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菩萨《易行品》-易行品本愿释略解(二)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晚上我们依然接续上次的《易行品》「本愿释」略解。阿弥陀佛因地发了四十八愿,祂本愿中的根本愿可以说就是第十八愿,这第十八愿是怎样的内涵呢?在谈到内涵之前,我们应知佛经所说的法如果没有善知识的解释,就会免不了众说纷纭了,尤其是我们愚痴无智,所以说:「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因此我们不依自己的解释,我们应依祖师,依菩萨,还有高僧大德的解释,然而菩萨高僧大德也很多,我们还必须要进一步有所抉择,我们最後所抉择的就是依据龙树菩萨的《易行品》,以及昙鸾、道绰、善导大师这个法脉的解说,因为只有这个法脉的解说才是纯正净土宗的解说。
这几位祖师当中,在次序上,龙树菩萨是第一位,龙树菩萨的着作很多,所讲的法方方面面都有,所以每个宗派都依各自的需要,而自龙树菩萨的着作中撷取相关的内容,作为各自宗派立论的依据。在龙树菩萨的着作当中,因为只有《易行品》才有谈到第十八愿的殊胜,而且也是以《易行品》作为判别释迦牟尼佛的一代教法,所以我们取《易行品》。概略来讲,《易行品》所谈,主要就是「易行道」跟「难行道」,而易行道之所以为易,在於阿弥陀佛本愿的易行,这个是根源。所以我在此再次叮咛也希望大家利用时间去看我们出版的《讲演集》第一集之中的龙树菩萨《易行品》「难易二道判」(91—155页),不看的话就不能了解,就太可惜了。
教理就是法,我们为法而来,这是我们齐聚在象山的目的;法也是我们学佛人的生命,就是所谓的法身慧命,如果没有法的话,我们这个身心都是空壳子,身是空壳子,心呢?是三毒、妄想杂念。所以我们的肉身固然须以饮食来滋养,而精神则要以法来滋养,若没有法,我们就等於是行屍走肉了。
我们这套书很多,将近四十本,大家要利用时间一本一本去看,当然一开始没有时间一下子看那麽多,那就依重点,有次序步骤的阅读,像刚刚所讲的「难易二道判」就可以优先看一遍。
现在我们接续上一次的,上一次讲到:
念我称名──口称成因由法德,全德成名令口称。
这二段话共十四个字,在解释之前,我们先将龙树菩萨《易行品》「本愿释」的释文三十六个字恭念一遍,请合掌: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请放掌。
在本愿释三十六个字当中有「念我称名」,「念我」与「称名」其实是同一个含义,念我就是称名,称名就是念我,这个「我」指阿弥陀佛。每尊佛有法身、报身、化身,每一尊佛的功德都是巍巍高深不可思议的,尤其是超越十方三世诸佛的佛中之王、光中之尊的阿弥陀佛,祂的功德更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祂的不可思议功德是无形的,而且祂的不可思议功德是唯有佛才能了解,菩萨以下都没有能力推测,既然如此,那我们要如何才能念阿弥陀佛呢?最简单、方便又殊胜的就是称名,称名就是念阿弥陀佛,如果舍去称名的话就不能完整的念阿弥陀佛,就跟阿弥陀佛有所隔离,所以第十八愿没有讲其他的法门,只有讲「乃至十念」,就是念阿弥陀佛,就是称阿弥陀佛的万德洪名。
念是属意业的,它的范围很广,可以观想上的,也可以观像上的,也可以作实相上的,也可以作为参究上的,但是这一些都不是「念我」的本意,只有「称名」,其他都跟本愿了无关系,跟阿弥陀佛本身遥隔很远。
接下来,为什麽念我称名就是「口称成因由法德,全德成名令口称」呢?这两句十四个字又是什麽意思呢?口称成因由法德是说,我们只要假藉我们口业称念这万德洪名,就成为往生极乐世界的业因。
既要往生极乐世界,那麽极乐世界是怎样一个世界呢?《无量寿经》对此有很多说明,善导大师在《法事赞》则用七个字扼要的显明,就是「极乐无为涅盘界」。极乐是无为、涅盘的境界,所谓「无为」是不假藉任何作为的无为法,既然是无为就是无漏,「涅盘」就是不生不灭。所以极乐世界是无为而自然不生不灭的境界,也就是它没有我们凡夫的见惑、思惑,以及圣者的尘沙惑跟无明惑,没有品位阶级的高低差别,若有高低差别,就不是平等一味,就有生有灭了,所以是佛的境界。但是这个境界跟一般佛的境界又不一样,因为他是阿弥陀佛的净土境界,阿弥陀佛是超胜十方诸佛的。
