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概说(十)
──慧净法师 2021 年 9 月 24 日讲於台北净宗寺
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之前这个课程,我们是以「佛一」的方式现场进行,也就是聚集几百位莲友一起共修念佛,同时也由我跟莲友们分享净土的教理。但由於疫情的关系,所以今天就由我单独录影来呈现。
在这之前的几次与大家研讨的内容是《观经》概说,也就是《观无量寿经》概要性的解释、说明,同时也将《观经》重要经文的内涵单独提出来讨论。接下来我们讨论第二十四点「报佛报土论」。
第二十四、报佛报土论
报佛指的是阿弥陀佛本身就是报身佛,报土指的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是报土。不过,有人认为阿弥陀佛是化佛或者是应化佛,极乐世界是化土或者是应化土,因为这一种论说是错误的,所以现在要引用道绰大师还有善导大师,他们根据经典以及菩萨的论,来证明阿弥陀佛就是报佛,极乐世界就是报土。这就是「报佛报土论」。
「报佛报土论」是净土宗的一个论题,也是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楷定古今的一个重点。之所以有这个楷定,是因为当时隋唐诸师注解《观经》,有的认为极乐世界是低级的化土,所以凡夫念佛也能够往生;有的认为极乐世界是高妙的报土,只有登地的菩萨才能够往生,如果是一般凡夫,再怎麽念佛也不能往生。这一些见解都是错误的,所以善导大师就楷定说极乐是报土非化土,而且不论圣人或凡夫,只要念佛都能平等的往生,它的原理是「托佛愿以作强缘」之故。这些道理会在後面详细解说。
有关「隋唐诸师」这四个字,概指善导大师同时代及稍早之前,佛教僧侣之中曾经注疏净土经典,或论述这一个问题的人物。如隋朝时代净影寺的慧远大师(523-592),天台宗的智者大师(538-597),三论宗的吉藏大师(549-623)及摄论师们。涵盖的范围是起於隋朝慧远大师着作《大乘义章》所论,直到唐朝善导大师,大约百年之间,这时期由於佛教界高僧辈出,经论义学研究鼎盛,宗派学派逐渐成形,诸师们往往依他们所宗所学的角度与理解来阐释净土教义。当时的情形是这样。
在解释这个论题之前,先解释「报土」,同时也解释「化土」。
净土宗以往生弥陀净土为目的,因此,所往生的弥陀净土是怎样的净土?往生的人需要何等的资格?这是净土宗一宗的大要。
「佛身」(能居住,指正报)与「佛土」(所居住,指依报)从形相上来讲虽然分为二种,但是这个二也是「身土不二」、「依正不二」,因为离佛身没有佛土,离佛土没有佛身,因此佛的身与土本质不二,只是分别他的相状而权且区分为二。所以,一方若是报身,则其净土就是报土;如果是报土,其佛身就是报身;如果佛土是化土,那麽佛身当然是化身。所以,要知道佛身论,从净土论中便可以知道;同样的,要知净土论,从佛身论中也可以知道。我们就以这个观点,从善导大师的净土论中考察善导大师对阿弥陀佛及极乐世界是怎麽看法。首先概略来解说「佛身」跟「佛土」。
关於佛身、佛土的位格有种种解说,但大体上都是本於「三身三土」的说法,也就是佛有三身,住於三土──「法身佛」住法性土,「报身佛」住报土,「化身佛」住化土。法身无始无终,报身有始无终,化身有始有终。
「法性土」,法身理佛,遍一切处,法性寂灭,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姑且不论。也就是说,如果就「法性土」来说,就没有报土、化土的问题,因为「法身佛」与「法性土」是理体,无形无相,无始无终,不生不灭,超越时间、空间,空无一物,无法想像,无法形容。不过那是涅盘寂静的境界,也就是常寂光的境界,成佛自然就会进入「法性土」。
「报土」,「报」就是酬报,酬报这一尊佛过去因地的清净愿行(也就是因地所发的大誓愿,所修的大功行),成佛之後,果上所成就的万德庄严的净土。亦即依这一尊佛因地的大愿大行所成就的真实状态的净土,就是「报土」,在各种佛土之中是属於最高等最胜妙的净土。所以「报土」是佛本身的境界,又称为「真实土」,真实报土。
报土是第一义谛所摄,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广大无边,纯然无漏,清净庄严。
报身佛有始无终,他成佛的时候就有报身,而这个报身是永远的不灭的,叫做有始无终,有开始,有生的时候,但是没有灭的时候。报身的大小和法界是一样的,因为报身是法身所显现的,所以他的范围和法身一样。论「身」,可以说是尽宇宙、遍虚空法界都是报身佛的身;也是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因此报身佛所住的净土叫做报土,这就是「报身、报土」。
报土的范围和报身佛一样广大无边,报土既然是这尊佛在因地的时候所发愿、所修行,到了因果圆满的时候所成就的净土,所以这个佛土同样是纯然无漏、清净庄严的境界。也就是说,在佛的境界是依正一体──身(正报)和土(依报)是无二无别的。因此非常的清净,虽然看得到,不过他本身没有一个固定的个体;虽然可以为我们说法示现,但是对他来说他没有起心动念,这就是报佛。
