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四)
--於净宗书院「法义班」课程开示(九)
各位莲友,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三称佛号)。
接下来所要讲的内容,不管是「讲义」或「补充讲义」,可说浅显易懂,即使不特别讲解,大家只要用心看,也能够体会、了解。
(讲义文)
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於阎浮提一应化道耳。
这一点上一堂课也有解释,简单来讲就是,通途法门的修行,必须按部就班,一地又一地、一地又一地,从初地到十地,需要二大阿僧只劫的时间,这种「十地阶次」是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娑婆世界应身教化的一种方法。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娑婆世界是应身,不是报身。接下来:
(讲义文)
他方净土,何必如此。
以他方的净土来讲,就不一定需要这样。也就是说,他方净土是有超越性的,不必经过初地、二地、三地……,也不需经过长久的时间,所以说「他方净土,何必如此。」
弥陀是报佛,所以《大阿弥陀经》言:「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无量寿经》言:「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所以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之王,是十方诸佛所不能比较的。极乐是报土,《无量寿经》言:「清净庄严,超踰十方,一切世界」。可知弥陀净土,佛是诸佛王,土是超诸土。他方净土既然都有这种超劫、超地的不思议功能,何况弥陀净土?
弥陀的功德能令众生「不断烦恼得涅盘分」,在还没有断除烦恼,贪瞋痴依然存在的当下,就已经拥有涅盘的成分,一旦到了极乐世界,就拥有涅盘的全部。可说是「未破无明入佛报土」,并且「入佛境界,同佛受用」。
一般法门,要破一分无明才能证一分法性,从初住至等觉共有四十一分无明,所以要无明分分破,法性分分证。以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来讲,可以使众生在无明还未断除的当下,就进入佛的报土。进入佛的报土都是十地以上的境界,所谓「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同佛受用就是心同、相同,相貌跟弥陀一样是无量相(无量光明的相貌),寿命跟阿弥陀佛一样是无量寿(无量光明的寿命),当然内心的智慧、慈悲、神通也都一样。所以说「他方净土,何必如此」,何况弥陀净土呢?
(讲义文)
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
(补充讲义)
五不思议──《论注》中提到五不思议有三处:
一、上卷之「大义门功德」文(四九页)言:「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真不可思议之至也。」
二、下卷释「十七种庄严功德力」(七九页)言:「一者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二者业力不可思议。三者龙力不可思议。四者禅定力不可思议。五者佛法力不可思议。」
三、今文是也。
《往生论注》提到五种不思议的地方有三处。第一处是举出五种不思议中最不可思议的,也就是佛法最不可思议。这里只举出五种不思议中的其中一种,同时举例来说明之所以佛法最不可思议的原因。
佛法有种种不可思议,这里只举出一种,就是「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真不可思议之至也。」所谓「声闻」就是只求自我的了脱,没有发「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无上道心,一旦证入声闻果(最高是阿罗汉),就进入大涅盘,不可能有求生净土或上求菩提的心。可是佛的力量能够使声闻往生净土,而且使其发起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心,这一点,可说是佛法最不可思议之处。
第二个地方,完整的举出五种不可思议,但并没有加以解释,也没有引用例子来说明。
第三个不可思议的地方,也就是现在这里,同时举出五种不可思议之中的佛法最不可思议,也有说明他的原因,原因就是:「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意思是说,所谓佛法的最不可思议是能够使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当下就入一生补处,不需初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八地、九地、十地一直到等觉。举出这一点来说明佛法的不可思议。
在前面问答解释「毕竟」的涵意,昙鸾大师一开始方便性的说:「言毕竟者,未言即等也。毕竟不失此等,故言等耳。」也就是说,所谓「毕竟」并不是说当下就跟上地菩萨相等,只是从时间上来讲「不失此等」。所以,他是不会退转的,也因为不会退转,总有一天就会到达净心菩萨的境界。在这里是「未来即等」的渐进,而不是「当下即等」的顿超。
可是到说明「佛法最不可思议」的时候,就说「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就直接的点明是当下超越的。如果认为没有超越的道理的话,表示对方还不明了这个法门,不明了佛法的不可思议。
当然,这还不是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之处。如果菩萨往生极乐世界而超劫、超地,或许有那个可能,因为他本身已经是断无明证法性的法身菩萨,到了极乐世界,在那种环境中功行一日千里,是有可能的。可是一般的善恶凡夫,不但无明没有破,而且连尘沙惑乃至见思二惑都没有降伏,也能够脱离三界轮回,往生极乐世界进入报土,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就如刚才所讲的「未破无明入佛报土,不断烦恼得涅盘分」,这才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之所在!
