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概说(九)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是第二十六次的佛一讲座,目前是讲解《观无量寿经》。
上一次有就南无的「三重归命」以及愿行的佛凡双边做解释;接续上次的内容,这一次的讲题也是「善导大师六字释」——善导大师对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的解释。
善导大师以三种意涵,来解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这就是「六字三义名号释」。就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有机跟法一重一重的义理,有以「六字机法」解释,也有以「六字全法」或「六字全机」等解释。
机,是指归命的众生,信佛、念佛、愿生弥陀净土的众生,称为「机」。法,是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本愿的救度,阿弥陀佛名号的所有功德,阿弥陀佛的遍照,摄取不舍的光明,都属於「法」。
「机」指众生这一边,「法」指阿弥陀佛那一边。一个念佛人跟阿弥陀佛是什麽关系呢?是具有相即不离、不一不异的关系。
这里就以三方面来解释机法一体的关系——六字机法、六字全法、六字全机。
一、六字机法
「六字机法」,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若分为机与法来解释,概略来说有两种意涵:一、能归所归,二、能所一体。
第一,「能归所归」。
什麽是能归?什麽是所归呢?「南无」这两个字就是归命,属於「机」,也就是「能归」。「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是阿弥陀佛本身,属於「法」,是我们众生所归的对象,也就是「所归」。
天亲菩萨《往生论》一开始就说:
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一心归命」就是「能归」,「无碍光如来」就是「所归」。一心归命就是众生一心无二,真心无假的归命;也就是净土宗宗旨所讲的,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之心,就是唯一信受弥陀救度的心。
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为了救度十方众生,使十方众生统统能够离苦得乐,也就是离六道轮回之苦,往生极乐,证悟涅盘之乐,因此经过了五劫思惟,发下了四十八大愿;为了圆满这四十八大愿的功能,又经过兆载永劫的修行,积植菩萨无量德行,终於在十劫之前成就了正觉佛果。成就了正觉,当然也就成就了弥陀的净土,以及成就了救度十方众生的名号。所以阿弥陀佛十劫之前,成就正觉,成就净土,成就名号。
同时,阿弥陀佛十劫以来一直呼唤十方众生,愿生净土,称念佛名。也就是要十方众生愿生极乐世界,此後就专一称念他的名号。同时,阿弥陀佛也以他的光明名号赐给十方众生,使十方众生能够拥有往生的功德,拥有成佛的功德。有了阿弥陀佛这个光明名号,我们就能够往生,就能够成佛。
阿弥陀佛就以他的大利无上的功德名号,赐给归命的众生;以这个名号,来进入、放在我们归命众生的心中。使归命的众生能够主动的、自然的、称念他的名号而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众生归命称名,在平生之时,阿弥陀佛的光明保护我们,使我们一生安乐;在临终之时,阿弥陀佛的莲花接引,使我们往生极乐。所以众生归命的时候,自然就进入正定聚,也就是不退转。也就是因为必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是正定聚不退转。
所谓的归命的这一个心,可以说,是来自於阿弥陀佛悲心的触动,是阿弥陀佛赐给我们的,也可以说是他力回向的信心。那我们是在什麽时候、什麽地方,受弥陀的悲心所触动,而获得了阿弥陀佛赐给的这个信心呢?这个必须依据经文。
《无量寿经》下卷之初,「第十八愿成就文」就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这段「第十八愿成就文」的意涵是说,我们听到了阿弥陀佛的名号——我们怎麽能够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呢?是因为听闻善知识讲解阿弥陀佛的救度,或者自己看书理解阿弥陀佛的救度,这个就是「闻其名号」。这个时候,阿弥陀佛的慈悲,要主动、积极、平等、无条件的救度众生的佛的悲心,彻入我们的心中,使我们来归命弥陀的救度。也就是阿弥陀佛真实不虚,必定被救,必定要救度十方众生的这个真心、悲心触动我们的内心,使我们自自然然的来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归命於阿弥陀佛,这是很自然的。
当一个人感到人生固然有乐的一面,但是有更多的是苦,尤其是无常短命的人生,一旦离开了,要到哪里去?佛教开示,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检讨自己一辈子,身口意三业之所造作,其实是恶多善少,那恶多善少的自己,将来要孤独的去面对善恶报应的六道轮回,无人可靠、无法可救,正当陷入深切的创痛、苦恼的时候,听闻到了弥陀救度的呼唤之声,当下获得了安心,顿时转苦为乐,有了解脱的希望与前途的光明,这就是信受。也就是弥陀彻底的救度,无条件的救度触动了我们,这一触动的当下,就是信受,就是归命。
所以说,我们的信心从哪里而来?我们不可能凭空的、自然的生起信心,必定有一个来源。我们众生叫做「机」,机从另一个解释,就是机器;机器的运转,必须靠外在人为的操作,否则机器它是静态的。我们这个「机」,之所以能够被转动而成为归命弥陀救度的根机,是因为阿弥陀佛的爱心、悲心、真诚之心触动了我们。就好像儿女们对父母会非常的孝心,非常的怀恩想念,是因为父母的爱心,从小以来,就一直深入孩子们的内心,父母的爱心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孝心。否则,父母跟孩子如果如同路人的陌生,如何有爱心感动孩子,成为孩子对父母的孝心呢?
所以,我们接受弥陀的救度,领受弥陀回向的爱心而成为信心,就是在於我们闻信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解释为「十方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阿弥陀佛的所有悲心、救度、光明、功德,都在名号当中,所以,听闻弥陀的名号,就是在听闻弥陀的悲心呼唤;真正的听闻到弥陀的名号,自然就有信心,此後,自然就会念佛。
所以,阿弥陀佛的真心彻入我们的内心,使我们一心归命,而当下也进入了阿弥陀佛光明的摄取当中,同时获得了住不退转的利益。这个也就是「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意思。
「至心回向」,从佛来讲,他回向名号给我们,使我们愿生彼国;从我们来讲,我们获得弥陀的回向,自然也回转向着弥陀,向着极乐,而愿生彼国,因此就当下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是释迦牟尼佛的解释。
所以我们领受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领受阿弥陀佛回赐,使我们产生这个信心的,就是在於「闻其名号」的时候。
刚刚讲的「至心回向」是从弥陀来讲的,那从我们来讲,也是我们的回向。
从阿弥陀佛来讲,阿弥陀佛将他因地所累积的万善万行,都回赐给我们,这就是回向。「回向」,就是回转趋向,回转自己的万善万行趋向别的地方,这个别的地方也就是十方众生。就好像慈父,他累积金银财宝,来赐予、传承给他的子孙,也就是回转自己的东西,趋向赐给子孙们。
阿弥陀佛这一尊慈父,他所累积的功德,是要回施给予我们凡夫众生。因此,长时永劫思维选择,而把他所有的功德,容纳在六字名号当中。譬如一个袋子,所有的东西放在袋子当中,袋子一提,所有的东西也统统拿起来了。同样的,阿弥陀佛以六字的名号,像袋子一样囊括他的万善、万行、万德。
以现代来比喻的话,慈悲的父亲把一张金融卡给他的子孙,这一张金融卡的授受,可以说就是获得了无量宝。为什麽?这一张金融卡里面的金额,可说比中央银行的钱还要多;正确的讲,这张金融卡,就是全法界的功德都在里面了,这就是譬喻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六字名号当中是收纳了阿弥陀佛的万德,我们只要一心归命,就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也就是天亲菩萨所讲的「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这个就是阿弥陀佛至心回向的功德。
当然,我们有了这个功德,不是把这个功德使用在六道轮回的五欲当中,而是要回转到弥陀净土去成佛,将来也要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来广度十方众生。
所以,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当中,南无是「能归」,阿弥陀佛是「所归」,这个「能」跟「所」虽然不一样,一个是凡夫众生,一个是大圣弥陀,可是同样都是汇集在一句佛名之内,机法能所同一佛名。南无的众生,拥有了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功德彻入,全给南无的众生。所以,有一句名相说「机法一体」,皈命的众生跟阿弥陀佛,机跟法是相即不离的,永在一起的,所以这一句名号也叫做「机法一体」的名号。
论我们烦恼的众生,心是生灭无常的,也是散乱不定的。善导大师说:「纵发清心,犹如画水。」即使一念起了清净真实的心,但当下就没了,好像在水上写字,随写、随失、随灭;所以我们的心是生灭无常,没有不变的真心。但是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当中,它是涵盖着机跟法;所以能够使得归命的众生,他的心好像金刚一样,不会改变。
如果没有「所归」的弥陀名号,那我们怎麽能够起这个「能归」的归命的信心呢?如果没有我们「能归」的这个众生,那麽「所归」的名号,又有什麽用?从这一点来看,阿弥陀佛的正觉就是为众生而成就的。
那麽众生的往生,也是因为阿弥陀佛的正觉而成就的,所以南无的「机」,跟阿弥陀佛的「法」,是不可能有短暂的分离的。自从十劫以前,阿弥陀佛成就正觉名号的时候,就已经成就了我们能归的这个信心,也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就是正定业。也就是说,名号当中,有我们众生「能归」的心,而自然此後有专称佛名的行。因此,这一句名号就是正定业,正定业也就是必定成就,必定往生成佛。这是六字机法第一点,「能归、所归」的含义。
