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四不」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净土宗四不」。是哪四不呢?净土宗有净土宗自己的宗旨及特色,宗旨是: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特色是: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
现生不退。
「净土宗四不」是特色之外的另一种特色。论净土宗的特色,除了上面所说的四句之外,「易行」也是特色,显示净土宗是易行道的法门。不过,易行其实也含在四句偈里面,因为「本愿称名」就能够「凡夫入报」,只要称名,本身就是靠上弥陀的根本愿,弥陀的根本愿是念佛,念佛本身很容易,所以净土宗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易行」。
「四不」,是指四种不一定需要的行持或条件:
一、不靠开悟,
二、不靠三学,
三、不靠忏罪,
四、不靠断惑。
一、不靠开悟。不依靠或不假藉开悟的境界,因此不需要另外特别去追求开悟。
二、不靠三学。三学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可以说是大乘佛教的总纲,开展的话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再开展的话,就是无量法门。净土宗之往生成佛不依靠戒定慧的功德、功夫与境界。
三、不靠忏罪。以种种仪式,譬如:拜大悲忏、地藏忏、金刚忏、药师忏、梁皇宝忏或者朝山等等,来忏悔自己的罪障。净土宗也不依靠这一些。
四、不靠断惑。「惑」就是烦恼,烦恼有见思惑、尘沙惑与无明惑,净土宗也不依靠断除烦恼而解脱。为什麽?因为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所谓「现生不断烦恼得涅盘」。因此特色才说「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如果详细来说,也不只这四点,譬如:不靠观想、观像的念佛,不靠实相的念佛,也不靠其他种种法门。但约略而言,可以这「四不」来概括。不过,对这「四不」的内容,如果没有正确、详细的理解的话,恐怕就会有误解净土宗的可能。
比如「不靠开悟」,一般通途法门都认为学佛修行最根本、首要的就是要开悟(也就是见道),如果没有见道的话,後面的一切修行都免谈。确实,如果是靠自己的力量修行,一定要先开悟见道,不然无法修行,因为若连「道」都不知道要怎麽修呢?在这方面,净土宗有可行的特别管道,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理解的话,会以为我们排斥或否定佛教这一根本的说法。
「不靠三学」,「三学」就是戒、定、慧,如果没有正确理解,会以为净土宗只要念佛,不持戒,甚至可以犯戒,可以我行我素,这样就大大误解了。我们说不靠戒、定、慧,原因是:(一)「戒」本来就是佛弟子所应做的;(二)只是如实检点自己,虽然我们想持好戒,但常常是做不来,持得不清净;(三)因为只要念佛,必定脱离三界六道轮回,持戒念佛者能往生,不知持戒者念佛也能往生,所以说不靠三学。
「不靠忏罪」,一般学佛一定要忏悔罪业,为什麽我们说「不靠忏罪」呢?善导大师说「念念称名常忏悔」,以净土宗来说,念念称名,就是念念忏悔,念念灭罪,因此不在念佛之外另求忏罪的方法。
「不靠断惑」,「断惑」就是断除烦恼。断除烦恼是学佛的最终目标,可是我们却说「不靠断惑」,这样还是佛教吗?是佛教。因为只要能够脱离三界轮回,往生弥陀净土,有断惑、没断惑就都不是问题了。
所以净土宗「四不」──「不靠开悟」「不靠三学」「不靠忏罪」「不靠断惑」,我们只靠「专称弥陀佛名」,这是净土三经的核心,也是祖师的传承。
净土宗「宗风.真谛」有六点,第一点就是「一向专称──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一段是善导大师的法语。善导大师融合《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净土三经的核心,而做成这样的结论──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只是善导大师对《大经》《观经》《小经》的结论,也是整个佛法的总结论。意思就是说,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它的总结论就是在於「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当然,这必需是站在净土宗的立场来看整个佛教,才能肯定这样的总结论,如果从其他宗派的立场来看,结论就不同了。
《无量寿经》经文一开始就彰显了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说:「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这十一个字就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的目的。「拯济」就是救度,「群萌」是指烦恼还没有断除的凡夫,「惠」就是赐予的意思;「真实之利」,「真实」与「虚假、权假」相对,真实就是佛,唯有佛才是真实的,十方法界之中,除了佛之外,其他都不究竟,都不是真理。「真实之利」,就是大利,因为它是成佛的功德,是佛的境界。
佛法赐给众生跟解脱生死轮回的利益,乃至现生消灾免难、安乐吉祥的利益,但是最究竟的利益就是成佛,世间再也没有比成佛更大的利益了。所以,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不但要拯救十方众生出离三界六道轮回,而且要让他们能够成佛。在《无量寿经》最後「流通分」的地方就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可知,所谓的「大利」就是以欢喜踊跃的心,念念称念弥陀名号,这个就是「大利」,这个就是「真实之利」。这也就是《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我见是利,故说此言」的这个利益,这个利益才是真实的利益。如果,不是专称弥陀佛名的话,那就失去大利了。《无量寿经》「流通分」的地方,也特别的警惕所有众生,而说:「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也就是说,如果对这个法门起疑心,那就失去了大利益了。为什麽?因为不信,就不会念佛;如果相信这个法门,就会专称弥陀佛名,就得「具足无上功德」的「大利」。
所以,由净土宗的《净土三经》来看释迦牟尼佛一代所说的佛法,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的目地,就是要让十方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因此,我们宗风第一条就说:「一向专称」。
宗风第二条:「三不疑杂。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这也是接续第一条的「一向专称」而来的。既然一向专称的话,当然就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
宗风第三条是就根机来讲,对念佛人的一个规范:「守愚无诤:专崇本宗,不讥他宗,法门高下,不相争论,唯守愚念佛。」我们专弘扬念佛法门,但是对於其他法门,是高、是低、是胜、是劣,都不应妄自评论,唯守愚念佛,无诤念佛,老实念佛。高低胜劣,或者是真假权实的分辨,那是有智慧、有口才的人才有办法做到的。对於普遍、大多数的莲友,我们只有「守愚念佛」,因为我们愚痴,无法开悟,不能圆满三学,念念都有罪业,没办法断除烦恼,我们是这样的罪恶生死凡夫,所以我们就安於这样的本分,无诤地、老实地、踏实地、朴实地、务实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接下来正式来谈「四不」。
一、不靠开悟
以佛教而言,由发心修行到成就证道有一个必经的概略过程,就是所谓的「见道、修道、证道」,先见道以後才能修道,修道有成才能证道。这是万圣同途,从释迦牟尼佛两千五百年前,一直到末法时代的今天,要证道、证果都必需依循的管道,可以说已是一个千古不易的定论。任何一位得大成就的圣者,必然是依循这样的管道而修成的。
什麽是「见道」?容易或困难?非常困难。
如果依照天台、华严、三论、唯识等侧重教理的教乘宗派来说,必需要大开圆解,开佛知见,也就是融会贯通、圆满的理解佛说的教理,在解说佛法时,能够触类旁通,辩才无碍;如果是依宗门,也就是禅宗,就必需要大彻大悟。有了大开圆解或大彻大悟,才算是见道。
见道之後才进一步论修道。如果没有见道的话,那麽,他所修的,就是四个字──盲修瞎练,难免如盲人骑瞎马,最後堕落。为什麽?还没有见道,既未大开圆解或大彻大悟,就是还没有入门,在门外再怎麽样的来来去去,还是在门外,不是在门内,这样的人,再怎样的精进修行,都不是正精进,都还在三界六道当中。三界是火宅,六道是苦海,三界六道如果没有脱离的话,在未来无尽的生死轮回长河之中,必定有一生一世会堕落三恶道,所以未出轮回,难免堕落,非常危险。一旦堕落,所谓「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一旦堕落三恶道,要等到什麽时候,才能够恢复人身,得闻佛法,依法修行呢?就非常难以把握,何况堕落三恶道苦不堪言。以上是一般的修行方法,一定要见道、悟道,否则根本谈不上修行。
以净土法门的判教来讲,见道、修道、证道的通途修行方法称做「难行道」。这个「难」,与「易」是相对比的。一般来说,纵然是「难」,但还有可能成就,可是对末法时代五浊恶世的众生来说,这个「难」的意思,可以说是「不可能」。也就是说,末法时代五浊恶世的凡夫,要依自力见道、修道而证果,是不可能的。
道绰大师在《安乐集》就说: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这是道绰大师一段很震撼人心,令人深深惊讶、警惕的法语。
道绰大师所生长的隋唐时代是历史上有名的佛教黄金时代,从西域来的三藏法师很多,中原的高僧大德也不少。在那个时代,据道绰大师的见闻说,就小乘修入见谛,「见谛」就是见道、开悟的意思,见谛之後才能修道,之後由初果、二果进入三果(那含),进而四果(罗汉)。在这修道过程,必需要断除欲界的五下分结,以及色界、无色界的五上分结。简单来讲,就是属於贪、瞋、痴、慢、疑、邪见,这六种根本烦恼,这六种根本烦恼没有完全断除,就不可能证得阿罗汉果。可是,道绰大师说,不论是见谛,或者是修道、证道,不论是出家、在家,都没有人能够做得到。
在大师的那个时代,见道、开悟、证果的人都那麽少了,何况到末法时代的我们这个时候呢?
又,假设已经见道、开悟了,也依开悟的境界去修行了;可是所证得的顶多是小乘的阿罗汉而已,还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无上正等正觉。
净土宗不靠开悟,那是靠什麽呢?净土宗是以佛的知见为自己的知见,以《净土三经》所讲的为自己的见道。譬如《大经》说四十八愿,根本愿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在说什麽?说「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为什麽要十方众生专称弥陀佛名,往生弥陀净土?因为这是阿弥陀佛永劫以来悲心的呼唤。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就彰显弥陀的呼唤说: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这四句偈充分显示了弥陀对我们的悲心呼唤,呼唤人道的众生,乃至造罪造业、将来会堕落阿鼻地狱的众生,阿弥陀佛呼唤我们这样的众生要接受他的救度,快速往生极乐世界,才能够离开三界火宅,六道苦海,获得究竟成佛的安乐。所以第十八愿的「欲生我国」就是弥陀的呼唤,「乃至十念」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是弥陀对我们的明确规范。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的「二河白道喻」就以一段法语扼要地解释第十八愿弥陀的呼唤而说: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於水火之难。
「汝」是指十方众生。圣凡善恶,只要一心(一心就是专心,也就是信受弥陀的救度)专念弥陀的名号,所以说「一心正念」。
「直来」,从这一条路直进,不要改变法门,不要改变方向,也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一心不乱」。要往生极乐世界,正因正行只有一个,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我们就由一条路直行直进,不走叉路,不三心二意,不夹杂其他法门,这样的话,永远都在弥陀的光明保护摄取当中,一旦临命终时,弥陀便立即亲自来迎,当下往生极乐,永离三恶道的堕落跟六道的轮回。这是谁所讲的?是大圣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所讲的。佛这麽讲,我们就这麽信受,依教奉行,岂不是就是我们的知见?!
