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要義(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譯解】
如下尊貴的教法,是我阿難親自聽佛所說的,絕無虛妄,希望眾等如實仰信。當時釋尊正在舍衛國之南的祇園精舍。
常年隨侍釋尊左右的高貴僧團弟子,如最著名的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大迦葉尊者等十六大尊者,共一千二百五十位名德尊顯的大阿羅漢,文殊、彌勒等許多大菩薩,以及帝釋天等無量的天人,同預法座。
【要義】
六種成就 序中有信、聞、時、主、處、眾等六事。此六種條件合起來,才能成立佛之說法,所以叫做「六成就」。經文中,「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主成就,「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處成就,以下是眾成就。
證信序、發起序 通常,序有「證信序」與「發起序」。「證信序」是證明此經無誤,使人生信的序文;這是一切佛經共通的形式,所以又叫「通序」。「發起序」是某一部經發起因緣的序文,這在每一部經是各別不同的,所以又稱「別序」。
本經只有證信序,沒有發起序。那麼,此經的發起因緣究竟如何呢?關於這一點,有二種說明。
一以釋尊無問自說,為釋尊自發起。出世本懷故,不待他人發起。
《法事讚》序分偈說:
佛與聲聞菩薩眾 同遊舍衛住祇園
願閉三塗絕六道 開顯無生淨土門
即是釋尊自開淨土門。《彌陀要解》也作此解。
一以釋尊一代說法,為發起淨土法門之前方便,即以一代聖教為今經之發起,故不別存發起序。如善導大師《觀經疏》別立「化前序」,《法事讚》流通分偈說:
如來出現於五濁 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 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 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 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 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 致使凡夫念即生
這也是因為彌陀本願,為釋尊出世本懷,而成為釋尊一代教法之結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