「报身」也名为「受用身」,「受用身」有二种──「自受用身」与「他受用身」;「报土」也名为「受用土」,「受用土」也有二种──「自受用土」与「他受用土」。佛受用自得的法乐,或者施与他人(菩萨)受用他的法乐。不管是自受用身或他受用身,不管是自受用土或他受用土,其实都是一体的。因为报身自受用的同时也能够他受用,报土自受用的同时,也能够使他人来受用。也就是能够使圣者──所谓「圣者」是依「藏通别圆」四教中的「别教」来说,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以「圆教」来说,就是初住以上的菩萨,能够让这一些圣者进入他的报土。因为这一些圣者已经断了初品以上的无明,所以能够进入报土的境界。进入报土,他的感受、享受就和这尊报佛一样的受用,并且这一尊报佛也能够引导这些圣者早日成佛,这就是「报身」。
「化土」又称「变化土、应化土」,或「方便化土」。
「应化土」就是应身佛所住的国土,有始有终。「化」就是变化、化现的意思,这个佛土不是佛本身境界,而是随众生机感不同,适应对方根机所假现变化的佛土,有净有秽、有大小种种限量的分别。为教化还没登地的菩萨,所现的应化土属於净土,如果是为教化声闻、缘觉、凡夫所现的应化土,就是属於秽土。如释迦牟尼佛在这娑婆世界教化二乘以及善恶凡夫,所以这娑婆世界就是秽土的应化土。
就极乐世界来说,阿弥陀佛是报身佛,极乐国土就是报土,极乐世界是报土,但是我们并不是圣者,而是贪瞋痴具足的凡夫,却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与阿弥陀佛同等受用,与阿弥陀佛寿光一体,证同弥陀光寿与悲愿,毫不减少,如《无量寿经》所说:「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所以阿弥陀佛第四十八愿的第十一灭度愿之後,便是第十二、十三的光寿无量愿,这个光寿无量固然是阿弥陀佛自证自受,但目的全在给往生到极乐净土的所有众生共受共证。这当然不是靠我们的根机和功夫,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佛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之力。这就是「凡夫入报」的原理。
「凡夫入报」的根据,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和会门」,自己设立一个问答来解说。首先善导大师以三部经典证明阿弥陀佛是报身,阿弥陀佛的净土是报土,之後说明只要乘托弥陀本愿力,一切圣凡善恶的任何众生,都能够平等往生阿弥陀佛的报土,这个就是「凡夫入报」的教理。
善导大师自设问答说:
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
答曰:是报非化。云何得知?
如《大乘同性经》(卷下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
又,《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又,《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
这是善导大师自设问答的一段法语。善导大师以这三部经典来证明,极乐世界是报土,阿弥陀佛是报佛。三部经典的第一部是北周闍那耶舍翻译的《大乘同性经》。这部经说,在净土中成佛是报身,在秽土中成佛是化身。经文说:
阿弥陀如来、莲华开敷星王如来、龙主王如来、宝德如来等诸如来,
清净佛刹现得道者、当得道者,如是一切,皆是报身佛也。
这一段经文就明确的说出,阿弥陀佛是报身佛,极乐世界是报土。
引用的第二部经典是《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以这经文,来证明弥陀身土是报身报土。
简而言之,法藏因行是因,极乐净土是果,以这为《大乘同性经》的佐证。
引用的第三部经典是《观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上品中生的经文说: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这是《观无量寿经》白纸黑字所写的。从行文语意判断,阿弥陀佛必须是报佛才能够「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这便知道阿弥陀佛不是化佛,而是报佛,报身与化身共来授手。佛为报佛,土当然也是报土。可知阿弥陀佛是报佛,极乐净土是报土,在经典中的记载已是很明确了。
有人依据《观音授记经》中,有关阿弥陀佛在未来很遥远很遥远,不可计算的无量劫,阿弥陀佛入涅盘,引用这部分经文,而误判阿弥陀佛是化身佛,极乐世界是化身土;认为阿弥陀佛的无量寿不是真无量,是有量的无量,如果是报身佛,应是有始无终,不会入灭的。关於这个误判,净土宗的道绰大师《安乐集》上卷第一大门的第七解释说:
此是报身示现隐没相,非灭度也。彼《经》(意)云「阿弥陀佛入涅盘後,复有深厚善根众生还见如故」,即其证也。
又,《宝性论》(卷四意)云「报身有五种相:说法及可见,诸业不休息,及休息隐没,示现不实体」,即其证也。
道绰大师同样引用《观音授记经》所说的「深厚善根众生还见如故」,以及《宝性论》,以这一经一论的法语,证明阿弥陀佛并非入灭(命终),而是示现隐没相。因为就连《观音授记经》也说有深厚善根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还是能够常见阿弥陀佛;既然能够常见,就表示阿弥陀佛并不是真的入灭,如果是真的入灭,就再也见不到了。可知见与不见是因为众生根机不同,有的众生见入灭,有的不见入灭;薄少善根的众生不能见阿弥陀佛,深厚善根的众生就能常见阿弥陀佛。因此问题全在於众生根机的深浅有别,是机的问题,与弥陀报身之永不入灭全然无关。
所谓深厚善根的众生就是指念佛的众生,也就是《观音授记经》所讲的:「有诸菩萨得念佛三昧,常见阿弥陀佛。」