在《观无量寿经》最後的流通之文也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则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根据第十八愿解释这一段文而下了一个定论说: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句专称,弥陀佛名。
又说: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此经(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又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又说:
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依弥陀本愿而称名,本身就是念佛三昧,他的功能是超越性的、绝对性的;「实非杂善得为比类」,「杂善」概括来说就是「要门」的定善跟散善。善导大师说这一些杂善与念佛是无法相比的,念佛的功能是「超绝」的,「超」是超越,「绝」是绝对,绝对性的,绝对性就是最尊、第一、无比,没能相比的,所以是绝对。
就《阿弥陀经》来讲,释迦牟尼佛一开始就说「二有」──有极乐、有弥陀。经文说: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这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所见,佛心所知而作如实之言,所以有弥陀净土,有阿弥陀佛,是实实在在的,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讲的西方净土是释迦牟尼佛的方便说,阿弥陀佛是太阳神的演化,是虚构的,是方便的,愿东愿西都不是究竟的,并不是那个样子。有西方净土,有弥陀救度,是真真实实的。
经文接着又说极乐世界为什麽称为「极乐」?因为──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那个世界就是极乐的境界,不往生便罢了,一但往生,当下就脱离「见思」烦恼的苦,以及「尘沙」与「无明」的苦,所以说无有众苦。
人生的苦来自烦恼,烦恼归纳就是「见思烦恼」与「无明烦恼」;至於「尘沙」本身是没有体性的。「无有众苦」,显示破除了见思二惑以及四十一品无明,也就是成佛。「但受诸乐」,阿罗汉果的乐,菩萨的乐,佛的乐,这一些乐通通拥有,显示极乐世界是涅盘的境界,到了极乐世界就会进入涅盘,才能「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阿弥陀经》又说:
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又说: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又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唯有「执持名号」,「一日、七日,一心不乱」,才能够往生极乐。接着就说:
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净土三经》是释迦牟尼佛以佛心所知、佛眼所见之如实开示,我们如果不相信,就无法到达那样的境界、得到那样的利益。释迦牟尼佛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我们就相信、接受、依教奉行;释迦牟尼佛说要「执持名号」,我们就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岂不是见道、修道都在里面了?
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描述极乐世界说: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到了极乐世界,没有身体病痛的苦恼,也没有心灵的忧悲苦恼。在娑婆世界,没吃就饿,没穿就冷,有天灾地变,环境的障碍、人事的困扰……,极乐世界,一切圆满,通通没有这一些,所以说永离身心恼,而且受乐常无间。这是根据《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所讲的。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在娑婆世界我们常常祝福别人心想事成,万事吉祥,事事如意,但这只不过是一种祝福,一种好言好语、好的愿望而已,现实的人间却不可能达成,因为娑婆世界毕竟是五浊恶世,是业障果报的地方。可是到极乐世界就不一样了,到了极乐世界,我们烦恼无明立即消除,功德智慧当下显现,想什麽就能够变现什麽,所以说「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故」就是「是故」,「我」是天亲菩萨的自称。因为有这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利益,所以我天亲也要往生极乐世界。天亲菩萨是十回向圆满的菩萨,即将进入初地,他为了快速成佛,因此他也要求生极乐世界。龙树菩萨也一样,乃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也一样,都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就以释迦牟尼佛的亲见、亲知作为我们的见道,作为我们的开悟。
因此,以净土宗的立场来说,什麽是「见道、修道、证道」呢?
「见道」,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以「信受弥陀救度」为我们念佛人的见道。《阿弥陀经》说:「我见是利,故说此言」,以释迦牟尼佛的所见、所说为我们的见道,因为这是释迦牟尼佛的佛心佛眼,亲知亲见的境界,不是三乘圣贤(声闻、缘觉、菩萨)所能够知道、看到的。所以我们只要深信、信受释迦牟尼佛所讲,而「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这就是我们的开悟、见道。
「修道」,就是净土宗宗旨所讲的──「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
「证道」,就是净土宗特色──「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昙鸾大师也说「不断烦恼得涅盘分」,所以以「业成不退,不断得证」为净土宗的证道。
因此,大乘与小乘见道、修道、证道的过程都没有离开净土宗的宗旨、特色,没有超越念佛人的范围。念佛人,只要依据净土宗的宗旨与特色,就等同是大小乘法门的见道、修道、证道。而且这样的见道,是至高无上的见道;这样的修道,是最极容易而殊胜的修道;这样的证道,是大利无上的证道。因此,不必此外别求悟门。
昙鸾大师说净土法门是「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上衍」就是大乘,意即净土法门是大乘的登峰造极──也就是佛的境界。往生极乐世界就获得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另一面来讲就是成佛,只是尚未登居佛位。因为阿弥陀佛是无量寿,极乐世界不可能有第二尊佛,必须到其他没有佛的国土才示现成佛,这一种资格,叫做「一生补处」。所以一生补处是有佛的资格,但是还没有成为佛。
「不退之风航」,以圣道法门来讲,有三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净土宗所说的不退,是一生补处的不退,而且要到达这个不退位是很容易很快速的,只要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专称弥陀佛名的纯粹净土宗,本身就是易行道。之所以容易,不是靠自己的力量,是靠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的佛力、愿力。因此是「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
净土宗宗旨第四句说「广度十方众生」,这是我们的目标、发心与任务。这种发心任务,是自然而然,不用特别起心动念的。因为到了极乐世界自然成佛,既然成佛,自然会有悲心愿力、神通智慧来广度十方众生。
我们现在在这里只能随缘的「自信教人信」。唯有自信才能够教人信,因为必需有东西才能够给人;而自信必定会教人信,因为信受了弥陀救度,没有把弥陀救度弘扬出去是不可能的。所以,自信才能够教人信,自信也必定会教人信。
如果没有教人信,不想教人信,那表示他还没自信。因为自己没有东西怎麽可能给人?意思是说,他不晓得世间有这麽重要的好东西,自己的父母也非要不可,儿女也非要不可,六亲眷属也非要不可,所有众生都是我们的六亲眷属,他们非要不可。除非不知道,一旦知道,却不教人信,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於净土宗的念佛人,在现生是随缘的自信教人信,一旦往生极世界之後,烦恼、无明、罪业、障碍彻底远离、断除,智慧功德究竟圆满现前,百千陀罗尼不求自得,自然就能够显化十方,一念来去,随缘度众。就如《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观世音菩萨的示现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圣众的一种楷模、显现。也就是说,往生极乐世界之後,就会像观世音菩萨那样的闻声救苦,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第二、不靠三学
「三学」,即是「戒、定、慧」,为佛法的总纲。
以小乘来讲,是以见道、修道、证道,成就阿罗汉果而脱离三界;若以大乘法门来讲,小乘还要回小向大,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上求佛果,下化众生。所以如果以其他大乘宗派来讲,必须是开悟了之後继续再依法去修学。依什麽法修学呢?就是「戒、定、慧」三学,展开来讲,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依着这一条路线、过程而前进,不能退。
首先,以戒来讲,有所谓「三聚净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就是所谓的「诸恶莫作」;「摄善法戒」就是「众善奉行」;「饶益有情戒」就是菩萨的牺牲自己,利益他人。
「摄律仪戒」是规范我们的口业与身业,什麽不能说、什麽不能做。「摄善法戒」,简言之,就是世间所有的善事都应该去做。违背了摄律仪戒、摄善法戒,也就是不该说而说、不该做而做,或者该做、该说而没做、没说,都是犯了戒。
以大乘来讲,没有利益众生也是犯戒。犯了戒,要向前进步就不可能了,因为戒是基础,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因为戒清净了,心才能够寂静,也就是外面的行为规正了,能够导致内心的不浮动,不浮动就能够寂静,能够入定,所谓「摄心成定」,最後「依定发慧」;依寂静之中显露出佛的真如实相,也依慧来断除无明,所谓「依定发慧,因慧断惑」。同时,也依据所开发的智慧高低来论其所断无明惑的深浅。破了见思二惑以及尘沙惑之後,就进入「初住」,即所谓的「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性」,无明分分破,法性分分证,到了「无生法忍」,才能获得不退转,否则都有退转的可能,这个就是三学「戒、定、慧」的过程跟目标。
这一种行持、发心非常的不容易。龙树菩萨在《十住毘婆沙论.易行品》就说这个是「难行道」,很困难,往往半途就退转下来了。在这里说一个「舍利弗挖眼,七住退转」的典故。
舍利弗尊者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当中智慧第一的弟子,在《阿弥陀经》当中,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对告众。因为像净土这样既深奥又浅显,既高深又平常的法门,不是其他的弟子所能理解的,只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能够领受,所以释迦牟尼佛无问而向舍利弗等述说《阿弥陀经》,当中呼唤了舍利弗三十六次,舍利弗都只有默默地、专一地听闻,无法回答或者表示什麽。
大乘行者在因地证果之後,必须回小向大,生生世世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在《杂譬喻经》就有说「发积大善愿」,就是累积大的善愿。什麽是大善愿呢?也就是「慈悲众生,求头与头,求眼与眼,一切所求,尽能周给。」这个就是「积大善愿」。
「慈悲众生」,「慈」就是给乐,给众生快乐、安乐;「悲」就是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为众生排难解纷,使他离苦得乐。假设对方需要头,就献上自己的头,需要眼睛就给眼睛,要这样的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牺牲自己,利益众生,就是菩萨行。所以六度当中,布施放在最前面,这是「饶益有情戒」最基本的。
「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又有外财与内财。外财就是以外面的财物布施,无条件的、无偿的,奉献给需要的人;内财也叫做生命施,身体的、生命的布施奉献,像刚刚讲「求头与头」,头布施出去了,生命也就没有了,这种布施叫做生命施。「求眼与眼」,以现代的科技来讲,还不至於影响生命。但在古代而言,是有可能丧失生命的。
舍利弗尊者发了菩提心,要行菩萨道,有一位天人就要来考验他了。
有一天,天人显化为一个孝子,坐在舍利弗尊者经过的路边,伤心的啼哭。舍利弗尊者经过听到,於心不忍,就向前问他:「某某人啊!有什麽不如意的事呢?为什麽在这里哭呢?」对方说:「你走开,不关你的事!」舍利弗不以为忤,还是和颜爱语,下心微笑的说:「请你告诉我吧!我是佛陀的弟子,专门喜欢为人排难解纷,你有什麽困难说出来,或许我能够帮助你啊!」对方这麽一听,就说了:「我的问题很难,恐怕你也帮不了忙。」「你就说来听听吧!」舍利弗尊者这样催促着。对方叹了一口气,就说道:「唉!我的母亲一辈子辛苦的扶养我们长大,现在年纪大,本该是享福的时候,偏偏染了不治之症,医生说唯有用活人的眼睛煎药,才能够治疗,而且必须要修道的圣者才有用。活人的眼睛已经很难找了,何况是要修道的圣者,要到哪里才能找到呢?一想到我病重的母亲就快要死去,叫我怎麽不伤心流泪呢!」
舍利弗一听之後,就微笑的说:「请你不要难过,我正能够帮助你。」「真的吗?」「一点也不假,我已经是证果的圣者,而且也已经发大乘心,一切身外之物,我都已经布施给众生了。这个时候,我正想有机会,也将这个身体,甚至生命,布施给需要的人。请你相信我,我一定能帮你救活你的母亲。来,你现在就来把我的眼睛挖过去吧!」舍利弗一面说着,一面把头偏过去。这个天人所显化的孝子说:「唉呀!那不可以,我怎麽敢挖你的眼睛呢!这不是犯法吗?假若你真的愿意救我的母亲一命,希望你自己把眼睛挖下来给我。」舍利弗一听,说的也有道理,就当下勇猛的把左边的眼睛用手挖出来,然後诚心诚意的交给对方,说:「祝愿你母亲早日康复。」
可是这个化现的孝子,不但当下不肯接受舍利弗给他的眼睛,连忙摇手说:「唉呀!糟了,医生说要煎药治病必须要右边的眼睛才有用,左边的我要了做什麽呢?」舍利弗一听,可是大惊失色,心里想:「唉呀!这真糟糕,我怎麽这麽性急,这左边的眼珠挖下来,还有右边的可以看,现在怎麽办呢?」他怪自己粗心,当时没有问清楚。可是又再想想,本来修学菩萨道,发大悲心,过去的圣者都是舍头目脑髓的,而且又经过多生多世的牺牲奉献,所以我现在应该效法过往的圣者。当下他又毫无踌躇的把他右边的眼睛挖下来给对方。可是对方一接到他的眼睛,不但没有高兴、感谢,反而很气愤地把他的右眼丢在地上,用脚一方面踩踏,一方面还骂说:「这是什麽圣者的眼睛,怎麽这麽臭!」舍利弗一听,心里就难过了。他想:「你要眼睛,我挖左眼给你,你说左眼不能用。我挖右眼给你,你又嫌臭不能煎药,我到底哪里对不住你,让你这麽样的嫌厌。」当下舍利弗尊者非常感叹,菩提心就这样退转了,从此不再想为众生奉献头目脑髓了。
可见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到达不退转的境界,非常的不容易,是难行道。
从上述的事例来检视自己,不难发现:我们即使受了菩萨戒,发了菩提心,但其实所发的这个心并不是真实的,所做的「菩萨道、菩提行」也是很表面的,一遇到考验,恐怕人人都会退转,难以过关。
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有「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行谊,这也是天人显化来考验的。释迦牟尼佛过了这关,所以才成为「天上天下无如佛」的佛。这是以自力来行菩萨道,以自力生生世世要达到不退转的难行道,难行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有退转可能性的意思。
