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淨土宗概論》

  1. 第十章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報
  3. 第八章 本願稱名
  4. 第七章 作業行儀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8.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9.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10. 第一章 淨土宗義概說
  11. 前言.目錄

貳、《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1. 《阿彌陀經》要義(十六)
  2. 《阿彌陀經》要義(十五)
  3. 《阿彌陀經》要義(十四)
  4. 《阿彌陀經》要義(十三)
  5. 《阿彌陀經》要義(十二)
  6. 《阿彌陀經》要義(十一)
  7. 《阿彌陀經》要義(十)
  8. 《阿彌陀經》要義(九)
  9. 《阿彌陀經》要義(八)
  10. 《阿彌陀經》要義(七)
  11. 《阿彌陀經》要義(六)
  12. 《阿彌陀經》要義(五)
  13. 《阿彌陀經》要義(四)
  14. 《阿彌陀經》要義(三)
  15. 《阿彌陀經》要義(二)
  16. 《阿彌陀經》要義(一)

參、《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三)
  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二)
  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一)
  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
  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九)
  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八)
  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七)
  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六)
  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五)
  1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四)
  1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1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1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一)
  1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1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九)
  1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八)
  1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七)
  1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1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五)
  2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四)
  2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三)
  2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2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一)
  2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
  2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九)
  2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八)
  2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2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六)
  2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五)
  3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四)
  3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三)
  3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二)
  3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一)
  3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
  3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九)
  3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八)
  3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六)
  3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五)
  4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
  41. 《阿彌陀經講義》講義(三)
  4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
  4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一)

肆、《往生論》講義

  1. 《往生論》研究
  2. 《往生論》要義
  3.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4.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伍、《往生論註》講義  

  1. 再讀《往生論註》有感
  2.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3. 現生不退論
  4. 平生業成論
  5. 佛身佛土論
  6. 凡夫論
  7. 稱名論
  8. 易行論
  9. 願力論
  10. 真實功德之垂救
  11. 一線四點
  12. 淨土宗第一奇書
  13. 曇鸞大師之教判思想

陸、其他

  1. 阿彌陀佛的救度(中英對照)
  2. 《觀經疏》四重判
  3. 《阿彌陀經》「三段要文」之經證、祖釋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第三篇    正宗分

第二章    勸念佛往生

第三項    明少善不生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文科】

       勸念佛往生之第三項,明少善不生。

 

【譯解】

       舍利弗啊!極樂世界是彼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所成就的涅槃妙境,是不退轉地諸大菩薩俱會之所。如此高妙的淨土,靠眾生此間所修的善根福德,無論如何都是太少太少,不能往生。

 

【辯義】

1. 異譯

       1) 唐譯

舍利子!生彼佛土諸有情類,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非少善根諸有情類當得往生。

 

       2) 梵本直譯

舍利弗啊!往生到無量壽如來的佛剎土中的眾生,不可唯以下劣的善為根本的。

 

 

2. 什麼是少善福、多善福?

       根據上下經文可知,執持名號是多善福,其餘一切都是少善福。

 

       1) 元照義疏:

如來欲明持名功勝,先貶餘善為少善根,非往生因;執持名號,決定往生,即知持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

 

       2) 要解: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助緣。聲聞緣覺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皆不可生淨土。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

 

 

3. 為什麼執持名號是多善福?

       因為名號是阿彌陀佛無量功德的結晶,持名就是以阿彌陀佛的善福作為自己的善福,不僅是多善福,而且是無上、圓滿的善福。其餘任何自力修行,如果與執持名號相比,都是天差地別,無法相比。

 

       1) 唐譯

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

 

       2) 大經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3) 大悲經:

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

 

       4) 稱揚諸佛功德經:

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此人當得無量之福,永離三塗;命終之後,往生彼剎。

 

       5) 智論

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日行千里,足一千歲,滿中七寶,以用施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稱佛一聲,其福過彼。

 

       6) 善導大師:

①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②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③ 同因同行至菩提

 

       7) 要解:

①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

② 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予濁惡眾生。

③ 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④ 持名善根福德同佛。

⑤ 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

⑥ 彌陀因中願行所成,能令信願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

⑦ 信願行三,聲聲圓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緣。

⑧ 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

⑨ 信願持名一法,圓收圓超一切法門。

 

       8) 疏鈔:

① 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阿彌陀佛即無上菩提。

② 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

③ 彌陀乃萬德洪名;一名才舉,萬德齊圓。

 

       9) 念佛鏡:

① 如來八萬四千法門,若望念佛法門,自餘雜善總是少善根;唯念佛一門是多善根多福德。

② 自餘雜善有限量、可思議;唯念佛功德,廣大無邊,非心能思,非口能議,是故云不可思議。故知念佛一法是多善根,非餘善根所能及也。

 

 

4. 為何要說少善不生?

       按說前面既然勸眾生發願往生,接下來就該說明如何能夠往生,但釋尊在這之間卻說了不能往生的狀況,這有什麼必要呢?