经典上说,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是「超世愿」,而且这个愿也已经达成。之所以弥陀的愿名为「超世愿」,就在於极乐世界是报土,而且这个报土是「五乘齐入」,此唯有弥陀所独发,是十方诸佛所没有的,因此,弥陀之愿称为超世愿。
(补充讲义)
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佛法中弥陀本愿最不可思议。本愿超世故,佛中之王故,光中极尊故,诸佛不及故。故佛法最不可思议者,乃指「弥陀本愿力」也。以其能令往生之人,顿超常伦诸地之行,不经劫不经地,直至一生补处故也。
这一段是在说明,所谓的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是最不可思议的;而佛法之中最不可思议的又是弥陀的本愿,可以说是不思议中的不思议。为什麽?这里举出四故:(一)本愿超世故;(二)佛中之王故;(三)光中极尊故;(四)诸佛不及故。
「超世」的意思是指超越十方诸佛,是十方诸佛所未有,而弥陀独有。也因为弥陀因地愿行超越十方诸佛,因此果地所成的南无阿弥陀佛成为诸佛中之王,而弥陀的威神光明智慧神力是光中极尊,为诸佛所不能比,因诸佛不及故。
「故佛法最不可思议者,乃指『弥陀本愿力』也」,这也就是天亲菩萨所说的「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是指什麽?在於能够使五乘众生、圣凡善恶,一旦往生极乐都能够超出常伦诸地之行,都能够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而未必先要断见思二惑、断尘沙惑,然後无明分分断,法性分分证;因为只要乘佛本愿力,一旦往生极乐,不断而自断,不证而自证,这就是速满足功德海之所在。
「功德海」就是指佛,只有佛的功德才是如大海,广无边、深无底。
「以其能令往生之人,顿超常伦诸地之行,不经劫不经地,直至一生补处故也。」阿弥陀佛第二十二愿说,一旦往生极乐世界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因为有超越之理,所以当下就入一生补处,如果没有超越之理的话,就不能当下进入一生补处。
(讲义文)
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
(补充讲义)
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此文「必」字为眼。
这一段文字,「必」是他眼目的地方。也就是说,如果说菩萨必须从一地经过一地,表示他不了解这个道理。由此反显,未必一定从一地至一地,这就已说明他方净土是有超越之理的。
(补充讲义)
《十地经》所言者,阎浮提应化身对机教化之道;净土三经所言者,安乐净土超出常伦之妙益。何以此土渐进位阶,例难彼土超出之妙位耶?
「十地阶次」是释迦牟尼佛在阎浮提对机教化的一种方法,不只是他方净土未必如此,《净土三经》也显明安乐净土超出常伦诸地的不可思议利益。所以不可以用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教化的方法来责问极乐世界超出的这种妙法。
(补充讲义)
何况佛法不思议中,弥陀本愿最不可思议,岂无超越之理?其人以有碍之识,量无碍佛智不思议,言无超越之理者,未敢详也,亦即其人尚未审详明了此超越之理也。
以我们凡夫的常识,或者是以有限的教理认知来推量阿弥陀佛无障碍、不可思议的佛智,而说没有超越之理,未敢详也。「亦即其人尚未审详明了此超越之理也」,可见对方的言论是不了解这个法门,才有这种言论,如果他了解这个法门,就不会有这种言论了。
(讲义文)
譬如有树,名曰好坚。是树地生,百岁乃具。一日长高百丈,日日如此。计百岁之长,岂类修松耶!见松生长,日不过寸。闻彼好坚,何能不疑。
这一段比喻也很容易了解,不过也不能以常识去衡量,必须是「仰信」的去接受。
譬如有一种树,他的名字叫作「好坚树」,这种好坚树跟一般的树有什麽不同呢?大有不同。「是树地生,百岁乃具」,这一颗树要生长出地面的时候,已在地底下蕴育了一百岁,在这一百岁当中具足他生出来的功能,所以一旦生出来就是「一日长高百丈」,一天生长一百丈高;而且每一天都是这个样子。「计百岁之长,岂类修松耶!」如果算他一百岁所生长的高度,怎麽可以跟一般的松树来比较呢?
好坚树每一天就能够长高一百丈,一百丈已经是半天高了,抬头仰望,几乎可以当下看他不断向上生长的情形,一百岁就生长三百六十五万丈高。一般的松树再高也只不过是几丈而已,「见松生长,日不过寸」,我们看松树的生长一天都不超过一寸,顶多大概几分高而已,「闻彼好坚,何能不疑。」现在听说有这种好坚树,又未亲眼目睹,怎麽可能不怀疑呢?一般人一定会对此事打一个问号。
昙鸾大师这个比喻,是出自哪里呢?
(补充讲义)
譬如有树,名曰好坚──《智度论》卷十云:「譬如有树,名为好坚。是树在地中百岁,枝叶具足,一日出生高百丈。是树出已,欲求大树,以荫其身。是时林中有神,语好坚言:世中无大汝者,诸树皆当在汝荫中。佛亦如是,无量阿僧只劫,在菩萨地中生,一日於菩提树下,金刚座处坐,入实智一切诸法相,得成佛道。」
《智度论》这里就有把譬喻的原因说出来。有一颗好坚树在地里面一百岁,它的枝、叶都已经具足了才长出来,所以才能够一日出生高百丈。这一颗好坚树出生之後,想找寻大树来庇荫,这时候林中有神就跟它说,好坚树啊,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没有比你更高大的,反而你要庇荫所有的树,不是要求其他的树来遮荫你。