这里所说的「念佛三昧」有二种,也就是「自力念佛三昧」与「他力念佛三昧」。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具足六度的功德与功能,所谓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只要专一念佛,便自然具有禅定与般若的功德,便是念佛三昧。如《大集经》所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意思就是说,我们众生只要专一称念阿弥陀佛的佛名,就是无上深妙禅,当然也就是念佛三昧。
所以道绰大师在《安乐集》第四大门就说:「唯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往生者,常见弥陀现在不灭。」这是指专念弥陀佛名的人,是深厚善根的众生。反面显示,非专念弥陀佛名而自力杂修诸行回向往生者,就是薄少善根的众生。
因此道绰大师接着引用《宝性论》所说报身五种相其中的「示现隐没相」作为证明。
什麽是「隐没相」?比如某人从这个房间走到隔壁房间,如同从这个房间隐没了,但并不代表这个人没有了、失去了,他只不过是到隔壁的房间去而已,还是依然存在的。又像捉迷藏,拿一个桶子一盖,不见了,眼前看是隐没了,但不代表这个人没有了,人其实还在桶子里面,并没有消失。
《宝性论》的全称为《究竟一乘宝性论》,这一段论文出自《宝性论》卷四「身转清净成菩提品第八」,这一段文说:
受乐佛如是,神通力自在,此神力自在,略说有五种:
说法及可见,诸业不休息,及休息隐没,示现不实体。
是名要略说。
这一段论文是在赞叹佛三身之中报身的德能。文中的「受乐佛」是指报身佛,报身佛神力自在的事项,以五种相状概略说明。五种相也就是论文所讲的「说法相、可见相、诸业不休息相、休息隐没相、示现不实体相」,这是五种不同的示现,都是指报身佛的功能。
一、说法相。相对於法身不说法,报身是为众生而说法,如《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
二、可见相。相对於法身无色无形不可见,报身是有相好庄严可见的。
三、诸业不休息相。报身有始无终,大悲救度众生的利他事业尽未来际,永无止息。
四、休息隐没相。为了众生而暂时随缘示现隐没,这是针对还没有成熟的根机摄化的另一种方法,也是显示报身任运无造作的功能力用。
五、示现不实体相。也就是示现不实,这是指八相示现的化身佛,报身常住的当体具有八相示现的功用,也就是八相示现的化身佛的种种功能都是报身佛的相状。
要而言之,五种相之中,前二相是与法身相对而显示报身的性格;次二是显示报身的摄化,後一是就显示化身来说明常起功能力用。
总之,这五种相无非都是在於诠释、彰显报身之德,因为这五种相是报身自在的功用,所以适切的引用其中的「示现隐没相」,正可以成立阿弥陀佛是报身的理由。
如果了解「休息隐没相」,那依据《观音授记经》所讲的「有菩萨得念佛三昧,常见阿弥陀佛」,便可以知道,并非所有往生者都见入灭。既然「有常见阿弥陀佛」的众生,自然就可以断定见入灭的是未得念佛三昧的未熟众生的机感。因此道绰大师主张阿弥陀佛是示现隐没相,确定阿弥陀佛并非入灭,不能见到阿弥陀佛完全是众生本身的机感问题。因此恳切劝导众生,都要专称弥陀佛名。
如果从这个观点来看释迦牟尼佛在《观音授记经》就说,在无量劫遥远的未来,阿弥陀佛会示现灭度,岂不是在告诉我们专一念佛就能够常见弥陀,如果杂修杂行就未必能够常见弥陀?所以,背後的含意是释迦牟尼佛在劝导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要专一称念弥陀佛名。
关於入涅盘的道理,前面道绰大师已经引用一经一论提出有力的辩证。之後善导大师再以另一种角度,进一步以大乘般若学的观点解释这个问题。
善导大师首先代替别人提问说:
问曰:既言报者,报身常住,永无生灭。何故《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亦有入涅盘时」?此之一义,若为通释?
意思就是说,有人问:报身常住永无生灭,为什麽《观音授记经》说阿弥陀佛有入涅盘的时候?既然入涅盘就非常住,既然非常住就是非报身。
对这样的提问,善导大师首先语带严厉的批驳,并且结论性的回答说:
答曰:入、不入义者,唯是诸佛境界,尚非三乘浅智所窥,岂况小凡辄能知也?
虽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经以为明证。何者?
善导大师首先以类似结论性的回答说,报身是常住不生不灭的,本身就是涅盘的境界,佛就是涅盘;既然佛是涅盘,就不存在入涅盘的问题。如果有,也是佛的境界,佛能够观机逗教,随顺机宜,引导众生往生净土以成佛道。就如同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序分义》所讲的「隐显随机,望存化益」。
也就是说,佛要示现隐没相,或显示给众生看,都是随着对方众生的根机,因此才有「隐」──隐没,或「显」──显示。而不管隐或显,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引导众生往生,引导众生成佛。
「尚非三乘浅智所窥」,意思是说,这尚且不是声闻、缘觉或菩萨所能够测度的,这就如《无量寿经》所说:「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岂况小凡辄能知也」,「小凡」指的是依《观音授记经》而主张弥陀是化佛,极乐是化土的人。三乘都不知道了,何况无明的凡夫又怎麽能够知道呢?
