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三)
三、阿弥陀佛,是一尊名号度生的佛
阿弥陀佛是一尊本愿成就的佛,阿弥陀佛的本愿是以名号救度十方众生,如第一题所说,本愿有二义:
因本:对果末,因位之誓愿,即四十八愿每愿皆是本愿。
根本:对枝末,众多誓愿中之根本誓愿。四十八愿中,唯有第十八愿是根本主要之誓愿。
亦即,弥陀别愿亘通四十八愿,别局第十八愿,故第十八愿释尊名为「本愿」,祖师赞为「王本愿」、「本愿王」。
弥陀誓愿虽有四十八,唯以第十八愿为王本愿,此本愿之王「唯说念佛」。
道绰大师《安乐集》说:
诸佛出世,有四种法度众生。何等为四?
一者口说十二部经,即是法施度众生;
二者诸佛如来有无量光明相好,一切众生但能系心观察,无不获益,是即身业度众生;
三者有无量德用、神通道力、种种变化,即是神通力度众生;
四者诸佛如来有无量名号,若总若别,其有众生,系心称念,莫不除障获益,皆生佛前,即是名号度众生。
意思是,佛以四法度众生。
一、相好度众生,是以身业度众生。
二、说法度众生,是以语业度众生。
三、神通度众生,是以意业度众生。
四、名号度众生,是以愿力功德度众生。
阿弥陀佛正是一尊以名号度众生的佛,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中,第十八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名为「念佛往生愿」,善导大师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又说:「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净土宗念佛人,应先详细了解第十八愿之义。
弥陀弘愿虽有四十八,以第十八愿为「根本愿」,余之四十七愿,为使众生欣慕净土而信受此愿,故四十七愿亦谓「欣慕愿」。
第十八愿是本愿、根本愿,愿王、本愿王。
第十八愿是净土宗之根源、本体、生命。
第十八愿是弥陀本怀、释尊本怀、诸佛本怀、众生本怀、众生救主。
第十八愿是超世愿、诸佛之王、光中极尊、大慈大悲、拔苦与乐之所在。
第十八愿只有三十六个字,但是教理和意涵却非常深广。尽管如此,对我们来说也很容易了解。以白话试译如下:
若我法藏成佛之时,十方世界之任何众生,
只要真心信受、欢喜我的救度,欲生我国,
而长在一生、短在十声一声,称念我名,必使其往生,
若不得往生,我誓不成佛。
五逆谤法除外。但,若回心念佛,也必往生。
设我得佛
「设我得佛」是什麽意思?阿弥陀佛要成佛之前,他是先有个约定,也有个条件。与谁约定呢?与十方众生约定。什麽条件呢?十方众生能够往生成佛,他才能成佛;这个条件不完成,他就不成佛。所以,跟众生这样约定,而立下了这种条件,这是阿弥陀佛真正大慈大悲的地方。
「设」就是「假设」、「如果」之意,也就是有前提的、有目的性的。也就是说,他的成佛不是为自己的成佛而成佛,他有个目的,就是为众生而成佛。他的成佛,是完完全全站在为了救度众生而成佛的,如果不是为了救度众生,他未必要成为这样的一尊佛。所以,这个「设」就有个前提条件,必须要达到他所设定的目的,没有达到这个目的之前,他就不成佛。
「设我得佛」,是要成为怎样的一尊佛呢?要成为「光明摄取的佛」。
《阿弥陀经》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观无量寿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法藏菩萨一旦成佛的话,要成为一尊无量光明佛,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众生。
摄取不舍有什麽利益呢?有现当二益。
现生保护:平生之时,时刻受弥陀的保护,能够消业障,增福德,开智慧,保平安;消灾免难、增福延寿。
临终来迎:临终之时,阿弥陀佛亲自来迎,安然往生。如《阿弥陀经》所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佛圣既然现前来迎,目的就是保护我们,消除我们的冤障,使得我们没有障碍,顺利、安然地往生成佛。
摄取不舍显示:信佛念佛,机法一体;弥陀与我,一齐生活,同卧同起,同出同入;未到终焉,已坐莲台。
「设我得佛」的本身也显现净土法门是「他作自受」的法门。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卷下就说: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显示不仅现在要往生的众生,是靠弥陀的本愿力;即使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将来成佛,广度众生,也是由於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所成就的,也就是「往还皆由本愿力」。这个充分显示「他作自受」「佛作我受」,超越寻常因果道理。
这种「佛作我受」的道理,在《无量寿经》有非常充分的显示。
「设我得佛」也显示这就是「果地法门」。有句话说: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十方众生
「十方众生」,〈第十八愿成就文〉解释为「诸有众生」。
「十方」,就是四维上下的总称,显示整个法界、整个大宇宙的意思。
「众生」,普通来讲,众生是指迷界的有情、迷界的众生。所谓迷界,是指六道的众生,六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如果从广义上来讲,佛与菩萨及声闻与缘觉也都含摄在众生这个名词之中,这就成为十法界的众生。「十法界」包含刚刚所讲的六道轮回的凡夫,以及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种的圣人。六凡跟四圣,包含起来总称为十法界的众生。
「十方众生」,就广义来讲是指九法界的众生。如《仁王经》说:「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三贤十圣还在果报当中,所以还要佛的摄受。
此「十方众生」之语,《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解释为「诸有众生」。