佛陀也是这样子。释迦牟尼佛苦行六年之後坐在菩提树下,有一天晚上夜睹明星就大彻大悟,立刻证入实智,当下成佛。看起来好像是当下成佛,其实不然。释迦牟佛在过去生生世世无量阿僧只劫以来,已经在累积菩萨六度万行,而且已到达了等觉的果位,所以这一世一修行就能够证入妙觉,得成佛道。所谓成功不是成功的那一天才成功的,是在还没有成功之前早就已经不计时日,持续精进累积成功的条件,一旦所有的条件完全具足的时候,即当下成功,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往生极乐世界当下就能够证入等觉菩萨,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当然不是靠我们自己过去世无量劫以来已经累积的菩萨六度万行,完全是因为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兆载永劫以来,就为十方众生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将全部的功德累积在六字名号当中,然後全部白白的送给我们。所以我们是因称念弥陀的万德洪名,往生极乐世界才能当下进入一生补处。也就是说,因为我们是依靠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而到极乐世界,也因为我们拥有了万德洪名,就等同我们在无量阿僧只劫当中已经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才能够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跟释迦牟佛坐金刚座一样的得成佛道。所以这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而不是靠自力,如果要靠自力,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这个法门是他力信仰,而且是完全他力、绝对他力,即使是上根利器,能够广修六度万行,可是在弥陀的面前也是低下头来,不以这六度万行来回向,而完全以弥陀的功德为自己的功德,以祂为自,舍自归祂。就好像再大的电灯光明,在太阳底下也顿时暗淡无光,因为灯光再强也不可能比太阳还要亮,而且既然在太阳底下了,也不需要那一种亮度。
因为是绝对他力的信仰,所以是专称弥陀佛名,是有相的称名,而不是无相的念佛,至於观想佛像就更不用讲,也不需要,所以我们就只专称弥陀佛名,不须假藉其他方便。何况在这个娑婆世界,又值末法时代,有一些弘法者,本身知见就已经不正了,又到处为人印证,无知的人就会因好奇而前往亲近。所以我们这个法门如果无法「不好玄奇而平实化」、「不求高深而平常化」,往往就会走向岔路。不过这一点也是不容易的,因为有些人总是喜好高深、贪好玄奇,如果对教理的认识没有正确到一个程度,或者没有经历过多种的摸索体验,彻底觉悟自身是卑微渺小无能为力的事实,往往都会由本门退转而走向他途。
(讲义文)
即同有人闻释迦如来,证罗汉於一听,制无生於终朝;谓是接诱之言,非称实之说。闻此论事,亦当不信。夫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谓之不然,亦其宜也。」
(补充讲义)
即同有人──永明三年(四八五)正当昙鸾大师十岁之时,南齐武当山刘虬居士作《无量义经》之〈序〉云:「有中伏结,非无日损之验;空上论心,未有入理之效。而言证罗汉於一听,制无生於终朝,是接诱之言,非称实之说。」
所谓「有人」,从这一段来看应该是指刘虬居士。《无量义经》翻译於公元四八一年,刘虬在公元四八五年的时候写〈无量义经.序〉,文中就说,修行人经过一天一天的修行,就能够降伏烦恼,就会有日损的效验。
「日损」一辞出自老子《道德经》,《道德经》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研究学问、教理,记了一些名相,或思惟它的道理,因此学识就愈来愈丰富,一天有一天的进步,这就是「为学日益」;以修行来讲,是要一天减少一天的烦恼、习气,所以是「为道日损」。
学佛,不管出家、在家,也是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对我们凡夫来说,要降伏或断除烦恼是不可能的,根本没有这个能力,自己要有这种自觉,但在处世为人、修心养性上却是可以自求提昇的,这就是「为道日损」。
如何「为道日损」以及提昇心性呢?譬如与人接触时,应尽量和颜爱语,让他人感觉态度亲切,所谓「言语诚恳和蔼」。「诚恳」就是真心诚意,「和蔼」就是亲切和蔼,让人对我们有好感,甚至产生敬重,这样彼此相处就能够和谐、和好、和乐。所以大家同聚一堂,彼此相处第一要注意言语,反省自己讲出去是不是能让对方感觉温暖,或者是会造成对方苦恼。贪瞋痴慢疑是人类深重的习性,往往不知不觉间就会有高慢的习气显现,所以我们要时刻检讨,不要不自觉在语言或行为上对人流露出高慢的态度,尤其是出家众,於此更应留意。
出家众也是平等的,只是一般注重的是戒腊,对戒腊高的人,我们要「尊敬」,对於戒腊低的人,我们要「敬重」。戒腊高的人不可以认为我出家戒腊比你高而贡高我慢,戒腊低的人,也不可以认为我的才华、能力、甚至职位比你高而态度倨慢。如果这样的话就永无宁日。
再来,感觉他人加之於我们的语言、形貌、或者是举动好像不是很友善时,一般人往往会进一步的去推究对方的动机、原因,甚至怀恨在心。可是对修行人来说,不应是这样的,应该要「为道日损」。别人对自己的言语或动作,不管好与坏,要当下听、当下看,当下就过;要有一种谦下、承受的心,「啊!好、好,是、是,对、对。」而不要进一步分析、推测、想像,他为什麽对我这麽冷漠?为什麽用这种态度对我?如果是这样,就是在增加自己的习气、烦恼,增加彼此的摩擦,这样就不能和乐,纷争往往都是这样来的。而这样也就不是「为道日损」,而是「为道日益」了。
