果以建筑来讲,做柱子要钉板模,往里面浇灌水泥,板模是方便,是要废的,既然是要废的,那干嘛还要钉板模?不钉板模就无法浇灌柱子,为了浇灌柱子,所以要钉板模。水泥浇进去,还要保养一段时间,水泥凝固成型,板模就要卸掉,也就是废了。「废」是因为这个原因,有这个作用。
也像登船,船很高,要架梯子,或离岸有距离,拿登船的桥栏板往上一放,才可以过去。当然,这是一个过程,开始没有还不行;有了之後,也不能在桥上站着,要走过去上船;直到要开船了,这时栏板就收起来,不可能还放在那里。这中间有这个必然的次第关系。
定散二善的作用,也可依此来理解。
释迦牟尼佛用这样的次第来引导我们,从圣道门入净土门,在净土门里边,从杂行杂修而入专修念佛。我们懂得这样的道理,就不能辜负释迦牟尼佛的一片苦心,应该专修念佛。
释迦牟尼佛讲这一部《观经》,可谓煞费苦心,因为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如果没有佛的智慧,以这样的方便善巧来讲这部《观经》,次第引导,我们连弘愿的门都摸不着。
总之,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他的意思在哪里呢?不在定善、散善,而是「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意思是要我们十方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到结尾,就付嘱弥陀佛名给阿难。
以上是《观经》「施、开、废」三种意涵。
有关第十七、十八点《观经》的「宗体」以及「隐显废立」就讲到这里。接下来要讲第十九点,也就是把前面所讲的《观经》之「要弘二门、念观两宗、隐显废立、从假入真」,整体做个归纳。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