若以「诸有众生」而言,则是唯指三界六道之善恶凡夫,非指三界外之圣人。「诸有」即是「种种有」,是指「二十五有」。《法华文句》言:「诸有者,二十五有之生处也。生死轮回之迷界众生,分为二十五种。有因必有果,因果不亡,故称为有。」即是二十五种三界六道的善恶凡夫,包含:四恶趣、四洲、六欲天、四禅天、四空天、大梵天、无想天、净居天。
「有」是佛教的专有名词,「有」就是有生死轮回。成了四果阿罗汉,了脱轮回,就不再「有」,所谓「不受後有」,在此之前都是「有」。
由上可知,「十方众生」有二意:
一、「一切」:彰显第十八愿所要救度的机类(对象)是五乘九法界的众生,亦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包含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玄义分》中说: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
致使五乘齐入。
故第十八愿之念佛一门,是「五乘齐入」的门户。
二、「诸有」:彰显「本为凡夫,兼为圣人」(根本上是为救度善恶凡夫,而同时又兼为声闻、缘觉、菩萨)之教。「诸有众生」一语,所指的主要是凡夫,而非圣人,所以此语突显出「凡夫为本」之意。
由上可知,「十方众生」是「五乘齐入」「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之意。
第十八愿所讲的「十方众生」,成就文解释为「诸有众生」,而「诸有众生」昙鸾大师就解释为「一切外凡夫人」。
「外凡夫」是指「十信外」的「薄地凡夫」,既然是十信之外的凡夫,就表示还有烦恼,还会造业造罪。
还有烦恼,还会造业造罪的诸有众生,乃至临终的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也能够往生,所以就断定一切外凡夫人也都能够往生。
而凡夫之中,有善有恶;恶中之极,即是逆谤、阐提的众生。而由《观经》下品下生的事证,明知弥陀的救度包括一生造恶的根机,且极恶如逆谤阐提的众生,亦加以救度:这给一切善恶凡夫无尽的安慰。
《庄严经》也说: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因为,逆谤阐提都能蒙佛救度、脱离阿鼻地狱、往生极乐净土,则有何人不能往生?人人都能蒙佛救度,人人都往生有分!
由这段《庄严经》偈语就晓得,「十方众生」是指六道轮回的凡夫众生,涵盖中阴身与三恶道。消极地讲,是「不论任何众生」,积极地讲,是「包含任何众生」,没有众生不被「十方众生」所包含。
「十方众生」都是阿弥陀佛摄受救度的对象,所以人人有分。
善导大师《观经疏》说: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善导大师《法事赞》说:
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印光大师说:
上根如文殊普贤之俦,下根如五逆十恶之辈,皆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
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种性,皆须修习;
未成佛前仗以自修;已成佛後赖以度世。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
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至心信乐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就是「真心、信心、愿心、念佛」——目标、方法。
「信乐」就是「信受、欢喜」。站在阿弥陀佛的角度来说,就是「真心信受、欢喜我的救度」;站在我们的角度,就是「真心信受、欢喜弥陀的救度」。
「至心」,就是「真心」。真心是贯串下面所讲的「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贯串信、愿、行。也就是说:信,要真心地信;愿生极乐,要真心地愿;乃至十念的念佛,也要真心地念佛。
就真心来讲,不论信仰何种宗教,对於这个宗教的教主跟教义,都必须真的相信,认为即使对於教主跟教义不真实也可以的宗教是不存在的。如果不真实的信仰他的教主以及教主的教导,不真实的依教奉行,便不是真正的宗教信徒,因此对於宗教信徒来说真实心是绝对必不可少的。
即使是提倡救度罪恶凡夫的净土宗,在面对阿弥陀佛与念佛的时候,渴望被救的凡夫如果不能真实的信受,那麽救度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是佛教的净土宗,因此,对於弥陀的救度,应该真实的信受;对於弥陀的佛名,应该真实的专称;对於弥陀的净土,应该真实的愿生。
也就是真实的信、愿、行。
不论善人恶人,只要是愿生净土,都要发起真实心。
连世间的事都要真心了,何况往生极乐世界这麽重大的事情,岂能不真心?所以,阿弥陀佛一开始就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把「至心」摆在最前面,也就是说,「信要真,欲生我国要真,念佛也要真」。
信乐
「信乐」,〈第十八愿成就文〉解释为「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信」,信心一般指能信之心。净土宗在论述救度众生时,信心具有绝对性的重要意义。
「信」,信者不疑。罪机得救,称名必生,信而有乐。
信何事?即下文所说:「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必得往生」。
莲池大师说:「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
善导大师「机法二种深信」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二四四页):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
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