再来,遇到事情,不要以个人的主观看法去解释,否则往往会跟事实有出入。佛陀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人与人之间不能和乐,甚至有纷争,往往都是因为只看事情的表面,再加上个人的见解而下判断。而人是烦恼的、习气的,往往存乎其心,现於其形,内心既然有这种想法、看法,一定会显现在外表上。久了,一定会爆发出来,这样就会产生纷争。
我们的「宗风──俗谛」有谈到,要「不谈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而且要「不较是非」。我们是学佛人,不管在家、出家,这一点都要严格的遵守。不要一听到事情就传来传去,这样都是制造是非。另外,如果事情是关系到自身时,ㄧ般人往往不是诿过就是掩过,从来不是分怨共过,都是讲自己对,讲对方不对,就像基督教《圣经》所讲的:「总看见别人眼中有刺,却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所以修行首重「谨守口德」,一个修行人要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有关人我是非的话,绝口不谈。但是一般人习气都很重,而且往往情绪化,不但没有把人我是非在心中消化,反而是积堵在心中酝酿,逢人遇境就流露出来,甚至相互倾诉,这都不是学佛人应有的态度。
所以,在习气上,一定要改变、昇华;於人我是非上,尽量往正面想,不要认为他对我不好、欺负我,应该认为他并没有其他的心机,没有所谓的好或不好,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样就不会有纷争,这就是「为道日损」。
一个学佛人要「随顺、柔和」,所以「宗风──俗谛」才说「对自己要谦卑柔和」。人家对我们讲一句话、一个动作,应该要随顺「是、是,对、对」,尽量不要认为你怎麽这样对我,而往负面去推测。「谦顺」对修行人来讲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佛门,最重「谦顺」,师长所讲的,当下就要「是、是,对、对,好」,而不要以世俗的观念来衡量,认为自己的看法才对,师长所说的不符合自己的衡量,这样就不是学佛人应有的心态。有关随顺,在这里举一个例子。
日本有一位禅师,他是一个很纯朴的人,有一天他听别人说捡到钱很快乐,他就想:捡到钱真的会很快乐吗?於是他就把身上仅有的一块银元往地面一丢,然後捡起来,就想:这好像不怎麽快乐啊!很平常、很平淡啊!於是他再次把钱丢下去又捡起,感觉还是一样。丢了几次,突然间,这块银元滚到草丛里去了,他就在草丛里面找啊找,可是太阳快下山,天已经要黑了,又下着毛毛雨,还是找不到,他开始着急了,因为这是他身上仅有的一块银元。找了许久,好不容易终於让他找到了,唉呀!原来捡到钱是这麽的高兴,这位禅师就是这麽随顺。
「空上论心,未有入理之效」,「空上论心」就是空谈理论,空谈心性,心性是属於理论的范畴,因为只有空谈,并没有实际去修行,所以就没有效果。
「而言证罗汉於一听,制无生於终朝,是接诱之言,非称实之说。」刘虬认为,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曾经有所谓「证罗汉於一听,制无生於终朝」的例子,只不过是方便上的接引诱导,使对方进一步修行,如果没有这种方便接引,对方就不能进一步精进修行,所以这种例子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方便性的说法。
(补充讲义)
大师之时,有立顿人,有立渐人,各执自义,互相排斥。今举立渐人排斥顿教语。
刘虬居士系大师先辈,故曰有人。
在昙鸾大师的时代,有人主张可以顿悟、顿入、顿证;但也有人主张必须渐修、渐入、渐证,生生世世以自己的力量,经过累劫的时间才能证到果位,认为没有所谓的顿悟、顿证。因此各自坚持自己的见解,互相排斥对方,认为对方是错的。昙鸾大师在这里以刘 虬为代表,举出主张渐修、渐悟、渐证的人排斥顿教的言论,但是他并没有指名带姓,只说「即同有人」。
(补充讲义)
证罗汉於一听──《智度论》卷八十八云:「如有一人,即日应得阿罗汉,舍利弗日中时,证言无得道因缘,舍而不度。晡时佛以宿命神通,见过八万劫前得道因缘,今应成就,晡时说法,即得阿罗汉道。」
这一则典故,应该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位老人家到只园精舍请求出家,舍利弗等大弟子们就以神通观察他八万劫以来是否有种下出家得道的因缘,观察的结果是没有,因此就没有接受他的出家要求。这个人非常的伤心、痛哭流泪,一直没有离开;直到下午释迦牟尼佛回来了,立刻就为他剃度,甚至为他说法,在佛陀说法下,这个人当下就证入了阿罗汉。
为什麽以舍利弗的神通看不到他的出家得道因缘呢?舍利弗他们都是声闻,都是证入阿罗汉果的,阿罗汉的神通力最多能够观察八万劫,超过八万劫以前的因缘就看不到了,可是佛的神通力不止能观察八万劫,因此晓得这个人在八万劫前有种下得道的因缘,目前正是证道成熟的时候,所以就为他剃度、说法,他就马上证得了阿罗汉。
「阿罗汉」是声闻(小乘)最高的果位,他有三种含意:一是杀贼,二是无生,三是应供。所谓「杀贼」是指杀烦恼贼,已经断除了见惑、思惑;断了见惑、思惑就永不再受三界六道的轮回,所以是「无生」;堪受人间以及天人的供养,称为「应供」。所以有四句话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後有。」这就是指阿罗汉。
(补充讲义)
制无生於终朝──制者制造。无生者无生法忍。终朝者,朝餐前,语出《诗经》〈小雅〉「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一朝之间是「终朝」;一日之间是「终日」。