所以,如果我们要进入这样的境界,光靠我们自己的修行是不可能的,因为凡夫的修行顶多就是五戒十善,或者成就禅定,具足五种神通,但是这一些功行只能成为再度生而为人,或者上升天界的因,而不能成为往生净土的因,因为他连三界都还没有超脱,死了之後还是继续的六道轮回,永无休止。所以那种因,连脱离三界六道轮回都不可能了,何况进入佛的净土,何况进入阿弥陀佛高超的报土呢?昙鸾大师说:「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假,是故名不实功德」。
我们凡夫所修的皆是颠倒的、虚假的、不是真实的功德,以这种虚假的因怎麽能获得真实涅盘的果报呢?即使我们断了见惑思惑,就是获得了阿罗汉果也不能进入无上涅盘的境界,因为那只是阿罗汉果而已,而阿弥陀佛的涅盘境界是佛的境界,二者因果不相吻合;即使是菩萨断了尘沙惑,甚至断了一品无明进入初住,能够在一百个世界显化作佛说法度众,也不能进入到阿弥陀佛涅盘的境界,因为他只是断了一品无明,往後还有四十品无明,所以也不能进入阿弥陀佛的涅盘境界,要进入那个境界通通必须要靠阿弥陀佛功德,而阿弥陀佛的功德在哪里?就是在这一句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这一句名号在经典上处处都说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它不是声闻、缘觉、菩萨所能想像得到的利益功德。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讲信受,讲仰信弥陀救度,不说理由,为什麽?因为如果要去追究的话,我们就信不来了。由於我们凡夫的智慧达不到、推测不来,所以阿弥陀佛要救度十方众生就以这句名号来让十方众生口称,单只须称念这句弥陀名号,就具足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功德,往生涅盘无为的极乐世界,所以说「口称成因由法德」。
我们是贪瞋痴的凡夫,一点烦恼都没有断除,甚至降伏,只单单依靠称念六字洪名就能往生无为的涅盘极乐报土,那绝不是我们有什麽称名功夫,也不是我们有何种修行力量,都不是假藉我们这一些,都是由於法的功德,这个法就是指阿弥陀佛。有什麽法德呢?在上次我们引用法然上人《选择本愿念佛集》所讲的念佛具有胜易的功能那一篇文章当中,法然上人就有谈到说这一句弥陀名号具有内证跟外用的功德,「内证」就是佛所证悟到三身、四智、十力、四无畏,「外用」的功德就是佛本身的相好光明以及说法度生,所以佛的功德就是内证跟外用统统包涵了。
所谓内证的三身就是佛的法身、报身、化身,祂的八识,就是前五识及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就转为四种智慧,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六意识转为妙观察智,前眼、耳、鼻、舌、身五种识则转为成所作智。须得先转识成智才能显现三身(法、报、化三身),有了三身自然具足佛的十力跟四无畏的功能。
阿弥陀佛跟其他的佛不一样,因为祂因地所发的愿是超越十方诸佛的愿,以致於祂的法、报、化三身,法身固然诸佛所证,平等一如,但是报身却是殊胜无比,那化身就功能无量,能够救度十方众生,十方诸佛就没有那种功能,因为因地的愿行都不如阿弥陀佛;就四智来讲,固然阿赖耶识与末那识所转成的大圆镜智与平等性智,是佛佛道同,也是平等一味的,但是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就有所不同,虽然可以度十方众生,但阿弥陀佛有能力度诸佛不能度的众生,就有这种功能力用之别;若就阿弥陀佛外相来讲,固然十方诸佛同样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但是阿弥陀佛的光明也是其他诸佛所不能及的,有一首赞佛偈就说「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阿弥陀佛相好跟光明是十方诸佛不能相比的,所以说「无等伦」,十方诸佛同样有相好光明,可是跟阿弥陀佛不能相比的,就像《无量寿经》所讲的「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那麽这一些法德在那里呢?完全在这一句弥陀名号,所以说口称成因是由於法的德能,如果没有法的德能怎麽能够让我们具足贪瞋痴的凡夫,不但脱离三界六道轮回,而且还往生高超的极乐净土呢?