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净土宗是救度的法门,能救者弥陀,所救者众生;弥陀是法,众生是机;法者救机,机者信法;深信机无出离之缘,深信法救如此之机;法不离机,机不离法;机法一体,生佛不离。若无机深信,则无法深信;若无机法深信,则非真实信心,也非真佛弟子。
前面曾经提到,所谓的「至心」,就是真心,也就是诚心。世上凡事,若无真诚,这事就是虚假的,何况往生极乐世界这麽重要的事!若不真心信受弥陀救度、若不真心愿生弥陀净土、若不真心专称弥陀佛名,那怎麽能往生?所以「至心」摆在第一位。
因此,「至心」的内涵是什麽?即是净土宗宗旨四句偈,就是真正地信受弥陀救度,真正地愿生弥陀净土,真正地专称弥陀佛名,所以说「至心信乐」。
欲生我国
「欲生我国」,〈第十八愿成就文〉解释为「回向愿生彼国」。
站在阿弥陀佛的角度,就是「欲生我弥陀极乐国土」;站在我们的角度,就是「愿生彼国」,亦即「愿生彼弥陀极乐国土」。
「欲生我国」,双属生佛。
从佛边讲,是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招唤;从生边讲,是接受招唤,愿生彼国。
净土法门是弥陀救度的法门,而弥陀的救度是主动、积极而来,不因祈求、拜托,不问对象,不讲条件,与智慧无关,与学问无关,与修行无关,与善恶无关。阿弥陀佛是主动积极,不是被动消极,在我们还不知不求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主动积极在为我们发愿、修行,从一开始就把他点点滴滴的功德,都时时刻刻地回向给我们,并且呼唤着我们。可说:「不知之时,已为我完成;正求之时,已经送给我。」
《庄严经》说: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法藏成佛目的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若不达成,誓不中止。唯此一事。
愿愿为此。出生诸愿,出生弥陀,出生我等。
净土三经之中:《大经》是弥陀悲心呼唤;《观经》是二重取舍废立;《小经》释释尊殷勤三劝。
《大经》「流通分」之前,释尊特举十四佛国及无量佛国,都有无量菩萨往生极乐世界,以劝十方众生往生。
《大经》「流通分」「过火闻法」之文说:
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
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
《观经》「二重取舍废立」之文说:
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
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
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小经》「释尊殷勤三劝」之文说: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善导大师《观经疏》〈二河白道喻〉解释说:
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
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於水火之难。」
释尊劝导我们说:「去!」弥陀呼唤我们说:「来!」我们闻信就「去!」
这是诸佛之目的,也是人生之目的。此目的是志愿之高峰,上衍之极致。
虽是罪人,若念弥陀,愿生净土,亦胜世间大善人。
愿生称名,不但不轮回,反得成佛。
乃至十念
「乃至十念」,〈第十八愿成就文〉解释为「乃至一念」。
四种念佛中之「称名念佛」。乃至临终十念一念亦得往生。
「乃至十念」有二意:
一、乃至平生之机,则上尽一形之念佛;
二、乃至临终之机,则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之念佛。
简言之,即是「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一念」。
也就是长在一生、短在临命终才遇到这个法门,而十声一声的称念弥陀名号,如《观经》所说「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乃至」者,上包一形,下包一念。善导大师《观经疏》言: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从多向少)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从少向多)
大意者:一发心以後,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以阿弥陀佛主要救度的对象而言,古德说「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就是以凡夫为主要救度的对象,而凡夫之中更以救度造罪之人最为急切,因为圣人不需佛救,善人还在善道,只有罪恶之人不立即救度,下生必堕三恶道,因此大悲之佛特别悲愍。如善导大师所说:
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因此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所说之「十方众生」是以罪恶之人为基准,而「乃至十念」是以临终之十念或一念为基准。故此「十方众生」与「乃至十念」二句有「三举三摄」的涵义,亦即举出「恶人、临终、十念」,含摄「善人、平生、多念」:
第一、举恶摄善:显恶人念佛尚救,何况善人念佛。
第二、举临终摄平生:显临终念佛尚救,何况平生念佛。
第三、举少摄多:显临终少念尚救,何况平生多念。
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以恶人、临终、十念的往生,来反显善人、平生、多念更能往生。
如果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是以善人、平生、多念为标准的话,那我们能往生吗?不能。就「善人」而言,谁敢说自己是善人?就「平生」而言,到底是从什麽时候算起?以几岁为标准?就「多念」而言,到底是以多大的数目为标准?如果我们念不到那个数目,岂不是不能往生了?