「终朝」在这里是指吃早餐之前。古代没有电灯,所以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阳一出来就到田里去工作,工作到一个段落再回家吃早餐,或是把早餐带到田里给工作的人吃,所以「终朝」是表示很短的时间。「制」是制造,也可以说是证入,证入无生法忍。「无生」也叫「无生灭」或「无生无灭」,就是诸法实相无生无灭。
所有存在的诸法,不管精神界或物质界,有形无形,本身都没有一个实在的本体,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离散而灭,所以本性是空,没有永不变化之人事物可言。凡夫因为对这个无生的道理迷而不知,所以见到是非好坏就在心中生起种种的筹量、计较、烦恼,因此心就有了生灭,所以永远在三界六道轮回。十方诸佛就是证悟到了无生无灭的诸法实相,而且心安住於实相,所以心中永远不会再起心动念,衍生种种是非好坏等烦恼,因此也就不会有未来善恶轮回的生死果报。
「无生法忍」的「忍」有两种涵意:「忍可」和「安忍」。「忍可」就是体悟到不生不灭的实相而肯定他;心安住於体悟到的实相而不动,叫作「安忍」。以车子为例,刚启动的时候,先从一档起步,慢慢转二档…三档…四档…五档,一直快起来。可是不跑的时候就回归空档。证入无生法忍的人也是这样,他时刻处在寂静的状态当中,要应对的时候,当下就会有应对的功能显现,不过,他所应对的当然不像我们凡夫是起贪瞋痴烦恼的,而是像禅家所讲的,「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挂着一条丝。」
一个证入无生法忍的人是到几地的果位呢?是七地以上。在《无量寿经》中有谈到三种法忍: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所谓「音响忍」就是听闻说法的音声而证入果位,这种果位相当於十信的阶位;「柔顺忍」就是思惟诸法实相的真理,随顺证悟的真理,心安住不动,这相当於十贤的果位;「无生法忍」则是登地菩萨的果位。
(补充讲义)
《维摩经》言:「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
接下来是引经证明得无生法忍的例子并非接诱之言,乃为如实之说。《维摩经》中记载,当释迦牟佛在说法的时候,有二百位天人得到无生法忍。
(补充讲义)
《法华经》〈分别功德品〉言:「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
《法华经》所举出得无生法忍的人就更多了。一个恒河沙就已经超越我们的想像,已是天文数字了,何况是六百八十万亿的恒河沙,更何况是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的恒河沙那麽多的众生证入无生法忍。
(补充讲义)
《妙玄》卷二之一云:「鸯掘摩罗,虽是恶人,实相性熟,即时得度。」
《妙玄》就是《妙法莲华经》〈玄义〉,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所讲,他的弟子灌顶大师所记录,共有十卷,编在《大正藏》第三十三册。在《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二之一就引鸯掘摩罗的例子。鸯掘摩罗在还没有遇到释迦牟尼佛的时候是一个大邪见的恶人,他认为只要杀一千个人他就可以升天,所以他处处杀人、时时杀人,在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要杀最後一个人的时候,遇到了释迦牟尼佛,认为释迦牟尼佛就是他最後要杀的第一千人。释迦牟尼佛知道鸯掘摩罗得道因缘已到,不但不应该再造罪造业,而且应该是证入无生法忍的时候了,当下就为他说法,鸯掘摩罗立刻证入无生法忍的果位,所以说「实相性熟,即时得度」。就像「瓜熟蒂落」,瓜若成熟,风一吹即落。
(补充讲义)
《玄义释签》释云:「佛命善来,成阿罗汉;即地狱人,成声闻界。若依大乘,得无生忍,即成佛界。四禅比丘,谓为四果,此即天界,成就地狱界。」
《玄义释签》就是《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是唐朝天台宗的湛然大师所作,总共有二十卷,也编在《大正藏》三十三册。这一段也是在说鸯掘摩罗,在佛陀为他说法,呼「善来比丘!」当下即成阿罗汉。就像刚才前面所讲的,证阿罗汉於一听。
「即地狱人,成声闻界。若依大乘,得无生忍,即成佛界。」,鸯掘摩罗他杀了九九九个人,当下死的话应该就直入地狱,可是因为遇到释迦牟佛为他说法,就成声闻界。
如果是小乘,就成声闻界,声闻界的果位就是阿罗汉;如果依大乘就是得无生忍,成为佛法界(法界有分十法界:佛的法界、菩萨的法界、缘觉的法界、声闻的法界、六凡的法界)。
「四禅比丘,谓为四果,此即天界,成就地狱界」,进入第四禅天的比丘,他如果把那种境界误认为是四果罗汉的话,这样就有大的罪报,死後就会堕入地狱,这岂不是天界的当下,成就具足了地狱的果报。
这几件典故都是证明「证罗汉於一听」和「制无生於终朝」的例子。
讲义言,「闻此论事,亦当不信」:
(补充讲义)
论事──本论「下地等上地」之事。
《往生论注》所讲的下地菩萨(七地以下,未证净心的菩萨),他如果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行有可能会遇到七地沈空难而退堕,但如果往生极乐世界,不但不会有七地沈空难,甚至会超劫超地,进入等觉菩萨。可是如果有人是抱着和刘 虬居士同样观念的话,他听到昙鸾大师这种理论,应该也会不相信。
「夫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谓之不然,亦其宜也」,所以昙鸾大师说非常之言不能进入常人之耳,就他们的所知来讲,认为没有超劫超地之事,这也是正常的。
(补充讲义)
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