所以,就在於法德,完全靠阿弥陀佛。简而言之,我们的目标是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报土,方法是只要「专称弥陀佛名」,不假藉其他方法,假藉其他方法的话,很显然的就落入自力,而欲以圣道、难行的法门做为往生的方法,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要门」,这样就跟阿弥陀佛根本愿不吻合了。可是如果回向的话,阿弥陀佛在第十九愿有发愿要来接引他,所以第十九愿就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虽然他没有完全随顺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可是阿弥陀佛也发愿要救度他,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悲心。
阿弥陀佛的根本愿是经过五劫的思惟观察了二百一十亿刹土的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所以才选择了第十八愿的,直截的说,第十八愿只有称名念佛,其他不是称名念佛的话,就一定是圣道法门之假藉自力种种功行来回向往生,这个就通通包涵在第十九愿之「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也就是《观经》所讲的十三定观以及三福九品,然後回向往生,那他的果位就在九品阶位当中。
接下来一句:「全德成名令口称」,以佛德来讲,佛德是无相的,没有声音语言,也没有符号文字,是声闻、缘觉、菩萨所难以思惟的,但是阿弥陀佛把这实相无相的全部功德化成为一句有相的、有声音语言、有文字符号的「南无阿弥陀佛」,让我们凡夫用眼睛可以看,用耳朵可以听,用嘴巴可以称念,这就是阿弥陀佛所选择的本愿,也因为有这本愿的称名,才能救度十方众生,所以十方众生只要称名就好,方法上很容易,效果上很殊胜,能够使称名者皆往生极乐报土,而且在还没有往生之前,就已经入必定了。所以龙树菩萨说阿弥陀佛本愿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所以「口称成因由法德,全德成名令口称」。
我们称名的目的在那里?在归命,就是身心性命投入弥陀的怀抱,投入弥陀的救度,就是愿生极乐世界的意思,如果我们从出生就专称弥陀佛名一直到老死,可是不愿生极乐世界,那就跟本愿就不相应了。所以龙树菩萨在这里接着就说「称名自归」,这也就是第十八愿所讲的「欲生我国」,成就文所讲的「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所以自归就是归命,归命於弥陀的救度。
龙树菩萨在《易行品》讲了这段文之後,就用三十二首偈子来赞叹阿弥陀佛的巍巍功德,也表明他愿生极乐世界归命弥陀救度的愿心,在这些偈子当中,处处都有「我归命」的文字。以称名归命为因,所获得的果是什麽?即入必定,当下就进入正定聚,住正定聚者往生时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悟涅盘成就佛果。
接下来:
本愿之对象──不论何人:圣凡善恶,男女老少,缁素贤愚,皆总包含。
因为龙树菩萨在这里所讲的「若人」是指任何人,也就是包含圣人凡夫、善人恶人、男女、老少,缁素、贤愚,全部都是,缁是出家众,素是在家众,贤是上根利智,愚就是下根愚钝的人,通通都包含在「若人」这两个字之中。「若人」显示出阿弥陀佛本愿所救度的对象,这是从根机来讲。
其次:
本愿之方法──念我称名自归
称念弥陀佛名与归命弥陀救度两者都称为归命,这是就法来讲。
其次:
本愿之利益──现当二益(现生必定,往生证果)。
「现生必定」显示在即入必定,即入必定就是即时入必定,这等一下会解说到;「往生证果」就是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报土,当下就证入涅盘,这就是所谓的「入佛境界同佛受用」。阿弥陀佛的正报、依报是一体的,我们进入这样的境界跟阿弥陀佛所获得的、所受用的,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所以入佛境界同佛受用,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我们也是无量光,阿弥陀佛无量寿,我们也无量寿,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无量,我们的智慧慈悲也无量,所以往生证果,是证这样的果报。