所以,阿弥陀佛的标准是以恶人、临终、十念算起的,意思就是:标准很低,几乎没有门槛,所有的人都能够念佛,所有的人都能够被救,所有的人都能够往生,没有一个众生是会被舍弃的。所以,任何人、任何时、任何处都有获救的希望。
念佛当下即是乘佛愿船,非念而後乘愿船,亦非念至功夫成片方乘愿船,亦非平生念佛,至临终方乘。念佛即与佛愿相应,念佛即蒙佛光摄取不舍。
欲生我国:目标;乃至十念:方法。既指目标,又示方法。
王慧常《追念我的师父——印光大师》一文说:
二十五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只在呼吸间。
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张,二不恐惧,但觉佛尚未念好为憾。
癒後与一缁友朝江浙诸山,至苏谒师禀告病危时心理。
师闻之,大喝曰:「汝若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甚麽叫念好,十念当往生!」
由「乃至十念」,可以体会出阿弥陀佛的本愿大悲救度,无有极限,是绝对性的平等而又没有任何条件,无一人不救,无一人不生。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第十八愿成就文〉解释为「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若不能使十方众生愿生、称名而得往生极乐净土,誓言「我不成佛」之语。
众生念佛能否往生,决定了法藏比丘能否成佛;法藏比丘能否成佛,决定了众生能否往生。弥陀成佛与众生往生结成一体,谓之「机法一体」。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因此不论何人,只管念佛,都必往生。所以〈第十八愿成就文〉解释为「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此第十八愿文,共三十六字,前五句二十字是「愿」,此二句八字是「誓」。
第十八愿有愿有誓,誓愿弘深,不但人天,亦摄恶趣。
若不生者之「生」之一字,最为重要:思惟摄取之极要,永劫修行之极基,唯在於此。四十八愿中,余愿无此言,唯此一愿有此语,故名「生因愿」,亦名「本愿王」。
此是弥陀因位时,建立生佛同体(机法一体)、自他不二之本愿,而誓言:「以自己所成正觉功德,回施众生,作为众生往生成佛功德。」
是故,弥陀功德,是众生物,所谓「他作自受」。
生佛同体、自他不二;同体不二故,此物即彼物,他行即己行。
弥陀愿行,即众生物;如共命鸟,互同腹食。
此「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语:显示众生之往生,与弥陀之成佛,有此同体不二之至极密切关系,可谓「言亲犹疏,说近尚远」。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八个字,有四个显示:
一、使不能生者,皆能得生。何以故?法藏菩萨已取正觉而成为阿弥陀佛之故。若有不能生者,则此愿尚未完成,以不取正觉故。弥陀成佛以来於今十劫,是故任何众生,只要念佛必生净土,无一遗漏。
二、凡是能生者,皆乘佛力。亦即凡是愿生弥陀净土者,都需要靠弥陀愿力,若以自力能生者,则此愿多余,失去意义。即使文殊菩萨与普贤普萨要生弥陀净土,也需靠弥陀愿力。故文殊菩萨「愿生偈」说:「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普贤菩萨「愿生偈」也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等觉之文殊普贤愿生弥陀净土,尚需仰祈佛力加被,何况其他诸众生,岂可不需全凭佛力?
