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第二章 六成就之二(第六成就)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1) 比丘 又作苾芻,譯解為乞士,上乞於法,下乞於食,以養身心,所以稱為乞士。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男子。
(2) 僧 梵語samgha,具名僧伽,略稱僧,譯解為和合眾。理和,同證無為解脫;事和,身口意見戒利。
(3) 阿羅漢 梵語arhat之音譯,譯作應供、應真等。指斷盡一切煩惱而得盡智,值得受世人供養的聖者。
(4) 長老 年長有智慧的出家人之尊稱。
(5) 舍利弗 梵語音譯,譯解為身子或鶖鷺子。佛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本來與目犍連尊者共事外道,各有弟子百人,釋尊成道後不久,成為弟子,圓寂於釋尊入滅前。《小經》以此人為對告眾。
(6) 摩訶目犍連 音譯,譯解為大采菽。摩訶譯為大。神通第一。
(7) 摩訶迦葉 音譯,譯解為大飲光。頭陀行第一。
(8) 摩訶迦旃延 音譯,譯解為大文飾或大不空。論義第一。
(9) 摩訶俱絺羅 音譯,譯解為大膝。答問第一。
(10) 離婆多 音譯,譯為星宿。無倒亂第一。
(11) 周利槃陀伽 音譯,譯為淨路、邊生。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
(12) 難陀 音譯,譯解為歡喜。佛親弟。儀容第一。
(13) 阿難陀 音譯,譯解為慶喜。佛堂弟。多聞第一。
(14) 羅睺羅 音譯,譯解為覆障。佛子。密行第一。
(15) 憍梵波提 音譯,譯解為牛王。宿世惡口餘報。受天供養第一。
(16) 賓頭盧頗羅墮 音譯,譯解為不動利根。久住世間受末世供。福田第一。
(17) 迦留陀夷 音譯,譯解為黑光。為佛使者,教化第一。
(18) 摩訶劫賓那 音譯,譯解為房舍。知星宿第一。
(19) 薄拘羅 音譯,譯解為善容。壽命第一。
(20) 阿那樓馱 音譯,譯解為離障。佛堂弟。天眼第一。
(21) 菩薩摩訶薩 摩訶薩(Mahasattva)譯為大眾生,指行菩薩道濟度一切眾生的人。與菩薩同義,菩薩摩訶薩指位階高的菩薩。
(22) 文殊師利 音譯,譯解為妙德。法王子是諸大菩薩之別稱,菩薩是即將得佛果的人。佛是法王,菩薩相當於法王子。
(23) 阿逸多 音譯,譯解為無能勝,彌勒菩薩的字。
(24) 乾陀訶提 音譯,譯解為香象覺。
(25) 常精進 Nityodyukta的譯解。
(26) 釋提桓因 全名釋提桓因陀羅,譯解為能天主,即帝釋天。忉利天之主,是歸依佛法者的護法神。
【文科】
六成就之六,眾成就。列舉聲聞眾、菩薩眾、諸天。
【譯解】
常年隨侍釋尊左右的高貴僧團弟子,如最著名的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大迦葉尊者等十六大尊者,共一千二百五十位名德尊顯的大阿羅漢,文殊、彌勒等許多大菩薩,以及帝釋天等無量的天、人,同預法座。
【辯義】
1. 為何先聲聞、後菩薩、後雜眾?
要解:
聲聞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隨從故,佛法賴僧傳故。
菩薩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隨故,表中道義故。
天人列後者,世間相故,凡聖品雜故,外護職故。
2. 此等聲聞菩薩聖眾是何資格?
要解:
本是法身大士,示作聲聞,證此淨土不思議法,故名為大。
此等常隨眾,本法身大士,示作聲聞,為影響眾。今聞淨土攝受功德(皆求往生),得第一義悉檀之益,增道損生,自淨佛土,復名當機眾。
文殊法王子,菩薩眾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淨土法門,故居初。彌勒當來成佛,現居等覺,以究竟嚴淨佛國為要務,故次列。不休息者,曠劫修行不暫停故。常精進者,自利利他無疲倦故。此等深位菩薩,必皆求生淨土,以不離見佛,不離聞法,不離親近供養眾僧,乃能速疾圓滿菩提故。
釋提桓因,此云能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樂、他化,色、無色無量諸天也。大眾俱,謂十方天人八部修羅人非人等無不與會,無非淨土法門所攝之機也。
① 諸經列眾,凡有四類:發起、當機、影響、結緣。
② 聲聞為影響眾,復當機眾。
③ 證聖道,而解淨土。
④ 證解與信解。先證後解,由證入解。即信即解,仗佛力故。
信解行證(聖道證)—證解信行—證(淨土證)。
悟後不念彌陀,管保老兄未悟。
⑤ 念佛人,信則智同文殊,生則位同彌勒,任運進道不休息,自利利他常精進。
⑥ 大菩薩求生,二十二願之益。文殊、普賢願生偈。
⑦ 攝機之廣,下從凡夫,上至等覺。
3. 法事讚
1) 聲聞眾
願往生,願往生。
如來教法元無二,正為眾生機不同。
一音演說隨緣悟,不留殘結證生空。
或現神通或說法,或服外道滅魔蹤。
自利一身雖免縛,悲心普益絕無功。
灰身滅智無餘證,二萬劫盡複生心。
生心覺動身還現,諸佛先教發大乘。
眾等回心生淨土,手執香華常供養。
① 元無二,成佛一實大教。由機見差別。
② 既等二萬大劫,何如早生淨土。
2) 菩薩眾
願往生,願往生。
菩薩大眾無央數,文殊師利最為尊。
發大慈悲行苦行,不違弘願度眾生。
或現上好莊嚴相,或現上好莊嚴身。
含靈睹見皆生喜,為說妙法入真門。
十方佛國身皆到,助佛神化轉法輪。
眾等回心生淨土,手執香華常供養。
3) 雜類眾
願往生,願往生。
佛與聲聞菩薩眾,同游舍衛住祇園。
願閉三塗絕六道,開顯無生淨土門。
人天大眾皆來集,瞻仰尊顏聽未聞。
見佛聞經同得悟,畢命傾心入寶蓮。
誓到彌陀安養界,還來穢國度人天。
願我慈悲無際限,長時長劫報慈恩。
眾等回心生淨土,手執香華常供養。