比喻来说,就好像一只昆虫,昆虫很卑微,随时都可能被人捏死,这昆虫有智慧吗?有学问吗?有像人的能力吗?一点也谈不上!可是他的果报若将来是应该下地狱的,那麽到地狱就受地狱果报,应该升而为人的就受人的果报,有人的相貌、功能,受人的教育,受当地环境薰陶;如果他应该上升天界的话,一到天界立刻得天人巍巍之身,而且有天人的光明跟五种神通,那都是业果感成的,不必假藉种种修持自然就显现的。人与天之间当然相差很大,因为人没有五种神通,若要得五种神通,至少要有能力入定,定的深浅又显示出神通的高低,可是天人的话,他的五种神通不是来自於修持,是报通,所谓报通是业报自然而有的,就好像我们生而为人有眼睛就能看,有耳朵能听,有嘴巴就能讲人的语言;那如果生而为鸟的话,他固然有眼睛、有嘴巴,但是不能跟我们一样讲人话。
同理可知,往生极乐世界不是凭我们的业,我们的业不论善业、恶业都是虚假的业,不是真实的业,我们能往生极乐世界是靠阿弥陀佛的功德,是阿弥陀佛将祂全部佛的功德归摄在这一句名号来送给十方的众生,使十方众生容易听闻、容易称念,所以方法很简易,成就很高超,就像印光大师所讲的,「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其次:
本愿之呼唤──呼唤众生「常应忆念」。
龙树菩萨这一段本愿释的最後一句就是「常应忆念」。因为既有这麽大的利益,所以我们要时常来忆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忆念两个字也很单纯,没有其他的解释,就是前面所讲的「念我称名」的「称名」,平常我们就称名,不方便的时空环境下,那就是心中想佛的名号,这就是忆念。
所以阿弥陀佛本愿的功能,所救度的「对象」、「方法」以及所获的无上「利益」,在这里都已清楚的显示出来了。对象就是「机」,方法就是「法」,利益就是「益」,所以说:「口称成因由法德,全德成名令口称」。
藕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有一句说得很好,他说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是万德洪名,这个万不是指百千万数目的万,这个万是全部圆满的意思,阿弥陀佛全部圆满的功德通通在这六字名号里面,因此这六字名号,看来是六个字,听来是一个声音,可是其深无底,其广无边,所以说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以这六字洪名来招感阿弥陀佛的德,那就罄无不尽,没有阿弥陀佛任何一个功德、功能不在六字名号里面的,只要一称弥陀佛名当下就完全领受弥陀所有的功德,弥陀佛名完全包含弥陀所有的功德,没有一个功德不在名号里面,所以一称佛名阿弥陀佛的功德就通通现前了。大师又说「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名号亦不可思议」,因为阿弥陀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因此这一句名号也是不可思议的,就好像什麽?我们世间上的黄金是很贵重的东西,用黄金所打造的器具,器具的本身也是很贵重的,因为这器具不论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是黄金,所以这个器具等同他所有黄金的价值。
龙树菩萨这一段「本愿释」也叫「本愿取意文」。我们看讲稿:
本愿取意文──如明灯,照亮行者前程,指出目的与方法,明示安身立命之处。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
这一段话很浅明,本愿取意文如明灯,在黑暗的房子里面,在黑天幕地当中,如果没有光明,我们就无法明办方向,看不出好坏。同样的,第十八愿是佛所说,成就文也是佛所说,我们愚痴的众生,就像黑暗一样看不出十八愿以及成就文的内涵,因为有了龙树菩萨这「本愿释」、「本愿取意文」,使我们容易的了解原来第十八愿在讲什麽,好像有了光明协助我们可以正确的看出眼前之物是什麽东西,是青黄或黑白。自古以来也有很多学者就第十八愿以及成就文,作其他种种的解说,但是都没有龙树菩萨与善导大师所解释的那麽简明,一目了然,有的解释的很深奥,甚至谈玄说妙,但越解释越远离本愿内涵。