三、显示机法佛凡一体。在佛方是机法一体,在众生方是佛凡一体。因为阿弥陀佛的成佛,是与十方众生的往生结合再一起,而发愿、修行、成佛之故。
四、显示往生即是成佛。若不生者之「生」,是「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的「生」,显示往生即成佛。故此「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八字的内涵,涵盖第十一愿「定聚与灭度」的内容。
这「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弥陀誓愿,正显明不管圣凡善恶的任何众生,要往生弥陀净土,也就是要往生阿弥陀佛这样高妙的报土,都需要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无一例外。否则,众生若能以自力往生弥陀净土,则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愿,即毫无意义。
也显明阿弥陀佛的愿力弘广彻底,也就是阿弥陀佛一定要使无力断除烦恼,无力脱离轮回的众生,必定往生弥陀报土,同证弥陀光寿。使任何一切众生都往生成佛,不独漏任何一人,否则阿弥陀佛绝不成佛。
因此,不管任何众生,只要念佛愿生弥陀净土,就是依靠了弥陀的愿力,必定往生弥陀净土,这才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愿的目的,这也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真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译成「五逆谤法除外。但,若回心念佛,也必往生」。
善导大师解释说:「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
又说:「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又说: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四十八愿殷勤唤,乘佛愿力往西方;
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唯除逆谤」,概说有二义,抑止与摄取。因为五逆谤法之罪最重,故预先「抑止」说不可以做,做了就不会被救;但若已经造作了,回心念佛,阿弥陀佛也必救度,「摄取」往生,如《观经》下下品之人平生造作逆谤之罪,临终至心念佛十声,也当下蒙佛金莲接引往生极乐。
这犹如慈母预先告诫小孩子说:「不可以玩刀玩火,如果玩刀玩火就把你赶出家门。」然而小孩子毕竟无知又好奇,有一天忍不住任性玩刀玩火而被割被烧,流着血哭着来找妈妈,妈妈看到了会不会置之不理呢?甚至嫌厌的说:「你这个坏孩子,居然不听我的话违犯我的告诫,你不是我的孩子,你出去不要住在我的家!」决不会这样的,反而会心疼立刻为爱子止血敷药做必要的治疗,如要再度告诫也是在治疗之後,这是人之常情,尤其世间父母对子女关爱深切、呵护备至的心情,更是如此,所谓「天下父母心」。
当然,一个真正「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的念佛人,他的心性必然会在弥陀悲智潜默的薰化中,转变成为一个有惭愧心、谦卑心、柔软心、慈爱心、感恩心的人,因为他深信自己罪深无法可救,同时深信自己罪深唯有弥陀可救,这就是善导大师所强调的「机法二种深信」,有这二种深信,自然就会感恩戴德而「常怀惭愧,仰谢佛恩」,同时进一步「学佛大悲心,自信教人信」。因此不会因为有佛可恃而贡高我慢自傲自夸,甚而变本加厉故意犯戒造罪,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更不会认为没关系,戒只是形式,犯了只要念佛就会灭罪。固然念佛有增福灭罪的功能,但这种有恃无恐胡作非为的邪妄认知,是完全走偏了的知见,会衍生弊端,假设有人存着这样的谬误观念,就是所谓的「本愿夸」,这是很严重的邪见,不是净土法门纯正的信心。
诸佛出世,皆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弥陀本愿也附带条款的说「唯除逆谤」,《无量寿经》卷下更扩充「唯除逆谤」之意涵,而广说「五善五恶」之劝诫。
佛喜欢正与善,而悲愍邪与恶;如父母对子女,虽一视平等,但特别怜愍担忧顽劣之儿。弥陀亦然,喜人行善,不喜人行恶;虽善恶皆度,然见善人则喜,见恶人则悲。
弥陀深望念佛之人,闲邪存诚,为世良民。是故一个「蒙受弥陀救度」之恩的蒙恩念佛人,由於深刻体会弥陀悲心,自然能恩慈体贴,谦卑柔和,也能尽量让美归功,分怨共过。
总之,不论何人,愿生极乐,只要念佛,则乘佛愿力,必得往生,而且预得涅盘。简言之,即是「念佛乘佛愿,必生极乐国」。信者信此,行者行此,有此信行,心性自然就会薰化。
这是弥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平等普救的弘誓大愿。弥陀悲愿无有限量,深愿十方众生都往生极乐成佛,不愿独留一人在六道轮回。
《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无缘慈」就是无条件的爱心、无条件的救度,我们是什麽样子,阿弥陀佛就以什麽样子救度我们。
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勉强众生做什麽,只有长劫的呼唤、不舍的关怀、无私的给予、绝对的救度。
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救主,是我们真正平安、喜乐、希望的来源,在人世间有苦难,在佛怀中有平安。
《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为本愿,并且显示阿弥陀佛是以名号度众生,释尊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此根本愿,《无量寿庄严经》「重誓偈」之中,阿弥陀佛将四十八愿归结为一句名号度众生而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此根本愿,在《无量寿经》「重誓偈」之中,阿弥陀佛也将四十八愿归结为一句名号度众生而说: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此根本愿,释尊於《无量寿经》解释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此根本愿,释尊将之作为《无量寿经》流通分之「付嘱文」而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此外,《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之中,有固定的定型句「闻我名字,……」,总共出现十一愿之多,而「闻我名号」或「闻其名号」及与「称念佛名」的相关愿文与经文也有七句之多,共十八句。充分显示阿弥陀佛是以其名号广度十方众生。
