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淨土宗概論》

  1. 第十章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報
  3. 第八章 本願稱名
  4. 第七章 作業行儀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8.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9.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10. 第一章 淨土宗義概說
  11. 前言.目錄

貳、《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1. 《阿彌陀經》要義(十六)
  2. 《阿彌陀經》要義(十五)
  3. 《阿彌陀經》要義(十四)
  4. 《阿彌陀經》要義(十三)
  5. 《阿彌陀經》要義(十二)
  6. 《阿彌陀經》要義(十一)
  7. 《阿彌陀經》要義(十)
  8. 《阿彌陀經》要義(九)
  9. 《阿彌陀經》要義(八)
  10. 《阿彌陀經》要義(七)
  11. 《阿彌陀經》要義(六)
  12. 《阿彌陀經》要義(五)
  13. 《阿彌陀經》要義(四)
  14. 《阿彌陀經》要義(三)
  15. 《阿彌陀經》要義(二)
  16. 《阿彌陀經》要義(一)

參、《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三)
  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二)
  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一)
  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
  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九)
  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八)
  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七)
  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六)
  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五)
  1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四)
  1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1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1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一)
  1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1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九)
  1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八)
  1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七)
  1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1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五)
  2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四)
  2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三)
  2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2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一)
  2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
  2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九)
  2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八)
  2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2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六)
  2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五)
  3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四)
  3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三)
  3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二)
  3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一)
  3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
  3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九)
  3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八)
  3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六)
  3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五)
  4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
  41. 《阿彌陀經講義》講義(三)
  4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
  4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一)

肆、《往生論》講義

  1. 《往生論》研究
  2. 《往生論》要義
  3.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4.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伍、《往生論註》講義  

  1. 再讀《往生論註》有感
  2.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3. 現生不退論
  4. 平生業成論
  5. 佛身佛土論
  6. 凡夫論
  7. 稱名論
  8. 易行論
  9. 願力論
  10. 真實功德之垂救
  11. 一線四點
  12. 淨土宗第一奇書
  13. 曇鸞大師之教判思想

陸、其他

  1. 阿彌陀佛的救度(中英對照)
  2. 《觀經疏》四重判
  3. 《阿彌陀經》「三段要文」之經證、祖釋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天親菩薩淨土教之代表作是《往生論》。《往生論》也很短,但是它是天親菩薩總攝淨土三經之要義系統構建淨土門教理的專著,歷來被奉為淨土宗正依經論之「三經一論」中的一論,所以非常重要。此論對於淨土門教理架構的貢獻可以概略為三項:一、三依,立宗之大綱。二、五念,自行之規範。三、真實功德相,教相之判釋。

 

壹、 三依——立宗之大綱

       印度之佛教並沒有如中國佛教之宗派,其淨土教經由龍樹菩薩《易行品》到天親菩薩《往生論》,已經獨立而成熟。天親菩薩宣示「依三經釋迦牟尼佛的教導而一心歸命阿彌陀佛,願生安樂國。」這固然是《往生論》的宗旨,但其意義正與任何一部論著都有其立論的宗旨一樣,而與後來宗派意義的「宗」有著很大的差距。可是藉由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我們發現後來中國佛教風起雲湧的宗派創立運動,其所立宗的根本要素早已明示在此論當中。

 

       《論》言:

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

 

       《註》明:

成上三門,起下二門。
何所依?何故依?云何依?
何所依者,依修多羅。
何故依者,以如來即真實功德相故。
云何依者,修五念門相應故。

 

       此偈既是成上三門(禮拜、讚歎、作願),起下二門(觀察、迴向),故知是整部《往生論》教理組織之樞紐,如門戶之樞,轉動開合全賴於此;《往生論》之一心五念,乃至所有教理之開展,皆依於此偈,可知其重要。更由曇鸞大師著名的「三依釋」,使我們明瞭:不僅《往生論》,乃至整個淨土宗之教理結構也賴此偈而成立。

 

       「何所依」:說明依於何種經典,即一宗成立之「正依經典論」。天親菩薩說依「無量壽修多羅」,曇鸞大師釋為「淨土三經」。

 

       「何故依」:說明依此經典之理由,即一宗成立之「教相判釋論」。諸祖教判不過究竟顯明:三經所詮彌陀名號,為凡夫唯一可依之真實功德,故依三經。

 

       「云何依」:說明依此經典之方法,即一宗成立之「法脈相承論」。《論》建立以稱名為中心之五念門行。

 

       有此「三依」,則成立淨土一宗之要素整然齊備。此後經由曇鸞、道綽、善導大師的努力,終於在印度淨土教的基礎上發展出完整意義的中國淨土宗。由此可知淨土宗立宗緣起之根深基固,早已預埋於菩薩論中;淨土宗作為一宗,其創立遵循著「三依」之必然理則;曇鸞、道綽、善導大師一脈之淨土教義,與印度龍樹、天親菩薩之淨土教義相承一貫、渾然一體,實與後來摻雜諸宗觀念而支離破碎之淨土教觀大相徑庭。

 

貳、五念——自行之規範

       佛法弘傳,無外乎自行化他。龍樹菩薩與天親菩薩做為淨土教之先哲,正是擔當了「化他」與「自行」這樣兩個不同類型的指導者。首先,龍樹菩薩《易行品》是緣於對一個求道者的教化所展開,明顯地以「化他」為著眼點,在自行方面僅說「是故我常念」,過於簡略;天親菩薩造《往生論》,一開篇即說:

       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而長行則詳細展開為五念門行(五念)之實踐,顯示「自行」之規範,至於化他方面則納於迴向門而「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龍樹菩薩扮演著「指路者」,而天親菩薩扮演著被指引的「行路者」的角色。龍樹菩薩懇切地指示說:道路雖多,欲求容易、快速、安全到達目的者,當選擇(自歸)彌陀本願易行之道。天親菩薩則歡喜地回應說:正是如此!故我歸命(一心願生)並這樣地行(五念)於此易行道,希望眾生與我共行。

 

       「一心五念」屬於三依當中「云何依」的內容,將於法脈相承章中詳細討論,此處不過略明天親菩薩淨土教之特色。又此「一心五念」雖然不是教判,自可視為淨土門之「行判」,亦即相對於通途菩薩道之「菩提心、六度萬行」之難,顯明淨土門「願生心、五念門行」之易。佛願成就故,願生心即是菩提心,五念行攝盡六度萬行,往生淨土速得成佛。

 

參、真實功德相——教相之判釋

       龍樹菩薩判淨土法門為「易行道」,天親菩薩則判為「真實教」,說「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

 

       易行道是相對於難行道而言的,也就是除了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之外,其餘都是難行道;雖然難行道本身也有程度的不同,但相對於阿彌陀佛本願稱名皆是難行,自是公論。由此指導修行者捨難取易、歸於彌陀本願,這是龍樹菩薩教判的意義。

 

       真實與不實相對。天親菩薩雖判淨土為真實之教,卻並不意味著除此之外都不是真實之教。佛說五乘教法,人天乘未示解脫,固然可說是不真實教;三乘解脫教法可說真實。小乘未得究竟解脫,可說不真實;大乘以成佛為目標,自是真實;大乘權教猶帶方便,大乘實教如《法華》、《華嚴》歷來俱稱最極真實。這樣,天親菩薩雖判淨土為真實之教,聖道實教也是真實之教故,似乎並不能如龍樹菩薩難易二道判給人以明確的方向性指引,則其教判的意義又何在呢?

 

       這是因為天親菩薩的教判是建立在龍樹菩薩的教判的基礎之上,也就是龍樹菩薩以淨土為易行道,但所謂的「易行」往往容易被誤解為下劣、不殊勝,所以天親菩薩進一步說明:淨土不僅易行,而且是絕對性的真實之教。以此為基調,整部《往生論》的說相相當高超,以盡顯淨土教法「易」的同時也是「勝」,令人欣喜安住於易行道,這是天親菩薩的用意。

 

       同時,天親菩薩在「真實功德」之前加了限定語「我」,說:

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
……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從「我」及「諸眾生」根機的立場,將真實之教唯一限定在彌陀本願之易行。聖道諸經雖然各各宣稱其為真實之教,但這只是從教法本身來論的,並不能落實到我及諸眾生身上,也就是契理而不能普契於機,所以非我所依;而阿彌陀佛的本願力不僅本身為佛之真實功德,而且由於不虛作住持功德的緣故,能令任何歸命願生之人速疾滿足功德大寶海,所以成為我之所依。

 

       天親菩薩雖然是高位的菩薩聖者,但造《往生論》表達他一心歸命阿彌陀佛願生安樂國,卻是放下其高位菩薩的身份,完全站在與我等凡夫平等的立場而依賴於彌陀的本願力。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上卷之末特別設立問答,顯明菩薩所共的眾生正是我等凡夫。凡夫若不依彌陀本願,則毫無真實功德可言;凡夫若依彌陀本願,則與高位菩薩同樣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龍樹菩薩放眼於釋迦一代所說教法,而客觀性地判淨土為易行道;天親菩薩則從「我」之一點出發,主觀性地認定只有阿彌陀佛的本願才是我所相應的真實教法。這樣透過主客、機理雙方面的交叉判定,彌陀本願同時具有「易」與「勝」兩方面的特質而成為凡夫唯一所依。此後曇鸞、道綽、善導大師的教判思想也都遵循著兩位菩薩的教判軌跡。

 

       這樣的淨土教判觀與諸宗教判相比,自然顯示其特長:

       一、從眾生根機的角度推重淨土法門,自然機理雙契。聖道諸宗多直接從教理上論判法門高下,行者容易忽略自己的下劣根機而一味高攀上法,形成雖契理而難以契機的情況。

 

       二、雖然推重淨土法門,以淨土為真實之教,然不否定聖道諸經也是真實之教,但因非根機所堪故不依行,因此少於諍論。聖道諸宗則各各判自宗為實,而以他宗為權,善會者固能通達無礙,不善會者難免易起諍論。

 

       三、因肯定諸經真實教的地位,所以對諸宗教判持開放態度,因此便於諸宗最終匯歸淨土。聖道諸宗權實教判,宗見不同,彼此否定故,各各自成封閉系統。

 

       四、雖對諸宗教判持開放態度,而自宗法門之優勢牢不可破,絲毫不受影響。聖道諸宗權實之判,若肯定他宗則自宗不能成立,勢必水火不容。

 

       五、隨著時代的推移,眾生根機日趨其下,立於下劣凡夫立場的淨土教判理論更加顯示其科學性、實用性,而具有永恆的生命活力。很可惜地,聖道諸宗之教判理論於今少人問津,置如歷史故案,縱有少數研究者,也皆做玄學空談,遠離祖師判教意在指導行人修行之原旨。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