如明灯照亮行者前程,什麽前程呢?就是目标跟方法。目标在那里?方法是什麽?目标是极乐净土的报土,不是化土,是涅盘的境界不是品位阶级的境界,这是目的;而方法很简单,只要称名。指出目的与方法的用意在於明示安身立命之处,身心安立在那里?安立在专称弥陀佛名,从此就不再怀疑也不夹杂,也不间断,既不杂余佛,也不杂余行,所以身心性命都安顿下来了,对於其他人讲的种种学说,种种方法就不会好奇了。那如果不能够在这里安身立命的话,就必然会动摇,甚至於半途而废,因为人都会好奇的。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就很平常的、很平凡的、很平实的、很平淡的专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不能安於平凡、平淡,那就表示他还不晓得这个法门的殊胜、容易,若去喜好玄妙的,追求高深的,那就偏离这个法门了。所以在宗风里面,我们特别的指出「不好玄奇而平实化,不求高深而平常化」。其实,净土法门在佛法中是极平常又极高深的法门,为什麽是极平常而又极高深的呢?高深在於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唯佛与佛独明了,二乘非所测,所以很高深;平常在那里?在於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很平常没有奇特的。但在平常的背後有不平常,在没有奇特的当中却有非常奇特,有别於其他圣道、难行、自力的种种法门。所以如果不安於称名,认为称名太单调了,老是那一句弥陀名号,这是因为他涉猎的还不多,体验的还不深,而又不信顺善知识的言教,所以才会好奇,才会好这个好那个。
我出家三十年,未出家之前就在打坐、念佛,一有时间就专看佛书,没有其他的嗜好,也不会跟人家闲言杂语,在上班的场所也有很多时间看佛书,因为那时候我当仓库管理,很多事情都是会计小姐在帮我处理,甚至我到偏僻的地方去打坐或是看佛书,她都能够体谅帮我出货、入货,所以方方面面的佛书我涉猎的倒不少,後来又到尼泊尔,又到日本,也参访了台湾各地的寺院及行者,所以很多书、很多理论、很多方法,一到我的眼前,我就能当下明辨,这是正还是邪,是肤浅的还是真正深奥正确的,大多能看出来。
因此我在订这个宗风的时候,我就预先提到了「不尚体验,不好玄奇,不求高深」,尤其是如果不是同见同行的同门师兄弟的话最好是不要亲近,一旦亲近,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学识不足,我们的心还很浮动,就容易被引导而走偏了。所以定宗风一开始就说「一向专称」与「三不疑杂」,所谓一向就时间上来讲,从一学佛进入这个法门,就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毕命为期,无有退转;在空间上来讲,不管到那里或者有什麽需要性,也都是专称弥陀佛名,这叫做一向,时间上、空间上任何的所需都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要消业障能消业障;要获得福慧能获得福慧;要出三界能出三界;要生净土能生净土,要进报土能进报土;要快速成佛果就能快速成佛果,这个都在一向专称当中。三不疑杂就是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不夹杂余佛,不夹杂余行)。
因此我们这个团体是有宗派性质的团体,我们团体里面的每一位成员能够称得上同修的,那就是同见同行,如果失去了同见同行,那就非同修,就不共住,就称为一般信众,不然的话这个团体里面就不和合一味,不清纯而有杂染。
所以本愿取意文如明灯照亮行者前程,指出目的与方法,明示安身立命之处,「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这也是我们宗风的四句法语。
「给人安心」,真正的安心是什麽?如果不能确定离开轮回,就永无安心之时,也许有人对世间种种苦都能解决,但解决了世间种种苦之後,心就安了吗?不能!因为根本的苦在於轮回。当然,轮回有轮回的因就是三毒,以圣道门来讲,至少要断见惑才能安心,但我们这个法门,不必如此!是不能也不需要,因为我们修的是他力法门,是仰凭弥陀救度的法门,是信顺、信受、随顺弥陀救度的法门,为什麽?因为我们自觉愚恶,我们自觉贪瞋强盛,业障深重,如同善导大师所讲的是罪恶生死凡夫,是无有出离之缘的人,如果要我们自力断除见思二惑,才能离开三界轮回,那我们就永无安心,也永无希望,永远都在悲痛当中,能够给我们安心的就是弥陀佛的救度,这才是大安心,没有弥陀的救度我们毫无安心之可言。