如果是净土法门的话,就不会有这一些障碍与关卡。因为净土法门是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尽管我们没有戒定慧的功夫,可是只要信受弥陀救度,真心不变;只要专称弥陀佛名,永不夹杂;只要愿生弥陀净土,永不退转,那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现身来接引,一刹那间就往生弥陀净土。唯有我们这一个法门,是不必靠戒定慧三学或六度的苦行,而能够今生圆满、一世成就的,所以净土宗的特色就说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而且是「平生业成」,是「现生不退」。
《阿弥陀经》就说:
极乐世界,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转,「一生补处」是跟佛同等的资格、身分。由这一段经文可以晓得,即使是烦恼凡夫,乃至持戒没能清净,也能往生;往生後跟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样,都是一生补处的菩萨。
近代被人所发现到的梵文(印度文)《阿弥陀经》,里面就说,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後,就都成为清净的、不退转的、一生补处的菩萨。如果由梵文本的《阿弥陀经》这一句话来看的话,是很直接、明朗、令人一目了然的,不含糊、不笼统、不模棱两可的。
若以《观无量寿经》来讲,《观无量寿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念佛的众生一辈子当中,都安处在弥陀的光明里面,受着弥陀光明的保护,临终必定会被光明摄受,往生极乐世界,永不再六道轮回。
《观无量寿经.流通分》,对於念佛人的身分有预先授记。怎麽授记呢?释迦牟尼佛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音菩萨、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释迦牟尼佛在这一段经文为所有念佛之人授记,授记念佛人与等觉菩萨是同格的身分。怎麽说呢?因为唯有佛是五浊恶世当中的芬陀利花,不受五浊所污染,犹如莲花不受污泥所污染。念佛者是人中芬陀利花,因为他必定往生,往生必定成佛,从因说果,已经是芬陀利花的身分,所以等觉的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与他并肩的同参道友,这也叫做「凡夫菩萨格」,所谓「不断烦恼,得涅盘分」。
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经文非常的清楚、明白,没有模糊,没有模棱两可的解释。
有关救度众生这麽重要的法门,必须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旗帜鲜明的高高举出,让人家一眼就能够看到,而且能够认得,为什麽?净土法门太重要了!是众生唯一解脱轮回的依靠,如果不讲清楚,不说明白,不把旗帜鲜明的高举,而是模糊、笼统,这也可以、那也可以……,最後就会误导众生。这样,就不慈悲,也是没有智慧的。
在这里,释迦牟尼佛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这麽样的赞叹,让我们欣喜、仰慕,决定修学净土,专一念佛,永不改变,更不退转,这多麽可贵!
善导大师也根据这一段经文赞叹念佛人说: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
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
几乎世间最真善美的辞句,都汇集在念佛人身上了。
好人,我们堪称是世间的好人吗?到底好人的标准在哪里?孝顺父母、奉事师长、友爱兄弟,敦亲睦邻,甚至所谓和谐社会,使国家富强,使世界太平,这样的人应该能得诺贝尔奖了。但即使这样,都远远不如念佛人。为什麽呢?善导大师说,那虽然堪称为好人,可是不足以形容念佛人,因此又加一个「妙」──妙好人。
「妙」是什麽意思?「妙」就是不可思议。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没办法赞叹形容他的好,因此进一步又用「上上人」。人间最尊、最上的就是国王,中国称为皇帝,日本称为天皇,泰国称为国皇,英国称为女皇,可是跟念佛人来比,他就下了,而不是上了,念佛人才是上人中的上人。
世间的人,不管地位多麽崇高,如果不念佛往生,都还在阎罗王的手掌当中,所以都是可怜悯者,因此唯有念佛人,才能获得这样崇高的赞叹。善导大师进一步又说「稀有人」,真的,这样的人很稀有。最後说是「最胜人」,最殊胜的,没有比这更殊胜的。所以在座的各位念佛人,都是好人、妙好人,都是上上人、稀有人、最胜人。
不过,善导大师说,我们要「常怀惭愧,仰谢佛恩」。我们以「好」这一把尺来量自身,只有让自己觉得惭愧,无地自容,所以更加仰谢佛恩。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说「念佛必定往生」,意思等同是说「往生必定成佛」。第十八愿称为「念佛往生愿」,是往生的正因正行的愿。有这个因,他到极乐世界所获得的果是什麽呢?显现在阿弥陀佛的第十一愿。第十一愿就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除非阿弥陀佛还没有成正觉,阿弥陀佛若成正觉,那第十一愿必然是圆满成就的;第十一愿圆满成就,我们到了极乐世界,还要等待时间,还要从这一个阶级上到另一个阶级吗?不用的,当下就领受了「必至灭度」的果实。
四十八愿当中,如果有一愿没有成就,阿弥陀佛就还不能成佛,还不能成佛的话,也就还没有极乐世界,还没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一旦阿弥陀佛成佛,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显现的话,所有的众生──此世界、他方世界、十方世界的所有众生,当下都应该往生的。
有预先听到、信受,他就先往生;有现在听到、信受,就这一辈子往生;有一辈子没有佛缘听到、没有善根来信受,阿弥陀佛也不放弃,一直等待着他、引导着他,将来他信受了,就将来往生。这也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就会怎麽样呢?就会「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可说有愿必生。
所以到极乐世界都是依第十一愿而成佛,可是一个国土不可能有两尊佛,因此到极乐世界都称为一生补处的菩萨,而不称为佛,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这一尊佛,这个就是第二十一愿、第二十二愿。
第二十一愿说:「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成佛。」也就是说往生极乐世界之後,就跟佛一样都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增不减,都跟佛一样。第二十二愿说:「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而且当下「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所以净土法门称为横超的法门,不只横超三界,而且横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直接到达一生补处的等觉,所以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常伦」,一般通途法门,由初地到二地,由二地到三地……,一直到十地、到等觉,有一个阶层、一个阶层的过程,同时也各有时间性。可是净土法门它是超越性的,直接到达的,所以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普贤之德」不是指普贤菩萨,是倒驾慈航,广度众生的意思。《无量寿经》第二十二愿成就文就说:
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
又说: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就是涅盘不生不灭的意思。
所以,由《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及《观无量寿经》这三部净土宗正依经典来看,净土法门的因跟果都非常的清楚明白──念佛是往生的因,念佛成佛是往生的果。这个理论的经证、文证、理证在哪里?在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不管是因、是果,完全是阿弥陀佛平等的、无条件的,甚至主动、积极的呼唤我们,惠赐给我们,期盼我们早日来领受,所以《无量寿经》本愿成就偈就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依据阿弥陀佛的「本愿成就偈」而言: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观佛本愿力」的「观」,不是入定观想的观,是观看、信受的意思。
闻信弥陀的本愿力,没有一个人会空过,都是功不唐捐的。怎麽功不唐捐呢?──「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能够快速地在今生让我们圆满、具足、拥有成佛的功德之宝。
一般通途法门是从因向果,由戒生定,从定发慧,依六度次第趣进而修行实践,由因向果,一步一步地前进,一生一生、一世一世的不退转菩提心。而净土法门是从果向因,直接领受无生法忍、一生补处的果,再倒驾慈航救度芸芸众生。所以净土法门它另一个特色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是直接领受弥陀惠赐给我们成佛之功德的果实,这就是所谓的「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庄严经》也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又说: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大阿弥陀经》也说: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如佛。说经行道,皆如佛。
在末法时代,唯有净土法门才能够圆满学佛修行的目的,《大集经》就说: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往生论注》也说:
彼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触之者,无明黑暗终必消除。
极乐世界是无量光明土,是阿弥陀佛的真如智慧所显现,我们一旦到了极乐世界,碰触到阿弥陀佛的清净光明,愚痴黑暗当下就消除,戒定慧就当下成就。因此,即使我们现生在这里不能圆满戒定慧,可是只要专念弥陀佛名,就是高深的禅定与智慧,《大集经》就说: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即无上深妙禅。
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已经在无上深妙禅的境界当中。
念佛本身就是深妙禅,所以,以我们的根机,虔诚的专一念佛就可以了,不用求自力功夫的念佛三昧,或者入楞严深定。净土宗的一位祖师省庵大师就说:「不用三只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圣道门之修行,要成佛必须「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可是净土法门不用三只修福慧,那要什麽?──「但凭六字出乾坤」。只要专依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就能够出乾坤。这里的「乾坤」不是指天地,而是指三界六道轮回。
另有古代大德说:「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只要专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夹杂其他,则「不劳弹指到西方」,时间一到,当下就往生极乐世界。另一位净土宗祖师藕益大师则说:「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须方便自横超。」印光大师说:「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一念弥陀就超越十地,为什麽?因为这六个字是涵盖大、小乘,涵盖戒定慧、六度万行的功能、功德在里面的,所以莲池大师说:「越三只於一念,齐诸圣於片言。」一念就能够跨越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齐诸圣於片言」,十地圣者乃至成佛的境界,都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当中。这个就是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智,能够「以短为长,以长为短,以少为多,以多为少。」
「以少为多」,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是几个字而已,可是它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以多为少」,我们的罪业多如大地微尘,可是一念之间就能够消除,这就是不可思议。
第三、不靠忏罪
纯正的净土法门,众生与阿弥陀佛是结合一体的,就是所谓的「机法一体」。我们的身心完全投入弥陀的怀抱,与弥陀合为一体,无论时处诸缘,都以弥陀为念,弥陀也跟我们同出同入,一辈子跟我们在一起,没有片刻离开我们;弥陀的光明不仅从外面环照影护着我们,也一直映照我们的内心,进而彻入我们的骨 髓,这就是纯正的净土宗。如果懂得这个道理话,就会一句佛号念到底──这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一心不乱」。净土法门的「一心不乱」是这样的道理和意义。只要是专於研修净土法门的人,一定会有同样的见解,虽然是千人、万人,可是同一鼻孔出气,这个就是「六和敬」当中所谓的「见和同解」。净土法门的「见」──知见,就是这个。有这个知见的话,则所谓「千里同风无古今」。
不靠忏业,共分八点来探讨:
一、罪业障碍解脱
有罪业就无法解脱,因为罪业就好像马路上的大石头,必须把石头搬开,车子才能前进。因此,为了解脱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的任何修行法门,都必须先要忏悔自己的业障。
余门修道,先须忏其现业。若现业不忏,即能障道,则进修无路矣。(彻悟禅师)
这一段法语是净土宗的一位祖师彻悟禅师所讲的。
彻悟禅师是清朝人。「余门修道」,余门就是净土法门之外的其他法门,以八大宗派来讲,净土法门之外的宗派就是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禅宗、密宗、律宗,这一些都属於余门。这一些法门的修行,首先都需要忏悔「现业」──现生所造的种种罪业,如果现业不忏,就会障碍修道;修行上一旦被障碍,就「进修无路」;进修无路的话,接下来的就一切免谈。这是以其他各宗各派的修行来讲的,所以佛门早晚课都要唱念《忏悔偈》,做忏悔的仪式;也要发愿,发菩提心、行菩萨愿。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
我於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
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这一段说明:每一个人从旷劫以来,生生世世、世世生生流转在三界六道中,由於内心有贪瞋痴,因此推动外面的身口意做了种种的恶业。而且这一些恶业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罪业到底有多少呢?这里形容说「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如果我们的罪业有物质的形体现象的话,那整个虚空都容纳不了我们的罪业。我们的罪业多到整个虚空不能容受,这是很可怕、很吓人,而且没办法想像的。虚空到底多大?虚空无限的大,而且虚空无边。但是我们的罪业却比虚空还要大、还要多这情形如同时下广大虚空中的网路资讯一般,没有体相,却无量无边,还一直在无止无尽的增加,我们的罪业有多少?不难由此体会,更糟的是这一些罪业是障碍我们解脱成佛的,真的非常可怕!