此根本愿,《观经》「流通分‧付嘱文」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观经疏》解释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此根本愿,《小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善导大师《法事赞》解释说: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
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往生论注》解释弥陀功德名号说:
阿弥陀如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
又说:
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
《般舟三昧经》说:
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来生。佛言:专念故得往生。
《大集经》说(取意):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这一段经文之意是,到了末法时代,虽然有很多人在修行,但是在这麽多修行者当中,很难找到有一个人可以得度生死,唯有依靠念南无阿弥陀佛,才可以得度生死。因为往生极乐世界的当下,就能脱离六道生死轮回。而念佛法门可以使得不论是正法时代的修行人,或者像法时代的修行者,即便是末法时代的罪恶生死凡夫,甚至法灭时代的众生,只要念佛,都可以平等往生,平等证果,而且不论是上等、中等、下等根器,或是下下等根器的众生,都能平等往生。原因是大家都不是依自己的身分、功夫、功德来往生,而是完全依念佛来往生极乐世界的。诸佛本来就有无限的大悲,他们出世就是要度尽众生,因此,他们始终必定要说念佛的法门,否则不能普度众生。
《无量寿经》本愿偈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此偈有五要点:本愿、闻名、往生、自然、不退。
此偈是释迦牟尼佛亲自解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故此偈亦称「第十八愿成就偈」,或称「本愿成就偈」,简称为「愿成偈」,亦称为「本愿偈」。此本愿偈与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成就文(简称为「愿成文」)及「大经流通文」,内涵相同,旨趣一致,皆是《大经》最核心的经文,所以此偈是《无量寿经》的核心,也是四十八愿的核心,同样也是第十八愿的核心,其重要可知。
「其佛本愿力」,释尊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来说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故「其佛」就是指阿弥陀佛,「其佛本愿力」就是「弥陀本愿力」。阿弥陀佛的本愿之力,也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说「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了,因此他因地所发的愿已经成就了,也具足功德力量了,所以说「其佛本愿力」。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即是阿弥陀佛总功德力,是阿弥陀佛所有功德的结晶。
「本愿力」也是指「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力,这个名号力有什麽功德、功能、力量呢?这句名号有一种超绝的力量,能使听到它、称念它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亦即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是要使信佛念佛愿生极乐世界的人,自然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并且现生自然地获得不退转的果位。
「闻名」含「信」与「念」。若不信即闻不具足,若不念即信不具足。
「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故释迦牟尼佛解释说只要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名,而信佛念佛愿生,这样人人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一个都不会漏掉,所以说「皆悉到彼国」。
「自致不退转」,释迦牟尼佛又进一步解释说「自致不退转」,「自致」,不知所以至,而任运至,自自然然就成为不退转的菩萨。「自」就是自然天然,自自然然、天性自然的。既是天然、自自然然,就不是我们凡夫人为的造作。我们只要欲往生极乐世界,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自自然然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而且自自然然在今生今世得到不退转的身分。为什麽呢?因为称念弥陀名号,以名号之力,必定往生,不再轮回六道,而极乐世界是成佛的境界,岂不是从现在算起,就已经获得不退转的身分了?这就叫作「凡夫菩萨格」:现在虽然还是贪瞋痴的凡夫,不过身分却是等觉菩萨,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即时舍掉凡夫的肉体和身分,自然就在极乐世界显现等觉菩萨的身分,这就是「自致不退转」。
这不是靠我们凡夫的功夫、功德和力量,完全都是靠弥陀本愿力,自自然然,天性自然,法尔自然,不需造作,不用勉强,甚至不必经过时间,不必经过阶位,弥陀本愿有此力量,如《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的六故而说:
此皆无量寿佛:
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愿故,坚固愿故,究竟愿故。
又说:
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
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
此本愿偈之中,「闻名」及「欲往生」,都是属因,「到彼」、「不退」是其果。因之与果,都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文义显着。可说「其佛本愿力,自然之所牵」,此是《无量寿经》正意。