阿弥陀佛发愿之目的就是要给所有众生得大安心,断除一切恐惧,所以阿弥陀佛在《无量寿经》就说:「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我们的恐惧太多了,但是有一个根本的恐惧就是轮回,学佛人若没有这个恐惧,就可以说他不是真正的在学佛,他就不会善用已经得到人身,已经闻到佛法的今生今世,积极的追寻解脱轮回之道。所以有轮回的恐惧就是获得弥陀救度的前提,因此机深信与法深信二者,机排在前面,机的深信就是有轮回的恐惧,这个恐惧要由弥陀来安,所以接着就是法的深信,给人安心,给人欢喜。
「给人欢喜」,世间上没有真正的欢喜,只有获得不退转才有真欢喜,不退转者即使当下还不是成佛之身,但是必定成佛,不再退堕於三界六道轮回,或退堕於二乘之身,而且皆得不退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我们要给人欢喜,就是要弘扬弥陀本愿,像上师所讲的「行有余力要弘扬弥陀本愿」,才是真正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的妙方。
「给人希望」,如果我们不能离苦得乐,不能脱离三界往生成佛,那一点希望都没有。
「给人利益」呢?世间有种种利益,甚至官商勾结都是追求利益,我们给人的利益不是那一些污染的利益,罪业的利益,不是将来会受阎罗王割头斩脚,剖肚抽肠,刀山剑树,油汤火锅的那些利益,是给人真实的利益,就像《无量寿经》所讲的「惠以真实之利」,是给人「无上大利」,就如《无量寿经》第十八愿结论所讲的:「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所以这个大利是无上功德的大利,也是《阿弥陀经》中释迦牟尼佛所说:「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所以这个利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是释迦牟尼佛以佛眼所见到的究竟成佛的利益。因此我们只要不改变本愿法门,自行化他都以本愿法门,这个就是给人利益,否则那个利益都不是无上的,而是有上的,不是大利,而是小利,不是真实,而是方便。
请再看讲义:
「本愿取意文」是《易行品》(十住论第九品)之骨髓、核心、归趋,《易行品》目的在说此弥陀本愿。易行中最极易行,方便中第一方便;此方便非过程,乃直达目标之方法,龙树菩萨思想圆熟之所在,亦彼一生自行化他之归趋与目的。
「本愿取意文」是《易行品》的骨髓,有了身体没有骨髓,这个身体是虚假的壳子,不久就会枯萎,同样的,《易行品》如果没有这一段「本愿取意文」,《易行品》就没有了精神,没有了骨髓,所以「本愿取意文」是《易行品》的核心,是他的肝心,是他的中心,若没有了核心,也就没有生命了。所以读一本经,看一篇文章,经文从头到尾文字很长,讲的也很深奥生动,可是我们如果没有掌握到他的核心的话,等於没有看到这部经。
自古以来学佛行者也好,学习净土宗法门的也好,看到《易行品》的很少,因为如果不是我们这个法门的话,他不会注重《易行品》,即便看到《易行品》也会疏略而过,因为《易行品》从头到尾讲了很多,讲十方诸佛的易行,还有讲三世诸佛的易行,也有讲其他菩萨的易行,所以如果没有人指点的话,就会把弥陀的易行跟十方诸佛菩萨的易行等同并论了,那就擦肩而过,有看等於没有看,所以掌握核心是最重要的,核心掌握了,就等於掌握了整部经文。
像《无量寿经》有上下卷,如掌握了第十八愿就掌握了《无量寿经》;《观经》有十三定观跟三福九品,内容很丰富,讲的也很高超,可是我们如果掌握了流通分的那段文,也就是:「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掌握了这段文也就掌握整部《观经》的精髓、核心了;《阿弥陀经》只要掌握了「执持名号」,就掌握了整部《阿弥陀经》。所以三经在讲什麽,在讲「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易行品》目的在说此弥陀本愿,是知弥陀「本愿取意文」是《易行品》的骨髓、核心、归趋、目的,易行中最极易行,方便中第一方便。