 

       根據上下文意,這一段文至少有這麼幾點含義:

 

       一、反顯極樂境界之高。

 

       二、反顯唯有稱名才是上善。

 

       三、折服眾生驕慢,建立機法深信。本經所勸的物件乃是五濁惡世的眾生,最多只有些許人天之善,如不特別說明,聽到前面釋尊勸願生極樂,便會愚昧驕慢地妄圖靠少許人天之善達成往生,這當然不可能;經由釋尊說明,方能死盡偷心,而順著釋尊的引導,才能將眼光轉向阿彌陀佛的本願稱名。

 

       四、如果更廣泛地從淨土三經來看,《大經》及《觀經》都有勸眾生修善迴向求生極樂,但這只是誘導眾生的方便,本經為淨土三經的結經,必須顯明真實,所以釋尊才會明白地說出少善福不能往生。

 

 

5. 為什麼少善福不能往生?

       不如實修行,與涅槃界不相應故。亦如同平民不可能列於公卿之側,乞丐不可能餐於豪門之席。

 

註:

人天諸善,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

 

疏:

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

 

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

 

       法事讚: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6. 諸行迴向能否往生?

       善導大師在《法事讚》裏解釋少善福就是「隨緣雜善」,也就是各隨己緣所作的種種善法修行,所謂三學六度,八萬四千法門統統包含在內。故也稱諸行、萬行。如果比對《觀經》,少善福就是《觀經》裏的定散二善。

 

       可是在《觀經》裏,修行定散二善,迴向都能夠往生,而這裏又說是少善福,不能往生。到底諸行迴向能不能往生呢?

 

       此有三種說法:

一、能往生。如《觀經》九品。善導大師:

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

 

萬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

 

就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單行世福,回亦得生;
或有一人單行戒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單行行福,回亦得生。
或有一人行上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下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亦得生。

 

二、 難往生。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回生雜善恐力弱,無過一日七日念。

捨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三、 不能往生。

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直接依靠自己所修善行欲往生,不具三心(不至心),故不能往生。《大經》說為「憍慢弊懈怠」。釋為「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與涅槃界不相應故。

 

       具三心迴向,則得往生。《觀經》言「具三心者,必得往生。」釋判九品皆三心以為正因。然此有與奪二意。與之而言,諸行往生。奪而言之,念佛往生。因三心即真實歸命阿彌陀佛願往生之心。能歸即南無,所歸即阿彌陀佛,全體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故言:定散唯標念佛往生,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莫不皆乘佛大願業力等。

 

       問:何以一種往生,或說諸行往生,或說念佛往生?

       答:如上存與奪意故。譬如有人以自力辦事不成,後托王名,事乃得成。仍其人經辦故,可說其人成事;托王名故,可說由王事成。

 

       問:何存與奪意?

       答:與者,誘進意,引導諸行迴向者具三心歸投彌陀故;奪者,顯真意,為令歸入念佛,一向專稱故。

 

       問:何以同樣一行具三心迴向即得往生,不具三心即不得生?

       答:三心即是念佛心故,故能總攬名號萬德以成己行。釋言:「三心若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

 

       問:雖是念佛心,未專修念佛,所回只是點滴雜毒之善,何以能生極樂涅槃界?

       答:原雖些微雜毒之善,歸入名號功德大寶海故,如滴水入海,即轉清淨,同海深廣。也如上喻,自力雖微,投王力故,即是王力,豈能小視。又既托王命,則任何人皆可成事,故隨有微善迴向無不往生。

 

《論註》:

譬如淨摩尼珠,置之濁水,水即清淨。若人雖有無量生死之罪濁,聞彼阿彌陀如來至極無生清淨寶珠名號,投之濁心,念念之中罪滅心淨,即得往生。

 

       問:不具點滴福善,直爾回願往生,能否往生?

       答:同得往生。九品中前六品為大、小、世善之人,夾善回願,一一皆得往生;下三品為無善惡人,直爾回願,皆得往生。

 

       問:既一一福善回願皆得往生,何故說諸行迴向難得往生?

       答:此是釋家巧言,雙顯與奪意。難生,意在不能生,故奪意為強,為令專念故;然未全廢止,故有與意,使進步有階。

 

 

7. 諸行往生之狀況

       且存與意,諸行迴向得生,然有輩品差別。據善導大師十一門料簡,有五:

       一、 根機有輩品。簡機堪與不堪。第五門。

       二、 行業有輩品。受法不同,修業延促。第六、七門。

       三、 來迎有輩品。隨其因行不同,感來迎佛身報化、聖眾多少、所持花台有別。第九門。

       四、 花開有輩品。到彼花開遲疾不同。第十門。

       五、 證果有輩品。花開之後得益有異。第十一門。

 

 

8. 念佛往生之狀況

亦據十一門料簡,念佛往生不說輩品。

 

一、 根機無輩品。總舉有緣生類故。第三門。

註: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

一法攝萬機,萬機成一機。

 

二、 因心無輩品。通三心正因故。第四門。

註: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法界皆兄弟。

 

三、 來迎無輩品。通有親近增上緣,普受報佛來迎故。

 

四、 花開無輩品。通明信佛智,無花胎之障。

 

五、 證果無輩品。超出常倫諸地行,現前修習普賢德故。《大經》:「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如本經,機皆眾生,行皆稱名,益皆不退。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