最後,善导大师说:「虽然,必欲知者,敢引佛经以为明证。何者?」也就是说,虽然这样解释了,但总会有人想追根究柢,所以接着引用《大品般若经》第二十九卷所说的经文作为证明。其中一段经文说:
诸法平等,非声闻作,非辟支佛作,非诸菩萨摩诃萨作,非诸佛作;
有佛无佛,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盘。
善导大师引用这一段经文来解释。
第一句「诸法平等」,诸法就是万法,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都包含在内。诸法都是因缘和合,没有自性,没有实体,本身就是空相,所谓诸法空相。既是诸法空相,所以诸法平等,无高低优劣的差别。空相就是性空之相,因此世间法的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出世间的一切──所谓四念处、八圣道、十力、十八不共法,以及阿罗汉、菩萨、诸佛世尊等也都是性空。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既然都是性空,当然就没有差别,无差别叫作平等,所以说诸法平等。
既然诸法平等,当然涅盘也与诸法平等无差别,都是性空。这种诸法平等性空是诸法的本来面目,不是声闻所造作,不是辟支佛所造作,不是诸菩萨所造作,也不是十方诸佛所造作的。证悟空性,还给万法性空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涅盘。
佛之为佛,在於他证悟到诸法性空的实相,与实相冥合为一。也就是说,佛便是涅盘,既然佛是涅盘,哪里还存在什麽入涅盘的问题呢?如果有,也是佛为了度众的一种权巧方便的示现,并非佛就是那样。因此善导大师最後结论说:
今既以斯圣教验知,弥陀定是报也;纵使後入涅盘,其义无妨。
诸有智者,应知。
意思是说,前面已经引用《大乘同性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以及现在所引用的《大品般若经》,这一些经典都充分的证明阿弥陀佛是报身,弥陀净土是报土,这是一个根本问题,至於阿弥陀佛将来入不入涅盘,那是另一种权宜方便问题。
所以即使为了度化另一类的众生而随宜方便说入涅盘,对於无生无灭、永恒常住的报身之实义,全不妨碍,也不影响阿弥陀佛是报身常住、永无生灭的事实真相。
第二十五、凡夫入报论
论证凡夫只要念佛,靠弥陀的愿力,就能够进入弥陀的报土,这就是「凡夫入报论」。
阿弥陀佛的报土是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所建立,并且要迎接十方众生往生的净土,因此善导大师紧接着设立「凡夫入报问答」来证明凡夫入弥陀报土的义理。
善导大师自设问答说: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又於《法事赞》说: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善导大师这一段自设问答的意思是说,阿弥陀佛净土既然是报土,以通途教理来说,报土非常高妙,以藏通别圆的别教来讲,唯有破了无明的十地以上菩萨才能够进入,即使三贤的菩萨,或二乘的圣者也都望尘莫及,何况烦恼具足、业障深重的凡夫,怎麽能够进入呢?
对於这样的提问,善导大师首先随顺对方,肯定对方的这种说法而回答说:「是的,如果论众生垢障,是没有自力能够进入的。」不过,这随顺对方的提问之後,善导大师换一个角度说:「但若是阿弥陀佛的报土,本来就是为了十方众生所成就的,可说是十方众生的报土。因此,只要『托佛愿以作强缘』,也就是只要靠阿弥陀佛本愿的他力,就『致使五乘齐入』。」
「五乘」就是「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以这五乘含盖圣凡善恶的所有一切众生,也就是圣人、凡夫、善人、恶人、天上、人间、三恶道。所有众生只要靠阿弥陀佛本愿的他力,都能够进入阿弥陀佛的报土,这就是「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净土宗是他力易行道的法门,任何人只要专一信念阿弥陀佛,便是靠上了阿弥陀佛的佛力,便能够容易的往生阿弥陀佛的报土。这是昙鸾、道绰、善导这一个法脉相传的净土教理基础。
善导大师在这个问答之前就已经指出:「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又在《往生礼赞》说:「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所以,「凡夫入报」是说,以我们原原本本、还具足贪瞋痴的善恶凡夫身分,就能够念佛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报土。也就是凡是想往生极乐净土的人,都必须要乘托阿弥陀佛愿力的救度,没有一个例外。十方众生不论善人恶人,凡是乘托弥陀愿力的救度,都能够进入弥陀无为涅盘的高妙报土,都能够与弥陀同证光寿无量的最上极果。这就是《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中本愿王—–第十八愿的宗旨。
善导大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出弥陀净土是报土不是化土,而且所有的众生,只要念佛,不但必定往生,而且容易往生,它的原理就是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所谓「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有一句话说「善导独明佛正意」,意思就是说,在那个时代,弘扬净土法门的高僧大德之中,唯有传承了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道绰大师等净土教理法脉的善导大师,清楚、明白、了解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的目的、本怀、正意,了解阿弥陀佛的悲愿、本怀、正意,所以说「善导独明佛正意」。
善导大师将净土宗的根本,核心很清楚明白的提出,让後来的人一看就能够当下了解,不会在模模糊糊中推测。
「凡夫入报」不是善导大师独创的,他是根据经典,所谓以经解经,以净土经典了解净土道理,并不是以其他宗派的经论来解释净土。
「凡夫入报论」这个论题关系到弥陀身土的果境问题,因此阿弥陀佛以及他的净土是报身土或化身土,同时凡夫能不能往生,这是净土教理之中最为重要的根本问题。因此,面对这个根本问题的前提必须先确定「弥陀是报身,极乐是报土」。
如果阿弥陀佛的身土不是报身土,以及凡夫不能往生他的报身土,那就没办法凸显阿弥陀佛平等广度众生的特殊性与超越性,对释迦牟尼佛以及阿弥陀佛这二尊佛建立净土教的本怀就缺乏了意义。