《地藏经》说:「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业」,在这里是指「恶业」。「业」的定义就是「行为」,行为有「有形的」与「无形的」,就是「有表业」跟「无表业」。有形的就是外在,大家看得到、听得到;无形的是看不到、听不到,指内在的起心动念,所以起心动念也是行为的一种。
不管是有形或无形的业,一旦造作之後,就有一股力量──即使没有说出来、没有做出来,单单在心中起心动念,也会产生一股无形的力量,这就是业力。
业力会存在阿赖耶识当中,因缘和合的时候,就会结果。业力有一种能量,能使未来开花结果,以唯识学来讲,业力可以说是一种种子,将来会起现行;而起现行的本身,又是另一个种子,所以说「种子起现行,现行薰种子」,循环无尽,除非是没有起心动念,才会没有业。可是众生哪有不起心动念的?除非是阿罗汉以上的圣者,因此《地藏经》说众生都有业,而且业力很可怕、很大,多大呢?──能敌须弥。须弥山有多大?佛经上说,太阳是在须弥山的半腰绕,可见须弥山有多大。「能深巨海」,用巨海来比喻业力的深广。「能障圣道」,用障圣道来比喻业力对修行的妨碍。所以「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这是一种譬喻,表示业力的可怕。
《地藏经》:「有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於恶道之者。」
这是指欲界天来讲。欲界天的天人天寿、天福享尽时,就会产生五种衰相,五衰相现表示即将临终,一旦死了之後,「或有堕於恶道之者」,有的就直接堕落到地狱,或者饿鬼道,或者畜生道。很可怕,也很无常。因为欲界天是修十善──不贪、不瞋、不痴,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因为行十善的功德很大,才能够升在天上,享受天福。可是,有一天他也会跟造作五恶十逆的人一样的堕落三恶道,这岂不是很无常?由此可以了解,善跟恶是在一起的,而且也不是究竟的。
《涅盘经》:「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虽复得受梵天之身」,前面是讲欲界天,现在是色界天。色界天最高的境界是四禅天,也就是梵天。虽然生在色界的梵天,甚至是无色界天的非想非非想天,有八万四千大劫那麽长的寿命,可是「命终还堕三恶道中」,命终还是有可能堕落地狱、饿鬼、畜生。
这真的令人觉得很无奈与悲哀,为什麽呢?能够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是不但具足五戒十善,而且禅定的功夫是非常高深的,已经有五种神通了。以无色界天来讲,是处於非常寂静的定中,是纯粹意识的境界,所以称为「无色」,但是终有一天还是跟地狱有分、跟饿鬼有分,跟畜生有分,比人道还要可怜、悲惨。
《正法念处经》:「无始生死中,业网覆世界。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旷劫以来,生生世世、世世生生,我们每一生、每一世没有不造业的,所以业好像一匹很大的网,覆盖着整个虚空世界。现代都说网路无远弗届,其实业网更广,广大到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所讲的──无量无边,尽虚空不能容受。
「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这个讲得就更直接了。从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直接堕落地狱之中。因为天人的天福尽了,刚好他无始生死业网中的地狱之业显现了,直接就堕落地狱;如果地狱中的众生,地狱果报尽了,刚好他无始生死中生天的善业呈现了,就离开地狱,上生天堂。这显示,天堂和地狱是分不开的,六道轮回是一体的、是循环的。除非离开六道轮回,超越了善业跟恶业。不过这里所讲的「忏业」,是指恶业,要忏悔自己的恶业,能够改过重新,最後再超越恶跟善。因为有恶的业,固然会轮回,有善的业,也是不究竟的。
接下来看第二点。
二、人皆有过,皆须忏悔
每一个人都有罪过。这样讲起来,每一个人都需要忏悔。
善恶六句偈:
善多恶少,恶多善少,善恶具多,善恶具少,纯恶无善,纯善无恶。
人的一生业行情况,都含括在这六句里面。我们一辈子不是善多恶少,就是恶多善少,不然就是善恶都同多,或者是善恶具少,没有什麽行善,也没有什麽做恶;或者是五逆十恶,纯恶无善;如果是阿罗汉,就是纯善无恶,若没有到阿罗汉的话,多少都有恶,即使善多,还有少恶在里面。所以这六句当中的「纯善无恶」可以说不存在。因为世上修行而能达到证阿罗汉果的人非常少。
以我们自身来讲,我们可以反问自己:是善多恶少,还是恶多善少,还是善恶具多、善恶具少,还是纯恶无善?我们都是学佛的人,基本上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本应是「善多恶少」才对,但是认真地自我反省会发现自己其实是「恶多善少」。
或许有的人理直气壮的说:我不杀人、不害人、不贪取、不做贼,所以我是一个好人。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还没有学佛、没有佛法的观念。其实不杀人、不害人、不贪取、不做贼,这并不算好人,顶多只能说是一个不做世间坏事的人而已。为什麽?所谓「好人」,必须是有做种种的好事,也就是「十善业」,才能称为好人;「坏人」,是因为做了坏事,所以才叫做坏人。世俗要被称为好人,必须要做好事,也就是「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这样才堪称为一个好人。若是以佛教的标准来要求,要被称为好人、善人,就更不容易了。有一句话说:
若把身口二业所作所言,作为标准,则天下尚有完人;
若把意业中的所思所念,作为标准,则天下无一完人。
看得到的行为──说出来、做出来的是有礼貌的、恭谨的、审慎的,以这个条件来说,世间上还有完人;可是看不到、听不到的行为──一个人内心的起心动念是怎麽样呢?那就不堪告人了,若以此为标准,天下就没有一个是完人了。
又有一句话说:
若从人所见处,作为标准,则世间尚有贤人;
若从人不见处,作为标准,则世间皆是罪人。
以在公众场合大家所看得到的作为标准,大部分的人都堂堂正正、循规蹈矩的;如果是一个人独处的话,那每一个人可说都是罪人。因为独处的话,能够像《四书.中庸》里面所说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也就是儒家所说的「慎独」,能够达到那个标准吗?有一句话说: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论行天下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行不论心,论心古今无完人。
可是佛法修行是讲心,因为心是言语、行为乃至思想的根源,也是轮回的主体,因此修行都要从心去掌握。七佛通戒偈言:「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最後则是「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超越善恶,如果心中还执着善、执着恶,就是还没到达究竟。
《往生论注》: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的好事,如果不能达到三轮体空,都仍是杂毒之善、有漏之善。
「杂毒」就是还有贪瞋痴掺杂在里面,所以还会堕落到三恶道,这就是「有漏」,不能够出离生死轮回。「人天诸善」,人的善就是五戒,天的善就是十善,这一些戒善以及所感的果报,都是颠倒、虚假的,都不是真实的功德,因此才会「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什麽是「颠倒」呢?把黑的当作白的,白的当作黑的,正的当作反的,反的当作正的,都是属於颠倒。「虚伪」就是假的,不是真的。人天诸善、五戒十善,是假的善、颠倒的善,这是从佛的眼光来看的,如果以世间来讲的话,本来就是要诸恶莫作,不论是五戒也好、十善也好,都要众善奉行的。只是,佛教是讲解脱生死轮回的教法,因此这些善虽也都是佛教修行人应具足的基础,却不能只停留在这个阶段,要超越它。
接下来,进一步来看我们是怎麽样的人。《净度菩萨经》说:
一人一日中,八亿四千念,念念中所做,皆是三途业。
每个人一天当中都有八亿四千念,每一念、每一念都是三涂之业。为什麽这麽讲呢?这很微细。《地藏经》说:
众生心性刚强,难调难伏。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
众生都有贪、瞋、痴、慢、疑。「慢」,慢心,就是在这里所讲的「刚强、难调、难伏」。众生都有我执,而且个性显明者又会更固执,往往内心所喜好偏袒的,就会坚持,心不调和、不调柔、不谦卑,这其实是修行的大障碍。
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如果个性刚强的话,无论是正心也好,修身也好,都谈不上。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举」跟「止」就是动、静的意思。我们的行为不是动就是静,动中所起的念头也好,静中所起的念头也好,都是业。这个业是指恶业,所以「无不是罪」。这就像前面所讲的,以身口业做标准,尚有完人,以意业做标准,没有一个是完人;以所看到的外在行为作标准,尚有贤人,以看不到的内在意念作标准,几乎都是罪人。
「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一个人如果没有仁民爱物的心,而且不能够自我约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事情不能够理性的话,往往都会造作这一些罪过。
这里只简单举出这几段经文,显示我们众生都有罪过,都需要怀着惭愧忏悔的心。
以净土宗的祖师来讲,他们都有很深刻的惭愧忏悔的心,譬如昙鸾大师有一首偈,很典型的点出我们的人性与果报。昙鸾大师说:
我从无始循三界,为虚妄轮所回转;
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涂。
这一首偈可说是昙鸾大师内心真诚的吐露,真诚惭愧的忏悔。他说我昙鸾啊,一念一时之间所造的业,都足够被绑在三界六道轮回之中,甚至沉沦到三恶道,难得解脱。
道绰大师也说: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未曾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
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
也就是说,大乘法门的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连想都不用想,我们根本都谈不上;即使小乘法门的见道、修道、证道也没有分,我们也不是这种根机。前面两个是讲出世法,接下来讲世间法,即使人间的五戒,天上的十善,能够做到的人也微乎其微。可是论起恶造罪,那就很强烈,好像暴风駃雨。我们就是这样,如果不掌握自己的情绪,情绪一起来真的像暴风駃雨,很暴烈、很猛烈,一点都不肯退让,很可怕。
善导大师就是要我们相信自己现在是个凡夫,什麽样的凡夫呢?是罪恶生死的大凡夫。法然上人也说自己是「三学无分」,是一个谈不上戒定慧,没有这种身分的人。意思就是说,法然上人自认为他没办法修戒定慧,不是这个根机。又说自己是一个无智的人、破戒的人。这其实是祖师的机深信,由於祖师们的智慧深、学识广,又加上努力的修行,老实的检点自己,因此能看出自己真实的面貌就是这麽丑陋。如果不是努力修行的话,就难以这样深入的认识自己、看清自己。因为努力修行又深入法藏的人,他会很清楚地以法镜来照自己,把自己的内外钜细靡遗地显露出来,才晓得,啊!原来自己是这样的罪恶生死凡夫!以自己的力量永无出离之缘啊!