这首偈也充分显示往生极乐世界的因与果,都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只要念佛自然就有弥陀愿力的运作,使其往生、不退、成佛,不受任何的障碍,这称为阿弥陀佛的「愿力自然」。法界中有三种自然的力量,就是:业力自然,无为自然,阿弥陀佛的愿力自然。故说「其佛本愿力,自然之所牵」。
这首「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的解释,如画龙点睛,给我们绝对的信心、安心与欢喜,让我们无比地感激,知道这个法门这麽容易又这麽殊胜,只要「闻名欲往生」,就「皆悉到彼国」,而且自自然然进入不退转的菩萨阶位,不用藉着其他的功德力用,毫无勉强。所以,净土法门是信佛念佛自然往生成佛的法门,释迦牟尼佛已说得明明白白,经典上白纸黑字也写得清清楚楚,一点都不模糊。
此偈简明扼要,是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解释,清楚明白地表达了整部《无量寿经》的宗旨。
在四十八愿的摄生三愿之中,只有第十八愿才说到名号的力量,其他譬如第十九愿也好,第二十愿也罢,都不是专门在讲念佛的愿,故非本愿。因此,这首偈也叫作「本愿成就偈」,也就是释迦牟尼佛解说第十八愿的内容。由这首偈就能知道,释迦牟尼佛唯以第十八愿作为「本愿」,不是以其他愿作为「本愿」。
善导大师也把第十八愿称为「本愿」,即阿弥陀佛的「根本愿」也是根据此偈。善导大师《观经疏》在最後结论的地方就说: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虽然在《观经》里介绍十三种入定观想的方法,也提出净业三福种种修行的内容,但是从阿弥陀佛的「本愿」来看,就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的本意不是在十三定观,也不是在三福九品,而是要我们「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就是「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含义。所以,第十八愿就是「本愿」,第十八愿的内容就是要我们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天亲菩萨《往生论》解释此偈说: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观佛本愿力」,即是「其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即是「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即是「自致不退转」。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则将《无量寿经》「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这二句偈颂,融合「本愿偈」而说:
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
阿弥陀佛的智慧力、本愿力,其功德之宝犹如大海,其深无底,其广无边,微妙不可思议,能平等无差别的使圣凡善恶之十方众生,闻名欲往生,皆得往生,皆得「自致不退转」,皆得「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亦即皆得平等不退成佛。
善导大师《法事赞》也说: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以上所举「弥陀以名号度生」的经文与祖语,其内涵显示:阿弥陀佛以其名号利益、救度一切众生,任何众生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今生即能获得种种利益,将来亦能往生弥陀净土,因为弥陀名号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正如《称赞净土经》所说:「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善导大师《观经疏》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而《观经疏》之结论更说: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故愿生极乐之人,应「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此是弥陀本愿之行。
「念佛」是弥陀本愿独一无二、最高无上之行,善导大师谓之「正定之业」,亦即「往生已定」、「平生业成」。
日本八百五十年前的法然上人,依善导大师的教理开创日本净土宗,於其主着《选择本愿念佛集》(简称《选择集》)卷首开宗明义即标举说:
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此书之结论说: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
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此与其卷首开宗明义所标举之文,前後遥相呼应,显示始终一贯之宗义,即「正定之业」即是「本愿称名」。
何以阿弥陀佛以称名为本愿,不以其他诸行为本愿?此法然上人於其《选择集》之第三「本愿章」有很简要的解说:
弥陀如来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为普摄於一切,不以诸行为往生本愿,唯以称名念佛一行为其本愿也。
「平等慈悲」故,「普摄一切」故。不论缁素贤愚、善恶净秽、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亦即不论何人,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皆得平等往生报土,同证无量光寿。此即是善导大师於《法事赞》所说: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又《选择集》第六章说:
凡四十八愿皆虽本愿,殊以念佛为往生规。
又云:
四十八愿中,既以念佛往生愿而为本愿中王也,
是以释迦慈悲,特以此经止住百岁也。
有人问法然上人说:「上人之念佛,念念皆与佛心相应;因智者既深知本愿内容,亦详明名号功德故也。」
法然上人回答说:
汝所信本愿亦然。
阿弥陀佛之本愿名号者,即使樵夫猎户之愚痴卑贱、一文不识之类,信称念必生,而真实欣乐常念佛者,以此为最上根。
若以智慧离生死者,法然何必舍圣道门入净土门乎?
圣道门之修行者,极智慧离生死;
净土门之修行者,还愚痴生极乐。
明遍僧都问法然上人说:「虽念佛,心散乱,将如何?」上人回答说:
应知:心虽散乱,称名号者,乘佛愿力,必得往生。
生於欲界散地之人皆散心也,犹如受生人界则有目鼻。
所谓舍散心而往生,无有是理;
散心念佛之往生,方是殊胜之本愿。
凡夫之心,何能不散乱?