以通途法门而言,净土的圆满清净庄严的殊胜果地境界,本来就是诸佛菩萨因地无漏的悲愿与功行所招感的,不是凡夫二乘等所能够共享的,可是阿弥陀佛的净土却有不同於一般圆熟的净土,这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特殊性和超越性。
法藏菩萨五劫思惟的本愿,兆载永劫的无量德行所成就的净土,本来是为了平等、普遍、摄受、救度圣凡善恶的十方众生往生的净土,阿弥陀佛的愿行圆满了,所以阿弥陀佛是报身,他的净土是报土,这个报土一方面是阿弥陀佛自受用的报土,同时也是往生的众生他受用的报土。因此,不论三贤十圣的圣者,或者未断烦恼的凡夫,只要乘托弥陀愿力,都能平等往生弥陀净土;一旦往生,都能同等受用。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五乘齐入」这个「齐」,有「总」跟「别」二种含意。
「总」,就是五乘齐同乘托弥陀的愿力,以这五乘总括九法界的圣凡善恶等所有一切众生。也就是不论圣凡,不论善恶,不论根机,唯论乘托弥陀愿力,才能够进入弥陀高妙报土,这是就「总」的来解释。
「别」,也有二,就是「齐上」与「齐下」。
「齐下」,就是三乘的上机齐同凡夫的下机往生;
「齐上」,就是凡夫的下机齐同十地的上机入报。
「齐」这一个字,也显示「他力一因一果」,拣别「自力多因多果」。
「一因」,也就是五乘都齐同依托弥陀本愿力,都同一本愿称名念佛,这就是「一因」。也就是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所讲的「同一念佛,无别道故」。
「一果」,也就是齐入弥陀真实报土,齐同证悟无为涅盘法身,平等一相,凡圣一味,这就是「一果」。善导大师《法事赞》说: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又说:「同因同行至菩提。」
又说:「净土无生亦无别,究竟解脱金刚身。」
这一些法语都是在说五乘同一念佛,同一到极乐世界,同一证悟无上的涅盘。这个就是「一因一果」。
如果论五乘,凡圣善恶是各个不相同的,「因」既然千差,「果」也是万别。这就是「多因多果」。
然而,如果五乘同样的舍掉自力,同样的乘托佛力,也就是「一因」,那就能够同样的往生报土,同样的证悟法身,这就是「一果」。
「齐」也是平等之意,因平等,果也平等,这都是乘托佛愿的力量,一点不是自己的功德。所以善导大师说「致使五乘齐入」。
十方众生有等觉菩萨,也有五逆谤法,如果依各自之力,则各人的果报千差万别;如果都依弥陀愿力,那就上下无别,就一同往生高妙的报土,一同证悟光寿无量的极果。
这个问答,正是显示「本愿称名,凡夫入报」的义理,众生称念为因,弥陀愿力为缘,往生报土为果。因缘和合的缘故,显明正由於佛愿的强缘,使小圣与凡夫都同样的往生高妙的报土,是因为完全乘托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弥陀本愿力之故。可知,往生弥陀报土丝毫不是自力,而是全靠弥陀愿力。
所以,不论众生的身分资格—–不论男女老少,不论缁素贤愚,不论罪之轻重,不论行之有无,不论心净不净,不论念一不一,一切不论。只要信受弥陀救度,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必生弥陀净土。也就是但凭弥陀不可思议的佛力,十恶五逆、谤法阐提,皆得往生。所以往生极乐,不论自力,只论他力。
凡是想往生弥陀净土的人,应该先知道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已经预先为我们成就极乐世界,预先为我们成就往生的功德资粮,也预先为我们成就消除旷劫以来所造一切罪业的名号功德力,但由於我们不知道,所以不晓得信受;因为没有领受阿弥陀佛的功德,因此长劫以来徒然虚受轮回。现在才知道、才相信:乘弥陀愿力、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此信一信永信,贯彻一生,更不再疑。
如果不乘弥陀愿力,等觉菩萨尚且不能往生,何况凡夫?若论凡夫尚且无力脱离六道轮回,何况往生阿弥陀佛的高妙报土?
五乘自力非入报土之因,唯托弥陀愿力才是正因。不论根机,不论善恶,往生报土,唯依弥陀佛愿之力,不依行者自身之力。
众生都是杂毒之心、虚假之行,唯有弥陀是清净之心、真实之行。因此,不论众生修行之功,唯论弥陀救度之力,可说:
弥陀本愿果报土,自力诸善不能至;
三乘圣人与凡夫,齐托佛力平等入。
虽然凡圣染净根机不同,但相同的都以弥陀愿力为增上缘,而同等往生同一报土,自当同享极乐净土的依正庄严,同受法藏的他受用福德果境,这就是「五乘齐入」,也是平等一相、凡圣一味。
这个论点,自然是以弥陀报土为法藏菩萨特殊的超世悲愿所成就,与一般依自力所感的净土不同。
「极乐报土」—–极乐就是报土,是酬报弥陀因地超世愿行所成就得果的报土,所以在十方诸佛报土之中,是无伦无比,超胜诸佛报土。如《大经》所说:
清净庄严,超踰十方一切世界。
因此善导大师说:
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刹最为精。
阿弥陀佛是酬因报身,极乐净土是酬因报土,专称弥陀佛名,必生弥陀净土,这是弥陀本愿,如是因,如是果。
善恶凡夫依弥陀本愿称名所得生的佛土,就是极乐世界之报土,而非化土,也非凡圣同居土,这报土如《往生论》所说是「二十九句之庄严功德,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平等觉经》说这个佛土是「无量光明土」;《往生论》说这个佛土是「莲华藏世界」,又说这个佛土的相状是「究竟如虚空」。这都是真实报土之相,是本愿称名所往生的净土。善导大师的「凡夫入报问答」简明扼要,坚确不移,这是净土宗根本宗义,不可混淆。
这高妙报土,乃是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经过五劫思惟,超发四十八大愿,又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这些愿行圆满才可以成就这样的报土。这清净报土是纯然一味,没有品位阶级,善恶凡夫只要称名念佛,就是托佛愿力,必得往生到这高妙报土。弥陀名号,圆具万行、万善、万德,所以念佛能够获得大利无上功德,成佛的因无不圆满,所以能够横超品位阶级,往生快速成佛。
但这有「内证」跟「外相」的不同。
论「内证」,往生就能获得无上涅盘的妙果,与弥陀同得无量光寿,所谓「入佛境界,同佛受用」。
论「外相」,就是从佛位降下一级,成为菩萨,这是从果降因的「示现相」。
为什麽这样呢?如果根据《大经》下卷「众生往生之果」的经文,便可以知道这是为了行「闻法供养、说法度生」的事项。所以说有时集会讲堂,闻佛说法;有时往诣十方,供养诸佛;有时列诸佛道场,利益众生。这些行事如果以佛身就不相应,所以现菩萨之相。但外相虽然示现菩萨,可是内证却是涅盘,所以往生报土都同样获得佛果,虽然分为「内证」、「外相」,但也都平等—–内证平等,外相平等;内证无上,外相无上。所以《大经》「依正涅盘」之文说:
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这就是证悟同一涅盘的相状,没有二乘三乘的差别,没有上下阶级的分别。
所以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最後的结论,以「的取三愿」(十八愿、十一愿、二十二愿),证明「往生报土,速成佛果」的道理,也就是—–
依第十八愿之力,往生报土;
依第十一愿之力,证入灭度(涅盘);
依第二十二愿之力,至一生补处,而游诸佛国,开化众生,当下「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昙鸾大师引用这三个愿,证明往生极乐世界,快速成就佛果的道理。二十二愿所说的「超出常伦诸地之行」,显示往生报土当下直入一生补处,超越十地,不经过一地至一地,所以也不经过一劫二劫,往生就超劫、超地直接到菩提。所以龙树菩萨说「往生不退至菩提」,善导大师也说「同因同行至菩提」、「一入不退至菩提」,都是同样以「本愿称名」作为因行,所以往生就得不退,往生就至菩提。
又二十二愿所说「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里的「修习」二字,就是前面所说的从果降因,毫无所缺,行菩萨之事,并不是修因感果,从因修果的修。往生极乐世界都是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就是候补佛位,候补佛位即是有成佛的功德,而尚缺成佛的位置,所以从极果佛位而退一等,居住在补处之位。既然居住弟子位,那麽「长时闻法、历事供养」等,如《大经》所说的,这是菩萨应行的法式。善导大师或者说:
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
或者说: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或者说:
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善导大师这一些法语都是在说明,只要念佛往生弥陀报土,就能够当下证悟佛果。
「报土」,以圣道门来讲,是佛与初地以上菩萨所受用的净土,登地菩萨才可以进入,可是阿弥陀佛的报土超越诸佛报土,即使是罪业凡夫,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也都能进入弥陀报土,这叫做「凡夫入报」。
归根结柢,善恶凡夫之所以还没有登地就能够往生弥陀报土,是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愿力强缘,以念佛为因,以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之力为缘,垢障凡夫也能往生弥陀报土,这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只要称名,尚未断除烦恼,就能进入弥陀的报土,就这一点,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卷下「清净功德」之文解释说: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则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
意思就是说,凡夫都是烦恼成就的,内心、外相所有身心细胞都是烦恼。但这样的烦恼众生,也能够往生阿弥陀佛高妙的报土,也能够从此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永不再堕落三恶道,永不再轮转六道,这就是不断烦恼能够成佛,这是昙鸾大师所说的,还没断除烦恼就涅盘有分了。
其实断除烦恼是很难的,若以圆教的五十二层菩萨阶位来讲,从「初信」开始,「初信」是断见惑,到七信是断思惑,到十信才断尘沙惑,之後还要断四十一品无明,经过了等觉菩萨,才能够到达妙觉,所有的无明断尽才能成佛,所谓「三只修福慧,百劫种相好」,这样才能够完成佛果。可是我们一品无明都没有断,还是贪瞋强盛、业障深重、妄想纷飞的凡夫,连见惑尚且没有断除,也没有降伏,竟能够超越通途的地前菩萨而直入弥陀报土,原因在哪里?原因在阿弥陀佛所说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正觉」已经成就;第十八愿已经成就了,我们依据第十八愿不但往生决定,而且能入报土!所以,净土法门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有关弥陀身土,以及凡夫能否往生的论议,隋唐诸师有种种不同的分判,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
(一)或者判极乐是粗劣化土,凡夫可得往生。这是慧远、智者、吉藏等大师所主张的。
(二)或者判极乐是高妙报土,但是凡夫不得往生,这是摄论师们所主张的。
(三)或者判极乐是报化二土,地上菩萨生报土,地前菩萨及凡夫生化土。这是迦才、道世、元晓等大师所主张的。
(四)或者判极乐为四土,也就是「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而凡夫只能生於最低的「凡圣同居土」。这和第一种的主张一样,主要是智者大师的分判。
善导大师以前,或者同时代的诸师们,将弥陀净土做各种这样的分类,是专以所往生的众生根机,以及这种众生所修行的状况作为基础标准,去判别他往生之後国土的优劣。也就是这一些诸师们都认为,受用报土只有地上菩萨所能居住的住处,不是地前凡夫所能够进入的。因此,以弥陀净土为报土的,就否认地前凡夫能够往生;认为地前凡夫能够往生的净土,这样的净土必定是粗劣的化土或者是凡圣同居土。这两种都认为凡夫不能够往生报土。
对於这一些各种纷纭的主张,善导大师唯独强调「凡夫入报说」,善导大师判定弥陀的净土是报身报土;又判定《观无量寿经》所讲的九品都是凡夫,而且主张罪恶生死的凡夫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得往生弥陀报土。正是因为以弥陀愿力为增上缘,所以凡夫也可以进入弥陀报土,显明「凡夫入报」。也就是托佛愿力以为强缘,凡夫念佛往生阿弥陀佛极乐报土,惑障深重的最下凡夫,与豁破无明的上位菩萨,平等往生弥陀报土。这是善导大师坚确的主张。
如果探讨隋唐诸师们误解弥陀身土的原因,是在於这一些诸师们不晓得站在阿弥陀佛本愿的立场,没有依据阿弥陀佛他力救度的一边,只是站在一般通途法门的立场,只是依据众生自力修行的一边,因此便认为有漏凡夫烦恼未断、惑业还在,不可能往生弥陀清净圆满无漏的报土;如果能够往生,那这个净土必定不是清净圆满的报土,必是粗劣化土,或是凡圣同居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麽阿弥陀佛建立本愿的目的就成为毫无意义了。为什麽?