《庄子》云:「大声不入於里人之耳,高言不止於众人之心。」
「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大声」在这里是指古典音乐,「里人」是指田夫、野叟。对那种意境深妙高雅的乐曲,一般人由於境界未到听不懂,所以反而不喜欢。就像我们在佛堂念佛,单纯一句佛号,无调之调,可以说是所有佛号调子中最好的,但是一般初学的人,就比较喜欢有音韵的,觉得这种无调的念佛念起来没味道。
「高言不止於众人之心」,「高言」是指深妙的言论,当然一般人理解不来,也就听不进去。
「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井中的青蛙从生到死,所接触的就是这个井的范围,就这麽几尺方圆而已,如果跟牠说有长江、有黄河,甚至有大海,牠是无法理解的;夏天出生、夏天死亡的虫,跟牠说有冬天,很冷,甚至会结冰,牠也理解不来。同样的,一出生就失明的人,你跟他说这是黑色的、这是白色的、青色的、黄色的……,他也不能理解。在这里说一个小故事。
二十几年前,我认识一位会说国语的尼泊尔喇嘛,也曾在他尼泊尔的寺庙住了一个月,遇到必要的时候,就请他帮我翻译。他第一次来台湾时,最想去看的就是「大海」。因为他们生长在尼泊尔等高山内陆地区,从来没有看过海,可是经典中形容佛的智慧、慈悲都说「深如大海」。但是他一直无法想像大海到底是什麽样子。所以当时我就载他环岛,到东海岸去看海,他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一方面看大海,一方面思惟经典当中以海来形容的佛的功德。
(补充讲义)
《左传》卷十六〈杜注〉:「非常之地,多生非常之物。」
《左传》是在解释《春秋经》。「杜」是指晋代的杜预,他有写一部《春秋经传集解》,总共有三十卷,其中第十六卷就说「非常之地,多生非常之物」。
引用以上这些古籍,主要是在推演昙鸾大师这一句「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的来由。阅览《往生论注》,我们当能感受昙鸾大师的才华,不但文笔好,学问又很丰富,像「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这句话并没有出处,可是他自己造句,就是这麽的贴切。
(补充讲义)
《道德经》:「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四十一章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因为我们没有智慧、经历,对於超越我们见闻觉知以外的人事物,往往会打一个问号,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我们一般人都是下士,不是上士的根器。
所以,我们学佛要能够「随顺」,佛怎麽讲我们就怎麽信,我们这个法门的祖师怎麽解释,我们也怎麽的信,这个就叫「随顺」,也叫作「仰信」。不然的话,等到完全理解再来相信,那永无相信之日,或者要有某一种体验、灵验、感应再来相信,可是那也不一定每一个人都有,何况所谓的感应、体验也不能做为标准。标准在哪里?在佛怎麽说、祖师怎麽解,我们就怎麽信。因为,一切的感应如果没有以经论做为依据,一来可能会偏差,走入迷信;二则往往容易退转。以感应来说,其他的宗教也有,佛教各宗各派、各种修行法门也都有,甚至一般的民间信仰也有谈感应。所以感应也不是绝对可依据的,我们应该要仰信,随顺经典,随顺祖论。
前面是以「证罗汉於一听,制无生於终朝」来印证,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不须从一地至一地,是有超越之理的,昙鸾大师则是用「好坚树」来作譬喻。现在我们再用「增上缘」来作比喻。
《善导大师全集》之〈观经四帖疏纲要〉一文,其中有一则「弥陀愿力是增上缘,众生念佛即是乘托」,对「增上缘」有用几种比喻,同时做成表格,深入浅出的来说明。
第一个表格就是「炭素」成为「钻石」:
「因」遇「缘」则「果」现,依缘之不同,果亦不同。如「炭素」以常温常压则成「炭」。若加以摄氏二千之温度,五万五千之气压则成「钻石」。
接下来是表格说明,「因」是炭素,「缘」如果是常温、常压,他的「果」就是炭;「缘」如果是二千度高温、五万五千气压,他的「果」就是钻石。
木炭跟钻石能比吗?简直是泥云之别,可是他们的原料都是炭素。将会成为炭或成为钻石,要看它是遇到了怎样的「缘」,如果是常温常压的缘,他的果就是一般的木炭而已,木炭不起眼,一烧就完了,不值钱;可是它的缘如果是二千度高温、五万五千之气压,果就成为钻石了。可见,成为木炭或成为钻石端赖「增上缘」。
接下来又说:
罪业凡夫遇普通之缘,则依然三途六道,造业造罪、受苦受难之凡夫。………然而此永难得度之善恶凡夫,若能得遇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之增上缘,则万不漏一,往生成佛。天亲菩萨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是以凡夫出离之缘,唯在弥陀佛愿。
接下来是表格说明:因──凡夫,缘──普通缘,果──六道凡夫;因──凡夫,缘──增上缘,果──往生成佛。
我们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不但不会堕落三恶道,而且能脱出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不但往生极乐,而且当下进入一生补处。这些都不是靠我们自己,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增上缘。所以善导大师才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又说:「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得生的「生」,是生到弥陀的「报土」,所以所得的果就是涅盘的果。
