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淨土宗概論》

  1. 第十章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
  2. 第九章 凡夫入報
  3. 第八章 本願稱名
  4. 第七章 作業行儀
  5. 第六章 起行
  6. 第五章 安心
  7. 第四章 淨土宗相承論釋
  8. 第三章 淨土宗正依經典
  9. 第二章 淨土宗教相判釋
  10. 第一章 淨土宗義概說
  11. 前言.目錄

貳、《佛說阿彌陀經》要義

  1. 《阿彌陀經》要義(十六)
  2. 《阿彌陀經》要義(十五)
  3. 《阿彌陀經》要義(十四)
  4. 《阿彌陀經》要義(十三)
  5. 《阿彌陀經》要義(十二)
  6. 《阿彌陀經》要義(十一)
  7. 《阿彌陀經》要義(十)
  8. 《阿彌陀經》要義(九)
  9. 《阿彌陀經》要義(八)
  10. 《阿彌陀經》要義(七)
  11. 《阿彌陀經》要義(六)
  12. 《阿彌陀經》要義(五)
  13. 《阿彌陀經》要義(四)
  14. 《阿彌陀經》要義(三)
  15. 《阿彌陀經》要義(二)
  16. 《阿彌陀經》要義(一)

參、《佛說阿彌陀經》講義

  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三)
  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二)
  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一)
  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十)
  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九)
  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八)
  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七)
  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六)
  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五)
  1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四)
  1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三)
  1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二)
  1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一)
  1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三十)
  1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九)
  1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八)
  1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七)
  1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1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五)
  2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四)
  2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三)
  2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二)
  2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一)
  2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
  2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九)
  2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八)
  2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七)
  2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六)
  2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五)
  3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四)
  31.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三)
  3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二)
  3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一)
  34.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十)
  35.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九)
  36.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八)
  37.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七)
  38.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六)
  39.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五)
  40.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四)
  41. 《阿彌陀經講義》講義(三)
  42.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
  43.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一)

肆、《往生論》講義

  1. 《往生論》研究
  2. 《往生論》要義
  3. 天親菩薩之教判思想
  4.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伍、《往生論註》講義  

  1. 再讀《往生論註》有感
  2. 《往生論註》玄義略解
  3. 現生不退論
  4. 平生業成論
  5. 佛身佛土論
  6. 凡夫論
  7. 稱名論
  8. 易行論
  9. 願力論
  10. 真實功德之垂救
  11. 一線四點
  12. 淨土宗第一奇書
  13. 曇鸞大師之教判思想

陸、其他

  1. 阿彌陀佛的救度(中英對照)
  2. 《觀經疏》四重判
  3. 《阿彌陀經》「三段要文」之經證、祖釋
淨土宗
淨宗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宗法師 > 講義
top

講義

《佛說阿彌陀經》講義(二十六)

第三篇    正宗分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① 曼陀羅花    譯為適意花、天妙花、白蓮。蓮花名,此花之光與香,令見者得法喜。

② 衣裓    盛花的器具。

③ 食時    釋尊制定過午不食,故食時就是早上。

④ 經行    於固定的地方來回散步。本來指坐禪困時,或為運動而作的。

 

【文科】

       廣讚依報第四,說明往生人受用、供佛、聞法的快樂生活。此段說明雨花供佛。

 

【譯解】

       還有,舍利弗啊!阿彌陀佛的淨土,虛空當中自然演奏著微妙的音樂,大地是黃金的,晝夜都有美妙如意的天花如下雨一般自然飄落。極樂國土的人民,每天清晨各自以花藍,盛接種種天妙蓮花,飛至他方國土,供養十萬億諸佛,午前時分返回本國,飯後悠游於寶池林道之間,自然增長無量善根。

 

       舍利弗啊!極樂國土如此的受用自在,供佛如意,都是由彼阿彌陀佛願行功德力成就的。

 

【辯義】

1. 要解

樂是聲塵,地是色塵,華是色香二塵,食是味塵,盛華、散華、經行是觸塵,眾生五根對五塵可知。


常作者,即六時也。


黃金為地者,七寶所嚴地界,體是黃金也。


日分初、中、後,名晝三時。夜分初、中、後,名夜三時。故云晝夜六時。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晝夜,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


曼陀羅,此雲適意,又雲白華。衣裓,是盛華器。


眾妙華,明非曼陀羅一種,應如妙經四華,表四因位。


供養他方佛,表真因會趨極果,果德無不遍也。


且據娑婆言十萬億佛,意顯生極樂已,還供釋迦、彌勒,皆不難耳。若阿彌神力所加,何遠不到哉。


食時,即清旦,故云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議,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時回還也。此文顯極樂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跨步彈指,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又顯在娑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生極樂則功德甚深,與娑婆隔而不隔也。


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

 

       本經唯說彼土眾生上供十方佛,按大經及論,亦下化十方眾生。

 

       讚:處處分身轉法輪。

       論:不動遍至、同時利生、無餘供佛、遍示三寶。59

 

2. 法事讚

願往生,願往生。
彌陀佛國最為勝,廣大寬平實是精。
天樂音聲常遍滿,黃金為地間奇珍。
晝夜六時華自散,法音常說自然聞。
彼國眾生更無事,衣裓盛華詣十方。
一一親承修供養,塵勞垢習永消亡。
種種隨心皆稱意,無不利益是真常。
欻爾飛騰還本國,飯食經行七寶台。
眾等傾心皆願往,手執香華常供養。