三、忏悔之字义
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後过。
「忏」,从心、非、戈、双人,戈就是割,也就是从心里面割舍去种种
「非」,种种不对的行为,并向对方至诚道歉,请求原谅。
「悔」,从心、每;每时每刻每事观照这念心,小心谨慎永不再做同样的行为,永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故悔有「不再犯」「无二过」之意。
「忏」是从心、从非、从戈、还有双人,大家看文字就能够理解。「悔」是从每、从心,也就是无论何时、何处、何事,都要时刻观照这一念心,不使这一念心稍微起不好的念头,所谓「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所以修行人二六时中,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要观照内心,所谓「一时不在,如同死人」,如果不观照内心的话,那当下他就不是人,所以说「如同死人」。
以净土法门来讲,就是时刻念佛。当然,我们有睡觉的时候、有动脑筋、思维事情、打妄想的时候,那个时候没有念佛没关系。但是睡醒了就念佛,脑筋动过了、事情做过了就念佛,妄想打过了就念佛。只要是内心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念佛是无时或忘的,是存在内心永不变更的。
有一句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说,只要是人都有贪瞋痴慢疑;只要不是圣贤,没有哪个人是没有过失的,过失肯定会有。但过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而没有悔过之心。不知错、不愿悔改,这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当我们犯了错误之後,一定要诚心忏悔,痛改前非,保证以後不再重犯,这样在修学佛法上,才能够进步,才会有所成就。
譬如我们欠了人家债务,那就要还钱,以还钱来赎欠债的罪业;如果伤害了人,不论是有意或者是无意的,一定要赔偿医疗费,甚至照护他的整个医疗,同时还要诚心诚意的向对方道歉,使对方能够原谅我们。这样的忏悔方式,才算是彻底圆满的。一个不肯忏悔的人,是没有办法在灵性上有进展和进化的,因为不忏悔意味着灵性的停滞和继续的污染下去,不忏悔同时也意味着以前的过错没有消除,而新的过错又将源源不断的产生。
所以忏悔不仅要「忏其前愆」,也要「悔其後过」,以後不再产生同样的过错。一般人如果只知道忏其前愆,而不知道悔其後过,以致前罪还没有消灭,後过又产生了,那就不是真正的忏悔。当一个人出现了後过,就代表忏悔不够彻底;要真正的将以前的罪过忏除掉,就必须要能够真正的悔其後过,也就是相同的过错不再重复续犯。当一个人可以不二过的时候,就可以说已经完全忏除前过了。俗话说「过去种种犹如昨日死,未来种种犹如今日生」,所以忏悔能够使人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学佛不管是圣道门或净土门,也不管是哪个宗派,都要忏悔。净土法门,也要忏悔,也要有忏悔的心,而且忏悔的心反而是一辈子都不能缺的,只是在方式上不同。从结论上来讲,净土法门是以「信受弥陀救度」为忏悔的心情,以「专称弥陀佛名」为忏悔的行法,除了这个以外,我们是不另外依靠的。
四、忏悔之重要
《涅盘经》说: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
「二白法」,指清白之法,也就是佛法,在这里是指「善法」。
「善法」与「清白之法」并不完全一样。善,一般理解的是「五戒」之善,以及「十善」之善,是就世间法来讲的。「清白之法」则是指出世间法,是超越善跟恶的。最究竟的白法,就是成佛的法,到达无生法忍。这里所说的「白法」是世间与出世间法二者都有涵盖,程度则有深浅之别。
有两种白法能够救众生,使众生去恶行善,离开三界六道轮回,乃至成佛。哪两种白法?一就是「惭」,二就是「愧」。何谓惭愧?《涅盘经》接着说:
惭者自不作恶,愧者不教他造。
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
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
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
这里对「惭愧」下了三个层次的定义,同时作了一个结论。
第一层,「惭者自不作恶,愧者不教他造。」
「惭」,是对自己来讲的,自己有羞耻心,不敢做恶事,不去做恶事;
「愧」,是自己不做恶事,同时也不教人家做恶事,也不学习人家的恶事。
第二层,「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
「惭」,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甚至起了不好的念头,有羞耻心、羞愧心、羞恶心,认为这是不好的、不应该的,心中有一种忏悔的心。
「愧」,自己做了不好的言行之後,找一个对象来表达,不掩盖、不覆藏,为什麽?因为向人家发露,等於忏悔过了,可以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安乐;如果覆藏的话,内心是不安的。当然这是指有惭愧心的人来讲的,没有惭愧心的人,他是不会这样想也不会这样做的。
第三层次是「惭者羞人,愧者羞天。」
「惭」,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怕让人家看到、发现,甚至羞於见人;
「愧」,做了不好的事情,对不住天,晓得天无所不知,就像俗语所讲的:「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自己暗中所做的以为没有人知道,哪里晓得天知、地知,鬼神、佛菩萨都知道。因为懂得这个道理,有羞耻的心,一旦有了不好的言行,自然就会心生惭愧。所以羞人也好,羞天也好,这个都是具有惭愧心的表现。
接下来说:「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如果一个人没有惭愧心,那就失去了人格,人若失去了人格就等於是畜生;外型是人的形相,但是实质上跟畜生没有两样,就是一般所讲的「披着人皮的野兽」。佛陀对「人」作了这个定义,有惭愧心就是人;没惭愧心就不是人,外表是人,其实本质不是人,是畜生,下辈子就一定轮回在三恶道中,轻一点的转为畜生,严重的就入饿鬼、地狱了。
所以不管有学佛、没学佛,要真正被称为人,一定要有羞耻的心。
《涅盘经》又说:
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
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
这是以佛法来为「智」跟「愚」下定义。
什麽叫有智慧?什麽叫愚痴?佛陀以「造恶」跟「忏悔」来解释。
有智慧的人,他不会去做坏事,假使他做了,他有忏悔的心。
愚痴的人则相反,「一者作罪,二者覆藏。」造了罪业、坏事,尽量地掩盖,尽量地隐蔽,这就是愚者。《涅盘经》又说:
虽先作恶後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
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
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
王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
意思就是说虽然以前做了恶事,後来能够发露忏悔,忏悔之後,怀着惭愧心,无二过、不再犯,就好像浊水中放入一颗明珠,因为这一颗明珠的功能,使水得到清净,好像烟云消散,月亮清明,月光就能够照彻大地。作恶能悔也是同样的道理。反过来说,如果作恶不能悔,则永远都是恶,不能获得清明、清洁。
这里所说的「王」是阿闍世王。阿闍世王杀父害母,这个典故记载在《观无量寿经》中。佛陀跟阿闍世王说,你如果能够彻底的忏悔过去的种种罪业──不孝之罪、五逆之罪,种种大小罪恶的话,这一些罪就能够消除,如同本来未犯的样子。
前面所讲的两种人,在修学佛法上皆能有所成就:第一种是能如法如律的修行、生活,不去犯戒、造罪、为非作歹。第二种是犯了罪之後能够忏悔。
「忏悔」可说是人格的清洗剂──经由不间断的清洗过去心灵的污秽,以获得灵性的净化和再生。「忏悔」也像心灵的沐浴,对我们心灵上的种种污染,进行一次、一次彻底的清洗。当忏悔愈深切,愈能够洗涤我们微细的心念污垢,愈能够清除我们重大的罪业。
无始劫以来,我们的内心都被贪瞋痴所盘踞,也被妄想、杂念所侵袭、污染。贪心的对象往往就是五欲──财、色、名、食、睡。有贪心就是有物慾,被物欲所蒙蔽就是贪。瞋,就是瞋恨心,瞋心往往起於情绪,情绪大的话,就发脾气、愤恨、打骂一一而起。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清心寡欲,一方面也要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一起来就立刻观照,使它不再增长,让心始终都能安忍、平静、平和,这对我们修身养性是很重要的。
一旦有了过失,就一定要忏悔。忏悔就是要将深藏内心的不好的业识种子,如:贪瞋痴、妄想杂念……投入忏悔的改造机里面。忏悔能够改造我们的心性,改造我们的性格,改造我们的命运,使我们的心灵能够净化。一念真诚的忏悔心,可以洗涤内心的尘垢跟染浊;忏悔如同法水,可以使内心变得澄明清澈。因此要常能观照,反省自己,自己在身口意上有无犯错,并且多忏悔,勇於认错。
《四书‧中庸》第一篇有一段话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般人都有情绪,但一个人在喜怒哀乐还没有产生的时候,也就是心还没有历缘对境时,是处在一种平和的、平稳的,不偏不倚的状态,这叫做「中」。
以佛教来讲的话,「中」就是涅盘的佛性,涅盘就是不生不灭,不好不坏,不过与不及。我们平静的心也较接近佛性,早上睡醒的时候,内心还没有面对外境,那时候的心是平和的、平静的,平衡的,这就是「中」。所以我常强调晨起打坐,因为晨起的心灵有三净(静):心灵宁静、空气清净、环境安静。这时若能细细体会,好好念佛,能增长心灵的寂静;这样面对外境起心动念时,即使起情绪有喜怒哀乐,也比较能「合乎节度」。所谓「合乎节度」就是说不会过与不及,都能维持在一种平稳、平和、协调的状态。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是宇宙万物之根源;和,是古今众人所应遵循共通的道路。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能够达到中和,天地万物就能够各安其位而欣欣向荣。团体也是一样,如果能够处在中和的状态,这个团体就能够协调一致、和合无诤,就能够永续发展。所以「中和」很重要。
「中和」的根本原则就是「观照内心」,无事的时候不起念头,有事的时候能够适当的对应。所谓适当的对应就是不过与不及,最好的原则是尽量的不起情绪、不发脾气、不生气,更不要批评、责备、抱怨,因为这些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
一个人内心如果中和的话,五脏六腑就能够协调。有关情绪管理,《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先要正心,要怎麽正心呢?《大学》说: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意思就是说,心发脾气了,甚至愤怒了,那心就不平正、不端正了;同样的,有恐惧的心,有好乐──贪慾的心,有忧患──患得患失的心,也不得其正。不得其正会怎样呢?就会心不在焉──心不在位置上。就好像一个人,可是没有心,也就是没有灵魂,这样就会视而不见,眼睛明明张开,可是没有看到东西;听而不闻,耳朵明明有在听,却听不清楚;吃东西也吃不出味道,这就是心不在;若要心在的话,必须是不生气、不恐惧、不贪慾、不忧患。
儒家所讲的这些修身养性、成贤成圣之道,对我们学佛人来讲是一种基础。对净土法门来讲,出世法(真谛)就是念佛,世间法(俗谛)方面则可以多多运用儒家所讲的这些道理。
《大学》修身,说: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
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人往往都会有偏袒、偏颇、偏私的弊病。第一句说「之其所亲爱而辟焉」,对亲人,对所喜好、兴趣的,就会偏袒、偏私,甚至执着,产生我执的现象。一旦有我执、偏袒、偏私,心就不正了,更何况是修身呢?同样的,对所畏敬的、贱恶的、哀悯的,同样也会有这种过失。所以,人一定要理性、客观,不要执着自己的观点、看法,要舍己从人,与人为善。
