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度开示(2018年7月31日)
金刀剃下娘生发 除却尘劳不净身
圆顶方袍僧相现 法王座下又添孙
首先,恭喜你们,在观世音菩萨得道的纪念日献身佛门,成为三宝之一。
能够舍弃五欲,进入佛门,过清净无染自利利人的出家生活,这是超然的、可贵的、可敬的,是三宝之一,令大众尊敬。
为什麽?五欲是罪恶的、污染的,增长生死轮回的;五欲是一般人所执着,不容易远离的,世俗人一辈子就是以五欲为他的生命,为他的所求,始於五欲,也终於五欲,因此长劫以来,生生世世永在六道苦海浮沉不能解脱,现在能够远离五欲过清净的生活,是多麽的可贵,可说诸佛欢喜,龙天赞叹。
出家人就是僧,也就是三宝之一,三宝的功能,就佛法来讲,可以真谛与俗谛来解说。
所谓真谛,就是宣讲宇宙人生的真理,开展解脱轮回之苦的大道,这是就真理来讲。
所谓俗谛,就是匡正世道人心,淑世利人,弥补法律政治的不足,这是佛法的功能。
至於出家人,也就是僧,僧是住持佛法,传承佛法,弘扬佛法,以佛法自修,也以佛法化人,领导世人归依三宝,脱出三界的火宅。
因此,出家人就是佛教的代表,弘法者的主体。佛教之能否健康成长,发扬光大,完全维系在出家者的身上,可说出家者是光荣的、可敬的,但也是难能的、任重道远的
因此,今天在此,我就以三句话,互相勉励。
第一,了解教义。
第二,端正行为。
第三,奉献力量。
第一,了解教义。出家人既然是三宝之一,代表佛教,弘法的主体者,对於教义如果不了解,或不正确了解,那如何代表三宝?如何代表佛教弘扬佛法呢?所以,至少对於佛教的教理,最基本的、概论性的,必定要了解。同时对於一个僧在日常生活当中所应该具备的种种内涵也都应该了解。再来,我们是净土法门,也可说是净土宗的代表者,因此对於净土教理更是要了解,不但要了解,而且要透彻的了解、广泛的了解。这样将来无论是踏在布教线上,能够辩才无碍,同时在引导信众念佛上也能够契理契机。所以对基本的佛教教理要熟悉,对净土的整个内涵更要透彻。这是第一点。
第二,端正行为。出家人既是三宝之一,也可说是人天的师范,他的位置、价值超越所有人之上。达到人天师范这样的顶端位置,这样的身分,他的身口意是必须要怎样的端正?怎样的完美?当然我们是凡夫僧,不能以菩萨或圣者比拟,但毕竟是三宝之一,不同於世俗之人。因此,以前种种的个性脾气,种种的世俗行为,有负面的、不良的,现在已经进入佛门,成为僧宝,所谓「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後种种譬如今日生」,所以在身口意三业之上都必须要合乎律仪。在宗风俗谛对於我们的三业有很好的指标,都必须深入去理解。譬如宗风里面讲到:「生活简单朴素,语言诚恳和蔼,威仪安详稳重」,这几句话,我们如果时常作为镜子来反照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这样至少能够使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比较不会有缺失,也起码能够扮好一个出家人的角色。否则,出家人是人天师表,引导芸芸众生来归依佛门,来理解法义、修行解脱,如果三业不端整,如何负得起这样的重责大任呢?因此在生活上要简单朴素,也就是像佛陀所讲的,出家人的生活就是「三衣一钵」,三衣一钵这个名词所代表的就是简单、朴实、朴素。也就是说,只要是我们应该用的,我们就具备,如果我们用不到的,就是身外之物,一点也不留着,这个是简单朴实。
语言要诚恳和蔼亲切,出家人要内怀慈柔,外现亲切,对於任何人,都要用一种慈柔的心、呵护的心来对待他们;同时在言语上远离戏论,没有嘻嘻哈哈,而且要很稳重,很得体。
所谓威仪举止安详稳重,作一个出家人,行有行相,立有立相,坐有坐相,卧有卧相。这些都必须去学习培养。
能够三业端正,才能堪为人师,而引导众人。这是第二点。
第三,要奉献力量。如果是已经年长的僧众,我们希望他能安养颐年,将来顺利安然往生,也就是希望他「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念佛」,他的职责就是好好念佛。如果年纪还轻,同时有教理基础,善讲乐讲的,那就奉献演讲在布教线上;假设能够办事,有能力,希望他能担当佛门的种种庶务;假设能够当维那领导大众共修,举办超荐等等,也希望他能尽力尽心的奉献他这方面的才能。
出家人,所谓君子不器,敲打唱念,三刀六槌,既要演讲又要领众,既要办事又要开解信众的烦恼等等,因此出家人所要学的就很多,所以希望在解门上、行门上尽量付出自己的力量。
以上三点,互相勉励。
对於常住,要把教团、常住当作是我们新的家,要对这个常住有归属感,常住的所有目标要能够肯定,有认同感;常住的所有一切要觉得是我们的,有亲切感,既是去使用它,也是去维护它。
对於师兄弟,要相尊重不相轻视;相亲近不相疏远;相体谅不相论断;相协助不相袖手。
在此先简短的跟大家互勉。事後还会发给大家历次以来剃度所讲的话,希望大家利用时间阅览,同时《触光柔软》这本书,也希望大家时不时的复习,期盼能扮演好一个出家人,今天就简单讲到这里。
(2018年7月31日,农历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