阿弥陀佛主动呼唤十方众生念佛往生他的极乐世界,并且建立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愿,意思是说,十方众生只要念佛,都要使他们往生,否则自己不成佛。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了,我们虽然是有漏的罪恶生死凡夫,如果念佛归投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当然就能够蒙受阿弥陀佛的摄受接纳。如果不能够这样,阿弥陀佛为何要建立「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本愿?又何必为大多数不能够往生的凡夫庄严这一个高妙的报土?这岂不都是成为毫无意义了吗?
或者,如果凡夫以自己之力也能够往生,但只能够往生低级的净土,那麽所附带的「若不生者」的保证,也就变成无此必要了。
所以,无论从哪一个方向来探究,结论无他:弥陀建立本愿的旨趣目的,都是为了我们罪恶生死凡夫的破格昇进。
隋唐诸师们的论议,是在於不知弥陀净土法门是以弥陀之愿力救度为本义,所以所说的难免错谬。摄论一派以及慧远、智者等诸师,都以所往生的众生为基准,判别弥陀净土的优劣,但如果依据净佛国土的旨趣来讲,净土都是菩萨因愿酬报之土,当然弥陀净土就是报土;凡夫能够往生弥陀之报土,这在《大阿弥陀经》等经典当中都已经有明确的记载。因此,善导大师的「凡夫入报土说」才是究竟发挥阿弥陀佛建立净土的真实义。
《摄论》学者虽判弥陀身土为报土,却认为凡夫不能往生这样的报土,这都是由於不知弥陀救度众生之他力弘愿的特殊性及超越性。而善导大师则精要扣紧此点,认定弥陀净土之极乐世界是「五乘齐入」、「平等一相」之报土,何以故?弥陀本愿力故。
善导大师判定弥陀身土为报身土,是从弥陀本愿力为出发点,以辨别弥陀净土与一般净土之不同,从而凸显弥陀净土特殊性之所在,此特殊性即表现在五乘齐入、凡圣一味之报土。同时,这也是善导大师与《摄论》学派虽同主张弥陀为报身土之相异处。
善导大师主张弥陀身土是报身土,而且是五乘齐入,平等一相,凡圣一味,同享弥陀之他受用功德及极乐之依正庄严。善导大师判此为「顿教一乘海」,这在圆满净土之因行果报中,是一种特殊性、超越性。尤其是罪恶生死凡夫,依靠弥陀本愿力而往生极乐,亦即凡夫入报土说,此虽迥异於隋唐诸师所主张,然而善导大师则极力提倡,宗述经典,发狮子吼。
其实,若以《观经》所说:「以佛力故,见彼国土。」又说:「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这些经文都已在於说明并凸显凡夫往生报土之凭藉,即是「以佛力为增上缘」。《观经》此说,与《大经》所说,符节相应,宗旨一致,两部经都同样宣说依弥陀愿力,使善恶凡夫平等往生其报土,得不退转,入涅盘界。是故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开宗明义便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此即是善导大师根据经典,而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建立净土宗纯正之教理(《观经》要义),楷定隋唐古今诸师之谬误(楷定古今)。
当时诸师皆否定一般凡夫能往生弥陀报土,可是,善导大师却毅然主张凡夫能往生弥陀报土,有独步教界,判断古今之气概,并充分发挥净土立教之本旨。
凡夫往生弥陀报土的原理,是靠「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阿弥陀佛建设极乐世界,目的就是要使十方众生—–不管圣人或凡夫,善人或恶人,都能够往生到那个地方,而且快速成佛。这显示出阿弥陀佛的悲愿特别的殷切,也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超胜的地方。
如果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所建设的净土,虽然高超殊胜,是报土,但一般众生不能够往生,这样就失去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所建设的净土之意义了。
如果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所建设的净土,不够高超殊胜,是化土,而一般众生都能够往生,这样也失去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所建设的净土之意义了。
为什麽?根本原因在於: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在时间上是经过漫长的五劫,蓝图是参考十方诸佛的国土,取十方诸佛国土之中的精华,再加入自己的智慧,反覆琢磨,才规划出极乐世界。为了要完成这样的极乐世界,经典中说是具足了兆载永劫之难行能行,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才能成就这样的净土。因此,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未完成便罢,如果完成了,极乐世界就是报土,十方众生就能够往生。也就是能够使十方众生—–圣人、凡夫、善人、恶人都平等地往生极乐报土。这都由於「弥陀本愿力」。
为了要引导十方众生,使十方众生都能够因欣慕而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因此极乐世界必须是无三恶道、无轮回、无任何痛苦、无任何污秽罪恶的世界。而且这个世界必须是十方诸佛净土之中最为清净、庄严,最为殊胜、微妙的,这样才能够吸引众生念佛往生。除此之外,往生到这个世界的众生,不但断除烦恼、离开轮回,还必须使他具足三明六通,百千陀罗尼通通具足;这样还不够,必须要使往生弥陀净土的众生,能够快速成佛,当下进入不退转,证悟涅盘。这样,才能够吸引众生,引起众生的欣慕。不止这样,还能令往生弥陀净土的众生和阿弥陀佛一样,得到无量光明、无量寿命,同样和阿弥陀佛有大慈悲力、有大智慧力,能够到十方世界救度有缘无缘的众生。这样,才能够彻底使十方众生欣慕极乐、厌舍娑婆,而专称名号,愿生净土。