第二,「能所一体」。
「能归的机」跟「所归的法」,是一体的。也就是佛心跟凡心——佛的清净心,跟凡夫的烦恼心,这两个心是机法一体,相即在一起不离的。这一种意涵比较深细、细微,一下子难以了解,必须用譬喻来说明。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就有一个譬喻,这个譬喻本来是在解释《观无量寿经》第八观所讲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意思。不过也可以作为「佛心凡心,机法一体」的解释。
《往生论注》说:
「是心作佛」者,言心能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外无佛也。
譬如火从木出,火不能离木也。以不离木故,则能烧木;木为火烧,木即为火也。
昙鸾大师这一段法语的解释,显示「凡心佛心,不一不异」的道理。凡夫的心跟佛的心,当然不是一个,可是也不是两个。为什麽?从结论来讲,佛的存在就是为了救度众生,就是要以功德赐给众生,要以光明摄取众生,功德入众生的心中,光明照众生的身上。所以佛心凡心是不一样的,但也不是两样的,这就是「不一不异」。
「心能作佛」,昙鸾大师这里所解释的「是心作佛」的意思,就是心能做佛;这个心怎麽能作佛?这个「作」是什麽意思呢?在这里可以解释为「归命」的意思,心能够归命於佛,所以叫作「心能作佛」。
「心外无佛」,就是众生一旦归命了弥陀的救度,那麽众生的心中,就有佛的功德,烦恼污秽的众生之所以有佛的功德,是由於众生归命弥陀之心所获得的。我们众生离开这个归命之心,我们没有佛,也找不到佛,所以「心外无佛」。昙鸾大师解释「是心是佛」,就是心外无佛;众生归命,佛心凡心,机法一体。
「火从木出」,接下来昙鸾大师就用「火从木出」的譬喻说,我们燃烧木头,火是从木头出来的。「火」譬喻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为了众生而发愿、修行的,这个就是「火从木出」。「木」譬喻为众生,这个火是因为木头而有的。阿弥陀佛一直以来就在呼唤众生来归命——归顺他救度的命令;要让我们众生,即使是贪瞋痴烦恼的心中,也能够生起愿往生的心。而这样的愿往生心,不受我们烦恼的污染,所以这个往生心就是「清净愿往生心」。所以火跟木头,木头跟火,是不一样的,可是又是在一起的。
「火从木出,火不离木」。因为火是从木头所出来的,是因木头才有的,所以火不可能离开木头。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是为众生发愿,为众生修行,为众生建设极乐世界,为众生完成这一句万德洪名;因此阿弥陀佛不可能离开众生。十劫以来,阿弥陀佛都没有离开过我们,一直呼唤我们,在等待我们归命。我们一旦归命了,还是继续关心我们、照顾我们,时间一到,就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所以说火从木出,火不离木。
「以不离木故,则能烧木」,因为火没有离开木头,所以总有一天,会把木头烧成整个都是火。也就是说,因为阿弥陀佛没有离开我们,所以总有一天,能够让我们自然的生起「归命他的救度」的心。
当然,这个必须解释到《观无量寿经》第九观所讲的,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的光明也可以说是火,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念佛众生就是木头,因此能够使我们众生归命而摄取我们众生。
「木为火烧,木即为火」,众生归命了之後,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摄取不舍;佛的心、凡夫的心,互相忆念。阿弥陀佛想念我们、护念我们、照耀我们,没有离开我们;我们信佛、忆佛、念佛,也没有离开佛,佛心凡心在一起,佛跟凡,互相怀念,这个就是「佛凡相忆」。也就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所讲的「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接下来「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彼此就不相舍离,这个就是「佛凡相忆」。就是「入我我入」,阿弥陀佛入我们的心中,我们入阿弥陀佛的心中,彼此互相融为一体,这个叫做「不一不异」。
如同火所烧的木头,跟能烧的火,融合成一团,不能分辨到底什麽是木头,什麽是火。因为木头被火所烧了,木头也全部成为火。这个就是显示「能所一体」,能归的凡夫,跟所归的佛,佛心凡心一体。固然佛心凡心,一个是清净的,一个是污浊的,是不一样的;可是一旦归命了之後,就不舍不离,相即一起。
依照这个解释,「南无」两个字,就有「归命」跟「发愿回向」两个意义,「阿弥陀佛」四个字,就有「其行」的道理。
由此可以了解,「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当中,是「六字全机」,是「机法一体」,是「能所一体」。一般讲往生净土三资粮就是「信愿行」,要往生极乐世界,必须具备信愿行三资粮,而「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当中,就已经具足信愿行的往生三资粮了。「南无」就是「归命」,归命就是「信」;「亦是发愿回向」,发愿回向就是「愿」;「阿弥陀佛」就是「行」;就是往生的正因正行。所以一句名号当中,三个往生资粮完全具备。
总之,「南无」两个字就是「信」和「愿」,「阿弥陀佛」四个字就是「行」。因此,离开名号要去找信愿,找不到;离开名号要去找行,也找不到;信愿就在名号当中,行也在名号当中。所以信愿行三资粮,也就是第十八愿所讲的「信乐、欲生、十念」的心,完全的具备在归命的心当中。
这一种南无归命跟其他南无诸佛菩萨的心情是不同的。因为我们「南无阿弥陀佛」的这个「南无」的内心之中,是有信受弥陀救度,把自己身心完全投向弥陀,完全让阿弥陀佛救度,是具备着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欲生」的三心,也具备着《观无量寿经》所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可是,我们南无其他的诸佛或其他的菩萨,就没有这样的心情。所以,以「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为我们的信心,为我们的安心,为我们的起行,为我们的作业。可说阿弥陀佛救度的这一个法门,是佛教最高的境界,是使凡夫成佛最简捷殊胜的法门。
如法然上人所说的,就「法」来讲,「净土法门」是极善最上之法;就「机」来讲,我们是极恶最下的根机;法是绝对不二的法,根机是绝对不二的根机。是故,唯有这个法,能救度我们这样的根机;我们这样的根机,也只有这一个法能够救度。
我们检讨自己,内心充满了炽盛的贪瞋痴,贪瞋痴当中也留着五逆十恶与谤法的种子,所以我们是极恶最下的根机。如果没有阿弥陀佛这一个极善最上的法,我们将永劫在轮回当中,犹如善导大师所讲的,自身现在是罪恶生死凡夫,既是从「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也是未来「无有出离之缘」。
以上,是就「六字机法」来讲的。
二、六字全法
接下来讲「六字全法」。六个字都从法、从阿弥陀佛这一边解释。
「南无」就是归命,归命就是阿弥陀佛招唤众生让他救度的命令;而「发愿回向」,是阿弥陀佛发愿回向光明名号的功德给众生;那麽「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就是说,阿弥陀佛以他的光明名号,以他的名号功德,赐给我们做为往生的正因正业。善导大师在「二河白道喻」说:
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一心正念直来」,就是南无归命的阿弥陀佛呼唤之意;「我能护汝」,我能够保护你,就是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不舍的意思。所以这六个字整个来讲,都是阿弥陀佛招唤我们,让他救度的命令。所以说六字全法。
三、六字全机
接下来,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解释的话,就是「六字全机」,六字全部都属於机,属於众生。所谓,「南无者,即是归命」,归命是我们众生归之命、归於命,归向信受阿弥陀佛救度的招唤命令。那麽「发愿回向」,是我们众生归命阿弥陀佛的救度,而愿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即是其行」,我们专称弥陀佛名,称名就必定往生。
所以,从「六字全机」来讲的话,「南无者即是归命」,是我们自己的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是我们发愿回向要往生极乐世界的意思;「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而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是我们所称念的,所谓专称弥陀佛名,做为往生的正因正业。这麽讲起来,善导大师所解释的这六个字的含义,就完全属於众生这一边。
因此善导大师有一段法语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也就是我们一心无二心,尽形寿专念这一句弥陀名号,不管是在什麽岗位,也不管是什麽时候,不论行住坐卧,不问时间长短,念念不舍;该睡觉的时候就睡觉,该动脑筋的时候就动脑筋,睡过了,脑筋动过了,就浮起这一句弥陀名号,这叫做「念念不舍」。阿弥陀佛把这个名号全部纳入我们的心中,使我们念念不舍而成为往生的正定业。就好像米啦、蔬果啦进入我们的肚子里面,就转成为我们的血肉,成为我们全身的营养;同样的,我们念念称名,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成为我们的生命。
以上就是善导大师对「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解释,分判为「六字机法」、「六字全法」、「六字全机」这三种范围作解释。
有关六字机法一体,是有很多内涵的。我在这里举出十六种「六字机法一体」的含义。
一、六字机法一体。善导大师所讲的「念念不舍」的意思是,我们凡夫念佛虽然有间断,但是阿弥陀佛光明摄取却没有间断。所谓「摄取不舍」,就是没有离开的时候,从现在一直到我们命终,不管我们是在睡觉的时候,或者是起情绪烦恼的时候,那个时候并没有在念佛,可是阿弥陀佛的光明还是摄取不舍。就是说,既然归命阿弥陀佛,那麽就是「机法一体,能所不二」。