八万四千法每一法门都是修行的法门,但其中有艰难的,有容易的。本愿称名是所有法门当中容易的法门,而且是容易之中最极容易,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了,容易到即使五逆十恶的众生,在临命终狱火来烧,而极为痛苦惶恐的当下,遇到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称佛名,他只要口中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当下八十亿劫的生生死死,万古以来的轮回罪业就断除了,这口气一断,不但就此免离了地狱的苦报,而且脱出三界的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易行门中没有比这更易行的了。
由此可知,此处是以五逆十恶的根机来显示这句弥陀名号的既容易又殊胜,若是跟五逆十恶的众生教以中品下生的行门,他不可能做得到,也来不及;中品中生,中品上生那更不用讲了;那上品生的种种法门他更做不到,即使做到了也灭除不了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由此显示定善的功德与散善的功德,都无法灭除凡夫的五逆十恶的罪,只有这一句弥陀名号才能容易的灭除我们的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能够出生八十亿劫的福慧功德,所以称名是「易行中最极易行,方便中第一方便」。
这里的方便跟一般的不究竟的方便是不一样的,这个方便就是方法,有了这个方法就能够让我们便利的快速的到达目的地,所以这里的方便是所有方便的方法当中的第一方便,再也没有比称名念佛更方便的了,因为此方便不是过程,乃直达目标之方法。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一般所讲的方便是在过程当中的方便,是暂时性的,是一种偏的、渐的,是在品位阶级过程当中的方便,而弥陀本愿所讲的方便不是一般那种渐修权宜那个方便,而是直达目标之方法而言的方便。
龙树菩萨着作最有名的就是《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还有《大智度论》,其他的着作也很多。龙树菩萨经过种种修行体验,深入所有的经藏,思想达到圆满成熟的地步以後才晓得,唯有「念我称名自归」才是最高的利益,最快速的方法,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楞伽经》里面,预先授记龙树菩萨证了欢喜地之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本愿取意文是龙树菩萨思想圆熟之所在,亦彼一生自行化他之归趋与目的」。自己修行自己向往归趋是在极乐世界,那麽教化众生也是如此,所以自行化他都是一致的。
接下来看讲义:
藕益《阿弥陀经要解》言:「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藕益大师几乎把佛法中最能形容赞叹的用辞都用来形容赞叹了。
「一切方便之中」就是一切修行法门当中。
「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这一句话把整个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中所有其他宗门教下种种法门通通都比下去了,也等於说大乘八宗当中所谓的华严、天台、禅宗、密宗都不如念佛求生净土了,因为在所有这些各宗各派各修行法之中,只有念佛法门是最直接的,而且是最圆顿的。好像我们开车要从南到北,如果开上高速公路,那便是最直接、最直又最快速的方法了,就已超越了所有省道、县道、民间道路,因为其他省道、县道、民间道路、乡间道路,红灯多,人多,路又弯曲不直,所以不直接,不圆顿。止观、参禅、参话头、禅净兼修,或者密宗的所谓三密相应,宗门教下所有的法门来比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都
