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四十八题──以四十八题略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十一)
十一、阿弥陀佛,是一尊佛中之王的佛
《大阿弥陀经》说:
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王」有最尊、最胜、及自在之义。
佛的法身是平等的,所谓「佛佛道同」、「佛佛平等」,然而阿弥陀佛的光明,何以能够超胜十方诸佛,而成为「诸佛之王」、「光中极尊」呢?《大阿弥陀经》的说明是:「前世宿命求道,为菩萨时所愿功德,各自有大小。至其然後作佛时,各自得之,是故令光明转不同等。」这是说明十方诸佛的光明之所以有大小的不同,是随着这尊佛因中的志愿与修行的大小不同,成佛之後的光明自然也随着有大小的不同。佛的光明,随着因中的志愿与修行而不同,法藏菩萨就是在这一个原则之下,发愿要在十方诸佛之中成为光明最尊第一的佛。《大阿弥陀经》对阿弥陀佛因地的发愿与修行说:
令我後作佛时,於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中最尊。
令我洞视、彻听、飞行,十倍胜於诸佛。
令我智慧、说经、行道,十倍胜於诸佛。
顶中光明,绝胜诸佛。
阿弥陀佛所发的这几个愿,表明他的佛身、佛光与功德力量,要绝胜诸佛。所以阿弥陀佛成佛之後,被释迦牟尼佛称为诸佛之王,在诸佛光明中至极尊胜。
可知,果从因而来,因如果不特别殊胜,所得的果当然就没有特别殊胜之处,既然是佛中之王、光中之尊,可见阿弥陀佛因地所超发的无上殊胜之愿,特别超越。在《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就极为赞叹地说,阿弥陀佛是「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这都显示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都具有超胜於十方诸佛的内涵。
其实,阿弥陀佛之所以被称为「诸佛之王」,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因愿与果德所成就而自然的展现,并非如世俗国家之王与臣的上与下关系,也没有一般国王对群臣统御领导的意味。而是如《论语.为政》所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一种拟人化的比喻,意思是,北辰只是行其所当行(为政以德),而不居中号令或统御领导,但众星自然被吸引而围拱绕行。阿弥陀佛亦如是,超发弘誓本愿,总括诸佛度众之功能、选集诸佛净土之功德於一身一土,而以「无量」立名,足以涵摄与代表十方诸佛的悲愿与弘传,因此,虽示现端居於西方极乐世界,而诸佛普於十方世界自然地赞叹,并劝谕十方众生,一心归命而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乃因弥陀之弘愿与极乐之殊胜,确实无可伦比,超逾其他诸佛。因此尊为诸佛之王,有其实质,并非虚名。
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之中的王,於十方诸佛之中最尊、最胜。我们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岂不是等同念了十方诸佛?因为只要掌握到王的话,其他也都掌握到了。何况专念弥陀一佛简单而容易,广念十方诸佛繁杂而困难。
念弥陀,弥陀摄取不舍,念弥陀,弥陀临终来迎。
我们专称弥陀佛名,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永远摄取我们。「摄取」就是保护、救度,「不舍」就是一直到我们临终都不离开我们,然後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而念十方诸佛未必有摄取不舍,何况十方诸佛不是诸佛之王,唯有阿弥陀佛才是诸佛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