同时,对我们来讲,也自然有「不行而行」的这一种功能在我们的心中。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一生当中,归命阿弥陀佛是最重要的、最神圣珍贵的、不可能会忘掉的;一旦有时间就会心中忆佛想佛,口中称佛念佛的。所以,善导大师另外也解释说: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我们众生的三业身口意,跟阿弥陀佛的三业身口意,佛心跟凡心机法一体。因为是机法一体,显示归命的众生,以及我们所归的阿弥陀佛,不相舍离,因此就必定往生。
然而,对於我们凡夫来讲,也不一定要去了解这样的道理,因为这样的道理很深。我们只要专一念佛,自然阿弥陀佛就有这种功能。也可以说,阿弥陀佛的功德,入我们的心中,阿弥陀佛的光明,照我们的身上;我们众生归命的机,跟阿弥陀佛救度的法,永在一起。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说:
弥陀身心遍法界,影现众生心想中。
就是「能归的众生」跟「所归的阿弥陀佛」,彼此是机法一体,在一起、不相舍离的。这就是六字机法一体的含义。
二、六字机法一体。六字全体,是机也是法,是能所不二。阿弥陀佛在招唤十方众生之前,可以说是法外无机;那麽我们信受之後,可以说机外无法。法在我们的机中,要从我们的机之外去找法,找不到。
就好像我们点了火来烧木头,火烧到了木头,火跟木头就一体不离。木头就是比喻我们念佛人,火就是比喻阿弥陀佛,当然也比喻阿弥陀佛的功德跟光明。我们念佛人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照摄、护念、摄取不舍。如此一来,阿弥陀佛的功德在我们的心中,也是我们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所谓「入我我入、机法一体」。离佛心,没有我的心;离我的心,没有佛心。好像木之外没有火,火之外没有木;佛心之外没有凡心,凡心之外没有佛心。佛心凡心,机法一体,所以叫做「南无阿弥陀佛」。
三、六字机法一体。「南无」这两个字,是「信受阿弥陀佛救度的机」这一边;「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是「救度信受众生的法」那一边,这也就是机法一体的南无阿弥陀佛。
四、六字机法一体。众生南无、归命於阿弥陀佛的话,阿弥陀佛就回施给众生不可思议的功德光明名号,这就是「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的意义,是六字机法一体的另一含意。
五、六字机法一体。众生如果发愿回转向着弥陀与极乐,阿弥陀佛也发愿回转向着我们,给我们光明名号,光明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是万善、万德、万行的正觉本体的名号。这个光明名号成为归命众生所有,这个名号的功德,是我们往生的因,也是我们成佛的因。
六、六字机法一体。众生就是机,「机」就是南无,就是归命,就是发愿,就是其行;那「法」呢?是阿弥陀佛,就是愿,就是行——就是万善万德的功德名号,跟摄取不舍的无碍光明。
七、六字机法一体。「南无」就是往生之机,这也就是「称名独达」;「阿弥陀佛」就是度生之法,这也就是「名号独运」。因为南无的往生之机,从今之後自然会专称弥陀佛名,自然就会到达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以这一句名号来广度十方众生,所以叫做「名号独运」。
八、六字机法一体。众生归命的心,不离开弥陀救度的法;弥陀救度的法,也不离开归命众生的心,所以就是机法一体。
九、六字机法一体。「归」就是能归,「命」就是所归,这个叫做归弥陀之命,所以说六字机法一体。
十、六字机法一体。「归」就是还,「命」就是无量寿,也就是归还无量寿命,回归进入无量寿命。我们既然归还无量寿命,无量寿就是佛,岂不是我们也是佛?当然是未来佛。因此,我们吃饭喝茶、动手举足、一切所作,都是未来佛在作,这就是六字机法一体。
十一、六字机法一体。除了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之外,没有我们的身心,唯一这一句名号,遍满整个法界,这也是六字机法一体。
十二、六字机法一体。这一句名号是机法不二的名号,因此,南无阿弥陀佛之外,没有能归,也没有所归。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涵盖能归的众生,以及所归的救度之法。
十三、六字机法一体。名号之外没有机跟法,能所销融,泯除一切;名号之外也没有往生,一切的万法,都是阿弥陀佛名号本体的功德。
十四、六字机法一体。阿弥陀佛回向他的功德名号,做为信愿行的本体,因此六字名号就具足信愿行,因此也成为我们众生往生的信愿行。所以往生的条件,都具足在名号里面,这也是六字机法一体。
十五、六字机法一体。以名号(法)来回施给我们众生(机)。那名号就是三心,就是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也是《观经》所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因此,以名号作为我们众生的三心,这也是六字机法一体的含义。
十六、六字机法一体。本愿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欲生」这个三心,成为我们归命的一心。因此,念佛人都有两个心,佛心跟凡心,所以是佛凡一体的机法一体。
善导大师以这「六字三义」——六个字三种含义——三种含义就是:
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二、「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三、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善导大师以这三种意涵,解释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所具备的功德内容。善导大师这一种解释,也是《观经四帖疏》之中,最重要的解释之一。同时这一种解释,也最能够发挥楷定古今的精神。为什麽?因为善导大师,会对这六个字特别作解释,是有原因的,什麽原因呢?
《观经》经文说「下品下生」的五逆罪人,在临终时遇到善知识来教他念佛,念了十声以後而往生极乐世界,可是摄论宗的学者以《摄大乘论》来解释这一段经文,认为这段经文的意思并不是当下往生,是下辈子、或者下下辈子之後,才能够往生,而称为「别时意」,是别时不是当时,是别时才往生,不是当时往生。
他们的见解是,这个人一生造业,从来没有修行过,即使临终有往生的愿,可是只念了几声佛号,不能够成为往生的行,是「唯愿无行」,不能即时往生。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下品下生所讲的往生,是方便说;真正的往生,是远在未来世的别时,不是在今世的即时。这是隋唐摄论宗学者的见解。
他们以《摄大乘论》所说的别时意趣,错解《观经》下下品的往生,把下下品的十声称名,跟一般称念南无大日如来、南无多宝如来、南无药师佛如来等等相提并论。这是由於他们不了解净土门与圣道门的教理有所不同,而以圣道门自力的观念来看《观无量寿经》,因此产生这一种错误的解释。
这一种解释主张,阻碍了净土法门的弘传,很多人一听到就不修净土法门了。同是唐朝时代的怀感大师,在他所写的《释净土群疑论》里就说:
《摄论》至此百有余年,诸德咸见此论文,不修西方净业。
也就是说,《摄大乘论》翻译过来已经一百多年了,有一些人看到了这一段论文,就不修净土法门了。因为这一种错解障碍了净土法门的弘扬,当然也障碍了众生的往生,岂不是害了众生法身慧命的解脱呢?所以这一种见解,是很不好、很可怕的。
这一种「别时意」的错解谬见,在道绰大师的《安乐集》「第二大门」第二章,已经纠正过了。现在,善导大师也很慨然的着述《观经四帖疏》来注解《观经》,同时在《观经四帖疏》第一卷「玄义分」的地方,特别设立一个「会通别时意趣」的章节,来纠正摄论宗学者之「唯愿无行」的错误见解。
善导大师首先说: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
善导大师一开始就举出《观无量寿经》下下品所讲的,十声念佛当中,就已经具备了十个愿、十个行在里面了,并不是唯愿无行,因此必定往生的。
怎麽具足呢?因此就有下面的解释。也就是「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这就是善导大师之所以解释这六个字的原因跟过程。
除此之外,善导大师对这六个字的解释,也有内、外两个方面。
就外面来讲,是因为圣道门的摄论宗的学者错误的解释,妨碍了净土法门的弘传,因此必须加以纠正。显明十声佛号当中,就有愿跟行具足在里面的,并不是唯愿无行,念一声不够,十声也不够,必须要一辈子的修行、念佛才可能,不是的。这六字名号,念一句也具备往生的功能,念十句也具备往生的功能,念百千万亿句,也同样句句具备往生的功能,往生的功能平等,不多不少,这是对外的解释纠正。
对内,显明了阿弥陀佛悲愿的救度,同时发挥念佛往生的深意。也就是说,由於有这样的解释才看出,阿弥陀佛悲愿的救度已经具足在名号当中,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
为了显明十声称念佛名,就愿行具足的这个原因,大师就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来说明。
首先问说:「云何具足?」怎麽说念十声佛号,就有十愿十行具足呢?接着就举出,六字本身已经具足的这个道理来做回答。也就是刚刚所讲的「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最後,善导大师做了一个结论: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只要我们尽一辈子念佛,现在遇到这一个法门,现在就专一念佛;乃至临终只有十口气的时间,才遇到这一个法门而念了十声佛号,也必定往生。也就是「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念佛的人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尽平生一生念佛的人,以及临终才遇到的人,统统都往生。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这一个法门叫做易行道——「故名易也」。这个就是善导大师所下的定论。
临终十念必定往生,是因为他还有十口气,所以能够念十声佛号;假设他没有十口气,只有五口气,念了五声佛号;乃至於三口气,念了三声佛号;或只是一口气,念了一声佛号;或嘴巴已经僵硬了,不能够念佛了,心中知道而愿生;那当下也往生极乐世界,是这一种含义的。
因此,我们要了解,并不是一声称名念佛,具足一愿一行;二声称名念佛,具足二愿二行;十声称名念佛,具足十愿十行;并不是的。而是显示这六字的法体,名号的本身就都具足信愿行的。所以声声称名,声声具足愿行,没有所谓一声不具足愿行的。一声的愿行跟多声的愿行,都没有离开阿弥陀佛所回向的愿行;阿弥陀佛所回向的愿行,就是往生的业因,正因正业。正因正业既然已经圆满了,所以每一声、每一声都是具备阿弥陀佛名号法体的功能。简单来讲就是,我们只要念佛,阿弥陀佛就知道,阿弥陀佛本来就有那个愿心跟力量,主动积极的要救度我们。只要念佛他就知道了,就靠上他的愿力了,所以即使临终一念而已,内心一念想往生而已,也能够往生,道理就在这里。