① 同一聲聞,先明其實,當機眾;後明其權,影響眾。或有先證小果,後由大觀二經信入淨土,今則與佛同遊開淨土門,即是自信教人信。
② 先約眾生機不同,隨緣悟,故有三乘教法。後明如來無二一音教法正在淨土一佛乘。乃是五乘齊入之一佛乘,非僅會三歸一之一佛乘。
③ 人天正為當機,大悲救凡故。
④ 聽未聞。前已說過大觀二經,豈皆未聞?三經一體。前兼方便。
⑤ 同得悟。願生淨土、不退成佛為悟。人天同。凡聖同。
⑥ 淨土菩提心。先生後還。入淨出穢。慈悲無限。長劫報恩。
⑦ 眾等傷心、眾等傾心、眾等回心,是皆淨土所收機,無不樂求往生也。
4. 淨土法門攝機
1) 大經
① 十方眾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第十八願)
② 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莊嚴經)
③ 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聞我名字,莫不慈心,歡喜踴躍者,皆令來生我國。(大阿彌陀經)
④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莊嚴經)
⑤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2) 觀經
① 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② 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
③ 若佛滅後,諸眾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彼佛國土。
④ 為未來世一切眾生,欲脫苦者,說是觀地法。
3) 小經
① 為五濁惡世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4) 導師
①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② 但為常沒眾生。
③ 定為凡夫,不為聖人。
④ 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⑤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⑥ 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⑦ 一切罪惡凡夫,尚蒙罪滅,證攝得生;何況聖人願生而不得去也。
⑧ 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善根薄少,流轉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乃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無有疑心,故名深心。
上包等覺,下含逆謗。凡夫為本,聖人為旁。
5. 為何千二百五十比丘僧常隨於佛?
疏:66
1) 問曰:一切經首,皆有此等聲聞,以為猶置,有何所以?
答曰:此有別意。云何別意?此等聲聞,多是外道。
如《賢愚經》(卷二意)說:優樓頻螺迦葉,領五百弟子,修事邪法。伽耶迦葉,領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那提迦葉,領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總有一千,皆受佛化,得羅漢道。其二百五十者,即是舍利、目連弟子,共領一處,修事邪法,亦受佛化,皆得道果。此等四眾,合為一處,故有千二百五十人也。
2) 問曰:此眾中亦有非外道者,何故總標?
答曰:如經中說,此諸外道,常隨世尊,不相捨離。然結集之家,簡取外德,故有異名。是外道者多,非者少。
3) 又問曰:未審此等外道,常隨佛後,有何意也?
答曰:解有二義:一就佛解,二就外道解。
就佛解者:此諸外道,邪風久扇,非是一生;雖入真門,氣習猶在;故使如來知覺,不令外化,畏損眾生正見根芽,惡業增長,此世後生,不收果實。為此因緣,攝令自近,不聽外益。此即就佛解竟。
次就外道解者:迦葉等意,自唯曠劫,久沈生死,循還六道,苦不可言;愚癡惡見,封執邪風,不值明師,永流於苦海。但以宿緣有遇,得會慈尊,法澤無私,我曹蒙潤。尋思佛之恩德,碎身之極惘然,致使親事靈儀,無由暫替。此即就外道解竟。
4) 又問曰:此等尊宿,云何名「眾所知識」?
答曰:德高曰尊,耆年曰宿。一切凡聖,知彼內德過人,識其外相殊異,故名眾所知識。
6. 今經發起因緣。
有二:
一以釋尊無問自說,為釋尊自發起。出世本懷故,不待他人發起。即是釋尊自開淨土門。如上偈。
佛與聲聞菩薩眾,同游舍衛住祇園。
願閉三塗絕六道,開顯無生淨土門。
要解:
佛智鑒機無謬,見此大眾應聞淨土妙門而獲四益,故不俟問,便自發起。
淨土妙門,不可思議,無人能問,佛自唱依正名字為發起。
一以釋尊一代說法,為發起淨土法門之前方便,即以一代聖教為今經之發起,故不別存發起序。亦如上偈。又如疏以「如是我聞」一句證信,餘別立「化前序」,亦屬發起,今經亦可同之。
雖有二義,歸於一義。
7. 要解、導師皆以今經為佛自發起,有無差別?
二皆妙釋,若欲比較,自有遠近、廣狹、深淺、隱顯之別。
《要解》以「從是西方」為發起,導師以「一時佛在」為發起。
《要解》發起,近在今會;導師發起,遠亙一代。
《要解》發起,限於數語;導師發起,博及諸經。
《要解》發起,唯局釋尊,顯其孤高,弟子不及;導師發起,旁括聖眾,明主伴一體,共為一大事因緣。
《要解》發起,為導師發起之末,故入正說。
《要解》發起,已是妙說,超乎諸家;導師發起,深入佛智,究明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