所以,四十八大愿每一愿、每一愿都在引导十方众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每一愿、每一愿都依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为根本。因此,善导大师解释这四十八大愿说:
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一一誓愿皆是念佛之愿,所以说「一一愿言」。而且还说:
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四十八大愿每一愿每一愿,都是在说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本来每一愿各有不同的愿名与内容,但是善导大师说每一愿都在说「念佛往生愿」,这就显示第十八愿是根本愿。就好像DNA,树枝也好,树叶也好,树果也好,都没有离开DNA的根。它的性质、属性,都是从根所发、依根所现的。
善导大师作《观经疏》的目的是为了楷定古今,为什麽古今诸多大德对弥陀净土会有种种错误的解释呢?因为他们都是依据圣道门的教理来解释净土门的经论,同时也以自力的立场,也就是站在众生根机的立场来论往生之後的境界,也就是说,是什麽样的根机,累积什麽功德、修到什麽功夫,回向往生弥陀净土,然後依各自不同的根机与功德、功夫作为标准,来分判往生之後所处境界的高低。他们却都没有站在阿弥陀佛本愿力,也就是没有站在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发愿修行,没有站在阿弥陀佛建立极乐净土的本意来看,所以解释就错误,导致偏离了弥陀救度众生的本愿,也偏离了释尊宣说净土法门的本怀。
善导大师为什麽能透彻了解弥陀净土的精要旨趣,而画龙点睛述其宗要?原因在於,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示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善导大师完全是依据净土门的经论及弥陀本愿力来解释净土的教理。
净土正依的经论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易行品》、《往生论》以及《往生论注》、《安乐集》。善导大师是对这些净土正依的经论,前後融会贯通,彻底了解,若在这部经有叙述不完整的地方,而另外一部经有说明,就引用那部经来印证这部经,如此互相对照就可以看出这部经的真正意旨,甚至也同时了达细微不明的地方。互相引证就能够对那个不了解的得到了解,这就是以经解经,以净土的经论相互印证来透达净土经典的道理。依此方法所解释出来的理趣就纯然属於净土的教理,如果以其他的经论、或其他宗派的观点来诠释净土宗教理,就难免产生偏误,成为非纯粹的净土思想了。
净土宗的特色,就是讲他力,他力就是「弥陀本愿力」,只要靠着弥陀本愿力,凡夫自然就能够进入弥陀报土的境界;如果不是依靠弥陀本愿力,是依靠凡夫自身之力,则连要脱出三界都不可能了,何况进入弥陀的报土呢?因此差别就在於是否有依靠弥陀的本愿力?如有依靠弥陀本愿力,自然就进入弥陀报土;没依靠弥陀本愿力,就没办法进入弥陀报土。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也是净土宗的根本教理与思想核心之所在;唯有「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才是阿弥陀佛最根本的誓愿,也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唯一要宣扬的本怀,也是十方诸佛证明、护持、赞叹的地方。所以,整个佛教的归纳总结,就是在「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因为每一尊佛出现在世间的目的都是为了要救度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离开三界轮回之苦,证得真如涅盘之乐。而八万四千法门,八大宗派之中,能够彻底达成这个目的的,就是净土宗的念佛法门。离开了念佛法门,离开了净土宗,十方诸佛没有办法能够完全、普遍救度十方众生;离开了念佛法门,离开了净土宗,末法时代轮回的众生没办法脱离轮回,没办法成佛。印光大师也说:「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
所以善导大师「本愿称名,凡夫入报」的教理,可以说上合十方诸佛之意,下契十方众生根机。使得宇宙之中现出了光明,使得十方众生有了往生的希望。
以通途教理而言,报土是菩萨往生的净土,而凡夫之所以也能够往生,完全是依托弥陀之本愿力,此即所谓「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善导大师强调「弥陀本愿力」,提倡「本愿称名」,楷定「凡夫入报」,而判定净土三经都是为了罪恶生死凡夫说明弥陀他力救度的法门。在净土教史上,毫无疑议的,大师是开拓出崭新局面之人。特别是日本高僧法然上人专依大师楷定古今之要义,建立日本净土宗以来,善导大师被尊崇为弥陀之化身,其着书被视为弥陀之直说而受顶戴,直到今天。
法然上人依大师之宗义建立净土宗而说:
我立净土宗之元意,为显示凡夫往生报土也。
以上皆是彰显「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及「弥陀本愿力」之净土宗根本义。凡善导大师之论释,皆为阐明此义。
有关「凡夫入报论」这个论题,就讲到这里。
祝愿各位莲友,信佛念佛,得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