净土法门是完全来自於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主动要求我们、拜托我们让他救的。如果我们不让他救,那阿弥陀佛就太伤心了,阿弥陀佛成佛就没有价值了。就像从小离散的孤儿,是父母求这个在外面流浪的孤儿回家团聚,过骨肉亲情的生活。可是往往这一个流浪的孤儿在外面流浪惯了不想回来,那父母就伤心了;只要这个孤儿一点头,父母就高兴得不得了,马上亲自去接引他,回故乡团圆。
所以,十念有十个愿行,一念也有一个愿行,每个愿行,都具足往生成佛的功能。所以,十念的愿行不多,一念的愿行不少,都具备离开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果的功能在里面。善导大师的这一种解释,是很尊贵的。
总之,所谓十声称名具足愿行,并不是称念的时候才具足的。因为这一句名号本身就具足,所以我们信受也好、称念也好,也自然同样具足,这是弥陀「愿力自然」的功能。
从这一些教理来看的话,净土宗也可以说是「闻名」——听闻名号,以及「称名」——称念佛名的宗教。
在《庄严经》就说:
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
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是超越我们所认知的。阿弥陀佛是绝对真如的存在者,为了救度众生,而从真如的世界,示现为法藏菩萨,再度为我们众生发愿修行而成佛,现在示现於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因为阿弥陀佛是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的佛,而我们众生是烦恼的众生,双眼被烦恼所障住,看不到阿弥陀佛,乃至於我们亲人往生极乐世界了,我们也看不到。因为我们的眼睛是肉眼,我们的内心是充满烦恼,离开我们身心所能认知的有为世界,我们是懵懵懂懂、完全不知道的。因此,阿弥陀佛无限慈悲,将他全部的功德,化为这一句名号,成为一个声音,来让我们听闻、称念。所以,名号是佛的名字,同时也是佛的呼唤。
「名号」这两个字怎麽写呢?
「名」是由「夕」夕阳下山的夕,跟「口」两个字组合成的。意思就是说,夕阳下山了,天色变暗了,不能看清彼此的脸,因此通过自己的口,自报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我在这里、我是谁,这个叫做名。由此观之,汉字是很有意思的,单单看它的字型的形象,就能体会出它的含义。
「号」这一个字,是号令的意思,也是大喇叭向外大声的嚎叫;因此这个号,就是提高声音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在黑暗的世界当中,因为烦恼而不能看到佛,而「名号」就是阿弥陀佛向我们发出的响亮的声音,告诉我们,他存在於宇宙当中,他的存在是为了救度我们苦恼轮回的众生。所以,名号就是大声响亮的告诉对方,自己的存在。
在《无量寿经》「赞佛偈」中,有一句话说:
正觉大音,响流十方。
也就是说,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响彻十方世界,从西方世界响彻到娑婆世界,响彻到我们台南,响彻到我们新兴活动中心,响彻到各位的心底。那阿弥陀佛的名号,响彻十方、响彻在我们的心底,我们都听到了吗?所谓「大音希声」,真理的声音是无声之声,必须是静下来才听得到。当我们烦恼心,妄想杂念纷飞的时候,就听不到;可是静静的时候,咦!自然听闻到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之声了。
所以,这一句名号是阿弥陀佛跟我们凡夫,产生交集的唯一接点,就是听到佛的呼唤声,听闻名号的由来,相信佛通过名号将我们连系在一起的誓愿时,我们就会产生一种「与佛同在」——我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我同在的那一种喜乐跟感恩心。释迦牟尼佛在第十八愿成就文描述此事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听到了阿弥陀佛的名号,我们内心无比的欢喜、无比的温暖、无比的亲切,阿弥陀佛跟我们在一起。
有关「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的内涵,是很深广的。
现在,用另外一首偈子,来显示这一句名号对我们呼唤的功能,以及名号跟我们在一起。《无量寿经》有一首偈子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其佛本愿力」,是释迦牟尼佛站在他自己的立场来说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阿弥陀佛的本愿之力,也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说「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了,因此,他因地所发的愿已经成就了,也具足功德力量了,所以说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闻名涵盖着「信」跟「念」,如果不信,就是闻不具足;如果不念佛,就是信不具足。听闻到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的生起本末,了解阿弥陀佛发愿的因、修行的过程,以及所成就正觉的境界,没有怀疑,完全相信,此後就忆佛念佛,这个叫作「闻名」。
「皆悉到彼国」,闻名而生起往生极乐世界的心,就「皆悉到彼国」,自然全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自致不退转」,不是我们凡夫、人为的造作,是凭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而自自然然的成为不退转的菩萨。也就是说,我们虽然人还在娑婆世界,尚未往生极乐世界,但现在,已经是不退转的菩萨了,这个就是「凡夫菩萨格」,因为将来必定往生、必定成佛。
《庄严经》也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阿弥陀佛说,他如果成正觉的时候,要以他的佛号(叫做无量寿佛也就是阿弥陀佛)来度生,众生听到这一句名号,都能够来到极乐世界,这个与「闻名欲往生」是相同的意思。因此,没有听到便罢,如果听到阿弥陀佛这一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都能往生到清净庄严、超越诸佛世界的弥陀净土。
「闻其名号」是净土宗的一个大特色。因为我们是连观想佛也做不到的,像我们这样的凡夫,唯一的出路就只有「称佛名号、蒙佛救度」这一条路了。更为殊胜难得的是,这一条路不仅很容易,我们都做得到,而且又很殊胜能够往生成佛。
因此,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流通分」,对於听闻弥陀名号、称念弥陀名号的功德就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只要真的听闻弥陀名号,也就是信受弥陀的名号,而「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同时「念念不舍」,这个人已经获得了最大的利益。这个最大的利益是什麽呢?就是具足往生成佛的功德。
有关善导大师对这六字名号的深广解释,我们就先讲到这里。
第二十二、《观经》法界身论
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我们中国古代的祖师把这八万四千这麽庞大的法门归纳为八个大宗派,就是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唯识宗、禅宗、密宗、律宗、净土宗。这八个宗派当中,可以再归纳为两个法门,就是「圣道门」跟「净土门」。我们是属於净土门,除了净土门之外,其他的各宗各派都属於圣道门。
圣道门跟净土门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其实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如果就学佛的终极目标来讲,只有一个,没有二个三个。当然,也没有所谓几个宗派或多少个法门,那一些都是方便,所谓「方便有多门」。好像在山下要登上山顶,山顶是一个,这就是「归元无二路」。可是登上山顶的方位各不一样,有的从东边登山,有的从西边,有的从南边、北边登山;有的地方山势比较陡,有的地方山路比较平缓,这个就是「方便有多门」。
因为每一个人的根机不同,所以方法就有不一样。可是尽管根机千差万别,如果是净土法门的话,千差万别的根机都能够做得到,能够很容易的达到顶端,达到「归元」的地方。
净土法门跟圣道法门,归元无二终极目标一样,但是方法是不一样的。净土法门是讲「有」,有什麽呢?《阿弥陀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所以有极乐世界,「有」;有阿弥陀佛,「有」;所以净土法门是在讲有的法门。当然,讲「有」也是一种方便,因为到极乐世界是「归元无二」,也就是领悟佛性、证入佛果、进入涅盘的不生不灭的空性。所以净土门是从有入无,进入佛性。
圣道门各宗各派就不一样了,他们是直接以自己的力量要进入空性、佛性,也就是说,不是自己求生哪一个净土,是在这个娑婆世界,藉由自己修行的功夫,也就是「戒定慧」,来明心见性;之後从性起修,修到断了烦恼、破了无明,然後才能够出三界而成佛。这个都是圣道门的一个通轨,共通的道路,各宗各派讲的虽然内容各不一样,但都要经过戒定慧。只有净土法门不是,净土法门是信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到那里就不假任何方便,就能够见性成佛。
所以,圣道门就是完全靠自己勤修戒定慧的功夫,这一辈子没有成功那就下辈子,下辈子如还没有成功那就又下下辈子,一直修下去。这就必须生生世世都能够生而为人,而且都能够遇到佛法、都能够依法持续精进修行,不能稍有差错;如果有一天堕落三恶道,修行就会中断,甚至於迷失,解脱就遥遥无期了。退一步来说,即使生生世世都能再度生而为人,但却没有遇到佛法,同样也是遥遥无期。所以,这种完全依自力修行以求解脱的方法,所冒的风险是很大的。
可是,这一种风险是不可以冒的,为什麽?生死事大,而且无常迅速。一旦堕落恶道,苦不堪言而且时间很久。倒不如这一辈子就彻底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岂不是更有保障呢?
