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诞辰念弥陀 (二)
——略释净土宗的几个论题
各位同修,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时间过得很快,五天的念佛即将结束。我利用几分钟跟大家研讨净土宗的几个论题:
第一,「要门与弘愿」。
第二,「念观两宗与念观废立」。
第三,「正行杂行与正定业」。
这几个题目都是净土宗重要的核心论题。一个宗派之所以能开宗立教,一定有它的教理组织架构。善导大师传承龙树、天亲、昙鸾、道绰的净土思想,写下一部旷古宏伟的着作——《观经四帖疏》,有关净土教理所依据的经典、判教、传承,一个宗派所应有的组织架构都已具备,所以《观经四帖疏》可以说是净土宗开宗立教的论着。
《观经四帖疏》,顾名思义是在解释《观无量寿经》。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玄义分」。「玄义分」共有七大点,第一个大点「序题门」,开宗明义就将整部《观经》的内容、组织架构、权实方便等种种施设,都简明扼要地显露出来。善导大师说: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所谓「要门」,就是《观经》中「息虑凝心」的十三种定观,以及「废恶修善」的三福九品,将所修的这两种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可是善导大师笔锋一转,什麽是「弘愿」呢?——「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意思是说,不管定善也好,散善也好,他的往生既不是靠定善的功夫,也不是靠散善的功德,而是靠阿弥陀佛的大愿、大业、大力。
如果不是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不论行者定的功夫如何、散的功夫如何,都不能依本身功夫往生。有功夫的人尚且如此,何况没有功夫的恶凡夫呢!
所以,「要门」摄受的是善凡夫,也就是《观经》中的上品生及中品生。
至於下品生的众生,是三福无份,定善更是无份。可是这样的众生,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也一样往生。
这就显示:不管善凡夫有功德也好,恶凡夫无功德也好,只要有弥陀的大愿业力,就能够往生;如果没有弥陀的大愿业力,恶凡夫不能往生,善凡夫也不能往生。
既然都是仰靠弥陀大愿业力,则善凡夫有功德并不加多,恶凡夫没功德也不减少,一切众生都一样乘托弥陀佛力平等地进入弥陀净土;到了弥陀净土,都同时蜕脱善恶不实的假壳,现出真如实相的法身。
所以,往生成佛不是靠自己的功德、功夫,完全是靠弥陀的愿力,因此我们应该调转眼光,着眼於弥陀愿力的救度,而不是检讨反问自力的功德资粮累积够了没有。
而且,将「要门」与「弘愿」做比对,就可以了解,《观经》是引导性的——引导其他法门完全进入专称弥陀佛名,专依靠弥陀救度的本愿之力,令所有的修行人归向净土宗。因此就衍生出第二个论题:「念观两宗」及「念观废立」。
有关「念观两宗」,在《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中的第三大题,也就是「宗旨门」,善导大师这样解释:
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
意思是说,这部《观经》有两个宗旨:观佛三昧及念佛三昧。也可以说这两个是方法,目的是往生极乐世界。在这里,「宗」是方法,往生是目的。所以,从文面来看,《观经》有两宗:以观佛三昧为宗,也以念佛三昧为宗,这叫做「一经两宗」。
可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只有一个,怎麽会有两个呢?释迦牟尼佛讲出这两个方法,而祂的本意是在哪个方法呢?
虽然《观经》上下两卷几乎都是讲定善、散善,可是到了〈流通分〉时,释迦牟尼佛并没有流通「观佛三昧」,而是流通「念佛三昧」。〈流通分〉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段经文很短,只有二十一个字,可是几乎是石破天惊!将整部《观经》来了一个大翻转。
《观经》从开始到最後都在讲「要门」,都在讲十三观的定善及三福九品的散善,照理来说最後流通的应该是定善的观无量寿佛像或是散善的行持三福才是,可是释迦牟尼佛不流通定善,也不流通散善,而是流通「持无量寿佛名」的「称名念佛」,也就是所谓的「念佛三昧」。
为什麽结论是这样呢?
如果去探究释迦牟尼的本意,就可以了解。
释迦牟尼佛讲「定善」十三观是随顺韦提希夫人的请求,所以在「要弘二门判」的文字之前,善导大师就先说《观经》的兴起:
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释迦牟佛因韦提希夫人所求,光台现国,显现十方诸佛的净妙国土让韦提希夫人选择。韦提希夫人看过之後,很赞叹极乐世界,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请求释迦牟尼佛教导她观想极乐世界的方法,以作为她将来往生极乐世界的方便。所以释迦牟尼佛就应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而说了十三种定观,这叫做「定善」;之後释迦牟尼佛又开展了「散善」的九品。可是在定善及散善当中也隐隐地显露出称名念佛的殊胜,因此在〈流通分〉的「付嘱文」之前,释迦牟尼佛就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这段经文短短三十八个字,却极赞念佛三昧的功能与功德殊胜超绝,在《观经四帖疏》中,善导大师针对这段经文就解释说:
正显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这几句简短的解释,已是对念佛无比崇高的赞叹!显示念佛三昧的功德力用是超绝性的。
「念佛三昧」是跟「观佛三昧」相比较的。要观佛,必需要有三昧的定功才能成就,无论是开始的「日想观」「水想观」,还是最後的「杂想观」,都要有定的功夫,因此观佛叫「观佛三昧」。但是念佛不是定功,应该不属於三昧,而善导大师在这里却以「三昧」来赞叹,也就是说,能念者——我们念佛的凡夫虽然心不能入定,没有定的功夫,不能达到清净心,但所念佛号的本身是有三昧的功能在里面的,所以善导大师才说:「正显念佛三昧,功能超绝」。
「超」是超越,「绝」是绝待。意思是,念佛的功德、功能是超越其他修行的功德、功能,而且是不能比较的,所以说超绝。超绝是绝对,不是相对;相对就能够比较,就有高低,就不是「超」了。
善导大师说:「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这里讲的「杂善」,就是指定善及散善。佛教的修行,归纳起来离不开定善及散善,亦即:定善和散善涵盖了佛教所有修行(也就是六度万行)的功德。所以,「杂」是指「诸行」「万行」,不是杂乱或鄙视的意思。因为念佛只是「专一、专念」弥陀佛名,其他的法门,不管定也好、散也好,就不只是专一地念一佛之名,而是千差万别,且各有高低。
从「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及「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经文来看,可见这个「念佛」不是观无量寿佛像的「观想念佛」或「观像念佛」,而是「持无量寿佛名」的「称名念佛」。同时,《观经》〈流通分〉的法语跟《大经》〈流通分〉的法语几乎是雷同的,《观经》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芬陀利华是赞叹佛的,我们现在还是具足贪瞋痴的博地凡夫,只有罪业,哪有功德?但是只要我们念佛,就被释迦牟尼赞叹为芬陀利华。
《大经》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若念佛者)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两段经文的意思是一样的。「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这四句就是「若念佛者」的意思。「当知此人」,《观经》是说「则是人中芬陀利华」,《无量寿经》则是说「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而无上功德就是佛的功德,也是被赞叹为佛的芬陀利华的功德。融合而言,就是:只要我们念佛,就拥有成佛的无上功德,而且被赞叹为芬陀利华。因此善导大师才说:「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并且於《观经》〈流通分〉的最後做出总结论而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上来释尊虽然广开定散两门的修行与利益,但是望向弥陀的本愿,则释尊的本意却是要一切善恶凡夫都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要夹杂其他法门;专靠弥陀救度,不靠自己功夫。
至此,净土宗「要弘、念观」废立的教判,简要明了地彻底显露。
(摘录自2010年12月22日,农历11月17日,弥陀诞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