《孟子》有一段话说: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於人以为善。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於人者。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说,如果有人告诉子路他哪一方面有错误,子路都会欢喜地接受,也就是愿意真心的想去恶行善。一般人如果被指出错误或批评,不但会不高兴,甚至还会怀恨对方,想办法要报复。但是别人指出子路的过错,子路是欢喜接受,谦虚面对,勇於认错,勇於改过。
「禹闻善言,则拜。」大禹听到了美善的话,就向对方礼谢,表示他很有心向上、向善、向净。别人告诉他善的语言,等同是一位难得的善知识,即使花钱也买不到的,费工夫也找不到的。
「大舜有大焉。」舜帝又比前二位伟大、超越,为什麽呢?「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他说大舜「善与人同,舍己从人」,只要别人有好的行为,他就舍掉自己的想法来跟随对方,不会固执己见,违背众人,以众人的善为善,效法众人,这就是「善与人同,舍己从人」。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这就是舍己,舍掉自己。;「禹闻善言,则拜」,这就是从人,有善的我就遵从,舍掉自己的恶,舍掉自己的不是、不对,然後随顺对方的善,表示没有固执。
「乐取於人以为善。」大舜是乐取於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这在赞美大舜一辈子都是这样。从他还没有当皇帝,还是当农夫或者是制作陶器,或者在海边捕鱼的时候,以至到最後当皇帝的时候都是这样。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取诸人以为善,以别人的善来自省,并且以身作则推广出去,这个等於是帮助天下人来做善事,与天下人共同来做善事。所以孟子就下了一个定义说「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一个君子最大的功德,就是「与人为善」。
我们学佛也是要这样,不固执自己的成见,应该要随顺他人。当然真理有不变的原则,但是在团体当中,以众人中好的意见为意见,不要固执自己的成见。
《佛遗教经》说:
惭耻之服,於诸庄严,最为第一。
我们所穿的衣服就是惭耻之服。有惭耻的人才会穿衣服,没有惭耻、没有羞耻心的话,他不会穿衣服,就好像禽兽,禽兽就不会穿衣服。所以,有穿衣服的才是人,不穿衣服的就是禽兽。在所有衣服当中,惭愧这件衣服是最庄严、最有气质的。我们穿衣服要得体,怎麽样才算得体呢?男众有男众的衣服,女众有女众的衣服。如果男不男、女不女的话,这得体吗?就不得体。而且年老的跟年轻的衣服又不一样,不能七老八十了,还穿十八岁少女的服装,这样也不得体。这里讲最庄严的衣服,就是惭耻之服,有惭愧心、有羞耻心。
《佛遗教经》又说:
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
惭耻心、羞耻心就像铁钩,我们的心就好像狂象、狮虎豺狼,必须要有惭耻的铁钩来控制我们,不然我们会就放纵、为所欲为。就像之前台北捷运的杀人事件,一个年轻人看到人就杀,不管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或少,这可说已经失去了人的心了。
人的心基本上都具备着像孟子所讲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无恭敬之心,非人也。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像捷运这样的杀人事件,第一,他没有恻隐之心;第二,没有是非之心,不能明辨好坏;第三、没有恭敬之心,对於老人家、长辈也杀;第四,没有是非之心,不懂得杀人是罪恶的行为。仁义礼智就通通都犯了,那就可以说不是人了。
一个人会有这样的行为,主要在於小时候家庭的教育,因为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现在学校都偏重智育,但其实德育才是最根本的。德育就是爱心,爱心是最根本的,一个感受到被爱的人,他不可能会去杀人,做不爱人的事情。会这样,表示内心缺乏爱,缺乏被爱,缺乏被关心。
爱能够包容一切,爱能够转化一切、释放一切,爱也能够成就一切。爱心给人有希望、有盼望,有未来。希望家庭教育儿女尽量注重爱,给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真心的爱。
《佛遗教经》又说:
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
所以我们应该常怀惭耻的心,不能片刻失去;如果离开惭耻的话,就会失掉许多功德。又说:
有愧之人,则有善法。
有惭愧的人,就会有功德、有善法;没有惭愧的人,就会失去功德,甚至造作种种坏事。又说:
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没有惭愧的心,就跟禽兽没有两样。
《菜根谭》说:
盖世功德,抵不了一个「矜」字;
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我们内心都有贪、瞋、痴、慢、疑,「慢」就是骄慢,「慢」的过失很大。这里说,一个人即使他有功德、功劳,甚至善事做得非常多,遍满天下,可是如果有骄慢心的话,他那一些功德当下就消失了。所以,我们为人应尽量谦虚、谦让、谦卑、谦退、不居功,这样才能存住功劳、功德。「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一样的,充满天地的罪恶,只要真心忏悔也能够消除,这个後面会引用故事来做解释。
五、忏悔之功效
《心地观经》说:「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
做了不好的事情,如果掩盖的话,这个罪会生利息,而且这个利息就像高利贷,利率很高的,将来的果报很可怕。「发露忏悔,罪即消除。」就像东西放在阴湿的地方,一段期间一定要拿出来晒晒太阳,甚至清洗,否则一定会发霉。我们的心也一样,要时刻的清洗,同时要常常拿出来晒晒太阳,否则就会生菌、发霉、坏掉。
《金光明经》说:「千劫所造无边业,一次作忏亦得净。」
即使千劫、万劫这麽长久以来所造的罪业,一次做忏,也能够完全获得清净。
有一句话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也就是说我们这一辈子所做的善与恶,有的是这辈子受果报,有的是下辈子才受果报,有的是下下辈子以後才受果报。好像植物,有春天播种,秋天就能收成的;也有今年播种,等到明年才能收成;有今年播种,要好几年之後,才会开花结果的。这表示:只要播下种子,一定会开花结果,只是看它是什麽种子,还有看它是处在什麽环境。所以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如果落入善恶的话,那一定有果报;即使今世不报,来世一定会报。可是如果对此予以忏悔的话,那这个业因就会消除。好像洒下荆棘的种子,如果我们隔绝它生长所需的一切环境外缘,比如:不为它施肥,甚至时常践踏,这些荆棘的种子就无法生长,甚至就会毁坏,这是一种譬喻。
《业报差别经》说:「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
最重的罪,没有过於五逆罪,若能够深自内心自责,忏悔之後不再造,这根本的罪就能够拔除。
《大集经》说:「百年垢衣,可於一日浣令鲜净。如是百劫中,所集诸不善业,以佛法力故,善顺思惟,可於一日一时尽能消灭。」
穿了一百年从来没有洗过的衣服,可以想见衣服上的污垢一定非常深厚,但只要我们将它拿出来用清洁剂好好的洗,好好的揉,它也还会恢复原来的新样子,就好像一个器皿,经过刷洗,甚至刮垢磨光,它也会恢复原来光亮的样子一样。所以,身体也好、衣服也好、东西也好、地板也好,都必须要清洗,而我们的内心更要清洗,因为我们的内心长久以来就已经被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毒素所盘踞了,又常常有妄想杂念在浮动、侵袭、污染,怎麽可以不常清洗呢?「洗心」就是要存着惭愧的心,同时要常常忏悔,因为我们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
忏悔得安乐。忏悔得清凉。忏悔得自在。忏悔得解脱。
我们做了不好的言语行为,如果不忏悔的话,内心就会愧疚、难过、痛苦,不得安乐;一旦忏悔了,就安乐了,内心就清凉自在,就获得解脱释放了。
忏悔的力量犹如「热汤浇雪」「朝阳照霜」「水中之盐」。
「热汤浇雪」「朝阳照霜」这个容易理解,「水中之盐」怎麽理解呢?我们将一把盐放在小小的一杯水里面,会不会咸?非常的咸,很难喝。如果将这把盐放在大湖水里面的话,或者是放在一个大盆里面的话,那咸味就淡了。我们罪恶的盐,如果用大湖的法水来清洗的话,罪恶的盐就会释放。
有关骄慢心的严重过失,历史上有一则有关《慈悲三昧水忏》作者,也就是唐朝悟达国师的故事。悟达法师贵为国师,被当时的皇帝所尊崇。一有高贵的东西,皇帝就会先想到国师。有一次,从国外进贡了一把很高贵的椅子,皇帝就想到:这把椅子如果敬献给悟达国师当作讲经说法时的座椅,岂不是更适合?所以就将这把高贵的座椅供养悟达国师。悟达国师接受了皇帝这把高贵座椅後,产生了骄慢的念头,结果他的功德就消失了。功德一消失,业障就马上跟着来了,就得到了人面疮。幸好有一位尊者为他解决这个冤债,同时告诉他就是因为他起了骄慢心,往昔的冤债趁虚而入,才会得到这人面疮。由此可知,骄慢心是非常可怕的。
另一则,是有关宋朝高峰妙云禅师的故事。高峰禅师是修禅,他修行很精进,可说是舍身为法。是怎麽样的舍身求法呢?他不是在禅堂里面打坐,而是在悬崖上打坐。因为一般人打坐不是昏沉就是散乱,如果在悬崖上打坐,就比较会提起正念,不敢随便打妄想,也不敢让自己昏沉,因为一打妄想、一昏沉,就掉下崖底了。所以为了提醒自己保持正念,他都在悬崖上打坐,可说是存着「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决心在修行。
但是再怎样想抵住不妄想、不昏沉是很难的,有一天高峰禅师打坐昏沉了,身体就掉下了山崖,掉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间被一种力量捧了上来,安放在平坦的地方。本来应该没命的,可又被捧了上来,他想:是谁捧我上来的呢?他就问了:「是哪一位善神、护法神来救我的?」空中就回答了:「我是护法韦陀,看你精进修行,我来护法。」
高峰禅师当下内心就沾沾自喜,起一个念头:「唉呀!我的修行还获得了护法神在我旁边保护。」他当下就问护法神说:「像我这样修行的人,大概有多少啊?」护法神见他心生傲慢,就生气说:「像你这样修行的人,如恒河沙数很多,而且你是一个懈怠的人,连打坐也会昏沉,因你这样的骄慢,我五百世不再护你的法了。」高峰妙禅师一听,他就反省、忏悔了:「真是贪瞋痴慢疑啊!我刚刚起了一点点的慢心,结果障碍就这麽大,罪过就这麽大,护法神此後不再护我的法了,怎麽办?那没办法了,还是要在悬崖上打坐,更要警惕自己了。」
有一天,高峰禅师还是控制不住昏沉,掉下悬崖了,他心想:「唉呀!这次是非死不可了。」快掉到崖底的时候,又被捧上来了,这个时候他就更疑惑了,就问空中,又是哪一位善神护法来护我啊?对方说:「我是护法韦陀。」
「啊!你不是说五百岁不再护我的法了吗?」
「因为你一念忏悔,当下就消了五百岁的罪过。」
由这则典故,可见骄慢之心的罪过,还有忏悔之念的重要性。以我们这样的根机,起心动念,有意无意都犯了很多罪过──,骄慢的心、忌妒的心,不平、不满、比较、计较的心,尤其是贪欲的心、瞋恨的心、情绪的心很多,就好像大地之草一样。愈努力修行,愈深入法义,愈真正面对法镜,愈能看出、看清自己真实的面貌。所以,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惭愧的心,没有忏悔的心,甚至没有罪恶感,老实讲,那不是学佛的人,不是真正在学佛。因为没有以法的镜子来照自己。
六、忏悔之对境
「对境」就是「对象」,也就是要向什麽对象忏悔。
修行人每一天都要忏悔与发愿。不只佛教重视忏悔,凡是宗教没有不重视忏悔的,像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也都很重视忏悔。只是佛教忏悔跟其他宗教有点不同,其他宗教譬如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是向他们的上帝或教主忏悔,求得他们的主宽恕。主宽恕了,他们的罪业才能够消除;如果不向他们的主忏悔的话,他们的根本罪永远都不能消除。因为他们是讲「原罪」,每一个人生下来,一辈子当中不管行善或行恶,有修行或没有修行,有修心养性或没修心养性,都有那个罪,而且那个罪只有他们的主能够赦免,其他任何方法,任何对象,不论是谁,都无法消除这个原罪。