因为,往生极乐世界就已经不再轮回了,而且极乐世界是佛的境界,一旦进入佛的境界一定成佛的,也就是说一定证入空性的。所以净土法门是讲「有」的法门。
圣道门是讲「空」的法门,要领悟空性;尽管持戒修定,但目的就是要开发智慧。慧就是空性,汉字是智慧,以内容来讲的话就是空性,就是佛性、本性、真如实相第一义空。尽管文字上是这麽说明,但其实必须个人去领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一种空的境界并不是什麽都没有、断灭了;它还有,但虽然还有,却不是像我们的心念那样,所以只能意会不能言传,那一种境界是没办法说的。这样的境界,汉字就勉强以「智慧」来表达,但如果还执有一个智慧的话,那就完全不是了。
所以,圣道门主要是讲空性,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心经》、《金刚经》。譬如《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我们这个人身或宇宙现象,无非都是「五蕴」,我们可以看得到、听得到、接触得到、感受得到,佛陀说这个是空性,是五蕴暂时的和合,不是永远不变的真实,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所认识的、看的、听的、感受到的,你当真是实在的,其实是被骗了。人生如同梦一场,醒了什麽都没有的,真的是如此。
《心经》又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一些「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以无所得故」,都在讲无、讲空。《金刚经》也是一样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又说:「菩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这些都是在讲空的教理。
空的教理其实是我们的自性,我们也应该要回归到自性才能成佛的。但是我们连理解都理解不到,何况去修行呢?因此,我们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净土法门所依据的根本经典净土三部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主要都以讲「有」为主的。即使《无量寿经》上、下两卷,讲了种种庄严,也都是讲极乐世界的庄严。既然有庄严的话,那就是有,不是没有。
不过极乐的庄严,它有形有相的庄严,跟第一义谛的空性,是一体不二的。不像我们娑婆世界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假的,是众生的罪业业力所呈现的。《观无量寿经》它当然也是净土的经典,也是讲「有」的经典。三福九品,提及要怎麽样去行持,都是讲「有」的内容;即便是十三种定观,也都是在讲观想有形相的佛像跟极乐净土的庄严。可是《观无量寿经》有一段经文好像是在讲空性的,而且讲得很好,文辞又很美妙,因此很多学圣道门的人对这一段经文也很喜爱,而且有时候也会加以引用;同时也以空性的内涵来解释它,甚至也认为《观无量寿经》是以实相为体,不是名号为体。认为实相无相,是在讲空性的、无相的;甚至是无相念佛、实相念佛的。如果这样解释的话,这一部《观经》就埋没了。
《观经》是净土宗的经典,也就是说,《观经》所讲的内容是要契合我们的根机,让我们能够理解得来,行持得上的;如果像圣道法门那样解释的话,我们就没有份了,因为我们领悟不来,更修不到。
不但是我们,其实众多的学佛者,也只是空谈般若而已,他们也做不到,只是理论上、见解上是这样,头脑认识的是「空」,可是逢缘遇境,心中的贪瞋痴就显现出来了。
《观经》中让圣道门行者喜爱的经文在哪里呢?就是在《观经》「第八观」的经文。这也是我们这一节课要讲的另一个标题,第二十二点「法界身论」。
论,就是论题,也是讨论,对於法界身是什麽内涵的论题深入讨论。法界身是《观经》「第八观」中一段经文的一个名词。这一段经文我来念一遍,之後再详细的解释。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第一句第一行所讲的「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什麽意思呢?
《观经》是韦提希夫人问释迦牟尼佛,怎麽观想极乐世界、怎麽观想阿弥陀佛,是在问「观想」阿弥陀佛的。可是,释迦牟尼佛这里回答说「诸佛如来」,那诸佛就不只是阿弥陀佛,还含括其他的十方诸佛。怎麽会这样呢?善导大师解释说:「欲显诸佛三身同证,……意赴有缘,时临法界。」这有几种含义,其中一种是:十方诸佛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以诸佛如来作为阿弥陀佛,诸佛就是阿弥陀佛的意思,因为诸佛就是阿弥陀佛的分身,因此,在这里应该将诸佛如来视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十方诸佛都是极乐世界华光所出的佛,准此道理,阿弥陀佛自然也就是十方诸佛的总代表,说阿弥陀佛一佛含盖十方诸佛是顺理成章的。
这段经文,善导大师首先就做一个结论性的解释说,证明「诸佛大慈,应心即现」。意思是说,这一段经文不是在讲真如空性的经文,是在讲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救度众生的心。只要众生心中信佛、想佛、念佛,阿弥陀佛立刻就知道,就应心即现—–应他的心念而即时显现在他的心中。
不管我们有感受到或没感受到,看到或没看到,总之,一旦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应我们的心即时显现。好像开灯,即使眼盲,开关一旦按下去,不管有看到、没看到,灯就亮了,就是这麽直接快速。也就是说,阿弥陀佛遍满整个虚空,没有离开我们,就在我们的面前,在我们的四周,在我们的内心。只是,我们的内心被烦恼、妄想杂念蒙盖住;若能把混杂的心思停下来,转为想佛、念佛,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的心中了。
那怎麽知道,怎麽看得到呢?我们肉眼看不到,但是,一些有阴阳眼的人,他们能看得到人身上有光,这就是证明了。因为人的身上都有光,善的念头会有善的光明,恶的念头会有恶的光明,念佛的念头则有佛的光明。好像日光灯,有白色的,也有黄色的,白色的就白光、黄色的就黄光;比如极乐世界的莲花,就有「青、黄、赤、白」,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可是我们肉眼看不到。
那怎麽证明?信就是证明。不信,用什麽都难以证明。所以各宗教中的种种境界都是信仰的境界。
当然,浅显的一些现象可以经由科学方法来了解,一般人也可以看得到、体会得到,但是佛的境界到最後就只有信,因为科学没办法印证,连阿罗汉、等觉菩萨也不能了解,何况我们凡夫呢?