极乐是「报土」,所谓「报土」就是无造作、不生灭的,永远不会变质,不会消灭,没有品位的高下阶级。要进入那种境界,只要专念弥陀,不夹杂、不间断,纯粹只要念佛就可以,其他可以通通不用,如果夹杂的话,就是随缘杂善,随缘杂善恐怕就难入极乐报土了。现在来说一个优婆离尊者的故事。
优波离是首陀罗族出身,大约二十岁左右的时候,还是个小理发匠,当时正是佛陀成道後的第三年,佛陀回到故乡迦毘罗卫城,大家就介绍优波离为佛陀剃发。优波离受宠若惊,也很惶恐,一方面因为祂是王子,一方面因为祂已成为天上天下最尊第一的佛。而且在当时的印度种姓阶级中,自己又是属於低贱的首陀罗,他深怕有所差错,就回家向母亲诉说不敢为佛陀剃发的原因。母亲虽然安慰他,告诉他佛陀很慈悲,但是优波离还是非常的恐惧,他母亲没有办法,第二天只好陪着优波离去为佛陀剃发。
当优波离谨慎、小心、缓慢的为佛陀剃发时,他的母亲就跪在佛陀面前问道:「佛陀!优波离剃发的手艺怎样?」佛陀注意一下优波离,说:「身体好像显得太弯了!」经佛陀这麽一说,优波离集中心力,身体稍微挺直,据说他当下就有进入初禅的功夫。
过了一会,他的母亲又跪下来问道:「佛陀!此刻优波离剃发怎样?」佛陀回答说:「现在身体好像又太直了!」被佛陀这麽一说,优波离身心放松,但仍然不敢妄想稍懈,一心一意,据说他这样就有进入二禅的功夫。
不久,他的母亲再问:「佛陀!现在优波离剃发怎样?」佛陀答道:「入息太粗了!」优波离一听,把心力集中在出入息上时,据说,他这样就已有了进入三禅的功夫。
最後,他母亲又再问:「佛陀!现在优波离剃发怎样?」佛陀回答:「出息太粗了!」优波离竟然此刻一念不生,忘记手中的剃刀,据说,他此刻就有了进入四禅的功夫。
这时,佛陀对身旁的比丘们说:你们过来把他的剃刀拿下,将他扶着,不要让他倒在地上,他此刻没有想念,已进入第四禅。这是尊者优婆离为佛剃发而入定的故事。
优波离当下就能够入定,而且是站着入定,他有修行吗?一天也没有。他有皈依吗?也没有。他深入经藏吗?也没有。我们在这里修行到百岁也不能入定,而且愈念佛,愈发现妄想杂念很多,就近代的佛教修行人来说,真有功夫入定的也没有几位。近代,最有名的是虚云大师,现代就是广钦老和尚。除此之外,很少听到,假使有的话,也是很浅的,时间也不久。这和时代有关系,尤其善知识最重要。以优波离尊者来说,因为对方是释迦牟尼佛,在释迦牟尼佛的旁边,受释迦牟尼佛那种威神的加持与善巧方便的引导,使得优波离当下入定,所以「缘」很重要。
广钦老和尚为什麽能够入定呢?如果广钦老和尚生长在现在这个时代、环境绝不能入定。他生长在一百多年前,那个时代没有电灯、电影、电视,也没有汽车、机车,当时环境很纯朴,他又没有读书,所以就很认命,安份守己,觉得自己苦苦恼恼,觉得自己不会修行,住在寺院跟随大众实在是不够格,就一人找个地方静修,背着一包米到福建承天禅寺的後山去。也由於他生长在那种物质生活很贫困,又没有读书,又觉得苦苦恼恼,从小又是刻苦耐劳的人,所以他才能够一个人纯朴的、安心的、不动摇的找一僻静个山洞,於是就有入定的经验。但到了年老能够入定吗?就不能了。因为身体已经逐渐老迈,而且环境也变了,所以就不可能入定了。
因此入定也要靠环境,同时也要看身体行不行。以现代来说,现在的小孩在看电视、看卡通、打电脑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的脑海已经有花花世界的种种污染在,因此他内心要达到定是不可能的;而另一方面,以环境来说,现在台湾再深的深山都有道路可达,都有人去登山,再那里怎麽有办法入定呢?这是就时代、环境、善知识来讲。
再来说一则比喻,就是「六群比丘」。
佛陀时代有所谓「六群比丘」,就是比较不听言教、没有威仪、不精进,被同伴比丘们所看不起,也不受人敬重,这就是「六群比丘」。
有一句话说,「佛世六群比丘,犹贤於佛灭度後马鸣龙树」,典故是哪里来的呢?在佛陀灭度後一百多年,也就是阿育王的时代,有一位阿罗汉「忧波鞠多」,他具足三明六通,他很想知道佛陀的殊胜相貌,以及佛陀那时代比丘们的一些威仪举止,刚好那时候有一位老比丘尼,年纪大概是一百二十岁左右,这一位老比丘尼年幼的时候曾经见过释迦牟尼佛,所以忧波鞠多就派弟子到这一位比丘尼的地方说,某一天忧波鞠多要来拜访她。
在忧婆麴多未到时,老比丘尼先做一个动作,就是将钵盛满麻油放在门的後面。当忧波鞠多来到,推门进来的时候,碰到了这一钵油,这一钵油泻了一些到外面来,可是忧波鞠多并不晓得。
忧波鞠多进来就问老比丘尼,释迦牟尼佛的相貌、举止是怎麽样?这位老比丘尼说,释迦牟尼佛的相貌威严简直无法形容。她说,她小的时候,有一天很多人就在喊着说「佛陀来了,佛陀来了」,她一听到就跟很多人到外面迎接佛陀,当佛陀来到她的面前时,她就立刻顶礼,当她顶礼时,插在头发上的金钗掉落在地上,原来是找不到的,可由於佛陀身上有光明,照亮了整个村庄树林,照亮了当地环境,使得她能够找到这一支金钗。也由於佛陀有这一种殊胜的相好光明,知道祂是一位得道圣者,因此就跟随祂出家。
接下来,忧波鞠多尊者又问,当时比丘们的威仪怎麽样?她就说,当时比丘的威仪,每一个人都比现在尊者您的威仪来得端严。为什麽?当时所谓的「六群比丘」他们也来过我这里多次,却都未曾使这一钵油泻溢出来,可是尊者您进来的时候,却使这钵油泻了出来。可见即使佛陀时代的六群比丘也胜过所谓威仪端严的尊者您。
由这一点就令我们感叹,佛陀时代跟随在佛身边的出家人,即使最差的,也胜过佛灭度以後最有修行的修行人。由此也可以晓得,现在,处──五浊恶世,时──末法时代,以我们这种根机,与六群比丘当然丝毫不能比,而忧波鞠多已经是证果的阿罗汉更不能比。可是如果往生极乐世界,在诸佛之王的弥陀面前,在超踰十方的弥陀净土环境当中,怎麽不当下就证入果位呢?