佛教的忏悔对象是什麽呢?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净土宗圣教集》910页)说:
或对四众,或对十方佛,或对舍利、尊像、大众,或对一人,若独自等;
又向十方尽虚空三宝,及尽众生界等,具向发露忏悔。
也就是看我们所造的罪是属於那一方面,忏悔对象就不同。
「或对四众」,四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或对十方佛」,因为虚空无尽,因此世界无尽;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世界都有佛。
「或对舍利」,佛不在了,留下了他的舍利,见舍利如同见佛。
「尊像」,无论是铜铸的、木刻的,或者雕塑或者画像,把这尊佛像当做佛的真身。
「大众」,指现前大众。
「或对一人」,如我们得罪了对方,那就向对方忏悔,请求对方宽恕;或者是只要某一个人,这个就是或对一人。
「若独自等」,或者静静的在某一地方,内心至诚恳切的自我反省、忏悔。
「又向十方尽虚空三宝,及尽众生界等」,若从这两段话来讲,等於是对十法界的众生──包括地狱、饿鬼、畜生。等於是至心的向虚空的佛法僧三宝,乃至我们所面对的任何人,甚至任何畜生──「具向发露忏悔」,彻底的向他们发露忏悔。
因为,只要造作罪业都会引起内心的忧虑、懊悔与不安──不管知道或不知道,有意或无意,是大是小,无论在家、出家,有受戒或没受戒。如同古人所说的「内心负疚,良心不安」。为什麽?因为我们每人都有「良心」,什麽是良心呢?如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就是良心,又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就是仁爱;羞恶之心就是义气、道义;是非之心就是智,能够分辨好坏。
也就是说,只要是人都有「仁爱的心、道义的心、是非的心」。这一些都是良心,违背这一些就是违背良心,违背良心就会负疚,引起内心的不安。负疚的念头如果长时间盘踞在心底的话,就会污染心灵,障碍修行。
所以,不论在家或出家,修行很重视忏悔,每天都要发愿忏悔。唯有经常在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发露忏悔,请求原谅,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样如法如理的忏悔才能够消除罪业,消除内心的障碍,此後内心才能够安定喜乐,顺利修行,达到灭罪清净的目的。
经典上说:「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反之,如果不忏悔的话就不得安乐。以律宗来讲,如果是犯了根本大罪,必须在二十位清净比丘前发露忏悔,但是现在要找二十位清净比丘的确不容易。轻一点的话,向四个比丘忏悔,或者两个比丘或者一个比丘忏悔,或者在大众面前表白,或者是独自在佛前求忏悔。总之,依所犯的罪内容轻重不同,忏悔的对象就不同。
七、忏悔之种类
忏悔有「事相忏」与「实相忏」。
(一)事相忏:分为上中下三品,如《往生礼赞》(910页)说:
忏悔有三品,上、中、下:
上品忏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忏悔。
上品忏悔有三项:要流眼泪,不但要流眼泪而且要流血泪,同时毛孔中不止流热汗而且流血。这种至诚的心,恳切的心,悲切悲痛忏悔的心,可以说达到了顶点。
一般人身流热汗、眼流热泪是常有的,流血泪还可以看到,流血汗就不曾看到,这样讲起来,能够做到上品忏悔的人是凤毛麟角了,必须是上根利器的人才能如此。
中品忏悔者:遍身热汗从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忏悔。
中品忏悔,即使毛孔不流血汗,但至少眼睛要流血泪,达到这样的地步才算是中品忏悔。
下品忏悔者:遍身彻热,眼中泪出者,名下品忏悔。
下品忏悔,即使没有流血汗,也没有流血泪,但是全身发热,而且眼泪像溃堤的江河一样。
此等三品,虽有差别,即是久种解脱分善根人。
这三品忏悔有上、中、下的差别,但只要是这三品忏悔,即使是下品忏悔,也算是宿世以来种下了这一辈子可以解脱的善根的人。
致使今生敬法重人,不惜身命,乃至小罪若忏,即能彻法彻髓。
因为是宿世的解脱善根,所以今生今世对法彻底的敬重,一点不敢违犯,小小的违犯就立刻忏悔,这就是「敬法重人」。「不惜身命」,这一种忏悔几乎是付出生命、不惜生命。「乃至小罪若忏」,即使小罪也这样的忏悔。这样的话才是「彻法彻髓」,完全依照佛法,而且是出自内心,至诚恳切的忏悔。
能如此忏者,不问久近,所有重障,顿皆灭尽。
能够这样三品忏悔的话,不管时间长短,所有大小重业的障碍,都能够消除。
若不如此,纵使日夜十二时急走,众是无益,若不作者,应知。
如果不能像这样的三品忏悔,即使日夜十二时(一时是两个钟头)的拜忏,看起来外表是很精进,但还是没有效果,不能达到忏业除罪的利益,就好像没做一样。意思是说,那只是外表,并不是出自真心的忏悔。
虽不能流泪、流血等,但能真心彻到者,即与上同。
这一段话很重要。
虽然不能流血汗,甚至不能流血泪,可是如果能够真心彻到的话,那就跟三品忏悔一样。那什麽是「真心彻到」呢?後面会解说。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一首「忏悔偈」出自《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是十大愿行中的忏悔业障,也是佛门中早晚课必诵的。每一个人、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起心动念都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因此就利用做课的时候对佛流露忏悔,请佛加持,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往昔所造诸恶业」,旷劫以来所造的大大小小、杀盗淫妄、五逆十恶,还有一些很微细看不到的种种罪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它从那里来的呢?最先是从贪、瞋、痴。如果没有贪,就不会有追求五欲的罪;如果没有瞋,就不会被八风所动,动不动就起情绪,导至身心病变,身体的病变大部份都是由於情绪而来的,也导致家庭的不美满,团体的不和谐,这都是由於瞋心而起的情绪。发脾气,心有不平不满,批评、抱怨、责备,这些都会引起不和谐,这个就是瞋。痴,就是愚痴,不明理。为什麽会有贪、瞋,根源就是心中无明,不了解空性,不了解真理。
「从身、语、意之所生」,由贪、瞋、痴所推动的所有身的动作,口的语言,还有心的意念,「一切我今皆忏悔」,这种种的一切,现在我在佛前彻底地、至诚地忏悔。以上是这首偈的含意。
前面所讲的都是「事忏」,是有形的。接下来讲「实相忏」,也就是「理忏」,是无形的。理忏就不须诵经,也不须有对象,纯粹只从内心去领悟。
(二)实相忏,理是证悟真如实相第一义空。
要证悟空性,证悟无我,离开我执,离开法执,才能够达到实相忏。
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忏悔六情根。
「一切业障海」表示业障很多,多如大海,显示我们的业障广无边、深无底。
「皆从妄想生」,不管多少、多重的罪业,其实都是从妄想产生的。这个「想」,的根源就是贪、瞋、痴。
「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要真正彻底忏悔,必须静坐思维实相的内涵。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罪不论多少、大小,就好像早晨的露珠,太阳一出来,露珠很快就乾掉了。
「是故应至心,忏悔六情根」,因此我们要老实地、至诚恳切地忏悔六情根,也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由於六根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或者贪,或者瞋,因此种种罪业就出现了。「端坐念实相」,「实相」就是前面所讲的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真如实相就是佛性,要证悟佛性,才能达到实相忏,因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是思想、语言、行为的根源与枢纽,万法都是心识所产生的。就好像一棵毒树,要拔除这一棵毒树,单单摘掉树叶或者锯掉树干是不彻底的,除非将根拔除不然它还是会继续生长。「实相忏」就是直接从「心根」拔除业障,但是这方面很不容易,行者必须要达到「无我」──「人无我」与「法无我」,也就是《金刚经》所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达到业尽情空才能做到。这是「实相忏」。
如果是以禅宗来讲,是直接从实相忏下手的,因为禅宗讲一切唯心,要证悟心的本体,所谓「父母未生前,如何是你的本来面目?」「参念佛是谁?」禅宗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如《正法眼藏》所说:「参禅者,身心脱落也。只管打坐始得,不要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
一首偈说: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这是接续前面所讲的从心这个根本下手,一切唯心所造。如果悟得空性,业尽情空,则「心若灭时,罪亦亡」,没有心,也没有对象,当然也就没有罪了。「心灭罪亡两俱空」,这样就能所双忘,达到第一义空,这才叫做「真忏悔」。
能做到这样的人,可说已经是超凡入圣了,以我们的根机来说,这「实相忏」我们是根本做不来的。即使「事相忏」三品忏悔的下品忏也不容易,那怎麽办呢?接下来请看第八点:
八、念佛是究竟忏悔
真正忏悔不容易,一般人都是业力重,习气深,屡犯屡忏,屡忏屡犯,犯了又忏,忏了又犯,遑论三品忏悔,无有其份。
《观无量寿经》所讲「三福」──「世福、戒福、行福」,我们也无份。
「世福」是指世间的人伦道德,也就是「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世间该尽的人伦,我们也做不到圆满。所以说「真正忏悔不容易」。
「一般人都是业力重,习气深」,有头脑、有学问、有口才,在台上可以讲很多殊胜的教理,在台下也可以跟大众分享很多心得,但这些都只是一种知识、观念而已。一个人懂得道理,会写、会讲,并不表示他就是那样的人。有句话说:「若文如其人,古来诗人皆神仙」,因为讲是第六意识的知性,可是人的习气、烦恼是第七意识。尤其第八意识阿赖耶识的业,如同虚空那样的多。所以,懂得道理之後,必须进一步去刻苦修行,那刻苦修行首先就是要忏悔自己旷劫以来的罪业,还有要能够导正自己的习气。但是习气的改变是很难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有人说八岁定终身或三岁定终身,其实人一出生就已经定终身了。出生的时候,你是男人或女人,生在哪个家庭,跟谁当兄弟,六亲眷属是哪些人,将来会不会当官,事业会不会成就,身体是健康或衰弱,相貌是美或丑,是智慧或愚痴……,这些都是一出生就定下来了。
修行人不用算命,如果被算准了,就不是修行人,也不是真正行善积德的人。对真的在行善积德,真的在修行的人来说,算命是算不准的,所以说不用算命。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更不用算命,因为一生下来就已经定了。
因此,大善之人、修行之人他会转变命运。但是能够转的都是业力比较轻、习气比较不深的;业力重的,或者是比较刚强的脾气,是不容易转的,因此常常犯,常常忏悔,每天都在忏悔,每天也都在犯,犯了又忏,忏了又犯,到最後会很无奈的自问:「我这样一直地欺骗自己,欺骗佛菩萨,到底要不要再忏?」
所以我们讲「不靠忏业」这个主题,一开头是讲要怎样真心诚意的忏悔,忏悔的重要,忏悔的功效,忏悔的对象,忏悔的种类。可是谈到最後,发现这一些都是多余的、不管用的,这一些都只是常识──因为知道却做不到 。那怎麽办呢?接下来我们看善导大师怎麽讲:
《往生礼赞》「前序」(圣教集860页)说: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何以故?