所以这一段「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二句十六个字,善导大师首先解释说,正在於显明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他能够彻入我们的内心,我们只要想他,就跟他感应道交,机法一体不离。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重点就在「法界身」三个字,「法界身」怎麽解释?如果解释不一样的话,整个《观经》的理路就会不一样了。因为《观经》从头到尾的思想是前後一贯、前呼後应的,所以,在解释上也必须是一贯性的。
有关「法界身」的解释,隋唐时代几位大师们的解释,跟净土宗开宗祖师善导大师的解释,是有所不一样的。譬如,净影寺的慧远大师、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三论宗的嘉祥大师等等,他们解释「法界身」,是用圣道门的空性实相来解释,所以「法界身」三个字就解释为无色无形的法身佛、法身理佛,理的境界;也就是,他们认为「法界」是真如法性的另一种名称,真如法性就是法身的另外一个名称。
如果以法性或法身来讲的话,一切万有都具备法界的体性,不仅我们凡夫的心具备法界的体性,这个大宇宙,从日月星辰,乃至桌子椅子、花草树木,没有不具足法性的。因此这几位大师们皆认为,诸佛如来也好,真如法性也好,众生的心想也好,完全不是不一样的东西,而是一体上所显现的种种不同诸相。心就是法性,就是佛。离开这个心没有别的佛,因此法界身就是每一个人的佛性,也是万物的自性,他们是做这种解释。
善导大师他的解释就不一样了,善导大师怎麽解释呢?我来念一遍:
言「法界」者,有三义:
一者心遍故,解法界;
二者身遍故,解法界;
三者无障碍故,解法界。
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於心故,言「是法界身」也。
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众生界也。
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诸佛身也。
言「入众生心想中」者,乃由众生起念,愿见诸佛,佛即以无碍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现。
如果,能够对这一段法语有正确了解的话,就会觉得学净土法门是很殊胜的。善导大师的这一段解释,让我们充满法喜。
善导大师从二个方面来解释「法界」这两个字:第一个方面,是用三种含义来解释说:「心遍、身遍、无碍遍」这三种含义。第二方面,是解释法界就是众生的另一个名称。
这一种解释跟隋唐几位大师的解释完全相反,差别处在於,几位大师的解释是就「实相」来解释的,善导大师这里的解释,完全却是从「有相」来解释的。彼此相互对照,就能清楚了解,善导大师的解释比较吻合《观经》整个理路,不但契理,也契合我们的根机。
首先,善导大师解释法界,有三种含义「心遍、身遍、无碍遍」。
「心遍」,「心」指佛的心,佛的大悲心遍满众生的心中。因为佛无所不在,而且佛自在无碍,他要入我们众生的心有什麽困难呢?再说,佛就是大悲心,他的本意就是要进入我们的心中,以便来转换我们的烦恼心,消我们的业障、增加我们的智慧、增长我们的善念,这个就是本来就已遍满整个法界的佛心。
「身遍」,佛的法身也好、报身也好、应化身也好,能够遍满整个法界而进入众生的心中,当然以法身来讲,法身是空性理体,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也想像不到,众生能看到的只有报身或应化身。总之,佛身遍满整个法界,能够遍入众生的心中。
「无碍遍」,佛的身心都是自在无碍的,因此,佛的身心能够自在无碍的进入众生的心中、充满众生的心中,所以诸佛如来就是法界身,充满众生的身叫作法界身。
以上是第一种解释,用「心遍、身遍、无碍遍」三种来解释法界。
另外一种解释,就是「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众生界也」。
意思就是说,「法界」就是佛要救度的对象,也就是众生。所以,所谓法界就是众生,也就是众生的心。
法界身的「身」,是指佛本身,是能化之身,能够救度的佛身。
详细地说,「法界」就是被化益的对象,善导大师在这里用「化益」二个字,浅显来讲也就是救度,救度你、给你利益,所以法界是被化益的对象,也就是众生界;那「身」是化益的主人,能够救度的主人,也就是佛。因此诸佛如来,是救度法界众生的佛,因此称为「法界身」。
本来,法界是解释为众生的,所以,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也说「法界是众生心法」,是我们众生心的内涵;同时在《璎珞本业经》上卷也有这样的说明。其实,天台大师《摩诃止观》五之三里面,也有同样的说法。
善导大师就以这两方面来解释「法界」跟「法界身」。一方面以「心遍、身遍、无碍遍」解释「法界」;一方面解释「法界就是众生,身就是佛」。尤其是把法界是众生的这个名称跟佛身连结在一起,所以有「佛就是心遍众生之心、身遍众生之心,身心无碍自在的遍满众生之心」,这三种解释。
这一种解释,细细的体会就很清楚了。简要来说,法界身是阿弥陀佛慈悲救度我们,跟我们在一起的身,叫作法界身。
因为,阿弥陀佛是为了救度众生而存在的,如果我们众生的心信佛、念佛,佛的智慧是没有障碍的,他就立刻知道了。如果我们信佛、想佛、念佛而阿弥陀佛不知道,那还算是阿弥陀佛吗?那就不是了。因此,只要我们信佛、念佛、想佛,阿弥陀佛就即时进入念佛人的心中,所以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一切众生的心想佛,佛就进入了。想佛也含盖信佛、念佛,尤其是念佛是最容易了。不管能不能观想、能不能理解,只要张开嘴巴念佛,或者是静静的、默默的念佛,当下阿弥陀佛就进入我们的心中,与我们同在,就是我们与佛同在。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中,有一首偈也是在解释这一段经文,说:
弥陀身心遍法界,影现众生心想中。
阿弥陀佛的身,阿弥陀佛的心,无障碍的、自由自在的,遍满整个虚空法界,影现众生心想中。阿弥陀佛显现进入我们众生的想念之中,我们众生一想念,阿弥陀佛就进来了。就好像天上的月亮,只要下面有水,水是清的没有污浊,月亮的影子就在水面上了,月映湖心一颗珠,就是这个意思。
《大方等大集经》卷四的地方,有一段法语也很能清晰解释这个道理。这一段法语我来念一遍:
菩萨住是陀罗尼已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身口意业,各各於是菩萨身中一一印现,十方世界所有众生所有口业,悉於菩萨口中印现。
因为经文比较长,我就引用其中的一段来说明,举一反三也可以理解其他的。经文的意思是说,一位大菩萨,他进入陀罗尼(甚深三昧)的境界当中,那个时候,一切众生,所有法界的任何众生的身口意,他身体的动作、他口中的语言、他意中的想念,每一个每一个,都同样印现在这一位菩萨的身口意当中。
譬如说,十方众生当中,有哪一个国土的哪一个众生,在念这个菩萨的名号,那麽这个菩萨的口中,也同样印现出这个人所念的。
同样的意思,我们起心动念,就触动了阿弥陀佛的心,阿弥陀佛的心中就照样跟我们起心动念。我们起心动念如果是念佛的话,就感应了;如果起贪瞋痴五欲的话,那就没有了,因为阿弥陀佛对这个是绝缘体,不会感应的。
所以,往往有一些小孩子梦到极乐世界,看到极乐世界的人很多很多,长得都一样,非常的好看、非常的年轻,跟阿弥陀佛都一样,而且口中也都在念南无阿弥陀佛。那有人或许会认为,唉呀!那岂不是很累?其实不会的。佛的境界,尤其是阿罗汉以上,他的三业行为都是空性的,做无所做,言无所言,他们没有感觉是在做那样的事情,所以没有那个念头、没有那个执着、没有那种苦恼。我们凡夫,因为有贪爱,所以就有执着,有执着就有种种感觉得失、苦乐。
《观经》「第八观」的经文,说: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同样《观经》「第九观」的经文,有一段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把这两段经文,结合在一起来看的话,就晓得阿弥陀佛的悲心非常的彻底,绝对的彻底。为什麽?前一段经文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意思就是说,阿弥陀佛进入我们的心中。阿弥陀佛是佛,佛是无形无相的,无形无相是什麽样子呢?如果要讲的话那就是功德,佛所充满的全部是功德,我们众生所充满的全部是罪业,罪业使我们轮回、使我们堕落,功德则能让我们离开轮回、让我们成佛、让我们有神通广度众生。
所以一方面,佛的心充满我们念佛人的「心」,同时,「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的佛光也照摄念佛人的「身」。弥陀佛心充满念佛人之心,弥陀佛光照摄念佛人之身,这就是所谓的「佛心凡心、不一不异、相即不离、机法一体」。
佛的心是清净的,凡夫的心是污浊的,本来是天差地别的,可是因为我们念佛,与佛感应道交,因此就没有不一样了,所以说「不一不异、相即不离」,你进入我中,我进入你中,所以叫作「机法一体」。一般世俗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男女相爱就会有那一种感觉,但是感情一旦转变的话,就把对方恨得要死。所以,凡夫并没有永远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念佛,跟佛感应道交,才有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阿弥陀佛慈悲的绝对性、彻底性。有一句话说:
弥陀大悲胸中,充满常没众生;弥陀身心功德,遍入念佛之人。
这也就是「我入佛心,佛入我心」的意涵了。
刚刚讲,宗教是信仰的境界,尤其是净土宗,专讲信仰,也以信仰为主。信,是我在信,那信的对象是谁?当然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怎麽样一尊佛,他跟我有什麽关系?阿弥陀佛是一位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救苦救难的佛。他的心遍满我们的心,他的佛光也照耀我们的身,所以「能够信的我,跟所信的阿弥陀佛」,不是各别的,是在一起的。
所以,念佛修行的境界当中,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未开始念佛以前,我是我,佛是佛,个别个别。因为,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可是我不知道啊!所以,我不晓得要去接受他的救度、称念他的名号、过信佛念佛的新生活。佛凡各各分开的。
第二个阶段,慢慢慢慢听闻了,初步有了了解了,就半信半不信、或信或疑、若信若疑;这个时候,就佛心凡心,一半一半的进入。
第三个阶段,「诸有众生,闻其名号」,彻底的听闻、彻底的了解,没有怀疑了。没有怀疑的状态是什麽状态呢?就是「信」的状态。「信」的状态是什麽状态?就是「能信的人与所信的佛」感应道交,彼此成为一体,分辨不出是凡夫的心还是佛的心,这个时候才是佛凡一体的境界。
这一种内涵,是只有净土宗的教理才有的,其他各宗各派不这样讲。其他各宗各派讲什麽呢?讲我们的心中就有佛性,我们可以自己成佛,我们只要心净,当下就是净土,不必求生极乐世界的净土。所以,他们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因此他们要靠自己,去领悟实相的空性,然後断除自己的烦恼,破除自己的无明,寂静杂念的心,要达到跟佛那样的境界,要完成佛那样的净土,这是一般圣道门的最终目的,但这个我们是不可能达到的。
还有,《观经》这一段经文当中也有两句经文容易被错解,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接下来,第二十三点「作佛是佛论」,也就是有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论点的讨论,研究理解这二句经文的正确含义,就像前面所讲的,对法界身这三个字的内涵如果理解不一样,解释不一样的话,接下来底下经文的解释,包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解释也会不一样。
第二十三、《观经》作佛是佛论
刚刚所讲的,对「法界身」的理解,隋唐时代的几位大师跟善导大师有不同的解释,自然的,对「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解说也就不一样了。譬如,净影大师或者天台大师等,认为法界身就是法身佛,也就是佛性、法性、真如的意思,一切万有万法都具备,所以一切众生的心,当然也具有这个法界身,可以直接成佛;所谓心迷就是凡夫,心悟就是佛,指的就是这一件事。因此,认为「是心作佛」就是领悟佛性的意思。
还有,众生因为都有佛性,所以本身就是佛;既然悟了佛性,那麽所谓心外无佛,这个心岂不就是佛?所以解释为「是心是佛」。同时也将《华严经》所说的「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经文,作为《观经》这一段经文的根据。认为《观经》的观法是跟法身同体的真如观。
自古以来圣道门的修行者普遍认为念佛方法有四种: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称名念佛。同时认为《观经》所讲的,是以观想念佛或观像念佛为主。《阿弥陀经》所讲的是称名念佛为主。除此之外,一切圣道门的念佛是实相念佛。实相就是无相,就是法身,就是空性,就是真如,就是第一义谛的空性。
如果作这样解释的话,《观经》的理路就彼此矛盾不能够一致了,而且我们根本也做不到,以这样来解释净土经典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则应该以净土经典的教理来互相契应解释,因为净土的经典,它有一贯的宗旨跟思想,是前後相呼应的。如果以其他不同的教理来解释的话,那就混淆了,净土教理就会产生歧途,就有好几条分岔道路。那到底要走哪一条道路呢?行者就会旁徨无主了。
其实《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所讲的都是同一条道路,就是善导大师的结论「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一条道路,到了极乐世界就能证悟佛果,就是这样而已。所以净土法门如果讲得正确的话,是容易理解、行持的;讲不正确的话,就让人感觉很深奥、难以理解,而且是很艰难、难以做得到的。
因此,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定善义」当中解释第八观的经文,特别指出这个错误并加以纠正楷定。善导大师说:
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
其意甚错,绝无少分相似也。
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岂有相而可缘、有身而可取也?