虽散乱而得往生,此方名为「易行道」。
弥陀所选择之本愿念佛,「殊胜」的同时,也是能使一切众生平等往生报土的「容易」;不论愚痴卑贱、一文不知,人人都能。是故本愿念佛,殊胜简易。
阿弥陀佛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大平等,以他的功德名号无条件的广救十方所有一切众生,前往极乐世界同等成佛,致使末法万年之後,法灭之时,释迦牟尼佛也要以慈悲哀愍,将这弥陀救度的念佛法门独留於世。也就是,法灭之後,独留弥陀名号度众生。
《无量寿经》最後之「流通分」说: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这「止住百岁」的「百岁」,如果仅由文面来看,是只有一百年;但若对照同本异译的《无量寿如来会》的经文,便知是「永远不灭之经」。《如来会》说:
我今为大嘱累,「当令是法,久住不灭」,应勤修行,随顺我教。
可知这「百岁」之「百」是「久住不灭」,是表示「永远」、「永久」之意,亦即「满数」之词。又此《无量寿经》的「梵文本」也明确地说:
又阿逸多,令此教法,不使消灭,永作伟大赠物。
可知《无量寿经》是「永远不灭」、「永久留存」的「真实之经」。
此「特留此经」之文有二意:
一、显示「释尊本怀」。亦即唯有弥陀救度的念佛净土法门,才是释尊本怀中的本怀。即使将来所有的法门都灭尽了,宣说释尊本怀的这部《无量寿经》不会消灭,会继续留传在世间救度十方众生,即是「经道灭尽,此经不灭;此经不灭,佛教常存」。
二、显示「念佛必生」。亦即今时之人念佛必定往生。虽三宝灭尽之时,念佛亦得往生,何况生於三宝流行之世,专称弥陀佛名,更必往生决定,无庸置疑。
法然上人有一句法语说:
净土宗之大意者,《大经》言,虽三宝灭尽时,十念亦得往生。
况生於三宝流行之世,称念弥陀名号,往生不可疑。
意思就是说,法灭的时候,不但佛法僧三宝没有了,连善恶报应的道理都不存在了,就只剩这句南无阿弥陀佛。那个时候的众生念佛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了,何况我们生在佛法流布的时代,有三宝住世,明白念佛必定往生,知道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救度我们解脱生死轮回的万德洪名!
有关「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法灭尽经》就说:
《首楞严经》《般舟三昧》先化灭去,十二部经寻後复灭。
唐朝璟兴大师在《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也提及:
《大涅盘经》广显佛性,圣教中深,逐圣人而先没。
隋朝净影寺慧远大师所写的《无量寿经疏》也说:
释迦正法有五百年,像法千岁,末法万岁,一切皆过,名为灭尽。
唐朝唯识宗慈恩寺窥基大师在《法华玄赞》就说:
若佛正法,教行证三,皆具足有;
若佛像法,唯有教行,无证果者;
若佛末法,唯有教在,行证并无。
窥基大师是唐朝的高僧,他所说的这一段话,对我们有非常大的警策,因为我们现在就是末法时期。然而,或许有人会问,现在有那麽多的寺院,里面有出家人,出家就是专业的修行者,有人闭关,有人专持戒律,也有人参禅打坐、深入禅定,怎麽会说没有修行的人呢?其实,末法时期的凡夫,修行有心无力,甚至真正发自内心的修行者也很少了,徒具形式而已。
净土宗的祖师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下卷第六大门中就说:
末法一万年,诸经悉灭。如来悲哀痛烧众生,特留此经,止住百年。
末法一万年以後,所有的经典都消灭了,但是释迦如来慈悲哀愍五痛五烧、造业造罪、受苦受难的众生,特别将这部《无量寿经》留存在这个世间。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说:
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
其有得闻彼,弥陀佛名号,欢喜至一念,皆当得生彼。
设满大千火,直过闻佛名,闻名欢喜赞,皆当得生彼。
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
如前面所说:《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之中,有固定的定型句「闻我名字,……」,总共出现十一愿之多,而「闻我名号」或「闻其名号」及与「称念佛名」的相关愿文与经文也有七句之多,共十八句,充分显示阿弥陀佛是以其名号广度十方众生。
可知,听闻弥陀佛名,利益广大,能得无生法忍,能往生净土成佛。
弥陀四十八愿之中,大多阐释闻名得益,而最单纯最明确的当属《庄严经》及《无量寿经》所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闻号尚尔,何况称名!
可知,弥陀以名号度生;亦知,每一念每一念,念念无不具足往生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