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
无有惭愧忏悔心故。
意思就是说,修行如果舍掉专修念佛而去杂修杂行的话,这样要往生极乐,一百个当中稀得一个二个往生,一千个当中稀得三个五个往生。为什麽?原因在哪里?善导大师提出十三个原因,这里引用五个:「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这是前面四个,後面还有九个,其中第九个是「无有惭愧忏悔心故」。
也就是说,如果是专修念佛,就没有十三种缺失,反而会得到十三种利益;如果杂修,就有十三种缺失。
首先说「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这是很自然的,如果不是专一称念弥陀名号,肯定是杂行,杂行的话,就会被杂的缘动乱了专一念佛的心。譬如不专念阿弥佛而去念八十八佛,就被这个缘引导而不念南无阿弥陀佛,失去念阿弥陀佛的正念。拜万佛、诵其他经典也是这样,修其他法门更是这样。
这样说,并不是表示不能拜其他佛,不能诵经典,而是要看时节因缘。譬如:我们现在也不是在念弥陀名号,是在温习跟弥陀名号有关系的教理。以善导大师的教理来讲,是属於五种正行之一的「读诵正行」。礼拜其他诸佛也是因为在某种机缘之下,遇到某一尊佛像须要礼拜,我们就用一种感恩的心来礼拜。为什麽?因为我们今生今世能遇到专修的法门,都是因为生生世世以来有十方诸佛菩萨、甚至善知识的引导,不然我们不可能归根结柢地专一念佛。因此十方诸佛、菩萨、众生都对我们有恩。我们在这个时候向他礼谢,就不算杂缘乱动。
「与佛本愿不相应」,因为念其他的佛、菩萨,以及修其他的行,跟阿隬陀佛的根本大愿──第十八愿不相应,没有感应道交。就好像要电灯亮,却按其他开关一样。
「与教相违故」,与释迦牟尼佛在《观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相违,所以说不相应。
「不顺佛语故」,《阿弥陀经》中,十方诸佛都赞叹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专一不杂乱的执持名号,就能够今生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殊胜利益。这样的利益诸佛都在一齐赞叹、一齐证明,也鼓励我们要专一念佛。我们如果不专一念佛,不专修而杂修的话,那就是不顺十方诸佛的劝导了。
「无有惭愧忏悔心故」,修杂行的人其实没有真正的惭愧忏悔心,唯有专修念佛的人才具有惭愧忏悔心。这样说来,虽然我们没办法达到三品的忏悔,可是如果专一念佛,就等同三品忏悔,达到三品忏悔的功效。
《往生礼赞》「忏悔方轨」说:「虽不能流泪、流血等,但能真心彻到者,即与上同。」
前所说三品忏悔,属要门自力杂行之人;後所说「真心彻到」,即是弘愿门真心「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之念佛人。
三品忏悔是靠自己的力量,以我们而言是达不到的。
而且靠自己的力量,即使现在达到了,但是以後还是会再犯,不犯这个也会犯那个,因为贪、瞋、痴并没有断除。後面所讲的「真心彻到」就是指弘愿门,真心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人。专一念佛的人,就是这里所讲的「真心彻到者」。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意即:
「信受极善最上之法,能度我极恶最下之根机,而欢喜称名。」
「欢喜称名」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才会「欢喜称名」。
所谓「信受弥陀救度」就是信受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万德洪名,阿弥陀佛本身是佛中之王,他的慈悲彻底,能力也最彻底。所以就佛来讲,就名号来讲,是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最善、最上的法,能够救度我们极恶最下的根机──连下品忏悔也达不到,甚至并没有真正、真心忏悔的这一种根机。
这样的信受,就是「真心彻到」。
忏悔之目的在於消除业障,断除罪根,以出轮回。
但能念佛,即能消除业障而出轮回生净土证佛果,
功能等同於「上品忏悔」与「实相忏悔」。
一个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人,是怎样相应於「真心彻到」呢?一方面是信受「机、法」,信机、信法就是有「深心」,真信的心,也就是「至诚心」的内容。所以有「机法两种深信」,就是「真心彻到」。
那如果没有信机跟信法,只是惯性的常念佛,或者临终的时候才念佛,这样也等同真心彻到。为什麽?真心忏悔的目的就是要「消业障、出轮回、成佛果」,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跟真心忏悔与上品忏悔及实相忏悔一样。这个就是讲方法论了,只要懂得方法,即使不懂得原理,也没有真心的要那样做,可是依照那个方法去做,就达到那个效果了。这样岂不是跟懂得道理而真心去做,最後结果都是一样的。
我来讲一个「大石乘船」的譬喻。
在古印度时代有一位那先比丘,是一位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有了神通的罗汉。当时的国王叫做弥兰陀王,弥兰陀王对佛法很敬重,尤其对那先比丘很尊敬,经常请那先比丘到宫中为他以及他的皇亲贵族宣讲佛法。
有一天弥兰陀国王问那先比丘说:「如果一个人一生之中没有遇到佛缘,不知道学佛修行,也没有遇到善缘来行善积德,他是遇到恶人恶境,因此一生从无善行,反而是造恶多端,五逆、十恶、谤法,无所不造,而且根本都没有惭愧心。这样的一个人,死了之後应该要堕落地狱的。可是这个人,临终的时候念了几句佛号,却也能够避开地狱的果报而往生净土,不必受平生所造业的果报,这似乎有违因果,我实在信不来。」国王又说:「一个人在生的时候,只是杀害一条性命,死了之後也要堕落地狱,这一种因果法则我也相信不来。」
那先比丘听完了国王的问题之後,就说:「请问国王,如果拿一粒小小的石头,放在水面上,它是会浮在水面上,还是会沉下去呢?」
国王回答:「当然会沉下去,因为石头的本性就是会沉的,因此不管是大石头或是小石头,一旦放在水面上的话,一定会沉下去。」
那先比丘又问:「如果有一百颗大石头,把它放在船上,它会沉下去吗?」
国王回答:「当然不会,因为是放在船上呀!」。
那先比丘又进一步说:「同样的道理,一个一生做恶多端的人,罪业非常的重,死了之後应该堕落地狱,不可能超脱的,就好像一颗大石头,照说一定会沉入水底,不可能浮起的。可是那个人如果临终的时候念佛,靠佛的慈悲,还有佛的愿力、功德力的救度,他就不会堕落阿鼻地狱,甚至会出离六道轮回,往生成佛。这就好像把一百颗大石头,放在船上,它不但不会沉下去,还能藉着船的运行而到达彼岸。」
那先比丘又说:「一生只害过一个人,罪业相对没有那麽重,但因为他没有靠佛的力量,所以就随着自己的业力堕落地狱,就好像一颗石头虽然体积小,但因为不是放在船上,所以就随着这颗小石头的重力而沉入水底。」
弥兰陀王听了这个譬喻就恍然大悟,欢喜合掌的说:「善哉!善哉!」他相信了,疑问也获得消除了。
我们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又称「五浊恶世」,五浊恶世的众生内心都充满了贪、瞋、痴、慢、疑的业力种子,只是有的善多恶少,有的恶多善少,甚或一生做恶多端,不曾行善积德,可是绝对没有谁会是一生都在行善积德,不曾做过坏事的。
众生出生在这个娑婆世界,都有共同的业,共同的本质。也就是说,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众生,都有烦恼、有罪业,这些烦恼罪业虽然各有轻重,好像石头有大有小,但只要有罪,就必定还要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可是如果有佛力让我们依靠,那不管轻罪、重罪,都能够解脱;如果没有佛力让我们依靠,那不管轻罪、重罪,都不能解脱,依然都要再沉沦。
所以,如大小石头乘船,自然通通不会沉入海底而能一齐顺利到达彼岸。同样地,我们学佛的人,尤其是修学净土法门的人,要自觉自己是一个五浊恶世的罪恶凡夫,就像刚才譬喻里所讲的大石头一样,甚至於不只一颗大石头,是百颗大石头。其实我们的大石头无量无边,因此必须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大船,才能从六道苦海的此岸到达涅盘安乐的彼岸,也就是极乐世界。因此我们要真心的念佛,这才是所谓的「真心彻到」,真心的乘坐在阿弥陀佛的本愿船。
第十八愿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可以就佛和众生这两方面来讲,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救度众生是毫不虚假的,如同金刚永不改变,而我们众生愿生极乐世界,仰靠弥陀的救度必须也是真心不虚假,诚心、诚意、实实在在的出自内心,救度的阿弥陀佛与被救的苦恼众生都是同样的真心。就好像我们人坐在船上,这艘船是真的要让我们搭乘到达彼岸,而我们也真心诚意地坐在船上,依靠船,不离开船,这样船跟人、救与被救,就一体不离,永不分开,同时到达彼岸。
弥陀佛名亦名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六字洪名,它的功能也像《往生咒》一样,是「拔一切业障根本」,就是能够拔除我们的贪、瞋、痴、无明,让我们离开六道,往生弥陀净土的陀罗尼。「陀罗尼」就是「咒」的意思,《往生咒》是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的咒,其实这一句弥陀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往生咒》也是阿弥陀佛的心咒,但是《往生咒》的功能在弥陀名号当中都已具备,念弥陀名号反而直接、单纯、简单、方便。
《观经》又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观经》原名为《观无量寿佛经》,另一种名称为《净除业障生诸佛前》。因为《观经》最後的《流通分》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持佛名、执持名号,就是《观无量寿经》的核心与重点,只要能执持名号的话就能够净除业障,就能够往生极乐。因此《观经》另一个别名就是《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故《观经》明一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直超弥陀佛国,往生报土。
如果名号没有拔除业障根本的功能,没有净除业障的功能的话,怎麽能够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而往生极乐世界呢?
故道绰大师说:「若一念称阿弥陀佛,即能除却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一念既尔,况修常念,即是恒忏悔人也。」
「一念」能够灭生死之罪,我们岂止一念,我们是常常在念,那念佛人岂不是恒常忏悔的人呢?
善导大师也说「念念称名常忏悔」,若常念佛,则自然成为常忏悔人、常惭愧人,如同「实相忏悔」,亦名为「如实修行」。
「南无阿弥陀佛」是实相法,称名即是实相忏。实相忏如阳光出,群暗消,一切重罪无不灭除。其余忏法,凡夫行之,只能灭小小罪,而且有时处诸缘诸般限制,故远不如称名念佛。
《大集经》:「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真能得度生死,有什麽罪不能忏呢?要我们真心忏悔,以我们的根机是做不到的,都是忏了又犯,只有「称名念佛」我们做得来。只要一辈子的称名念佛,即使没有真心,它的功能也等同真心一样。
世间真正的善是什麽?真正的恶是什麽?真正的善就是净土宗宗风所讲的「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反过来说,不信受弥陀救度,不专称弥陀佛名,不愿生弥陀净土的话,不仅没有超脱生死轮回,只要遇缘,所有的恶事都会做。
所以,一个大慈善家如果不念佛往生,他最後还是输给一个回心念佛的恶人;一个恶人临终能够念佛往生,胜过一辈子行善的大慈善家。同样的,出家不学净土法门输给在家,在家能学净土法门胜过出家。
最後,希望大家怀着惭愧忏悔的心,专称弥陀佛名,如同宗祖善导大师所讲的──「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南无阿弥陀佛!
二○一五年元月七日、十一日,二月二十、廿一日於弘愿念佛会开示
(注:本文已编入净土宗「四不」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