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淨土宗概論》

  1. 第十章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報
  3. 第八章 本願稱名
  4. 第七章 作業行儀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8.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9.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10. 第一章 淨土宗義概說
  11. 前言.目錄

貳、《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1. 《阿彌陀經》要義(十六)
  2. 《阿彌陀經》要義(十五)
  3. 《阿彌陀經》要義(十四)
  4. 《阿彌陀經》要義(十三)
  5. 《阿彌陀經》要義(十二)
  6. 《阿彌陀經》要義(十一)
  7. 《阿彌陀經》要義(十)
  8. 《阿彌陀經》要義(九)
  9. 《阿彌陀經》要義(八)
  10. 《阿彌陀經》要義(七)
  11. 《阿彌陀經》要義(六)
  12. 《阿彌陀經》要義(五)
  13. 《阿彌陀經》要義(四)
  14. 《阿彌陀經》要義(三)
  15. 《阿彌陀經》要義(二)
  16. 《阿彌陀經》要義(一)

參、《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三)
  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二)
  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一)
  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
  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九)
  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八)
  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七)
  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六)
  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五)
  1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四)
  1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1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1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一)
  1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1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九)
  1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八)
  1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七)
  1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1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五)
  2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四)
  2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三)
  2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2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一)
  2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
  2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九)
  2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八)
  2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2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六)
  2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五)
  3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四)
  3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三)
  3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二)
  3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一)
  3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
  3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九)
  3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八)
  3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六)
  3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五)
  4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
  41. 《阿彌陀經講義》講義(三)
  4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
  4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一)

肆、《往生論》講義

  1. 《往生論》研究
  2. 《往生論》要義
  3.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4.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伍、《往生論註》講義  

  1. 再讀《往生論註》有感
  2.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3. 現生不退論
  4. 平生業成論
  5. 佛身佛土論
  6. 凡夫論
  7. 稱名論
  8. 易行論
  9. 願力論
  10. 真實功德之垂救
  11. 一線四點
  12. 淨土宗第一奇書
  13. 曇鸞大師之教判思想

陸、其他

  1. 阿彌陀佛的救度(中英對照)
  2. 《觀經疏》四重判
  3. 《阿彌陀經》「三段要文」之經證、祖釋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第七章 作業行儀

第一節  作業之意義

       作業,即修念佛正定業及正行中助業所用之行儀。

       往生極樂法門,必須心、行、業三種相資,亦即必須具足安心、起行、作業,方能成就。前面已述安心、起行之關係及區別,今更就心、行、業三者之關係加以說明。如喻安心為目,起行為足,作業即彼目足運用之方規。

       作業有二,謂四修及三種行儀。

 

第二節 四修

       「四修」之名稱,本出於大小乘論藏[1],為說明聖道門菩薩修行之法,善導大師《往生禮贊》引為淨土門修行所需,而轉釋成凡夫所修行業。四修通於五種正行,如三心缺一不可,四修同樣必須具足,一修不可缺少。四修即: 一、恭敬修; 二、無餘修; 三、無間修; 四、長時修。

 

一、恭敬修

 

       依善導大師《往生禮贊》所釋,于修五正行及五念門時,恭敬禮拜阿彌陀佛及彼一切聖眾。恭敬,意業為主; 禮拜,身業示尊,即身心並敬,為恭敬修。

 

二、無餘修

       專稱佛名等五種正行之外,更不加雜餘一切行,故名無餘修。

 

三、無間修

       「間」即間隔。相續修五種正行,不以餘行來間,故名無間修; 又不以貪瞋煩惱來間,但凡夫之人不可能全無貪瞋煩惱,設起貪瞋之時,直下覺悟懺悔,常使清淨,所謂「隨犯隨懺」。

 

四、長時修

        所謂「長時」,並非必須年月長遠。但從初發心之後,相續專修五正行、五念門,直到臨終,於其中間,無有中止,即是長時修。然人之發心有早晚,縱令今日發心、今日命終,只要中間無退轉,也是長時修。此長時修為其餘三修所通用,無論恭敬修、無餘修、無間修,若中途退轉,皆不得往生,故知為成就前之三修而說長時修,因此善導大師各于三修之下而說「畢命為期,誓不中止,即是長時修」。

 