然法身无色,绝於眼对,更无类可方,故取虚空以喻法身之体也
这一段解释的法语,是在我们净土宗《圣教集》第606页的地方,这个解释非常好,此一解释等同於给净土宗定下了一个纲格,什麽纲格呢?净土宗就是指方立相的宗派,不过这点要等到下一段才会解释到。
善导大师这一段法语是就《观经》「第八观」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一段经文的解释。善导大师在这里说:「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其意甚错,绝无少分相似也。」这个就是纠正。也就是说,善导大师之前的几位大师,或者是同时代的几位学佛者,认为《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观法,是无色无形的真如观,也就是唯识法身之观;或者是作佛性观,也就是自性清净佛性观,一般讲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一种观想。善导大师说,这个完全错误,完全没有一点点相应。
善导大师说第八观是有相的佛身观,不是无相的法身观。如果是无色无形的法身观,那就应该观无相无身如同虚空。但是虚空是什麽呢?虚空范围很广,虚空不是某一个东西,它看不出什麽,听不出什麽,而且虚空它也可以自在无碍,谁都可以在虚空中来回,所以虚空空无一物。因此,如果是无色无形的法身观,就应该是如同观虚空。
可是这一段经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前面已经举出观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佛相。既然是佛相的话,怎麽可以说是无色无形的法身观,或者是佛性观呢?法身无身、无色、无形相,犹如虚空,没办法比喻,也没办法以眼睛去看,也没办法用心去想,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办法说明,没办法想像。对我们凡夫来讲必须依据有一个具体的,可以让我们集中注意力的形相,才可以观想。第八观就是这样。
因此,善导大师接着就说:
又,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
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意思就是说,第八观的观法是「指方立相」,有一个方位,有一个形相。为什麽?因为释迦牟尼佛彻底了解我们末代罪恶污浊的凡夫之心,所以他明白的显示这个法,是指方立相的法。「指方」就是指出方位,也就是向我们凡夫指出西方极乐世界的方位;「立相」就是确立形相,也就是有阿弥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如果没有指方立相,就不会有实践集中心力的对象;所以,离开具体形相的无相离念的实践,就如同没有神通的人,要他在空中建立房屋一样。所以善导大师说,这一个观法只在於指方立相,让我们有一个具体的东西可以集中精神去想像,并不是在说明没有形相的无相念佛或实相念佛。
佛陀老早就知道,我们即使息虑凝心要入定观想都不可能了,何况没有一个具体形相,只是一种空性的话,那我们又怎麽能够做得到呢?所以,善导大师最後就用一个譬喻,他说要凡夫观想空性,就好像叫一个没有神通的人,在空中盖房子一般不切实际。我们盖房子要在地面上盖,而且要打地基,不然就不稳固了。如果有神通的话,那就不一定要在地面上盖房子,他可以在空中盖,因为他有那种神通力。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断除烦恼离开六道轮回,也没有什麽神通,因此必须要依我们的根机能够做得到的,一步一步来。
再说,《观无量寿经》的观法是释迦牟佛教导韦提希夫人的。韦提希夫人是一个女众,而且心想羸劣,内心烦恼深重,苦恼很多,同时,这一部《观经》也是要利益着末代的罪恶凡夫,这一种凡夫,又怎麽能够修那一种幽玄的真如观、法性观呢?所以,这里所说的「观」,是观有相的佛身,既然是有相的佛身观,那麽所谓的法界身也就不是法身的「理性佛」,而是救度法界众生的、有相的「事佛」(有形相的佛)。这有相的佛,会出现在众生的观法的心中,所以可以说,众生观法的心,能够作佛,也就是「是心作佛」。当观法的心作佛的时候,因为很专注,所以佛像显在心中跟心合而为一,甚至达到离心无佛、离佛无心的境界,这就是「是心是佛」,这个心就是佛,心之外没有佛,等於是这样。
打一个比喻,就好像镜子,明亮的镜子照这个佛像,佛像就在镜子当中,离开镜子就没有佛像,离开佛像也没有镜子。因为这个佛像完全就照满了镜子,镜子跟佛像,佛像跟镜子,好像就是一个不是两个。
所以,法界身就是众生能够想像的心,去想像所引生出来的相好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相好之身。我们的心去想的时候,佛相就会显现,那如果不去观想,那就不会显现。就好像这一潭水如果清净的话,月亮的影子(像)就会显现,潭水如果不清的话,就不会显现。「水」就譬喻我们众生的心,「清」就是比喻我们观想佛身的心静状态,「月亮的影子」就是比喻佛身。
佛跟众生虽然体质上是不一样的,所谓体别不一,但是,如果我们众生的心信佛念佛,那佛就在我们的心中了。不过,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要相信不容易,所以唯一的方法,只有「佛怎麽讲,我们就怎麽肯定」而已。所以当我们心中忆佛、念佛、想佛,佛就会在我们的心中显现,这个时候「佛心凡心,相即不异」,不是两样;因为不异一体的缘故,而说「是心作佛」,因此信佛念佛的当体、当下,就是「是心是佛」。从这一点来讲,可以说机跟法、佛跟凡,不一不异。
简而言之,善导大师解释「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依照我们观照的这个心,在心上观佛,观很清楚的时候,佛跟我们的心成为一体,这个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总之,其他的大师们认为,是心作佛是这个心领悟佛性而自己成为佛;但是善导大师的解释是,这个心观想佛的三十二相,而显现出佛的相好身,差别就在这里。
再进一步来作解释,《观经》说: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法界身就是以法界为身,身心遍满於法界之中,诸佛如来是真理的存在者,因此佛身也遍及一切法、一切事物,当然也遍满我们的内心,因此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还有,法界就是我们众生的心法,所以佛的身心也能进入众生的心想中。
佛的法界身存在於哪里呢,是做什麽用呢,他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什麽呢?佛存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这里所讲的「入一切众生心想中」,目的就是为了救度众生。
打一个比喻,譬如说自来水,家家都有自来水,自来水有水塔,水放在高处的地方,自然就有水的重压力,然後通过水管输送到各家各户。我们只要把水龙头一扭开,水就出来了,这个水塔它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水流到各家各户的水管里。
佛身也是一样,佛的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也就是说,他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进入我们众生的心中,我们众生的心就是佛的水管,就是佛的大道场,这是他存在的唯一目的,所以佛就是为度众生而存在着。佛如果不度众生,还叫佛吗?所以这里经文所讲的「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我们众生心想佛的时候,就好比水龙头扭开了,自来水就流出来了。那麽水从哪里来呢?从水塔。众生想佛的时候,显现在心中的佛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从佛的法界身来的;他本来就无所不在、随时存在,充满在我们的面前,也充满在我们的心中。只不过是我们要不要或想不想接通的问题,接通了自然就显现,不接通就不显现。用这个「水塔、水龙头的比喻」,是不是能够更加理解呢?