忧波鞠多这个典故,我早年就看过了,给我的启示也很大。想到当初的出家人,不管有证果、没证果,他们的威仪、举止是多麽的安详、平和,内心是多麽的不起杂念,安详寂静。一个人的外貌是内心的显现,外面的言语举止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境界,内心如果和平、寂静、没有杂念,他的举止就比较安详、温和;如果言语举止比较粗鲁、嬉笑、躁动,就表示他内心是急躁、浮动的。所以,在出家众的生活规约中,我就写「生活──简单、朴素;语言──诚恳、和蔼;威仪──安详、稳重」。
学佛人,不管在家、出家,尽量要安详、稳重,一方面从外面的行住坐卧来要求内心。另方面,可以晨起静坐念佛,或者在佛堂静坐念佛,念到比较相应的时候,也会体会到那一份寂静的心灵。有了这一种体会,就保持这种心境来为人处事。如果能保持这一种心境来为人行事的话,语言就会比较亲切和蔼,同时也比较不会计较、推论他人的动机,这是从内心的寂静显现行仪的安详。
这「一钵油的启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将他记在脑海中。讲到这里,大家有没有什麽问题?
问:刚刚上人提到,如果对圣道门的修行有过一些尝试或了解,将有助於行者对纯正净土法门的珍惜。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一般人也应有这些经验比较好?
答:不需要再去绕那个圈子。机缘好绕得回来还好,如果绕出去却绕不回来就糟了。
那要怎麽去体认呢?就是刚刚所讲的,信我们这个法门的佛言祖语,随顺他,然後思惟「机法两种深信」的道理,譬如对「机」的思惟,可以看看周遭的人,不论是修行人或一般人,以及社会上发生的种种贪瞋痴慢、杀盗淫妄,然後再回过头想想自己,可以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外面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我们都要把它当做是自己的分身,我们现在没有像他那样做只是因为环境比他好,如果环境互换,我们也会和他们一样。
我们自己的心是怎麽样?可说大家都差不多,都是贪瞋痴慢、杀盗淫妄,只是没有机缘显现而已。所以善导大师才说「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这一段法语所说的是每一个人,人人大多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应从这个地方来反省观照。
我在还没有出家之前就开始在这条修行路上摸索了,一直到现在,当然不会再受惑动而转向。因为我有这样的经过,所以才要维护大家,希望大家不要走入偏路或冤枉路。大家如果能接受我讲的那就好,不然的话就会有问题。
在我接触的人当中,净宗法师的根器最利,可以说是举一反三,虽谈不上是闻一知十,但是他的反应很敏锐,和他谈论,他一听就可以领悟,甚至还没有讲完,他就可以完整的了解。或者有问题,我回答的即使不很完整、很圆满,可是他一听就能整个领悟。像净宗法师这样的人,到现在还没有遇到第二个。
问:是不是可以请上人再简略的说明「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答:我们在世间所做的任何善事功德都是有漏的,因为是有漏的,所以叫做「虚作」;阿弥陀佛的功德是永恒存在,不会变质、不会消灭,所以叫做「不虚作」。祂能够永远的保存,住而不灭,持而不变,这个叫作「不虚作住持功德」。
阿弥陀佛的「不虚作住持功德」显现在哪里呢?显现在天亲菩萨讲的「遇无空过者」。怎麽不空过呢?「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就是阿弥陀佛「不虚作住持功德」的地方。能够让遇到阿弥陀佛──「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人,现生就拥有正定聚,到极乐世界就至一生补处。这是祂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的「速」的地方。「速」让我们一往生,当下就能够拥有,而不是从阿罗汉,然後菩萨,然後初地、二地……九地、十地,不是的。速满足的是「入一生补处」这样的大宝海的功德。
「住持」的意思「补充讲义」中有说明:「住,不异不灭;持,不散不失」,阿弥陀佛的功德永远不会变质叫「不异」,不会消灭叫「不灭」。所以「住」等於「持」,「持」等於「住」。祂永远存在,具足那一种功能,使得遇到祂的人能够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个就是阿弥陀佛的「不虚作住持功德」。
凡夫众生所做的都是虚作的,不是永远能够住持的,他会变异、会散失、会消灭,所以说是虚假的。当然,菩萨所做的功德,以及十方诸佛所做的功德也是「不虚作住持功德」,可是他不能够令我们「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而弥陀这一种「不虚作住持功德」,能够令五乘根机齐入祂的报土,快速的满足功德大宝海,功德大宝海就是佛的功德。多快速呢?昙鸾大师在这里的解释是一步一步的引导,引导到最後就点出,到了极乐世界就进入一生补处,然後用「好坚树」来比喻,斩钉截铁的说出,「如果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说明到极乐世界不需要一地至一地,可以当下就超越诸地,所以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普贤之德」就是本身具足佛的慈悲、智慧、愿力、神通到十方世界去普遍的度化众生,要显现普贤之德,至少要等觉菩萨。而我们一往生就能够超出常伦诸地之行,当下就能够修习普贤之德。
我们今天晚上就讲到这里,这一阶段的课程也暂告一段落。
南无阿弥陀佛
(讲於2007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