 

3. 空不思議德

       1) 註

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
此四句,名莊嚴虛空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煙雲塵霧,蔽障太虛。震烈[雨/替]霍,從上而墮。不祥災霓,每自空來。憂慮百端,為之毛豎。菩薩見此,興大悲心。願我國土,寶網交絡,羅遍虛空。鈴鐸宮商,鳴宣道法。視之無厭,懷道見德。是故言,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

 

       此界則沙塵暴、雷擊、塌方、空襲、戰機、洲際導彈、太空戰、網路戰、電子干擾、有害資訊。

 

       2) 註

莊嚴「虛空」功德成就者:偈言「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故。此云何不思議?經言:「無量寶網,彌覆佛土。皆以金鏤真珠,百千雜寶,奇妙珍異,莊嚴校飾。周匝四面,垂以寶鈴。光色晃耀,極盡嚴麗。自然德風,徐起微動。其風調和,不寒不暑,溫涼柔軟;不遲不疾,吹諸羅網,及眾寶樹;演發無量微妙法音,流布萬種溫雅德香。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皆得快樂。」
此聲為佛事,焉可思議!

 

       3) 註

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此二句,名莊嚴量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莊嚴量功德者:見三界狹小,墮陘(jìng)(山絕坎形音)陪(péi)(重土)陼(dǔ),或宮觀迫迮(zé),或土田逼隘,或志求路促,或山河隔障,或國界分部。有如此等種種拘局事。
是故菩薩興此莊嚴量功德願:願我國土,如虛空廣大無際。
「如虛空」者,言來生者雖眾,猶若無也。「廣大無際」者,成上如虛空義。何故如虛空,以廣大無際故。
「成就」者,言十方眾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雖無量無邊,畢竟常如虛空,廣大無際,終無滿時。是故言「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此界土地資源緊缺,不可再生。人口密集,地球難以承載。計劃生育。超大城市化,唯有向高樓空間發展。為爭土地,相互爭戰。如數百年巴以衝突。

 

       4) 註

莊嚴「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故。
此云何不思議?彼國人天,若意欲宮殿樓閣,若廣一由旬,若百由旬,若千由旬;千間萬間,隨心所成,人各如此。
又十方世界眾生願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一時一日之頃,算數所不能知其多少;而彼世界常若虛空,無迫迮相。
彼中眾生,住如此量中,志願廣大,亦如虛空,無有限量。
彼國土量,能成眾生心行量,何可思議!

 

       所居狹礙,則心量狹小。自太空觀之,地球眾生亦如山野之人,未知外方世界。

 

4. 雨不思議德

       1) 註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此二句,名莊嚴雨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莊嚴?見有國土,欲以服飾布地,延請所尊。或欲以香華名寶,用表恭敬。而業貧感薄,是事不果。是故興大悲願。願我國土,常雨此物,滿眾生意。
何故以雨為言?恐取著云:若常雨華衣,亦應填塞虛空,何緣不妨?是故以雨為喻。雨適時則無洪滔之患,安樂報豈有累情之物乎。經言,日夜六時,雨寶衣,雨寶華。寶質柔軟。履踐其上,則下四寸。隨舉足時,還複如故。用訖入寶地,如水入坎。是故言,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此界雨患,過多過少,或旱或澇,乃至地域不均,人情難適。

 

       2) 註

莊嚴「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故。
此云何不思議?經言:「風吹散華,遍滿佛土。隨色次第,而不雜亂。柔軟光澤,馨香芬烈。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隨舉足已,還複如故。華用已訖,地輒開裂,以次化沒,清淨無遺。隨其時節,風吹散華,如是六返。
又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赫然。煒燁煥爛,明曜日月。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
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華為佛事,安可思議!

 

5. 食不思議德

       1) 大經51

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意以為食,自然飽足。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2) 註

愛樂佛法味,禪三味為食。
此二句,名莊嚴受用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興此願?見有國土,或探巢破卵,為饛(盛食滿貌,亡公反)饒(飽也,多也,人消反)之膳;或懸沙指袋,為相慰之方。嗚呼諸子,實可痛心。
是故興大悲願:願我國土,以佛法、以禪定、以三昧為食,永絕他食之勞。
「愛樂佛法味」者:如日月燈明佛,說法華經,六十小劫。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謂如食頃;無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以禪定為食」者:謂諸大菩薩,常在三昧,無他食也。「三昧」者:彼諸人天,若須食時,百味嘉饈,羅列在前。眼見色,鼻聞香,身受適悅,自然飽足。訖已化去,若須複現。其事在經。是故言「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

 

       3) 註

莊嚴「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故。
此云何不思議?不食而資命,蓋所資有以也。豈不是如來滿本願乎!
乘佛願為我命,焉可思議!

 

4) 此界食患。辛勞,費時,長貪瞋,殺生造罪,劣味,生病,不安全,便穢,無奈。

 

6. 問:此界眾生,一日急行不過百里,何以一生彼國,即能遍至十方,供養諸佛,暫態即還?

    答:此由彼佛四十八願中第九、二十二、二十三願成就。

 

       第九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二十三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7. 問:此界眾生,設欲供佛,辛苦營辦,不能如意;何故一生彼國,即能隨意眾花妙寶供養諸佛?

    答:此由彼佛第二十四願成就。其願言: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