如果再用佛教的另一种名词,就有两种情况:一是背觉合尘,二是背尘合觉。
尘就是污染的意思,有几种污染呢?我们世界上污染的东西太多了,但归纳起来全部都是我们感官的对象。我们的感官有五种「眼、耳、鼻、舌、身」,面对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我们感官眼耳鼻舌身,面对色身香味触的时候,就会产生喜欢或不喜欢,就会有种种的思维考量,这个就是「法」,就成为污染。
「眼耳鼻舌身」所接触到的,我们就会作意念上的种种思维,那所有的思维都是法。看到的思维、听到的思维,看到之後记到脑海中,认为他好或不好、喜欢或不喜欢,耳朵听到的或鼻子嗅到的、舌头嚐到的、身体接触到的这五种的境界,都会让我们心中产生喜欢不喜欢的执着。喜欢的就贪得不得了,欲罢不能,失去的话就痛苦得不得了,林林总总的这些都在污染我们。所以,尘盖括起来就有六种,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
「觉」,就是觉性。在觉的状态中就不受这六尘的污染,五种感官面对五种境界,虽然清清楚楚晓得,所看的是方是圆,是青黄赤白,漂亮不漂亮,清清楚楚的明白,但是他不会产生喜欢不喜欢,不会产生喜怒哀乐的感觉,完全没有执着,这个状态就是觉。
但是,我们众生是「背觉合尘」,离开了觉性跟污染的尘境混合在一起,背觉合尘就是指我们众生凡夫迷惑的状态,是我们凡夫普遍的状态。
那如果能够「背尘合觉」,不跟六尘相应,转而跟觉性、觉悟相应,那个时候,佛的法身就自然在我们众生的心中呈现出来。
可以说,念佛时就是成佛的时候;我们众生念佛的时候,这个心自然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跟佛就无二无别。因为你当下念佛,当下未起其他的烦恼跟妄想杂念,当下岂不就是背尘合觉,就远离了六尘的污染,当下跟阿弥陀佛的正觉、佛性感应道交。
所以,我们念佛就是背尘合觉,我们不念佛就是背觉合尘。背就是违背、相背、对立的意思。换一句话说,念佛的当下就是佛。不念佛的当下,就是业就是罪;因为不念佛就是念业,当下就是罪,可惜一般人对这个道理很难相信。
我们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念佛才几个小时、有的还只念几分钟而已,所以都是妄想杂念的多,念佛的少。不过,如对阿弥陀佛信受不疑的话,则可以说时时刻刻都在念佛。为什麽?我们忘记念佛,阿弥陀佛有没有忘记我们?没有。他晓得我们是归命他的人,是愿生弥陀净土的人,所以他的光明永远摄取不舍。我们虽有忘记念佛的时候,但阿弥陀佛的光明依旧持续在摄取我们,从未忘记、从没舍离我们。比如说,我们照镜子,镜中显现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跟阿弥陀佛在一起,但是你不敢相信。虽然一时难相信,但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的。明明想佛念佛的当下,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可是凡夫感受不到,是因为凡夫自己不知道,但是客观上就是这样的。
好像一个小孩子,他手上拿了一张皱巴巴的支票,小孩子不懂,以为这只不过是一张皱巴巴的纸,皱巴巴不能写字,不能列印;实际上,这一张支票是有好几个亿的金钱在里面的,它就是值那麽多钱,但是小孩不知道。
我们信佛念佛,当下的心就是佛,因为跟佛感应道交,佛充满我们的内心,只不过我们还是凡夫的状态,不知道自己已经具备成佛的资格了。
又打一个比喻,我们要做一尊全是黄金的庄严佛像,那要先怎麽样呢?要先打一个佛像的模具,然後再灌黄金进去,外面的模具看不出里面有黄金的佛像,外面是石膏的,也不值钱,甚至并不好看,但是确实有金佛在里面。因为里面所灌的是黄金的东西,而形相就是庄严的佛像。可是这个模具外面却是丑巴巴的、不庄严的、不好看的,但里面有庄严的金佛,要等到什麽时候模具才打开呢?只要等到里面的金佛凝固了,模具就可以打开了,金佛就现出来了。
我们也是一样,我们念佛的时候,佛就已在我们的心中了,可是显现不出来。那什麽时候显现出来呢?我们的肉身好像一具模子,里面是灌满了阿弥陀佛金色的、庄严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像的,但是看不出来。什麽时候看出来呢?在我们临命终的时候,佛拿着我们的莲花接引我们,我们到了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我们的三十二相就立刻显现出来了,就好像模子用铁锤一敲,模子就破裂了,七零八散了。这时候里面一尊金光闪闪的金佛就显出来了,就看得到。其实在我们平时念佛的当下,金佛就在这里。
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我们念佛人都是雍容华贵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了一尊金佛,只是我们不知道、不了解,同时时机也还没到,被外面的人肉的模具包住了,不知道。虽然我这样讲,也许一时想信也信不来,不过,能够肯定这个事例那也可以。
就以上所说,各位能理解的话,是不是感觉自己不但不卑贱,而且刹那之间雍容华贵起来了,是不是?
印光大师有一句法语说:「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确实净土法门很平常,我们这样卑贱的凡夫,念念佛而已,很平常,可是就能够成佛,阿弥陀佛的相好庄严就在我们的心中,岂不是很高深?
禅宗经常讲「直了成佛」,意思就是说「当下成佛」;其实,再怎麽样的直了都不如念佛的直了。禅宗说:「我此法门,乃接引上上根人。」禅宗的法门,必须是上上根的人才能够做得到,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然而,不管怎麽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如果烦恼还没有断除,还没达到业尽情空,依然还是轮回的凡夫,跟我们没有两样。只不过他能够从性起修、全修在性而已,意思是说他还要继续再修。同时,如果不是上上根的人,就没办法直了成佛。所以道理上是能够直了成佛的,但是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可是,净土法门是人人念佛,人人当下就直了成佛。也就是说,具备将来成佛,现在就是未来佛。所以净土法门的修持看起来很平常,但境界却很高。它高在那里呢?高在超越禅宗、也超越密宗,可以说是密中之密。
约七八十年前,大陆有一个很有名的密宗高僧,就是诺那活佛,他是从西藏出来的,有很多人向他请法。
他说:你们汉地就有密中之密呀,你们汉地就有最伟大的密宗啊,你们不知道吗?
大家说:我们不知道啊!
他说:就是净土宗啊!你们不用跟我学什麽密法,念佛就是最大的密宗。
确实如此,密宗讲即身成佛,必须能够三密相应,同时即使没有断烦恼,将来也必须出生在他本尊的净土,继续修行。但是净土不用这样,也不必三密相应,他只要念佛就好,阿弥陀佛自然就知道。因为阿弥陀佛早已在你的身心之中,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自然迎接你到极乐世界成佛。
彻悟大师讲过一句话,说:「念佛时即是往生时,往生时即是成佛时,成佛时即是度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後。」这几个步骤是同时的。也就是,念佛时就是往生时,往生时就是成佛时,成佛时就是度众生时,这四个时段划下等号,念佛、往生、成佛、度生,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同时,没有前没有後,这是在讲本体上的。因为时间也好、空间也好,万物也好,本来就是人的妄想分别出来的,本来是不存在的,抛掉时间空间,本来就是一体性的。抛掉你我他的执着观念就没有你我他,所以时间、空间还有万物就是一体的。
所谓万法唯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圣道门的人解释《观经》都认为,这句经语是整个《观经》的眼目,把这一句单挑出来,觉得这句就是整个《观经》的灵魂,整个《观经》的中心句。因为这一句跟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能够吻合得上。但是,从净土宗的角度来看,那就不是这样。其实这句话是在说明什麽?在说明白一点,就在说明「心的作用」。
《大乘起信论》说: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也就是说,一切万法不离心,成佛的是心,造业造罪的也是心,轮回受苦的也是心,都离不开心。心作什麽,心就是什麽—–心作心是。
以圣道门来讲,通常修行要一步一步前进,渐渐接近成佛,这个叫做修德,所以「是心作佛」,是从修德上来讲的。那麽性德上来讲,本性上,本来就有的,不必假藉修行就具备的,这就是「是心是佛」。
性德跟修德有什麽不一样呢?释迦牟尼佛成佛的那个时候,他讲的第一句话:「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也就是说,大家本来都是佛,众生都是佛,这就是性德上来讲,是本性具足的。既然大家本来是佛,为什麽当下是凡夫相呢?为什麽还造业、受苦、轮回呢?因为凡夫当下的妄想、颠倒、无明,使得性德(佛性)彰显不出来,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修德,也就是需要修行;修一点,性德就展现一点,再修一点,性德又再展现一点,修到完全圆满极致的时候,性德才全部显现出来。所以有一句话说「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要经过修行,就像擦镜子一样,擦一点,镜子就乾净一点,再擦一点又乾净一点,最後都擦乾净了,镜子就全部明亮了,这个都是圣道门的修行方法。所以圣道门在性德上发挥得比较多,常常讲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西方极乐世界不出我心、我本性就是佛;在这方面发挥得特别多,因此,强调以自力去达到自性弥陀,显现佛性。
净土宗就不一样,净土宗虽然也以修德为基,但是这个修德不是讲我们众生的修德,是讲阿弥陀佛的修德。阿弥陀佛的修行,已经圆圆满满地把佛的佛性彰显出来了,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万德洪名;我们信受就可以了,我们接受了,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性德就完全彰显出来了,不假方便,所以是以阿弥陀佛的修德成为我们的修德,因赅果海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圣道门与净土门的着力点是不一样的,净土门比较少讲自性、唯心这一些道理,因为这一些对我们来讲等於空谈,不实际,不相应。都在讲弥陀救度的悲心,弥陀光明名号的功能,这样比较符合我们凡夫的思维及我们凡夫的根性,让我们凡夫人人才都做得到。这样解释的话,整部《观经》前前後後教理都一致,同时,契理又契我们的根机。
由於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节就讲到这里。
祝愿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