第三節 三種行儀

       前節四修,總通五正行、五念門之作業。今說三種行儀,唯局念佛正行,不通助業。三種行儀即尋常行儀、別時行儀、臨終行儀,本據善導大師《觀念法門》,源信 上人《往生要集》引述之。

 

一、尋常行儀

       即平生尋常之念佛。不必入道場、著淨衣、定時間等,不簡行住坐臥,不論時處諸緣,道俗男女日常念佛,課數一萬、三萬、六萬等皆是。

 

       細論有多種不同,且舉數種:

 

       (一)約聲有四種,即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大聲念余人能聞; 小聲念在口耳之間; 金剛念,動唇舌,不發聲; 默念,唇舌不動,念在心中。其中金剛念最能持久綿密,不昏不掉。

 

       (二)約心有兩種,即專心念與散心念。擯棄事緣,攝心專注,口念耳聽,或心念心聽,為專心念。其餘如走路、乘車,及做不必太用心之事,隨念佛習慣,散漫口稱,即散心念。

 

       (三)約數有兩種,即定數與不定數。初學多倡定數,多少各任其力,從百至千,乃至過萬,克己完成。行人根據實際情況,互相調節使用,皆成正定之業。

 

二、別時行儀

       先定時處,若一日乃至七日,或三七日、七七日不等,莊嚴道場,香花供養,穿著淨衣,入道場念佛外,更無餘言,不得交頭竊語,亦不須依時禮佛、誦經,不須數珠,唯一向相續專心念佛,心與聲相應,念念作見佛想。可一年一度、三度,一月一回、兩回,總為別時行儀: 即今之打佛七。

 

三、臨終行儀

       大體同別時行儀,不過別時行儀適於平時,臨終行儀適於臨終,而由臨終之特殊要求,行儀亦少有不同。如西面(或環境所許適當方位)安置本尊,令臨終人面對本尊,眼瞻佛像,心思佛迎,「我隨佛後,決定往生」; 又同行蓮友助同念佛,迭相開導,懺悔除罪,勸慰其心,扶持正念: 即今之臨終助念。

 

       臨終實為升沉關鍵[2]。三心具足、念佛不怠、平生業成之人,臨終固然無虞,任運隨佛往生,然若得蓮友念佛相慰,則彌增喜樂,大眾同受鼓舞。

 

       若平時未信佛之人,雜行之人,不具三心之人,臨終或由病苦多惱,或由魔緣障亂,或執著財物,或貪戀妻子,而起種種妄想顛倒,當此危急之時,能有大力成就其事者,全賴善知識。故宜侍臨終人之旁,觀其苦樂,察知其心,以種種方便安慰,勸厭三界苦,欣求極樂樂,贊如來功德,宣念佛利益; 其人願心一發,即刻隨佛往生。

 

       以上三種行儀,依善導大師之意,以尋常念佛為正,因淨土宗本意,易行為特點。而尋常念佛不別定行儀,不論行住坐臥、時處諸緣,普適大眾,最為易行,一生不退,決定得生; 別時行儀因有種種要求,稍嫌難行,未能普適大眾,只為有心堪行之人策進念佛而設,並非不如此即不得往生; 臨終行儀特為常人最後關頭萬全之策,但不可菲薄平生信願,過分依賴他人助念。

 

       要之,念佛行人以平生三心具足、行住坐臥專行不捨、誓畢此生中無退轉為要,如此則順彼佛願,平生業成,不待臨終[3],決定往生。

 

       又今念佛人多行早晚定時念佛,即屬尋常中別時行儀。日日所行,故為尋常; 克定時段,入堂行道,故為別時。

 

       順便一提,今普通寺院流行之早晚課誦,約於明代定型,其內容博雜,與善導大師專念思想相去甚遠,專修念佛即不用之。又心念與口稱,雖同是念佛,但依淨土宗意,以口稱為主,詳見第八章。


名詞註解:

[1] 大小乘論藏 《攝大乘論釋·第八》《俱舍論·第二十七》《阿毗達磨順正理論·第七十五》等皆談「四修」。

[2] 升沉關鍵 臨終念頭的善惡,往往決定來生的去向。

[3] 不待臨終 平生信願念佛即可決定往生,不必等待臨終決定,所謂「平生業成」。此是相對「臨終業成」而言。多有淨業行人,以為往生與否決定於是否臨終正念,若臨終昏迷,一生所修皆成徒勞。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