「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这三段法语是就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当中,分别就「教、理、行」这三法来讲的。一部经是大乘经、小乘经,是了义教、不了义教,这是从教来讲的;这部经所讲的理是圆顿的还是偏渐的,这是就理来讲的;修行方法是不是第一方便的,还是次等的,这是就行来讲的。
这三句法语涵盖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抉择,称名念佛便是所有方法之中,所有方便之中的第一方便,何故?略提四点:
第一「本愿行故」:念佛本身是弥陀本愿之行,是弥陀本愿所选择之方法,所有的法门,诸善万行三学六度都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之行,只有称名念佛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之行,所以是第一方便,其他法门不能比拟。
第二「果地法故」:念佛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的法门,以阿弥陀佛果地上成就的功德完完全全,白白的送给我们因地凡夫,做为因地凡夫将来往生成佛的功德,因为我们因地的凡夫贪瞋痴具足,所修所学都是有为、有漏,但只要称念佛名,就一切功德具足了,即使烦恼没断除,其他法门学不来,即使学得来,也不作为回向。因为这是果地法门,而其他圣道、难行、自力、三学六度都是因地法门,从因一步一步向果的地方前进,要经过所谓三大阿僧只劫。所以昙鸾大师说:「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三界系业」是说,我们还有三界六道轮回的罪业,贪瞋痴的罪业,种种的罪业,但即使有这些罪业,可是不会牵引於三界六道里轮回。「不断烦恼得涅盘分」,即使烦恼丝毫未断,但已经获得涅盘的成分,往生极乐世界就如同明来暗去,当下获得涅盘的所有光明,烦恼罪业的黑暗完全清除。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的「果地法门」。
第三「大利无上故」:我们这个法门是大利无上的法门,只要称念佛名,「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如果不是专称弥陀佛名,就不是大利功德,而是小利的,就是有上的,因为十方诸佛都不能跟阿弥陀佛比的,何况我们凡夫即使再怎样的修行还是凡夫,即使悟道了还是没有证道,即使证道了,可是跟阿弥陀佛来比的话简直是天差地别不能相比,所以唯有专称弥陀佛名,才是获得大利无上功德。
第四「念念即佛故」:亦即念念即佛,不落三乘。我们专称弥陀佛名,每一念每一念当下都是佛,不落三乘诸行。我们所念的所修的是佛,不是五戒十善人天虚假的功德,也不是阿罗汉的四圣谛,辟支佛的十二因缘,或者是菩萨的六度,因为衪是佛,念念当下都是拥有佛的果德。所以念佛是所有法门当中第一方便的修行方法。
「了义中无上了义」:这是就教方面来讲的,所有的经教有了义有不了义之分,譬如说,五戒的法门跟十善来比的话,五戒是不了义,十善是了义;十善跟四谛来比的话,十善在这里当然也兼指其他色界天的功德还有无色界天的功能,但若跟四谛来比的话,那麽十善是不了义,四谛是了义;可是四谛跟十二因缘比的话,四谛是不了义,十二因缘了义;十二因缘若跟六度比,十二因缘不了义,六度了义;六度跟这句弥陀名号来比,六度不了义,弥陀名号了义。所以藕益大师在这里就说「了义中无上了义」。四谛是了义,十二因缘是了义,六度也是了义,因为这些都能获得远离三界六道轮回,一步一步往佛的境界前进,但是都是有上的,不是无上的。
「圆顿中最极圆顿」,这是就理方面来讲的,他的理是圆满的,是顿超的,因为我们所念的是万德洪名,念念都是佛,就不落入偏而不圆,渐而不顿的这些阶级当中,所以说圆顿中最极圆顿。上师判释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教法,就说阿含、般若、禅、密、净,净土是在这一代教法阿含、般若、禅、密、净当中方便的第一方便,了义中的无上了义,圆顿中的最极圆顿,所以净土是登峰造极,是在阿含、般若、禅、密的最顶端。
讲到这里已经十点,接下来时间不够就等待下次。南无阿弥陀佛!
(象山弥陀共修会第50课,讲於2007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